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有機茶的七種證書
有機茶不一定是7種證書,一般只需有有機產品認證證書和產品檢驗報告即可。以峨眉山有機茶為例,有機產品認證證書中會對生產和加工方式做認證,檢驗報告主要是檢測有無農殘。
⑵ 有機茶認證的認證流程
一、基地選點、采樣預檢
1、基地選點
有機茶園必須符合生態環境質量,要求遠離城市和工業區以及村莊與公路,以防止城鄉垃圾、灰塵、廢水、廢氣及過多人為活動給茶葉帶來污染。茶地周圍林木繁茂,具有生物多樣性;空氣清新,水質純凈;土壤未受污染,土質肥沃。
有機茶園與常規農業區之間必須有隔離帶。隔離帶以山、河流、湖泊、自然植被等天然屏障為宜,也可能是道路、人工樹林和作物,但隔離帶寬度不得小
於9米。如果隔離帶上種植的系作物,必須按有機方式栽培。對基地周圍原有的林木,要嚴格實行保護,使它成為基地的一道防護林帶。若基地周圍原有林木稀少,要營造防護林帶。
2、采樣預檢
申請者選定茶園基地後,則自行采樣預檢。樣品採集要求具有代表性,即多點采樣,其中土壤樣品還要求採集0-40厘米土層的上、中、下三點。茶葉樣品主要檢測衛生指標,如銅、鉛、十種農葯殘留等;土壤樣品主要檢測六種重金屬元素。
二、提出申請、填寫調查表
申請者向認證機構提出申請,交納申請費,索取申請表,並將填寫好的申請表返回認證機構。認證機構根據申請表所反映的情況決定是否受理。如同意受理,則通知申請人,並將全套調查表及有關資料發給申請人。調查表包括:茶場基本情況調查表、茶葉加工廠基本情況調查表和有機茶貿易/批發基本情況調查表。
三、初步審查、簽訂協議書
申請人將填寫好的調查表返回給認證機構。認證機構以返回的調查表進行初步審查,若沒有發現明顯違背有機茶標準的情況,將與申請人簽定頒證審查協議書。一旦協議生效並確認申請人已經支付相關費用後,認證機構將派出檢查員,對申請者的茶園、茶葉加工廠和貿易情況進行實地檢查。
四、實地檢查
認證機構派出檢查員,對申請者所申請的內容進行實地檢查,以評估其是否達到頒證標准。同時還要現場採集土壤樣品和茶葉樣品供檢測。檢查必須在生產季節進行。對茶園的檢查面積不得少於申請頒證面積的1/3。這是常規的頒證檢查,有時還進行不通知檢查,也就是通常所稱的飛行檢查。
申請者在遞交調查表或在接受檢查時,應全面地向認證機構提供相關的證明材料。這些材料包括茶樹生產、產量、投入的用量和日期,投入物的使用方法、病蟲害管理、修剪、採摘記錄等;加工和銷售記錄,產品批號、入出庫記錄、運輸記錄等;土壤、鮮葉、商品茶分析記錄等。此外,申請者不定期應提供公司簡介、企業法人營業執照、商標注冊證明、生產加工生產許可證及從業人員健康證、產品標准、標明企業所在地位置的行政區域圖以及茶園地塊分布圖、加工廠車間平面圖及設備布置圖等。
五、編寫檢查報告
檢查員實地檢查後,編寫茶園檢查報告、茶葉加工廠檢查報告和茶葉貿易有機認證檢查報告,這些報告將作為有機茶中心綜合評估和頒證委員會審議的重要材料。
六、綜合審查評估
有機茶中心根據檢查員的檢查報告、相關檢測報告和申請者提供的有關材料,並對照OTRDC有機茶頒證標准,編制頒證評估表,綜合審查認為申請者符合OTRDC有機頒證的最低要求,則提交頒證委員會審議。同時核定頒證面積和產量,提出改進建議。
七、頒證委員會審議
頒證委員會由熟悉茶葉科技、生產、管理和有機茶標準的專家組成,與頒證產品的生產和銷售單位沒有直接或間接經濟利益關系。頒證委員會針對檢查員的報告、相關的調查表和證明材料,評價申請者是否符合本標准,作出同意頒證、有條件頒證、拒絕頒證和有機轉換頒證的決定。
八、頒發證書
根據頒證委員會決議,對獲證單位頒發證書。全套證書包括:有機茶原料生產證書,有機茶加工證書,有機茶銷售商證書,有機茶銷售證書(樣本)和標志准用證共5個。其中有機茶銷售證書是在已明確買賣雙方以交易數量後來頒證機構開具。根據《有機茶標志管理章程》,標志使用費按產品銷售額的0.5-1%收取。
獲證單位在獲取證書之前,需對檢查報告進行核實蓋章,有條件頒證者要對改進意見作出書面承諾。
證書有效期為一年,第二年及以後每年必須重新履行申請和檢查等手續。
目前,國內中國農業科學院茶葉研究所有機茶研究與發展中心可以開展有機茶認證服務工作。
⑶ 獲得有機證書的茶葉有幾個品牌
天賜露在2007年獲得了有機認證
⑷ 茶葉要做有機認證,要到那些部門辦理手續。
有機茶產品的認證,主要是通過認證組織委託其檢查員對有機茶種植、加工和銷售過程中的各個環節進行檢查和審核,並委託權威質檢機構對樣品進行必要的樣品檢測。有機茶的認證是一個連續的過程,通常每年至少對有機茶種植、加工、貯藏、運輸和貿易等過程進行一次認證審查,並進行不定期的不通知檢查。有機茶認證檢查涉及的環節包括:有機茶園的生態環境、土壤和肥培管理、病蟲草害治理,鮮葉採摘和運輸,茶葉加工和包裝過程,以及貯藏和運輸及產品銷售過程等諸多的質量跟蹤環節。
通常,認證機構必須符合以下條件:
1、必須是獨立於生產者和貿易者的機構,本著公平、公正、公開的原則,開展認證工作。
2、必須擁有一支既熟悉茶葉生產、又具備有機食品生產和管理知識的檢查員隊伍,必須成立頒證委員會,必須具有對茶葉質量指標和衛生指標進行檢測和管理的能力,或者依託國家質量技術監督局認可的產品質量監督檢驗機構對茶葉質量指標和衛生指標進行檢測。
在有機茶認證過程中,檢查員是頒證機構和消費者的「眼睛」。頒證申請者是否符合有機茶種植和加工標准,一方面通過必要的檢測手段檢測終端產品的質量指標,另一方面,也是更重要的一面,是通過檢查員對申請者的生產過程進行實地的考察,通過檢查員實地去看、去聽、去感受、去監督,評價其是否真正是按有機方式進行生產的。因此,對檢查員的要求必須是非常嚴格的。
第一,檢查員必須經過認證機構有機檢查培訓,考試合格獲得有機檢查員證書後才能成為檢查員。
第二,檢查員必須是根據有機茶頒證標准對申請頒證者進行公正和獨立評估的人員。檢查員不得是頒證產品交易任何一方的雇員,或是與頒證產品有任何經濟利益關系的公司的雇員。檢查員不得在實施檢查的前/後一年為申請者工作或擔任某種職務。
第三,檢查員向申請者提供的咨詢和建議僅限於幫助申請者理解有機茶標准,提出改進建議。在頒證年度內,檢查員不得為了獲取額外的咨詢費,同時為申請者提供技術咨詢和服務,否則不僅要取消檢查員的資格,同時也要取消接受檢查員咨詢的單位的有機茶頒證。
第四,檢查員與被檢查單位之間是一種平等和信任的關系。在涉及商業秘密和特別技術秘密的情況下,檢查員和被檢查單位之間簽定保守商業和技術秘密的協議。
第五, 檢查員受認證機構的委託對申請者進行現場檢查並向認證機構遞交檢查報告。檢查員向頒證委員會遞交檢查報告並提出予以頒證與否的建議,某檢查員對某一單位的檢查不得超過2年。
有機茶頒證委員會由熟悉茶葉科技、生產、管理和有機茶標準的專家組成,與頒證產品的生產和銷售單位沒有直接或間接經濟利益關系。
下面介紹一下有機茶的認證程序。一般來說,認證過程都必須經過申請、檢查和頒證這三個階段,有的情況下還要進行預檢。
第一,預檢
申請者選定茶園基地後,則自行采樣預檢。樣品採集要求具有代表性,即多點采樣,其中土壤樣品要求採集0-40cm土層的上、中、下3點。茶葉樣品主要檢測衛生指標,如銅、鉛、十種農葯殘留等;土壤樣品主要檢測六種重金屬元素。
第二,申請
1、申請者向認證機構提出申請,索取申請表,並將填寫好的申請表返回認證機構。
2、認證機構根據申請表所反映的情況決定是否受理。如同意受理,則書面通知申請人,並將全套調查表及有關資料發給申請人。
3、申請人將填寫好的調查表返回給認證機構。認證機構對返回的調查表進行審查,若沒有發現明顯違背有機茶標準的情況,將與申請人簽定審查協議。一旦協議生效並確認申請人已經支付相關費用後,認證機構將派出檢查員,對申請者的茶園、茶葉加工廠和貿易情況進行實地檢查,並採集樣品。
4、申請人在遞交調查表或在接受檢查時,應全面地向認證機構提供相關的證明材料。這些材料包括茶樹生長、產量、投入物的用量和日期及使用方法、病蟲害管理、修剪、採摘記錄等;加工和銷售記錄,產品批號、入出庫記錄、運輸記錄等;土壤、鮮葉、商品茶分析記錄等等。
第三,檢查
認證檢查: 認證機構在受理申請後,對申請者所申請的內容都要進行現場檢查,以評估其是否達到頒證標准。同時還要現場採集土壤樣品和茶葉樣品供檢測。檢查必須在生產季節進行。對茶園的檢查面積不得少於申請頒證面積的1/3。
不通知檢查:為了防止違背有機茶種植和加工的行為,保證產品符合有機茶質量標準的要求,保護消費者的利益,有時還進行不通知檢查,也就是通常所稱的飛行檢查。
第四,頒證
頒證委員會根據檢查員的報告、相關的調查表和證明材料,對照有機茶頒證標准,評價申請者是否符合本標准,作出同意頒證、有條件頒證、拒絕頒證和有機轉換頒證的決定。證書有效期為一年,第二年及以後每年必須重新履行申請和檢查等手續。
1、同意頒證:如果申請者完全符合本標准,將獲得有機茶園/茶廠/經營者證書。
2、有條件頒證:如果申請者能基本達到本標准,但有必要作若干改進時,在收到申請者願意對要求改進之處的書面承諾以後,可以獲得有機茶園/茶廠/經營者證書。
3、拒絕頒證:申請者如達不到本標准,頒證委員會將拒絕頒證,並向申請者提出轉化的建議。
4、有機轉換頒證:如果申請人的茶園前3年曾經使用過禁用物質,但在1年前就開始按照有機生產要求進行轉換,並且計劃一直按照有機方式進行生產,則可頒發有機轉換茶園證書。從有機轉換茶園收獲的鮮葉,按照有機方式進行加工,可作為有機轉換產品,即「准有機茶」進行銷售。
⑸ 沐林聽風的有機茶葉有認證證書嗎
這家茶企的茶葉我喝過,是有認證的,買它家茶葉的時候親眼看過,後來在網上也查過了,的確是真實的。
你們可以放心購買,不是無牌無證的。
⑹ 請大家告訴我現在都有哪些茶企業通過有機茶認證要一一列舉的!!
2004年1月,瀘州瀚源生態茶業有限公司通過了中國農業科學院茶研所有機茶研究與發展中心「有機茶原料生產」和「有機茶加工」認證。
2005年7月,烏木龍鄉銀竹茶廠開發生產的名茶「銀竹」蒸綠茶,被中國農科院有機茶研究與發展中心授予有機茶稱號,取得了有機茶生產基地1092畝的認證、核定生產有機茶18噸的認證和有機茶加工廠房的認證。
2006年3月,經過國家農科院研究所有機茶研究與發展中心審定,廣西凌雲白毫茶業有限公司所屬的356公頃茶園基地,獲得這個中心頒發的有機茶認證證書。至此,加上原來浪伏茶場180公頃有機茶園基地,凌雲縣有機茶園面積達536公頃。
2006年,績溪縣荊州悅然農產品合作社開發的「凝霧吐翠」品牌茶通過中國農科院杭州有機茶認證中心認證,成為績溪縣首個通過有機茶認證的品牌茶。
2007年2月1日中國質量認證集團和杭州中農質量認證中心向勐省農場茶葉公司核發了《質量管理體系IS09001:2000認證書》和《有機茶認證書》,實現了勐省農場茶葉生產與國際市場的接軌。
2007年7月,中國農業科學院茶葉研究所有機茶研究與發展中心,經過近1年的嚴格抽檢和跟蹤調查,通過專家評審,對福建省漳州光照人茶業有限公司正式頒發有機茶認證證書,這是「茶鄉」華安首家通過國家級有機茶認證機構認證的茶葉企業。
⑺ 有機茶的認證有哪些程序
中國國內有機茶認證要走哪些程序
中國有機農業網 日期:2012.11.02 來源:有機農業
我國國內有機茶產品的認證,主要是通過認證組織委託其檢查員對有機茶種植、加工和銷售過程中的各個環節進行檢查和審核,並委託權威質檢機構對樣品進行必要的樣品檢測。有機茶的認證是一個連續的過程,通常每年至少對有機茶種植、加工、貯藏、運輸和貿易等過程進行一次認證審查,並進行不定期的不通知檢查。有機茶認證檢查涉及的環節包括:有機茶園的生態環境、土壤和肥培管理、病蟲草害治理,鮮葉採摘和運輸,茶葉加工和包裝過程,以及貯藏和運輸及產品銷售過程等諸多的質量跟蹤環節。
通常,認證機構必須符合以下條件:
必須是獨立於生產者和貿易者的機構,本著公平、公正、公開的原則,開展認證工作。
2、必須擁有一支既熟悉茶葉生產、又具備有機食品生產和管理知識的檢查員隊伍,必須成立頒證委員會,必須具有對茶葉質量指標和衛生指標進行檢測和管理的能力,或者依託國家質量技術監督局認可的產品質量監督檢驗機構對茶葉質量指標和衛生指標進行檢測。
在有機茶認證過程中,檢查員是頒證機構和消費者的「眼睛」。頒證申請者是否符合有機茶種植和加工標准,一方面通過必要的檢測手段檢測終端產品的質量指標,另一方面,也是更重要的一面,是通過檢查員對申請者的生產過程進行實地的考察,通過檢查員實地去看、去聽、去感受、去監督,評價其是否真正是按有機方式進行生產的。因此,對檢查員的要求必須是非常嚴格的。
第一,檢查員必須經過認證機構有機檢查培訓,考試合格獲得有機檢查員證書後才能成為檢查員。
第二,檢查員必須是根據有機茶頒證標准對申請頒證者進行公正和獨立評估的人員。檢查員不得是頒證產品交易任何一方的雇員,或是與頒證產品有任何經濟利益關系的公司的雇員。檢查員不得在實施檢查的前/後一年為申請者工作或擔任某種職務。
第三,檢查員向申請者提供的咨詢和建議僅限於幫助申請者理解有機茶標准,提出改進建議。在頒證年度內,檢查員不得為了獲取額外的咨詢費,同時為申請者提供技術咨詢和服務,否則不僅要取消檢查員的資格,同時也要取消接受檢查員咨詢的單位的有機茶頒證。
第四,檢查員與被檢查單位之間是一種平等和信任的關系。在涉及商業秘密和特別技術秘密的情況下,檢查員和被檢查單位之間簽定保守商業和技術秘密的協議。
第五, 檢查員受認證機構的委託對申請者進行現場檢查並向認證機構遞交檢查報告。檢查員向頒證委員會遞交檢查報告並提出予以頒證與否的建議,某檢查員對某一單位的檢查不得超過2年。
有機茶頒證委員會由熟悉茶葉科技、生產、管理和有機茶標準的專家組成,與頒證產品的生產和銷售單位沒有直接或間接經濟利益關系。
下面介紹一下有機茶的認證程序。一般來說,認證過程都必須經過申請、檢查和頒證這三個階段,有的情況下還要進行預檢。
第一,預檢
申請者選定茶園基地後,則自行采樣預檢。樣品採集要求具有代表性,即多點采樣,其中土壤樣品要求採集0-40cm土層的上、中、下3點。茶葉樣品主要檢測衛生指標,如銅、鉛、十種農葯殘留等;土壤樣品主要檢測六種重金屬元素。
第二,申請
1、申請者向認證機構提出申請,索取申請表,並將填寫好的申請表返回認證機構。
2、認證機構根據申請表所反映的情況決定是否受理。如同意受理,則書面通知申請人,並將全套調查表及有關資料發給申請人。
3、申請人將填寫好的調查表返回給認證機構。認證機構對返回的調查表進行審查,若沒有發現明顯違背有機茶標準的情況,將與申請人簽定審查協議。一旦協議生效並確認申請人已經支付相關費用後,認證機構將派出檢查員,對申請者的茶園、茶葉加工廠和貿易情況進行實地檢查,並採集樣品。
4、申請人在遞交調查表或在接受檢查時,應全面地向認證機構提供相關的證明材料。這些材料包括茶樹生長、產量、投入物的用量和日期及使用方法、病蟲害管理、修剪、採摘記錄等;加工和銷售記錄,產品批號、入出庫記錄、運輸記錄等;土壤、鮮葉、商品茶分析記錄等等。
第三,檢查
認證檢查: 認證機構在受理申請後,對申請者所申請的內容都要進行現場檢查,以評估其是否達到頒證標准。同時還要現場採集土壤樣品和茶葉樣品供檢測。檢查必須在生產季節進行。對茶園的檢查面積不得少於申請頒證面積的1/3。
不通知檢查:為了防止違背有機茶種植和加工的行為,保證產品符合有機茶質量標準的要求,保護消費者的利益,有時還進行不通知檢查,也就是通常所稱的飛行檢查。
第四,頒證
頒證委員會根據檢查員的報告、相關的調查表和證明材料,對照有機茶頒證標准,評價申請者是否符合本標准,作出同意頒證、有條件頒證、拒絕頒證和有機轉換頒證的決定。證書有效期為一年,第二年及以後每年必須重新履行申請和檢查等手續。
1、同意頒證:如果申請者完全符合本標准,將獲得有機茶園/茶廠/經營者證書。
2、有條件頒證:如果申請者能基本達到本標准,但有必要作若干改進時,在收到申請者願意對要求改進之處的書面承諾以後,可以獲得有機茶園/茶廠/經營者證書。
3、拒絕頒證:申請者如達不到本標准,頒證委員會將拒絕頒證,並向申請者提出轉化的建議。
4、有機轉換頒證:如果申請人的茶園前3年曾經使用過禁用物質,但在1年前就開始按照有機生產要求進行轉換,並且計劃一直按照有機方式進行生產,則可頒發有機轉換茶園證書。從有機轉換茶園收獲的鮮葉,按照有機方式進行加工,可作為有機轉換產品,即「准有機茶」進行銷售。
⑻ 有機茶認證的申請程序
根據國際有機農業運動聯合會(IFOAM)的基本觀點和標准,有機食品(茶葉)要符合以下三個條件:
1、有機食品(茶葉)的原料必須來自有機農業的產品(有機產品)。
2、有機食品(茶葉)的原料是按照有機農業生產和有機食品加工標准而生產加工出來的食品(茶葉)。
3、加工出來的產品或食品(茶葉)必須經有機食品(茶葉)頒證組織進行質量檢查,符合有機食品(茶葉)生產、加工標准,頒給證書的食品(茶葉)。
根據IFOAM有機食品生產和加工基本標准和歐盟EC2092/91有機食品認證規定的要求,中國農業科學院茶葉研究所有機茶研究與發展中心(OTRDC)制定了有機茶頒證標准。
OTRDC有機茶認證程序為:(1)基地選點、采樣預檢,(2)提出申請、填寫調查表,(3)初步審查、簽訂協議書,(4)實地檢查,(5)編寫檢查報告,(6)綜合審查評估,(7)頒證委員會審議,(8)頒發證書。
⑼ 有機茶生產的認證與管理有機茶為什麼要經過有關認證機構認證
有機茶外觀上看,有機茶和常規茶很難區分;就產品質量的認定來說,有機茶與常規茶有以下3點區別: 1、常規茶葉通常是對終端產品進行質量審定,不考慮或很少考慮生產和加工過程,而有機茶的質量審定不僅要對終端產品進行必要的檢測,還要審查產品在生產、加工、貯藏和運輸過程中是否受到污染。 2、常規茶葉種植過程中通常使用農用化學品,如化肥和農葯,而有機茶在種植和加工過程中禁止使用任何農用化學品和所有人工合成的助劑,不僅保護了農田的生態環境,而且實現了生物的多樣性。 3.消費者從市場上購買的有機茶,如果發現質量問題,可以通過有機產品的質量跟蹤記錄系統,追查到茶葉生產過程中的任何一個環節(茶園和農戶),這是常規茶難以具備的。
⑽ 有機茶產品認證證書和標志有哪些
就是有機認證的證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