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一篇論文在發表時,最多可以有幾個作者被署名上去
1 署名的意義
作者在自己撰寫的論文中署名有以下3個方面的意義:
1)署名作為擁有著作權的聲明.1990年9月7日第7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15次會議通過,1991年6月1日起施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中規定:"著作權屬於作者";著作權包括"署名權,即表明作者身分,在作品上署名的權利".可見,在發表的論文中署名,是國家賦予作者的一種權利,當然受到國家法律的保護.其實,署名也是作者通過辛勤勞動所應得的一種榮譽,以此表明他們的勞動成果和作者自己得到了社會的承認和尊重.署名本身即向社會聲明,作者對該作品擁有了著作權,任何個人和單位不能侵犯.
2)署名表示文責自負的承諾.所謂文責自負,就是論文一經發表,署名者即應對論文負法律責任,負政治上,科學上的責任.如果論文中存在剽竊,抄襲的內容,或者政治上,科學上或技術上存在錯誤,那麼署名者就應完全負責,署名即表示作者願意承擔這些責任.
3)署名便於讀者同作者聯系.署名也是為了建立作者與讀者的聯系.讀者閱讀文章後,若需要同作者商榷,或者要詢問,質疑或請教,以及求取幫助,可以直接與作者聯系.署名即表示作者有同讀者聯系的意向,署名也為讀者同作者聯系提供了可能.
2 署名對象
署名者只限於那些參與選定研究課題和制定研究方案,直接參加全部或主要部分研究工作並做出主要貢獻,以及參加論文撰寫並能對內容負責,同時對論文具有答辯能力的人員;僅參加部分工作的合作者,按研究計劃分工負責具體小項的工作者,某一項測試任務的承擔者,以及接受委託進行分析檢驗和觀察的輔助人員等,均不應署名,但署名者可以將他們作為參加工作的人員一一列入"致謝"段,或注於篇首頁地腳處.
個人的研究成果,個人署名;集體的研究成果,集體署名(一般應署作者姓名,不宜只署課題組名稱).
集體署名時,按對研究工作貢獻的大小排列名次.
3 署名的位置與格式
通常,學術性期刊中將署名置於題名下方,並採用如下格式:
作者姓名
(作者工作單位名稱及地址)
2. 在學術論文署名時,作者與論著中的研究沒
學術論文一般指對所研究的內容進行描述,包括背景,目的,方法,結果等。 而學術專著是指所編輯的在研究領域內的書籍。
3. 研究成果發表時,哪些人有資格在論文上署名
參與研究的人員 。看論文期刊有沒有要求必須幾個作者,有第一第二作者。
署名者只限於那些參與選定研究課題和制定研究方案,直接參加全部或主要部分研究工作並做出主要貢獻,以及參加論文撰寫並能對內容負責,同時對論文具有答辯能力的人員。
僅參加部分工作的合作者,按研究計劃分工負責具體小項的工作者,某一項測試任務的承擔者,以及接受委託進行分析檢驗和觀察的輔助人員等,均不應署名,但署名者可以將他們作為參加工作的人員一一列入"致謝"段,或注於篇首頁地腳處。
個人的研究成果,個人署名;集體的研究成果,集體署名(一般應署作者姓名,不宜只署課題組名稱)。
論文發表在署名上的要求:
論文的署名必須是真是,即真名,是不能夠用筆名的,並且要將工作單位與郵編標明,以便於聯系或者供讀者進行咨詢。一般的排版順序為工作單位,郵編,作者。
如果是集體創作的應在文章的後面標注清楚執筆人或者是整理者的姓名,以便用來明確責任與查詢考證。
論文署名要本著實事求是的原則,且不可過多。原則上凡是參加全部或者部分主要的工作,參與文章撰寫,能夠對文章負部分或者全部責任,可以進行答辯的人, 都要署名。
在署名的次序上應該按照其所作出的貢獻的多寡進行排序,主要的人物排在前面,其他依次往下排。
而且從目前各省的晉升要求及實際情況上看,署名過 多也沒什麼意義,一般來說三到五人即可,參與協作的,做指導工作的,可以根據情況列在書名中或者在文章末尾致謝中寫出。
不要出現一篇短文或者臨床報道出現 多個甚至十幾個作者的情況。
署名是一件嚴肅的事情,其科學性很強,但是由於近些年來社會上的某些風氣也對學術界有一定的沖擊,所以在 某些作者署名上也存在一些問題,如,署名過多,雜亂,還有一些掛名的。
醫學論文的第一作者是必須對文章負責的,要講求原則,不能胡亂署名,尤其是與本文無 關的就更不能寫上,不可以用署名來達到幫助別人創造晉升條件的目的。
發表論文時的注意事項:
一、基本要求
1、獨立撰寫申報人員可以提交為申報專業技術資格評審專門撰寫的論文,也可以使用在技術業務刊物上發表過的論文,但必須是由申報人員本人獨立撰寫,不能是與他人合作撰寫,更不能抄襲、拼湊,甚至請他人代筆。
宣傳報道、會議發言稿、簡報、資料介紹、考察報告、項目報告、教材、畢業論文、譯文,參與編寫的工作計劃、章程、辦法以及事務性、操作性的具體工作方案等材料均不屬申報論文范疇。
論文要論述完整、獨立成篇,不能是文章的摘要或其中部分章節。
2、專業一致申報人員提交論文的專業內容必須與本人申報的專業類別一致,也必須和本人現任工作崗位的專業相一致。
3、內容以闡述個人工作成果為主題撰寫論文時要理論聯系實際,有一定的獨到見解,應有具體詳實的材料基礎,論文應體現申報人員工作中積累的經驗、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具有一定的理論素養和技術水平。
重點闡述本人在其中發現、分析、解決較復雜問題或新技術應用、創新的過程。
4、時限要求;申報人員提交的論文要反映出近幾年取得的專業技術工作的成績,論文必須是參加工作以後撰寫的。
二、編寫要求
1、論文正文字數在3000字左右,摘要字數在400至500字之間。
2、論文中引用的文字、數據應採取加註的方式,並在參考文獻表中註明原作者、原文章名稱、頁碼、日期。
3、論文中引用的表格應在表格下面注釋原作者、原文章名稱、頁碼、日期。
4、申報論文須用A4規格的紙列印(可雙面列印)3份,並按照編寫格式中的項目順序裝訂。
三、編寫格式
論文應包含:
1、封面(包括標題、作者姓名、作者單位、課題的專業方向)。
2、摘要。
3、關鍵詞。
4、目錄。
5、緒論(說明研究背景、動機、意義和目的)。
6、論文主體。
7、結論及建議。
8、參考文獻(應與正文中的加註對應)。
9、附錄部分(包括正文部分沒有使用、只使用了部分的與論文有關的重要數據和資料。諸如各類統計表、較復雜的公式推導、計算機列印輸出件、術語符號的說明等,都可作為說明論文的有用信息置於附錄中)。
10、封底。
撰寫論文應避免以下現象:
1、論文的題目太大,論文不結合自己的實際工作,只是泛泛的議論一些觀點和問題,或是講述眾所周知的一些道理 。
2、論文以介紹本人接觸到的一些新知識、新概念、新方法為主,缺少對有關問題親自實踐和深入研究。
3、論文寫成工作總結,簡單羅列幾年的工作項目。
4、把教材上、報刊上的文章或別人寫過的東西大篇幅地抄襲、拼湊成一篇文章,在文章中看不到個人的實踐成果和觀點。
5、論文缺乏時效性,論文內容所涉及的知識、理論、技術、數據等已被更新、替代,不再有參考價值,不能解釋或不適用於目前行業發展的新情況、新問題。
4. 學術論文應該如何署名
學術論文署名的方法:
1、主要收集數據者,對數據進行分析和總結,執筆撰寫文稿。作為第一作者。
2、課題負責人參與整個研究過程,數據分析討論,文稿修改等。作為通訊作者。
3、所有本研究組的碩士、博士、博士後,凡是在本研究組學習工作期間受到研究組的相關經費支持而獲得的所有數據和相關資料,在撰文發表時,第一單位必須是實際研究單位。
4、研究組任何成員(無論離開的還是在學的),在發表與本組相關的學術論文時,成稿後必須經過本研究組的討論和集體修改,方可投稿。任何人在沒有通過研究組的修改討論時,都不得擅自投稿。
5、進入本研究組的博士生、博士後,在總結發表其在碩士期間和博士期間的數據時,作者單位都要署原工作和學習單位,通訊作者原則上是原導師。
(4)學術成果署名時擴展閱讀:
學術論文署名容易出現的錯誤:
1、論文署名不完整或者夾帶署名。
2、不能堅持對參與科研實踐過程並作出實質性貢獻的學者進行署名的原則,而是進行榮譽性、饋贈性和利益交換性署名;論文署名排序不當。沒有體現作者對論文貢獻程度,不是由論文作者共同確定署名順序;第一作者或通訊作者數量過多;冒用作者署名。
3、在學者不知情的情況下,冒用其姓名作為署名作者。應在論文發表前應讓每一位作者知情同意,並認可論文的基本學術觀點。
國際檢驗醫學期刊雜志 -論文的署名原則
改革網-關於在學術論文署名中常見問題或錯誤的誠信提醒
5. 碩士學位論文期間取得的科研成果格式怎麼寫
由標題、摘要、關鍵詞、前言、材料與方法、結果、討論、參考文獻等部分組成。
標題概括地說明該研究的目的及重要性,並極其扼要地表述是以何種實驗材料與方法得出的何種研究結論,突出論文的新見解和研究結果的意義。前言簡要表述本研究課題的背景、前人的研究結果和未能解決的問題,以及本研究的主要實驗(試驗)內容和研究目的。
結果客觀描述和科學分析實驗(試驗)過程中發生的現象;寫明應用的公式、反應方程式;用表格、坐標圖或曲線圖准確列出實驗中得出的數據;表述實驗得出的最終結果。參考文獻列出與本研究課題直接有關的前人發表的文獻(包括參考前人的成果、方法、材料等)。
(5)學術成果署名時擴展閱讀:
碩士學位論文要求規定:
1、學位論文答辯委員會必須有外單位的有關專家參加,其組成人員由學位授予單位遴選決定。學位評定委員會組成人員名單由學位授予單位確定,報國務院有關部門和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備案。
2、學位評定委員會負責審查通過學士學位獲得者的名單;負責對學位論文答辯委員會報請授予碩士學位或博士學位的決議,作出是否批準的決定。決定以不記名投票方式,經全體成員過半數通過。
3、決定授予碩士學位或博士學位的名單,報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備案。學位授予單位,在學位評定委員會作出授予學位的決議後,發給學位獲得者相應的學位證書。
6. 你是如何看待「沒有參與研究,就在學術成果上署名」的這一行為
沒有參與研究,但是在學術上卻有了署名,這種行為已經有很多年了,只不過現在的媒體特別發達,會被大家知道對這種行為進行譴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