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陳衛星的學術成果
近五年發表的主要成果如下:
一、中國小說史研究:
(一)專著:
1、《胡應麟與中國小說理論史》,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1,獨著;
2、《水滸傳文化讀本》,嶽麓書社,2010(第二);
(二)論文:
1、《小說觀念與中國小說理論史的構建》,載《天府新論》,2009年第1期,獨著;
2、《〈少室山房筆叢〉與魯迅的古代小說研究》,載《蘭州學刊》,2005年第4期,獨著;
3、《胡應麟年譜》補正,論文,《陝西師范大學學報》,2006年第2期,獨著;
4、《展示中國文學的絢麗風景》,載《人民日報》,2008年3月2日,獨著;
5、《學說之別而非文體之分——〈漢志〉小說觀探原》,載《天府新論》,2006年第1期,獨著;
6、《胡應麟小說思想研究綜述》,載《齊齊哈爾大學學報》,2006年第2期,獨著;
7、《論胡應麟的小說史研究》,載《佛山科技學院學報》,2006年第1期,第1;
8、《胡應麟學術成就述論》,載《蘭州學刊》,2009年第3期,獨著;
9、《從〈漢志〉小說觀看歷代史志小說家混雜面貌的歷史成因》,載《上饒師范學院學報》,2005年第5期,獨著;
10、《「五四」新文學觀念對中國古代小說研究的影響》,《華中師范大學研究生學報》,2007年第2期,獨著。
二、古典文獻研究:
(一)論著:
1、《容與堂本水滸傳(點校)》,嶽麓書社,2008年,獨著;
2、《古典文獻與古代小說理論研究》,光明日報出版社,2009年,獨著。
(二)論文:
1、《〈太平經〉作者考》,載《中國文化研究》,2007年第1期,獨著;
2、《內禮還是大禮――〈上博楚竹書(四)·內禮〉篇名考辨》,載《華夏考古》,2009年第2期,獨著;
3、《〈壇經〉所載「九江驛」考釋》,載《江淮論壇》,2009年第1期,獨著;
4、《詩藪》撰年新證,載《中國韻文學刊》,2006年第3期,獨著;
5、《胡應麟著述考》,載《圖書情報論壇》,2007年第4期,獨著;
6、《〈世說新語〉書名考論》,載《天中學刊》,2006年第1期,第1;
7、《承大師傳統,成一家新說――評張三夕〈中國古典文獻學〉》,載《文匯讀書周報》,2007年10月19日,獨著;
8、《佛教文獻與中國古代文學學術研討會召開》(學術信息),載《光明日報》,2007年1月26日,獨著。
三、中國傳統思想文化研究:
(一)論著:
1、《中學與西學--清末民初國學思潮的歷史考察》,武漢大學博士後工作報告,2010年6月。
2、《國學檔案》,武漢大學出版社,2011年11月。
3、《巫山詩文》,重慶出版社,2011年10月(第三)。
(二)論文:
1、《世俗化、庸俗化與當代中國佛教發展中的問題》,載《雲南社會科學》,2007年第2期,獨著;
2、《引領科舉文化研究熱潮,展示明代文學研究新貌》,載《武漢大學學報》,2009年第3期,獨著;
3、《〈紅樓夢〉大觀園的園林藝術》,載《語文教學與研究》,2006年第5期,獨著;
4、《編纂〈四庫全書〉的功與過》,載《文獻信息資源建設》,華中師范大學出版社,2005年12月,獨著;
5、《魚雁與書信》,載《語文教學通訊》,2008年第3期,第1;
6、《〈國學季刊發刊宣言〉與胡適的國學思想》,載《時代文學》,2009年第3期,獨著。
四、其它:
1、《現代教育理論與實踐探索》(論文集),華中師范大學出版社,2004年,副主編;
2、《中國古代文學作品分類精選》(大學教材),華中師范大學出版社,2008年,第3。
3、《大學人文語文》(大學教材),華中師范大學出版社,2006年3月,參編;
4、《地方高校開放辦學模式的思考》,《延邊黨校學報》,2010年第6期;
5、《構建校地多維合作平台,創新高校開放辦學模式》,《三峽高教研究》,2010年第4期。
主要科研項目:
1、《二十五史〈藝文志〉著錄小說資料集解》,國家社科重點項目子課題,主持,2011;
2、《明清禁毀小說的傳播學研究》,教育部規劃青年項目,主持,2012;
3、《明清禁書研究》,中國博士後科學基金,獨立承擔,2011;
4、《禪林寶訓音義》點校,中華大藏經編委會,獨立承擔,2008;
5、《平石如砥禪師語錄》點校,中華大藏經編委會,獨立承擔,2009;
6、《清末民初的國學思潮》,中國博士後科學基金,獨立承擔,2007;
7、《當代中國佛教的世俗化問題研究》,重慶社科規劃項目,主持,2010;
8、《文學類課程教學對中文專業學生職業素質培養的探索與實踐》,重慶市教委,主持,2011。
主要獲獎/社會榮譽:
2009年4月,獲第六次重慶市社科優秀成果獎三等獎(獨);
2008年9月,獲重慶三峽學院優秀教學成果獎一等獎(序5);
2009年3月,獲重慶市優秀教學成果獎二等獎(序5)。
主要社會兼職/職務:
重慶市萬州區政協委員、常委;重慶市古代文學學會常務理事;民盟重慶三峽學院總支副主委;三峽大學兼職碩士生導師。
❷ 陳紅的榮譽獲獎
榮譽稱號:
· 國家有突出貢獻專家(2009);
· 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2008);
· 巴渝學者(2008)
成果獲獎:
1. 教育部高等學校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論文類三等獎)(Chen, H& Jackson, T, (2008) Prevalence and Sociodemographic Correlates of Eating Disorder Endorsements among Adolescents and Young Alts from China, European Eating Disorders Review, 16, 375–385),排名第一,2013.2
2. 中國青少年身體自我的影響因素研究(系列論文),重慶市自然科學三等獎,2011,10
3. 論文「中國青少年體重自尊的影響因素:一項18個月的縱項研究」獲得重慶市第七次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三等獎,2011,10
4. 重慶市第三屆社會科學優秀科研成果二等獎, 排名第三,《女中學生的現代素質的探索與培育研究》,西南師范大學出版社,2003。
5. 全國優秀教學成果獎二等獎,排名第五;重慶市優秀教學成果獎,排名第二,「面向21世紀高師公共課心理學教學內容和課程體系改革」,2001。
6. 第二屆國家教育類優秀圖書二等獎,重慶市[直轄後]首屆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三等獎,排名第二,《大美育實驗研究》,西南師范大學出版社,1996。
7. 全國師范院校基礎教育改革實驗研究項目優秀成果一等獎,排名第二,「審美教育對學生素質全面發展實驗研究」,1997。
❸ 重慶市教育評估院的領導
院長:龔春燕,男,研究員,特級教師,碩士生導師。重慶市政協委員,民進重慶市委常委。主要社會兼職有:重慶市人民政府兼職督學、中國高等教育學會學習科學研究分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香港創新教育學會名譽會長、美國北美華人教育協會理事等。其著作入選教育部《中國特級教師文庫》和《教育家成長叢書》,創新學習案例入選人社部編撰的全國培訓教材。先後在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創新學習論綱》等專著8部,在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出版主編教育著作17部,在人民出版社出版主編《綜合實踐活動》等教材32冊,在《人民教育》等權威核心刊物發表論文10篇。主持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全國教育科學規劃辦等研究課題16項。有15項成果獲國家教育部、重慶市人民政府及重慶市教委獎勵。獲國家級、省部級多項榮譽稱號。
書記: 李麗,女,中共黨員,教授,碩士生導師。主要社會兼職有:全國語文學習科學專業委員會副理事長、中國高等教育學會語文教育專業委員會常務理事。曾任中等師范學校書記、校長,高校人事處長、二級學院院長。先後主持承擔省部級科研項目5項,獲四川省、重慶市政府哲社獎3項,省級教學成果獎2項,在《中國高等教育研究》等刊物發表論文20餘篇,主編著作5部、參編教材多部。
副院長:沈軍,男,中共黨員,碩士,在讀博士,兼任重慶市教育學會教育評價專業委員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重慶市職業教育學會副秘書長和學術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先後擔任原萬縣地區教委師范科副科長、重慶市中小學教師繼續教育中心辦公室主任、重慶教育學院培訓部主任和黨院(外)辦副主任。3次被評為省部級先進教育工作者。承擔省部級課題2項,發表文章10多篇(核心刊物5篇),擔任《派往明天的教師》副主編,榮獲重慶市優秀教育著述成果一等獎。
❹ 重慶市涪陵區義務教育教師績效工資多少
涪陵教委召開了關於教師績效工資兌現的會議,會議決定,今年六月底前,教師績效工資要絕對兌現,人平1.8萬,百分之七十打卡,百分之三十作績效考核,重點傾向於班主任(年平均要比一般教師多五六千)。
❺ 安世全的獲獎情況
安世全教授作為主要完成人,成果《立足行業 服務地方 突出特色,培養「專業+信息技術」人才》,2009年獲得國家教學成果二等獎; 成果《「紅岩網校」素質教育大平台建設與創新》,2009年獲得國家教學成果二等獎;成果《以信息科學技術為特色,培養多樣化人才的研究與實踐》,獲得重慶市2008年教學成果一等獎;成果《教學管理:困境與超越》,2010年獲得重慶市社會科學成果一等獎;成果《「質量工程」實施體系的構建與創新》,獲得重慶市2008年教學成果二等獎;成果《高等教育質量保障體系與人才培養模式研究》獲得重慶市2004年教學成果三等獎;成果《深化工科數學教學改革 培養信息科學創造型人才》獲得重慶市2000年教學成果二等獎。近五年,共獲得國家教學成果獎2項、市級教學成果獎4項、省級科技成果1項。
❻ 教育部關於批准2018年國家級教學成果獎獲獎項目具體包含哪些內容
國家級教學成果獎評審委員會處理過異議項目後,在已經確定成為2018年國家級教學成果獎項目共計有1355項。其中國家級教學成果獎特將的有上海市教育委員會教學研究室提交的《走向世界的中國數學教育——義務教育階段數學課程改革的上海經驗》、重慶市巴蜀小學校提交的《基於學科育人功能的課程綜合化實施與評價》、平度市職業中等專業學校提交的《助推縣域三農轉型升級的中等職業學校教學改革研究與實踐》、深圳職業技術學院提交的《深職院——華為培養信息通信技術技能人才“課證共生共長”模式研製與實踐》、四川大學提交的《以課堂教學改革為突破口的一流本科教育川大實踐》、華中師范大學提交的《深度融合信息技術的高校人才培養體系重構與探索實踐》等6項成果。
❼ 孫鵬的榮譽獎勵
1.2014年被西南政法大學授予首屆「西政名師」稱號;
2.2009年被重慶市人民政府授予「重慶市名師」稱號;
3.2004年獲第九屆霍英東教育基金會「高校青年教師獎(教學類)」二等獎;
4.2002年被遴選為重慶市首批高校「優秀中青年骨幹教師」;
5.2012年獲重慶市教學成果二等獎(獲獎作品為《以市場需求為導向的法律實務人才培養模式改革與實踐》);
6.2002年獲重慶市教學成果二等獎(獲獎作品為《民法教學模式改革》);
7.2010年入選搜狐教育、評師網聯合發布的「全國最受歡迎百佳教授榜」;
8.2009年被「中國評師網」評為「重慶市最受歡迎十大教授」;
9.2001、2002、2003、2005年均獲「挑戰杯」大學生課外科技作品大賽「優秀指導教師獎」;
10.1998年、2003年被評為西南政法大學「優秀教師」;
11.2001年被西南政法大學學生評選為「我最喜愛的老師」;
12.1998年獲西南政法大學教學競賽優秀獎;
13.主持重慶市首批精品視頻公開課《民法系列課程》,參與國家精品課程《民法學》、國家精品資源共享課《民法學》的課程設計,並擔任核心教師。 14.2013年入選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
15.2013年獲重慶市第二屆「優秀中青年法學專家」稱號;
16.2005年獲中國民法學研究會優秀科研成果(專著)一等獎(獲獎作品為《物權公示論——以物權變動為中心》);
17.2010年獲重慶市優秀期刊論文三等獎(獲獎作品為《去除時效制度的反道德性——時效制度存在理由論》);
18.2006年獲中國法學會「物權法研討會」徵文三等獎(獲獎作品為《論不動產物權登記信息公開制度》);
19.2006年獲西南政法大學第11屆優秀科研成果二等獎(獲獎作品為《物權公示論——以物權變動為中心》);
20.2004年獲西南政法大學「世再科研優勝獎」;
21.2006年被評為重慶市教育系統「優秀黨員」;
22.2009、2013年被評為重慶仲裁委員會優秀仲裁員。
❽ 什麼叫教學成果獎
高等教育國家級教學成果獎是國家在教學研究和實踐領域中頒授的最高獎項,每4年評審一次,獲獎項目需在教育教學理論及實踐中取得重大突破。
2013年已擴展為國家級教學成果獎,包含基礎教育(含幼兒教育與特殊教育)、職業教育(含高等職業教育)、高等教育(含成人高等教育)。獎勵等級分為特等獎、一等獎、二等獎三個等級,授予相應的證書和獎金。
(8)重慶市教學成果獎獎金擴展閱讀:
相關事件
1993年國家教委第二次獎勵了普通高等學校國家級教學成果。1994年3月,國務院發布《教學成果獎勵條例》。在高等學校中,形成了由國家法規所確定的,與科技「三項獎」所並行的國家級教學成果獎勵制度。
1987年開始,國家教委每四年進行一次高等學校國家級教材獎勵。原定於1996年進行的第三次國家級教材獎與國家級教學成果獎「並軌」。1997年國家教委成果獎中有438項教材參加了評審,117項教材獲得了國家級教學成果獎,其中,13項教材獲得了一等獎。
第四屆國家級教學成果獎,國家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獎勵額度,對特等獎、一等獎、二等獎分別給予8萬元、5萬元和2萬元的獎勵。學校在國家獎勵的基礎上將給予一定程度的配套獎勵。
❾ 倪志安的獲得獎項
長期從事馬克思主義哲學基礎理論與方法論、中國化馬克思主義基礎理論與方法論研究。主持完成國家及省部級課題10餘項。在《哲學研究》等重要刊物發表學術論文 90餘篇;在人民出版社等出版具有創新性學術著作8部,其他專著教材10部。獲重慶市、四川省人民政府社科優秀成果二等獎1項、三等獎4項,獲重慶市人民政府教學成果二等獎2項。有近20篇論文為《哲學原理》《中國社會科學文摘》《高校文科學報文摘》等全文轉載或摘要推介。其生平業績載入《中國社會科學家大詞典(英文版)》《中國當代知名學者詞典》《中華百年人物篇·現代卷》《世界名人錄(第六卷)》等大型權威辭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