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證書轉讓 > 歐盟理事會成果

歐盟理事會成果

發布時間:2021-07-28 07:55:46

㈠ 歐盟理事會,歐洲委員會和歐洲議會只見的關系是怎樣的

ddew

㈡ 歐盟有多少國家 我們一直講歐盟28國 人家歐洲理事會高層發表聲明我們27國繼續前行怎麼數字不一樣

前幾天英國脫歐以後,歐盟由28國減為27國。
1965年4月8日,法國、德國、義大利、荷蘭、比利時、盧森堡六國簽訂《布魯塞爾條約》,決定將歐洲煤鋼共同體 、歐洲原子能共同體和歐洲經濟共同體統一起來,統稱歐洲共同體。
1973年,丹麥、英國、愛爾蘭加入歐洲共同體。
1981年,希臘加入歐洲共同體。
1986年,西班牙、葡萄牙加入歐洲共同體。
1995年1月1日,瑞典、芬蘭、奧地利正式加入歐盟,歐盟成員國擴大到15個。
2004年5月1日,馬爾他、塞普勒斯、波蘭、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斯洛維尼亞、愛沙尼亞、拉脫維亞、立陶宛10國正式加入歐盟。
2004年6月10日至13日,25個會員國參與史上最大的跨國選舉。
2004年10月29日,歐盟25個成員國的領導人們在羅馬簽署了歐盟歷史上的第一部憲法條約。
2007年1月1日,羅馬尼亞和保加利亞正式成為歐盟成員國。這是歐盟歷史上第六次擴大。
2013年7月1日,克羅埃西亞正式成為歐盟第28個成員國。
2016年6月23日,英國就是否留在歐盟舉行全民公投。投票結果顯示支持「脫歐」的票數以微弱優勢戰勝「留歐」票數,英國不再屬於歐盟成員國。歐盟第一次減少成員國,現在歐盟是27個成員國。

㈢ 歐盟委員會和歐洲理事會有什麼區別

1、成員不同

歐洲理事會又稱歐盟首腦會議或歐盟峰會,是歐盟最高決策機構,由歐盟成員國國家元首或政府首腦及歐洲理事會主席、歐盟委員會主席組成。

歐盟委員會設有28個委員,其中一名擔任歐盟委員會主席領導整個委員會,非主席的那些委員也根據其職責領域被稱為歐盟某某(比如外交)事務專員。

歐洲理事會主席產生:歐洲理事會主席將通過選舉方式產生,任期為兩年半。

歐盟委員會主席產生:歐盟委員會主席由歐盟理事會和成員國政府首腦一起決定,並需要得到歐洲議會的贊成。

2、機構不同

歐洲委員會是最高決策和執行機構,由各成員國一名代表組成,每年召開兩次會議。下設部長代表委員會,由成員國各派一名常駐代表(大使級)組成,處理日常事務。部長委員會主席由各成員國代表輪流擔任,任期半年。

歐盟理事會是決策機構。歐盟部長理事會負責准備每次歐洲理事會並和歐洲議會一起編寫把歐洲理事會決策付之實施的法律文件,制定歐盟法律和法規。

3、職能不同

歐洲委員會實際是另外一個獨立的機構,雖然它和歐盟委員會的駐地都在斯特拉斯堡,但不能把它和歐盟委員會混淆。歐盟委員會相當於歐洲的「政府」,但是它的職能還沒有發展到政府的階段。

歐盟理事會是各個國家派一名部長到歐盟總部組成的機構。各國部長的工作就是要在理事會討論具體事宜的時候代表本國的利益。

參考資料:

歐洲理事會的組織結構:

1、組織成員

(1)歐盟成員國國家元首或政府首腦;

(2)歐盟委員會主席和委員代表;

(3)歐盟委員會秘書長;

(4)歐盟成員國外長;

(5)歐盟理事會秘書長;

(6)歐洲議會議長;

(7)歐洲理事會輪值主席所選其他官員。

2、組織機構

(1)歐洲議會

每次首腦會議的開始歐洲議會議長都會發表一份宣言。

輪值主席國主席必須在其任期內向歐洲議會所有議員介紹接下來六個月內歐盟的主要活動,並通過辯論的方式和議員們討論。

(2)歐盟委員會

歐盟委員會主席出席理事會的每次會議,每次會議之後理事會向歐盟委員會交付書面決定和提議。

(3)歐盟理事會

歐盟部長理事會負責准備每次歐洲理事會並和歐洲議會一起編寫把歐洲理事會決策付之實施的法律文件。

(3)歐盟理事會成果擴展閱讀來源:網路-歐洲理事會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歐盟委員會

㈣ 歐洲理事會的歷史沿革

1974年,在法國前總統德斯坦的提議下,歐洲理事會宣布成立,當時被稱為歐洲經濟體首腦會議。歐洲理事會通常每年召開兩次會議。在特殊情況下,歐洲理事會輪值主席國有權在本國召開歐盟領導人非正式會議。
歐洲理事會決定歐盟的大政方針,尤其是外交方面的決策。每隔5年,新的歐盟委員會主席也由歐洲理事會任命。

㈤ 歐盟理事會和歐盟委員會是一個什麼機構,它們有什麼區別

歐盟理事會是歐盟決策機構,由歐盟首腦會議和部長理事會組成。理事會實行輪值主席國制:每個國家任期半年。2007年上半年為德國,下半年為葡萄牙。對外實行「三駕馬車」代表制,由現任主席國、下任主席國以及歐盟機構代表組成。歐盟憲法條約草案提出設立歐盟主席一職,對外代表歐盟。

歐盟委員會(European Commission)簡稱歐委會,是歐盟的常設執行機構,負責實施歐盟條約和理事會決定、向理事會提出立法動議、監督歐盟法規的實施、代表歐盟負責對外聯系及經貿談判,對外派駐使團。實行集體領導和多數表決制也是歐盟唯一有權起草法令的機構。歐委會受歐洲議會的監督,其主要職責是:實施歐盟有關條約、法規和歐盟理事會作出的決定;向歐盟理事會和歐洲議會提出政策實施報告和立法動議;處理歐盟日常事務,代表歐盟進行對外聯系和貿易等方面的談判;在歐盟共同外交和安全政策方面,歐委會只有建議權和參與權。歐盟委員會由20名委員組成,其中一名擔任主席,委員由各國政府提名,成員國和委員會主席共同協商任命,委員的任期為5年,可連選連任。其中法國、德國、義大利、英國、西班牙每國兩名委員,其餘10國各一名。不過根據《尼斯條約》的規定,2005年以後,德、法、西、英、意五大國的委員人數減為一名,新入盟國可自動獲得1個委員名額,但委員總數不超過27名。此外,委員會還推行各國委員輪流坐莊制。委員會成員將由理事會多數決定,由歐洲議會通過。委員會由1位主席、5位副主席,總共27位委員(包括主席和副主席)組成。委員由成員國政府推薦,並徵得歐洲議會同意,任期5年。本屆歐委會於2004年11月正式就職。對外關系委員瓦爾德納,負責委員會職權范圍內的對外關系事務,歐盟對外援助以及大周邊政策。委員會下設46個總司或專門的服務處。歐委會總部設在比利時首都布魯塞爾。

㈥ 歐洲聯盟理事會和歐洲理事會的區別

歐盟理事會是歐盟決策機構,由歐盟首腦會議和部長理事會組成。理事會實行輪值主席國制:每個國家任期半年。2007年上半年為德國,下半年為葡萄牙。對外實行「三駕馬車」代表制,由現任主席國、下任主席國以及歐盟機構代表組成。歐盟憲法條約草案提出設立歐盟主席一職,對外代表歐盟。
歐洲理事會(The European Council),又稱歐盟首腦會議或歐盟峰會,是歐盟最高決策機構。歐洲理事會由歐盟成員國國家元首或政府首腦及歐洲理事會主席、歐盟委員會主席組成。《里斯本條約》生效後,歐洲理事會增設常設主席一職,任期兩年半,可連任一屆。

㈦ 歐洲理事會、歐洲委員會、歐盟委員會間的關系

歐盟的「4」個機構:歐盟委員會、歐洲議會、歐洲理事會、歐洲法院。在報刊雜志上常常把「歐盟委員會」說成是歐洲委員會,這並不準確。因為歐洲委員會實際是另外一個獨立的機構,雖然它和歐盟委員會的駐地都在斯特拉斯堡,但不能把它和歐盟委員會混淆。歐盟委員會相當於中國的政府,但是它的職能還沒有發展到政府的階段。歐盟現在在北京有使館,中國和歐盟之間的聯系也是政府間的聯系。現在歐盟是中國的第三大貿易夥伴,中國也是歐盟的第三大貿易夥伴。所謂歐盟理事會,是各個國家派一名部長到歐盟總部組成的機構。各國部長的工作就是要在理事會討論具體事宜的時候代表本國的利益。歐洲法院是由義大利的法學家格拉朗日爾創建的,法院章程是由於里起草的。歐洲議會的發展有兩個階段。第一階段的歐洲議會是由歐盟各國議會派人組成的。第二個階段是經過成員國普選產生的。但是這也存在著問題。因為畢竟歐洲目前還是分為不同的國家,一國的居民很難對他國候選者的情況有太多的了解。這就給普選帶來了很大的難度。大家可能沒有注意到這樣一種表達方式,即:歐盟委員會建議歐洲議會表決。這就說明了歐盟的主權還沒有完全由委員會轉移到議會。這是因為歐盟還在發展之中。它的指導思想很明確,但是它的具體作法還沒有達到最終目標。於里也曾經說過,歐盟現在還只是一個「接待單位」。

㈧ 歐盟理事會的組成

布魯塞爾歐盟理事會的總部Justus Lipsius大樓理事會有一名主席和一名秘書長,實行輪換制,由各成員國輪流出任,每六個月輪換一次。歐盟理事會輪值主席國外交部長出任主席。理事會秘書長由歐盟各成員國聯合推舉任命,他同樣是共同外交與安全政策高級代表,他和現任主席國、下任主席國成「三駕馬車」。

㈨ 歐盟一體化表現在那個方面

1、經濟上:強化了歐洲各國之間的經濟關系,增強了歐盟對外的經濟競爭力,提高國際經濟合作水平,使國際經濟競爭變得更加激烈。

2、政治上:增強了歐盟各國在世界中的影響力,強化了世界多極化趨勢的形成與發展,有利於抑制美國搞單極世界圖謀。

3、文化上:經濟政治決定文化,文化是經濟政治的反映。經濟聯系的密切使得歐盟各國文化上相互交融,有利於世界文化的傳播與發展。

4、安全上:強化了歐洲各國經濟聯系,使歐洲各國經濟相互融合和滲透,總體看有利於維護世界和平與安全,但可能同時也可能增加了各國經濟的風險。

(9)歐盟理事會成果擴展閱讀:

真正的歐洲一體化開始於1951年。當時,為了限制聯邦德國的煤炭和鋼鐵生產總量,從而控制其軍事工業的發展基礎,法國提出了一個被稱之為舒曼計劃的方案,建議把法國和德國的煤炭和鋼鐵生產置於一個共同機構管理之下。

一些西歐國家(包括義大利、比利時、荷蘭、盧森堡)也附和進來,他們同法國和聯邦德國一起在巴黎共同簽署了《建立歐洲煤鋼共同體條約》,該條約也被稱之為《巴黎條約》。

這個條約是西歐主權國家之間在一體化進程中簽訂的第一個具有約束力的立法文件。該條約中明確規定煤鋼共同體以共同市場、共同目標和共同機構為基礎,這三個共同實際上是今後的歐共體以及今天的歐盟所確立的長遠發展目標的雛形。

㈩ 歐盟理事會的介紹

簡介歐盟理事會(英語:Council of the European Union,法語:Conseil de l'Union européenne,德語:Rat der Europäischen Union,意語:Consiglio dell'Unione Europea)是一個由來自歐盟成員國各國政府部長所組成的理事會,是歐盟的主要決策機構之一。每一個國家在理事會中都有一名代表(「理事」),在2004年羅馬條約簽署之後,通常也稱之為「部長理事」,目的是為了把他和歐洲理事會的理事即國家元首或政府首腦區分開來。歐盟理事會正式的具體名稱應該是「歐共體理事會」,不過這一名稱使用並不廣泛。歐盟理事會俗稱歐盟部長理事會,在歐盟官方內部也簡稱「理事會」。歐盟理事會在沒有特殊情況下,通常在比利時首都布魯塞爾召開。

閱讀全文

與歐盟理事會成果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衛生院公共衛生服務績效考核總結 瀏覽:490
郴州學府世家糾紛 瀏覽:197
馬鞍山ok論壇怎麼刪除帖子 瀏覽:242
馬鞍山恆生陽光集團 瀏覽:235
麻城工商局領導成員 瀏覽:52
鄉級公共衛生服務績效考核方案 瀏覽:310
樂聚投訴 瀏覽:523
輪子什麼時候發明 瀏覽:151
馬鞍山陶世宏 瀏覽:16
馬鞍山茂 瀏覽:5
通遼工商局咨詢電話 瀏覽:304
誰發明的糍粑 瀏覽:430
國家公共文化服務示範區 瀏覽:646
pdf設置有效期 瀏覽:634
廣告詞版權登記 瀏覽:796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考核方案 瀏覽:660
公共服務平台建設領導小組 瀏覽:165
人類創造了那些機器人 瀏覽:933
公共文化服務保障法何時實施 瀏覽:169
遼寧育嬰師證書領取 瀏覽:7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