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別人的工廠轉讓給我了,我還能繼續使用他的營業執照嗎
既然是別人的工廠轉讓給你,你就把營業執照換了,改了法定代表人是你本人,省以後有一些不必要的麻煩。
Ⅱ 工廠轉讓新老闆沒跟老員工訂合同上班一年辭職能得賠償嗎
如果勞動者主動辭職的,用人單位是無需支付任何經濟補償金或者賠償金的。
用人單位未與勞動者簽訂勞動合同的,勞動者可以要求用人單位支付雙倍工資。
一、勞動者提出離職分三種情況,只有第1種情況有補償:
1、用人單位存在《勞動合同法》38條的情況,勞動者書面提出解除勞動關系後可以立即走人不需要用人單位的批准,並可以要求支付剩餘的工資及經濟補償金(每工作1年支付1個月工資)及辦理離職手續等;
2、依據《勞動合同法》37條,勞動者提前30天提出的書面離職,不需要用人單位批准就可以離職。其中,試用期提前3天書面提出;用人單位有義務結清工資辦理離職手續。
3、沒有提前30天提出離職,用人單位也不存在《勞動合同法》38條的情況,勞動者直接提交辭職信就走人,這個時候就是勞動者違法,給用人單位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招聘該勞動者產生的費用,用人單位可以要求承擔。
二、勞動者可以通過快遞或掛號信郵寄給用人單位解除勞動關系的通知(也就是通俗說的辭職信、辭職報告),這樣便於保留證據。用人單位不支付勞動者工資或不為勞動者辦理離職手續,可以通過申請勞動仲裁解決;
三、相關法律依據:
《勞動合同法》第三十七條勞動者提前三十日以書面形式通知用人單位,可以解除勞動合同。勞動者在試用期內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單位,可以解除勞動合同。
第三十八條用人單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勞動者可以解除勞動合同:
(一)未按照勞動合同約定提供勞動保護或者勞動條件的;
(二)未及時足額支付勞動報酬的;
(三)未依法為勞動者繳納社會保險費的;
(四)用人單位的規章制度違反法律、法規的規定,損害勞動者權益的;
(五)因本法第二十六條第一款規定的情形致使勞動合同無效的;
(六)法律、行政法規規定勞動者可以解除勞動合同的其他情形。
用人單位以暴力、威脅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強迫勞動者勞動的,或者用人單位違章指揮、強令冒險作業危及勞動者人身安全的,勞動者可以立即解除勞動合同,不需事先告知用人單位。
第四十六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應當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
(一)勞動者依照本法第三十八條規定解除勞動合同的;
(二)用人單位依照本法第三十六條規定向勞動者提出解除勞動合同並與勞動者協商一致解除勞動合同的;
(三)用人單位依照本法第四十條規定解除勞動合同的;
(四)用人單位依照本法第四十一條第一款規定解除勞動合同的;
(五)除用人單位維持或者提高勞動合同約定條件續訂勞動合同,勞動者不同意續訂的情形外,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條第一項規定終止固定期限勞動合同的;
(六)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條第四項、第五項規定終止勞動合同的;
(七)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情形。
第四十七條經濟補償按勞動者在本單位工作的年限,每滿一年支付一個月工資的標准向勞動者支付。六個月以上不滿一年的,按一年計算;不滿六個月的,向勞動者支付半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
勞動者月工資高於用人單位所在直轄市、設區的市級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區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向其支付經濟補償的標准按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數額支付,向其支付經濟補償的年限最高不超過十二年。
本條所稱月工資是指勞動者在勞動合同解除或者終止前十二個月的平均工資。
第八十二條 用人單位自用工之日起超過一個月不滿一年未與勞動者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的,應當向勞動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資。
用人單位違反本法規定不與勞動者訂立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的,自應當訂立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之日起向勞動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資。
Ⅲ 私企上班十年工廠轉讓員工還有福利嗎
員工福利隨企業,不隨老闆。
私企轉讓,沒有辦理破產,企業只換了股東,牌子沒有換,員工與企業的關系就沒有變,以前的待遇有變化,但不會有根本性變化。
Ⅳ 有個五金加工廠想轉讓,規模很小,總資金大概20W,我想買下來,請問應該注意些什麼事項拜託各位,謝謝!
1、土地租用問題。你買的應該是加工設備吧?買來後你是拉回家,還是繼續租用內廠房?
2、原有債務問題容。廠你租下來,設備是你的了,如果原東家欠債,怎麼辦?找你,然後由你聯系原東家?人家找不到人,鐵定找你,書面上談清楚!劃清楚些比較好,你的就是你的,我的就是我的。
3、設備新舊問題。設備是買來了,能不能運行?運行是否良好?保修?一堆費鐵只能再賣一次,找個專業的人評估下,是否值那麼多錢。或是自己去運行下,相信你打算買這些,你應該是有點懂這行的。
4、工人問題。原東家或是想去別的地方發展,或是經營不下去,或者乾脆不想幹了,那他一定有些順手的工人或是老師傅,是否要接收一下?拿來就能用,難道你還要自己去招?
5、客源問題。原東家如果有些客源,就算不多,那也得接下來,總比買下後,再去找客源,還是拿來就能開工,就算少些,總比乾瞪眼強。
6、保證金問題。如果是我,那我定不會將那20W一次給光,壓它個5W,一年,或著兩年後給清,你自己看著辦,你認為我說得有道理嗎?如果你絕對信得過,那當我沒說。
7、合同方面就不說了,具體相關事宜,雙方友好協商解決。
Ⅳ 工廠轉讓,是否可以連工人一起轉讓,工人是否有權利選擇去或者是留,因工廠已轉讓,如果不想在新老闆手...
《勞動合同法》第三十三條用人單位變更名稱、法定代表人、主要負責人或者投資人等事項,不影響勞動合同的履行。
第三十四條用人單位發生合並或者分立等情況,原勞動合同繼續有效,勞動合同由承繼其權利和義務的用人單位繼續履行。
Ⅵ 工廠轉讓了。怕工人起鬨,沒有說。人家開二個月開不下停了。現在工人向我要補償。我怎麼辦
拿出轉讓書說明法定人不是你沒有這個責任補償他們
Ⅶ 你好!我是工廠的一名員工老闆欠我三萬多元工資現在工廠要轉讓老闆沒
勞動者和用人單位建立勞動關系,用人單位非法拖欠勞動者三萬多元的工資,現在用人單位要轉讓,勞動者可以到用人單位所在地的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勞動仲裁,要求用人單位支付拖欠的工資,用人單位轉讓與勞動者解除勞動關系的,用人單位需要支付勞動者經濟補償金。勞動者以用人單位拖欠工資為由提出解除勞動關系,用人單位需要支付經濟補償金。
《勞動合同法》
第七十七條勞動者合法權益受到侵害的,有權要求有關部門依法處理,或者依法申請仲裁、提起訴訟。
第七十八條工會依法維護勞動者的合法權益,對用人單位履行勞動合同、集體合同的情況進行監督。用人單位違反勞動法律、法規和勞動合同、集體合同的,工會有權提出意見或者要求糾正;勞動者申請仲裁、提起訴訟的,工會依法給予支持和幫助。
第三十五條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協商一致,可以變更勞動合同約定的內容。變更勞動合同,應當採用書面形式。
變更後的勞動合同文本由用人單位和勞動者各執一份。
第三十八條用人單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勞動者可以解除勞動合同:
(一)未按照勞動合同約定提供勞動保護或者勞動條件的;
(二)未及時足額支付勞動報酬的;
(三)未依法為勞動者繳納社會保險費的;
(四)用人單位的規章制度違反法律、法規的規定,損害勞動者權益的;
(五)因本法第二十六條第一款規定的情形致使勞動合同無效的;
(六)法律、行政法規規定勞動者可以解除勞動合同的其他情形。
用人單位以暴力、威脅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強迫勞動者勞動的,或者用人單位違章指揮、強令冒險作業危及勞動者人身安全的,勞動者可以立即解除勞動合同,不需事先告知用人單位。
第四十六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應當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
(一)勞動者依照本法第三十八條規定解除勞動合同的;
(二)用人單位依照本法第三十六條規定向勞動者提出解除勞動合同並與勞動者協商一致解除勞動合同的;
(三)用人單位依照本法第四十條規定解除勞動合同的;
(四)用人單位依照本法第四十一條第一款規定解除勞動合同的;
(五)除用人單位維持或者提高勞動合同約定條件續訂勞動合同,勞動者不同意續訂的情形外,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條第一項規定終止固定期限勞動合同的;
(六)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條第四項、第五項規定終止勞動合同的;
(七)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情形。
第四十七條經濟補償按勞動者在本單位工作的年限,每滿一年支付一個月工資的標准向勞動者支付。六個月以上不滿一年的,按一年計算;不滿六個月的,向勞動者支付半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
勞動者月工資高於用人單位所在直轄市、設區的市級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區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向其支付經濟補償的標准按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數額支付,向其支付經濟補償的年限最高不超過十二年。
本條所稱月工資是指勞動者在勞動合同解除或者終止前十二個月的平均工資。
Ⅷ 我是一個小型加工廠,老闆被抓,廠轉讓,由政府來發廠里工資,請問我該向誰要
很明顯;政府答應了 『就像政府要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