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糖尿病的最新科研成果
國內外有關胰來島素口服自製劑研究的報道雖已很多,但至今尚未見到實際應用在糖尿病治療的臨床報告,其主要原因是胰島素的生物利用度低,制劑的質量標准及穩定性問題尚未解決.
綜合國內外研究現狀,要提高胰島素口服給葯的體內吸收,需加入吸收促進劑、蛋白酶抑制劑以及選擇適當的載體材料.此外,如能解決口服胰島素制劑在胃腸道的活性穩定性問題,將是胰島素非注射給葯劑型研究的重大突破.
『貳』 糖尿病治療最新成果有哪些
糖尿病治療最新成果有哪些
·
糖尿病教育與心理治療。使糖尿病患者真正懂得糖尿病,知道如何對待和處理糖尿病,保持良好的心理狀態。
·
糖尿病飲食治療。合理用餐,為其它治療手段奠定基礎。
·
運動治療。長期堅持體育鍛煉,保持血糖水平的正常和充沛的體力。
·
葯物治療。在單純飲食及運動治療不能使血糖維持在理想范圍時適當選
用口服降糖葯或胰島素,並根據臨床需要,服用降脂、降壓及其他葯物,使患者維持全面正常的狀態。
·
糖尿病病情監測。患者定期進行血、尿等各項生化檢查、心電圖及眼底
檢查等,以期詳細了解病情,指導治療。
只要認真掌握好這5條糖尿病的治療原則,或者說駕馭好這5匹馬,就能較好地控製糖尿病,避免急性或慢性並發症的發生和發展。
說到可以治療2型糖尿病方法那是各種各樣,但是這些方法都不能達到我們最終想要的效果。目前糖尿病治療最新成果就是胃轉流手術,其實胃轉流手術是目前治療2型糖尿病較好的方法,胃轉流手術是通過採用外科方式,改善患者腸道神經內分泌,調節胰島內分泌功能,既降低了胰島素抵抗,又促進了胰島細胞增殖,解決了患者胰島素抵抗和胰島功能衰退的情況,從而控制血糖,治癒糖尿病。具體情況你可以咨詢一下湖南省軍區醫院糖尿病多學科診療中心,他們會給你更加詳細的解答。
『叄』 關於糖尿病的最新成果
這個問題實在很難回答。就好比問,大海里有哪些魚?糖尿病研究領域很廣,涉及版很多內容。權
目前糖尿病的治療,不管是1型還是2型都取得了很大的進展,胚胎肝細胞,胰島細胞再生的新技術也在研發,甚至在臨床的研究中。1型和2型的遺傳機制的研究也發現很多關鍵基因位點。總體上,我們糖尿病人的治療手段會隨著科技的發展會有所改變,希望糖尿病的治療手段有新突破,顯著改善糖尿病人的生活質量和壽命。
『肆』 根據國際科研最前沿成果,治癒糖尿病還需大概多少年
有廣告說能治癒, 我不信!
你要試試看?
『伍』 在未來的幾年裡,醫學能研製出徹底治癒糖尿病的葯物嗎
在全球范圍內,1980年以來罹患糖尿病的人數一直呈現上升趨勢,截至2014年,共有4.2億人被診斷患有糖尿病。單單在美國,罹患糖尿病的幾率也呈現出明顯的增長趨勢。確診患者人數已經從1980年的550萬人上升到了2014年的2200萬人——也就是說,在不到40年間,糖尿病患者的數量增長了300%。
我們之前也看到過治癒糖尿病的案例,但這並不是單單因為葯物。 因此,如果批准在人類身上使用新葯,這將是一種真正的革命性的療法。
『陸』 糖尿病到底該怎麼治有什麼好的葯物最新研究成果有那些啊
我爸有這個病,很長時間了。按他的經驗,糖尿病是基因病,無法痊癒,至少目前號稱能治的葯都是騙人的。
怎麼治?這種觀念不太正確,呵呵。糖尿病的控制(不是治癒)不是靠治的,是調養的。我爸十幾年,堅持控制飲食,堅持改善生活習慣,堅持每天抽時間做體操,現在他情況很好哦。哈哈。
現在我也很注意健康,這就是命運吧,但要知道命運大部分是抓在自己手裡的,不要寄希望於葯物。
祝你好你的親人健康!
『柒』 現在糖尿病領域最新的治療研究成果是什麼
我覺得還是生活方式對糖尿病的預防和控制,健康的生活方式可以預防80%的二型糖尿病。
『捌』 國際研究糖尿病的最新進展
國際糖尿病研究最新成果
1、減肥手術或能預防糖尿病
瑞典研究人員說,接受減肥手術的肥胖人士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延遲、甚至預防Ⅱ型糖尿病發病。 先前研究結果顯示,減肥手術有助Ⅱ型糖尿病患者病情好轉。最新的研究則為這種手術預防患病提供依據。這項研究始於1987年,目的是探究減肥手術是否可以達到相同降低糖尿病患病風險的效果。研究初始,參與實驗者沒人患有糖尿病,他們可以選擇是否接受手術。 研究期間,研究人員發現,1658名接受減肥手術的志願者每年患糖尿病的幾率為1比150。而沒有接受手術的1771人中,每年患糖尿病的幾率升至1比35,是實驗組的4倍。
2、壓力過大可增加女性糖尿病風險
一定的工作壓力可產生積極效果,但過大的壓力會損害健康。加拿大的一項新研究顯示,職場壓力過大給女性增加的糖尿病患病風險大於男性面臨的這一風險。 研究人員發現,職場壓力過大與女性糖尿病風險增大有關,與男性糖尿病風險變化無明顯關聯。雖然其中的原因有待進一步研究,但科研人員認為,有一些理論可以對此加以解釋。比如,面對壓力,男女在生理和行為上會產生不同反應。女性的激素特點與男性不同,她們在壓力下更容易出現不利於健康的行為,例如吃高糖、高脂肪的所謂「安慰食品」。如果員工在工作中有更多自主權和更好的控制能力,他們對工作的滿意度就會提高,壓力較小,工作效率也較高。
3、 先吃菜後吃飯有助於降低血糖值
日本一個研究小組日前宣布,就餐時先吃點蔬菜再吃飯,不管有無糖尿病症狀,都有助於降低血糖值並減少其變動幅度。大阪府立大學教授今井佐惠子率領的研究小組,將19名糖尿病患者和21名健康人分為兩組對照研究,要求他們按照規定的順序就餐,並連續4天每隔5分鍾就檢測一次血糖值。結果發現,糖尿病患者一組中,如果是先從米飯等碳水化合物開始吃,就餐過後2小時,他們血液中血糖值平均達到每百毫升195毫克,而如果先吃點蔬菜再吃米飯,這一數值則是每百毫升160毫克。血糖值明顯降低,且變動幅度也降低很多。研究小組認為,這似乎是由於蔬菜的纖維質使得碳水化合物的吸收變慢了,遏制血糖值變動的激素功能似乎得到了加強。
4、咖喱或預防糖尿病
泰國研究人員發現,咖喱香料中的姜黃素可能有助糖尿病高風險人群預防糖尿病。
先前一些研究表明,姜黃素可以消炎和防止細胞氧化。研究人員推斷,姜黃素之所以能夠預防糖尿病,是因為它可以避免胰島β細胞損傷,增強細胞功能,刺激細胞分泌胰島素,繼而調節血糖。納卡林威洛大學研究人員、研究小組組長索姆拉卡·臣沙曼說,姜黃素有好處且安全,可以用於治療糖尿病早期患者。一家營養學學會的發言人康斯坦絲·布朗-里格斯說:「這(以姜黃素預防糖尿病)看似有希望,卻有不少疑問……如果我與病人談起,會建議著眼於飲食健康和生活方式。」
5、多走路不易患糖尿病
美國一項最新研究顯示,在患糖尿病風險高、鍛煉少的人群中,每天盡可能多走路的人出現血糖失調問題的幾率會比較低。此前曾有研究表明,多走路會降低患糖尿病的風險,不過沒有多少研究關注過每天到底需要走多少路才能起到防病效果。美國華盛頓大學的研究人員請1800多人佩戴了一周時間的計步器,以及算他們通常每天走多少步路。分析結果顯示,在每天步行不足3500步的人群中,約有17%的人患上糖尿病,而每天步行超過3500步的人,有12%患上了糖尿病。在考慮年齡、吸煙情況以及其他糖尿病風險因素後,研究人員認為,和走路最少的人相比,走路最多的人患糖尿病的風險會降低29%。
6、男性雄性激素含量低或增加糖尿病風險
英國一項最新研究說,雄性激素含量低的男性患糖尿病的風險可能會較高,因為動物實驗顯示,雄性激素功能受抑制會引發胰島素耐受,而胰島素功能是否正常在糖尿病中起著關鍵作用。英國愛丁堡大學研究人員說,他們對一些實驗鼠進行了處理,使雄性激素難以發揮作用,結果它們很快就表現出了胰島素耐受症狀。胰島素可以促進身體分解吸收血液中的糖分,胰島素耐受就是它難以發揮正常功能,是許多人患上糖尿病的原因。研究人員因此認為,男性體內雄性激素含量低可能是導致糖尿病的風險因素。進行這一研究的克里·麥金尼斯說,人們通常知道肥胖是引起糖尿病的重要原因,但從本次研究結果看,無論體重多少,雄性激素含量低都會導致糖尿病風險上升。
『玖』 糖尿病的最新成果
10多年控制飲食為何不瘦?
你的情況單獨服用二甲雙胍作用不大了,應該加拜糖平或者諾和龍了。
當然,最好還是上胰島素。
另外樓上說的那個什麼大王,我不想說他是騙子,要是葯字型大小你還可以當調理的葯品試試,要是保字型大小 健字型大小就算了,中醫調理靠譜,中醫降糖是扯淡!
『拾』 糖尿病最新研究成果
沒。繼續吃葯打針。控制飲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