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嘉應制葯的股本狀況
廣東嘉應制葯股份有限公司(原名「梅州市嘉應制葯有限公司」)成立於2003 年3 月7 日,系經梅州市工商行政管理局登記注冊的有限責任公司,注冊號4414012000662,注冊資本為人民幣4,529 萬元,其中:黃小彪出資人民幣1,488 萬元,占注冊資本的32.86%;陳泳洪出資人民幣1,255.50 萬元,占注冊資本的27.72%;劉秀香出資人民幣745 萬元,占注冊資本的16.45%;黃俊民出資人民幣511.50 萬元,占注冊資本的11.29%;經梅州市人民政府梅市府辦函[2003]8 號文批准,廣東梅州制葯廠以無形資產評估價為基礎並經雙方協商作價出資人民幣529 萬元,占注冊資本的11.68%。
2003 年3 月28 日,經股東劉秀香本人申請及股東會決議通過,劉秀香與黃智勇簽訂《股權轉讓協議》,劉秀香將持有的16.45%股權全部轉讓給黃智勇,轉讓後黃智勇持有公司16.45%的股權。
根據2004 年4 月28 日梅州市人民政府梅市府辦函[2004]47 號文「關於同意轉讓梅州市嘉應制葯有限公司國有股權的批復」,2004 年7 月20 日梅州市財政局梅市財企[2004]3 號文「關於梅州市嘉應制葯有限公司國有股權轉讓的通知」,並經2004 年12月30 日股東會決議通過,同意廣東梅州制葯廠將持有本公司11.68%的國有股權按評估值533.92 萬元的價格轉讓給具有優先購買權的公司股東黃小彪、陳泳洪、黃智勇、黃俊民。
2005 年1 月5 日,經股東會決議通過新增股東黃利兵,各股東簽訂《股權轉讓協議》,公司原四股東將持有0.23%的股權以原價10.5818 萬元轉讓給黃利兵, 經國有股轉讓及新增股東後,公司注冊資本仍為人民幣4,529 萬元,其中:黃小彪出資人民幣1,633.0841 萬元,占注冊資本的36.05%;陳泳洪出資人民幣1,428 .5396 萬元,占注冊廣東嘉應制葯股份有限公司 2007 年度報告- 44 -資本的31 .54%;黃智勇出資人民幣874.7968 萬元,占注冊資本的19.31%;黃俊民出資人民幣581.9977 萬元,占注冊資本的12.87%;黃利兵出資人民幣10.5818 萬元,占注冊資本的0.23%。
2005 年3 月18 日經原梅州市嘉應制葯有限公司的各股東發起人協議,並經廣東省人民政府辦公廳於2005 年4 月26 日粵辦函[2005]235 號文件《關於同意變更設立廣東嘉應制葯股份有限公司的復函》批准,對原梅州市嘉應制葯有限公司經審計確認的截止2005 年1 月31 日的凈資產總額49,200,000.00 元,按原各股東的占股比例1:1 折為49,200,000 股普通股,每股面值1 元,整體改制變更為股份有限公司,各股東所佔股份比例保持不變。改制後,本公司股本總額為人民幣49,200,000.00 元。
2005 年6 月1日,公司經廣東省工商行政管理局批准 ,領取了注冊號為4400001010598 營業執照,名稱變更為「廣東嘉應制葯股份有限公司」。 2006 年9 月10 日,本公司召開2006 年第一次臨時股東大會,會議審議通過以經審計的2006 年6 月30 日資本公積、任意盈餘公積及未分配利潤轉增股本,其中以資本公積轉增1,045,028.00 元,任意盈餘公積轉增747,428.85 元,未分配利潤轉增10,507,543.15 元,合計增加股本12,300,000.00 元。增資後股本變更為61,500,000.00元。 根據公司2007 年第一次臨時股東大會決議和修改後章程的規定,並經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證監發行字[2007]446 號文《關於核准廣東嘉應制葯股份有限公司首次公開發行股票的通知》的核准,向社會公開發行人民幣普通股(A 股)2,050 萬股,每股面值人民幣1.00 元,計人民幣20,500,000.00 元,變更後的注冊資本為人民幣82,000,000.00 元。其中:有限售條件的流通股份佔80.00 %,無限售條件的流通股份佔20.00%。
② 我有一支股票藍田股份,原來的代碼是600709,已經退市了幾年,,它現狀如何,還能上市嗎
機會比較渺茫,但是現在這公司破產重整,要恢復上市短時間很困難,且變數很多,這是相差的報道:
從主板消失了10年的江湖生態有望重出江湖。「生態1」(江湖生態)近日公告,湖北省荊州市中級法院已裁定批准了公司的重整計劃。該公司2002年5月起被上交所暫停上市,但公司相關利益方未放棄恢復上市的努力,如今有望通過破產重整在眾多的老三板公司中率先殺出一條恢復主板上市通道。
江湖生態原為大名鼎鼎的農業第一股藍田股份,2001年因財務造假曝光受到司法調查,資金鏈斷裂,由此引發多宗訴訟,生產停頓,且公司財務報表經追溯調整後,連續三年虧損。2002年5月暫停上市,2003年5月被上交所終止上市交易。2004年3月進入代辦股份轉讓系統。
經清算核查,目前江湖生態資產共計7067萬元,但有高達36億元的負債。據重整計劃,經過出資人的權益調整,全體股東將共計讓渡2.92億股,其中2841萬股用於清償普通債務,2.63億股將由重組方有條件受讓。以公司現有資產加上重組方提供的700萬元現金,以及讓渡股權中用以償債的部分,普通債務清償比例合計約3.41%。
盡管重整計劃尚未提到未來的重組方,但根據前期公告可知廣東華年正是未來公司重整的操盤手,此前廣東華年已經接手了公司唯一的資產湖北洪湖藍田水產品開發有限公司,並與重整管理人簽署了意向協議。根據重整計劃,廣東華年要受讓出資人讓渡股份,還需提供700萬元的資金用於清償普通債務,並在重整計劃獲得法院批准一年內,向江湖生態捐贈經評估不少於1.98億元的具有盈利能力的經營性資產,在重整計劃獲得法院批准後五年內以證券主管部門認可的方式,向江湖生態注入具有一定盈利能力的關於生態旅遊及生態農業的優質資產,使江湖生態恢復持續經營能力和持續盈利能力。
記者采訪了解到,廣東華年事實上是廣東溫氏集團和中南恆展集團為江湖生態項目特別設立的殼公司,其計劃在未來捐贈給江湖生態的資產,主要是裝修改造之後的藍田水產品公司原酒店資產。在重整計劃獲批後,預計溫氏集團將通過增資等方式逐步走到前台,成為廣東華年的控股股東並實質操盤江湖生態。公開資料顯示,溫氏集團目前持有廣東華年20%的股份。
江湖生態破產重整管理人組組長戴剛年此前曾表態,重整的最終目標是在主板恢復上市。據了解,廣東華年已與洪湖市政府敲定了一個18億元的五年投資規劃。其中溫氏計劃重新盤活原藍田飼料廠,將其改造為年產15萬噸大型飼料廠,以滿足溫氏在湖北養殖產業的飼料需要;另外投資3億元興建年生產規模60萬頭「仔豬」廠,以「農戶+企業」的模式帶動周邊養殖戶,同時發展以「魚豬混養」模式為特色的魚、豬養殖業;廣東華年的另一個股東中南恆展則將負責酒店等旅遊資產的運營。
由於老三板股份轉讓公司回歸主板沒有先例,作為第一個吃螃蟹者,江湖生態的重整進展牽動著眾多老三板公司股東的心。一位江湖生態破產重整管理人告訴記者,近一年來,工作人員已接到數千個詢問電話,主要是老三板公司的個人股東。記者了解到,目前有10家以上的老三板公司准備啟動破產重整,以期在未來恢復主板上市地位。
③ 江蘇制葯企業名錄
江蘇制葯企業:江蘇歐克動物葯業有限公司、江蘇同泰葯業有限公司、江蘇省雲陽集團葯業有限公司、南京南大葯業有限責任公司、江蘇靈峰葯業有限公司、江蘇晨牌葯業、江蘇帝益葯業有限公司、江蘇黃河葯業股份有限公司、江蘇鵬鷂葯業有限公司、揚子江葯業集團。
1、江蘇歐克動物葯業有限公司
江蘇歐克動物葯業有限公司於2003年09月30日在東台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登記成立。法定代表人仇明生,公司經營范圍包括獸葯製造,塑料包裝箱及容器加工,自營和代理各類商品進出口業務(國家限定企業經營或禁止進出口的商品除外)依法須經批準的項目等。
2、江蘇雲陽集團葯業有限公司
創建於1974年9月,是一個以生產制劑為主,兼生產合成原料葯的綜合性制葯企業,生產片劑、膠囊劑、滴眼劑、滴鼻劑、酊劑、搽劑、口服溶液劑、糖漿劑、流浸膏劑、合成原料葯十大類,90多個品種,現有佔地面積7.3萬M2,總建築面積21000M2;資產總額一億多元,2004年通過國家GMP認證。
3、江蘇晨牌葯業
江蘇晨牌葯業集團座落於長江與黃海交匯處的國家級衛生城市--海門市,在這里曾誕生過中國民族工業的先驅張謇。晨牌人正秉承張謇先生堅韌不拔的創業精神,致力於民族葯業的振興。
4、江蘇鵬鷂葯業有限公司
江蘇鵬鷂葯業有限公司是宜興市綜合性專業制劑的龍頭企業,現有職工300多人,擁有一支年富力強、積極進取的專業管理隊伍。
5、江蘇天士力帝益葯業有限公司
是天津天士力集團公司和江蘇淮陰華新集團在原江蘇帝益葯業有限公司基礎上實行股權轉讓,於2003年4月組建成立的集醫葯研究、生產、銷售為一體的現代化制葯企業。
企業注冊資金5000萬元,總資產2.79億元,凈資產8631萬元,是天士力集團的控股公司。公司前身為國營淮陰制葯廠,始建於1958年,是江蘇省醫葯行業重點骨幹企業。
④ 請大家幫我找一下這份股權轉讓協議中需要修改的地方
第五點。轉讓後合資公司必須償還2010年9月30日以前所欠的債務,-----這個好像是轉讓前吧。
⑤ 國內哪個城市或地區的醫葯工業(制葯)比較發達
以下為2009年醫葯工業前100排名,可以此為依據分析地區的醫葯工業情況
排名企業名稱
1揚子江葯業集團有限公司(包括:揚子江葯業集團上海海尼葯業有限公司)
2哈葯集團有限公司(包括:哈葯集團三精製葯有限公司)
3修正葯業集團
4石葯集團有限公司(包括:石葯集團中諾葯業(石家莊)有限公司,石家莊制葯集團歐意葯業有限公司,石葯銀湖制葯有限公司)
5天津天士力集團有限公司(包括:天津天士力制葯股份有限公司,江蘇天士力帝益葯業有限公司,天津天士力現代中葯資源有限公司)
6威高集團有限公司
7華北制葯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包括:華北制葯股份有限公司,華北制葯集團制劑有限公司)
8東北制葯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9太極集團有限公司(包括:太極集團重慶涪陵制葯廠有限公司 ,太極集團綿陽制葯有限公司,西南葯業股份有限公司,太極集團重慶桐君閣葯廠有限公司,太極集團重慶中葯二廠,太極集團四川太極制葯有限公司,太極集團浙江東方制葯有限公司,太極集團四川天誠制葯有限公司)
10北京雙鶴葯業股份有限公司(包括:安徽雙鶴葯業有限責任公司,北京萬輝雙鶴葯業有限公司,西安京西雙鶴葯業有限公司,山西晉新雙鶴葯業有限公司,北京雙鶴現代醫葯技術有限責任公司)
11華潤三九醫葯股份有限公司(包括:深圳九新葯業有限公司)
12西安楊森制葯有限公司
13齊魯制葯有限公司(包括:齊魯制葯(海南)有限公司,齊魯天和惠世制葯有限公司,齊魯安替制葯有限公司)
14浙江醫葯股份有限公司(包括:浙江醫葯股份有限公司新昌制葯廠,浙江醫葯股份有限公司維生素廠)
15珠海聯邦制葯股份有限公司
16四川科倫葯業股份有限公司(包括:湖南科倫制葯有限公司,江西科倫葯業有限公司,湖南中南科倫葯業有限公司,黑龍江科倫制葯有限公司,山東科倫葯業有限公司,湖北拓朋葯業有限公司,昆明南疆制葯有限公司,遼寧民康制葯有限公司,四川珍珠制葯有限公司,四川新元制葯有限公司,黑龍江科倫葯品包裝有限公司,四川科倫葯用包裝有限公司,吉林科倫康乃爾制葯有限公司,四川科倫葯業股份有限公司廣安分公司,四川科倫葯業股份有限公司仁壽分公司)
17浙江海正葯業股份有限公司
18上海復星醫葯(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包括:重慶葯友制葯有限公司,上海朝暉葯業有限公司,重慶凱林制葯有限公司,桂林南葯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克隆生物高技術有限公司)
19瑞陽制葯有限公司
20輔仁葯業集團有限公司(包括:開封(制葯)集團有限公司,河南輔仁堂制葯有限公司,河南輔仁懷慶堂制葯有限公司,河南同源制葯有限公司)
21山東葯用玻璃股份有限公司
22輝瑞制葯有限公司
23浙江新和成股份有限公司
24魯南制葯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包括:魯南貝特製葯有限公司,山東新時代葯業有限公司,魯南厚普制葯有限公司)
25賽諾菲安萬特(杭州)制葯有限公司
26仁和(集團)發展有限公司
27麗珠醫葯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包括:麗珠集團麗珠制葯廠,麗珠集團珠海保稅區麗珠合成制葯有限公司,上海麗珠制葯有限公司,麗珠集團福州福興醫葯有限公司,麗珠集團利民制葯廠,麗珠集團新北江制葯股份有限公司,麗珠集團珠海保稅區麗達葯業有限公司)
28山東新華醫葯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29杭州默沙東制葯有限公司
30北京諾華制葯有限公司
31河南天方葯業股份有限公司
32華潤東阿阿膠有限公司
33浙江升華拜克生物股份有限公司
34先聲葯業有限公司(包括:海南先聲葯業有限公司,南京先聲東元制葯有限公司,南京東捷葯業有限公司,江蘇延申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35壽光富康制葯有限公司
36河南省宛西制葯股份有限公司
37利君制葯(包括:石家莊四葯有限公司)
38山東魯抗醫葯股份有限公司(包括: 山東魯抗醫葯集團賽特有限責任公司)
39江中葯業股份有限公司
40江蘇濟川制葯有限公司
41山東羅欣葯業股份有限公司
42江蘇康緣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包括:江蘇康緣葯業股份有限公司,江蘇南星葯業有限責任公司,連雲港康貝爾醫療器械有限公司,連雲港市和興堂中葯材飲片加工廠)
43秦皇島驪驊澱粉股份有限公司
44廣州白雲山制葯股份有限公司(包括:廣州白雲山和記黃埔中葯有限公司,廣州白雲山天心制葯股份有限公司,廣州白雲山明興制葯有限公司,廣州白雲山光華制葯股份有限公司,廣州百特僑光醫療用品有限公司)
45山東淄博山川醫用器材有限公司
46江蘇正大天晴葯業股份有限公司
47石家莊以嶺葯業股份有限公司
48美羅葯業股份有限公司
49成都地奧集團
50安徽豐原葯業股份有限公司
51浙江尖峰葯業有限公司
52山東綠葉制葯有限公司
53廣州王老吉葯業股份有限公司
54武漢人福醫葯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55浙江康恩貝制葯股份有限公司
56山東仙河葯業有限公司
57山東魯抗辰欣葯業有限公司
58歐姆龍(大連)有限公司
59浙江仙琚制葯股份有限公司
60江蘇奧賽康葯業有限公司
61東港工貿集團有限公司
62天聖制葯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63黑龍江省珍寶島制葯有限公司
64江蘇蘇中葯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65華蘭生物工程股分有限公司(包括:華蘭生物疫苗有限公司)
66杭州中美華東制葯有限公司
67北京同仁堂科技發展股份有限公司
68山西威奇達葯業有限公司
69上海現代制葯股份有限公司(包括:上海現代哈森(商丘)葯業有限公司)
70悅康葯業集團有限公司
71桂林三金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包括:桂林三金葯業股份有限公司,三金集團桂林三金生物葯業有限責任公司,三金集團湖南三金制葯有限責任公司)
72寧夏啟元葯業有限公司
73九芝堂股份有限公司
74上海新亞葯業有限公司
75江蘇恩華葯業股份有限公司
76黑龍江葵花葯業股份有限公司
77安丘市魯安葯業有限責任公司
78菏澤睿鷹制葯集團有限公司
79北京費森尤斯卡比醫葯有限公司
80貴州益佰制葯股份有限公司(包括:桂林益佰灕江制葯有限公司,海南長安國際制葯有限公司)
81深圳致君制葯有限公司
82迪沙葯業集團有限公司
83江蘇聯環葯業集團有限公司
84江蘇亞邦葯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包括:江蘇亞邦愛普森葯業有限公司,江蘇亞邦生緣葯業有限公司,江蘇亞邦強生葯業有限公司)
85橫店集團康裕葯業有限公司
86正大青春寶葯業有限公司
87蘭州生物製品研究所
88山東天力葯業有限公司
89福建省福抗葯業股份有限公司
90四川蜀中制葯有限公司
91北京同仁堂健康葯業股份有限公司
92安斯泰來制葯(中國)有限公司
93上海新先鋒葯業有限公司
94咸陽步長制葯有限公司
95浙江華海葯業股份有限公司
96遼寧諾康生物制葯有限責任公司
97北京泰德制葯有限公司
98浙江海力生制葯有限公司
99山東新華醫械集團
100上海百特醫療用品有限公司
以下為行業發展趨勢:
最近一年,國內醫葯行業頻現巨頭整合,上海醫葯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上葯集團」)與上海實業(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上實集團」)的醫葯板塊率先實現合並成立新上葯;中國醫葯集團總公司(以下簡稱「國葯集團」)繼去年合並中國生物技術集團公司(以下簡稱「中生集團」)之後於今年4月12日成功重組了上海醫葯工業研究院(以下簡稱「醫工院」)成立新國葯;就在這之前的10天,華潤集團與北京市人民政府正式簽署了《關於共同發展醫葯產業和微電子產業的戰略合作框架協議》,華潤正式將北葯囊入懷中,成立新華潤。至此,隨著國內醫葯三大巨頭的兼並重組完成,2009年以來醫葯行業的並購交易金額達到了2000年以來的最高峰,醫葯市場的競爭格局明顯發生了改變,中國醫葯行業正式步入三國時代。新國葯、新華潤、新上葯3家座次排定,重新排座後的行業大佬們浮出水面,近期國家要求的在國內形成幾個醫葯領袖集團的設想已初步實現。
新國葯
中國醫葯行業內當仁不讓的老大仍是新國葯集團。4月12日,醫工院整體並入國葯集團,成為其全資子企業。國資委履行出資人職責的企業由127戶調整為126戶。醫工院整體並入對國葯意思重大。雖然國葯集團作為國內醫葯行業的絕對龍頭,但在其利潤構成中,80%來自於國葯控股代表的醫葯企業,即便重組的中生集團生物製品有持續高利潤貢獻,也始終難掩國葯在醫葯工業上的明顯短板。更迫切的問題在於,先行整合出山的新上葯穩踞華東,央企另一巨頭華潤集團一直從未停止收購的野心和腳步,在新醫改基層下沉的推動下,各地區域龍頭也並不甘示弱,紛紛結盟對抗。「內憂外患」之下,醫工院之於國葯,已經是必須拿下的一張王牌。
在中國醫葯研究領域,醫工院一直是一個驕傲的存在——作為央企序列中唯一的醫葯行業科研院所,醫工院曾先後隸屬於中央企業工委、國務院國資委。滬深股市醫葯板塊中有30餘家上市公司以其輸出的科研成果作為主要產品,2010年目標營收15億元,主業是創新葯物的研發、葯品生產、銷售,研發力量全國首屈一指。盡管其年營業收入不足10億元,但它強大的科研力量,成為國葯集團的產業發動機和裂變器。醫工院下屬的兩家工業企業,現代制葯和上海現代葯物制劑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業績均很好,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甚至很難估價。
4月22日,中國醫葯集團與山西威奇達葯業(以下簡稱「威奇達」)在山西大同簽署協議,國葯集團正式開始對威奇達的重組工作。國葯集團承諾將通過股權收購和增資擴股的方式,對威奇達實現控股。這是國葯集團在醫葯工業領域展開自主並購的第一步,意思重大,能加速國葯實業化進程,同時並購威奇達之後,國葯肯定會在山西打開一個突破口,將其他業務引入這一區域。威奇達是國內醫用中間體7-ACA的主要生產商,該中間體的直接下游產品就是頭孢曲松鈉。中國是抗感染葯品使用大國,全國抗感染類葯品以年均17%左右的速度迅猛增長,2009年全國抗感染類葯品的市場規模已超過400億元。頭孢曲松鈉一直是抗生素中銷售金額排名首位的葯物。2008年,中國葯學會曾對全國22家醫院進行統計,頭孢曲松鈉用葯金額達到2.6978億元,遠超其他葯品。石葯集團和福州抗生素集團是7-ACA的生產大戶,年產能為1600噸左右。威奇達列第三位,約1000噸,健康元等企業年產能都在800噸以下。在重組協議中,國葯集團表示將進一步擴大威奇達的產能,實現1200噸7-ACA和300噸克拉維酸的生產規模。並計劃到2015年,實現威奇達的銷售收入超過30億元。
作為國資委整合醫葯央企的平台,在拿下醫工院與威奇達之前,國葯集團已經於2009年9月16日將中生集團收入囊中。中生集團攜獨家壟斷的疫苗業務和血液製品業務,化入國葯集團龐大金剛之身,對國葯具有絕對重要意思。中生集團彌補了國葯集團欠缺的血液和疫苗業務。此舉在醫改近萬億大工程之中,與國資委將國葯集團打造成貿科工一體化運營的大型醫葯集團的長期戰略不謀而合。中生集團成為國葯集團的第八個業務板塊——此前中生集團是中國最大的疫苗和血製品生產供應商,主要從事疫苗、血液製品、診斷試劑三類生物制劑的製造銷售,中國90%的計劃疫苗出自中生集團,其2008年收入49億元。
目前,按照國葯集團董事長宋志平的設想,2010年底前國葯集團銷售排名要擠進前40,進入中央提出的「30~50傢具有國際競爭力企業」中的前30位。2009年,國葯集團實現營業收入650億元、實現利潤36.3億元,位列醫葯行業國內第一,在129家央企中,兩項指標分別排名第50位和38位。今明兩年,國葯對銷售收入的目標分別設定為800億和1000億元。國葯集團遠期目標是在2015年進入世界500強。而根據國葯集團的預測,屆時世界500強的入圍門檻,就銷售收入而言大約是1600億元左右。
新華潤
華潤醫葯集團是國資委「打造央企醫葯平台」的另一手牌。華潤在重組央企華源集團、三九集團醫葯資源的基礎上,成長為大型葯品製造和分銷企業。華潤醫葯年營業額逾270億元,旗下擁有北京醫葯、三九醫葯、華潤東阿阿膠等知名醫葯企業,直接或間接控股三九醫葯、東阿阿膠、雙鶴葯業、萬東醫療等多家上市公司。醫葯產業與消費品、電力、地產並列為華潤集團的一級利潤中心。華潤已經在醫葯板塊占據了上海、北京和深圳三大主力市場,區域布局相對成型。在醫改去年出台的葯物基本目錄利好下,在OTC和中葯制葯方面具有品牌優勢的三九醫葯,無疑又給華潤注入了新的活力。華潤和北葯已於2010年4月2日下午在京與北京市人民政府正式簽署了《關於共同發展醫葯產業和微電子產業的戰略合作框架協議》,華潤增持北葯股份可能鎖定在5%~10%之間。戰略協議的簽署,使華潤集團成功完成排名三進二的轉變。
此次華潤重組北葯意義重大。2006年12月,華潤20億元現金收購華源持有的北葯50%股份,成為北葯集團第一大股東後,華潤其實一直未介入北葯集團的經營管理,幾年來其進一步增持的願望一直未得到北京市政府明確表態。同時,隨著國葯集團重組中生集團、醫工院宣布完成,華潤感受到越來越大的壓力,如再不能抓住北葯,將被對手甩開。同時,國資委重新確定國葯集團為央企醫葯平台,華潤很有壓力,希望通過這次整合,旗下的華潤醫葯集團的醫葯資產與北葯集團合並,而華潤將很可能以北葯集團為基礎打造華潤新醫葯集團的平台,重新獲得在央企醫葯界中的地位。重組北葯後,華潤控制的醫葯資產將包括北葯、華潤三九、東阿阿膠,涵蓋中葯、保健品、醫葯流通與醫療器械領域。不僅可以使華潤以北葯集團為基礎打造一個全新的華潤醫葯集團平台,還可以形成「上有北葯」、「下有三九」的醫葯格局,整體規模也超越新上葯而位居國內第二位。北葯2009年銷售收入269億元,在中國醫葯企業中排名第三。拿下北葯,則華潤醫葯2009年的收入即可增至337億元,超過新上葯,在規模上排名國內第二位。
新上葯
新上葯集團雖然已經跌至行業第三,但謀求整合壯大實力的動作很早就開始了。2009年10月,上葯集團旗下上海醫葯通過吸收合並、發行股份購買資產的方式,對上實集團和上葯集團的醫葯資產進行整合,一個新上葯浮出水面,成為上海國資旗下的醫葯產業資源整合平台。2010年伊始,新上葯又一口氣收購四家外地醫葯企業,與廣州中山醫葯有限公司、山東商聯生化葯業有限公司和常州亞邦葯業3家公司簽訂收購框架協議。
2009年,新上葯總資產從80億元躍升到223億元,銷售收入從230億元躍升到300億元,實現凈利潤8.8億元,成為當時僅次於國葯集團的國內第二大醫葯集團,而如今則已經被華潤甩在身後。雖然不屬於央企序列,但重組後的新上葯集團的醫葯商業銷售規模已穩居華東地區第一。上葯方面的規劃是,2012年收入達500億元,2013年過億的品種超過35個,2015年收入達到800億元
⑥ 江西江中置業有限責任公司怎麼樣
簡介: 江中置業成立於1993年11月8日,成立時的公司名稱為南昌江中實業公司,注冊資本1,000萬元,設立時的股東結構為:江中制葯廠出資600萬元,占注冊資本的60%;江西中醫學院制葯廠工會(後改名為江西江中葯業有限責任公司制葯廠工會)出資250萬元,占注冊資本的25%;海南綠世界醫葯實業有限公司出資150萬元,占注冊資本的15%。 1996年10月,海南綠世界醫葯實業有限公司將所擁有的15%股權轉讓給江西江中制葯廠。1997年3月,江中制葯廠工會向江中制葯廠轉讓所擁有的24%股權。 2000年12月7日,根據江西新紀元會計師事務所有限責任公司贛新會驗字(2000)第3125號《驗資報告》,通過原股東增加貨幣出資,南昌江中實業公司注冊資本增加到3,000萬元。本次增資完成後,南昌江中實業公司的股東結構為:江中制葯廠出資2,970萬元,持股99%;江西江中葯業有限責任公司工會出資30萬元,持股1%。 2004年7月,江西江中葯業有限責任公司工會將所持的南昌江中實業公司1%股權轉讓給恆生食業有限責任公司,南昌江中實業公司向南昌市工商行政管理局申請企業轉制和變更股東、企業名稱。變更後的企業性質為有限責任公司,名稱為江西江中置業有限責任公司。股東結構為:江中制葯廠出資2,970萬元,持股99%;恆生食業有限責任公司出資30萬元,持股1%。 2004年9月23日,江中置業股東會決議同意由江中集團對江中置業增資7,000萬元,同時恆生食業有限公司與江中制葯廠簽訂《股權轉讓協議》,恆生食業有限公司向江中制葯廠轉讓其持有的江中置業1%股權。根據江西田源會計師事務所有限責任公司於2004年9月28日出具的《驗資報告》(贛田源驗字(2004)228號),江西江中制葯(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以貨幣、實物及無形資產合計7,000萬元作為新增出資投入江中置業,江中置業注冊資本增加到10,000萬元。本次增資完成後,江中置業的股東結構為:江中制葯廠出資3,000萬元,持股30%;江西江中制葯(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出資7,000萬元,持股70%。 經江中置業股東會決議和江西省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關於同意江中集團公司對江西江中置業有限責任公司增資擴股的批復》(贛國資產權字(2006)69號)批准,江中集團以其為江中置業代墊土地款中的50,000萬元對江中置業進行增資擴股。增資擴股後,江中置業的注冊資本變更為60,000萬元,其中:江西江中制葯(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出資57,000萬元,占公司注冊資本總額的95%;江西江中制葯廠出資3,000萬元,占公司注冊資本總額的5%。2006年3月21日,中磊會計師事務所對本次增資行為出具了《驗資報告》(中磊贛驗字(2006)003號)。
法定代表人:董全臣
成立時間:1993-11-06
注冊資本:60000萬人民幣
工商注冊號:3601001930190
企業類型:有限責任公司(非自然人投資或控股的法人獨資)
公司地址:江西省南昌市灣里區 灣里區翠岩路1號
⑦ 企業並購的主要方式有哪些
按照並購雙方所處行業相關性,企業並購可以分為橫向並購、縱向並購和混合並購。
1、橫向並購,是指生產同類產品或生產工藝相近的企業之間的並購,實質上是競爭對手之間的合並。
2、縱向並購,指與企業的供應商或客戶的合並,即優勢企業將同本企業生產緊密相關的生產、營銷企業並購過來,形成縱向生產一體化。縱向並購實質上是處於生產同一種產品、不同生產階段的企業間的並購,並購雙方往往是原材料供應者或產品購買者,對彼此的生產狀況比較熟悉,有利於並購後的整合。3、混合並購,指既非競爭對手又非現實中或潛在的客戶或供應商的企業之間的並購,如一個企業為擴大競爭領域而對尚未滲透的地區與本企業生產同類產品的企業進行並購,或對生產和經營與本企業毫無關聯度的企業進行的並購。
【法律依據】
《公司法》第一百七十二條,公司合並可以採取吸收合並或者新設合並。一個公司吸收其他公司為吸收合並,被吸收的公司解散。兩個以上公司合並設立一個新的公司為新設合並,合並各方解散。
⑧ 股權轉讓書 請給我一些方向吧。。。我迷失中。
協議非常的不專業。不建議使用。
下次再在網上發東西的時候建議將主體名稱略去,因為可能涉及相關公司的商業秘密,建議自己刪除。
⑨ 雲南白葯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的集團歷史
就像可口可樂公司那張神秘配方一樣,雲南白葯的神秘配方帶給了人們無窮的想像,也是它保持恆久魅力的秘訣之一。
19世紀末,雲南民間名醫曲煥章根據明、清以來流傳於雲南民間的中草葯物,苦心鑽研試驗,經十載臨床驗證,反復改進配方,於1902年創制出一種傷科聖葯,取名「曲煥章百寶丹」,俗稱「雲南白葯」,並進而演化為「三丹一子」(即:普通百寶丹、重升百寶丹、三升百寶丹、保險子)。而後,百寶丹的聲譽由國內走向港、澳、新加坡、雅加達、仰光、曼谷、日本等地。1955年,曲煥章的家人將此秘方獻給政府,由昆明制葯廠生產,改名為「雲南白葯」。次年,國務院保密委員會將雲南白葯處方及工藝列為國家級絕密資料。1971年,雲南白葯廠正式成立。1995年,雲南白葯被列為國家一級保護品種,保護期20 年,這也是國內享受此種保護僅有的兩個中葯產品之一。
一直到今天,雲南白葯的配方仍然秘而不宣。作為中葯國寶第一號,相信它的神秘面紗還會一直戴下去。 作為傳統劑型,雲南白葯散劑已經不能充分滿足現代人的需求,市場的擴展空間受到了局限。因此,雲南白葯公司從市場實際出發,不斷開發雲南白葯的新劑型,先後從散劑開發出膠囊劑、酊劑、硬膏劑、氣霧劑、創可貼等,使雲南白葯的內服和外用達到高效、方便、快捷,更適合現代人的需求。
宮血寧膠囊為國內外首創,主要用於功能性子宮出血症,大小產後宮縮不良,盆腔炎、宮內膜炎及避孕措施所致出血。是婦科止血、消炎的有效葯物,已列入國家基本用葯目錄,是國家中葯保護品種。該葯也屬於雲南白葯公司獨家產品。由於產品定位清晰,且患群穩定,因此銷售額也呈穩定增長的趨勢。宮血寧膠囊已成為公司的第二大產品。
雲南白葯創可貼和雲南白葯膏是雲南白葯公司兩種較新的產品,也是兩種較具市場潛力的產品。2001年3月雲南白葯公司投資450萬元(占總股本的90%)成立雲南白葯集團上海透皮技術研究有限責任公司,專門負責雲南白葯創可貼、雲南白葯膏的研究、生產、銷售。
雲南白葯創可貼在市場上推廣以來凌厲的攻勢,已經對創可貼大王邦迪構成巨大沖擊,2003年其銷售收入突破1億元,穩穩坐上創可貼市場的第二把交椅,但這僅僅是創可貼戰役的開始。雲南白葯膏是在雲南白葯秘方的基礎上研製而成,也是由雲南白葯公司獨家生產。膏劑穿透皮膚能力強的特點,使雲南白葯鎮痛消腫,活血散瘀的功效更加突出。由於貼膏的市場需求量較之創可貼更大,因此,雲南白葯膏的市場前景令人憧憬。
雲南白葯的外用葯還有雲南白葯酊和雲南白葯氣霧劑,市場反響也都非常不錯。雲南白葯的氣霧劑具有一定的市場壟斷性。預計今後幾年雲南白葯氣霧劑的銷售收入仍然將有如此跳躍式的增長,例如2002年上半年氣霧劑同比上升53%,雲南白葯氣霧劑逐漸成為雲南白葯公司一個新的而且是主要的利潤增長點。
不難看出,雲南白葯公司研發新品時充分突出了患者使用葯物的方便性,內服和外用制劑相輔相成,構成了雲南白葯公司立體的白葯體系。 作為傷科聖葯,雲南白葯與體育結有不解之緣,自面世以來,便一直陪伴中國健兒在運動場上奮力打拚,並為中國體育事業的輝煌戰果立下了汗馬功勞。近幾年來,雲南白葯更加大了對體育營銷的關注。
2000年4月,雲南白葯集團贊助2000年奧運會中國體育代表團,獲得「第27屆奧運會中國體育代表團熱心贊助商」稱號。雲南白葯系列產品(膠囊、散劑、氣霧劑、創可貼、雲南白葯酊、膏)被指定為2000年奧運會中國體育代表團首選療傷葯品。
次年4月,奧運會體操冠軍劉璇、李小鵬接受邀請出演雲南白葯集團的產品廣告,以一種充滿時尚活力的形象為其代言。此次雲南白葯集團為推廣其產品———雲南白葯氣霧劑,共斥資200萬元投拍系列廣告。這也是雲南白葯繼贊助2000年奧運會中國體育代表團獲得「第27屆奧運會中國體育代表團熱心贊助商」稱號後的又一重大舉措,首開雲南企業界邀請著名體育明星做產品代言人的先河。
同時,雲南白葯3×3籃球街頭爭霸賽的戰火在昆明燃起,雲南大中小學的籃球小將們分組參與了此次體育盛事,國家隊主將巴特爾也應邀到場為比賽加油助威。 2003年1月,就在國內連鎖葯業發展得如火如荼的時候,大葯房家族中又添新成員——「雲南白葯大葯房」的招牌初次亮相昆明北京路、新聞路等地街頭,新生的雲南白葯大葯房打出了「空調環境、夜間服務」的旗號。雲南白葯集團表示,一年之內,將建設100個同樣風格葯店把全省16個地州市80多個縣 「連鎖」成網,通過工業和商業的聯合,實現對競爭對手的強力沖擊,獲取新的發展空間。
根據我國政府加入世界貿易組織所作的承諾,2003年1月1日起,葯品分銷服務將對外資開放,正是外部環境的擠迫和打造雲葯大產業「旗艦」的使命感,催生了雲南白葯從營銷管理創新到營銷模式創新的「跨越」。與此類似的是,中國傳統中葯另一金字招牌「同仁堂」也曾經歷過同樣的跨越,後者不僅是中葯行業當之無愧的翹楚,在整個醫葯流通領域也占據著舉足輕重的地位。從中,雲南白葯或許可以獲得某些借鑒。 細觀雲南白葯發展歷程,凸顯出一個現象:雲南白葯近年來的每一次飛躍發展,都伴隨資本運營的「身影」。
1993年,雲南白葯成功改制為雲南白葯實業股份有限公司並成為雲南首家上市公司,搭上資本市場融資直通車,也就是從這一刻起,企業馳入加速發展快車道;1996年,通過資本運作控股大理、麗江、文山3家省內雲南白葯生產企業,終結了白葯生產的「戰國時代」,雲南白葯由此「量增價升」。
1998年至2002年,雲南白葯銷售收入由1.7億多元增長到11億元,增長6.47倍,這期間,雲南白葯資本運營好戲連台:通過股權轉讓實現了產權多元化,通過配股把省內最大的葯品流通配送企業和最大的中葯飲片企業納入旗下,企業生產鏈實現了從單一中成葯生產向流通領域和飲片生產擴展;通過虛擬企業運作方式,雲南白葯派出3人用500萬元和3個月時間解決了傳統方式下要投資1.6億元需花兩年時間才能解決的問題,實現了雲南白葯創可貼進軍上海年創銷售收入上億元的輝煌。
⑩ 科研成果轉化如何不觸國資流失紅線
官、學、商三種身份集於一身,塗瑤生曾以此為優勢,帶領企業走出新路;但他也受三重身份所累,敗於三者交叉的模糊地帶。
刑罪邊界
法院認定的另一筆300萬元賄款,是譚登平轉賬給第三人,用於支付塗瑤生的投資本金。2011年底,塗瑤生通過他人購買長白山制葯股份有限公司股份的200萬元是譚登平代其支付的。譚登平還幫塗瑤生歸還了其在買房時向他人的借款100萬元。
法院認定的譚登平證言稱,他向塗瑤生行賄300萬元,是因為他覺得塗瑤生在科達機電收購股權以及後來定向增發方面提供了支持和幫助,使得一方制葯股價升高很多,大家都受益。具體指,塗瑤生利用職務便利為科達機電入股一方制葯、譚登平代表科達機電在一方制葯行使經營管理權以及科達機電取得重大事項控制權中謀取了利益。2006年,一方制葯向專職高管定向增發時,塗瑤生明知定向增發後,廣東中研所的國有股權會被稀釋到三分之一以下,違反企業國有資產監督管理的相關規定,未履行職責向省廣東中研所及上級主管部門報告一方制葯定向增發的重大事項,也沒有報告其參與定向增發認購股份,擅自代表廣東中研所同意該定向增發重大事項並收受譚登平為其認購及代持的股份,致使廣東中研所的國有股權被稀釋在三分之一以下,並對一方制葯的重大事項決策喪失了控制權。
庭審中,塗瑤生和譚登平都翻供,稱這300萬元為塗瑤生股份收益。
塗瑤生上訴書稱,前述300萬元支出時間與2003年科達機電收購一方制葯股份已相隔8年,譚登平還以塗瑤生對科達機電公司收購股份有幫助、對一方制葯公司起過大作用為由,個人用300萬元賄送塗瑤生,其行為完全不能反映其所稱動機。2011年時,譚登平已全面掌管一方制葯,塗瑤生雖然掛名董事長,但對譚登平無制約、管理、控制、隸屬關系,沒有行賄塗瑤生的動機。
這一翻供說法因「缺乏正當理由」未被法院採納。
判決書稱塗瑤生未就定向增發事宜報批違規。2003年施行的《企業國有資產監督管理暫行條例》規定,國有控股的公司、國有參股的公司的股東會、董事會決定公司的分立、合並、破產、解散、增減資本、發行公司債券、任免企業負責人等重大事項時,國有資產監督管理機構派出的股東代表、董事,應當按照國有資產監督管理機構的指示發表意見、行使表決權。
法院認定的科達機電董事長邊程證言稱,通過定向增發將廣東中研所股份稀釋到33%以下是因為,一方制葯重大事項都要三分之二以上股東一致同意,而廣東中研所作為國有法人持股三分之一以上,很多投資意見都要上級審批,造成很多投資批不下來。經過計算,定向增發持股要達到12.28%左右,才能將廣東中研所股份拉低到三分之一以下,此舉有利於一方制葯的發展。
上述不願具名的刑法學者告訴《財經》記者,根據刑法修正案九的精神,認定受賄罪既要看數額也要看權錢交易的具體情節,涉案情節是被告人個人行為還是集體決策,是否造成實際損失,對企業發展是否有積極作用,這些對案件走向、量刑均有影響,判決時需考量。
塗瑤生在廣東中研所的一位同事對一審判決結果表示不解。他介紹,現在各科研單位也在倡導讓科研人員得到實惠,塗瑤生作為中葯配方顆粒項目的主要完成人和一方制葯的創辦者,於情於理應該得到一定的股權獎勵。
與此案相似的多個案例顯示,科研經費及科技成果轉化過程中,項目負責人被指控最多的是貪污受賄——公款被「套取」、「轉移」到個人或其所控制的公司名下,都可能觸及一條紅線——國有資產流失。
近年來,這一問題逐漸被重視。2015年修訂的《促進科技成果轉化法》第45條第3款稱,科技成果完成單位未規定、也未與科技人員約定獎勵和報酬的方式和數額的,將該項職務科技成果自行實施或者與他人合作實施的,應當在實施轉化成功投產後連續三年至五年,每年從實施該項科技成果的營業利潤中提取不低於百分之五的比例。
2016年7月,最高檢察院發布《關於充分發揮檢察職能依法保障和促進科技創新的意見》,強調在辦案中正確區分罪與非罪的界限,如對於身兼行政職務的科研人員特別是學術帶頭人,要區分其科研人員與公務人員的身份;區分科研人員科技成果轉化收益分配與貪污、受賄之間的界限;區分突破現有規章制度,按照科技創新需求使用科研經費與貪污、挪用、私分科研經費的界限等。
目前,塗瑤生已經提起上訴,該案正在二審審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