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證書轉讓 > 控股股東轉讓到國資委

控股股東轉讓到國資委

發布時間:2021-07-29 14:04:28

㈠ 國有參股企業將其參股子公司中的股權轉讓是否經國資委審批

國有參股單位的股東在參加上述股東大會前應完成其所持國有資產變動情況、結果向其國有資產管理部門報批的程序。

這類企業與一般競爭性企業無疑,沒有強制性社會公共目標,經濟目標居主導。如果它們也提供公共服務,那是它們自覺履行社會責任的行為,應該予以鼓勵和支持。

(1)控股股東轉讓到國資委擴展閱讀

根據《合同法》第四十四條第一款的規定,股權轉讓合同自成立時生效。但股權轉讓合同的生效並不等同於股權轉讓生效。

股權轉讓合同的生效是指對合同當事人產生法律約束力的問題,股權轉讓的生效是指股權何時發生轉移,即受讓方何時取得股東身份的問題,即需要在工商管理部門進行相應的股東變更之後,該股權轉讓協議的受讓一方才能取得股東身份。

㈡ 請教各位有關同一控制人國資委控制之下外資轉內資的問題

呵呵,十分感謝版主的慷慨解答。其實有兩點還是很值得商榷的。雖然外資轉內資的方案被斃掉了,但希望本帖能給其他有需要的朋友提供盡量正面而全面的信息,所以這兩點,我還是多廢話兩句:1,國有上市公司產權轉讓,應該是需省級以上國資管理部門批准。2,本轉讓是否適用《外商投資企業投資者股權變更的若干規定 》?第二條本規定所稱的外商投資企業投資者股權變更,是指依照中國法律在中國境內設立的中外合資經營企業、中外合作經營企業、外資企業(以下統稱為企業)【何夕註:一般而言,中外合資、中外合作、外資企業都是有限責任公司】的投資者或其在企業的出資(包括提供合作條件)份額(以下稱為股權)發生變化。包括但不限於下列主要原因導致外商投資企業投資者股權變更……第二十一條除法律、法規另有規定外,外商投資股份有限公司非上市股份的轉讓,參照本規定執行。【何夕註:如果股份有限公司不言而喻即適用本法的話,則此次不必畫蛇添足加上這一句;這一句恰好排除了外商投資股份有限公司上市公司對本法的適用性】據以上兩條,我認為本次外商投資股份有限公司上市公司外資轉內資事項不適用《外商投資企業投資者股權變更的若干規定 》。請各位繼續指教!!

㈢ 哪些國有資產的轉讓需要國資委的批准

《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國有資產法》已於 2008年10月28日經第十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五次會議通過,並於2009年5月1日施行。該部法律與《公司法》平級,其效力高於國務院國資委以前發布的任何行政規章。
法律主要分履行出資人職責的機構、國家出資企業、國家出資企業管理者的選擇與考核、關系國有資產出資人權益的重大事項、國有資本經營預算、國有資產監督、法律責任等七部分。
對國有資產、國有出資企業作了界定:第二條、本法所稱企業國有資產(以下稱國有資產),是指國家對企業各種形式的出資所形成的權益。第五條、本法所稱國家出資企業,是指國家出資的國有獨資企業、國有獨資公司,以及國有資本控股公司、國有資本參股公司。
法律第十三條、履行出資人職責的機構委派的股東代表參加國有資本控股公司、國有資本參股公司召開的股東會會議、股東大會會議,應當按照委派機構的指示提出提案、發表意見、行使表決權,並將其履行職責的情況和結果及時報告委派機構。該條規定了國資委履行出資人權利的途徑,是通過股東會提出提案、意見、行使表決權,並將結果報告,言外之意是有報備的義務,而沒有報批的義務。
而第五十三條則明確:國有資產轉讓由履行出資人職責的機構決定。履行出資人職責的機構決定轉讓全部國有資產的,或者轉讓部分國有資產致使國家對該企業不再具有控股地位的,應當報請本級人民政府批准。具有控股地位的國有出資企業轉讓國有資產需要報本級人民政府批准。
綜上所述,國有參股企業的最高權利機關是股東會或者股東大會,國資委在其依所佔股權行使股東權益,必須遵守《公司法》和公司章程的規定,而不應該是要求國資委機構批准,批准意味著一票否決權,這是明顯違反《公司法》一票一權原則的,從法律層面來說,《公司法》和《國有資產法》具有同等法律效力,而從公平的角度來說,《公司法》應該優先《國有資產法》,所以從國資委在公司中的法律地位只是股東,既然是股東,其權利就只適用於公司法。
從另外一個角度來說,公司是企業法人,具有虛擬的人格,股東在行使出資後對所出資產就不具備了所有權,只具備公司相應的表決權,那麼國資委履行出資的義務以後,對其資產就不再具有了所有權,其所有權的主體是公司,從這個意義上來說,國資委對公司的資產是不擁有完全所有權的,自然也不存在一票否決權的權利,所以只能備案。
至於國有獨資公司、國有獨資企業和國有控股公司,從公司治理結構角度來說,大股東本身就具有一定的話語權,尤其是絕對控股股東,既然控股股東是國資委,國資委又是政府的委派機構,其公司的重大決定必須經過同級人民政府的批準是必然的,這是符合法律規定,也是符合常理的。
而因為所謂的為確保國有資產保值增值,國資委就擁有了對國有參股公司的經營行為具有批準的權利,勢必會引來權利腐敗,公司不能完全的遵從市場經濟原則,更不能遵從《公司法》(當然公司章程另有規定除外),這是完全違背現階段中國的基本國策的。公司是社會的基本單元,是市場經濟公平原則的具體表現形式,是資源優化配置的載體,股東出資成立公司參與市場經濟行為,都具有保值增值的渴望,社會其他主體對資本增值的渴望絕對要高於國資委,但是他們是否也需要批准,而批準的效力是否也和國資委一樣具有那麼大的效力呢?答案肯定是否定的。
所以,國資委只能以社會的平等主體出現在股東會,至於股東會的重大決議是否需要經過其批准,要遵循所佔股份、股東會決議或者公司章程的規定,這才是遵循市場經濟原則。

㈣ 大股東轉讓控股權給國資轉讓價怎麼定

必須實行清產核資,資產評估,才能夠確定股份價格,否則國資委和審計廳不會同意的,這是國有資產買賣環節都必須遵守的規則。

㈤ 控股股東變成國資委是利好還是利空

三會一層是重要的治理機制,控股股東退出董事會一般來說不太有利於及時了解公司經營管理信息並妥善作出決策部署,至於利好還是利空,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關鍵看公司的相關安排以及該控股股東有沒有委託他人行使表決權和管理權或其他妥善治理方式,不能一概而論,以該公司的相關公告為准。

(5)控股股東轉讓到國資委擴展閱讀

如果控股股東行使股東大會召集權、投票權和表決權時,如果違反法律規定和程序,那麼其他股東可以在規定的時間內提起訴訟,要求撤銷、變更和確認股東大會決議無效。

如果控股股東通過的股東大會決議無效,但控股股東已經實施並給上市公司造成損失的,上市公司董事會應當要求其賠償損失,如果上市公司董事會、監事會不行施權利,其他股東可以提起股東代表訴訟,代表公司要求控股股東賠償損失。

㈥ 混改後的國有股權轉讓需要報國資委嗎

至少要包含13項方案「1+N」究竟有哪些方案?目前國資委沒有對外公布。但從近20次國資委召開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會議記錄來看,「1+N」中至少要包含13項方案。首先,1+N中的是《關於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的指導意見(建議稿)》,未來在中央和國務院審定通過後,這項文件將成為當前國企改革的最重要的指導性文件。在N的方面,首先從國資委層面要實現自我改革,因此會出台一份《關於完善國有資產管理體制的總體方案(建議稿)》。其次,要明確好央企的分類,而且這項分類將被應用到改革的各個環節。如果前面的意見是「綱」,分類方案就是目,綱舉目張後整個改革才將體系成型。國資委審議了兩份文件:一份是《國資委監管的中央企業功能界定分類方案(徵求意見稿)》。彭建國也對本報記者透露,央企總體分為商業類和公益類,但實際上最終還是三類,即商業一類、商業二類、公益類也即公共服務類。商業一類是指競爭類的企業,以完全市場化和保值增值為目標;商業二類是指特殊功能類的企業,同時具備市場化和社會化目標;公益類則是完全社會化的目標。商業一類的企業是混合所有制改革的主戰場。第二份文件是針對企業遠期規劃的——除了南車與北車、中電投與國核技之外還關注哪些要重組整合的,可看看這份文文件。它就是《中央企業布局結構調整總體方案(徵求意見稿)》。混合所有制接下來,混合所有制該出場了。國資改革中混合所有制改革是重點工作,按照目前的會議紀要,國資委已經審議了《引入非國有資本參股中央企業投資項目暫行法(建議稿)》。在實行混合所有制的過程中,將要試點員工持股,國資委已經審議了《關於混合所有制企業實行員工持股試點的指導意見》。下一步在央企中推行的員工持股仍將以試點的方式推進,先試再推。目前市場傳言的是,此次實現員工持股的試點企業將主要在商業一類企業中選取,商業二類和公益類一般不實行。實行混合所有制後,國企需要給混合所有制企業在勞動和用工政策上松綁。同時,混合的時候需要解決國企的歷史遺留問題、讓能被混合的資產乾乾凈凈地同民資融合。為此,國資委也審議了《加快剝離國有企業社會職能和解決歷史遺留問題工作方案(徵求意見稿)》。除了職工,實行混合所有制後隊對企業負責人的監管更為重要。目前,國資委已經審議了《中央企業領導班子職位標准建設工作報告(送審稿)》。發展混合所有制,最需要防範的問題是國有資產流失,為此國資委准備了多份文件對此實施預防。國資委會議討論了《關於加強和改進企業國有資產監督防範國有資產流失的意見》,審議了《關於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外派監事會工作的意見》,審議了《關於建立國有企業經營投資責任追究制度的意見(送審稿)》,研究了《關於防止國有資產流失和內部人控制的意見》。企業層面,除了已經確定的六家改革試點之外,據本報記者了解,還有多家央企在自定改革草案以供國資委第二批試點選擇。

㈦ 簽訂股權轉讓協議事項最終生效以國務院國資委批復為准一般要多久

1、簽訂股權轉讓協議事項最終生效以國務院國資委批復時間要看具體情況,如果那邊很忙,必要的時候派人到審批機構現場催促一下,但一般都會在一個月之內批復。
2、股權轉讓,是公司股東依法將自己的股東權益有償轉讓給他人,使他人取得股權的民事法律行為。
3、股權轉讓協議是當事人以轉讓股權為目的而達成的關於出讓方交付股權並收取價金,受讓方支付價金得到股權的意思表示。股權轉讓是一種物權變動行為,股權轉讓後,股東基於股東地位而對公司所發生的權利義務關系全部同時移轉於受讓人,受讓人因此成為公司的股東,取得股東權。根據《合同法》第四十四條第一款的規定,股權轉讓合同自成立時生效。

㈧ 國有控股的有限責任公司的資產轉讓需要國資委同意嗎

網路知道

提問搜一搜

 

國有控股的有限責任公司的資產轉讓必須經過國資委同意並書面批復,否則屬於私自處置國有資產,對於企業的董事長進行紀律處分,如果受益人是親屬或者利益相關者的,按著轉移國有資產查處。

㈨ 公司控股股東轉讓國資委,該公司股票接下來會怎樣

公司控股股東轉讓國資委該公司股票接下來會怎樣?
公司控股股票轉讓國資委該公司的股票,接下來我認為是不錯的。因為在國資委的監督和運作下,這個企業一定會盈利的。所以它的股票一定也會非常火爆的。

閱讀全文

與控股股東轉讓到國資委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馬鞍山ok論壇怎麼刪除帖子 瀏覽:242
馬鞍山恆生陽光集團 瀏覽:235
麻城工商局領導成員 瀏覽:52
鄉級公共衛生服務績效考核方案 瀏覽:310
樂聚投訴 瀏覽:523
輪子什麼時候發明 瀏覽:151
馬鞍山陶世宏 瀏覽:16
馬鞍山茂 瀏覽:5
通遼工商局咨詢電話 瀏覽:304
誰發明的糍粑 瀏覽:430
國家公共文化服務示範區 瀏覽:646
pdf設置有效期 瀏覽:634
廣告詞版權登記 瀏覽:796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考核方案 瀏覽:660
公共服務平台建設領導小組 瀏覽:165
人類創造了那些機器人 瀏覽:933
公共文化服務保障法何時實施 瀏覽:169
遼寧育嬰師證書領取 瀏覽:735
劃撥土地使用權轉讓能轉讓嗎 瀏覽:97
2019年公需科目知識產權考試答案 瀏覽:2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