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將樂小吃蘭菇包的由來是怎樣的
暖菇包: 暖菇,學名鼠麴草,又叫佛耳草。初春時分生長在田野間,性溫味甘,入夏開黃白色花,早春採摘後洗凈曬干,芳香撲鼻,有化痰止咳及強腎益筋骨的功能。泰寧民間每年在傳統的「春社」這一天,農村家家戶戶大做暖菇包,以敬土地神,祈求五穀豐登。這天遠近的親朋好友都相互往來品嘗,這種習俗流傳至今。暖菇包的製作因原料的不同,有包糍和包子之分。包糍是用食米和揉碎的乾暖菇粉做成糍團,在製作方法上也分兩種,一種是將食米放在沸水中煮成六七成熟即撈出慮干米湯,和乾暖菇粉一起倒入臼里舂打成團,另一種是將食米浸泡後磨成米漿,入熱鍋後,煮成糊團。其陷料製作也有兩種方法。一種是干炒,多用鮮筍絲、臘肉、豆腐乾、蝦米、薤子,再配上辣椒粉煮熟。裝包時,將糍團掇成一小塊,再捏成厚薄適中的杯狀,然後裝入餡料,兩邊合攏捏緊,排入蒸籠蒸熟即可食。暖菇包子的製作則用六成的糯米與四成食米,滲合磨成米漿,裝入布袋裡壓桿水分後再配上乾暖菇粉,揉拌均勻,再將米團搓成一小塊,做成鍋狀,填入餡料,封口後裝入蒸籠蒸熟即為暖菇包子。
② 將樂有什麼好吃的東西哦
你要是問的是小吃的話,雖然將樂離沙縣很近,但是還是有很多和沙縣小吃不一樣。比如將樂的煎包,裡面是用粉絲、韭菜、豆芽等做成的餡料,麵粉做成的皮,再用鍋將其表面煎成金黃色。再有就是米凍之類的用米粉做成的小吃,芋丸子、鍋邊糊這類的在閩西北廣泛流傳的小吃都可以試試。還有就是白粿了,裡麵包著冬筍和蝦米等做成的餡料,外面是用粳米和糯米做成的皮,軟糯的米香和冬筍特有的山珍味道融為一體。除此之外,讓人忘不了的還有蘭姑丸子,用春天開花的野生蘭姑磨成粉後再加入糯米粉做外皮,用紅豆沙或者冬筍做成的餡料,使得大多數將樂遊子身在異鄉卻對家鄉的蘭姑丸子懷念不已。還有不得不說的就是將樂擂茶了,閩西北許多客家之地都有擂茶,但將樂擂茶和別處的不同,它以清新的口感和溫潤的滋味成為將樂三絕之一。
③ 將樂和泰寧縣當地的小吃哪家好吃
泰寧的話在水南小學巷子口,就是九舉巷口的泰寧小吃店很好吃,很火爆
將樂吃的我倒不是很了解,將樂的擂茶一定要喝的
玉華洞出口還有個小洞,是個小寺廟,如果有興趣可以准備點線香什麼的
玉華洞裡面很冷的,最好帶件外套,裡面氧化的比較厲害,石頭都變黑了
泰寧遊玩的話,尚書第一定要去的
寨下大峽谷風景真的很好
大金湖嘛甘露寺是要去的,建築很奇特喲~
④ 准備回河南老家帶什麼福建小吃回去 不要貴的
福建特產 福州特產:橄欖、福桔、龍眼、閩姜、荔枝、芙蓉李、茉莉花茶、脫胎漆器、木畫、木雕、紙傘、貝雕、瓷器等。 泉州特產:各種瓜果、名木花卉、德化瓷器、惠安石雕、安溪烏龍茶(安溪鐵觀音)、老范志萬應神曲、永春老醋、源和堂蜜餞、泉州木偶頭、永春漆籃、人造花等。 漳州特產:水仙花、茶花、蘭花等「三大名花」和蘆柑、荔枝、香蕉、龍眼、袖子、菠蘿等「六大名果」;還有各種海產干貨、片仔癀、八寶印泥、片仔疫、珍珠膏、珍貝漆畫飾板、水仙花牌風油精,漳州布袋戲等。 廈門特產:各種亞熱帶瓜果、餡餅、魚皮花生、菩提丸、青津果、廈門珠綉、漆線雕、廈門彩塑、廈門瓷塑、香菇肉醬、廈門葯酒、海產干貨等。 南平特產:盛產筍干、香菇、 武夷岩茶等。 莆田特產:興化桂元, 興化米粉,漆木碗等。 龍岩特產:八大幹系列. 、河田雞、山麻鴨等。 三明特產:沙縣小吃,沙縣夏茂冬酒,沙縣鄭湖板鴨,永安小吃,尤溪管前金桔,寧化地瓜干,將樂擂茶,建寧蓮子,大田骨頭小吃系列等。 寧德特產:芙蓉李,古田食用菌、竹編,茶葉,紅曲,剪 刀等。
⑤ 全國各地都有什麼樣的特色小吃適合做個小買賣可以告訴我么
1.台北:鴛鴦火鍋 很多香港藝人都為之瘋狂,據聞郭富城在離開時就把火鍋材料打包回去再過癮。火鍋最重要的是湯底,有多少店就有多少種湯底,但沒有人知道湯底的材料和製作方法。跟吃川菜一樣,火鍋的麻辣程度是分等級的,鴛鴦火鍋是一半辣一半不辣,任君選擇。有別於其它火鍋的是,材料里不可缺少的是鴨血,還有豆腐、牛肚、牛什、雞肉等。價格豐儉由人,摺合人民幣100元到上千元。 2.高雄:蚵仔煎 蚵仔高雄特產,是殼類海產的一種。先用線粉攪拌蚵仔,然後把雞蛋打散放油煎,讓雞蛋包著蚵仔,像雞蛋餅一樣。 3.台南:炒鱔魚 台南特產。佐料有糖、鹽,以及九王,雖然用炒的做法,但魚依然可以保持鮮美,還帶著淡淡的甜味。 4燒臘 燒臘包括燒鵝、乳鴿、乳豬、叉燒以及一些鹵水菜式。一般是先用秘制的醬汁腌制一段時間再放到爐里烤,燒鵝、乳豬皮脆,肥美,口味略帶廣東人喜愛的甜味。深井燒鵝、花田乳鴿是其中的「老字型大小」。廣東人逢年過節上香拜神都會帶上乳豬,電影開鏡也喜切乳豬圖吉利。鹵水菜式相對清淡,鹵水鵝掌(翼)、鹵水鴨腎等。 5.哈爾濱:得莫利燉活魚
北京的焦圈、蜜麻花,豌豆黃、艾窩窩、炒肝爆肚。 上海的蟹殼黃、南翔小籠饅頭、小紹興雞粥。 天津的嗄巴菜、狗不理包子、耳朵眼炸糕、貼餑餑熬小魚、棒槌果子、桂發祥大麻花、五香驢肉。 太原的栲栳、刀削麵、揪片等。 西安的牛羊肉泡饃、乾州鍋盔,蘭州的拉麵、油鍋盔。 新疆的烤羊肉、烤饢、抓飯。 山東的煎餅。 江蘇的蔥油火燒、湯包、三丁包子、蟹黃燒麥。 浙江的酥油餅、重陽栗糕、鮮肉棕子、蝦爆鱔面、紫米八寶飯。 安徽的臘八粥、大救駕、徽州餅、豆皮飯。 福建的蠣餅、手抓面、五香捆蹄、鼎邊糊。 台灣的度小月擔仔面、鱔魚伊面、金爪米粉。 海南的煎堆、竹簡飯。 河南的棗鍋盔、白糖焦餅、雞蛋布袋、血茶、雞絲卷。 湖北的三鮮豆皮、雲夢炒魚面、熱乾麵、東坡餅。 湖南的新飯、腦髓卷、米粉、八寶龜羊湯、火宮殿臭豆腐。 廣東的雞仔餅、皮蛋酥、冰肉千層酥、廣東月餅、酥皮蓮蓉包、刺猥包子、粉果、薄皮鮮蝦餃及第粥、玉兔餃、干蒸蟹黃燒麥等。 廣西的大肉棕、桂林馬肉米粉、炒粉蟲。 四川的蛋烘糕、龍抄手、玻璃燒麥、擔擔面、雞絲涼面、賴湯圓、宜賓燃面、夫妻肺片、燈影牛肉、小籠粉蒸牛肉。 貴州的腸旺面、絲娃娃、夜郎面魚、荷葉糍粑。 雲南的鹵牛肉、燒餌塊、過橋米線等。 此外,還有大量的少數民族特色風味食品,極大的豐富了中國烹飪文化的內涵。 北京著名小吃 豆汁 綠豆經篩選、淘洗、浸泡、磨糊、點漿、發酵、濾粉、沉澱、煮沸等9道工序加工製成。色灰綠,汁濃醇,味酸且微甜。熱食為宜,佐京產辣鹹菜絲配芝麻燒餅和焦圈。已有千餘年製作歷史。 小窩頭 玉米面、黃豆面加白糖、糖桂花蒸制而成。色澤金黃,形似寶塔,小巧玲瓏,甜香細膩,500克面可制出小窩頭100多個。 芸豆卷 芸豆經磨碎、煮爛、抹壓、卷餡、切段等5道工序製成。餡心有芝麻糖餡、豆沙餡或配金糕成鴛鴦餡。入口即化。清代前期已出現於民間,清末成為御膳。 肉末燒餅 由發面空心炭火烤成。食時將燒餅切一小口,取出面心,夾入熱豬肉末。外酥里嫩,香味濃厚。 爆肚 鮮羊肚或牛肚按不同部位切成條或片,用沸水爆熟,蘸芝麻醬、醬油、醋、辣椒油、醬豆腐湯、香菜末和蔥花等調料食用。清鮮脆嫩,味醇不膩。 炒疙瘩 可葷可素。炒好後,疙瘩顏色深黃,配上綠色青菜,黃綠相間,食之綿軟而有韌勁,滋味醇香。已有60餘年製作歷史。 驢打滾 即豆面糕,因過去售時,隨切隨將炒熟的干黃豆面撒於糕上,猶如毛驢就地打滾時揚起的陣陣黃土,故名。分為兩種,一種為將蒸熟的江米面團沾上炒熟的黃豆粉擀成片,捲入豆餡,切成小塊,撒白糖食用;另一種為將紅糖和熟黃豆面拌勻,卷在蒸熟的黃米面團里,切塊後澆紅糖水食用。 焦圈 為油炸食品。和面時注意鹽、鹼、礬3種調料比例,炸時控制油溫,至色澤深黃、油亮即成。 燒麥 北京的燒麥皮薄如紙,四周有折皺的花邊皮,包餡收緊口,花邊聚在一起,象一朵花。餡心除豬肉、海參、蝦仁外,隨季節變化製作蟹肉燒麥、翡翠燒麥,一般以豬肉為主,配白菜、青韭、茴香、南瓜、大蔥、西葫蘆製成。以都一處飯庄所制最著。 仿膳豌豆黃 碗豆經磨碎、煮爛、糖炒、凝結、切塊而成。色澤橙黃,細膩甜潤,清涼適口。原為清宮膳房製作。 艾窩窩 糯米經泡透、蒸熟、搗爛、晾涼、分劑、包芝麻仁、核桃仁、瓜子仁、青梅、金糕、白糖等餡料。粘軟柔韌,酥鬆甜香,清涼適口。元代已有製作。
燒麥 寧化客家傳統小吃。製法是:把芋子煮爛,剝皮,搗成糊狀,拌入地瓜粉反復揉搓,切成小圓團,捍成圓形的皮,再用蔥、筍、香茹、瘦肉丁、蘿卜等做餡,包成圓 錐形,放入蒸籠約20分種,取出裝盤,灑上麻油、醬油,趁熱食用,有嫩、香、鮮的美味 松 丸 寧化客家傳統小吃。其製法:將豆腐弄碎,伴入切成丁狀的蔥、瘦肉、荸薺、冬筍等原料,再捏成小圓團,在乾地343粉中滾一下,水燒開後放入,再加調料,煮 熟,連湯一起食用。有滑、松、脆、鮮的特點。客家人的傳統說法,吃了「松丸」,即可輕輕鬆鬆地過日子,所以,每逢「立春」之日,家家戶戶在迎春的喜慶氣氛 中,都有吃「松丸」,以祈望新的一年能過得輕松舒適。 韭 菜 包 寧化縣客家傳統小吃。做法是:用優質大米磨漿,入熱鍋不斷攪動,熬成糊狀,出鍋待用。將頭茬韭菜、臘肉、香茹、冬筍、蝦仁等原料切成餡,把米團揉捏成皮包 餡,入籠蒸熟,後裝盤,趁熱即食。特點:清香撲鼻,味鮮皮滑,一食難忘。 魚 生 又名生魚片,寧化傳統名菜。限3-4斤重的活草魚一尾,迅速去鱗、皮、內臟,再剔去排刺,然後橫切成薄片,灑麻油,再蘸醬油、芥辣即可食用,魚生鮮脆爽 口,為下酒名菜。 大 卷 寧化客家傳統宴席上的主菜。做法是:把豆腐搗碎,伴入切成丁狀的蘿卜、瘦肉、筍等原料,調入適量的地瓜粉,放籠內蒸熟後切塊裝盤,再淋上醬油、麻油,灑上 少許蔥花。其味鮮美。 碧 玉 卷 泰寧傳統小吃。俗稱韭菜糍。 其做法是:用大米和韭菜做原料,磨成稀漿,再烙成簿餅,然後入香茹、鮮筍絲、肉絲、辣椒粉等到餡料,煎成筒狀,趁熱而食,油軟潤滑,色香味俱全。 什錦油餅 泰寧風味小吃。做法簡單:以大米為主,配少許黃豆,磨漿,用小鐵勺倒入少許米漿,添上餡料,再蓋上少許米漿,放入油鍋炸成扁圓狀油餅,趁熱食之。 陷心饅頭 泰寧民間風味小吃。製作法:和浸洗泡透的糯米,蒸熟後倒入木槽里,加入紅糖,伴少許茶油、五香粉等佐料,然後用木棍攪勻,掇成拳頭大小的團粒,外面裹上薄 薄的一層用粳米做成的銀裝,即成。 烏楮粳米糍 泰寧畲族特有的民間小吃。其做法有趣:用「烏楮」樹枝葉燒成炭灰,取鹼水待用。將開水淋洗耳恭聽浸 泡過的的粳米,放入飯甑中蒸熟,倒主石臼中反復舂打,同時,添加少許烏楮灰鹼水,做成小團粒,再蒸再打,經過三蒸三打後,糍團柔泣光滑。其特點:色黃透 明,柔中有韌,滑而不粘,味有鹼香。 狀 元 糕 泰寧風味小吃。製法:用上等糯米,經浸洗蒸熟後,倒入石臼舂打成糕,掇成乒乓球大小的糍團,放入由黃豆、花生、芝麻炒熟後碾成粉的配料中,(配料粉中再摻 入白糖),再加上香蔥豬油,即成。其特點:色淡黃、香甜、軟韌適當。 蛋 菰 將雞蛋加少入許食鹽和適量溫水,用筷子反復打散,然後把豬腸一頭用線扎緊,將蛋從另一頭灌入,滿後用線扎牢。之後握蛋腸一頭的線,放在鍋中約50度的水內 來加擺動,待至水沸時,立即將蛋腸取出,切成半寸長的小段,備用。燒湯時,將腸段投入,佐以香菰、紅菰等配料,加少許味精、食鹽、蔥花等,煮至蛋腸兩頭呈 磨菰形時,起鍋即成,清淡爽口,為宴客佳餚。 芋 包 為三明一帶民間傳統小吃。芋包軟潤滑香,主要原料為菜芋和木薯粉。菜芋洗凈後入鍋煮熟去皮,與木薯粉揉搓至軟硬適度不沾手,製成芋包坯,包上瘦肉、香茹、 筍、蝦米、醬油、五香粉等做成的熟餡,置入已沸的水中煮到膨脹並浮於水面即熟,蘸醬油、老酒、豬油、味精、蔥花等調料即可食用。 芝 麻 咸 餅 為三明一帶特色小吃。製法:麵粉加少許食鹽、味精、用水搓和,以不粘手為度,製成圓餅,裡面裹以餡(精肉、韭菜、蝦干),餅的一面撒芝麻壓實。然後把鐵籠 盛木炭火置入缸中,烤燙缸壁後即取出,緊握將餅無芝麻的一面,依次貼在缸內壁上部,用少許清水撒入,並緊蓋缸口,使餅烤熟。開蓋後,復將鐵火籠放入缸,使 餅烤酥滋出芝麻香味,取出火籠,用鏟刀將餅鏟下即可。芝麻咸餅香酥可口,兼有肉色、烤餅之優點,為旅行佳點。 節 令 小 吃 春節城鄉都要吃年糕、糍粑,城關吃面條,農村吃粉干,元霄節吃芋包子,立春吃春卷;清明吃清明果;農歷四有初一烙粑,有甜咸兩種;立夏家家戶戶食習果;端午節吃粽子、花椒餅、荷葉包;中秋節除了吃月餅,白果糕,也吃芋包;立冬吃豬腳、糍粑,稱為冬補。 客 家 擂 茶 寧化客家特有飲料。製法:將自製茶葉(淮山葉或大茶葉)、青草葯、茶油,放入擂缽,擂爛,再倒入煮熟的綠豆(或赤豆)、豬小腸、花生、炒米、粉皮、粉干混合而成後,即可食用。擂茶味 道鮮美,既可解渴,又可充飢,且有祛風除濕、清熱解毒之功效。 將 樂 擂 茶 製法:用茶葉、芝麻、花生、桔皮、桂皮等擂成粉狀,再加入冷開水調成漿,沖入開水即成;是將樂人以茶代酒酬客的好飲料,具有消暑解熱、止渴生津、驅乏提神 之功效 薰 鴨 它是三明一帶民間名菜。其做法是:將之宰後洗凈的鴨,前胸剖開,用兩根竹簽將全鴨張平,鴨身上抹少許細鹽。在干鐵鍋底,放進一把米糠,上架鐵絲網盤或鐵 架,將鴨背朝下平放其上,密閉鍋蓋,生起水火,使糠燒焦冒煙而薰透全鴨。待邊鍋冒出的氣由白色轉為黃色,再視灶灶內鍋底尖呈灰白色時,即可出鍋。這時鴨身 呈黃色,油光閃亮,可切成塊,佐以大蒜等炒熟,其味既香且鮮 寧化老鼠干 寧化特產,屬「閩西八大幹」之一。捕捉秋季田鼠,經剝皮去肚,用米糠熏成赤色,並將與肉、筍、姜合炒,其香濃烈,其味鮮美,且有補腎之功。 沙陽板鴨 沙縣名產。沙陽板鴨加工始於宋朝,風味獨特,久負盛名。沙陽板鴨用料考究,集傳統工藝與現代科技精製而成。近幾年來連獲福建省和上海市名優新特農產品展銷會「暢銷產品金獎」等稱號。其風味多種(清香味、香辣味、香熏味),包裝各異,可供廣大消費者選購。 卜 鴨 尤溪名菜。製作巧妙,將鴨宰後,於胸前肚內,放進裝有茶葉和大米的鍋內密封,小火烘烤。鴨身呈牙黃色,油光閃亮,香氣撲鼻,別有風味。 北京的焦圈、蜜麻花,豌豆黃、艾窩窩、炒肝爆肚。
(1)魯菜:魯菜即山東風味菜,由濟南、膠東、孔府菜點三部分組成。濟南菜尤重製湯,清 湯、奶湯的使用及熬制都有嚴格規定,菜品以清鮮脆嫩著稱。膠東菜起 源於福山、煙台、青島,以烹飪海鮮見長,口味以鮮嫩為主,偏重清淡,講究花色。孔府菜是「食不厭精,膾不厭細」的具體體現,其用料之精廣、筵席之豐盛堪與 過去皇朝宮遷御膳相比。山東菜調味極重、純正醇濃,少有復雜的合成滋味,一菜一味,盡力體現原料的本味。另一特徵是麵食品種極多,小麥、玉米、甘薯、黃 豆、高粱、小米均可製成風味各異的麵食,成為筵席名點。山東著名風味菜點有:炸山蠍、德州脫骨扒雞、原殼扒鮑魚、九轉大腸、糖醋黃河鯉魚等。(2)川菜: 風味包括成都、重慶和樂山、自貢等地方菜的特色。主要特點在於味型多樣,變化精妙。辣椒、胡椒、花椒、豆瓣醬等是主要調味品,不同的配比,化出了麻辣、酸 辣、椒麻、麻醬、蒜泥、芥末、紅油、糖醋、魚香、怪味等各種味型,無不厚實醇濃,具有「一菜一格」、「百菜百味」的特殊風味,各式菜點無不膾炙人口。其中 最負盛名的菜餚有:干燒岩鯉、干燒桂魚、魚香肉絲、怪味雞、宮保雞丁、粉蒸牛肉、麻婆豆腐、毛肚火鍋、干煸牛肉絲、夫妻肺片、燈影牛肉、擔擔面、賴湯圓、 龍抄手等。(3)粵菜:粵菜即廣東菜,由廣州、潮州、東江三地特色菜點發展而成,是起步較晚的菜系,但它影響極大,不僅香港、澳門,而且世界各國的中菜 館,多數是以粵菜為主。粵菜注意吸取各菜系之長,形成多種烹飪形式,是具有自己獨特風味的菜系。廣州菜清而不淡,鮮而不俗,選料精當,品種多樣,還兼容了 許多西菜做法,講究菜的氣勢、檔次。潮州古屬閩地,故潮州菜匯閩粵風味,以烹制海洋菜和甜食見長,口味清醇,其中湯菜最具特色。東江菜又稱客家菜,客家為 南徙的中原漢人,聚居於東江山區,其菜鄉土氣息濃郁,以炒、炸、焗、燜見長。粵菜總體上特點是選料廣泛、新奇且尚新鮮,菜餚口味尚清淡,味別豐富,講究清 而不淡,嫩而不生,油而不膩,有「五滋」(香、松、軟、肥、濃)、「六味」(酸、甜、苦、辣、咸、鮮)之別。時令性強,夏秋講清淡,冬春講濃郁,有不少菜 點具有獨特風味。 另外,廣東人尤其廣州人對做湯有一種莫名的執著,湯的種類相當多,也是粵菜從其它不同菜系中脫穎而出重要原因。廣東人長期(如在外上學或工作)在外回家後 一家一定會品嘗到一鍋「老火靚湯」 著名的菜點有:雞燴蛇、龍虎鬥、烤乳豬、東江鹽焗雞、白灼基圍蝦、燒鵝、蚝油牛肉、廣式月餅、沙河粉、艇仔粥等。(4)淮揚菜:淮揚菜是中國長江中下游地 區的著名菜系,其覆蓋地域甚廣,包括現今江蘇、浙江、安徽、上海,以及江西、河南部分地區,它有「東南第一佳味」、「天下之至美」之譽,聲譽遠播海內外。 由於後來浙江菜、徽菜以其鮮明特色各為八大菜系之一,淮揚菜匯於江蘇,同時烹飪界習慣將淮揚菜系所屬的江蘇地區菜餚稱為江蘇菜,這樣,淮揚菜成為單以揚 州、淮安為中心,以大運河為主,南至鎮江,北至洪澤湖、淮河一帶,東至沿海地區的地方風味菜。淮揚菜選料嚴謹,講究鮮活,主料突出,刀工精細,擅長燉、 燜、燒、烤,重視調湯,講究原汁原味,並精於造型,瓜果雕刻栩栩如生。口味鹹淡適中,南北皆宜,並可烹制「全鱔席」。淮揚細點,造型美觀,口味繁多,製作 精巧,清新味美,四季有別。 代表菜有:清燉獅子頭,拆燴鰱魚頭、扒燒整豬頭、清蒸鯽魚、水晶餚蹄、三套鴨、軟兜鱔魚、熗虎尾、炒蝴蝶片、冬瓜盅、三丁包子、翡翠燒賣、蟹黃湯包、千層 油糕等。 江蘇菜除上述淮揚菜外還包括南京菜、蘇錫菜和徐州菜等地方菜系。南京菜烹調擅長燉、燜、叉、烤。特別講究七滋七味:即酸、甜、苦、辣、咸、香、臭;鮮、 爛、酥、嫩、脆、濃、肥。南京菜以善制鴨饌而出名,素有「金陵鴨饌甲天下」的美譽。蘇錫菜擅長燉、燜、煨、焐,注重保持原汁原味,花色精細,時令時鮮,甜 咸適中,酥爛可口,清新腴美。近年來又烹制「無錫乾隆江南宴」、「無錫西施宴」、「蘇州菜餚宴」和太湖船菜。徐州菜風味在歷史上屬魯菜系,隨時代變遷,其 菜已介乎蘇、魯兩大菜系之間,口味鮮咸適度,習尚五辛、五味兼崇,清而不淡、濃而不濁。其菜無論取料於何物,均注意「食療、食補」作用。另外,徐州菜多用 大蟹和狗肉,尤其是全狗席甚為著名。 江蘇名菜名點有:鹽水鴨肫、燉蘇核、燉生敲、生炒甲魚、丁香排骨、清燉雞子、金陵扇貝、芙蓉鯽魚、菊花青魚、菊葉玉版、金陵鹽水鴨、叉烤鴨、叉烤鱖魚(以 上為南京名菜);松鼠鱖魚、碧螺蝦仁、翡翠蝦斗、雪花蟹斗、蟹粉魚唇、蝴蝶海參、清湯魚翅、香炸銀魚、染溪脆鱔、鏡箱豆腐、無錫肉骨頭、常熟叫花雞、常州 糟扣肉(以上為蘇錫菜);霸王別姬、沛公狗肉、彭城魚丸、荷花鐵雀、奶湯魚皮、蟹黃魚肚、鳳尾對蝦、爆炒烏花、紅燜加吉魚、紅燒沙光魚(以 上為徐州菜);天目湖砂鍋魚頭、淮安軟兜、金蹼仙裙。江蘇點心富有特色,如秦淮小吃、蘇州糕團、湯包,都很有名。(5)閩菜:閩菜是以福州、閩南、閩西三 地區地方風味菜為主形成的菜系。福州菜清鮮、爽淡,偏於甜酸,尤其講究調湯,另一特色是善於用紅糖作配料,具有防變質、去腥、增香、生味、調色作用。閩南 菜以廈門為代表,同樣具有清鮮爽淡的特色,講究佐料長於使用辣椒醬、沙菜醬、芥末醬等調料。閩西位於粵、閩、贛三省交界處,以客家菜為主體,多以山區特有 的奇味異品作原料,有濃厚山鄉色彩。閩菜以炸、熘、燜、炒、燉、蒸為特色,尤以烹制海鮮見長,刀工精妙,人趣於味,湯菜居多,具有鮮、香、爛、淡並稍帶甜 酸辣的獨特風味。福建小吃點心另有一功,它取材於沿海淺灘的各式海產品,配以特色調味而成,堪稱美味。 最著名的風味菜點有:佛跳牆、雞湯氽海蚌、淡糟香螺片、沙奈燜鴨塊、七星魚丸、糟醉雞、煎糟鰻魚、 半月沉江、燕皮餛飩、福州線面、蚝仔煎等等。(6)浙江菜:浙江菜有悠久的歷史,它的風味包括杭州、寧波和紹興三個地方的菜點特色。杭州菜重視原料的鮮、 活、嫩,以魚、蝦、時令蔬菜為主,講究刀工,口味清鮮,突出本味。寧波菜咸鮮合一,以烹制海鮮見長,講究鮮嫩軟滑,重原味,強調入味。紹興菜擅長烹制河鮮 家禽,菜品強調入口香綿酥糯,湯濃味重,富有鄉村風味。 浙江菜具有色彩鮮明,味美滑嫩,脆軟清爽,菜式小巧玲瓏、清俊秀麗的特點。它以燉、炸、燜、蒸見長,重原汁原味。浙江點心中的團子、糕、羹、面點品種多, 口味佳。 名菜名點有:龍井蝦仁、西湖蒓菜湯、蝦爆鱔背、西湖醋魚、炸響鈴、搶蟹、新風鰻鯗、鹹菜大湯黃魚、冰糖甲魚、牡蠣跑蛋、蜜汁灌藕、嘉興粽子、寧波湯團、湖 州千張包子等。 (7)湘菜:湘菜包括湘江流域、洞庭湖區和湘西山區三個地區的菜點特色。湘江流域以長江、衡陽、湘潭為中心,是湘菜的主要代表。其特色是油重色濃,講求實 惠,注重鮮香、酸辣、軟嫩,尤以煨菜和臘菜著稱。洞庭湖區的菜以烹制河鮮和家禽家畜見長,特點是量大油厚,咸辣香軟,以燉菜、燒菜出名。湘西菜擅長製作山 珍野味、煙熏臘肉和各種腌肉、風雞,口味側重於咸香酸辣,有濃厚的山鄉風味。湖南菜最大特色一是辣,二是臘。 著名菜點有:東安子雞、臘味合蒸、組庵魚翅、冰糖湘蓮、紅椒臘牛肉、發絲牛百頁、火宮殿臭豆腐、吉首酸肉、換心蛋等。 (8)徽菜:徽菜風味包括皖南、沿江、沿淮之地的菜點特色。皖南菜包括黃山、歙縣(古徽州)、屯溪等地,講究火功,善烹野味,量大油重,樸素實惠,保持原 汁原味;不少菜餚都是取用木炭小火燉、煨而成,湯清味醇,原鍋上席,香氣四溢;皖南雖水產不多,但烹制經腌制的「臭桂魚」知名度很高。沿江菜以蕪湖、安慶 地區為代表,以後也傳到合肥地區,它以烹制河鮮、家畜見長,講究刀工,注意色、形,善用糖調味,尤以煙熏菜餚別具一格。沿淮菜以蚌埠、宿縣、阜陽等地為代 表,菜餚講究咸中帶辣,湯汁色濃口重,亦慣用香菜配色和調味。 著名風味菜有:無為熏鴨、毛峰熏鰣魚、符離集燒雞、方臘魚、石耳燉雞、雲霧肉、綠豆煎餅、蝴蝶面等。
⑥ 想帶些福建小吃回家,不知有哪些
福建特產 福州特產:橄欖、福桔、龍眼、閩姜、芙蓉李、茉莉花茶、脫胎漆器、木畫、木雕、紙傘、貝雕、瓷器等。 泉州特產:各種瓜果、名木花卉、德化瓷器、惠安石雕、安溪烏龍茶(安溪鐵觀音)、老范志萬應神曲、永春老醋、源和堂蜜餞、泉州木偶頭、永春漆籃、人造花等。 漳州特產:水仙花、茶花、蘭花等「三大名花」和蘆柑、荔枝、香蕉、龍眼、柚子、菠蘿等「六大名果」;還有各種海產干貨、片仔癀、八寶印泥、片仔疫、珍珠膏、珍貝漆畫飾板、水仙花牌風油精,漳州布袋戲等。 廈門特產:各種亞熱帶瓜果、餡餅、魚皮花生、菩提丸、青津果、廈門珠綉、漆線雕、廈門彩塑、廈門瓷塑、香菇肉醬、廈門葯酒、海產干貨等。 南平特產:盛產筍干、香菇、 武夷岩茶、建甌板鴨、建蓮、北苑貢茶、閩北柑橘、根雕、竹木工藝品、政和功夫茶、建盞、錐栗、靈芝、南孚電池等。 莆田特產:荔枝、龍眼, 金沙薏米,仙游皮蛋,扁食,熗肉,莆田魯面,興化米粉,漆木碗,仙游木雕等。 龍岩特產:八大幹系列. 、河田雞、山麻鴨等。 三明特產:紅菇、沙縣小吃、沙縣夏茂冬酒、沙縣鄭湖板鴨、永安小吃,明溪肉脯干,尤溪管前金桔,寧化老鼠干、將樂擂茶、建寧蓮子、大田骨頭小吃系列等。 寧德特產:芙蓉李,古田食用菌、竹編,茶葉,紅曲,剪 刀等。
⑦ 福建10大「另類小吃」是什麼
暖菇包。可以說福建這類小吃不僅美味可口,而且具有一定神明特色。因為暖菇包是進土地神的,並且可以祈求到五穀豐收。
⑧ 將樂金溪傳說
銀華和金華的故事
~客家將樂民間傳說
前面為朋友們介紹了將樂客家文化遺產系列,領略了客家傳統文化的精彩紛呈,今天帶領朋友們進入將樂民間文化的草堂,感受迎面吹拂而來的山風,享受一番將樂客家民間故事中自然景觀和名勝古跡那優美動人的傳說所帶給你的美好回味和無盡的遐想。
話說玉華、金華和銀華是三個古洞,玉華洞就像一位男子漢,這位老大哥一直以來都以其寬闊的胸膛接納包容著來自世界各地的遊客們,而金華洞和銀華洞則是倆位含情脈脈的少女,一直以來都是那麼的委婉、含羞、矜持"猶抱琵琶半遮面"……還因其分別住著"金華花仙"和"銀華花仙"而出名,這"三華"的傳說故事在我們客家鏞城,家喻戶曉,婦孺皆知,雖有不同的版本,但其美麗動人,妙趣橫生的故事情節大體一致。
飲過金溪河水的人,都說金溪水甜;到過將樂的人,都知道有著這動人的傳說。
沿著閩江逆流而上,在其支流金溪河畔,座落一座美麗的小城~古時的鏞城。當時的水上運輸非常發達(我所知道,七十年代到八十年代初期,在我的印象中成批的竹、木都還在從走水路運往榕城~福州),鏞城(將樂)和榕城(福州)之間就在這金溪河流這根白色的紐帶之間緊緊纏繞,吃水路的船家把白蓮、龍棲山的毛邊紙、龍池青石硯台、筍干、壽星糖及竹製品、林木材等土特產品運往榕城出售,再運些綾羅綢緞等回鏞城推銷……
說是很久很久以前,這鏞城外金溪河畔有個叫"觀化樓"的地方,設立了多處小碼頭,碼頭上都泊滿了船隻,有一條船隻上有位叫阿牛的小夥子,這阿牛因年幼喪失父母,經他叔託人介紹讓阿牛十歲就在這船上做上了伙計,一干就是七、八個年頭,現在這小夥子長的相貌堂堂,健壯如牛,因少言寡語,憨厚老實,幹活勤快,而遠近聞名……這船老大卻是一個愛財如命的傢伙……
花開兩朵,各表一枝。話說這鏞城十里有座玉華山,山裡有"金華洞"和"銀華洞"兩個古洞,金華洞里住著"金華花仙女",銀華洞里住著"銀華花仙女"(另一說法是"狐精"),這姐姐金華能把地上的石頭變成金子,小妹銀華則能點物為銀。
銀華是一個出落得水靈靈的鮮嫩漂亮的姑娘,潑辣多情,夜晚常到金溪河畔去遊玩,時常看到勤快、憨厚、老實而又無依無靠的阿牛,這花仙憐憫之心和愛慕之情油然而生,嚮往人間生活……兩個年青人相會了……以後,每當子夜時分,船篷上方就飄來一朵白雲,一陣花香過後,一位村姑進入後船艙與阿牛約會……一連幾天花仙銀華都如期而來,一日被船老大發現了船艙後的秘密後,直問心神恍惚的阿牛,阿牛經不住船老大的壓力,只好一五一十地將"美麗的邂逅"和"知音相遇"告訴了他。
一天,船從榕城運貨回鏞城,在順昌縣的洋口鎮歇腳時遇到一位道士,船老大把阿牛的"艷遇"向道士說了,道士心生一計,教其如何如何就可留住花仙成為阿牛的媳婦,成為船老大的幫手……船回到鏞城碼頭,晚飯後,船老大把一大串古錢和七粒完整的大青米放在阿牛手裡傳授"機緣"……
像往常一樣子夜光景,待銀華走進船艙,船老大就偷偷地把船篙上銀華的花衣取走存起……這船艙里心裡忐忑不安的阿牛將那七粒嚼碎的青米噴到銀華臉上,銀華大驚失色,轉身就走,可是船篙上那還有她脫下的"花衣"?沒了"花衣"她就變成了一般的凡人,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凡夫俗子……也罷,一個有情,一個有義,有情人終成眷屬……第二天清晨,鄰船上的人們看到銀華,這消息馬上傳開了,一時船上人來人往,熱鬧非凡。
這船老大原本就是一個貪財好色之徒,今日見得銀華雖是粗布裙衫,仍掩飾不住她的天然風韻,如此花容月貌,花若天仙……使他不懷好意,頓生邪念,自從見到銀華後,船老大有事沒事總往後艙鑽,有時阿牛不在還動手動腳,銀華是個機靈和聰慧的姑娘,船老大沾不到一點便宜,就開始心懷鬼胎又生一計……
話說這銀華和這個老實勤快的船夫阿牛結成了夫妻後,船上的生活雖然清苦,倆口子卻過著恩恩愛愛,情深似海的生活,別看銀華像個大家閨秀,粗活、細活樣樣能做,待人接物通情達理,熱情好客,鄰居之間互幫互助,鄰近船上的大嫂小媳婦兒都一個勁地誇獎她……日子到了深秋,銀華隨船來到榕城,一泊碼頭,船老大就留下一句:"過兩天後起船回鏞城"就上岸去了……阿牛一連忙了幾天,第三天傍晚終於把貨裝好後,阿牛就抽身幫助銀華早點做晚飯,吃完晚飯帶銀華進榕城商店逛逛順便幫助妻銀華買塊綢緞做件新衣衫。此時,船老大回來了,滿臉堆笑對阿牛說:"這些天你忙上忙下夠辛苦了,貨也備齊了,咱哥兒倆今晚好好喝幾蠱,樂和樂和"不由分說拉著阿牛的手就往岸上館子里去……酒過三巡,見阿牛已有七分醉意便單刀直入地說:阿牛啦,聽我說你那銀華原是花妖(狐狸精),人家都不敢和我們一起行船了,你把她修了我幫你再另娶媳婦吧……
阿牛一聽,猶如當頭一棒,酒意全消,把酒桌一掀,就往河畔貨船停舶方向直奔而去,果然不出所料,只見船後艙家什散落滿地,人去樓空,不見了銀華,現場有過強烈反抗爭扎後留下的痕跡。
原來,這狼心的船老大,私下買通了幾個彪形大漢,把銀華活生生地搶走,以三百兩銀子的身價賣給了一家富商做小妾(另一種說法被賣到妓院).
銀華在榕城雖然衣食無憂,卻是度日如年,整日以淚洗面,她日夜思念著她心愛的阿牛哥和金華姐姐,心想,只有遠在閩西北的玉華山的金華姐姐才能救她於苦海……就這樣,銀華熬過了三年,富商也放鬆了對她的監視,這年的重陽節,銀華去集市買菜,接觸到一個姓施的船工,了解得知是鏞城人,他一向行船在外,為人誠實可靠,老鄉見老鄉兩眼淚汪汪,銀華把自己的不幸遭遇一五一十地訴說給船工,這船工很同情她的不幸,同意為她通風報信。
受銀華之託,他回到鏞城後,出南門,往玉華,照銀華講的方位尋找,果真見到在古騰纏繞、泉水清流的的石壁傍有個寫著"金華古洞"的洞穴,但石門緊閉,船家按照銀華傳授的口訣,朝千年古樹拜了又拜,叫了三聲"金華花開",聲音落處,石門大開,從裡面走出一位金花美少女,她笑盈盈的問船工你來找我有何貴干啊?聽說是銀華妹妹托此人捎信而來,在松明火把的照耀下,趕緊引領船工進入洞廳,洞內雲蒸霞蔚,眩巧爭奇,曲徑通幽,猶如進入地下宮殿景觀美不勝收,船家離家數月惦記家中父老和妻子,不宜留戀和欣賞這洞穴里的美景,謝絕金華留下用餐的熱情,便告辭回家,金華一看船工執意要走,也就不再挽留,為了感謝幫助她妺妹銀華脫離苦海的好心船工,送了他一包鼓鼓囊囊的布衣口袋,並再三囑咐千萬不要半路打開,到家後再看,船工點頭,告別出來走到"觀化樓"渡口處乘船過河,坐在船上,雙手緊緊抱著那布袋,同船的乘客和船梢工好奇問道這是什麼寶貝呀,抱的那麼緊,這船工也是個忠厚老實人,把這"榕城救女"的經過告訴了大家,大家都覺得好奇,叫他打開包袱看看,這輕飄飄的一袋東西究竟是什麼好東西,這船工耳根又軟,經不起大家的勸說,只好打開包裹一看,只見是一片片發亮的瓜子殼兒,在大家的鬨笑聲中船把那一袋瓜子殼往河心裡倒,"嘩啦啦……"奇怪出現了那些瓜子殼一觸到水就成了黃金燦燦的金瓜子沉入河底……船工望河興嘆,著實後悔沒聽金華姑娘的話,只好作罷,回家去了……
再說這金華姑娘接到消息後,立刻進入鏞城尋找到那黑心船老大家,略施小技弄到收回銀華的花衣騰雲駕霧直奔榕城,救出妹妹銀華……姐妹重逢,悲喜交集,有道是"流不完的傷心淚,訴不完的離別情"……姐妹倆趕回鏞城打聽阿牛的下落,卻是杳無音訊……
在一個月滿星稀的夜晚,金華銀華姐妹倆來到船老大家探聽阿牛失蹤情況,只聽得船老大從四合院廂房間里傳出的對話:"老婆,今天能在城裡安安穩穩過上大魚大肉的生活,多虧了我上次的榕城之行,那阿牛死腦筋,那晚把他往河裡一推,就讓他喂魚去了……把銀華賣了個好價錢,哈哈哈,加上那船貨和"花妖"的"處理"收入少說賺了五六百兩銀子……","你這死鬼真缺德……"一陣狂笑……
姐妹倆一聽,怒火中燒,你要的不就是金子和銀子嗎?你卻做出如此缺德和傷天害理的事!給你金子和銀子為你陪葬去吧!瞬間,無數的金銀從天而降,彷彿那滿天星斗都落到了鏞城城南,金銀越下越多,那船老大的整個身子全都埋在了金銀山下……
次日清晨,鏞城的百姓發現,在城南有一口深不可測的大池塘,代替了船老大家的庭院,同時,在距"觀化樓"下游一里多的河中央,慢慢露出了一大片砂石灘,上面凈是黃橙橙的砂子和溜圓圓的卵石,據說這就是那位救銀華姑娘的船工從金華那裡帶回的"瓜子金"變成的,至今人們還稱它們為"金沙洲",從此以後,金溪河裡就有了沙金,這金沙洲還真是名不虛傳,金溪,金溪,河裡有金。如今,每逢枯水季節,常有人到金溪河淘金哦。
金華銀華回到了玉華山,過隱居修行的生活去了。姐妹倆性格不同,金化仍不喜露面,與世無爭,所以人們至還找不到金華洞的確切洞口;銀華的家門始終敝開著,任人游賞。忠誠老實人進了銀華洞會受到銀華姑娘的熱情款待,她會親口向你敘述這個美麗動人而又悲傷的故事,若是心懷叵測,不懷好意的人進洞,那就別再想出來了。這銀華洞(將樂客家方言"銀華"與"人華"同音)相傳"十個進九個出","九個進八個出",總有一個出不來,沒有出來那個一定是不懷好意、心懷叵測的小人。
這就是金華和玉華的傳說故事。
《金華和銀華的故事》真實地再現了當時水上運輸業的盛況。當朋友們賞析完我所描繪和敘述的這些客家民俗風情,是否也和我一樣眼前浮現出這樣一幅現實生活的場景:由帶箬葉棚子的烏篷船、一節連一節的長木排、金溪的漪漣、落日的余暉等組成的圖畫;你的耳邊是否彷彿聽到"乃唉乃唉"的槳聲、餘音繞裊的號子聲、一詠三嘆的南詞聲和旋律優美的擂茶聲……這些代代相傳的民間故事,都滲和著將樂客家獨特的風俗民情,使之交織成一幅幅彩色的古鏞風俗畫,這無疑為美麗富饒的將樂又添上一道亮麗風景線。
(注釋:容家傳統文化介紹己告一段落,浪費了朋友們的寶貴時間,特此注釋,表示感謝朋友們的垂青關愛,祝福大家快樂生活,美好幸福! )
0 9 18
周圍人還關注
上河原著最新房價
茶杯犬多少錢一個
上河原著二手房
白塞氏病屬哪科
白塞氏病的
什麼特色小吃
腎病綜合征的
所有游戲盒子
為您推薦
將樂的風俗習慣是什麼?
將樂素有「文化之邑(yi)」的美稱。東晉時干寶《搜神記》中《李寄斬蛇》的故事就發生在這里。被譽為「閩
22 瀏覽1937 2017-09-20
作文「將樂金溪河」600字
清晨的上河洲公園,許多將樂市民借著清晨的涼爽在廣場或長廊鍛煉身體,散步、打球、做操、跳舞……各種各樣
15 瀏覽296 2016-10-09
泰寧貓兒山的故事和傳說
據說,盤古氏開天地時,地上人間本無鼠害。 後來王母娘娘收伏了一雄一雌兩只鼠精,受罰在蟠桃園里除草管
14 瀏覽209 2016-11-14
將樂縣發展歷史誰有?拜託各位大神
將樂在三國東吳永安三年(公元260年)置縣,屬建安郡,為閩越地早期置縣的七個古縣之一。自建縣始,縣境
瀏覽16
將樂有哪些民風民俗
自由港,不夜城,豪門等,拿蠟燭跳包。
瀏覽498
⑨ 將樂小吃(蘭菇包)是怎麼來的
「蘭菇」將樂方言諧音,學名鼠菊草,將鼠菊草的嫩莖、葉、花採下,用開水燙過,與糯米打成糍粑,再包上餡料即成「蘭菇包」。餡料有甜的:豆沙、紅米豆;鹹的:春筍、臘肉、香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