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教育部人文社科獎具體是什麼
全稱——「全國普通高等學校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
「中國高校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是由國家教育部設立的全國普通高等學校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勵委員會辦公室(設在社會科學司)負責組織評審,經資格審查、通訊評審和會議評審, 最後以無記名投票, 2/3 多數通過方式產生。在1995 年的首屆、1998 年的第二屆和2003 年的第三屆優秀獲獎成果中,共有164 所高校獲獎。2006年進行第四屆。
參評成果包括:
(1)在國內外公開出版、發表一年以上(含一年)的專著、編著工具書與參考書、古籍整理研究著作、譯著、論文或其他形式的成果( 如計算機軟體、音像出版物) 等, 不包括教材。
(2)未公開出版、發表,但被政府、企事業單位採用,對實際部門管理決策起了重要咨詢作用或產生重大社會效益的調研、咨詢報告等研究成果。
基礎研究成果強調學術上有所創新,理論上有所建樹,提出新思想、新觀點、新概念;在國情、社情調查,資料搜集整理等方面有突出成績;填補空白,糾正了前人錯誤結論,推動了理論發展和學科建設,受到學術界重視和好評等。
應用研究成果則注重對解決社會實踐和改革開放中的重大問題,對黨和政府、企事業單位的重大決策,提出了具有重要價值的意見,被吸收採納,收到良好客觀效果與社會評價。
2. 譚培文的學術成果
近五年來,在《馬克思主義研究》、《馬克思主義與現實》、《哲學動態》、《學術研究》等國家級和省部級權威刊物發表論文60多篇。
其中《人的全面發展理想與現實的二難解讀》獲廣西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二等獎;出版學術專著5部,其中《馬克思主義利益理論》由人民出版社出版並於2006年獲中國高教人文社科優秀成果二等獎,《馬克思主義利益觀研究》獲廣西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一等獎。 主持國家社科基金2項,其中「馬克思主義利益范疇在當代的發展」,參加教育部人文社科重大攻關課題一項:馬克思主義基礎理論若乾重大問題研究,主持廣西「人文強桂工程」項目一項等。
3. 宣炳昭的研究成果
宣炳昭教授主要研究成果有:
獨著:《香港刑法導論》(中國法制出版社1997年版)《懲治貪污賄賂罪的理論與實踐》:
合著:《一國兩製法律問題研究》《犯罪構成與刑事責任》;
主編:《台港刑法綱要》《香港法律制度研究》《澳門法律制度研究》《刑法學》《特別刑法罪刑論》《刑法各罪的法理與實踐》等。
另在《中國法學》、《法律科學》等雜志發表學術論文數十篇。
先後主持承擔和參與承擔國家社科基金項目、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項目及司法部、陝西省等科研項目多項;科研成果獲各類獎勵多項。
4. 教育部關於批准第五屆高等教育國家級教學成果獎獲獎項目的決定的內容
教高[2005]14號
高等教育國家級教學成果獎評審委員會評審確定的第五屆高等教育國家級教學成果獎獲獎項目,已經過異議審理,經教育部裁定,全部有效。
依據國務院發布的《教學成果獎勵條例》的規定,報經國務院批准,由清華大學、西安交通大學及上海交通大學王大中等合作申報的《工程碩士專業學位教育機制的創新與實踐》,北京理工大學、北京大學及北京信息工程學院王越等合作申報的《大學生電子設計競賽的開展與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北京交通大學王玉鳳等申報的《開拓創新,建設一流的物理演示與探索實驗室》等三項成果獲第五屆高等教育國家級教學成果特等獎。
教育部批准,北京大學趙凱華等申報的《<電磁學>系列課程的改革和建設》等59項成果獲第五屆高等教育國家級教學成果一等獎;上海立信會計學院姚津等申報的《會計實驗教學的實施及成果》等537項成果獲第五屆高等教育國家級教學成果二等獎(獲獎項目名單見附件)。
在全國開展教學成果獎勵活動是黨和國家實施科教興國戰略的重要舉措,是對我國高等教育人才培養工作、教學建設和教學改革成果的檢閱和展示,是黨和國家重視教學工作的重要體現。本次獲獎的項目是全國高等教育界廣大教育工作者在教學工作崗位上,經過多年艱苦努力獲得的創造性勞動成果,在總體上代表了當前我國高等教育教學工作的最高水平,充分體現了近年來我國在高等教育教學改革方面所取得的重大進展。各級教育行政部門和高等學校要結合實際情況,認真學習、借鑒和應用這些獲獎成果,進一步加強教學工作,深化教學改革,為培養和造就更多適應我國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需要的高質量專門人才而努力奮斗。
附件:第五屆高等教育國家級教學成果獎獲獎項目名單
教 育 部
二OO五年九月二日
5. 教育部人文社科這是怎麼了
就公平性而言: 教育部項目是國內最公平、組織最科學的; 而國家社科最差;
教育部和國家規劃辦項目官方申報系統最高項目,分量一般可以等同看待。西部項目是照顧性項目,但也有較高的選題價值和論證水平。無論是國家社科規劃辦的正規項目,或是西部項目,都是國家重要項目,性質比照上應該一樣,而在觀念上西部項目則顯得稍微弱一些。故教育部正規項目比之於項目在觀念上也就要稍強一些。不過能獲得教育部或西部項目都應祝賀,都是不容易的。
6. 孫祁祥的主要成果
北京市哲學社會科學成果一等獎(第七屆)
北京市哲學社會科學成果二等獎(第三、第八、第九、第十、第十一屆)
北京大學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優秀成果二等獎(第十一屆)
中國保險學會興亞創新基金保險理論創新成果一等獎(2006年)
中國保險學會優秀論文獎(2006年)
《空帳與轉軌成本——中國養老保險體制改革的效應分析》,《經濟研究》2001年第5期,2001年入選「北京大學首屆文科論壇」經濟學論文; 2002年獲「北京市高校人文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一等獎」, 北京市第七屆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一等獎。
《保險學》,1999年獲北京市第五屆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國家教育部全國高校推薦教材、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國家級規劃教材。
《產權制度、風險機制與經理者階層》,1998年榮獲「當代企業改革論壇」首屆年會徵文評比優秀論文獎。
陳岱孫經濟學論文獎(1996年)
《論兩種平等與效率的關系》,《經濟參考報》,獲1995年度全國報紙理論文章二等獎。
《市場經濟與競爭機會的平等》,《經濟研究》1993年第8期,1997年榮獲「首屆陳岱孫經濟學論文獎」。
《分配結構與資源配置》,《北京大學學報》1992年第4期,1995年榮獲第二屆北京大學學報優秀論文獎。
《模式轉換時期的收入流程分析》,中國金融出版社1993年版,榮獲北京市第三屆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
《論間接宏觀調控體系中的國家、企業與市場》,1988年獲「全國紀念十一屆三中全會十周年入選論文獎」。
《我國租賃經營的實踐對深化企業改革的重要啟示》,《經濟縱橫》l988年第12期,榮獲全國第二次工業企業租賃經營實踐與理論研討會優秀論文獎。
《論結構性過剩與結構性短缺》,《未定稿》1987年第17期,榮獲全國第二屆財經院校研究生理論研討會優秀論文獎,「蘭州大學青年教師優秀論文獎」。
《從中西方文化價值觀的比較看中國企業的惰性》,1986年獲首屆中青年中國企業發展研討會論文獎。
7. 國家社科 教育部人文社科 哪個容易
就公平性而言: 教育部項目是國內最公平、組織最科學的; 而國家社科最差;
教育部和國家規回劃辦答項目官方申報系統最高項目,分量一般可以等同看待。西部項目是照顧性項目,但也有較高的選題價值和論證水平。無論是國家社科規劃辦的正規項目,或是西部項目,都是國家重要項目,性質比照上應該一樣,而在觀念上西部項目則顯得稍微弱一些。故教育部正規項目比之於項目在觀念上也就要稍強一些。不過能獲得教育部或西部項目都應祝賀,都是不容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