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證書轉讓 > 混動技術轉讓

混動技術轉讓

發布時間:2021-07-29 14:45:07

❶ 豐田向廣汽提供混動技術!首款採用豐田混動技術車型於2021年上市

今年6月,工信部發布了《關於修改〈乘用車企業平均燃料消耗量與新能源汽車積分並行管理辦法〉的決定》,其中最引人關注的便是在「傳統能源乘用車」的范圍內,增加了「低油耗乘用車」的概念,這也表明政策向油電混合動力的傾斜,促使傳統車企實現「混動化」。作為目前混合動力技術的引領者,豐田旗下的混動車型在國內備受消費者認可,而此次政策的推出,也將促使豐田加大對於混合技術的導入,擴大其影響力。

小結:目前,電動化浪潮席捲,包括大眾、日產等不少汽車巨頭也正在向純電領域轉型,但對於一部分傳統車企、特別是國內部分車企而言,一步到位去換裝成純電車型難度不小,所以相關政策的出台,也將為傳統車企的升級提供了一個方向。此次廣汽集團獲得豐田的混動技術的支持,也將提升廣汽傳祺的市場競爭力,這對於目前處於調整期的廣汽傳祺而言無疑是個重大的利好。

另一方面,混動技術是豐田獨霸全球的技術優勢,而隨著純電方向的愈發明朗,豐田的壓力也是與日俱增。因此,豐田也是逐步向外界公布了諸多技術專利,免費供其他廠商使用,希望擴大混動技術的適用范圍來抵禦目前的沖擊,為自身發展純電技術爭取到更多的時間和合作空間;此外,向廣汽集團提供混動技術支持,除了為自身發展純電爭取時間外,也是進一步擴大影響力,與海外合作夥伴深度捆綁,並完成混合動力技術紅利的收割。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❷ 豐田首次對外提供核心混合動力技術,向廣汽提供整套混動系統

隨著汽車產業向新能源電動智能化方向轉型,汽車技術領域正在向電氣化、網聯化、智能化以及共享化的「新四化」趨勢不斷深入發展,各大車企已經加快向新能源電動智能化方發展節奏。2020年10月,國務院常委會會議通過了《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21-2035年)》,旨在推動新能源汽車產業高質量發展,加快建設新能源汽車強國。

汽車網評:只有保持技術開放、平等互惠互利才能獲得良性長遠發展

隨著豐田逐步開放其油電混合動力核心技術,並與中國公司深度合作進行推廣,也將促使更多中國車企更多地關注混動技術。對於混動技術來說,其重要意義也不言而喻,面對燃油車向電動車的「進化」步伐正逐步加快,混合動力車只是過渡的說法,只有大力推出技術共享,讓更多企業加入到混合動力汽車的技術陣營,才能在新能源汽車混動技術發展路徑產生深遠影響。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❸ 換電站布局加快,油電混動大賣,氫能靠近,誰是主流,誰過渡

近來,有關豐田轉讓核心混動技術的新聞引發了筆者關注——第一反應是,不能上綠牌的HEV(即油電混合動力汽車)是如此不甘寂寞的存在。

首先,行業互動是不寂寞的。據網上公開的消息來看,豐田旗下的混合動力系統公司BluENexus已與廣汽集團達成技術轉讓協議,該公司還同意向吉利汽車也提供這項技術;另有消息稱,豐田在中國的另一個合作單位,一汽集團也將得到此次混動技術的轉讓。假如上述消息屬實,那就意味著豐田這次拋出的不僅僅是一條細細的橄欖枝。

實際上,市場反饋也是不寂寞的。今年以來,在新能源銷量呈現同比下滑的上半年,國產混動車型卻在逆勢高幅增長,下半年更是呈現出良好勢頭。據有關數據顯示,2020年9月份節能乘用車(含48V、HEV)銷量總計達到8.2萬輛,其中HEV銷量占近6成。對比9月純電車的10萬台銷量爆發來看,油電混動車型更像是「悶聲發大財」。

從駕駛體驗和經濟性來看,既省油又沒有續航焦慮,而且動力隨叫隨到的HEV車型暢銷其實並不值得意外,市場應該允許消費者用腳投票……那誰寂寞呢?那大概就是獨霸HEV市場的日系雙田了。

寫在最後:近些年來,憑新能源實現汽車產業「彎道超車」的說法已經慢慢消停了。從概念普及、技術路線探討嘗試;到產銷井噴、騙補現象頻發;再到造車新勢力的涌現和大批消退。這其間,恐怕教訓多過於經驗。

當下,政策給油電混動一條希望之路,讓各路純電車型到消費端摸爬滾打,政策利好層面強化換電站和氫能布局,促進產業交流合作……不把雞蛋放在一個籃子里,固然也是穩妥的。筆者覺得,摸著石頭過河,看似慢一點、亂一點,也比猛火快攻要強。所以,作為消費者,無所謂誰是過渡,誰是主流,給出答案的永遠都是當下的市場——只是,這個階段中,最難的是摸不清方向、卻又不得不砸錢出力的車企。

關注車業雜談,一起聊車、玩車、侃車!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❹ 豐田提供混動技術給廣汽,傳祺\"雙擎\"離我們不遠了

豐田混動技術獨步天下,從九幾年開始就稱霸了混動車型的市場,旗下的普銳斯更是全球銷量最好的混動車型,油耗低技術成熟而且保有量巨大,在北美地區大受歡迎。而在國內雖然早期的普銳斯因為價格問題敗北,但是後來又引進了THS混動系統打造了卡羅拉、凱美瑞等多款雙擎車型,至此豐田混動車型在國內大肆流行,也成為了市場中耀眼的明星。

總結:眼看專利到期,弱混市場將迎來巨大變化,但是豐田一步高棋率先打破了市場的平靜,讓廣汽率先下場充當"攪局者"直接在起跑線上就占據了優勢,讓其它國產品牌喪失了先發優勢,這步棋不僅保障了自家品牌,也讓自己的合作夥伴贏得了利益。

(優視汽車賈昊陽編輯報道)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❺ 豐田為何要將混動技術轉讓出去,真的是為了技術扶貧嗎

由於現在是移動互聯網時代,手機的電池壽命讓人們總心存疑慮。尤其混動電池採用的是「過時」的鎳氫電池,更讓人無法放心去用,因為連鋰電池都不禁用,鎳氫電池就更不禁用了。

一般來說鋰電池的壽命是800次完全充放電,而鎳氫電池是400次完全充放電。豐田混動採用低充低放的技術,讓鎳氫電池的壽命延長到了10萬次,因此豐田混動電池是終身保質的。


相信三星note7爆炸事件過後,很多人更不敢買電池車了,一塊小電池都炸成那樣,一車的電池組豈不是炸出新高度來啊。這其實就是豐田選用鎳氫電池的最大原因,因為鎳氫電池的電池液不是可燃物,所以不會爆炸,鋰電池的電池液可燃,所以一旦漏液很可能爆炸。豐田混動就算怎麼撞,也不會爆炸。

混合動力的車現在技術還有限制,特別是電池技術,現在的電池壽命不長,而且存儲性能衰減很快,價格很高,算起來並不合算。而且安全性也沒有完全解決,如果這些問題都解決了也就沒有混合動力的車了,直接就生產純電動車了。

❻ 豐田轉讓THS技術,竟是為了准備與大眾的終極PK

最近傳出消息,豐田將向廣汽轉讓THS技術。並且不再是像之前和吉利一樣,顛倒反復了幾個來回,卻最終沒了下文。這次真的是來真的,相關車型已經開始路試,廣汽將於2021年推出帶THS系統的自主品牌車型。

而且雖然定位是緊湊型SUV,但實際整備重量是途昂級別。問題出在哪裡呢,最大可能是電池太重了。為什麼大眾這樣一家傳統汽車巨頭,連個動力電池的能量密度都做不好,答案是體制太過僵化。

越是成功的車企,裡面的結構就越是復雜,選哪家供應商,以什麼樣的形式合作,資金如何批復,這都是個大問題。

所以傳統車企做起新能源車起來,有一個算一個,確實反應都是比較慢的。

以大眾的實力,還做不出一個特斯拉嗎?大眾造車多少年,特斯拉造車才多少年,答案是還真做不出。不是技術達不到,是很難真正凝聚所有力量去做。諾基亞是怎樣倒掉的,是因為它的技術比不上HTC嗎?當然不是,還是因為大象調頭太難了。

因此大眾的轉型,車聚君是不大看好的。或許最終還是會回過頭來,在混動市場上和豐田短兵相接,這才是兩者最熟悉的戰場。

車聚小結

除了大眾之外,其實車聚君還非常期待本田的反應。最近幾年,本田的i-MMD混動系統也非常風光,以異於豐田的思路,達到了近似的油耗效果,並且動力感受更好,混動雅閣也得以反超凱美瑞雙擎,成為新的混動中級車標桿。

今年,本田也終於把i-MMD「下放」到了A級車上,那就是凌派銳混動。雖然比豐田慢了一拍,但本田的混動實力也絲毫不弱。

不過本田一向特立獨行,當豐田開始開放自己的THS技術,打造自己的混動陣營的時候,本田會跟進嗎。按照一直以來的慣例,應該不大可能。

那麼更有可能的是,本田君又要進入新一輪的「宅」了,像之前自己搞平行軸AT、搞帶液力變矩器的DCT、搞10AT、搞地球夢一樣。為了不被老大哥吃掉,本田會「憋」出更強的技術嗎?拭目以待。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❼ 這輛混合動力車開了十年

一台10年車齡的「老車」應該是什麼樣子?
全車各種異響,內飾嚴重老化,性能全面衰退,三天兩頭故障,應該是這樣的,不是嗎?
01,汽修店小老闆震驚了——從沒見過車況這么好的十年車
前幾天,當我把那台混動凱美瑞(從第七代開始才叫「凱美瑞雙擎」)開去洗車店時,小老闆震驚了——這怎麼可能是一台10年的車!車況太好了!
洗干凈之後,是不是像一台新車?
內飾也很新,沒有任何松垮磨損的現象。你相信這是一台10年11萬公里的老車嗎?
之前沒有對機艙做任何處理,最近半年都基本沒怎麼動車,發動機艙乾乾凈凈,沒有任何油漬。
依舊光可鑒人。
這些不常觸碰到的地方,簡直就是嶄新如故。
中控台軟包有一點老化,但是實木飾板嶄新如故,內飾縫隙嚴整如新。
這是我的第三台車,2011年2月上的牌,從出廠算起整整10年了,從上牌日算起,是9年零4個月,行駛里程不多,迄今是110373公里,最近兩年幾乎沒怎麼開,平時放在花都我外甥那裡,他也只是偶爾才開一下。
這台車2010年6月下線,2011年2月上牌。從下線算起,整整10年了。
雖然11萬多公里的里程不算多,但是畢竟10個年頭了,小老闆非常好奇,他說他還從來沒有見過一台十年的車車況這么好的。我一半出於炫耀,一半也是自己想看看底盤,於是讓他把我的車開到龍門架上檢查一下底盤。他說:「好!先看看,有什麼問題,順便幫你整一下。」在他看來,一台10年的車,底盤肯定有需要維修更換的地方——小老闆會做生意。
洗車(兼快修)店的小老闆(中)在仔細地檢查這台車的底盤。
然而讓他失望了,底盤除了排氣管中段有點銹跡,其他啥問題都沒有,整個底盤乾乾凈凈,沒有一處滲油——和發動機艙一樣;懸架、減震器、轉向球頭、轉向拉桿都狀態良好,懸掛控制臂襯套甚至還和新的一樣!「你是不是都換過啊?」小老闆難掩失望地問我,我不無得意地說:「這台車除了三濾、輪胎、雨刮,啥都沒有換過,連剎車片都沒換過。」
青主不愛打理車,連底盤裝甲也沒做,但底盤狀態依然良好,沒有任何松垮、滲油之處。
小老闆狐疑地看了我一眼,然後檢查了一下前後剎車片,這下心服口服了:「豐田車還真是耐用!」
最後,他把車從龍門架上放下來,見車上有些樹葉,讓洗車工用高壓水槍幫我簡單沖了一下。我遞給他50塊錢——不能讓人白給檢查一番,但是小老闆拒絕了:「不——用!以後多來幫襯就行了。」從他的眼神里,我看到了對自己職業的尊重。
和十年前相比,青主已經略有些顯老了,但這台混動凱美瑞還是「青春如昔」。
02,青主的同事服氣了——十年了這台車的性能沒有任何衰退!
小老闆只是靜態地檢查了一下我的車,如果好好開幾圈,他會更驚訝。因為這台車雖然車況非常良好,但靜態地看和新車依然還是有區別的,比如說座椅的真皮明顯還是舊了,可是如果開起來,車的整體性能和新車幾乎沒有區別!
看起來像一台新車,開起來更像!
雖然我知道這聽起來有些難以令人置信,但這真的不是吹噓。如果沒有親見,確實沒有人會相信,包括我的同事在內。這也難怪,一台10年的「老車」怎麼可能沒有性能衰退呢?這有違大家的常識。
「別看開了快十年,市面上15萬元以內的新車綜合性能真比不過我這台車!」聽我這么說,一個年輕同事表示不服,他開的恰好是一輛14萬多的合資A級轎車,1.6T的發動機,最大輸出150千瓦,他對自己這台車的操控和動力尤其自豪,在路上也確實「滅」過不少車。
「其他不敢說,動力肯定比不過我。」他自信滿滿地說。
「那不一定,尤其是起步加速。」我說。
「那也肯定是我快!」
「比過之後再說吧。」
確實,豐田的混合動力系統,研發的初衷並不是為了提升動力,最主要的訴求還是降低油耗,我這台車0~100km/h加速的官方數據今天看來確實不高(9.5秒),但我自己的親身體會是,動力性能比燃油版明顯更好,尤其是起步加速。
我們在一段車很少的開放道路做了一個簡單的0~100km/h加速測試,我測得的數據是9.6秒,0~60km/h成績則是4.7秒。
實測0~100km/h加速是9.6秒,0~60km/h則是4.7秒。對照新車的官方加速成績,這足以說明動力性能沒有衰退。
由於是開放道路,安全原因我的同事沒能完成0~100km/h加速測試,0~60km/h成績是5.2秒。0~100km/h可能確實是他的車更快,但起步加速贏的卻是我這台並不以動力見長的10年老車。
這下,年輕同事心服口服了。這次小試驗也讓我很意外——和新車相比,這台車的動力性能幾乎一樣,雖然錄得的0~100km/h加速時間比新車的官方數據慢了0.1秒,但是測試中我其實略微收了一下油——畢竟是在開放道路上,否則是完全可以更快一點的。
油耗測試我就更有信心了。
還是在這段開放道路上,我們盡量保持60km/h勻速,開著空調,途經大約七八個紅綠燈,最後我的百公里平均油耗是4.3升(表顯),同事的這台車雖然只是一台A級車,但他的表顯油耗是6.5升。
油耗比賽勝之不武,凱美瑞B級車對A級車,4.3升對 6.5升。
需要說明一下的是,我的這台混動凱美瑞工信部綜合工況百公里油耗是6升,同事的「小鋼炮」是5.9升——看來有些車的官方油耗水分有點大啊。
在油耗上贏他實在有點勝之不武,更值得大家關心的是,這台十年的老車在燃油經濟性上和新車相比沒有任何衰退。
對這台車來說,開出4.3升的油耗真的不用刻意,這是4月12日我開出來的平均油耗。當時是春節後第一次動這台車,兩個多月沒開了,一著車就走,依然是這個狀態。
那麼,動力電池一定會有衰退吧?這是幾乎所有新能源車的「槽點」,區別只是衰退的程度不同而已。這台混動凱美瑞已經十年了,動力電池該衰退到什麼程度了呢?EV模式續航里程還剩下多少呢?
我這台是第六代混動凱美瑞,新車的純電續航官方數據是2公里,看看現在的純電續航還能跑多遠,大概也就能知道動力電池的衰退情況了。
這台車沒有EV模式按鈕,我只能用油門來控制車速,讓車輛處於EV模式下,不讓發動機介入。測試開始時,儀表顯示動力電池的電量大概只有8成,車上坐了3個人,即使是這種情況下,我用純電模式足足開了2.1公里發動機才強行介入。
之前,在6年8萬公里的時候,我做過一次同樣的測試,那次是滿電狀態,純電模式下我開了2.5公里(詳見:衣不如新,車不如故 凱美瑞雙擎6年使用總結 | 青主評車)。這次如果是滿電,我相信純電模式同樣可以開2.5公里。也就是說,從純電續航里程的角度,這台混凱的動力電池和10年前相比幾乎沒有衰退。
在電池8成滿的情況下,純電模式依然行駛了2.1公里。
還有更讓同事們吃驚的地方。
老司機們都知道,一台老車和一台新車性能衰減最厲害的地方是NVH。新車都很好,開了幾年以後,你就會發現車上的異響會逐漸多起來,甚至出現異常抖動,避震也會劣化,相同工況下發動機等運動部件的震動也會變得更加嚴重,整車的NVH性能會隨著車齡的增加迅速惡化。
但是我的這台混動凱美瑞,雖然已經十年車齡,整體NVH表現卻和新車不遑多讓,基本上還是能完勝市面上的很多20萬元級別的新車。兩位同事一坐進我的車內就已經驚訝於這一點了,駕駛過程中,無論是勻速行駛還是急加速,或是過減速帶、通過爛路,車輛都沒有任何異響。同事說他的那台「小鋼炮」,雖然只有一年不到的車齡,中控台已經有細微的異響了。
當然,還是數據最有說服力,我們開到一個僻靜的角落,用手持雜訊儀做了一次簡單的怠速雜訊測試,結果是我的混動凱美瑞怠速雜訊是38.6分貝,他的「小鋼炮」是41.0分貝。然後我們在一段水泥路面的開放道路上,做了60km/h勻速行駛雜訊對比,我的混動凱美瑞是59.0分貝,他的「小鋼炮」是68.7分貝。
我的十年混動凱美瑞實測怠速雜訊是38.6分貝,同事的一年准新車是41分貝;60km/h行駛雜訊差距更大,我的混動凱美瑞是59分貝,同事的車是68.7分貝。
03,十年沒換蓄電池——不是親身經歷連我自己都不信!
小半天試下來,兩個同事徹底信服了。然後他們非常武斷地說我肯定換了很多東西,意思是車雖然是十年的老車,但很多部件卻可能是新的。
我又笑了。
我說這台車在過去10年裡,除了輪胎、雨刮、三濾、變速箱油、制動液和前風擋玻璃外,我沒有換過任何其他東西,包括剎車片、蓄電池、火花塞、正時皮帶,通通都沒有換過,更別說汽油泵、機油泵、減震器、懸掛橡膠襯套了,而前風擋玻璃是因為當年停在路邊不知被誰給砸壞了,才不得不換的。
這台車最神奇的莫過於連蓄電池都沒有換過。一般而言,蓄電池的更換周期是3-4年。這台混凱也粉碎了一種流傳甚廣的網路謠言——「日系車在保修期內很好,一過保修期就不行了」。
說實話,我自己都覺得挺不可思議的,因為正常情況下,很多非易損件也都是有更換周期的,10年超11萬公里不換剎車片,不換蓄電池,如果不是自己的車,我也不敢相信啊。
需要說明的是,我並不是一個喜歡打理車的人,並沒有對這台車做任何特殊的保養或是處理,9年多來,我只是做普通的保養,截止目前這台車的全部保養費用不到2萬元。作為混動凱美瑞車主,我壓根就沒有維修的經歷。
這讓我的外甥羨慕不已,他們家有台進口歐系豪華SUV,6年車齡不到,經常維修,隨便一次花費就兩三萬,開了一段時間我的混動凱美瑞,發現又安靜,又省油,又好開,他果斷換了一台日系豪華SUV。
行家一看就知道,這台車的發動機艙就幾乎沒怎麼動過。維修?快十年了,從來沒有這種經歷。
這種情況下,為什麼可以做到10年不換蓄電池、不換剎車片?我平時的駕駛習慣比較好當然是一個方面,但更主要的還是得益於這台車本身的質量標准、製造工藝水平和技術先進性。
我之前的兩台車,也是同樣的開法,同樣的正常保養,但車況就完全不同。
我的第一台車是一輛合資德系A0級小車,開了半年就開始出狀況,三年以後就狀況不斷,換水泵、換發電機、換蓄電池、換車窗電機、換汽油泵、換火花塞、換各種膠墊,換點火線圈,甚至還更換了懸掛下擺臂!6年裡換了無數東西,後來我把車送給了大哥,一年多以後,我問他車開得怎麼樣,大哥訕訕地說他已經2萬塊錢給處理了,換了一台新車,因為他實在無法忍受了,你永遠不知道這台車什麼時候會出故障,修車已經修到煩了。
第二台車是一輛合資美系B級轎車,這台車我只開了一年多,外形沒話說,但新車沒開多久車門內把手就開裂了,而且裂縫越來越大,雖然也不影響使用,但看著很不舒服。之後這台車我轉讓給了同事,他開了一年多,總共不到三年的時候,我聽說這台車的發動機就已經大修了。
這是網上找的和我第二台車同款的圖片,箭頭所示就是門把手開裂的位置。
所以,如果不是豐田混動,我不可能做到十年還保持這樣的車況,不可能做到除了輪胎、三濾、雨刮,十年不換任何其他部件。為什麼豐田混動就可以做得到呢?這就是我一直強調的,混合動力的好處遠遠不止是省油,豐田這套特殊的串並聯混動系統,電機會隨時介入,這會大大降低車輛各子系統的工作負荷,極大減少發動機的惡劣工況。自然,各子系統的使用壽命也就得以大大延長。
由於有電機的幫忙,凱美瑞雙擎不僅更加省油,起步加速更快,駕駛更加平順,而且大大降低了車輛各子系統的工作負荷,極大提高了各系統的使用壽命。
這里我不想再過多介紹混合動力的技術原理,關於豐田混合動力原理的文章早已經汗牛充棟了,我只是想再一次告訴大家,豐田的混合動力遠遠不止是一項節油技術,相對普通內燃機而言,它是一種更加高級的動力總成——它的動力性更好,燃油經濟性更高,同時能帶來更加高級的駕乘舒適性,讓車輛的綜合價值大幅提升。
04,一台家用車的最大美德
從2003年買第一台車開始,過去這些年裡,包括給家裡人買的車、公司買的車在內,我一共也買了不少台車,這台混動凱美瑞是我最滿意的一台,我現在依然在開它。
很多人問我為什麼不換車,市場上新車層出不窮,很多車也確實很吸引人,並不是沒動過心,但實在是非常喜歡這台凱美瑞,而且是越開越喜歡。
實事求是地說,這台車最初並不怎麼令我心動,但越開越喜歡,這大概就叫「品質動人」吧。
可能是性格的原因,我特別欣賞這種始終如一的品質,我覺得這是一台家用車的最大美德。對人,我們常說靡不有初,鮮克有終。車也一樣,在新車的時候,都各有魅力,但是開了幾年以後,區別就會很大,有的車始終在為你服務,始終是你值得信賴的夥伴,有些車卻漸漸會成為你的負累、你的麻煩。
因為工作的原因,我有很多機會開不同的車,對車既極為挑剔,又漸漸有些麻木,我越來越把車當做一個工具、一個夥伴,挑剔的是它的品質和性能,麻木的是各種噱頭和概念。
一直沒有換車當然還有一個原因,就是如果要賣的話,雖然車況極好,保值率也不錯,但畢竟已有10年車齡,二手車價不高,「價不符實」我又何必賣呢?所以這台車我打算一直開下去,直到哪天政府不讓我繼續開了為止。
這台車我會一直開下去。
最後我也提醒一下大家,選車要謹慎,想買凱美瑞雙擎的人一定要有心理准備:一旦選擇了凱美瑞雙擎,你很可能就很難再接受或者喜歡上其他的車了,你的汽車價值觀會被改變,你會重新定義什麼是一台好車。
就我個人以及經我推薦而選擇了凱美瑞雙擎的許多朋友的經驗來看,凱美瑞雙擎,一旦經歷了之後,多少都會有一點「曾經滄海」的意思。
和那台不到1年門把手就開裂的車相比,品質差距實在是不可以道里計。另外,這台車配備了後遮陽簾——這是我特別喜歡的配置,比什麼氛圍燈、全景天窗實用多了。
還好,豐田的雙擎一直在不斷進化,所以你還可以喜歡上更新的凱美瑞雙擎。和十年前這台第六代混動凱美瑞相比,現在的第八代凱美瑞雙擎進化得更加完美,系統最大輸出從140千瓦提高到了160千瓦,綜合工況油耗更是從百公里6升降到了4.1升!更重要的是,有了TNGA的加持,原來相對薄弱的地方——比如操控——得到了大幅改善,動力電池也不再佔用後備箱容積。
有了TNGA的加持,凱美瑞雙擎更趨近於完美。
動力電池佔用了一定的行李箱空間,這是我對自己那台混動凱美瑞唯一有點介意的地方,採用TNGA架構後的第八代凱美瑞雙擎便解決了這個問題,由此看來,它也就是一款更趨近於完美的車了;所以,在今年如此艱難的市場環境下,廣汽豐田雙擎的表現也堪稱完美。
十年磨一劍,這個世界上沒有容易的成功。
廣汽豐田最新發布, 4月實現銷量63,607台,比去年同期增長47%,環比增長29%,1-4月累計銷量186,207台,保持高質量增長態勢。
文 | 青主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閱讀全文

與混動技術轉讓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馬鞍山ok論壇怎麼刪除帖子 瀏覽:242
馬鞍山恆生陽光集團 瀏覽:235
麻城工商局領導成員 瀏覽:52
鄉級公共衛生服務績效考核方案 瀏覽:310
樂聚投訴 瀏覽:523
輪子什麼時候發明 瀏覽:151
馬鞍山陶世宏 瀏覽:16
馬鞍山茂 瀏覽:5
通遼工商局咨詢電話 瀏覽:304
誰發明的糍粑 瀏覽:430
國家公共文化服務示範區 瀏覽:646
pdf設置有效期 瀏覽:634
廣告詞版權登記 瀏覽:796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考核方案 瀏覽:660
公共服務平台建設領導小組 瀏覽:165
人類創造了那些機器人 瀏覽:933
公共文化服務保障法何時實施 瀏覽:169
遼寧育嬰師證書領取 瀏覽:735
劃撥土地使用權轉讓能轉讓嗎 瀏覽:97
2019年公需科目知識產權考試答案 瀏覽:2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