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上市套現什麼意思
上市公司套現一般是指公司的大股東將公司股票包裝上市,然後將大部分股票拋售給二級市場。 套現的主體是人,上市公司是一個法人,它也可以將其持有的其它股份公司的股票賣出套現。然後將其收益在公司的帳目中計入投資收益。還有一種上市公司套現就是剛才所說的那種。最突出的表現就是在創業板,公司股票上市後,很多大股東為了拋售股票套現而辭職的事情。
(1)股權轉讓虛開擴展閱讀:
套現
一般是指用違法或虛假的手段交換取得現金利益。 多用於信用卡套現、公積金套現、證券套現等。根據兩高《關於妨害信用卡管理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套現是指違反國家規定,使用銷售點終端機具(POS機)等方法,以虛構交易、虛開價格、現金退貨等方式向信用卡持卡人直接支付現金。
在中國銀聯的《銀聯卡收單機構商戶風險管理規則》中對套現行為的定義是:商戶與不良持卡人或其他第三方勾結,或商戶自身以虛擬交易套取現金。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套現
B. 股權轉讓後,查到之前企業虛開發票會跟前法人有關嗎
會的
法人就是出事的時候進去的那個人
C. 不以騙稅為目的虛開找什麼單位處理
稅務局。
但是哦,雖然不已騙稅為目的,造成了騙稅的結果,還是有可能認定為偷稅漏稅~
D. 開增值稅發票一定要本人嗎
你把身份證借給他人開公司風險很大,公司可以自行開具增值稅發票,如果公司有增值稅違法行為,那麼你是第一責任人。所以應該注銷這個公司或者以股權轉讓的形式轉讓。
E. 現在從事會計工作有什麼風險。找工作入職幾天後發現公司現在開始處於稅務稽查,上月還被罰款特別多,有幾
稅務稽查,查收入!查成本!查發票!
2018年國地稅合並後,稅務機構也進行大改革,目前各地撤銷了縣級稅務稽查局,並設立了729個跨區稽查局。今年開始地方稽查局對納稅人、扣繳義務人的稅收稽查抽查比例由2018年的1.5%提高至2.5%,提高一個百分點,不知又有多少企業被查。
2019年初,各地稅務局紛紛前往總局參加業務培訓,內容除了包括金稅三期系統,稅務稽查也是重點!稅務稽查將如何查?財務又該如何應對?接著往下看☟☟☟
稅務稽查,查收入!查成本!查發票!
2018年7月5日,肯特催化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發布公告,稱其全資子公司江西肯特化學有限公司分別於2018年7月3日、2018年7月4日收到江西省吉安市國家稅務局稽查局出具的《稅務行政處罰事項告知書》(吉市國稅稽罰告(2018)8號)和《稅務處理決定書》(吉市國稅稽處(2018)15號)兩份文書,確認的企業違法行為包括:
1、收入問題
通過產品銷售價格比對,發現公司部分產品交易價格明顯偏低且無正當理由:2011年18-冠醚-6和三苯基乙基溴化磷的差異金額為574193.68元;2015年四甲基氯化銨和三苯基乙基溴化磷的差異金額為570087.82元,累計差異金額為1144281.50元,應補繳增值稅194527.85元及企業所得稅286070.37元。
2、成本問題
子公司2011年賬列應付工資科目為5013120.00元,其中列支永新工作人員2779470.00元,銷售及相關人員工資714500.00元,外勤人員工資1519150.00元。檢查發現賬列外勤人員發放的工資其中有1211400.00元無簽字記錄、轉賬憑證或收據有效發放依據。對於無有效發放依據的工資屬多列工資1211400.00元,應補繳企業所得稅302850.00元。
3、發票問題
子公司2011年在浙江仙居舊設備市場購入的一批舊設備,在永新縣國稅局石橋分局的幫扶下,以石橋輝煌家電名義代開增值稅專用發票14份,代開發票金額1250582.52元,稅率3%,稅額37517.48元,其進項稅稅額進項了全額抵扣,該設備已提折舊1007012.32元,應補繳增值稅37517.48元和企業所得稅251753.08元。
子公司2011年-2012年取得吉安市永和誠信汽車運輸有限公司等不同運輸單位開出的貨物運輸業統一發票,而運費支付給徐啊林、周鐵明等個人,累計金額1910,894.50元,屬未按規定取得發票行為,應補繳增值稅133762.62元和企業所得稅477723.63元。
4、處理處罰結論
補增值稅明細如下:2011年12月171280.10元、2012年12月194527.85元,2011-2012年合計應補增值稅365807.95元;
補企業所得稅明細如下:2011年698151.49元、2012年477723.63元、2015年142521.96元,三年合計應補企業所得稅1318397.08元。
並對應補的稅款1684205.03元按規定加收滯納金。
對於虛列工資事項作出的處罰決定,擬提出處以補繳稅款302850.00元的50%行政罰款151425.00元的行政處罰。
「以票控稅」時代,除收支及發票問題外,企業還將面臨哪些新的稅務風險呢?又該如何應對?
2019年這些稅務風險劇增
1、虛開發票將清算
稅務已經打造了最新稅收分類編碼和納稅人識別號的大數據監控機制,今年可能將有更多企業因為歷史欠賬虛開發票被識別出來!
2、高收入個稅將面臨嚴格管控
2019年新個稅法正式實施,中國將參與涉稅信息交換,高工資、多渠道、多類型收入的將面臨嚴查!
3、股權轉讓稅務政策面臨變數
之前中國各地熱火朝天的合夥基金的避稅政策可能要清理,甚至要改正。因為目前其實股權轉讓這一塊個稅已經明確了,有些地方執行出現了偏差,必須清理和改正!
4、新業態征稅將有大進展
中國沒有業態不在稅務監管范圍之外!目前稅務監管沒有法外之地!
2019年不想被稅務「關照」,
財務人要學會自查自保!
俗話說:小心駛得萬年船。只有真正規范日常經營行為,才能避免被「請喝茶」!
1、不及時報稅。即未按規定時間,向稅務局報稅,或報稅不完整,那將會引起稅局關注;
2、公司員工人數、經營場地與報表的收入規模不符。即有些企業人員多,場地大,而報表上只有少量收入,不符合業務邏輯。或人員少,銷售收入許多,可能存在虛開發票行為;
3、每期收入利潤、交稅金額波動大,忽高忽低,又不符合行業規律的;
4、預收賬款、存貨金額長期居高不下,存在少確認收入,少交稅的可能;
5、設備規模、用電、用水與營業收入不配比。即:如果設備多、用的水電多,而報表上的收入小,那稅局就會關注是否少確認收入了;
6、平均人員工資較市場上低,不符合邏輯。即有可能為了少交個人所得稅,將工資壓在3500以下,稅局很可能關注了,特別是服務行業、高新技術行業等需要用到中高端人才的企業;
7、沒交印花稅、房產稅等小稅種。正常情況,只要有經營,或多或少會產生一些印花稅。公司用的場地要麼是自有的,要麼是租的,那麼都涉及到房產稅。特別是租用的房屋,稅局會關注是否簽合同,出租方是否交房產稅;
8、非經常性事項發生,如大額轉讓資產(包括廠房、土地、設備、對外投資等)、分紅、報廢資產、產生大額壞賬等,這些如果沒有按規定交稅或稅務處理,會引起稅局關注
F. 股權轉讓及債權債務分割協議內容有哪些
甲方:
姓名: 身份證號:
乙方:
姓名: 身份證號:
公司系甲方 出資成立。公司注冊資金為 萬元人民幣,於 年 月 日經 批准成立。現甲方與乙方本著自願、平等、公平、誠實信用的原則,就公司股權轉讓和債權債務分割,達成如下協議:
第一條 股權轉讓與登記
1、甲方 同意將其所持有 公司全部股份中的 的股份(股金額 萬元人民幣,實繳資本 萬元)以 萬元的價格轉讓給乙方 公司。
2、甲方與乙方應於本協議簽訂之日起,依法向工商管理機關辦理本次股權轉讓和公司名稱的變更登記,變更登記日為股權轉讓日。
第二條 甲方的保證與擔保:
1、所轉讓給乙方的股權是公司的真實出資,是合法擁有的股權,甲方擁有完全的處分權;甲方已獲得公司股東的充分授權:授權本文件簽字股東全權代表公司其他股東簽署本協議,並做出與簽字股東相同的保證與擔保。甲方保證對所上述轉讓的股權,沒有設置任何抵押、質押或擔保,並免遭任何第三方的追索。否則,股權轉讓後,公司因本項不實保證而遭致的任何損失,甲方 承擔全部賠償責任。
2、股權轉讓日之前,公司已按照國家稅務政策法規據實申領、開具發票、按時進行納稅申報、繳清應納稅款,未曾發生過虛開、買賣發票等違反稅收政策法規之事實。否則,股權轉讓後,公司因本項不實保證而遭致的任何損失,甲方 承擔所有賠償責任。
3、股權轉讓日之前,公司沒有已經發生但尚未宣判的訴訟,沒有已經宣判但尚未執行/正在執行的未了訴訟,也沒有將要發生的潛在訴訟,沒有未結清的稅務(包括國稅、地稅)處罰或稅務欠款。否則,股權轉讓後,公司因本項不實保證而遭致的任何損失,甲方 承擔所有賠償責任。
4、股權轉讓日之前,公司所有已開出的支票、銀行承兌匯票、商業承兌匯票均已全部兌付,股權轉讓日後公司不會收到轉讓日前開出的要求兌付的支票、銀行承兌匯票、商業承兌匯票。否則,股權轉讓後,公司因本項不實保證而遭致的任何損失,甲方 承擔所有賠償責任。
5、股權轉讓日之前,公司已於所有員工結清勞務報酬/工資及社保關系。股權轉讓日之後,公司不會遭致以前員工的勞動糾紛、報酬糾紛和社保處罰。否則,股權轉讓後,公司因本項不實保證而遭致的任何損失,甲方 承擔所有賠償責任。
第三條 乙方擔保
1、乙方在合同生效日起至公司變更完畢之前,不得用公司的任何證件展開經營活動,簽署任何合同均屬無效合同,否則公司因本項不實保證而遭致的任何損失,乙方承擔所有賠償責任。
2、乙方在合同生效日起至公司變更完畢之前,從甲方所獲公司全部證件(包括但不限於營業執照、稅務登記證、組織機構代碼證及代碼卡、貸款卡、開戶許可證等)及全部印章、公司文件正本(包括但不限於公司章程、租賃合同、驗資報告以及歷年的審計報告、會計賬簿、會計憑證、納稅申報表、空白支票、空白發票等),不用於除公司變更以外的任何活動。否則,公司因本項不實保證而遭致的任何損失,乙方承擔所有賠償責任。
第四條 公司變更前債權債務的分割:
1、股權轉讓日之前公司實際存在或潛在的債權債務由甲方 享有和承擔。如轉讓後因股權轉讓日前實際存在的債務或潛在的債務引發的訴訟或而導致的公司損失,由甲方 全部承擔。
2、自股權轉讓日起發生的債權債務由變更後的公司全部股東享有和承擔。
第五條 盈虧分擔
變更登記前公司所產生的利潤或虧損,甲方已全部分配或承擔完畢。公司依法辦理變更登記後,乙方即成為公司的合法股東,並按出資比例分享股權轉讓後的產生的利潤與承擔虧損。
第六條 股權轉讓的變更費用負擔及變更手續
股權轉讓變更費及變更手續用由變更後的公司承擔。甲方不承擔任何轉讓股權所發生的相關費用。
第七條 協議的變更與解除
在股權轉讓其間發生下列情況時,可變更或解除合同,但雙方必須就此簽訂書面變更或解除合同:
1、由於不可抗力或由於一方當事人雖無過失但無法防止的外因,致使本合同無法履行。
2、一方當事人喪失實際履約能力。
3、由於一方違約,嚴重影響了守約方的經濟利益,使合同履行成為不必要。
4、因情況發生變化,經過雙方協商同意變更或解除合同。
第八條 爭議的解決
未盡事宜,雙方應協商解決。不願協商或協商不成的,按司法程序解決。
第九條 協議生效的條件和日期
本協議經甲、乙雙方簽字(或單位蓋章)後生效。
第十條 其他
本協議正本一式肆份,甲、乙方雙方全體股東各存一份,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甲方(簽字蓋章): 乙方(簽字蓋章):
簽訂日期: 年 月 日
G. 給客戶轉款開票的稅金是要轉入對方的對私賬號嗎,如果轉入對公的話就是要高開的意思嗎,
最近很多客戶咨詢公司怎麼樣合理節稅?
聊到辦理對公賬戶,會有這樣一個誤區,很多人認為供應商打款走對公賬戶就要交稅?
其實不是這樣的。
不是介樣的,親,開發票才跟交稅有關的哦。
1.對公賬戶過流水≠交稅
公司對公帳戶分為四類:基本帳戶、一般帳戶、臨時帳戶及專用帳戶。其中:基本帳戶一個公司只能開一個。
基本存款賬戶是指存款人辦理日常轉賬結算和現金收付而開立的銀行結算賬戶,是存款人的主辦賬戶。
企業是否要交稅與是否開立對公賬號是無關的。
如果你是個體戶,被核定了稅,每個月都要按時申報及繳納的,如果你開了對公賬號就能在對公賬號上扣款,如果沒有對公賬號,就要去到稅務機關刷卡扣款。
如果你是公司性質的企業,即便你開了對公賬號,如果沒有開發票,每個月都是不用繳稅的。除非企業有收入,開了發票,就需要繳納相應的稅款,開了對公賬戶,跟銀行簽訂了扣稅協議的話,就可以直接從對公賬戶里扣稅了。
雖然對公賬號與是否交稅關系不大,但必須提醒你的,企業開立對公賬號,銀行要收取你的對公賬號管理費,費用收取根據每家銀行規定而各有區別(一般一年大概360-700元不等)。
2.注冊一家公司怎麼樣才能合理節稅?
無論是小規模公司,還是一般納稅人的公司,在稅收方面都各有各的優惠政策。
比如小規模公司,如果一個季度開票不超過9萬的額度,那麼增值稅普通發票是不需要交稅的。比如一個季度開了8萬的普票,1萬的專票,專票的稅金是10000*3%=300,普票免稅。但是要控制好一個季度的開票額度,如果超過9萬,普票就不能享受政策的優惠了,也要交3%的稅金。
一一般納稅人的優勢在於進銷項可以抵扣,怎麼抵扣呢,比如你這個月進項發票有8萬,稅率是17%,你的公司給客戶開了9萬的發票,稅率是17%,那麼發票認證之後,當月需要交稅的費用是:90000*17%-80000*17%=1700。
H. 屈建國的貪腐手段
法院判決顯示,屈建國貪腐手段十分多樣。比如違規報銷高額學歷教育學費並從中套款,購買發票報銷套取公款;通過「御用中轉站」的形式讓他人出面斂財;違法發放獎金讓領款人開「陰陽發票」截留款項;藉助自己手上掌握的放貸審批權主動索賄等。
而對於違反銀行規定的斂財,屈建國甚至還會走所謂的「民主程序」,進行所謂的公開討論表決,甚至是拉上其他人一起斂財。比如在2008年到2011年期間,珠海分行違規向屈建國等發放「年終獎」473萬元,屈建國分得153萬元,而這一決議是在行長辦公會討論通過生效的。
明知違反規定為何不敢反對?對此有該行內部人士稱,其行長身份令大家都不敢公開提出反對意見。
曾花13萬公款刪帖
2010年8月份,網上出現了大量舉報屈建國涉嫌經濟問題的帖子。據法院介紹,屈建國發現後,想盡辦法試圖刪帖,而刪帖的費用還是以會議形式以其他名義的發票在分行報銷。
據稱,屈建國指示該行行政保衛部經理尹某進京找網站刪帖,後者藉此套取了13萬元公款作為刪帖經費,但並未成功。讓人咂舌的是,失敗後,屈建國乾脆將其中10萬元收入自己囊中。
幫人辦貸款最終奪人公司
據調查顯示,早在2002年擔任廣發銀行鄭州銀基支行行長時,屈建國就已經開始滑向了犯罪的深淵。那年,鄭州交通職業學院院長、法定代表人李某興提出貸款請求,屈建國在承諾幫忙時也提出收取「公關費」的要求。
而在任珠海分行行長後,其又在2006年、2007年通過該銀行鄭州分行及銀基支行幫助該學校獲取貸款。截至2008年初,屈建國多次向李某興索要「公關費」,最終由其妻張愛琴拿虛開的增值稅發票到學院報銷,提現106萬元。
「公關費」並非最終目的,索要乾股成為股東才是屈建國的最終想法。屈建國將2002年借給鄭州交通職業學院的一筆款項轉為出資,投資人則為其妻張愛琴,同時其姐夫於某也成為該學院投資人。
2008年4月25日,珠海亞馬遜旅遊公司和武林源旅遊公司全部股權轉讓給鄭州交通職業學院後,屈建國要求其妻在兩家公司各佔40%股份(後經協商改為各佔37%股份)。而這一部分強行索要的股份,事後經評估價值高達1398萬余元。
不過,這並未算完。據調查稱,上述兩家公司在2009年被屈建國夥同妻子控制營業執照、印章等資料,驅逐交通學院派駐的管理人員,使公司陷入癱瘓無法正常經營從而實現全面控制。
抬303萬到辦公室截留147萬元
收取「公關費」只是開始,後面屈建國想到了更多斂財的「道道」。比如虛構員工福利套取「年終獎」。據介紹,2008年珠海分行以行長40萬元、副職每人20萬元標准向屈建國等發放「年終獎」,但事實上,該行早就出台規定明確分行領導實行年薪制後不得從分行領取工資、獎金。
為此,屈建國夥同或指使其他人製作虛假的全行員工工資獎金發放表,以保證從賬上看來沒用完的工資、福利費額度已全部發放給員工,然後召開行長會議提議給領導班子成員發獎,從而將錢裝進自己的口袋。據事後調查,2008年到2011年期間,屈建國與其他領導班子成員以發放行領導「年終獎」等名義共同侵吞公款473萬元,其中屈建國分得153萬元。
除此之外,屈建國又在激勵機制方面做文章。從2010年11月到2011年2月,屈建國先後以「金秋金收獲」、「2010年全年紅」等競賽活動額外獎勵等名義,從珠海分行及工會委員會提取公款450萬元,最終變成屈建國及其他部門負責人和下屬支行行長的獎勵。
為了掩人耳目,所有的款項全部走現金流。據調查,屈建國以發放獎金為由提現303萬,讓出納抬到其辦公室,然後簽收超過實發獎金數額收條的方式,截留了147萬元。
買8塊勞力士和帝舵手錶全部報銷
報銷也是斂財方式之一。盡管銀行明確禁止學歷教育等費用的報銷,但屈建國還是讓行里將自己到清華、北師大攻讀學位的學費報銷。
據調查顯示,2007年12月和2008年7月,屈建國指使有關人員2次到香港為其個人購買8塊勞力士和帝舵手錶,30多萬的購表費用全部由行里報銷。另外,屈建國還指使下屬購買發票報銷套取公款用於歸還個人欠款。更為過分的是,屈建國以同樣方法套取公款,為其女兒屈某歸還信用卡消費賬款,為自己購買茅台酒以及路易十三等高檔酒,為妻子辦理會所會籍。
此外,記者還獲悉,2006年,屈建國要求信貸客戶珠海市某利物資車業公司董事長馮某為該行購買奧迪車和越野吉普車各一輛。其後,這輛價值32萬多元的越野車一直交由屈建國的妻子使用,並於2010年5月要求車業公司將該車過戶給其入股成立的珠海市中傑投資公司。
屈建國其人「業務能力強,但獨裁」
公開資料顯示,屈建國擁有在職博士、碩士研究生學歷,清華大學EMBA畢業,1995年進入廣發銀行鄭州分行,2002年7月調任廣發銀行珠海分行黨委書記、行長。據稱,屈建國在廣發任職期間在信貸業務領域創造了許多範例,如動產質押、廠商銀三方協議等。2009年珠海分行存款余額達到125億元,貸款近80億,存貸比達70%,居珠海同業之首,成為業界領先者。
此外,還在2009年出版了一本名為《新信貸:銀行客戶經理業務手冊》的書籍,書中簡介稱「著名經濟學家梁小民、錢穎一等聯袂推薦」,當時暢銷一時。而在同行眼中,他歷練豐富、腦子靈活。
不過,也有其同事稱他雖然有才,但卻也是獨裁者,「他在業務方面確實很令人佩服,但他是個獨裁者,不管什麼規定,到他那兒就跟不存在一樣,我們沒人敢反對他。」
I. 五體貼地,求:2005年以後的上市公司虛假財務案例
大唐電信於2006年10月28日披露了關於2006年度業績預增公告,預計公司2006年度將實現盈利。而2007年4月5日公司公告,因會計師對公司存貨計提大額減值准備,公司2006年度業績將再度出現大幅虧損。上述行為嚴重違反了《上海證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規則(2006年修訂)》(下稱「《股票上市規則》」)第2.2條、11.3.2條的規定,以及我所《關於做好上市公司2006年年度報告工作的通知》。依據《股票上市規則》第17.2條的規定,決定對大唐電信予以公開譴責。
9月,聖火葯業及其管理層被美國某律師事務所指控違反了1934年頒布的證券交易管理條例。指控宣稱在2007年7月23日到2008年8月20日,聖火葯業發布了大量虛假或者誤導的信息,導致了該公司的股票價格上漲,這嚴重違反了會計准則。聖火葯業將不得不重編2007年第二季、第三季、第四季、2008年第一季財報。
2006年6月5日,華源制葯公司及前董事長、一批董事被上海證券交易所公開譴責,有些高管人員被認定為不適合任職。2006年11月5日,有媒體發表《華源集團被查出嚴重會計造假》一文,披露財政部公告,稱2005年財政部組織駐各地財政監察專員辦事處,開展了會計信息質量檢查與會計師事務所執業質量檢查,發現華源制葯存在虛構交易、虛增巨額無形資產,並用不實債權置換上述虛假資產,以避免計提壞賬准備而發生虧損的行為。因此,華源制葯公司開始對大股東佔用資金情況進行清欠。2007年1月11日,華源制葯公司刊登《上海華源制葯股份有限公司非經營性資金佔用清欠完成公告》,披露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及其附屬企業共佔用華源制葯資金2079萬元。截至公告之日,己完成佔用資金的清欠工作,並在2006年度年報中進行會計差錯更正。
2007年1月31日,華源制葯公司公布《上海華源制葯股份有限公司關於收到財政部行政處罰事項告知書的公告》。財政部的行政處罰決定書中表明,華源制葯通過虛假交易、虛繳土地出讓金與財政補貼返還、虛增公司無形資產與資本公積、建立虛假債權、建立賬外賬戶等手段,在財務報告中分別存在虛增長期投資、虛增利潤、虛增投資收益和應收帳款、少計壞帳准備、多計長期投資、虛增其他業務收入等行為,由此,財政部給予華源制葯公司通報及罰款10萬元的行政處罰。故此,華源制葯的虛假陳述行為成立。其後,2007年4月27日,華源制葯股票被暫停上市,直到2008年7月1日恢復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