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江若塵的科研成果
論文
1.價格歧視和網路營銷 生產力研究 2001.1
2.試析安索夫拓展戰略和波特競爭戰略的關系 生產力研究 2001.3
3.員工的超監督激勵 數量經濟與技術經濟研究 2002.12
4.顧客滿意度的衡量 技術經濟 2003.5
5.A New Perspective of Customer Perceived Value Journal of Customer Behaviour 2004.3
6.The Characteristics of Chinese Market Environment The IABPAD Conference Proceedings 2004.5
課題
1.大企業利益相關者問題研究,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立項項目(01JA630039);
2.中國工商管理教學改革和發展研究,教育部新世紀高等教育教學改革工程【教高(2000)14號】;
3.WTO與我國經濟類研究生的培養,國務院學位辦公室華東研究中心項目;
4.中小企業支持體系研究,安徽省哲學社會科學規劃項(AHSK01-02D041);
5.大企業利益相關者問題研究,安徽省教育廳項目(2001JW199)。
專著
1.大企業利益相關者問題研究,上海財經大學出版社,2004;
2.企業利益相關者的微觀分析,中國商業出版社,2004。
獲獎情況
磨洋工和效率工資,蚌埠市政府三等獎,2001;
大企業利益相關者問題研究,蚌埠市第五次社科優秀成果三等獎,2005。
『貳』 林鍾高的學術成果
林鍾高教授在《會計研究》、《財經研究》、《審計研究》、《經濟管理》、《財務與會計》、《稅務與經濟》、《財經理論與實踐》等國內外重要刊物上 發表230多篇學術論文,總字數130多萬字 。100多篇學術論文或被有關刊物、文集轉載;或獲得省部級和專業學會等獎勵,其學術觀點被眾多學者所引用或評論。 承擔財政部、原冶金部、安徽省教育廳等省部級科研課題和寶鋼、馬鋼等大型企業合作研究課題多項 ,課題成果深受專家肯定。作為會計審計學科評審專家,長期為國家社會科學基金、教育部的青年教師資助計劃等基金項目做評審工作;作為安徽省高校職稱評審委員會和學位評審委員會的學科組成員和評委會委員,多年來為全省高校教師的職稱評定和學位評定做評審工作。
獲獎情況一覽:
《現代審計基礎》 獲得原冶金部優秀教材唯一中青年獎(1995);
《國際會計標准導論》 獲得上海市哲學社會科學優秀科研成果三等獎(政府獎,1996);
《會計行為論》 獲得安徽省哲學社會科學優秀科研成果二等獎(政府獎,1998);
《審計學》 獲得安徽工業大學優秀教材一等獎(1999);
《新編高等會計學》 獲得安徽省哲學社會科學優秀著作三等獎(政府獎,2001);
《會計准則經濟論綱》 獲得安徽省哲學社會科學優秀著作三等獎(政府獎,2003);
《獨立審計理論研究》 獲得安徽省教育廳人文社科優秀成果三等獎(2003);
《公司治理與會計》 獲得安徽省哲學社會科學優秀科研成果三等獎(2005)等等。
1993年被國家人事部、國家教委授予「全國優秀教師」的光榮稱號,同年獲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的終身待遇; 1994年獲首屆「寶鋼教育基金優秀教師」獎章;
1995年入選安徽省高校中青年教師學科學術帶頭人培養對象;
2001年被選入安徽省學術技術帶頭人後備人選;
2002年被評為安徽省先進工作者;
2004年被評為安徽省師德標兵和五一勞動獎章,並被評為全國師德先進個人;
2005年被評為全國先進工作者。
2005年被中國管理科學研究院評為「2004年度中國管理科學傑出研究者」。
『叄』 周曉光的獲獎情況
1. 安徽省「模範教師」(2001年)
2.《徽商研究》獲國家社會科學基金優秀成果三等獎、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三等獎、安徽省第四屆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一等獎
3.《徽商與經營文化》獲安徽省第五屆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三等獎(2001年)
4.《安徽文化史》獲安徽省第五屆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一等獎(2001年)
5.《徽州鹽商個案研究:二房貲產清簿剖析》獲安徽省第六屆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二等獎(2003年)
6.《中國歷史大事典》2001年獲山東省圖書獎
7. 省級教學成果二等獎(2005年)、三等獎(2008年)
8.《徽州文化全書.新安理學》獲安徽省第八屆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一等獎、第一屆中國出版政府獎圖書獎提名獎、安徽省圖書一等獎(2007年)
9.《徽州傳統學術文化地理研究》獲安徽省第八屆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二等獎(2007年)
『肆』 安徽省社會科學界聯合會的機構設置
(一)辦公室
協助省社科聯領導處理日常工作;負責文稿起草、會議組織、文電處理、檔案、保衛、保密、信訪、財務等工作;負責機關及直屬事業單位機構編制、人事管理及離退休人員的服務管理工作。
(二)學會工作處
負責擬定全省社會科學社團組織建設和發展規劃,並組織實施;負責對全省社會科學學會、研究會工作進行指導和協調;組織各學會、研究會開展學術研究和對外聯系、合作、交流;負責省屬社會科學學會、研究會的年檢和新建學會、研究會的審查與審批工作;承擔安徽省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的評選工作。
(三)普教咨詢處(科研處)
負責全省社會科學知識宣傳、教育和普及工作;負責擬定社科聯系統科研課題的規劃和年度科研計劃,並組織實施;負責全省社會科學科研成果推廣、應用和信息化建設與管理工作,為我省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提供咨詢服務。
(四)機關黨委
組織和領導所屬黨支部貫徹黨的路線、方針、正常和我會黨組的決議;加強黨的思想、組織、作風建設;做好組織發展黨員的工作;指導工會按照章程開展工作;圍繞中心工作,推進效能建設。
『伍』 安徽省社會科學界聯合會的主要職能
(一)公務職能
政府授權負責對省屬社科類學會、研究會、協會的管理、指導和審批等工作;負責對民辦社科研究機構進行業務管理;受省政府委託組織安徽省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評審工作;負責指導省轄市社科聯開展工作。
(二)業務職能
為發揮社科聯「橋梁紐帶、組織協調、咨詢服務、宣傳普及」四大職能作用,安徽省社科聯構建了四大公共服務平台,一是組織社科界開展全省發展戰略等重大現實問題的研究,構建「學界興皖」的應用對策研究平台;二是開展人文社會科學知識普及活動,構建「安徽人文講壇」的公共文化服務平台;三是組織對徽文化、淮河文化、皖江文化的研究,構建「厚重安徽」地方歷史文化研究平台;四是舉辦安徽省社會科學界學術年會,構建多學科、高層次、權威性、品牌化的「學界年會」學術交流平台。
『陸』 劉銀國的代表性成果
[1] 論文:「基於博弈分析的上市公司監事會研究」,《管理世界》,2004,(6):144-146
[2] 論文:「企業績效評估指標和方法的構建」,《財貿研究》,2003,(3):103-108
[3] 論文: 「基於上市公司經營業績的薪酬設計」,《經濟管理》,2004,(1):54-58
[4] 論文:「對獨立董事制度的理性分析」,《經濟問題探索》,2004,(1):41-43
[5] 論文: 「國有上市公司治理結構研究」,《經濟學動態》,2004,(7):52-54
[6] 劉銀國、楊善林、李敏,「公司治理與信息透明度問題研究」,《經濟社會體制比較》,2005,(2):46-51
[7] 論文: 「國有企業經營者激勵機制設計」,《經濟學動態》,2005,(3):48-52
[8] 論文: 「國有企業經營者選擇機制探討」,《經濟體制改革》,2005,(4):50-54
[9] 論文: 「基於委託代理理論的國有企業經營者激勵機制研究」,《經濟問題探索》,2007,(1):155-160
[10] 論文: 「國有企業公司治理與政府的角色」,《經濟學動態》,2006(12):27-32
[11] 論文: 「國有企業公司治理准則研究」,《經濟學動態》,2007(12):30-32
[12] 論文: 「國有企業員工參與公司治理研究」,《經濟管理》,2007(24):26-33
[13] 劉銀國,「國有獨資企業董事會問題研究」,《經濟問題探索》,2008(8):99-103
[14] 論文: 「國有企業經營者激勵與績效關系研究—來自深交所國有上市公司的證據」,《經濟學動態》,2008(12):61-65
[15] 論文: 「我國上市公司股利政策有效性實證研究」,《經濟管理》,2008(14)
[16] 論文: 「國有企業高管薪酬管制有效性研究」,《經濟管理》,2009(10)
[17] 論文: 「董事會治理和公司績效相關性研究」,《公司治理評論》,2009(3):122-129,ISTP檢索
[18] 論文: 「國有企業員工參與公司治理與公司績效相關性研究」,《經濟學動態》,2010(4):56-59
[19] 論文: 「股權結構與公司績效相關性研究」,《管理世界》,2010(9):177-179
[20] 論文: 「公司治理對現金股利政策影響的實證研究」,《公司治理評論》,2010(4):71-79
[21] 論文:「公司治理與企業價值的實證研究」,《管理評論》,2011(2):45-52;
[22] 專著:《國有企業公司治理研究》,合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出版社,2008.1 [1]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國有企業自由現金流量優化與控制機制研究,項目批准號71172190,2012.01-2015.12
[2] 教育部人文社科規劃項目:基於公平正義視角的國有企業高管薪酬制度研究, 09YJA630002,2010.1~2011.12
[3] 安徽省哲學社會科學規劃課題: 基於信息經濟學的國有企業經營者選擇及激勵機制研究,AHSK03~04D44,2005.1~2006.12,已結項
[4] 安徽省哲學社會科學規劃課題:經濟欠發達地區農村公共產品供給機制研究,AHSKF05-06D40,2007.1~2008.12,已結項
[5] 安徽省高等學校自然科學研究重點項目:國有企業員工參與公司治理模式、度及有效性,KJ2009A64,2010.1~2011.12,在研
[6] 安徽省教育廳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項目:基於農民自治的農村合作經濟組織問題研究,2007SK129,已結項
[7] 中華全國供銷合作總社科研項目:農村合作經濟組織重構與治理問題研究,GXZSKY06016,已結項
[8] 安徽省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委託課題:體現科學發展觀的國有企業領導人員綜合考核[7評價研究,2009.1~2009.12,已結項 [1]論文《論農村供銷合作社的創新》2006年獲2001~2004年度安徽省社會科學文學藝術優秀成果獎論文二等獎
[2]專著《國有企業公司治理研究》2010年獲2007~2008年度安徽省社會科學文學藝術優秀成果獎著作二等獎
[3]論文《國有上市公司治理結構研究》2006年獲2003~2004年度安徽省普通高等學校人文社科研究優秀成果獎三等獎
[4]論文《基於博弈論的上市公司監事會分析》2007年獲安徽財經大學十五期間優秀科研成果獎二等獎
[5]2005年入選安徽省高校中青年學科帶頭人培養對象
[6]2008年被評為第一批安徽省學術和技術帶頭人。
『柒』 安徽省社會科學院的專家學者
萬 萍 衛 國 王 剛 方 英 方金友 孔令剛 葉維根 白 雲 邢 軍 劉奇中 江 濤 慶躍先
楊國化 李小群 李季林 吳元康 吳興國 吳治中 吳樹新 吳海升 何 平 宋 蓓 張小平 張亨明
張謀貴 范麗娟 胡 曉 徐本純 康福升 曹樹青 蔣曉嵐 程宏志 程惠英 王慧
『捌』 劉雲的所獲獎勵
國家機械工業部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1996年)
安徽省自然科學優秀學術論文一等獎1項(1991年)
安徽省高等學校人文社會科學優秀科研成果一等獎1項(1994年)
安徽省社會科學優秀科研成果二等獎1項(2001年)
安徽省社會科學優秀科研成果三等獎1項(2001年)
2005年,榮獲「北京市教育創新標兵」稱號
2006年,被推薦為國防科技高層次專家人才
2006年,榮獲北京理工大學「十五」先進科技工作者稱號
2007年,入選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
2008年,入選北京市宣傳文化系統「四個一批」人才計劃
國防科技進步三等獎1項(2010年)
『玖』 安徽省優秀社會科學成果獎包括哪些
這個給誰獎的
給政府機關的
都是催牛逼的
『拾』 袁維海的科研課題
1、加強和改進轉型期宣傳思想工作研究安徽省社科規劃課題 課題負責人之一 2003年已結題
2、安徽農村費稅改革與基層政府職能轉變的實證分析國家行政學院課題 課題負責人 2003年已結題
3、欠發達地區縣域經濟可持續發展問題研究國家行政學院課題 課題負責人 2005年已結題
4、安徽產業集群與地區競爭力研究國家社科基金課題子課題 課題負責人 在研
5、強化社區功能、推進和完善城市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務體系的建設研究合肥市招標課題 第二負責人 已結題
6、農村稅費改革與基層治理研究 安徽省教育廳人文社科項目 課題負責人 2007年已結題
7、完善服務型政府網站建設的對策研究 中國行政管理學會課題 課題負責人 2008年已結題
8、我國就業政策的缺陷及政府作為 中國行政管理學會2009年招標課題 課題負責人 在研 ;
9、《安徽新農村建設中財稅政策創新研究》(項目編號AHSK07-08D40)安徽省2007-2008年度哲學社會科學規劃項目 課題負責人 在研。 第三屆安徽省自然科學優秀成果三等獎(2000年);
第五屆安徽省社會科學優秀論文三等獎(2001年);
第六屆安徽省社會科學優秀論文三等獎(2004年)。 1、Yuan Weihai,Meng LiKnowledge Transfer in Chinese Multinational Corporations 2009年IEEE信息科學與技術國際學術會議 ;IEEE xplore和EI核心資料庫收錄;
2、Yuan Weihai, Zhu Liangquan, Qiao HuiStudy on Intellectual Property Protection System of Private Economy 2009年中國民營經濟創新國際論壇(2009年10月); ISTP(Index to Scientific & Technical Proceedings 科學技術會議錄索引)檢索;
3、Yuan Weihai,,Wu Yigang,,Qiao Hui The Research on Development Price Models for Innovated-technology Procts with Introction of Time Variable 第六屆中國技術管理學術年會(2009年4月); ISTP(Index to Scientific & Technical Proceedings 科學技術會議錄索引)和ISSHP(Index to Social Sciences & Humanities Proceedings社會科學及人文科學會議錄索引)檢索;
4、袁維海吳義剛引入時間變數的創新產品價格演變模型研究 《上海經濟管理幹部學院學報》 2009年第5期
5、洪二麗袁維海陶行知「以教人者教己」思想探究《安徽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年第18卷第4期
6、袁維海關於我國電力走節能型發展之路的思考《華東經濟管理》 獨著10000字 2008年第12期
7、袁維海生態文明建設與經濟發展方式轉變 《中國集體經濟》 獨著 5500字 2008年第4期
8、袁維海生態文明建設對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的新要求 《江淮》 獨著 1500字 2008年第9期
9、袁維海構建現代農業的支撐體系 《安徽農業科學》 獨著 7800字 2008年第29期
10、Yuan Weihai, zhouweiliang On China City Management and Related Risks 合著 7100字 第二十七屆國際行政學會、國際行政院校聯合會國際會議宣讀論文 2007年7月阿聯酋阿布德哈比
11、袁維海現代農業的支撐體系建設 《鄉鎮經濟》 獨著 8200字 2007年第2期
12、袁維海孫陶農村老年居民婚姻狀況對商業養老保險的吸附力研究 《鄉鎮經濟》 合著 14000字 2007年第8期
13、袁維海創新就是動力 《中國企業報》 獨著 1500字 2007年6月21日
14、袁維海構建符合科學發展觀的綠色物流體系 《商場現代化》 獨著 5100字 2007年第27期
15、袁維海孫剛民營企業集群的集聚效應及其對策研究 《時代經貿》 合著 7100字 2006年10月總第45期
16、王慧玲袁維海構建我國農村物流系統的研究 《技術經濟》 合著 8100字 2006年第8期
17、袁維海楊善林構建權責明晰的食品安全監管體系《安徽科技學院學報》 獨著 6200字 2006年第3期
18、袁維海著力構建適合循環經濟良性運行的政策體系 《技術經濟》 獨著 4700字 2006年第1期
19、袁維海加快發展農村經濟合作組織問題研究《鄉鎮經濟》 獨著 6400字 2006年第3 期
20、袁維海產業集群與中西部地區發展產業集群的政府作為《華東經濟管理》 獨著 7600字 2006年第3期
21、袁維海欠發達地區縣域經濟可持續發展的政策取向《青島行政學院學報》 合著 6600字 2005年第10期
22、袁維海構建以企業為主體的自主創新體系《技術經濟》 獨著 5800字 2005年第10期
23、袁維海潘理權可持續發展觀與我國經濟社會的協調發展《中國可持續發展》合著 7800字 2005年第10期
24、袁維海構建和諧社會是堅持科學發展觀的最終體現《華東經濟管理》 獨著 7200字 2005年第7期
25、袁維海關於大力發展資本市場的若干思考《合肥學院學報》 獨著 6300字 2005年第5期
26、袁維海論科技與經濟的有效結合《未來與發展》 獨著 7600字 2004年第8期
27、袁維海用科學的發展觀引領縣域經濟協調發展《華東經濟管理》 獨著 4800字 2004年第6期
28、袁維海文化產業發展問題與對策探討《華東經濟管理》 獨著 7500字 2004年第1期
29、袁維海知識經濟時代呼喚科技與經濟的有效結合《銅陵學院學報》 獨著 5300字 2004年第2期
30、袁維海關於電信改革與發展的若干思考《改革》 獨著 9300字 2003年第10期
31、袁維海面向21世紀的企業管理創新《經濟師》 獨著 4000字 2002年第11期
32、袁維海論企業經營的家族式管理《技術經濟》 獨著 4000字 2002年第5期
33、袁維海提升產業競爭力的若干思考《管理現代化》 獨著 6300字 2002年第4期 安徽省人民政府立法咨詢員;
安徽省人大立法咨詢專家;
國家教育部高職高專教學指導委員會工商管理分委會副主任;
安徽省科學家企業家協會副會長;
安徽省區域發展研究會副會長。 安徽省省直機關優秀共產黨員(1994年);
安徽省省直機關先進工作者(1998年);
安徽省先進工作者(勞動模範)(2002年);
安徽省高校專業帶頭人(2008年);
安徽省高校教學名師(200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