導航:首頁 > 證書轉讓 > 成果冊英文

成果冊英文

發布時間:2021-07-31 04:22:48

『壹』 「個人作品集」用英文怎麼翻譯

一、個人作品集翻譯成英文是Collection of Personal Works。

1、Collection

英[kəˈlekʃn]、美[kəˈlɛkʃən],意思是徵收;收集,採集;收藏品;募捐。

在這里作為名詞,常指同類的收集物,收藏品 。a group of objects, often of the same sort, that have been collected。

2、personal

英[ˈpɜ:sənl]、美[ˈpɜ:rsənl],意思是個人的,私人的;身體的;親自的;人身攻擊的。

人稱代名詞;關於個人的簡訊。在這里的意思是[only before noun],個人的;私人的 。

3、work

英[wɜ:k]、美[wɜ:rk]。意思是工作,操作;著作;工廠;行為,事業。

二、個人作品集也可以翻譯為portfolio(英音:[pɔ:t'fəuljəu]美音:[port'folɪ,o]),有(藝術家等的)代表作選輯的意思。

例句:The artist showed us a portfolio of her drawings.藝術家給我們展示了她的繪畫代表作品。

(1)成果冊英文擴展閱讀

任何一位創作者,無論創作的內容和題材是什麼,在其創作了多個作品之後,均有對外展示的需求。在這種情況下創作者把作品整理好編輯後,通過印刷裝訂成冊或製作成光碟、錄影帶、PPT、動感影集、上傳網站等形態,表現出來的系列展示物,統稱為作品集。

『貳』 英文翻譯

你的第10款我也翻好了,請你一起驗收,翻譯保證准確、達意。
Article 6. Payment
第6款 付款
6.1 All payment for the invoice for Consultant Fee in Article 4 and Reimbursable Expenses in Article 5 shall be made by Part A to the Part B』s account, which is designated by Part B from time to time, within thirty (30) days from the date when Part A receives the invoice from Part B. If Part A delay the payment of Part B』s invoice without any reason, such payment shall be subject to the delay interest of ten percent (10%) per annum.
6.1 用於第4款中顧問費和第5款中可收回費用發票的所有付款應由2A方向B方的賬戶做出,賬戶由B方不時指定,付款時間是在A方從B方收到發票之日起的30天內。如果A方沒有理由地拖延對B方發票的付款,那麼這項付款應支付每年10%的遲延利息。
6.2 If Part A delay the payment of Part B』s invoice without any reason, Part B may hold all further work for the Services until such delayed invoice paid by Part A.
6.2 如果A方沒有理由地拖延對B方發票的付款,B方可以保留對服務的所有進一步的工作,直至這一拖延支付的發票由A方付款為止。
6.3 Part B shall bear any taxes, fees or other charges which China governmental authorities may impose on Part B relating to this Agreement.
6.3 B方應承擔中國政府當局可能施加給B方的,與本協議有關的任何稅金、手續費或其它費用。

Article 7. Representation and Warranty
第7款 代表和擔保
7.1 Part B shall represent and warrant that Part B is an expert fully competent in all phase of the work involved in providing the Services and that Part B shall not deny any responsibility or obligation to Part A on the ground that Part A provided recommendations or assistance with regard to any aspect of this Agreement and that the Services performed by its employees will be of the professional standards consistent with generally accepted instry standards for the performance of such Services and that the Services performed under this Agreement will be proceeded with utmost promptness and diligence and executed in a professional and workmanlike manner.
7.1 B方應代表和擔保B方是在涉及提供服務工作的所有方面完全勝任的行家,而且B方不應拒絕對A方的任何責任和義務,前提是A方提供關於此協議任何方面的建議或協助,以及由其雇員進行的服務將具有符合有關這些服務效果的一般公認標準的專業標准,而且按此協議進行的服務將以極端的敏捷和勤奮進行和以專業而工作熟練的方式實施。
7.2 Part B shall acknowledge that Part A has relied and will rely on Part A』s capacity as an expert and that this is any extremely important undertaking and represents a significant and critical investment for Part A and that the steps outlined in the process section of this Agreement are critical to leveraging the full potential of the concept.
7.2 B方應承認,A方已經依賴於並將繼續依賴於A方作為行家的能力,而且承認這是任何極為重要的保證,代表了A方有意義而關鍵性的投資,還應承認在此協議工藝(進程)段中描述的步驟對於盡量發揮概念的全部潛力是至關重要的。
Article 8. Report
第8款 報告
8.1 Part B will provide Part A with written status report every month showing the progress and results of the projects and activities performed as stipulated in this Agreement certifying the work has been performed in accordance with the performance standards set forth herein.
8.1 B方將每個月向A方提供書面的狀態報告,說明項目的進展和結果,以及按本協議規定進行的活動,從而證明工作始終按照從此以後制定的性能標准在進行。
8.2 Part B shall provide Part A with final report containing designs, reports, manuals, and others proced relating to the Services by every the end of month.
8.2 B方應在每個月末向A方提供最終報告,其中包含設計、報告、手冊和其它產生的與服務有關的內容
Article 9. Ownership
第9款 所有權
All rights, including right, patent, etc, for the materials including designs, reports, manuals, and others proced relating to the Services shall be belong to Part A upon the full payment of the Consultant Fee.
對於包含設計、報告、手冊和其它產生的與服務有關的內容的材料(資料),包括版權專利權等在內的所有權利在完全支付顧問費情況下,都應屬於A方。

『叄』 英文名稱漢譯

喇曼(Chandrasekhata Venkata Raman)爵士是印度著名物理學家,1888年11月7日出生於印度馬德拉斯的特里欽諾波利(Trichipoly),他是印度地主階級的後代,曾在他父親擔任數學與物理教師的興都學院和馬德拉斯大學受教育。當他還是學生時,就開始研究光學和聲學。年僅18歲時就在哲學雜志上發表了他在光學和聲學方面的第一篇文章。一位年青的印度人要在那個時候的印度找到科學的職業是不容易的。不過,天資過人的喇曼在一次招聘考試中得到了第一名,從而在加爾各答找到了公職,因而在財政部門工作了十年。雖然他的業余時間並不多,但他仍然能夠在印度科學培養協會的實驗室里繼續進行一些實驗研究並發表了三十多篇文章。1917年,加爾各答大學聘請喇曼擔任帕歷特(T·Palit)講座的物理學教授職位。在那裡他工作了十六年。在此任內,他與沙哈(M·Saha)、博細(S·N·Bose)等人一起,把加爾各答大學建設成為印度科學研究中心。在此期間他曾於1924年到過美國加利福尼亞理工學院擔任副研究員。
喇曼教授在振動與聲學、樂器、超聲學、衍射、氣象以及膠體光學、光電學、 X射線衍射、磁學、喇曼光譜學等領域都作出重要的貢獻。早期他從事光學和聲學方面的研究,其著作論述了振動的持續性以及小提琴之類的樂器理論。在聲學方面,他是最大的權威之一。然而,他的巨大發現卻是光散射的新效應。人們知道,在康普頓發現X射線的康普頓效應之後,海森堡曾於1925年預言:對於可見光來說,也應該能夠找出相類似的效應。從1920年起從事光散射實驗研究的喇曼教授,果然於1928年首先發現了:當單色光定向地通過透明物質時,會有一些光受到了散射。散射光的光譜,除了含有原來波長的光以外還包含有新的、不同波長的射線,也就是說,在適當的條件下,受不同物質散射的某些光,除了含有與原來光的波長相同的一些光以外,還含有一些弱的光,其波長與原來光的波長相差一個恆定的數量。這種單色光被分子散射後頻率發生改變的現象,稱為並合散射效應,亦稱為喇曼效應。後來人們的研究表明,喇曼效應對於研究分子結構和化學分析等方面都是非常重要的。
1922年,喇曼在加爾各答大學獲得科學博士學位,並於1929年獲得西德弗賴堡大學榮譽哲學博士學位,同年被封為爵士。1919年以來,他是印度科學培養協會的榮譽秘書。1926年,他創辦並編輯印度物理學雜志。1924年,喇曼被選為倫敦皇家學會會員,1924年當上印度科學議會會長,1933年成為印度班加羅爾科學研究所所長等職。1934年以後,他擔任印度科學院院長。他是愛爾蘭科學院、匈牙利科學院和法國科學院的院士,並且也是蘇黎世物理學會、印度數學與化學學會、美國光學學會的會員。
1928年,喇曼由於他的輻射效應而獲得義大利科學協會的馬特細(Matteucci)獎章。193O年度諾貝爾物理學獎金授予喇曼爵士,這是由於他發現了元素的特徵倫琴輻射。他慷慨地捐獻了四萬美元的諾貝爾獎金用於購買金剛石作為實驗室研究之用。
喇曼的主要科學論著有《關於振動的實驗研究》、《樂器理論》、《光的分子衍射》以及《 X射線的研究》等。
喇曼爵士於1970年逝世,他的遺體在他所心愛的玫瑰花園中焚燒。

『肆』 中國60年的成就、變化(英文版)

Military war: the seven basic victory campaign. Vietnam, the Soviet Union, for India and the United States and so on.

Militar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he nuclear bomb was detonated successfully, rockets and satellites into space, God 6 heaven, Godson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and so on.

The rest of technology: Many ethnic Chinese Nobel Prize, Chinese scientists in certain high-tech leader in the research world, but the basis of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level still lagging behind developed countries in Europe and the United States.

Political status: the United Nations, one of the five Standing Committee, with the growth of national strength, China's international status is rising.
The economy: the reform and opening up and rapid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graally make the country rich people (also no final completed).

Social and cultural: Although the ecation system is wrong, but higher than the level before the founding of a countless number of times, all kinds of art to do more higher level, graally gain a firm foothold in the international arena. 。 People's ecational level has improved greatly. 。 Expo is also held in China.
Film culture: This goes without saying that I had it, raising the level of the domestic film and television proction for all to see ah, 10 years ago, where there are so many TV shows can be a rich think? Artistic level is also improving. Folk art is also protected.

Sport: the China's achievements are too brilliant, and had successive top three human Olympics, China's advantages of the project to dominate humanity. Recent Liu Xiang, Yao Ming, there are more cows than the project on ice in the world has a huge influence. Graally organize world-class major sporting events: Olympic Games, F1, Asia will be so very large.

Territory: the recovery of Hong Kong and Macao.

The national self-confidence, on: With the growth of national strength and people are getting richer, more confident, more and more stress. But recently, there is the extreme rise of xenophobic nationalism, which is not irrational angry, young, also had a social impact of a certain national sentiment. This is China's social stability and development in the negative. We now can not have a strong nationalism. 。 Are not ripe.

Political system: in general is also progress.

。 In general, in these areas, but the political system is still far from perfect, corruption is serious. The ruling party is also working to achieve democracy.Believed that national strength increases, we are China's future will be better.

1, bio-technology - Biological Sciences (1), 1965, Chinese scientists in the world for the first time deciphering bovine insulin gene successfully synthesized the insulin. Nobel Committee Chairmancommented: "more convincing than the nuclear capability of insulin. Because people can learn from books build an atomic bomb, but not from books, learned how to make insulin ... ..." (2) April 15, 1998, Shanghai Institute of Biochemistry successfully applied method of recombinant human pancreatic hormone genes. (3) (3) March 9, 1984, our young scholars and scholars in cooperation with the Japanese rising sun dried, bred the world's first child "test-tube goat", 1989, "test-tube sheep" was successfully cultivated. (4) (4) is the world's known as the "father of hybrid rice" Yuan Longping, in 1973, said the world's first hybrid rice bred Indica. Until 90 years, the impact of hybrid rice continues. - Genetic engineering (5) from 1980 onwards, by the Shanghai Institute of Medical Genetics Institute of Genetics, Fudan University, in cooperation with the milk containing human clotting factor IX transgenic sheep, a major breakthrough in research, so that our transgenic goat technology is leading level. (6) a growth of material consumption is low, meat is good, strong disease-resistant genetically modified pigs from Hubei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Animal Husbandry of the successful cultivation of the gene into overall efficiency 2.1% higher than in foreign countries more than doubled, above the international advanced level. (7) in the gene drugs, in 1988, China successfully developed genetically engineered hepatitis B vaccine; in 1992 they developed hepatitis A and hepatitis C successfully treated with special curative effects of interferon and a number of synthetic artificial genetic engineering drugs, some of which Drugs have been entering the market.

Second,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8) as early as 1956, farmers in Guangdong Province, China, breeding experts on the breed the first large-scale promotion of a dwarf indica rice varieties.Since then, as a series of short-stalked varieties bred and promotion, in 1965, China has basically realized the southern rice region of indica rice dwarf, per mu yield by 200-250 kilograms to 300-350 kg. (9) 90 years, China's agricultural scientists to use modern biotechnology to clone isolated photosensitive genic male-sterile gene, and further developed using only male sterile lines and maintainer lines of the two-line hybrid rice technology. In the experimental planting of large areas of the country, showing high-yielding, high-quality and multi-resistance and other properties, with an average yield of up to 11.25 thousand kilograms per hectare. (10) in November 1995, the Chinese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and State Key Laboratory of Plant Protection, Shandong University, Department of Biology, co-bred the world's first anti-barley dwarf virus, a genetically modified wheat varieties. (目前,我國已研製成功的智能機器人主要有:核工業移動作業機器人;壁面爬行機器人;室外惡劣環境下工作的移動機器人;水下1000米和6000米無纜機器人…… ——激光技術(23) 經過10餘年的研究,我國在X光、氧碘化學激光、自由電子激光、高功率固體鈦玻璃激光和準分子激光方面的研究達到或接近國際先進水平。 - Intelligent Robot (22) At present, China has successfully developed an intelligent robot are: the nuclear instry mobile robot; wall crawling robot; outdoor work under the harsh environment of mobile robot; 1000 meters and 6000 meters underwater No cable robot ... ... - Laser Technology (23) After more than 10 years of research, our X-ray, oxygen-iodine chemical laser, free electron laser, high-power solid-state Ti-glass laser and excimer laser research reach or approach international advanced level. ——三大高能物理研究裝置(24) 80年代,我國陸續建設了三大高能物理研究裝置——北京正負電子對撞機、蘭州重離子加速器和合肥同步輻射裝置。 - The three high-energy physics research facility (24) 80 years, China graally built three high-energy physics research facility - Beijing Electron Positron Collider, Lanzhou Heavy Ion Accelerator and Hefei Synchrotron Radiation Facility. ——新材料技術(25) 繼美國、德國等少數國家後,我國科學家研製出了微合金鋼。 - New materials technology (25) Following the United States, Germany and a few other countries, the Chinese scientists have developed a micro-alloyed steel. (26) 我國現已能夠拉制出直徑為300毫米、重量達81公斤的大直徑硅單晶。 (26) China is now able to drawn out of a diameter of 300 mm, weighing about 81 kilograms of the large-diameter silicon crystal. 實際信息寫入處於國際領先水平。 The actual information is written at the international advanced level. (27) 能源、陶瓷、超導等材料方面的性能達到世界先進水平。 (27) Energy, ceramics, superconcting materials such as the performance reached the world advanced level. 四、兩彈一星及航天技術——兩彈一星(28) 1964年10月16日,我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全世界為之震驚;1967年,我國第一顆氫彈爆炸成功。 Fourth, missiles plus one satellite and space technology - missiles plus one satellite (28) October 16, 1964, China's first atomic bomb was detonated successfully, the world was shocked; in 1967, China's first hydrogen bomb was detonated successfully . 這是我國著名的「兩彈」。 This was the famous "two bombs." 而在1970年4月24日,我國第一顆人造衛星唱著《東方紅》飛出地球,進入了太空。 In the April 24, 1970, China's first artificial satellite was singing "East is Red" flying out of the Earth, into space. 自此,「兩彈一星」被寫入新中國科技史冊。 Since then, the "missiles plus one satellite" is written history of new China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9) 1960年,中國第一枚近程地對地導彈研製成功。 (29) in 1960, China's first successful development of a short-range surface to surface missiles. ——長征系列火箭(30) 60年代初我國就開始了研製大型運載火箭技術。 - Changzheng rockets (30) 60 started in the early development of China's large-scale launch vehicle technology. 1980年5 月,向太平洋海域發射大型運載火箭圓滿成功,標志著我國運載火箭技術達到了一個新的水平。 In May 1980, the Pacific Ocean to the success of launching large-scale carrier rocket, marking China's launch vehicle technology has reached a new level. (31) 1981年9月20日,我國首次使用一枚大型火箭將3顆不同用途的衛星送入地球軌道,成功地實現了一箭多星的壯舉。 (31) September 20, 1981, China's first use of a large rockets will be three different uses of the satellite into Earth orbit, successfully realized multi-satellite feat. (32) 根據航天運載的需要,我國研製成功了「長征一號」、「 長征二號」、「長征三號」、「長征四號」等4種「長征」系列火箭。 (32) According to the space transportation needs, China successfully developed the "long march on the 1st", "long march II", "long march on the 3rd", "long march on the 4th" and 4 "long march" series of rockets. 目前,我國的長征火箭家族已發展為有9種型號的火箭系列,使國外認識到中國航天的運載能力和水平,標志著中國航天技術具有堅實的基礎。 At present, China has developed into a long march rocket family, there are nine kinds of models of rocket series, so that foreign countries recognize China's space launch capability and level, marking China's space technology has a solid foundation. ——人造地球衛星(33) 1970年4月24日,我國進行了首次人造地球衛星的發射,成功地將第一顆衛星送入預定軌道。 - Man-made earth satellite (33) April 24, 1970, China carried out its first artificial earth satellite launched successfully the first satellite into orbit. 1972年3月3日,我國又發射了第二顆科學技術試驗衛星。 March 3, 1972, China has launched a second stars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experiment satellite. 1975年11月16日,中國第一顆返回式遙感衛星發射成功。 November 16, 1975, China's first remote sensing satellite was successfully launched.
5, energy technology - the peaceful use of nuclear energy (34) in October 1966, China's first successful test launch of missiles and nuclear weapons. (35) 。 (35) in August 1971, China's own proction of the first nuclear-powered submarine was launched. (36) (36) in June 1958, with the help of the former Soviet Union, China built its first experimental nuclear reactor.站。 Qingshan Nuclear Power Station is located in Zhejiang Province, is China's self-designed and built the first nuclear power plant.。 It uses the world's technology is mature, safe and reliable pressurized water reactor type, and use proven safety design standards. 。 In 1984 commenced in December 1991 was completed and the first grid. To date, China already has two Qinshan and the Guangdong Daya Bay Nuclear Power Station, the State intends to build in the near future another four nuclear power projects. (37) (37) In addition, China has also developed several other nuclear reactor: 1, Design and Research Institute of Tsinghua University has successfully developed nuclear power 5 MW nuclear heating reactor; 2.60 million kilowatts of advanced pressurized water reactor nuclear power plant AC600, are now in China Research and Design Institute of Nuclear Power Development; 3,10-megawatt Experimental Reactor HTR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of nuclear energy and Design Institute of Tsinghua University is currently being carried out; 4, fast breeder reactor nuclear power plant is expected to put into commercial operation by 2020; 5, fusion reactor nuclear power plant manufacturers since 1958, is now included in the "863 Program- Other new energy sources (38) magneto-hydrodynamic generator began to study since the 60's, 80's has established three research base with a certain scale, at present that this project has been included in the "863 Program", plans to build a 2 turn of the century megawatt coal-fired MHD-steam combined cycle generating an experimental device. (39) 。 (39) solar power development started in 1958, currently there are about 38 units and universities involved in photovoltaic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work. Since 1976, commercial proction since the ground with solar cells, it is now a total of 12 on the ground with solar cell proction line or factory. (40) (40) wind power generation in the three northern regions and the southeast coast of the North and the Islands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Rongcheng City, Shandong Province in 1986 the introction of three generating units, the composition of China's first wind power station, completed in 1991 together with the German wind power generation in Zhejiang Sheng Si station construction and power generation are functioning perfectly. (41) (41) biomass energy source is the Chinese government has taken in recent years, "site-specific, multi-can complement each other, rational use, Cost-effective" policy, vigorously develop rural energy, and has achieved significant results. (42) (42), geothermal energy, the China's Tibet region has been completed using the Yangbajing geothermal power geothermal power plants, generating capacity of 2.7 million kilowatts. (43)(43) China's southeast coastal areas, a few blocks to build experimental tidal power station, installed capacity of 40-640 kW.
。 6, scientific investigation - the Qinghai-Tibet Scientific Expedition (44) from the 60's, our country's scientific expedition to the Qinghai-Tibet Plateau region activities have been without interruption. 察 60-70 Mount Everest region of two years and 70 years of scientific investigation, Chinese Academy of Qinghai-Tibet Plateau Comprehensive Scientific Expedition Team of the Tibet Autonomous Region has concted a comprehensive and systematic study, a total of 46 published 56 books. Since 1973, several generations of Chinese scientists have carried out eight times to visit the Grand Canyon scientific investigation, for the formation of the Grand Canyon history,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and its relationship with the interrelationship between human and natural resources, a new understanding. 次 - Deep-sea and polar scientific investigation (45) in 1970, "Xiang Yang Hong 5, the" ship to the Pacific Ocean for the first time a comprehensive survey of specific ocean areas, access to marine gravity, magnetic, water depth, geology, hydrology and other valuable information on multi-disciplinary.In May 1980, "Xiang Yang Hong 5" ship went to the Pacific Ocean carry out its mandate, in order to explore the "El Nino" phenomenon, China's marine instry, national defense building and to make a contribution to the international maritime cooperation. (46) (46) the mid-80s, China began to polar expedition. December 30, 1984, China's first Antarctic expedition team on board George Island, the establishment of China Antarctic Great Wall Station, February 20, 1985 completion. September 26, 1989, the Chinese Antarctic Zhongshan standing on the completion of the Antarctic continent. (47 (47) in June 1999, China's first went to visit the North Pole. Examine fossils (48) 1984-1995, China's scientists have found a large quantity in Yunnan Chengjiang fauna fossils reveal unexpected biological evolution to the traditional "evolutionary theory" as the representative of the Darwinian theory of evolution has posed a challenge known by the international scientific community: the 20th century, one of the most striking findings. In 1997, Chinese scientists visit Precambrian Weng'an in Guizhou phosphorus strata, found in a large number of micro-multi-cellular animals and礤embryo fossils, the origin of the animals time to move forward 5000 years, once again made an early animal studies a major breakthrough. Xia Shang Zhou Chronology Project (50) Xia Shang Zhou Chronology Project is a natural sciences and social and human sciences combined to solve the problem of large-scale projects Chronology of three generations. Project sets up 9 topics, 40 topics, 170 scholars Following a joint investigation in the literature, science, astronomy, archeology and ancient philology and achieved fruitful results, these achievements will be the 21st century, a new study of ancient Chinese civilization, starting point.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achievements in these fields recall it was not exhaustive. In the long river of human history, 50 years is just a short moment, while the China Science and Technology for 50 years is looking for wealthy and strong country in the process, with indelible achievements. 。 Chines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have gone through 50 years, it will create a more brilliant 50 years.

October 1, 1949 establishment of the PRC. Since then, Chinese people have stood up.

。 1951, Tibet was peacefully liberated in 1952 victory in the Korean War.

1964, China successfully detonated its first atomic bomb in 1967, the success of China's first hydrogen bomb test in 1968, China's self-designed Nanjing Yangtze River Bridge Railway Bridge was opened to traffic in 1970 launched the first artificial Earth satellite, and a smooth return to the ground in 1971 China resumed its legitimate seat at the United Nations in 1972 Nixon visit to China, Sino-US diplomatic relations in 1976 smashing of the "Gang of Four", ending 10 years of unrest in China.

1977 college entrance examination in 1978 to restore the Party's Third Plenum was convened, marking the focus shifted to socialist modernization, opened a prelude to China's reform and opening up.

Contract responsibility system in 1978. The liberation of the proctive forces in rural areas.

In 1981 the victory of the river closure Gezhouba project closure in 1982, Deng Xiaoping put forward the "one country two systems" concept in 1983 China's first super computer was born in 1984 after the founding of the first to participate in the twenty-third session of the Olympic Games, has made outstanding achievements in 1985 China's first an Antarctic research station built in 1986 to implement the "863" program in 1988 a Chinese nuclear submarine underwater launch of a rocket in 1989 normalization of Sino-Soviet relations in 1994, the Three Gorges Project formally began. Transection of the world renowned Three Gorges Dam Yangtze River, tied black dragon. Now the Three Gorges Project has been successfully achieved water, navigation, power generation, the goal of its enormous social and economic benefits become increasingly apparent in 1997 Hong Kong's smooth reunification with the motherland December 20, 1999, Macao's smooth return to the motherland in 2001 Beijing's successful bid in 2001, China officially joined the World Trade Organization to accelerate China's opening up, improve the socialist market economy, and make it international.

。 In 2003, China's first manned space flight, Shenzhou V "manned spacecraft safely landed China's first manned space flight was a complete success. And in 2005 10 launch of the" Shenzhou VI "manned spacecraft.

, The railway into Tibet: Tibet Railway under construction has been fully realized the roof of the world one step short history of Tibet in the 28th Olympic Games in 2004 athletes at the Olympic Games in China to achieve outstanding results solve the problem of food and clothing 1.3 billion people, basically realized well-off level,

China's GDP: 13 years across the 10 trillion yuan level, overall national strength increased

『伍』 專業成就未來,英語怎麼寫宣傳冊上寫的,professional achievement future 可以這樣寫嗎為什麼

宣傳冊上寫的,professional achievement future 可以這樣寫!ok

『陸』 「浙江傳媒學院」校名的官方英文翻譯是什麼呀急求!謝謝謝謝!

「浙江傳媒學院」校名的官方英文翻譯已經更改為Communication University Of Zhejiang

浙江傳媒學院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廣播電視總局和浙江省人民政府共建院校。學校的前身是浙江廣播電視高等專科學校,由浙江廣播電視學校(創建於1978年)和浙江廣播電視高等專科學校(創建於1984年)於2000年合並組建而成。2004年,學校正式更名為浙江傳媒學院。

截至2019年2月,全校教職員工總人數1286人,其中正高職稱106人,副高職稱284人;全國優秀教師2名,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教師2名,省「錢江學者」特聘教授2名,省151人才工程各層次培養人才35人,省高校中青年學科帶頭人18人,省優秀教師3人,省教學名師1人,省教學團隊4個,省科研創新團隊3個。

學校設有播音主持藝術學院、電視藝術學院、華策電影學院、電子信息學院、動畫學院、管理學院、國際文化傳播學院、設計藝術學院、文化創意學院、文學院、新媒體學院、新聞與傳播學院、音樂學院13個二級學院和大學外語教學部、馬克思主義學院(社會科學部)、大學體育教學部、公共藝術教育部4個教學部及繼續教育學院、創業學院;開設本科專業1個,其中藝術類專業18個。

學校擁有「新聞傳播學」、「戲劇與影視學」、「通信與信息系統」、「交互媒體技術」等4個省級重點學科。2011年10月經教育部批准獲新聞與傳播專業碩士學位授予權,2012年開始招收第一批新聞與傳播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

學院有2個國家級特色專業,4個「十三五」省級優勢專業,7個「十三五」省級特色專業;國家級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1項,省級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1項;建成國家級雙語示範課程1門,省級精品課程15門。

『柒』 外貿中常見的英文縮寫有哪些

外貿常用術語

一、Ex(Point of Origin)(產地交貨)又稱EXW(Ex Works)

EXW是國際貿易術語之一,是指當賣方在其所在地或其他指定的地點(如工場、工廠或倉庫)將貨物交給買方處置時,即完成交貨,賣方不辦理出口清關手續或將貨物裝上任何運輸工具。

二、FOB(Free on Board)(在運輸工具上交貨)

FOB也稱「離岸價」,實踐中的使用通常為「FOB……港(出發地)按FOB成交,由買方負責派船接運貨物,賣方應在合同規定的裝運港和規定的期限內,將貨物裝上買方指定的船隻,並及時通知買方。

在實際交易中,買方都會委託賣方來幫助租船定倉,交保險等,也就是准CIF,買方會另行支付給賣方額外費用!貨物在裝船時越過船舷,風險即由賣方轉移至買方。

三、FAS(Free Alongside Ship)(船邊交貨;船側就岸交貨)

船邊交貨貿易術語,英文為Free Alongside ship(named port of shipment)即船邊交貨(指定裝運港),縮寫為FAS。它指賣方在指定的裝運港碼頭或駁船上把貨物交至船邊,從這時起買方須承擔貨物滅失或損壞的全部費用和風險, 另外買方須辦理出口結關手續。

四、FCA(Free Carrier)交至承運人(......指定地點)

FCA是free carrier也就是「貨交承運人(……指定地點)」是指賣方只要將貨物在指定的地點交給買方指定的承運人,並辦理了出口清關手續,即完成交貨

五、C&F(Cost and Freight)(成本加運費)後改為CFR(對外貿易的實際操作中也有很多客人喜歡用CNF來表示C&F,實際上只是把符號&換成N, 意思是一樣的)

六、成本加運費(Cost and Freight)(named port of shipment),指定目的港。它指賣方必須支付把貨物運至指定目的港所需的開支和運費,但從貨物交至船上甲板後,貨物的風險、滅失或損壞以及發生事故後造成的額外開支,在貨物越過指定港的船舷後,就由賣方轉向買方負擔.另外要求賣方辦理貨物的出口結關手續。

七、CIF(Cost, Insurance and Freight)(成本加保險費、運費)

CIF術語的中譯名為成本加保險費加運費,(指定目的港,其原文為Cost,Insurance and Freightnamed port of desti-nation)按此術語成交,貨價的構成因素中包括從裝運港至約定目的地港的通常運費和約定的保險費,故賣方除具有與CFR術語的相同的義務外,還就為買方辦理貨運保險,交支付保險費,按一般國際貿易慣例,賣方投保的保險金額應按CIF價加成10%。

八、CPT(Carriage paid to)運費付至指定目的港

CPT是貿易術語,是Carriage Paid Tonamed place of destination的縮寫,即「運費付至指定目的地」。它是指賣方應向其指定的承運人交貨,支付將貨物運至目的地的運費,辦理出口清關手續。亦即買方承擔交貨之後一切風險和其他費用。

九、CIP(Carriage and Insurance paid to)運費保險費付至指定目的港

CIP是指賣方向其指定的承運人交貨,但賣方還必須支付將貨物運至目的地的運費,亦即買方承擔賣方交貨之後的一切風險和額外費用。但是,按照CIP術語,賣方還必須辦理買方貨物在運輸途中滅失或損壞風險的保險。

十、Ex Dock(Named Port of Importation)(目的港碼頭交貨)又稱DEQ (Delivered Ex Quay)

十一、DEQ 是指賣方在指定的目的港碼頭將貨物交給買方處置,不辦理進口清關手續,即完成交貨。賣方應承擔將貨物運至指定的目的港並卸至碼頭的一切風險和費用。

十二、DAT(Delivered At Frontier)(邊境交貨)是指賣方將貨運輸到目的地,並且承擔卸貨責任。(2010年修改的貿易術語)

十三、DAT(delivered at terminal)目的地或目的港的集散站交貨類似於取代了的DEQ術語,指賣方在指定的目的地或目的港的集散站卸貨後將貨物交給買方處置即完成交貨,術語所指目的地包括港口。賣方應承擔將貨物運至指定的目的地或目的港的集散站的一切風險和費用(除進口費用外)。本術語適用於任何運輸方式或多式聯運。

十四、DAP與DAT相對應,但是DAP不承擔卸貨責任,只需將貨物運送到目的地,買方自己承擔卸貨責任。DAP和DAT是2010年修改後的國際貿易術語,簡稱2010年版本貿易術語。通常情況簽合同時,買賣雙方會指出使用2000年版本或者是2010年版本的貿易術語,這些會牽扯到很多不必要的麻煩,比如,卸貨費用也是一筆高昂的資金。

十五、DES(Delivered Ex Ship)(目的港船邊交貨)

按此術語成交,賣方必須負責運送到目的港船上為止,負責貨物到港前的一切費用及風險,買方負責辦理進口通關手續。

十六、DDU(Delivered Duty Unpaid)(未完稅交貨)

它指賣方將備好的貨物,在進口國指定的地點交付, 而且須承擔貨物運至指定地點的一切費用和風險(不包括關稅、捐稅及進口時應支付的其他官方費用),另外須承擔辦理海關手續的費用和風險。

十七、DDP(Delivered Duty Paid)(完稅後交貨)

DDP指賣方在指定的目的地,辦理完進口清關手續,將在交貨運輸工具上尚未卸下的貨物交與買方,完成交貨。

(7)成果冊英文擴展閱讀:

對外貿易亦稱「國外貿易」 或「進出口貿易」,簡稱「外貿」,是指一個國家(地區)與另一個國家(地區)之間的商品、勞務和技術的交換活動。

這種貿易由進口和出口兩個部分組成。對運進商品或勞務的國家(地區)來說,就是進口;對運出商品或勞務的國家(地區)來說,就是出口。這在奴隸社會和封建社會就開始產生和發展,到資本主義社會,發展更加迅速。其性質和作用由不同的社會制度所決定。

對外貿易的作用

1.發展對外貿易,可以互通有無,調劑餘缺,調節資源的優化配置。

2.發展對外貿易,可以節約社會勞動,取得較好的經濟效益。

3.發展對外貿易,可以吸收和引進當代世界先進的科學技術成果,增強本國的經濟實力。

4.發展的對外貿易,接受國際市場的競爭壓力和挑戰,可以促進國內企業不斷更新技術,提高勞動生產率和產品的國際化水平。

『捌』 中英文的書寫格式!

***論文的定義
論文是學術論文的簡稱.學術論文是指用來進行科學研究和描述科學研究成果的文章.
國家標准GB7713-87對學術論文所作的定義:"學術論文是某一學術課題在實驗性,理論性或觀測性上具有新的科學研究成果或創新見解和知識的科學記錄,或是某種已知原理應用於實際中取得新進展的科學總結,用以提供學術會議上宣讀,交流或討論;或在學術刊物上發表;或作其他用途的書面文件."
***論文的功用
1,可以記錄新的科研成果,本身就是學術研究的有效手段.
2,促進學術交流,成果推廣和科技發展.
3,促進科研的深化.
4,是考核作者知識,科研水平的重要載體之一.
國外高校對學術論文寫作教學相當重視,一些發達國家如美,日等,無論文科還是理工科,關於學術論文寫作要講授二,三十課時.
日本長岡技術科技大學校長川上正光在《科學與創造》一書中說:"大學的最大使命是創造出學問,技術,要培養出具有創造力的人."
因此可以說,論文寫作教學是培養大學生獨立思考能力,創見能力的重要手段之一.
***論文的分類
按功能分:研究論文 考核論文
考核論文:課程論文 學年論文 畢業論文
學位論文
學位論文 :學士學位論文
碩士學位論文
博士學位論文
考核論文:
⑴ 學年論文:使學生初步學會使用專業知識進行科學研究的方法.一般從大三開始(有專業選修課程之後)
⑵ 畢業論文:畢業生總結性的獨立作業.考驗學生綜合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一般在導師指導下選定題目,進行研究和撰寫.完成後要進行答辯再評定成績.
⑶ 學位論文:申請學位提交的學術論文,一般分三級,一般同畢業論文合二為一.
學位論文
(1)學士學位論文 :要求有一定心得. (12000字左右)
(2)碩士學位論文 :要求有新見解,反映出作者有獨立從事科研的能力. (4-5萬字)
(3)博士學位論文 :要求在科學或專門技術上做出創造性成果,能從論文的寫作中反映出作者有淵博的理論知識和相當熟練的科研能力. (10萬字 )
四,論文的特點
⑴ 獨創性:學術論文不同於教科書,甚至不同於某些學術專著(知識的傳播和普及常規性的知識講解).
⑵ 科學性:揭示事物發展的客觀規律,從客觀實際出發,具有現實意義,事實,事物,事件真實客觀,不帶個人偏見,不主觀臆斷,以最充分,確實有力的加論據作為立論依據,論證嚴謹而充分,富有邏輯效果,深層的專業理論知識.
⑶ 創新性:
① 對研究對象經過周密觀察,調查,分析研究,從中發現別人過去沒發現過或沒分析過的問題
② 在綜合別人認識基礎上進行創新,包括:選題新,方法新,資料新
⑷學術性(理論性):即遵循客觀規律,講究科學真實性.
⑸ 可讀性(文科論文),忌玩弄辭藻.
五,論文的選題
選題是論文成敗的關鍵
愛因斯坦在評價伽利略提出測試光速的問題時說:"提出一個問題往往比解決一個問題更重要,因為解決一個問題也許僅僅是一個數字上的或實驗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問題,新的可能性,從新的角度去看舊的問題,卻需要有創造性和想像力,而且標志著科學的真正進步."
一 選題的意義
1,選題決定著論文的價值也關系著學術研究的成敗,有人說,選對了題等於完成了一半,"選對了"包涵兩層意義:
①選題與客觀需要相符合;
②選題與主體狀況的適應.
2,選題為科學研究活動確定了一個明確的目標.
3,選題是研究者才學知識的集中體現,科學方法論者貝法里奇說:"有真正研究才能的學生要選一個合適的題目是不困難的,假如他在學習的過程中不曾注意到知識的空白或不一致的地方,或者沒有形成自己的想法,那麼作為一個研究工作者,他的前途是不大的."
二 選題的途徑
1,急待解決的課題,尤其在與現實領域有關國計民生的重大問題.
①關鍵問題; ②迫切問題
2,科學上的新發現,新創造
3,空白的填補
4,通說的糾正
5,前說的補充
三 選題的原則
1,選擇客觀上有意義的課題
① 選擇具有社會意義的課題,亟待解決的問題
② 選擇具有學術意義的課題
2,選擇主觀上有見解的課題
① 要有濃厚的興趣,當然興趣是在實踐中產生的,有興趣的課題,往往是我們已經了解的或初步了解的課題.
② 能發揮業務專長
③ 大小適中(量力而行),根據要求選題,要考慮限制的時間,計劃的篇幅
④ 要有佔有資料的條件,資料缺乏,是很難寫出有力量的論文的,時間條件.
⑤ 指導條件:導師,專家的一兩個小時的指導,可以獲得幾年的東西,"名師出高徒"
⑥ 注重價值:理論價值,現實價值
四 選題的方法
1,做好課題的調查工作:
①專家;
②文獻
2,作好課題的限定工作
3,巧選角度
資料的作用
以上三項中最重要的是查閱資料.選題的時候,查閱文獻資料,目的是了解本學科領域的研究歷史與現狀,特別是相關研究方面的歷史與現狀,看看已有哪些成果,還有哪些問題.
資料的作用:
第一,有價值的學術觀點只能從資料產生;
第二,有說服力的學術觀點只能靠資料支撐.
六,課題研究
一 課題研究的意義
研究是論文寫作的基礎,初學寫論文者必須要有一個明確的概念,科學研究是一種創造性的勞動,要有作者個人的見解和主張.論文寫不寫得出,關鍵在研究上.
二 制定研究計劃
寫作論文的基本程序與步驟,一般為:
選題,搜集資料,研究資料
閱讀,摘記,明確論點
選擇材料,擬訂提綱,執筆寫作,修改定稿,加註
其中,搜集資料,佔有資料是計劃中的重點
三 利用圖書館
資料是研究的基礎,資料來源的基本途徑有三:
①利用圖書館;②實地調查;③實踐體驗
而最基本的方面是利用圖書館.
利用圖書館就是找書,讀書,找書
找書三要素:
A,圖書資料存放場所(指南)
B,懂得分類號和索書號
C,會查圖書館目錄
中國十大圖書館
北圖 1910年建 1059.8萬冊
上圖 1952年建 700萬冊
南圖 1933年建 482萬冊
中科圖 1951年建 440萬冊
北大圖 1899年建 370萬冊
重圖 1949年建 287萬冊
山圖 1908年建 286萬冊
川圖 1940年建 385萬冊
天圖 1952年建 250萬冊
廣中山圖 1911年建 245萬冊
1,資料的檢索
①注意圖書分類法,常用的是中圖法和人大法:
一般正規圖書館必須有三卡:分類卡,著者卡,書名卡,三種卡互相彌補不足.
(外文書名一般在卡片第二行,標有星號,冠詞不加排,縮寫查全稱.阿拉伯數字書名,在卡片前或尾,或按數插入筆畫.)外國著者將姓提前,用",".
②利用書目,索引等工具書
書目:《全國總書目》①古籍書目;②綜合性書目;③報刊目錄;④專題性書目
索引:《全國報刊索引》《社會科學引文索引》 ①古籍索引;②報刊綜合索引;③專題性索引(人大復印資料)
文摘:《新華文摘》《高等學校文科學報文摘》《現代外國哲學社會科學文摘》
詞典:《新聞學大辭典》
網路全書:《中國大網路全書·新聞出版卷》
年鑒:《中國新聞年鑒》
③向專家請教
2,資料的選取
⑴ 考慮需求的數量,太多,白費力氣,效率低;太少,難進行創造性思考
基本原則:最大限度地選擇資料,但必須是必要的;最小限度地選擇資料,但必須是充分的.
一般一天做摘記,做卡片兩,三千字.
⑵ 掌握選取的標准:
① 必要的,再長也要選;無關的,再短也不選;
② 確實的:有根據有出處,第一手資料;第二手資料一定要核對;
③ 新穎的:有助於創造性思考的愈多愈能產生新的創見;
④ 充分的:充分不僅指數量,還指質量.
⑶ 講求讀書方法:
① 論文快讀法:琢磨標題,讀序論,讀每段開頭句,結尾句,讀結尾段;
② 書籍快讀法:讀提要,讀目錄,讀序言,後記,翻閱全書,讀索引;
③ 精讀,(研讀)充分理解和閱讀
研讀分選讀,通讀,研讀一般要客觀,不存偏見.
3,資料的記錄
⑴ 卡片:《圍城》諷刺"做卡片"
⑵ 活頁:黑格爾多做活頁
⑶ 讀書筆記:列寧做讀書筆記,錢鍾書分著《管錐編》做三麻袋筆記.
⑷ 眉批
記錄資料是一件很麻煩,很細致的工作,但它是積累知識,從事學術研究的基礎.所以做學問這碗飯不好吃,常常有人說"要坐板凳十年冷".
4,資料的整理
⑴ 資料的分類
一種是為研究某個課題,寫論文搜集資料的分類,這種分類一般在與構思相關.
卡片分類就是一種研究思考的基本過程.國外專門有種卡片分類法叫"K丁"法.就是像玩撲克牌一樣把卡片擺在桌子上,然後分小卡片群,再合成中卡片群,再合成大卡片群,然後從大卡片群中抽出"中心觀點卡片",然後編成提綱,最後按提綱順序寫成文章.
⑵ 資料的保管
①保管的設備,方法方便;②容易搜索;③容易分類,整理.
七,論文的寫作
一 論文基本結構
國家標准局1987年頒布《科學技術報告,學位論文和學術論文的編寫格式》(GB7713-87)和《文後參考文獻著錄規則》(GB7714-87)
1,一般格式:
⑴ 題名.是以最恰當,最簡明的語詞反映論文中最重要的特定內容的邏輯組合,應避免使用的不常見的省略詞,首字母縮寫字,字元,代號和公式,字數一般不宜超過20個題名用語.
⑵ 作者姓名和單位,兩人以上,一般按貢獻大小排列名次.
① 文責自負;②記錄成果;③便於檢索
⑶ 摘要:是論文的內容不加註釋和評論的簡短陳述,中文摘要一般不會超過300字,不閱讀全文,即可從中獲得重要信息.外文250實詞.
包括:①本研究重要性;②主要研究內容,使用方法;③總研究成果,突出的新見解,闡明最終結論.重點是結果和結論.
⑷ 關鍵詞.是從論文中選取出以表示全文主題內容信息款目的單詞或術語,一般3-7個,有專用《主題詞表》.
⑸ 引言.回來說明研究工作的目的,范圍,相關領域的前,人工作和知識布局,理論基礎和分析,研究設想,研究方法,預期結果和意義.
⑹ 正文
⑺ 結論:是指全文最終的,總體的結論,而不是正文中各段小結的簡單重復.要求准確,完整,明晰,精練.
⑻ 致謝:是對論文寫作有過幫助的人表示謝意,要求態度誠懇,文字簡潔.
⑼ 參考文獻表(注釋),文中直接引用過的各種參考文獻,均應開列,格式包括作者,題目和出版事項(出版地,出版社,出版年,起始頁碼)連續出版物依次註明出版物名稱,出版日期和期數,起止頁碼.
⑽ 附錄:在論文中註明附後的文字圖表等.
二 正文的基本構成
1,學術論文的基本構成
前置部分:題名 ,論文作者,摘要,關鍵詞
主體部分:緒論(引言,導論,序論,引論)正文,結論,注釋,參考文獻,後記(致謝)

2,正文的基本構成:緒論,本論(直線推論)
結論 (並列分論)
⑵ 提綱項目:
題目
基本論點
內容綱要
一,大項目(上位論點,大段段旨)
一,中項目(下位論點,段旨)
① 小項目(段中心,一個材料)
標題寫法:簡潔,扼要,別人不易誤解
句子寫法:具體,明確
3,論文提綱編寫
⑴ 論文寫作設計圖:(三級標目)
一,
二, 一
三, 二 1.
三 2.
3.
4,執筆順序與起草方法
⑴ 順序
自然順序:結論—本論—結論
顛倒順序:本論—結論—結論
⑵ 方法(初稿)一氣呵成;分部寫成.
5,學術論文的構段
⑴ 統一,完整的規范段(另兼義段,不完整段)
⑵ 段首和段尾主句顯示段旨.(也有段中或兼置首尾)
⑶ 容量運當,一般長段較多
6,表達:
⑴ 明確的觀點;
⑵ 結構講究方法;
⑶ 明快地敘述.
7,修改:整體著眼,大處入手.先整體,後局部;先觀點,後材料;先編章,後語句
8,引文和加註
⑴ 引文:盡量少引,不可斷章取義,考慮讀者是不理解,引文與解說要界限分明,核對無誤,未正式公布材料一般不得引用.網上發布的材料不宜引用.
⑵ 加註:段中注(夾注)腳注,章,節附註 ,章節附註
引文要加註碼,一般用①②③,如注釋很少也可加"*"(星號).
⑶ 注釋體例
注釋的意義
注釋的目的主要在於標明作者在文章中直接或間接引用他們語句或觀點的具體出處,其目的:
1,是為了滿足讀者查證,檢索的實際需要
2,是規范的學術研究所必須的"附件",它顯示著一個學術成果的視野,質量,水準,趣味等諸多方面
3,對待注釋的態度也反映出作者的治學態度,諸如引用他人觀點或語句不作注釋或在注釋中不客觀,翔實地註明真實出處,將第二手材料說成第一手材料等等,均有違學術道德.
因此,凡涉及論文論點的形成,對論點進行論證,闡說所運用的資料信息,都應該提供出處,給予注釋.
2,注釋的格式
盡管國內的刊物對注釋格式的要求目前還不完全一致,但注釋的格式通常不外是按作者姓名,書名,出版地點,出版者,出版年代,引文所在頁碼的順序排列,只是在個別次序及標點符號的運用上略有出入.
I.中文注釋
A.引用專著
例:①歌德《少年維持的煩惱》,侯灘吉譯,上海譯文出版社,1982年,第9頁.
說明:(1)作者姓名後不加冒號或逗事情,直接跟加書名號的書名;
(2)引用著作為譯著的必須注出譯者的名字,一般情況下在書名後和出版地點前;
(3)如作者不限一人,作者姓名間以頓號分開;如作者為二人以上,可寫出第一個作者姓名,在後面加"等"字省略其他作者;這兩點也適用於譯者;
例: ②赫爾曼·海塞等著《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上帝》,斯人等譯,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1999年,第62頁.
(4)如書名中有副標題,以破折號與標題隔開,如:《波佩的面紗——日內瓦學科派文論選》;
(5)如所引著作系多卷本,卷數直接置於書號名之後,中間不再加逗號,也可以卷數加括弧內的形式表示,如:《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西方哲學史》上卷;《馬克思恩格斯全集》(一);《西方哲學史》(上);
(6)如出版者名字中已包含了出版地,則不必另註明出版地,如上例注①中的"上海譯文出版社",否則需註明出版地,如:北京:人民出版社;為准確起見,名字較長的出版社名字最好寫出全名,如:北京(或上海):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不要簡化為"三聯書店","社科出版社"等;
B.引用編著
例:③張隆溪主編《比較文學譯文集》,北京大學出版社,1982年,第6頁.
說明:(1)在編者姓名之後必須根據原信息准確地註明"編","主編","編選"等.
C.引用文集或刊物,報紙文章
例:④麥·布魯特勃萊,詹·麥克法蘭《現代主義的稱謂和性質》,見袁可嘉等編選《現代主義文學研究》(上),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9年,第212頁.
⑤黃晉凱《巴爾扎克文學思想控折》,載《外國文學評論》2000年第4期,第16頁.
⑥徐宏《"再見"誤譯還是誤讀 》載《文藝報》1999年11月23日.
(7)出版年代後不加"版"字;
(8)引文頁碼應力求准確,如引文跨越了兩頁,需註明,如第78-79頁;如引文涉及多頁,則應將頁碼按順序一一標如,如:第7,8,9頁;多個注釋合為一處的,頁碼的數量必須同注釋的數量對應,即使其中有些乃至全部注釋的內容出自同一頁,如:①②⑤⑧⑩……第20,22,22,22,28頁;若其中有的注釋涉及不止一個頁碼,應逐個對應註明,在總的頁碼中以頓號和逗號區分,即同一個注釋的幾個頁碼間以頓號隔開,而它們與其他注釋的頁碼間以號隔開,如:①②⑤⑧⑩……第20,21,22,23-25,27,27,28,28,29頁,(①的引文出自第20和21頁,②為第22頁,⑤為第23至25和27頁,⑧為第27頁,⑩第27,28和29頁).
II.外文注釋
引用如系外文的論著,均應給出原著的版權信息,無須譯為中文,以便讀者查找原文.
A.引用專著
例:⑦Arthur Ransome,Oscar Wilde:A Critical Study, London: Methuen, 1915, p.61.
說明:(1)作者與書名間加逗號;(2)書名須用袋子斜體,不用書名號;(3)]
書名中的正副標題間以冒號或逗號隔開,不用破折號;(4)如所引著作為譯著需註明譯者.
例:⑧Leo Tolstoy, What is Art trans. T. Mande, New York :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62 , P.258.
B.引用編著
例:⑨ Karl Beckson , ed., wilde: The Critical Heritage, London : Routledge and Kegan Paul, 1970,pp,178-179.
C.引用文集或刊物文章
例:⑩ Roland Barthes ,"Style and it's Image,"in Seymour Chatman ed., Literrary Style: A Symposium , London: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71,p.10.
⑾ Mary McCarthy,"A Bolt from the Blue,"in New Pubilc ,CXLVE (June,4,1962),p.102
D.引用報紙文章
例:⑿ Richard Bernstein,"S.Greenblatt:An Interview,"in New York Times, August 14,1989
說明:(1)文章篇名為正體,前後加引號,篇名後的間隔逗號在引號之內;
(2)文集書名,刊物或報紙名字均為斜體;
(3)外文刊物一般應註明卷數,期數及出版日期.
歷年畢業論文存在問題
標題:出現淺論,淺談,淺說,或者題目太大又沒有副題限制
文題不切
語言口語化:我覺得,我覺得……
沒有自己的材料,沒有自己的觀點,只是一般性的別人說法的羅列
沒有注釋,不列參考資料
為了完成字數,東拼西湊.不知道在研究什麼
寫論文前後要問自己(導師 )
論文提出了什麼問題
論文提供了什麼新鮮的材料
論文所提出的問題,在文中有沒有完滿解決
論文的意義何在
論文中的基本概念是否清楚,別人閱讀時會產生誤讀嗎 起碼要防止評閱老師,答辯老師的誤讀

論文格式標准:

『玖』 英語單詞

我就是上完六年級的快升入初中時英語崛起的。由於從六年級開始在英語上下了很大功夫,英語大為長進。 我那時背單詞,方法都是通過死記硬背得來的,因為不同的人,方法也因人而異。而許多背單詞的方法都是通過自己體會得來的。剛開始的時候不能因為英文單詞多而被它們嚇到,每天盡自己全部力量背盡可能多的單詞,我當時開始背的時候,是一天50個,後來逐漸增加到一天100個。到初一下半學期背完了高中的單詞。最初背單詞的時候非常痛苦,總也記不住,但是堅持了幾個星期之後,背單詞的速度和效果卻越來越好,許多隻可意會不可言傳的方法就是在那個時候掌握的。背單詞主要靠不斷的記憶不斷的復習。方法是有的但是往往只有自己體會而來的才是最適合自己的。

給你弄來點

曾經有一段時間我為英語而瘋狂,經常在夜裡睡覺時,扯著被角,一邊想著可愛的單詞,一邊偷著樂。同舍的人問我樂啥呢?我說,背單詞呢。這可能不大容易被人理解,要在以前,我也會說,背單詞有啥可樂的?現在就不一樣了,我會說,即使太陽失去光芒,星星不再出現,山川變成了平壤,河流不再流淌,花兒不再芬芳,但有一樣東西是永遠不變的:那就是--我愛背單詞。呵呵,我可不是想討打。

這樣吧,獨樂樂,不如與人樂樂。我就把自己背單詞的一點小得拿出來與大家共同分享。

背單詞,首先要做的當然是選擇一本好的單詞書了,這是第一步也是非常重要的一步。關於單詞書的選擇,我為大家提供這樣幾個參考標准:

1. 不要太厚!要知道,越厚的書越容易打擊讀者的積極性,而且讀這樣的書,往往周期拖得非常長,這樣就難免看了後面忘了前面。而且一本好的單詞書,並不要求是面面俱到的,要面面俱到,你買本英漢大辭典好了。

2. 適合自己的水平。我們都有這樣的經驗:如果一本單詞書有三四成都認識的話,背起來就相當容易;而如果有七八成需要第一次記憶的話,就比較困難了。所以,挑選一本適合自己的詞彙書就顯得格外重要。比方說,你要考研,但是背考研的詞彙書感覺比較困難,不妨先背基礎一些的詞彙書,循序漸進要比一口氣吃成胖子好得多。

3. 單詞釋義正確,且有相應的例句。對於考研來說,掌握單詞的中文釋義就完全足夠了。但是,這里有一個問題:就是對於相同中文釋義的單詞,就比較容易混淆。這樣就必須有相應的例句來幫助你記憶它的用法。例句並不要多,一句足夠。當然,例句的作用不止於此,對於記憶單詞來說,例句還是非常重要的工具,這將在後面講到。

4. 最好能提供比較容易的記憶方法。記憶單詞是比較枯燥的工作,如果能夠找到一些比較有趣的記憶方法,它可以變得相當可愛。

綜合以上,我推薦給大家這樣幾套詞彙書:劉毅的Vocabulary系列,馬德高的星火詞彙書系列,俞敏洪的GRE詞彙精選系列。

挑選好了適合自己的詞彙書,現在就到了最關鍵的問題了:怎樣一個背法,才能既輕松又有趣呢?

1. 大聲朗讀出來。識記單詞的方法主要是掌握發音,因為絕大多數的單詞是可以聽音寫出來,不規則的單詞很少。可以這么說,如果你記住了單詞的發音,再看過3遍,就可以拚出80%的單詞,這一點也不誇張。一些同學沒有體會到這一點,他們背單詞的方法就是一本書、一疊紙和一根筆,狂練拼寫。顯然,這樣做既枯燥又低效。記住,要背單詞,第一的要決就是把它讀出來,不管你的發音怎樣,只要你知道那樣的發音對應的是怎樣的拼寫就夠了。

2. 結合語境(Context)。要真正的掌握單詞,只有在具體的語境中才可能達到。李揚.克立茲瘋狂英語學習法就一直強調:孤立背誦單詞幾乎是徒勞無功的!人和人交往的最基本單位是句子,而不是單詞。一些同學跟我說,他們背了很多單詞,但是做單詞題目還是沒信心。我想,他們存在的一個非常關鍵的問題就是,光背單詞的中文釋義,而忽視了單詞使用的具體語境。

那有些人可能又會說,背中文釋義已經夠累了,再加上背例句,那豈不是更麻煩?事實上,並不是這樣的。背例句遠遠要比單純地記憶單詞要容易的多。就好比說,第一次見到一個人,你要馬上記住他的面容不大容易(至少對我來說很困難:)),那我們往往採取這樣的辦法:就是用心記住他的發型、服飾和一些相關的特徵(比方說,他經常帶一條花斑狗:))。這跟通過語境來掌握單詞是一個道理:通過語句或者短語來記憶單詞,是最有效也是最輕松的手段。

3.結合聽磁帶。聽磁帶的記憶方法,簡單來說有這樣的幾個優點:首先,不管你在干什麼,耳朵總是經常閑著,這時候就可以聽聽磁帶,可以說對其他事件有相當好的兼容性;其次,可以大大提高學習效率;最後,不易疲勞。

具體的方法是這樣的:先背書,背個三四分熟,這時候就可以通過反復的聽磁帶來強化記憶。現在,有的單詞書配有磁帶,有的沒有;其實自己就可以錄這樣的磁帶。我背俞敏洪的GRE詞彙精選(97版)的時候,沒有磁帶,就自個兒錄了六盤磁帶:挑自己不熟的單詞,念一遍、然後念中文釋義,對於拼寫不合規則的單詞,再把拚寫念一遍,中間再留一些空白以加強記憶,這樣,一個單詞差不多*秒鍾就過去了。一面磁帶可以念將近200個單詞,也就是說,聽半個小時的磁帶,你就把200個單詞又復習了一遍。這幾盤磁帶是我隨身必備的物品,我幾乎是走路聽、坐車聽、吃飯聽、睡覺的時候還聽。我同學很奇怪我每天沒頭沒腦聽的是些啥,就問我,我告訴他們是李揚·克立茲,他們拿過去聽了聽,居然還信了,一個說,沒想到李揚·克立茲還出GRE詞彙的磁帶;另一個說,好像李揚·克立茲的發音不是很准?(我faint)

關於聽磁帶背單詞,還要強調兩點:一是一定要先背書,把書背個三四分熟再聽磁帶,這樣才會有效果;二是這樣的記憶方法可能使你對單詞的發音非常熟悉,但對於單詞的拼寫不大敏感,所以一般過一個禮拜,就要坐下來,一邊聽磁帶,一邊看書,再一邊把不熟悉的單詞在紙上拼寫出來。

4. 每天大劑量地記憶。有的同學覺得一天背個50個單詞已經很不錯了,但我要說,這還不夠,一天至少要背100個。怎樣的背法呢?每天抽出兩個固定的時間段,每個大約一個半小時,專門進行詞彙的記憶。這對於詞彙基礎較差的同學來說,是絕對有效的方法。因為背單詞非常講究一個周期,一天背50個,3000詞的一本書就要背兩個月,這就難免看了後面忘了前面;而如果你一天能背150個,20天就可以搞定它了。這兩個時間段可以這樣安排:第一個時間段專門背新詞,第二個時間段則用來溫習剛剛背的新詞和定期需要復習的已經背過的單詞。

5. 掌握常見詞根詞綴等構詞元素。英語單詞是很有章法的,跟我們漢字的造字法是一樣。這里,套用我的一位朋友的話,英文單詞是非常有美感的東西,用心體會,你會發現其中的樂趣的。這里隨便舉幾個例子:

第一個單詞,magniloquent,可能大家不太熟悉,但是如果知道magn(i) = big, great(大)、loqu = language(語言、話)、-ent是一個形容詞後綴,那應該可以猜到這個詞的意思:誇張的。

第二個單詞,malodorous,其中的詞根和詞綴:mal = bad, evil(不好的),odor 就是氣味,還有-ous是形容詞後綴,那它的意思就是"有臭味的",引申為"不合法的(illegal)"。怎麼樣,是不是很有趣?就象我們見到這樣一個漢字:孬,就知道是"不好"的意思一樣。

就考研來說,需要掌握的常見詞根詞綴並不多,所以值得花時間做一下這個工作。具體的掌握方法其實也不難:不一定專門找一份詞根詞綴表來背,那是相當乏味的,只要在背單詞的過程中,留意一些常見的詞根詞綴再用心記一下,保證下次在另一個單詞中見到它時認識就可以了。

6. 把已學過的單詞和生詞聯系起來。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擴充詞彙的手段,也是鞏固詞彙記憶的重要手段。具體來說,有很多的單詞可能形近、或者音近、或者義近,這樣就容易產生混淆,而我們恰恰又可以通過把這些詞彙放在一起,從而把他們真正記住並區分開。還是通過舉例來說吧:

第一個單詞,maim(v.使殘廢),可以看出來,它和我們熟悉的main(主要的)形近。那我們就可以通過main 來聯想maim,記住"主要的,使殘廢",就記住這個單詞了。

第二個單詞,reverie(幻想),和revere(尊重)形近,也可以放在一起記憶:尊重幻想。

第三個單詞,grate(v.磨碎,使人煩躁),和單詞great(偉大)音同, 就可以通過great 來聯想grate,記住"偉大磨碎"就行了。

第四個單詞,rein(n.韁繩,v.控制),和rain(雨)音同,可以通過"雨中韁繩"來記憶。

7. 採用分割單詞或者利用諧音來記憶,這就是我所謂的"邪門方法"了,也是背單詞的樂趣之一。可能有些人對這種歪門邪道非常不屑,但是為了能記住單詞,也就"無所不用其極"了,這也可以算"黑貓白貓"理論的一個推論吧。

單詞的分割,就是不管它是不是詞綴,如果把它拆開容易記,那當然拆它沒商量了。還是舉幾個例子比較容易理解:

第一個單詞,sloop(小帆船),可以拆成s + loop ,可以這樣記 small(小)+ loop(圈) = sloop(小帆船)。

第二個單詞:kinetic(運動的),可以拆分成 kin(親戚) + net(網) + ic ,可以這樣記"親網運動的"。呵呵,是不是有些無厘頭?不過關鍵問題是,你記住了這個單詞。

第三個單詞:leaven(發酵劑,影響力),可以拆分成 leave + n ,記住"離開n 就影響發酵",就記住這個單詞了。

第四個單詞:incandescent(白熱的,熱烈的),可以拆分成 in(不)+ can(能)+ descent (降下)。那就可以這樣記:不能降溫下來--可見白熱化的程度嘍。

諧音記憶單詞,也是比較極端的技巧。這里也通過舉例來說明吧:

第一個單詞,gollop(v. & n.大口吞咽),它的發音很容易讓人聯想到"高樂高",哈哈,跟"大口吞咽"還算搭得上邊。是不是很有趣?

第二個單詞,pariah(賤民,被社會遺棄者),發音象"潑賴",意思也差不多。記起來是不是很容易?

第三個單詞,pectoral(a.胸部的,胸的),諧音是"拍可疼呢",好記吧。

這里介紹的邪門方法,完全是因人而異的。每個人見到一個單詞的聯想可能千差萬別,你要做的就是怎樣用自己的方法來達到記住單詞的目的。

還有一點非常重要,需要提醒大家:以上提到的前5種方法是背單詞的基本方法,而6、7則是輔助記憶的方法。所以千萬不要本末倒置,一心想著走旁門左道,這樣可能導致嚴重的後果,具體我就不說了,你要是試過的話,別忘了告訴我:)。

好了,關於背單詞的心得,我已經和盤托出了。最後要說的是:這樣記住的單詞仍然很容易遺忘,所以要和它們保持親密,很重要的一點就是:經常去接觸它們,就是要經常翻詞彙書、做詞彙練習和閱讀練習。套用一句廣告詞,我們的目標是:沒有生詞!

1.背單詞的捷徑
http://www.newenglishworld.com/detailView.asp?newsid=698
背單詞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如果想比別人成功,就一定要走捷徑。不要期盼自己比別人幸運,也不要指望自己比別人更聰明或者更勤奮。從智力上說,從機遇上說,自己和別人都是差不了多少的,想超過和自己差不多的人,就一定要走捷徑,捷徑,捷徑!
背單詞捷徑的第一條,就是:一定要每次都大量地背。因為自己不比別人聰明,所以背完單詞,別人忘掉五分之一,自己決不會比別人忘得少。然而,別人每天背十個單詞,自己卻可以背一百個,忘掉五分之一,還剩八十個,是別人最聰明狀態下的十倍。每天一百個是最低限。其實背到後來您會發現這個要求並不高,一個月後,您可能自然而然地就背到三百或者五百。 這一百個要分成四組來背,上午三十,中午十個,下午三十,晚上三十。第二天早晨復習以前沒背下來的詞。背的時候,要一目十詞(注意,是十個而不是更多或更少),不要認認真真背,因為沒有認認真真的時間。一邊看一邊讀每個詞的讀音,默讀也成。看完後回憶一遍,回憶不起來的再看。這次背的目的在於留下個大概印象,下次看見能知道這個詞,所以背到大部分都能回憶得起來就成了,把剩下的詞單獨抄出來。
背單詞捷徑的第二條,就是:背字典!為什麼要背字典呢?因為字典上每個詞的解釋比較全面,而且相同字母開頭的單詞都集中在一起。不是什麼字典都可以拿來背的,一定要找只包含自己想背的詞的字典。另外,最好有英文方式的解釋和例句。而且,一定要有音標!如果是為了考TOFEL或者GRE,注意要選美音音標的字典。一般教材課文後面的詞彙表都是為那些認認真真聽課的好學生准備的,想走捷徑就千萬不要去背那些東西。 背字典的時候,按開頭字母(Z,Y,X,Q,J,K,U)、(V,W,N,O,L)、(FG,IT,HM,BDE,R)、(C,P,S,A)的順序背,其中C,P,S,A每個都要分三部分背。這樣背有幾個好處:
(一)能增加成就感,提高興趣。至於為什麼,您翻翻字典就明白了。
(二)便於清楚地知道那些單詞已經背過,那些還沒背。
(三)能先把最基本的詞先掌握。 三萬單詞里,分為三個等級:三千到四千,八千到一萬,兩萬二到三萬。也就是說,您得分別准備三本字典。這幾個等級之間各自有非常不同的特性,所以需要分別用不同方法背。俺當時沒有認識到這一點,所以在從一萬到三萬之間走了一段彎路,浪費了一些時間,不然或許能突破到五萬吧! 所以,背單詞捷徑的下面這條就有了三個分支。
背單詞捷徑的第三條,就是:和單詞多見面。一個單詞能不能記住,取決於和它在不同場合見面的頻率,不在於每次看著它的時間長短(同樣規律也適合於泡MM;))。一般想記住一個單詞,每星期要和它在*不同場合*見三到四次面。俺在上文中提到大量背的時候,不要摳某一個字記住與否就是這個意思。因為是否一見鍾情都是無所謂的,關鍵在於有更多不同類型的見面機會。不過,根據要背的單詞的等級不同,增加見面機會的方式也有所不同。
第一個分支:瞎聽!三千到四千這個等級,是非常常用的單詞,而且幾乎囊括了表達最基本思想所需要的一切詞彙。每篇文章中百分之八十都是這些詞彙,而且這些詞都是最基本的語素(或稱"詞根"),就是分割到最小無法再分割,互相之間也沒什麼類似之處的東西。對付這些詞的最好方法,就是進行大量的,不間斷的,簡單的初級聽力練習。因為閱讀材料中,還有百分之二十其他詞彙,所以光憑這個等級的詞還看不懂那些閱讀材料。但是聽力練習都是最基本的對話,而且發音一般很標准,多聽能夠增加單詞的重復率,而且可以為以後背八千到一萬那個等級的詞打下語音基礎。
聽的時候,要分精聽和泛聽兩部分。精聽當然是指每個詞都要弄懂,俺著重講一下泛聽(飯廳?;P)。泛聽是最重要的,因為掌握語速和語調,以及總體印象都要*泛聽。而這些都是背八千到一萬等級單詞的基礎?泛聽能夠讓經常用到的詞(也就是那些最必要掌握的詞)把您的耳朵磨出繭子來,讓您模模糊糊聽到個音就能反應出它是什麼意思。泛聽中您聽到的詞,才是您真正應該記住的詞,所以別害怕精聽的時候什麼都聽不懂。到底什麼是泛聽呢?泛聽,就是說您聽的時候,精神要分散,要一邊干著其他事(比如撮飯或和別人大聲討論撮飯;)~),一邊有一搭沒一搭地聽著。泛聽一定要見縫插針,一有機會就聽著,最好耳機不離耳朵。 而精聽的意義就在於找出您沒聽清的那些詞。啊哈,那就是您背過但還不熟悉的詞了。:)把這些詞單獨記在另外一個地方,別跟沒背下來的詞混了。泛聽要聽精聽已經聽過的內容。比如精聽聽到了第二盤磁帶,那麼泛聽就聽第一盤磁帶,正好。提醒您一句,千萬別拿英語廣播當自己的聽力教材!!! 順便跟您推薦一套聽力教材:武漢師范大學出的Step by Step.內容比較循序漸進,每一課開頭的音樂也很好聽。
第二個分支:狂看!八千到一萬這個等級,基本包含了剩下的百分之二十。這些單詞在聽力教材里很難找到。但是,可不要停止聽的練習呦,因為聽能鞏固您的語調感覺,而這是背這個等級單詞的一個關鍵。不過,背這個等級的詞,需要在聽以外增加看的內容。 看,同樣要分精讀和泛讀兩種。就象聽一樣,也是泛讀更重要一些。泛讀要挑不太長,能有耐心看完的文章,而且看不懂的詞不要太多,一篇文章有兩三個不認識的就足夠了。千萬不要一上來就看英語報刊雜志小說,那些東西不但很難看懂,而且看懂了也對背單詞沒什麼促進作用。 泛讀也需要大量練習,只要您有耐心,又有足夠時間,就一直看下去吧!看的時候不要仔細閱讀,掃一眼明白個大概意思就成了,然後把這一眼沒看懂的詞畫上記號,別琢磨它是什麼意思,繼續掃描吧!全部看完之後,回頭再看這些單詞,有的可能已經想起來了,有的....還沒想起來?那就查查字典,要是自己還沒背過,就扔掉它,要是已經背過了,就單獨抄下來吧,和聽力練習中沒聽出來的詞放在一起。
俺的經驗是新概念第一二冊,然後大學泛讀課本前兩冊,然後是另外的一個泛讀教程初級部分,然後新概念第三冊,泛讀課本第三冊,某一種聽力教材高級聽力部分的教師用書,然後新概念第四冊,泛讀課本第四五冊...這么個順序進度比較合適。
第三個分支:亂說!這只適合背兩萬二到三萬的詞。因為其他的詞不用說就已經背下來了。而這個等級的詞在閱讀材料里非常少,可能閱讀十篇文章卻一個這個等級的詞也沒有。所以*閱讀來增加見面機會已經不行了。這些詞甚至有的老外一輩子都沒見過,咋能指望他們能寫出來呢?尤其是GRE詞彙,什麼"給馬穿衣服","紐約的流氓","從非洲吹向南歐的風"....這些詞都是一些精緻的修辭,也就是說,如果您話里凈是這些詞,那您可以假冒一位學者了。 一般的老外都是聽不懂您說的這些話的,所以不用這些詞也能表達同樣的含義。好了,您的機會來了,您可以跟老外講話中帶上這些單詞,然後很自豪地假裝謙虛地跟他們解釋這些詞的含義。 每次跟老外解釋一兩個詞就足夠了,老外會佩服您佩服得五體投地的。HL就向ws解釋吧!要大膽而耐心,尤其是大膽。 這個階段,您就別再練聽力了,因為練了進步也不大。還記得開頭那句話么?要想成功,得走捷徑。凡是不能在短時期內取得巨大進步的行動,都不必浪費時間去做。 不過,這時候的閱讀材料成了問題:您會發現,過去看的東西覺得太淺沒意思,看其他深的東西又看不懂。您還會發現一個新的有趣現象:那就是您想看的文章里,現在全是第一個等級的那些詞,每個詞您都確切知道它的含義,但整個文章您就是看不懂。 那您該看什麼呢?就看第二個等級的那些淺顯文章啊。雖然淺顯,但能幫助您不至於忘了過去背出來的成果。至於您看不懂的那些文章,別著急,等您和老外交流多了,您自然就懂了,那都是一些片語、俚語或文法組成的文章。
背單詞捷徑的第四條,就是:聯想,聯想,聯想,.....背單詞的第一個動作是什麼?端詳一下它的外貌。第二第三個動作呢?看看它的內涵和發音。而第四個動作,就應該是聯想,再聯想..... 聯想它和其他背過的詞有沒有外表類似的?讀音類似的?意思類似或相反的?如果有,就趕緊記在旁邊,在另外那些詞旁邊也把這個詞加上。這樣,以後看見其他詞,也會聯想起這個詞,等於又增加了一次見面機會。 而且,在第二、第三個等級的詞彙里,還有許多單詞是由"前綴","詞根","後綴"組成的,前綴比如"re","in","pseud"...,後綴比如"er", "a", "oid"...,然後共同組成一個新詞。如果掌握了這些前後綴,就可以很方便地猜出一個生詞到底什麼意思。另外,有很多讀音相近的詞也有相似的意思,這在俚語、詩歌和兒童用語中更普遍。
如果每天記80個單詞,一個月只能背2400個單詞,但掌握了這些規律後,實際上背的速度越來越快,幾乎一萬多單詞都是不用背就會了的。不過,在GRE單詞中,有很多是既沒有和其他詞的關系,又沒有前後綴,看起來既簡單又記不住的單詞。這些詞里邊有希臘語,義大利語,德語,拉丁語,甚至還有日語譯音。這就只能*和別人解釋來掌握了。
2.談談英語單詞的記憶五法
http://www.24xuexi.com/Article/jichu/jichu-ch/200507/40607.html
學習英語最常遇到的問題,便是詞彙不足。詞彙不足的人在英文聽、說、讀、寫各方面的能力都會受 到嚴重限制。所以詞彙量的多少在英語學習中佔有重要地位。

一般認為背單詞是件既吃力,又往往成效不彰的苦差事。實際上,若能採用適當的方法,是可以縮短 擴大詞彙量所需的時間,並且提高記憶單詞的質量的。下面將介紹五種單詞記憶法。

一、結合記憶法。
將比較生疏,不常用的單詞放入一定的語言環境——句子中,結合句意來記憶單詞。遇到此單詞時, 若詞義忘記,則可通過回憶所在句子的意思來記憶單詞。例如:
slope
n. ①傾斜;坡度;斜度
There is always a certain slope in a ship's deck.
船的甲板總有幾分傾斜。
②斜面;斜坡
We climbed the steep slope of the hill.
我們爬了那座陡峭的傾坡。
vi.傾斜。
The railroad slopes up slightsly at this point.
鐵路在此處有輕微的傾斜。

critical
adj. ①批評(性)的,吹毛求疵的
I don't like people who are too critical about everything.
我不喜歡對每件事都太吹毛疵的人。
②緊要的,關鍵的;危急的
His condition is reported as being very critical.
據報告他的情況非常危急。

通過此法來掌握詞彙,既有助於記住單詞本身的拼寫、拼讀,又可同時熟悉詞的詞義、詞性、用法和 搭配,比孤立地背記單詞效果要好。

二、同類記憶法。
將同類詞彙收集在一起,同時背記。注意,同類詞彙與同義詞不同:同義詞是指意思相同,而同類詞 是指基本屬性相同、具體意義的層次,級別或范圍不同的一類詞彙。

如headmaster和principal是同義詞,都表示,「中小學校長」;president和chancellor是同義詞,都 表示大專院校「校長」。這兩組詞是同類詞彙,都表示「校長」,但具體級別不同,所以兩組詞不是同義 詞。

再如bachelor(學士)、master(碩士),doctor (博士)三個詞都表示學位授予的情況,「但具體級別不同,所以這三個詞也是一組同類詞彙。

這樣,將同類詞彙放在一起記憶,當遇到其中一個詞時,頭腦中出現的就是一組詞,效率大大提高了。

三、比較記憶法。
把同義詞或形似詞放在一起,加以區別、說明來掌握單詞的方法。記憶的過程是一組組,一對對單詞 同時記憶。這種記憶方法可以記住單詞拼寫的同時,還掌握了詞與詞的區別和各自特殊的用法,於是將平時極易混淆的單詞清楚地區別開。例如:
同義詞admit和confess均表示「承認」。
但confess,含有「坦白」,「懺悔」,的意思, 而admit卻無此意。admit除含有「承認」之意外, 還含有「允許,接納」的意思。

acquire、inquire、require是三個形似詞,拼寫很相似,但意思卻完全不同:acquire(取得,獲得)。 inquire(打聽,查詢)、require(需要,要求,命令)。

四、構詞法記憶法。
通過掌握構詞法來記憶單詞。英語主要有三種構詞法:

1)轉化,即由一個詞類轉化為另一個詞類。例如:
picture(n)畫-picture(v)描繪
water(N)水--water(v) 澆水

2)派生,即演過加前綴或後綴構成另一個詞,例如:
happy--unhappy(加前綴)happiness(加後綴)

3)合成,即由兩個或更多的詞合成一個詞。例如:
wood(木)+cut(刻)--woodcut(木刻)
pea(豌豆)+nuts(堅果)-- peanut(花生)

這種記憶法可以將具有同一基本意義的不同詞性或具有相反意義的一系列單詞同時記憶,使不同單詞的詞義、詞性不易混淆。

五、根義記憶法。
利用根義代替記憶多義,可以解決「沒有生詞」卻老讀不懂的問題。比如要問immediate(ly)是否已 記住,回答當然是肯定的。那麼就請看下面三個 「沒有生詞」的片段:
a) The woman immediately behind the car.
b) She is my immediate neighbour.
c) the immediate cause
若沒有讀懂,那麼就請看immediaie(ly)根義

中間沒有間隔(地) ---代記---
1)(時間)立刻;
2)(空間)緊挨,通接,緊跟,
3)(關系)直接

這樣,根義在閱讀理解中就起到了以一當十的功效。上面三個片段的意思就迎刃而解了。

參考資料 樂樂6868

『拾』 英語高手進來一下.

英語之所以和別的學科相比,讓同學們覺得為難。我以為主要有兩點。原因一:英語不是我們的日常用語,所以鍛煉的機會就少了很多,相應的也就沒有語感。二:英語作為一種語言,自然就有相當大的詞彙和語法。而記憶這些詞彙和語法,就成了很多同學眼中的難點。所以我提倡:「多讀,多看,多背,多聽。」

1、多讀,眾所周知,預感的培養對於一種語言的學習是非常重要的。而要培養英語預感,唯一的方法就是多讀。無論是書上的課文,還是課外的比較淺顯的文章,都應該了用課余的點滴時間多多的朗讀。

2、多看,嘗試閱讀各種英語書籍,材料。如上海中學生英文報等。剛開始可以讀些較淺的,到後來可以再看些有一定難度的,並抓住生活中的任何機會來學習英語,如電器上的英語介紹或外國信件。閱讀和理解能力在高考中所佔的比重是最大的。

3、多背,有的同學認為背課文時間白費工夫的事,考試又不可能考到。確實,考試不會考到課文中的原文,但如果腦子里沒有幾百句英文句子,英文一定是不會好的。背得多了,以後自然而然就能脫口而出,運用自如。背英文的時間也很有講究,不好去用整塊的時間,那樣效率並不高。應利用點點滴滴的時間來背。

4、多聽,我的初中老師曾告訴我一中提高英語聽力的方法,就是平時在家的時候,不管自己在干嗎,英文磁帶都放著。不管自己能聽進多少,該幹嘛還是幹嘛,但一段時間以後,你會發現自己的聽力水平有了很大的進步。

總之,英語的學習是一件漫長的事情,要想得到好的效果決不是立竿見影的,而是要靠積少成多,堅持不懈,扎扎實實一步一個腳印的學習。最樓,希望同學們試著使用今天介紹的一些方法,並堅持下去。相信在不久的將來,你的英語水平一定會有一個大飛躍。
第一誤區:就是把五種技能學習變成單一的看懂。大家知道我們習慣上把英語學習分解成五
項技能,聽說讀寫譯。這樣分解是否科學,在此暫且不論,有不少學習者往往把是否看懂當成學
習的標准。比如說,拿到一本口語教材,翻開幾頁一看,都看懂了,就認為太簡單了,對自己不
合適。這里的錯誤是把看懂代替了會說。看懂不等於會說。練習口語,內容不能難,目的是通過
一些能看懂的內容來操?quot;上口"。也就是說,目的是讓學習者通過練習,自己能說出書中相關
的內容。口語教材的優劣首先要看語言是否能學到,是否地道。

第二誤區:是把知識當成技能。打個比方,假如你想學騎自行車。我給你一本題目叫"如何騎
自行車"的書,把書從頭背到底,甚至倒背如流。這時你有了專家級的關於如何騎自行車的知識。
但是你肯定不會騎。原因是騎自行車不是簡單的知識問題,它首先是一項技能。要學會一項技
能,核心問題是練,光有書本知識是不行的。學外語當然比學騎自行車要復雜得多,但它首先也
是一項技能,光看語法書,默背單詞是遠遠不夠的。必須練,要把知識變成技能。知道不等於知
道怎麼做,知道怎麼做不等於實際上會做。從知道怎麼做到實際會做中間有個反復練習的環節,
也就是苦功夫。學技能所遵循的原則是"做中得學"。

第三個誤區:是速成心理。必須認識到,要想學好英語,非得下一番苦功不可。世界上沒有
一個外國成年人不下苦功就能學好英語的。所謂的"速成"純屬無稽之談。學好英語沒有捷徑�揮
蟹椒ǖ暮沒怠1熱緙怯⒂鐧ゴ剩�妥磐菲醋琶�嗇�矗�餼筒皇且桓齪冒旆ā:玫姆椒ㄊ譴笊�乩
識粒�錘囪盜販⒁羝鞴俸投�洌�焉�裘�淘諛宰永鎩U庋�瓤梢蘊岣嚀�Γ�摯梢願慕�謨鋟
⒁簦�辜橇說ゴ省D�粗皇茄盜妨搜劬�褪鄭�墒撬�遣荒芴婺閭�退怠?

第四個誤區:是通過漢字記音。現在有人推廣通過漢字來記英語發音,如"古帝拜"記good-
bye。甚至把這種做法作為成果出版請獎。這是極其錯誤的,後果也是極其嚴重的。大家千萬不要
這么做。錯誤的道理在本文有限的空間里無法講清楚。

第五個誤區:是重結果不重過程。應試教育是重結果,帶來的後果是整天做模擬題,找出打
勾的規律。這是教育的大敵。質量和學習效果取決於學習過程。大家一定要遵照學習的規律,一
步一個腳印地真學。只要學習對路,好的結果自然會有。

第六個誤區:是對教師的依賴。大家要仔細揣摩我們常說的一句話:師傅領進門,修行在各
人。這句話點出了學習的本質。任何一種學習,歸根結底是在學生自身,而不是在老師。

第七個誤區:是缺乏系統性。現在市場上學英語的材料是鋪天蓋地。這是好事,但處理不好
也會帶來不良的後果。今天用這個教材、明天換另一個教材,學習便失去了系統性。我不是說我
們不換教材,不好的教材,不適合的教材就是要換。但不能總是換個不停。好的做法應該是選中
一套教材,以它為主,其餘材料都作為補充材料。

我認為一個成功的學習者要具備下面6個要素。一是自信心,二是決心,三是毅力,四是自我
管理,五是自我約束,六是求知的童心。我在這里作些簡要說明。

先談自信心。如何樹立自信心有許多方法,我在這里強調的是不能傷了自己的自信心。一定
不要過高要求自己,不能看到別人嘰里呱啦說英語,就覺得自己不行。要看到自己一點一滴的進
步,要想到的是積沙成塔,積流成河,而不是一步登天。

第二是決心。我們往往是多次下決心而從不付諸行動。所以大家在下決心的時候要把決心變
成具體的學習計劃。如制定周、月和學期計劃,通過這些計劃把決心變成行動。

第三是毅力。毅力就是說不能三天打魚,兩天曬網。這是學好外語的大忌。我們今天學到的
新東西,都是貯存在我們大腦的臨時記憶里。臨時記憶的東西有的只能保留幾秒鍾,最長的難以
超過三天。假如你對貯存在臨時記憶里的東西不進行再利用(recycling),把它們從臨時記憶貯存
到長期記憶中,大腦就會把它們自動清除掉(因為大腦要保護它自己,不能把所有的臨時信息都存
著)。所以,一定要有反復學習的毅力。這里說的反復學,不是說去機械地重復原來學的東西,而
是創造性地使用學過的東西。如把原來的聽力變成朗讀,把原來的朗讀變成聽力等。

第四是自我管理。你們中的許多人都是一身數任的人,有工作上的責任,有家庭上的責任,
有親朋好友的人際關繫上的責任,等等。這些責任如果處理不好,都將跟你們的學習發生沖突。
所以自我管理的能力顯得特別重要。

第五是自我約束的能力。你們中的許多人都是成年人,享有很高的自由度。在學習上你們沒
有上課時間的約束和老師的約束,這既可以變成有利的條件,也可以變成不利的隱患。關鍵在你
有沒有自我約束力。假如你是足球迷,你能抗拒住足球賽的誘惑而去做作業,你就有了自我約束
力。

第六是求知的童心。兒童見到不知道的東西都想知道,不會的都想試一把,而且不厭其煩地
問個沒完。假如我們學外語也有這顆求知的童心,我們就不怕學不好英語。你見到一樣東西,不
妨就問自己英文怎麼說。不怕出醜,不厭其煩,孜孜不倦,你一定能夠學好英語。

我要強調的是,學好英語絕不是一個簡單的方法問題,而是一個"全人"的問題。所謂"全
人",英文叫"a whole person",就是素質全面的人。在此祝你們早日成為學好外語的一個全
人。
1、 多聽英文廣播新聞、英文歌曲,多看英文電影。作用:提高對英語的興趣、從中鍛煉聽力。

2、 記筆記。老師上課講的和課外閱讀中的重點內容記清楚、弄明白、常溫故。作用:讓知識貫穿於心中,活學活用。

3、 有一本錯題集。把自己常犯或老師講的易犯問題整理成本,經常加以鞏固,以減少錯誤率。作用:加深記憶,避免錯誤重犯。

4、 多做多讀閱讀材料、教材(美文、小品)。作用:擴大詞彙量、了解短語句子用法等等。

5、 多做練筆。自己幫自己出題,請老師批改。作用:鍛煉句子翻譯、作英文文章等等。

6、 多背課文,好的英文名句。作用:增加詞彙,熟練語法,增強語感等等。

注意事項:

1、 考試發卷後不要急於做題,先讀懂聽力題。所謂讀懂就是抓住題干,即中心詞句。

2、 做題時要放鬆,使你更好的看清題。

3、 做完形填空,先通讀全文掌握大意,形意結合,再做題,不要盲目圖快。

要積累時間,把握好分分秒秒,讓英語融入生活中去。

閱讀全文

與成果冊英文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麻城工商局領導成員 瀏覽:52
鄉級公共衛生服務績效考核方案 瀏覽:310
樂聚投訴 瀏覽:523
輪子什麼時候發明 瀏覽:151
馬鞍山陶世宏 瀏覽:16
馬鞍山茂 瀏覽:5
通遼工商局咨詢電話 瀏覽:304
誰發明的糍粑 瀏覽:430
國家公共文化服務示範區 瀏覽:646
pdf設置有效期 瀏覽:634
廣告詞版權登記 瀏覽:796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考核方案 瀏覽:660
公共服務平台建設領導小組 瀏覽:165
人類創造了那些機器人 瀏覽:933
公共文化服務保障法何時實施 瀏覽:169
遼寧育嬰師證書領取 瀏覽:735
劃撥土地使用權轉讓能轉讓嗎 瀏覽:97
2019年公需科目知識產權考試答案 瀏覽:256
關於知識產權管理辦法 瀏覽:331
公共衛生服務培訓筆記 瀏覽:5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