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證書轉讓 > 張召忠成果

張召忠成果

發布時間:2021-07-28 01:09:39

1. 張召忠將軍的資料

張召忠,男,1952年生於河北鹽山,國防大學軍事後勤與軍事科技裝備教研部副主任,副軍職,海軍少將軍銜,教授,軍事戰略學博士研究生導師,軍事裝備學學科帶頭人,中央電視台特約評論員,享受國家政府特殊津貼和軍隊優秀人才崗位津貼。中國軍事未來研究會理事、中國國防科技信息學會常務理事、中國海洋學會理事、中國太平洋學會特邀研究員。長期在作戰部隊、科研院所及軍事院校工作。通曉阿拉伯語、英語。學過日語,曾到伊拉克、美國、瑞士、義大利、以色列、英國、印度等國工作和訪問。先後有8項成果獲得國家部委和軍隊級科技進步獎,1993年起享受國家政府特殊津貼。2006年開始參與中央電視台《防務新觀察》欄目製作。
2015年7月8日下午,張召忠在接受電話采訪時確認,自己已正式退休。 談到未來的打算,張召忠說,作為學者,一輩子研究海洋、軍事和戰爭卻無緣參戰,只好用自己的所學奉獻社會。

2. 張召忠的學術成果

研究范圍涉及科學技術、武器裝備、聯合作戰、軍事戰略、國防建設、國際法規等多個學科領域。
先後在北京大學、國防大學、英國皇家軍事科學學院學習機械電子、阿拉伯語、英語、聯合作戰指揮和國防管理專業,長期在作戰部隊、科研院所及軍事院校工作。在基礎知識方面,擅長於機械、電子和外語;在專業知識方面,對海軍裝備、海軍陸戰隊裝備、精確制導武器和電子信息裝備較為熟悉;在軍事理論方面,對國際戰略環境、國際海戰法和海洋法、國際人道主義法、現代戰爭及武裝沖突、聯合作戰理論有較多的研究成果。
而教學科研主要集中在軍事高科技和武器裝備,國際法規、國際戰略和國家安全形勢,國防建設、現代戰爭、軍事變革、聯合作戰和科技創新等方面。 發表論文專著數千萬字,海洋方面的代表性專著有:《未來海洋世紀的沖擊》、《海戰法概論》、《現代海戰啟示錄》;戰爭和軍事方面的代表性專著有:《兵器知識庫》、《戰爭離我們有多遠》、《誰在製造戰爭》、《網路戰爭》、《誰能打贏下一場戰爭》、《打贏信息化戰爭》、《百年航母》、《下一場戰爭》;國防建設方面的專著有:《話說國防》、《明天我們安全嗎》、《下一個目標是誰》、《中國讓戰爭走開》。並與方保定先生一起翻譯了西方著名軍事作家湯姆·克蘭西的海戰題材小說《獵殺紅色十月》。
兩部專著:《百年航母》和《走向深藍》 先後有8項成果獲得國家部委和軍隊級科技進步獎,1993年起享受國家政府特殊津貼。先後兼任中國軍事未來研究會理事、中國國防科技信息學會常務理事、中國海洋學會理事、中國太平洋學會特邀研究員。曾獲國家和軍隊級科技進步獎、全軍育才獎等多種獎勵。
2003年分別被人民網評為「最受網友歡迎的十大嘉賓」、國家科技系統評選為「年度十大科普新聞人物」。

3. 張召忠的學術有什麼成果

張召忠,國防大學教授,副軍職,海軍少將,軍事戰略學博士研究生導師,軍事裝備學學科帶頭人,中央電視台特約評論員。


4. 張召忠簡歷

張召忠,男,1952年生於河北鹽山,中國著名軍事理論家和軍事評論家,軍事戰略學博士研究生導師,國防大學軍事後勤與軍事科技裝備教研部副主任、教授,軍事裝備學學科帶頭人,副軍職,海軍少將軍銜。中國軍事未來研究會理事、中國國防科技信息學會常務理事、中國海洋學會理事、中國太平洋學會特邀研究員。長期在作戰部隊、科研院所及軍事院校工作。通曉阿拉伯語、英語。學過日語,曾到伊拉克、美國、瑞士、義大利、以色列、英國、印度等國工作和訪問。先後有8項成果獲得國家部委和軍隊級科技進步獎,1993年起享受國家政府特殊津貼。2006年開始參與中央電視台《防務新觀察》欄目製作。2015年7月8日,張召忠正式退役。[1]2016年1月8日,參加江蘇衛視《最強大腦》第三季。2016年10月,張召忠開通微博,吸引了大批粉絲。

5. 張召忠老師有哪些學術成果

張召忠老師,大名鼎鼎的軍事評論員,海軍少將,國防大學教授等等數不勝數的稱號,其研究的領域也是特別的廣泛,研究范圍涉及科學技術、武器裝備、聯合作戰、軍事戰略、國防建設、國際法規等多個學科領域。是當代當之無愧的將軍。


而教學科研主要集中在軍事高科技和武器裝備,國際法規、國際戰略和國家安全形勢,國防建設、現代戰爭、軍事變革、聯合作戰和科技創新等方面。

6. 張召忠的軍事水平如何

張召忠主要研究軍事裝備方向,語言風格上,他一直敢於發聲,對國際上的一些軍事熱點,曾有精準的預測,也不時會拋出有爭議的觀點,張召忠的軍事、政治觀點犀利且獨樹一幟。

7. 張召忠生平

張召忠,男,漢族。1952年生於河北鹽山,國防大學軍事後勤與軍事科技裝備教研部原副主任,副軍職,海軍少將軍銜,教授,軍事戰略學博士研究生導師,軍事裝備學學科帶頭人,中央電視台特約評論員,享受國家政府特殊津貼和軍隊優秀人才崗位津貼。中國軍事未來研究會理事、中國國防科技信息學會常務理事、中國海洋學會理事、中國太平洋學會特邀研究員。長期在作戰部隊、科研院所及軍事院校工作。通曉阿拉伯語、英語。學過日語,曾到伊拉克、美國、瑞士、義大利、以色列、英國、印度等國工作和訪問。先後有8項成果獲得國家部委和軍隊級科技進步獎。1993年起享受國家政府特殊津貼,2006年開始參與中央電視台《防務新觀察》欄目製作,2015年7月退休。

8. 求張召忠的簡介

個人簡介:
1978年北京大學畢業,2000年國防大學基本系第18期指揮員班畢業,2001年英國皇家軍事科學學院國防管理進修班結業。1970年起先後在海軍北海艦隊、海軍裝備論證研究中心從事岸艦導彈及其他海軍武器裝備的使用、論證和研究工作,1993年以後從事國際戰略、海戰法、海洋法及戰略問題研究。1998年調入國防大學,現任軍事科技與裝備研究室主任、教授,軍事戰略學博士研究生導師,軍事裝備學學科帶頭人。
先後有多項成果獲國家部委及軍隊級科技進步二、三等獎,1993年起享受國家政府特殊津貼,已發表論文專著1000多萬字。代表性專著有《未來海洋世紀的沖擊》、《海戰法概論》、《海洋世紀的沖擊》、《現代海戰啟示錄》、《兵器知識庫》、《誰能打贏下一場戰爭》、《戰爭離我們有多遠》、《下一個目標是誰》、《話說國防》、《網路戰爭》、《明天我們安全嗎》、《誰在製造戰爭》、《中國讓戰爭走開》。

提要:近年來,軍事評論家張召忠一直呼籲,要加強軍事力量,防範美國及其盟友的軍事打擊。許多人發現他近來沒聲了,讓我們紀念這位中國新軍事革命的先驅。

軍事評論家張召忠是一個有爭議的人物。他冒著巨大的風險,一直鼓吹新軍事革命,一直呼籲,要加強軍事力量,防範美國及其盟友的軍事打擊。它的上述主張和筆者高度一致,所以在可能的情況下筆者曾克服阻力,盡可能在官方核心媒體上發表他的文章。

張召忠的評論和分析也有錯誤的時候,但這畢竟不是他的主流。總體而言他對中國的國家安全以及新軍事革命有過巨大的貢獻。關於張召忠的一些內幕是不便公開的,不過相信大家完全可以想像得出來。於是這里藉助公開報道介紹張召忠。為節約篇幅,本文有刪節。

學者精神,軍人本色

軍人本色就是勇敢無畏,放下名利,在戰場上全力拚搏,裹屍沙場也義無反顧。作為一名穿著軍裝的學者,在做學問上更應保持這種本色,那就是拿出軍人的勇氣,敢於打破學術圈沉悶的氣氛,發表獨到、新穎、前瞻的觀點。張召忠正是這樣一位軍人學者。

張召忠一貫追求講真話、講實話、講新話。他很欣賞電視劇《突出重圍》中方英達副司令員的一句話:"如果我們的軍隊到了說真話、實話比登天還難的時候,那這支軍隊還有什麼希望?"他曾特意跑到中央黨校門前一堵寫有"實事求是"4個大字的牆下,拍了一張照片,放大後掛在自己房間里以自勉。

張召忠敢於講新話,在軍事研究領域早已被公認。1991年海灣戰爭期間,張召忠在一篇論文中首次提出美國海軍作戰樣式正在向"海地一體戰"和"陸海空聯合作戰"方向發展的觀點。可惜,這種超前的觀點當時並不為人所重視。然而今天,何止 "海地一體戰",簡直是"陸海空天電一體戰"。聯合作戰不僅被美國軍隊,而且也被中國人民解放軍編入新的作戰條例。

面對世界新軍事革命的挑戰,不進則退,企圖用昨天的經驗打贏明天的戰爭是絕對不可能的事情,因為戰爭是從來不會重復。只有用新的思想、新的觀念來革新軍事理論,指導軍事實踐才行;只有從自己獨特的視角去觀察世界戰略和軍事格局才行。而正是基於這樣的認識,才促使張召忠在軍事研究領域提出新觀念,在遭人非議,甚至懷疑和妒忌時,仍然堅持下來。
參考資料:中華網--軍事頻道

9. 張召忠是誰


10. 張召忠的學術成果有哪些

研究領域

研究范圍涉及科學技術、武器裝備、聯合作戰、軍事戰略、國防建設、國際法規等多個學科領域。


閱讀全文

與張召忠成果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學校矛盾糾紛排查化解方案 瀏覽:752
衛生院公共衛生服務績效考核總結 瀏覽:490
郴州學府世家糾紛 瀏覽:197
馬鞍山ok論壇怎麼刪除帖子 瀏覽:242
馬鞍山恆生陽光集團 瀏覽:235
麻城工商局領導成員 瀏覽:52
鄉級公共衛生服務績效考核方案 瀏覽:310
樂聚投訴 瀏覽:523
輪子什麼時候發明 瀏覽:151
馬鞍山陶世宏 瀏覽:16
馬鞍山茂 瀏覽:5
通遼工商局咨詢電話 瀏覽:304
誰發明的糍粑 瀏覽:430
國家公共文化服務示範區 瀏覽:646
pdf設置有效期 瀏覽:634
廣告詞版權登記 瀏覽:796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考核方案 瀏覽:660
公共服務平台建設領導小組 瀏覽:165
人類創造了那些機器人 瀏覽:933
公共文化服務保障法何時實施 瀏覽: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