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人才中介職業資格證書具體指的是什麼職業資格,以及
當年我在深圳的人才網站工作,後來出來政策,人才類,職業介紹類,都有有5名具有人才中介職業資格證的員工,於是我們公司給很多人報名考試,結果只通過過了我們幾個,我們是第一批,通過率比較低。北京的具體情況就不太清楚了,證上面的章有人事局(當年還沒改人力資源保障局)的,所以我想你可以咨詢一下北京人力資源保障局吧...考試的情況可以咨詢考試中心。
2. 上海人才中介員從業資格證在哪考取
資格證需要培訓後考試,培訓費用三千左右,考試費一百多。
開中介需要一年以上的房屋租賃證明,注冊資金10萬以上,持證人員5人以上。
3. 深圳人才中介職業資格證書怎麼獲取呀與國家人力資源管理師 考試有什麼關系
()深圳市人才中介職業資格證書管理辦法
第一條 為規范深圳市人才中介機構從業人員的執業行為,根據國家人事部《人才市場管理規定》、《深圳經濟特區人才市場條例》(以下簡稱《人才市場條例》)和《深圳經濟特區經紀人條例》的有關規定,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 本市行政區域內人才中介機構從業人員資格證書的頒發和管理適用本辦法。
本辦法所稱的人才中介機構從業人員,是指從事《人才市場條例》第二十九條、第三十條所列業務及相關活動的人員。
第三條 本市人才中介機構從事人才中介服務的從業人員應當通過市人事行政部門與市工商行政管理部門聯合組織的人才中介機構從業人員資格考試(以下簡稱資格考試),取得市人事行政部門和市工商行政管理部門聯合頒發的《深圳市人才中介職業資格證書》(以下簡稱資格證書)。
第四條 資格考試不定期舉行,由管理部門視報名人數決定考試時間,並在每一次考試前一個月發布考試公告。
第五條 申請參加資格考試的人員應當符合下列條件:
(一)獲得大學專科畢業以上學歷或者取得中級以上專業技術資格;
(二)遵守法律、法規,無犯罪記錄;
(三)國家、省人事行政部門規定的其他條件。
第六條 經考試合格的,由市人事行政部門和市工商行政管理部門聯合頒發統一印製的資格證書。
取得資格證書者,連續五年未辦理從事人才中介服務登記的,其資格證書自行失效。
資格證書不得塗改或轉讓、租借他人使用。
第七條 獲得資格證書者,被人才中介機構聘用的,用人單位應當自聘用之日起30日內,到市人事行政部門辦理登記手續。市人事行政部門應當自受理之日起5個工作日內辦妥登記手續。
未辦理登記的,不得從事人才中介服務。
第八條 持資格證書者不得同時受聘於兩個或者兩個以上人才中介機構。
第九條 資格證書登記應當由本人提出申請,並如實填寫《深圳市人才中介職業資格證書登記表》。申請人有下列情形之一者,不予登記,注銷其資格證書:
(一)違背職業道德,嚴重損害當事人合法權益並造成不良後果的;
(二)違反本辦法第六條第三款、第八條規定的;
(三)被依法追究刑事責任的。
第十條 資格考試報考人員在報考和考試中弄虛作假的,取消考試資格;已取得資格證書的,注銷其資格證書。
第十一條 市人事行政部門和市工商行政管理部門工作人員在資格考試和資格證書管理活動中,徇私舞弊或者濫用職權、損害當事人合法權益的,視情節輕重給予行政紀律處分;構成犯罪的,提請司法機關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十二條 本辦法自發布之日起施行。
(2)這種證件沒什麼關系
4. 人才中介服務許可證在哪辦理啊想開中介還需要什麼手續嗎
人事局辦理
具體手續請參考
(2001年9月11日人事部、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令第1號發布, 2005年3月22日根據《人事部、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關於修改<人才市場管理規定>的決定》修正)
第一章 總 則
第一條 為了建立和完善機制健全、運行規范、服務周到、指導監督有力的人才市場體系,優化人才資源配置,規范人才市場活動,維護人才、用人單位和人才中介服務機構的合法權益,根據有關法律、法規,制定本規定。
第二條 本規定所稱的人才市場管理,是指對人才中介服務機構從事人才中介服務、用人單位招聘和個人應聘以及與之相關活動的管理。
人才市場服務的對象是指各類用人單位和具有中專以上學歷或取得專業技術資格的人員,以及其他從事專業技術或管理工作的人員。
第三條 人才市場活動應當遵守國家的法律、法規及政策規定,堅持公開、平等、競爭、擇優的原則,實行單位自主用人,個人自主擇業。
第四條 縣級以上政府人事行政部門是人才市場的綜合管理部門,縣級以上工商行政管理部門在職責范圍內依法監督管理人才市場。
第二章 人才中介服務機構
第五條 本規定所稱人才中介服務機構是指為用人單位和人才提供中介服務及其他相關服務的專營或兼營的組織。
人才中介服務機構的設置應當符合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需要,根據人才市場發展的要求,統籌規劃,合理布局。
第六條 設立人才中介服務機構應具備下列條件:
(一)有與開展人才中介業務相適應的場所、設施,注冊資本(金)不得少於10萬元;
(二)有5名以上大專以上學歷、取得人才中介服務資格證書的專職工作人員;
(三)有健全可行的工作章程和制度;
(四)有獨立承擔民事責任的能力;
(五)具備相關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條件。
第七條 設立人才中介服務機構,可以通過信函、電報、電傳、傳真、電子數據交換和電子郵件等方式向政府人事行政部門提出申請,並按本規定第六條的要求提交有關證明材料。其中設立固定人才交流場所的,須做專門的說明。
未經政府人事行政部門批准,不得設立人才中介服務機構。
第八條 設立人才中介服務機構應當依據管理許可權由縣級以上政府人事行政部門(以下簡稱審批機關)審批。
國務院各部委、直屬機構及其直屬在京事業單位和在京中央直管企業、全國性社團申請設立人才中介服務機構,由人事部審批。中央在地方所屬單位申請設立人才中介服務機構,由所在地的省級政府人事行政部門審批。
人才中介服務機構設立分支機構的,應當在徵得原審批機關的書面同意後,由分支機構所在地政府人事行政部門審批。
政府人事行政部門應當建立完善人才中介服務機構許可制度,並在行政機關網站公布審批程序、期限和需要提交的全部材料的目錄,以及批准設立的人才中介服務機構的名錄等信息。
第九條 審批機關應當在接到設立人才中介服務機構申請報告之日起二十日內審核完畢,二十日內不能作出決定的,經本行政機關負責人批准,可以延長十日,並應當將延長期限的理由告知申請人。
批准同意的,發給《人才中介服務許可證》(以下簡稱許可證),並應當在作出決定之日起十日內向申請人頒發、送達許可證,不同意的應當書面通知申請人,並說明理由。
第十條 互聯網信息服務提供者專營或兼營人才信息網路中介服務的,必須申領許可證。
第十一條 開展人才中介或者相關業務的外國公司、企業和其他經濟組織在中國境內從事人才中介服務活動的,必須與中國的人才中介服務機構合資經營。設立中外合資人才中介機構應當符合國家中外合資企業法律法規的規定,由擬設機構所在地省級政府人事行政部門審批,頒發許可證,並報人事部備案,同時按有關規定辦理其他手續。
香港特別行政區、澳門特別行政區、台灣地區的投資者在內地設立合資人才中介機構,參照前款執行。法律法規另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執行。
第十二條 經批准獲得許可證的人才中介服務機構,應當按照有關規定,屬事業單位的到機構編制管理部門辦理登記手續,屬企業的到工商行政管理部門辦理登記注冊手續。
其中到工商行政管理部門辦理登記注冊的,其機構名稱應當在申領許可證前,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門預先核准。
第十三條 人才中介服務機構可以從事下列業務:
(一)人才供求信息的收集、整理、儲存、發布和咨詢服務;
(二)人才信息網路服務;
(三)人才推薦;
(四)人才招聘;
(五)人才培訓;
(六)人才測評;
(七)法規、規章規定的其他有關業務。
審批機關可以根據人才中介服務機構所在地區或行業的經濟、社會發展需要以及人才中介服務機構自身的設備條件、人員和管理情況等,批准其開展一項或多項業務。
第十四條 人才中介服務機構應當依法開展經營業務活動,不得超越許可證核準的業務范圍經營;不得採取不正當競爭手段從事中介活動;不得提供虛假信息或作虛假承諾。
第十五條 人才中介服務機構應當公開服務內容和工作程序,公布收費項目和標准。收費項目和標准,應當符合國家和省、自治區、直轄市的有關規定。
第十六條 審批機關負責對其批准成立的人才中介服務機構依法進行檢查或抽查,並可以查閱或者要求其報送有關材料。人才中介服務機構應接受檢查,並如實提供有關情況和材料。審批機關應公布檢查結果。
第十七條 人才中介服務機構有改變名稱、住所、經營范圍、法定代表人以及停業、終止等情形的,應當按原審批程序辦理變更或者注銷登記手續。
第十八條 人才中介服務機構可以建立行業組織,協調行業內部活動,促進公平競爭,提高服務質量,規范職業道德,維護行業成員的合法權益。
第三章 人事代理
第十九條 人才中介服務機構可在規定業務范圍內接受用人單位和個人委託,從事各類人事代理服務。
第二十條 開展以下人事代理業務必須經過政府人事行政部門的授權。
(一) 流動人員人事檔案管理;
(二) 因私出國政審;
(三) 在規定的范圍內申報或組織評審專業技術職務任職資格;
(四) 轉正定級和工齡核定;
(五) 大中專畢業生接收手續;
(六) 其他需經授權的人事代理事項。
第二十一條 人事代理方式可由單位集體委託代理,也可由個人委託代理;可多項委託代理,也可單項委託代理;可單位全員委託代理,也可部分人員委託代理。
第二十二條 單位辦理委託人事代理,須向代理機構提交有效證件以及委託書,確定委託代理項目。經代理機構審定後,由代理機構與委託單位簽訂人事代理合同書,明確雙方的權利和義務,確立人事代理關系。
個人委託辦理人事代理,根據委託者的不同情況,須向代理機構提交有關證件復印件以及與代理有關的證明材料。經代理機構審定後,由代理機構與個人簽訂人事代理合同書,確立人事代理關系。
第四章 招聘與應聘
第二十三條 舉辦人才交流會應當按照管理許可權經縣以上政府人事行政部門批准。其中舉辦全省(自治區、直轄市)范圍內的人才交流會,須經所在地省級政府人事行政部門批准;舉辦名稱冠以「中國」、「全國」等稱謂的人才交流會,由人事部或其授權的省級人事行政部門批准。未經批准,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舉辦人才交流會。
第二十四條 人才交流會應當由具備國家和當地政府規定條件的人才中介服務機構舉辦。舉辦者應當對參加人才交流會的招聘單位進行資格審查,對招聘中的各項活動進行管理。
第二十五條 用人單位可以通過委託人才中介服務機構、參加人才交流會、在公共媒體和互聯網發布信息以及其他合法方式招聘人才。
第二十六條 用人單位公開招聘人才,應當出具有關部門批准其設立的文件或營業執照(副本),並如實公布擬聘用人員的數量、崗位和條件。
用人單位在招聘人才時,不得以民族、宗教信仰為由拒絕聘用或者提高聘用標准;除國家規定的不適合婦女工作的崗位外,不得以性別為由拒絕招聘婦女或提高對婦女的招聘條件。
第二十七條 用人單位招聘人才,不得以任何名義向應聘者收取費用,不得有欺詐行為或採取其他方式謀取非法利益。
第二十八條 人才中介服務機構通過各種形式、在各種媒體(含互聯網)為用人單位發布人才招聘廣告,不得超出許可業務范圍。廣告發布者不得為超出許可業務范圍或無許可證的中介服務機構發布人才招聘廣告。
第二十九條 用人單位不得招聘下列人員:
(一)正在承擔國家、省重點工程、科研項目的技術和管理的主要人員,未經單位或主管部門同意的;
(二)由國家統一派出而又未滿輪換年限的赴新疆、西藏工作的人員;
(三)正在從事涉及國家安全或重要機密工作的人員;
(四)有違法違紀嫌疑正在依法接受審查尚未結案的人員;
(五)法律、法規規定暫時不能流動的其他特殊崗位的人員。
第三十條 人才應聘可以通過人才中介服務機構、人才信息網路、人才交流會或直接與用人單位聯系等形式進行。應聘時出具的證件以及履歷等相關材料,必須真實、有效。
第三十一條 應聘人才離開原單位,應當按照國家的有關政策規定,遵守與原單位簽定的合同或協議,不得擅自離職。
通過辭職或調動方式離開原單位的,應當按照國家的有關辭職、調動的規定辦理手續。
第三十二條 對於符合國家人才流動政策規定的應聘人才,所在單位應當及時辦理有關手續,按照國家有關規定為應聘人才提供證明文件以及相關材料,不得在國家規定之外另行設置限制條件。
應聘人才凡經單位出資培訓的,如個人與單位訂有合同,培訓費問題按合同規定辦理;沒有合同的,單位可以適當收取培訓費,收取標准按培訓後回單位服務的年限,按每年遞減20%的比例計算。
第三十三條 應聘人才在應聘時和離開原單位後,不得帶走原單位的技術資料和設備器材等,不得侵犯原單位的知識產權、商業秘密及其他合法權益。
第三十四條 用人單位與應聘人才確定聘用關系後,應當在平等自願、協商一致的基礎上,依法簽定聘用合同或勞動合同。
第五章 罰 則
第三十五條 違反本規定,未經政府人事行政部門批准擅自設立人才中介服務機構或從事人才中介服務活動的,由縣級以上政府人事行政部門責令停辦,並處10000元以下罰款;有違法所得的,可處以不超過違法所得3倍的罰款,但最高不得超過30000元。
違反本規定,未經政府人事行政部門批准擅自設立中外合資人才中介機構的,由省級以上政府人事行政部門按照前款規定予以處罰。
第三十六條 人才中介服務機構違反本規定,擅自擴大許可業務范圍、不依法接受檢查或提供虛假材料,不按規定辦理許可證變更等手續的,由縣級以上政府人事行政部門予以警告,可並處10000元以下罰款;情節嚴重的,責令停業整頓,有違法所得的,沒收違法所得,並可處以不超過違法所得3倍的罰款,但最高不得超過30000元。
第三十七條 違反本規定,未經政府人事行政部門授權從事人事代理業務的或者未經批准擅自組織舉辦人才交流會的,由縣級以上政府人事行政部門責令立即停辦,並處10000元以下罰款;有違法所得的,可處以不超過違法所得3倍的罰款,但最高不得超過30000元;情節嚴重的,並責令停業整頓。
第三十八條 人才中介服務機構違反本規定,超出許可業務范圍接受代理業務的,由縣級以上政府人事行政部門予以警告,限期改正,並處10000元以下罰款。
第三十九條 用人單位違反本規定,以民族、性別、宗教信仰為由拒絕聘用或者提高聘用標準的,招聘不得招聘人員的,以及向應聘者收取費用或採取欺詐等手段謀取非法利益的,由縣級以上政府人事行政部門責令改正;情節嚴重的,並處10000元以下罰款。
第四十條 個人違反本規定給原單位造成損失的,應當承擔賠償責任。
第四十一條 用人單位、人才中介服務機構、廣告發布者發布虛假人才招聘廣告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門依照《廣告法》第三十七條處罰。
人才中介服務機構超出許可業務范圍發布廣告、廣告發布者為超出許可業務范圍或無許可證的中介服務機構發布廣告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門處以10000元以下罰款;有違法所得的,可處以不超過違法所得3倍的罰款,但最高不得超過30000元。
第四十二條 人才中介活動違反工商行政管理規定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門依照有關規定予以查處。
第六章 附 則
第四十三條 本規定由人事部、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負責解釋。
第四十四條 本規定自2001年10月1日起施行。1996年1月29日人事部發布的《人才市場管理暫行規定》(人發[1996]11號)同時廢止。
5. 上海人才中介機構資質要怎麼辦理
一:申辦人才中介公司可開展以下項目:
1、人才供求信息的收集、整理、儲存、發布和咨詢服務;
2、人才推薦;
3、人才招聘
4、人才信息網路服務
5、人才測評;
6、人才培訓
7、法律、法規、規章等規定的其他有關業務。
二、申辦設立人才中介服務機構/申請人力資源服務許可證,應當符合以下基本條件:
1、注冊地址房屋必須是純商業用房及工業用房,產權證復印件)房屋租賃合同原件
2、注冊資本、實收資本不得少於人民幣10萬元;
3、需要有5本人才中介服務資格證書:1本中介師 4本中介員 .
註:本公司也可提供相關的人員證書及注冊地址!
三:申請人力資源服務許可證所需材料
《1》申請書、《上海市設立內資人才中介服務機構申請表》;
《2》工商行政管理部門核發的《企業名稱核准通知書》
《3》機構負責人的簡歷、身份證;
《4》五名工作人員基本情況(職業資格證書、勞動合同及單位繳納社保證明);
《5》房產使用證明(提供50平方米以上商務用房房產證或租賃合同及房產證);
《6》工作設備(型號、數量)情況;
《7》***報告(兼營機構需提交上一年的財務報表);
《8》工作規范和章程;
《9》其它規定提交的材料!
6. 人才中介從業資格和人才中介員有什麼關系
上海市實行人才中介職業資格制度
相關資格考試定於明年舉行
宏圖
今後,凡獨立從事人才中介的人員必須取得相關的職業資格。日前,上海市人事局根據《人才市場管理規定》的精神,制定下發了《上海市人才中介職業資格制度暫行規定》(以下簡稱《規定》)。
《規定》解釋,人才中介職業資格包括人才中介員從業資格和人才中介師執業資格。人才中介員、中介師是指通過考試取得相應資格,並經登記或注冊後,在本市人才中介機構從事人才中介工作的專業技術人員。
《規定》明確,在本市就業,並具備相關條件的人員,可以參加人才中介員、中介師的從業資格考試。上海實行全市統一大綱、統一命題、統一組織的人才中介職業資格考試,原則上每年組織一次。對考試合格者,由市人事局頒發統一印製的《上海市人才中介員從業資格證書》或《上海市人才中介師執業資格證書》。
《規定》強調,人才中介員實行登記制度。人才中介師實行注冊制度,注冊有效期為兩年。凡工作單位變動並仍從事人才中介工作的,人才中介員應及時變更登記,人才中介師應重新辦理注冊手續。《上海市人才中介師執業資格證書》是人才中介機構依法申領《人才中介服務執業許可證》的依據,也是持證者獨立從事人才中介業務工作的依據。
又訊 為配合實施《上海市人才中介職業資格制度暫行規定》,上海市任職資格考試中心將於明年舉行上海市人才中介職業資格考試,具體時間安排在2002年4月20日、21日。考試科目為人才中介理論與實務、人力資源管理、人才中介職業規范與實務、人才中介相關法律基礎。考試報名時間為2001年11月30日—12月2日9 00一16 00,考試咨詢電話9500190388。
可以參考 下面的網站,不知道能不能幫到您。
7. 如何辦理人才中介許可證
辦理條件
1:注冊資本(金)或者開辦資金不少於人民幣十萬元;
2:有與開展人才中介服務相適應的場所和設施;
3:有不少於五名大專以上學歷的專職工作人員;
4:有規范的名稱和章程;
5:有獨立承擔民事責任的能力;
申報材料
1:申請報告;
2:申辦人才中介機構審批表一式三份;
3:人才中介機構章程;
4:辦公或者服務場所所有權或者使用權證明;
5:驗資證明及辦公設備情況說明;
6:申請人和工作人員身份證復印件、學歷證書復印件;
辦事流程
1:申請人到省公務員局(省人力資源開發辦公室)辦公場所或通過信函、電報、電傳、傳真等方式提出書面行政許可申請;
2:流動調配處經辦人員對申請事項依法不需要取得行政許可的,即時告知申請人不受理,對申請事項依法不屬於本部門職權范圍的,即時告知申請人向行政機關申請;
3:對受理申請的,並經實地勘查符合條件的,由流動調配處經辦人員對報送材料進行審核、處領導進行復核後報分管局領導審批。
參考資料來源:南平市建陽區政府網-人才中介服務許可
8. 人才中介服務許可證和人力資源許可證有什麼區別
人才中介服務許可證和人力資源許可證的區別主要有:
審核管理的部門不同
人力資源許可證是依據《就業服務與就業管理規定》有就業和失業保險處、行政許可處2個部門審核管理;而人才中介服務許可證是依據《人才流動管理暫行條例實施細則》、《人才市場管理規定》、《人才流動管理暫行條例》有行政許可處審核管理的。
人員配置不同
取得人力資源許可證需要有4名以上(人才中介需5名以上)具備國家人力資源管理師、職業指導師職業資格或熟悉人力資源市場法律法規和政策業務並經省勞動保障行政部門考核合格的專職工作人員;而取得人才中介服務許可證需要有5名以上大專以上學歷、取得人才中介服務資格證書的專職工作人員。
從事人力資源服務機構的相關要求:
有與開展人才中介業務相適應的場所、設施,注冊資本(金)不得少於50萬元;
有5名以上大專以上學歷、取得《人力資源服務資格證書》的專職工作人員;
有健全可行的工作章程和制度;
有獨立承擔民事責任的能力;
相關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條件 申請通過後,由省廳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門核實批准後,頒發《人力資源服務許可證》,企業憑《人力資源服務許可證》和相關文件,可以申請人力資源服務營業;
網路---人力資源服務
9. 廣州人才中介資格證怎麼申請和辦理啊
中國建設網>文件發布 > 政策咨詢·地區級 > 廣東 >粵|廣州 > 正文人才中介審批辦事指南(2006版)
來源:廣州番禺人事局2008-10-31 訂閱每日快訊
政策依據 《人才市場管理規定》(國家人事部、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2001年10月第一號令)、《廣東省人才中介服務許可證年檢暫行辦法》(粵發[2002]199號)。
當事人須
具備條件 1、具有5名以上大學專科畢業以上學歷、取得省人民政府人事行政部門頒發的人才中介服務資格證的專職工作人員;
2、機構的注冊資金不得少於人民幣十萬元;
3、市橋城區范圍內的人才中介服務機構的經營服務場所面積達50平方米以上,市橋城區范圍以外的各鎮人才中介服務機構的經營服務場所面積達30平方米以上;
4、業務范圍必須是開展人才中介服務業務;
5、相關經營證照齊全。
提交資料 1、設立人才中介服務機構的申請報告;
2、公司章程及管理制度;
3、辦公場所產權證明原件和復印件(場地租賃的須提交租賃合同);
4、注冊資金驗資證明原件和復印件;
5、法定代表人身份證原件和復印件;
6、工作人員學歷證書復印件和省人民政府人事行政部門頒發的人才中介服務資格證復印件;
7、申請人的營業執照原件和復印件。
審批時限 由於要報上級人事部門審批,未能確定辦結時限。
委託辦理
部門 廣州市番禺區人才交流管理辦公室 交流部
聯系電話 84693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