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證書轉讓 > 科研成果創新點

科研成果創新點

發布時間:2021-07-30 09:58:27

① 取得的主要成果及創新點

本次工作主要依託於近年在小興安嶺東南一帶開展的國家基礎地質大調查、黑龍江省礦產調查和多金屬礦普查等項目的成果研究為基礎,對研究區內的早中生代花崗岩進行了詳細的岩相學、岩石化學、地球化學、同位素和LA-ICPMS鋯石U-Pb定年,以及早中生代花崗岩的成因、時空演化、形成的構造背景等研究基礎上,對其成岩成礦作用特徵、早中生代花崗岩有關礦床成礦系列劃分和成礦規律、找礦標志等進行了研究,建立了與殼幔岩漿混合成因有關的多金屬成礦模式,並對研究區內進行了區域成礦條件分析、圈定了多金屬、金等成礦遠景區等,進行了找礦潛力分析等,取得的主要成果和新的認識如下:

(1)提出小興安嶺東南地區早中生代花崗岩類由碰撞-碰撞後構造轉變期似斑狀二長花崗岩組合和二長花崗斑岩-正長花崗斑岩、碰撞後崩塌期正長花崗岩-鹼長花崗岩、鹼性花崗岩等組成,並新取得似斑狀二長花崗岩LA-ICPMS鋯石U-Pb定年年齡為191.4~231.0Ma、同深成作用岩牆——(輝石)閃長岩年齡186.3~207.0Ma(全岩Rb-Sr等時線/全岩K-Ar法)和二長花崗斑岩的U-Pb鋯石LA-ICPMS年齡為190.8~202.08Ma年齡等成果;以上同位素年齡特徵說明寄主花崗岩和閃長質包體、同深成作用岩牆——(輝石)閃長岩的形成年齡在誤差范圍內諧調一致、相近為特徵;正長-鹼長-鹼性花崗岩U-Pb鋯石LA-ICPMS年齡為175.1~222.0Ma;以上說明岩體形成時代均為晚三疊世—早侏羅世。

(2)提出似斑狀二長花崗岩、二長花崗斑岩具有顯著的殼幔岩漿混合成因特徵的新認識,岩石中普遍發育殼幔岩漿混合成因的MME型微細粒閃長質包體,寄主岩石與包體等具有殼幔岩漿混合成因的礦物不平衡結構的宏、微觀特徵和殼幔岩漿混合成因的主量、微量元素、同位素等特徵。

似斑狀二長花崗岩、二長花崗斑岩岩體中的形態多樣的(輝石)閃長岩、閃長玢岩等中基性脈岩(群),根據其出露規模、與圍岩界面特徵、產出形態、與閃長質包體共存特徵,以及與圍岩同位素年齡相近等特徵,將其重新認識為與早中生代殼幔岩漿混合成因有關的同深成作用岩牆;並提出大安河矽卡岩型-低溫熱液蝕變岩型岩金礦床成因與早中生代殼幔岩漿混合成因的同深成作用岩牆——閃長岩密切相關的新認識。

(3)在小興安嶺東南地區首次釐定出晚三疊世—早侏羅世鋁質A:型正長-鹼長花崗岩,其岩石成因可能與基性岩漿底侵作用下的地殼古老變質基底物質的部分熔融作用和一定程度的殼幔岩漿混合、分異作用參與,共同控制有關,岩石形成於大陸碰撞後垮塌、伸展體制的構造環境。

(4)小興安嶺東南地區早中生代花崗岩類形成的構造背景表現出復雜多樣性,暗示其形成環境由碰撞加厚-碰撞後崩塌、拆沉減薄至正常地殼-減薄地殼的大陸動力學構造背景有序演化的特徵,但總體上反映出大陸碰撞向碰撞結束崩塌鬆弛初始階段的開始環境,並提出研究區碰撞後的大規模伸展體制是多金屬礦集區、(超)大型礦床形成有利構造環境的新認識。

小興安嶺東南地區早中生代花崗岩類成岩、成礦年齡范圍為175.1~231.0Ma,均值為192.12Ma,恰好與古亞洲構造域、濱太平洋構造域的轉換時間(峰值190 Ma)相互耦合,說明了小興安嶺地區的早中生代成岩成礦作用的峰期為兩大構造域的轉換期,即晚三疊世—早侏羅世期間。

(5)依據早中生代花崗岩類時空演化、成因及其大陸碰撞不同階段的構造背景、成岩成礦作用特徵,在小興安嶺東南地區劃分出兩個礦床成礦亞系列:一是:碰撞-碰撞後構造轉變期似斑狀二長花崗岩-二長花崗斑岩有關矽卡岩型-斑岩型Mo-Au-Pb-Zn-Fe成礦亞系列,二是:碰撞後崩塌期正長-鹼長-鹼性花崗岩有關岩漿熱液型-矽卡岩型Fe-Pb-Zn-Mo成礦亞系列。上述兩個礦床成礦亞系列中,存在著成礦元素、成礦特徵、礦床類型、礦化強度等一些差異,前者以鉬、鉛成礦作用強烈、伴隨鐵、金、鋅成礦作用,後者以鐵成礦作用為主,伴隨鉬、鉛、鋅成礦作用,且成礦作用較弱和分散,這可能與成礦構造背景、岩漿源區性質、岩體成因與殼幔岩漿物質混合比例、混合作用強度、岩漿侵位深度、圍岩性質等有關,並建立了底侵作用下的早中生代花崗岩類有關成岩與多金屬成礦模式。

(6)似斑狀二長花崗岩、二長花崗斑岩與斑岩型-熱液充填交代型Mo、Pb、Zb、Au、Fe等礦床關系密切,且其成礦作用強烈,形成了大型斑岩型鹿鳴鉬礦床、小西林熱液充填交代型鉛鋅礦床,以及中小型翠嶺鉬金礦等眾多多金屬、金礦床、礦(化)點;岩體成因、大規模多金屬成礦作用與古亞洲洋構造域碰撞後伸展動力學機制下的構造鬆弛和拉張環境的基性岩漿底侵作用有關,並建立了底侵作用下的區域成岩與多金屬成礦模式。

底侵作用的識別,從殼幔深部演化角度審視成岩成礦作用,解釋了研究區內與早中生代花崗岩密切相關的鐵、鉬、鉛、鋅、金等多金屬礦床成礦機理,是由富含揮發分和成礦元素的幔源岩漿底侵作用為區域岩漿-熱液礦床的成礦系統提供了成礦物質與熱能,這些為該地區早中生代花崗岩有關多金屬及金礦床成礦系列、找礦方向拓寬了思路。

(7)對小興安嶺東南的鹿鳴—興安—前進地區最近幾年發現的斑岩型鉬金礦、矽卡岩-岩漿期後熱液型鉛鋅礦床和典型小西林鉛鋅礦田等為重點進行了礦床的礦化蝕變特徵,以及岩石化學、地球化學、同位素和LA-ICPMS鋯石U-Pb定年等研究工作。在小西林熱液充填交代型鉛鋅鐵礦田中,新取得與成礦關系密切的細中粒似斑狀二長花崗岩鋯石LA-ICPMS年齡分別為:200±1Ma、197±1Ma、197±1Ma、207±2Ma;由此得出,小西林鉛鋅礦田中存在晚三疊世—早侏羅世時期鉛鋅鐵成礦作用疊加的新認識,說明礦田經歷了早期火山噴流成礦作用,以及後期加里東晚期、印支晚期—燕山早期等多期岩漿熱液-交代充填、改造等復雜多樣的成礦作用。

在鹿鳴—興安—前進地區的斑岩型鉬金礦、矽卡岩-岩漿期後熱液型鉛鋅礦床中,含礦花崗岩岩體U-Pb鋯石年齡為195.3~225.0Ma,說明與多金屬成礦有關花崗岩形成時代為晚三疊世—早侏羅世。

(8)據成礦微量元素分析認為,區域上的下寒武統西林群鉛山組(

)、下二疊統土門嶺組(P1tm)等地層,與早中生代花崗岩有關矽卡岩型礦床的控礦作用明顯,為Pb、Zn、Mo、Au等金屬元素主要礦源層之一;晚三疊世—早侏羅世似斑狀二長花崗岩中Mo、Cu、W最為富集,Cu值高達144.3 ×10-6,Mo達2.6 ×10-6,在二長花崗斑岩中Cu、Pb、Zn、Mo、W、Sn等元素高度富集,其值分別達Pb: 78.0 ×10-6, Zn: 104.0 ×10-6, W: 159.0 ×10-6, Mo: 2.69~24.1 ×10-6, Sn:3.88~11.0 ×10-6,高出正常岩石十幾至幾十倍,為研究區內重要的多金屬礦源岩(成礦母岩)之一。

(9)在研究區內新圈定出與早中生代花崗岩有關的鐵多金屬、金等Ⅰ級成礦遠景區3個,Ⅱ級成礦遠景區2個,Ⅲ級成礦遠景區1個,分別為:五星-小西林鐵鉛鋅I級成礦遠景區、鹿鳴-興安-前進林場鉬鉛鋅金Ⅰ級成礦遠景區、二股-徐老九溝-神樹鐵鉛鋅金Ⅰ級成礦遠景區、守虎山-北影林場金銅多金屬Ⅱ級成礦遠景區、豐茂-東風-格金河鐵金多金屬Ⅱ級成礦遠景區、紅星-清水鉛鋅銅鐵鈮鉭Ⅲ級成礦遠景區等,並對成礦遠景區進行了多金屬成礦規律、找礦標志和找礦潛力分析。

② 科研成果的價值意義和創新點 怎麼寫

據有關方面統計,我國高校科研成果轉化率普遍不超過10%。10%這一數字是否意味著我國高校科研成果轉化率普遍偏低?北京郵電大學校長林金桐對此發表了自己的見解。

林金桐認為,並不是所有的科研成果都具備轉化為現實產品的條件。在高校,許多教師和學生有很多奇思妙想,但是這些想法和實踐得出的成果要轉化為現實的產品,市場才是關鍵。科研成果需要十分契合市場的需求,有突出的競爭優勢才能夠吸引投資,得以轉化,但是高校的很多科研成果在這些方面往往很難完全符合市場的要求,從而很難將投資者的目光吸引過來。因此,創新的概念變為現實生產力本身就很難超過10%。

「科研成果應該並且必須得到轉化,放在架子上的科研成果是沒有意義的。科研成果只有進行有效轉化,才能真正轉化為現實生產力,實現大學服務社會的功能。」林金桐認為,科研成果得以轉化是鼓勵高校教師進行自主創新的最好激勵方式,「鼓勵知識分子自主創新單靠金錢和名譽是行不通的,只有讓他們看到自己辛苦研發的科研成果轉化為現實生產力,為社會做出實實在在的貢獻,才能對他們形成有效的激勵。」在此過程中,林金桐表示,中外大學校長大多認為高校應該在一定程度上承擔起高校科研成果轉化的責任。

1∶10∶100是高校科研成果轉化研究、開發、投產過程中所需投資額的比率。「高校的科研成果轉化,需要各方力量的共同參與。」林金桐認為,在基礎研究開發階段,政府的投資是主體,「當然,承擔促進國民經濟發展重要職能的大型國有企業或者跨國公司也可以參與到這個環節中」。到了科研成果開發階段,就是風險投資參與的時期了,「風險投資參與的成功率可能不是很高,但恰恰是成功的那部分推動了人類社會的進步」。等到完成科研成果的開發,接下來就是各界投資商積極參與的時刻,在看到市場前景之後,投資商可以進行選擇性的投資,完成科研成果的最終投產。高校科研成果的轉化盡管成功率只是近10%,但是它們為社會帶來的收益是成百上千倍的。」林金桐呼籲國內金融系統和風險投資資金積極參與高校科研成果的轉化。

「為什麼風險投資資金不願意流向高校?為什麼銀行系統的資金不投入到高校科研轉化上?說到底,還是缺乏創新意識的體現。」針對目前國內很多企業不願意將資金投入到科研開發上,銀行不敢也不願將資金投入高校科研的現狀,林金桐認為歸根結底還是整個社會缺乏創新意識。「國外的信息通信高科技公司可以留出18%的利潤額用於技術開發和自主創新,以其企業規模和利潤總額來看,國內目前很少有幾家企業在科研上花費如此重金的」。

除了企業和銀行系統缺乏創新意識之外,林金桐還表示,高校知識分子和學生自主創新意識的缺乏也是高校科研成果轉化率低的重要原因之一。高校的學生在學業完成之後,更多的是選擇當個白領或者其他形式的打工者,很少有人會考慮自主創業。林金桐認為這也和我國目前整個社會文化氛圍中淡漠的創新意識有關。

據林金桐介紹,目前,北京郵電大學的科研成果轉化模式主要有三種:一是將科研成果的專利權許可給企業,高校獲取技術轉讓費。二是高校的科研成果發明人利用自己的發明自籌資金創辦公司。三是將高校的科研成果與社會風險投資資金相結合,這也是目前北郵實現科研成果轉化最成功的模式。東信北郵就是以這種模式實現科研成果轉化的一個較為典型的案例。

③ 本科論文創新點有哪些方面

作者:新風學術網

打開騰訊新聞,查看更多圖片 >
一、論文的創新點到底是什麼?
首先需要認清什麼是論文的創新點,論文的創新點重點體現在與現階段研究成果的不同,研究內容應該更具有深度和廣度。選擇論文的創新點,閱讀文獻是第一步。不僅僅局限於閱讀國內的文獻,還需要閱讀外文文獻。尤其是行業相關的經典文獻,研究領域的開篇文獻等。我們需要通過閱讀文獻來更深入的了解當前的研究現狀。閱讀近五年發表的文獻資料。重點要了解研究的目的數據,方法,結果,結論等,可以分別從這些地方尋找創新點,比如可以目的不同,可以數據不同,所用的方法不同等等。
二、本科論文的創新點從何而來?
1、研究對象上的創新
即別人以80後為研究對象,那麼你以90後為研究對象去寫就可以了。(不過現在對90後進行研究的研究成果也蠻多的了。)
2、研究方法上的創新
別人用訪談,你就用問卷調查,別人用問卷調查,你就改用SPSS.
3、研究領域上的創新
這一種寫法難度最大,這種創新實際上要求有著較為扎實的理論知識作為支撐,換而言之,就是需要研究別人沒有研究過方向,研究意義上,自然是填補了這一方面的理論空缺。

④ 課題研究中的擬創新點是什麼

課題研究中創新點是指課題的選擇要有一定的新發現、新觀點、新見解,在應用研究領域有新內容、新途徑和新方法。課題的創新性應具體表現在以下幾點:

1、課題研究能夠反映時代特點

2、課題研究具有新內容

3、課題研究具有新的角度

4、課題研究採用新的方法,用不同的研究方法會得出不同的結論

5、廣泛收集資料,了解課題的研究狀況,搞清已有的研究解決了哪些問題,還存在哪些不足,怎樣加以改進,在此基礎上,確定該課題的著眼點,避免選題的盲目性。

課題研究的創新點,要在課題研究方案中明確提出來,目的是表明你的研究不是簡單的重復別人的研究工作和成果,而是進行新的創造,這也是你的課題研究的最突出的價值或意義所在。

(4)科研成果創新點擴展閱讀:

教育課題的創新點的例子:

1、可操作性方面

通過研究,探討數學學習共同體在課外學習的具體方案、運用模式和管理策略,使之具有可操作性,讓課外數學學習共同體不流於形式。

2、可應用性方面

通過實踐,探索數學學習共同體在課外學習的學習資料,共同學習具體例題、習題集,有效學習案例,無效學習案例,學習指導、學習心得,學習方法等,形成一系列可應用的學習資源。

參考資料來源:

網路—課題研究程序

人民網—提升學術原創能力推進學術理論創新

人民網—人民日報大家手筆:加強學科際學術創新

⑤ 什麼是課題成果創新點

直白來地說,擬創新點就是在你所研自究的這項課題中准備創新的地方是什麼,可以是一點,也可以是幾點.比如,研究智能機器人的開發與應用,可能國外如美國、日本都有過相關研究,但它們研發的材料要求很高,如果你研發所需要的材料要求不高,比如

⑥ 主要成果和創新點

(一)對深部找礦鑽探技術理論有了新的提升

(1)運用技術經濟學原理,創造性地提出了鑽機優選指數e概念。深部找礦鑽探首先面臨的問題是鑽探設備的選擇,其中最關鍵的是鑽機的選擇。運用技術經濟學原理,對具有不同技術性能特點的動力頭鑽機和立軸鑽機進行計算分析,首次提出了鑽機優 選指數e概念,並在統計分析的基礎上,得出不同可鑽性地層條件下選擇鑽機的優選指 數e=1.0297;e=1.0303;e=1.0402,成為優選鑽機的重要依據。當動力頭鑽機與立軸鑽 機的台月效率比Ed/El/E1>e時,選擇動力頭鑽機才能取得更好的綜合技術經濟效果。

對這兩種鑽機來講,不能簡單地說哪種鑽機適用於深孔鑽探。當前的動力頭鑽機,雖 然技術性能先進,施工效率一般比立軸鑽機高,且事故率低,安全性好,但是,由於其過 高的購置成本和提下鑽速度慢的缺點,嚴重製約著其優良性能在深孔鑽探中的發揮。目前 市場條件下,動力頭鑽機適用的孔深應根據地層的可鑽性確定,一般情況下,中等可鑽性 地層,適用於1500m以淺的深孔;高可鑽性地層,適用於1200m以淺的深孔;可鑽性較低 的地層,可用於3000m以淺的深孔。只有將動力頭鑽機與鑽塔組合使用,才能在深孔鑽探 中更好地發揮其作用。

(2)確立了深孔鑽探方法體系。深孔鑽探方法是事關深孔鑽探的成敗和鑽探效率、鑽探質量的關鍵。鑽探技術首先是一項生產實用技術,要求鑽探方法必須具有可靠性和良好 的實用性。在現實中,不能幻想有一種神奇的鑽探方法來完全解決深孔鑽探問題,而實際 上,無論哪種鑽探方法都有其一定的實用條件和優勢。對當前技術較成熟的取心鑽探方法 進行研究,通過計算對比證明,WL鑽探方法仍然是目前深孔鑽探中完善可靠、適用高效、綜合地質效果最佳的鑽探方法。當前,先進實用的深孔鑽探技術就是以WL鑽探為首選方 法,根據不同情況優化組合其他方法而形成的鑽探技術優化組合。將液動錘與WL鑽探技 術組合形成液動錘WL鑽探技術,可進一步發揮二者優勢,成為目前深孔取心鑽探效率最 高、技術先進的鑽探方法,應進一步完善並推廣應用。在特殊環境和地層條件下,結合實 際組合應用定向鑽探、氣動錘RC或泡沫鑽進技術等,可有效解決深部找礦鑽探諸多施工 難題,取得更好的綜合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3)對深孔鑽探防斜有了新的認識。對一般各向異性和傾角小的非造斜地層,採取常規WL鑽探技術、工藝即可控制孔斜,滿足地質要求;對各向異性和傾角大的較強致斜地 層而言,鑽孔發生彎曲是必然的,應研究掌握並利用礦區鑽孔彎曲規律,採用滿眼鑽具、防斜鑽頭和液動錘沖擊回轉鑽探(或組合採用)等防斜技術加以預防控制,以減輕孔斜,達到地質目的;但對嚴重強造斜地層,應研究採用人工受控定向鑽探技術,方能從根本上 有效控制鑽孔彎曲。

(4)優選了深孔鑽探沖洗液體系。深孔鑽探用沖洗液雖與淺孔用沖洗液沒有本質的區別,但深孔鑽探用沖洗液應具有更優的性能,即具有良好的潤滑性、護壁性、流變性和 低固相或無固相,最終要根據地層特性來確定。LBM泥漿具有低密度、低黏度、低切力、低失水和高分散性等「四低一高」特性,是一種深孔鑽探性能優良的新型泥漿,尤其在破 碎、漏失等復雜地層中應用具有良好的效果。

(二)創建了深部找礦鑽探技術組合方案,並形成典型鑽探技術組合體系

根據深部找礦鑽探的特點,針對影響深孔鑽探的7種主要客觀因素:鑽孔深度和地層硬度、破碎程度、造斜強度、水敏性、漏失程度、研磨性,運用試驗優化技術原理,採取 正交試驗法找出具有代表性的因素組合共18種,運用技術經濟學原理和大量生產試驗對比 對每種組合各因素不同水平進行具體分析、研究,從鑽機、鑽探方法和工藝措施等方面創 建了18種鑽探技術優化組合方案。

深孔鑽探,應根據實際施工條件採用相應的鑽探技術優化組合。譬如,堅硬、破碎地 層深孔鑽探,岩心堵塞和鑽頭壽命短,使WL鑽探技術不提鑽取心的技術優勢大打折扣。將WL鑽探技術與液動錘組合,形成液動錘WL沖擊回轉鑽探技術,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了岩 心堵塞並延長了鑽頭壽命,這樣就能充分發揮二者的技術優勢,大大提高深孔鑽探效率。如2000m深孔鑽探,在中等可鑽性較完整地層和高可鑽性破碎地層分別可節約鑽探總時間 26.36%和38.81%以上。

當受地表特殊條件限制或因地層、礦體復雜,採用常規鑽探技術難以達到地質目的,或者基於節省鑽探成本、縮短勘探周期考慮,應在WL鑽探技術基礎上,組合應用受控定 向鑽探技術,一可避開地表特殊條件限制;二可有目的地控制鑽孔彎曲,從根本上解決因 自然彎曲而無法鑽穿礦體的難題;三可有效解決孔內復雜事故,從而提高地質找礦成果質 量,節約鑽探工作量和成本,縮短勘探周期。如一個設計孔深1500m、施工10個分支孔的礦 區,採用受控定向+WL鑽探技術優化組合,可節約工作量11800m,節約直接成本381萬元。

當礦區上覆岩層堅硬且其岩性、構成已較清楚而無需取心的情況下,可採用氣動錘 RC與WL鑽探技術組合,分別用於同一深孔的淺孔段和深孔段。這樣可以充分發揮兩種技 術的優勢,尤其是發揮氣動錘RC鑽進速度快、成本低的優勢,以提高鑽探效率、縮短工 期、降低成本。如本溪鐵礦區,24個深孔,共35940m鑽探工作量,若每個孔上部600m采 用氣動錘反循環施工,可節約成本324萬元,節約時間22512h,合938d。

(三)指導生產實際,解決技術難題,取得新的突破

(1)利用和控制強造斜地層鑽孔彎曲取得突破。在濟寧鐵礦典型強造斜復雜地層,研究掌握了礦區鑽孔彎曲原因及其規律,並利用礦區鑽孔彎曲規律,採用滿眼鑽具、防斜鑽 頭、液動錘WL沖擊回轉等鑽探防斜技術組合,有效減輕鑽孔彎曲,取得明顯效果,鑽孔 頂角彎曲強度分別比前期施工降低53.46%,61.66%,42.24%。保證了該礦區深孔鑽探的 正常進行,共完成深孔41個,2000m以深的4個,最深達到2100.18m,曾創造國產機具固 體礦產鑽探孔深全國紀錄。

(2)液動錘WL沖擊回轉深孔鑽探取得新的進展。在濟寧強造斜鐵礦區,應用液動錘 WL沖擊回轉鑽探防斜、降斜效果明顯,有效減輕孔斜,平均鑽孔彎曲強度下降42.24,並成功應用至1870.12m。在玲瓏東風金礦區硬脆碎酥地層,採用液動錘WL鑽探技術,在 克服硬脆碎復雜地層鑽進方面取得明顯效果,完成深孔6個,工作量6910.88m,平均時 效2.10m、台效508.52m、回次進尺1.91m、鑽頭壽命39.27m,分別比同礦區常規WL提高 43.84%、12.88%、13.93%和20.89%。在本溪鐵礦區堅硬打滑地層,克服堅硬打滑地層 鑽探,試驗完成進尺477m,平均時效1.03m、鑽頭壽命17.7m,分別比常規WL平均提高 41.9%和88.8%。

(3)動力頭鑽機合理選擇應用效果明顯。在玲瓏金礦東風礦區及周邊礦區硬脆碎漏復雜地層,應用動力頭鑽機完成深孔15個,鑽探工作量18043.16m,平均機械鑽速1.55m/h,台 月效率462.65m,分別比該礦區立軸鑽機施工同類深孔提高6.2%和2.7%。

⑦ 如何寫項目創新點

在項目申報書寫中,尤其是創新創業類報告書寫中,經常遇到一個很難分辨的問題,就是研發內容、創新點、關鍵性技術、技術路線該怎麼寫?無論是初學者,還是有經驗的寫手,都經常被這四點的寫法感到不知所措,甚至出現了大量的重復語言,覺得創新點就是關鍵性技術,技術路線之類的。

今天我為大家來仔細解答這4個內容之間的不同。

首先我們來講下創新點與關鍵性技術之間的不同。

第一個不同點:關鍵性技術項目在研發過程中,需要突破的關鍵性技術,所以它一定是在描述技術,創新點是代表著這個項目創新的亮點,它涵蓋的有:結構創新、技術創新、理論創新、配方創新、應用創新、運營模式創新等,也就是說創新點寫的是項目創新亮點,不一定就是描述技術。

第二個不同點:關鍵性技術是在實現某一功能模塊或者某一技術下需要攻破的關鍵點,可能一個核心技術對應多個關鍵性技術。而創新點是表現出這個項目在核心技術上的有益效果,就是我們說的節能環保、節省成本、提高效益、增強精度等,它一定是帶有有益效果的,所以創新點的寫法常見就是比較法,這個以後的文章中會詳細解答。

然後我們來講下關鍵性技術與技術路線之間的不同。

我們先講下他們的定義不同,關鍵性技術我們上面講了,是對研發過程中需要突破的關鍵點形成的技術或者中間產物,而技術路線則是整個產品從研發到實現的過程,還有就是技術路線分為產業化技術路線與研發技術路線,之間略有不同,產業化技術路線,突出整個產品從研發到生產的過程,而研發技術路線則是針對某幾個核心技術研發到實現的技術路線。

所以技術路線,我們經常看到是跟研發生產工藝、技術參數放在一起的,因為整個技術工藝就是產品生產技術路線的過程,當然技術路線也不僅僅只有研發生產工藝與技術參數兩點內容,這個我們會在以後的培訓中,專項講解如何書寫技術路線。

最後我們來講下關鍵性技術與研發內容的不同。

關鍵性技術與研發內容之間的不同是最不易分辨的,但是卻在書寫中最不容易重復的,為什麼寫手們大概都明白,研發內容是對關鍵性技術的概況與總結,也就是說研發內容是一兩段整體的文字,關鍵性技術是分點描述的過程,並且是將每一點都描述的很詳實。

⑧ 取得的主要成果和創新點

(一)建立了吉林寶力格銀-金礦床的成因模式

認為吉林寶力格銀-金礦床的成礦物質主要來源深部岩漿,圍岩中的礦質組分也參與了成礦。來源於岩漿的成礦熱液經由礦區F5斷裂向上運移,在平面上分別向SW、NE擴散,同圍岩中被活化的礦質組分一起在合適的空間富集,隨後經歷了次生富集的重要階段。

(二)對查干敖包鐵-鋅礦床成因認識有了新進展

綜合認為查干敖包鐵-鋅礦與石英閃長岩有密切的成因聯系,成因類型屬矽卡岩型礦床。礦床形成於板塊碰撞後的拉張環境下,含礦的古老殘留洋殼部分熔融,受到富鉀基性地幔的交代後侵入到淺部,岩漿交代大理岩、自身發生鈉長石化析出成礦物質。

(三)阿爾哈達鉛-鋅-銀礦床研究取得新進展

認為阿爾哈達鉛-鋅-銀礦床具有多期次熱液活動特徵,早期以高溫熱液活動為主,晚期則以中-低溫熱液活動為主。礦床成礦物質來源於岩漿和圍岩、是一與印支期中酸性岩漿活動有關的熱液礦床。

(四)劃分了研究區的礦床類型

將研究區內的礦床(點)劃分為3種類型,即矽卡岩型金屬礦床(點)、與花崗岩類侵入岩有關的金屬礦床(點)和中低溫熱液礦床(點)。

(五)總結了東烏旗北部一帶金屬礦床空間分布規律

認為以東烏旗-伊和沙巴爾深大斷裂(F2)為界,西側主要為與花崗岩類侵入岩有關的銅、鎢礦床;東側主要為鐵、鉛、鋅、銀、金等矽卡岩型或中低溫熱液型礦床;銅礦點主要分布於額仁高畢復式向斜的核部;在白雲呼布爾-滿都寶力格大斷裂(F3)和朝不楞西-烏拉蓋斷裂(F5)的交匯部位,礦床(點)分布密集。

(六)總結了找礦標志和提出了找礦方向

找礦標志包括:① 晚古生代的火山-沉積岩地層;② NW向張性斷裂和NE向張扭性斷裂;③ 正的航磁異常、低電阻率和高極化率;④ 面型分布的綜合化探異常;⑤ 硅化、褐鐵礦化、錳礦化、螢石化以及鈉長石化等。有利找礦部位包括:① 白雲呼布爾-滿都寶力格大斷裂(F3)和朝不楞西-烏拉蓋斷裂(F5)交匯的銳角部位;② 沿阿爾哈達-查干敖包呈NE向分布的印支期富鹼花崗岩類的外接觸帶;③ 航磁正負異常交替部位,即航磁0等值線附近;④ 阿爾哈達西北部、吉林寶力格西北部以及查干敖包礦區外圍已發現的化探異常位置;⑤ 已知礦區的外圍和深部。

(七)花崗岩類研究獲得了重要成果

認為吉林寶力格、阿欽楚魯早期和晚期二長花崗岩屬島弧花崗岩,查干敖包石英閃長岩具有埃達克質岩特徵,而阿爾哈達岩體則屬A型花崗岩,後兩者形成於碰撞後拉張環境。

(八)首次獲得了研究區內5個花崗岩類岩體的年齡

通過對岩體中的鋯石進行SHRIMP U-Pb法年齡測試,獲得吉林寶力格二長花崗岩的年齡為314±8.8 Ma,阿欽楚魯早期二長花崗岩的年齡為299±5 Ma,阿欽楚魯晚期二長花崗岩的年齡為284.3±9.7 Ma,查干敖包石英閃長岩的年齡為234±6 Ma,阿爾哈達黑雲母花崗岩的形成年齡為218±5 Ma。

⑨ 主要研究成果及創新點

本書緊抓學科前沿及我國東部中生代盆地群研究熱點,以黑龍江東部中生代雞西盆地的研究為切入點,取得了以下成果:

(1)通過利用最新所獲古生物、磁性地層年代新資料,以及煤田地質、露頭、測井、岩心等資料,運用盆地湖(海)平面升降曲線與全球海平面升降曲線對比、基準面旋迴對比等技術手段,對雞西盆地早白堊世地層進行了全面系統的構造層序和高解析度層序地層學研究,建立了盆地尺度的層序地層等時對比格架。將雞西群時代確定為早白堊世(凡蘭吟—阿爾布期);滴道組形成時間為130.9~128.3Ma之間,相當於凡蘭吟早中期;城子河組形成時間為125.1~116Ma,相當於凡蘭吟早期—巴列姆早期;穆棱組形成時間為116~106.9Ma,相當於巴列姆中期—阿爾布早期;東山組形成時間為106.9~101.7Ma,相當於阿爾布早中期。植物化石以R-O植物群組合為特徵,由下至上表現為由早期組合向晚期組合演化特點。除東山組外,均發育溝鞭藻化石組合,表現為由下至上非典型海相或淡水相-海相特點。城子河組孢粉組合以裸子植物花粉占優勢,穆棱組孢粉組合中蕨類植物占絕對優勢。

(2)根據區域性斷裂構造及盆地內各級構造界面、組內大的岩相轉換界面,對盆地劃分了1個Ⅰ級層序,代表整個盆地充填序列;2個Ⅱ級層序,即早期斷陷沉積的雞西群Ⅱ1和晚期坳陷沉積的樺山群Ⅱ2;在盆地Ⅱ1層序內劃分6個Ⅲ三級構造層序,分別對應滴道組Ⅱ1、城子河組下部含煤岩系Ⅱ2和上部含煤岩系Ⅱ3、穆棱組下部含煤岩系Ⅱ4和中上部含煤岩系Ⅱ5及穆棱組頂部和東山組Ⅱ6。各級層序分別由相應級別的不整合面及整合面限定,各級別不整合面及整合面由不同級別的構造運動所形成。

(3)在大量研究露頭、剖面、岩心資料的基礎上,根據高解析度層序地層學理論,考慮到構造運動、沉積物供應、氣候和湖平面變化等,對雞西群進行了長期、中期、短期基準面旋迴劃分,進而對雞西征群進行了高解析度層序的劃分:

1)根據重要的構造不整合面、岩性突變面、最大洪泛面(大型的侵蝕-沖刷界面)等,將雞西群劃分6個長期基準面旋迴,滴道組代表1個長期基準面旋迴;據城子河組內部發育的1個大型侵蝕—沖刷界面將城子河組分割成2個長期基準面旋迴;據穆棱組內部發育的2個大型侵蝕—沖刷界面將穆棱組分成3個長期基準面旋迴。

2)根據區域可對比性的主要沖刷面、洪泛面及煤層等,劃分出16個中期基準面旋迴,共識別出125個短期基準面旋迴。滴道組內分為2個中期基準面旋迴,識別出了14個短期基準面旋迴。城子河組的第1個長期基準面旋迴內劃分出3個中期基準面旋迴,第2個長期基準面旋迴內劃分出4個中期基準面旋迴,整個城子河組識別出了51個短期基準面旋迴。穆棱組內第1個長期基準面旋迴可分成4個中期基準面旋迴,第2個長期基準面旋迴可劃分2個中期基準面旋迴,第3個長期基準面旋迴由1個中期基準面旋迴組成,整個穆棱組內共識別出60個短期基準面旋迴。

3)短期基準面旋迴是劃分高解析度層序地層的成因地層單元和層序分析的基礎,通過岩心、露頭剖面等的研究,短期基準面旋迴結構類型包括3類,即非對稱型短期基準面旋迴和對稱型短期基準面旋迴。長期基準面旋迴和中期基準面旋迴在全盆地具可對比性,而短期基準面旋迴在全盆地不具可對比性,不同區域劃分的短期基準面旋迴的數量和特徵各不相同。

4)以野外露頭剖面、單井沉積相和高解析度層序地層的精細分析作為劃分各級別基準面旋迴層序的依據,選擇長期旋迴層序的二分時間單元分界線為等時地層對比的優選位置,以最具等時對比意義的中期旋迴層序為等時地層對比單元,在對雞西群高解析度層序地層劃分的基礎上,進行了等時對比,並建立了等時層序地層格架。

(4)雞西群底界和頂界為區域等時性構造界面,頂、底界面限定的雞西盆地二級構造層序在橫向上表現為弧形透鏡狀,內部次級層序也具形態的相似性。二級構造層序內部發育一個平行不整合面和一個相當於整合的最大湖泛面,此兩個界面在盆地內分別具有等時性,將該二級層序分割成代表高水位體系域、湖侵體系域和低水位體系域的上、中、下三部分。滴道組為加積—退積型地層結構構成了雞西盆地Ⅱ級層序的低水位體系域,主要分布於盆地底部;城子河組為退積型地層結構構成了雞西盆地Ⅱ級層序的湖侵體系域,覆蓋了整個盆地;穆棱組、東山組為進積—加積型地層結構構成了雞西盆地二級層序高水位體系域,沉積范圍變小,晚期東山組火山沉積岩分布較零星,橫向變化較大。由此,建立了雞西盆地的構造層序構架。

(5)根據野外實測剖面、露頭、鑽孔等資料,以層序地層學和現代沉積學理論為指導,通過多學科結合,包括對沉積構造、岩礦特徵及岩石地球化學、岩相特徵、生物化石及粒度分析、沉積序列標志等的綜合分析,對雞西群進行了沉積相和沉積體系的識別和劃分。將雞西群沉積劃分為沖積扇、三角洲、湖泊、河流沉積沉積體系,詳細討論了各種相、亞相的特徵信其空間展布,以及各種相在層序地層序列中的位置和控制機制。研究了層序地層格架內沉積體系和沉積相的聚煤作用。沖積扇形成於強氧化環境中,缺乏化石,層理不發育,其形成主要受盆地邊界斷裂的活動方式及強度控制,分布局限,形成的沉積厚度較大,因沉積沖刷作用強,不發育煤層。河流沉積體系是雞西盆地中主要沉積類型之一,雞西群各組均有河流沉積體系,可劃分為辮狀河相和曲流河相,辮狀河沉積形式以垂向加積為主,層理發育,沉積層序表現為向上變細單元結構型,各組底部的厚層砂體,都屬於辮狀河沉積,基本不發育煤層;曲流河相層理發育,沉積層序表現為向上變細二元結構型,各組下部多發育有曲流河相厚層砂體,常見有不穩定煤層。雞西盆地湖泊沉積作用十分活躍,是發生沉積作用的重要場所,根據沉積岩形成時水深、層厚、分布范圍及沉積相標志可以進一步劃分為濱湖和淺湖沉積兩個亞相,濱湖沉積水動力較強,基本不發育工業煤層,局部濱湖沼澤地帶見有不穩定薄煤層;淺湖沉積水體能量及水動力條件較弱,植物化石、陸相和海相動物化石極其發育,淺湖沉積晚期泥炭沼澤發育,形成多層大面積可對比的工業煤層。雞西盆地中三角洲沉積體系在時間上往往出現在湖泊沉積體系演化的晚期,發育煤線,局部煤層厚度較大,但穩定性較差。

(6)通過對不同旋迴沉積體系的對比研究,展示了雞西盆地沉積環境、充填和演化的歷程。總體看,雞西盆地在長期基準面旋迴早期,沉積物堆積速率快,往往發育沖積扇或辮狀河沉積,但分布范圍局限;在長期基準面旋迴中期,隨著構造活動進入相對穩定期,發育曲流河、三角洲和湖泊沉積。

(7)通過對雞西群岩石化學及地球化學的研究,總體反映了活動陸緣復雜源區特點,同時也有被動大陸邊緣特徵,構造背景的雙重性說明雞西盆地的形成是在濱太平洋活動大陸邊緣擠壓構造背景下的走滑拉分過程中的伸展構造背景。太平洋板塊的俯沖,誘發先前加厚的岩石圈拆沉減薄伸展構造機制是中生代盆地形成的主要因素,在這個大前提下,雞西盆地是敦密斷裂在早白堊世走滑剪切拉分作用形成的陸內裂谷盆地,具下斷上坳雙層結構。斷裂的間歇性活動,控制了不同層序的生長和發育,Ⅱ1層序(雞西群)代表了雞西盆地斷陷期經歷由早期斷裂剪切拉分、走滑拉分和晚期走滑伸展、走滑剪切的一個完整的盆地構造沉積旋迴;之後的構造反轉作用,在斷陷盆地基礎上形成坳陷盆地,形成了Ⅱ2層序(樺山群)。

(8)區域性展布的厚煤層的形成需要特定的構造背景、沉積環境和物質基礎。通過構造層序構架和高精度層序地層格架的建立,研究了煤層分布演化規律。雞西盆地煤層主要發育在城子河組的中下部和穆棱組的中下部,在平面上主要分布在盆地中部地帶,在走向上向兩側逐漸變薄,數量減少到尖滅,並由盆緣向盆內減少。在垂向上,城子河組第1個長期基準面旋迴上升半旋迴的中上部和下降半旋迴、第2個長期基準面旋迴的上升半旋迴以及穆棱組的第1個長期基準面旋迴的上升半旋迴的上部和下降半旋迴均有較好的聚煤條件,工業煤層發育。煤層總體分布於長周期基準面旋迴(長期、中期)上升半旋迴的中上部—下降半旋迴的中下部,在長期基準面旋迴中聚煤作用較好的半旋迴內,中期基準面旋迴和短期基準面旋迴的聚煤作用也相應較好。從沉積環境與沉積體系看,與聚煤作用關系密切的環境為三角洲、濱淺湖平原,工業煤層主要形成於湖侵體系域的中期-晚期和高位體系域早-中期,靠近湖泛面附近。

本書的主要創新點:

(1)通過將構造層序格架、年代層序格架與沉積體系、沉積相分析有機結合的綜合分析法,首次對雞西盆地早白堊世地層進行了高解析度層序地層劃分與對比,共劃分出6個長期基準面旋迴、16個中期基準面旋迴和125個短期基準面旋迴。

(2)在高精度層序地層格架建立和詳細的沉積體系與沉積相分析的基礎上,對雞西盆地早白堊世不同級次的基準面旋迴層序及其沉積體系和沉積相的聚煤作用和煤層分布演化規律進行了詳細研究,對提高煤層預測精度,擴大煤炭資源遠景具有重要意義。

⑩ 如何找到創新點

創意如此重要,那麼創意從何而來呢?獲得創意關鍵在於找到創新點。

創新點可以通過分析市場上現有產品的特點、分析現有企業的優勢和弱勢、分析現有消費群體的需求並進一步細分消費者進行心理洞察,結合自己可用的有效資源,打開思維空間,深入研究,整合現有社會科技成果,開發有差異化的、有獨特賣點、有溢價能力的新產品,以滿足消費者喜新厭舊、標新立異、追求時尚、個性化消費日益提高的需求。這樣,一定能夠找到新的市場空間。

如何分析市場上的現有產品?一個好的辦法就是將同類產品根據一定的標准進行劃分,找出該市場的產品已經存在的特質,然後找出還沒有開發的特質,從而結合消費者的需求,開發出有差異的,有創新點的產品。這里的創新點就是產品的賣點。比如,同為可樂產品,非常可樂進入市場時,看到了中國的可樂產品品牌全部來自國外,國內廠家上沒有生產可樂的,所以打的旗號就是「中國人自己的可樂」,得到了消費者感情上的認同,他們的創新點在於「情感創新」;而百事可樂則看到了其強勁的競爭對手可口可樂形象老化的特點,稱自己是「新一代的選擇」,力求使自己的形象更加年輕,將「形象」作為賣點為百事超過可口可樂立下了功勞。同時,作為可口可樂的另一個細分品牌,「七喜」則打出了「非可樂飲料」的賣點,顯然是想在百事和可口可樂占據大部分可樂市場的前提下,重新開辟疆土。由此可見,分析市場上現有的產品,找出自身的賣點,對成功具有不可忽視的作用。

分析消費者的需求的變化也可以找到創新點。消費者是所有產品的最終使用者,無論多麼新奇的創新都必須滿足消費者的需求,否則創新是沒有用的,沒有意義的。因此,只要緊緊地抓住消費者的心理,探求消費者的真正需求,總是可以發現創新點的。如,武漢健民的龍牡壯骨顆粒是一個老品牌,但它的產品20年沒有發生變化,而消費者的需求早已變了很多,因此其消費群體日益減少,銷售日益下滑,後來經專家運用消費者心理探測調研等一系列工具,深入了解消費者心理真正所需,才有了一定的措施。一方面維護消費者對老品牌的忠誠度,另一方面開發出果味、無糖、納米等新差異化的產品,賦予了龍牡品牌新的概念,把消費群從嬰幼兒擴大到了兒童,從而開辟出一個新的市場,使企業得以發展。娃哈哈更是根據消費者心理,進行產品創新的典範。其在推出茶飲料後,不斷進行消費者需求的調查和研究,不斷地尋找創新點,陸續創新出有機綠茶、花草茶等,進一步打開了市場空間,獲得了利潤。

此外,創業者還可以從以下幾個不同的渠道獲得創新點。

第一,職業。對自己所工作的環境熟悉,對行業的運作規律、技術、管理都很熟悉,這就給自己的創意定了個大致的方向,依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受到啟發而獲得新的想法觀念。

第二,閱讀。包括書、報、雜志、網路資料等。比亞迪老總王傳福的創業靈感就來自一份國際電池行業動態,一份簡報似的東西,他讀到日本宣布本土將不再生產鎳鎘電池,他馬上意識到這將引發鎳鎘電池生產基地的國際大轉移,自己的創業機會來了。後幾年,他利用日本企業撤出留下的市場空隙,加之自己以前在電池行業的人脈基礎,做得順風順水,於2002年進入《福布斯》中國富豪榜。

第三,行路。俗話說,「讀萬卷書,行千里路」。到各個地方走一走,看一看,是可以開闊眼界的,讓你認識更豐富精彩的世界。中國富豪里少有的女富豪之一沈愛琴,說自己最喜歡的就是出國,但不是為了玩,而是為了增長見識,更好地領導企業。

第四,交友。很多創業者都是受到周圍朋友的啟發而產生創意的。所以他們都會很重視朋友這個圈子,不斷拓展這個社交圈子。昆明最大的汽車配件公司老闆有個最大的愛好,就是保持和朋友在茶樓喝茶談天的愛好,稱其為「頭腦風暴」,使他不斷地有新思路、新點子。總而言之,平時的細心觀察,豐富的生活經驗,人生閱歷等,都對創業者的思索產生不同的影響,也就給其創意帶來不同的靈感。

不同靈感產生的不同創意,都同樣會產生無限的商機。由於創意是一種突破,是對現有技術、產品、營銷、管理、體制及機制等方面主張的突破,並且創意與行業無關,與崗位無關,與職務無關,與條件無關,只與人的觀念、意識、智慧、勇氣有關,是一種邏輯思維、形象思維、直覺、靈感等多種認知方式綜合運用的結果,所以創意的空間很廣闊,不受到任何限制和約束,就可以任其發揮。但在思索的時候尤其要重視直覺和靈感,許多創意都來源於直覺和靈感。每個人的條件都是大不相同的,存在很大的差異性,但卻不會影響創意的產生、發揮、運用,並且一樣會產生不同的功效,提供不同的機會,讓創業者得到大量的創業機會。

閱讀全文

與科研成果創新點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馬鞍山ok論壇怎麼刪除帖子 瀏覽:242
馬鞍山恆生陽光集團 瀏覽:235
麻城工商局領導成員 瀏覽:52
鄉級公共衛生服務績效考核方案 瀏覽:310
樂聚投訴 瀏覽:523
輪子什麼時候發明 瀏覽:151
馬鞍山陶世宏 瀏覽:16
馬鞍山茂 瀏覽:5
通遼工商局咨詢電話 瀏覽:304
誰發明的糍粑 瀏覽:430
國家公共文化服務示範區 瀏覽:646
pdf設置有效期 瀏覽:634
廣告詞版權登記 瀏覽:796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考核方案 瀏覽:660
公共服務平台建設領導小組 瀏覽:165
人類創造了那些機器人 瀏覽:933
公共文化服務保障法何時實施 瀏覽:169
遼寧育嬰師證書領取 瀏覽:735
劃撥土地使用權轉讓能轉讓嗎 瀏覽:97
2019年公需科目知識產權考試答案 瀏覽:2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