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數字證書+電子圖章就是有效電子合同嗎
結合《電子簽名法》與《合同法》的相關規定,有效的電子合同應當具備以下條件:
1、數據電文原件,能夠可靠地保持內容完整、防篡改,滿足法律規定的原件形式及文件保存要求;
2、電子簽名,能夠標識簽署人、簽署時間,防篡改,滿足法律規定的有效電子簽名要求;
3、身份經過第三方有效認證,滿足法律規定的認證要求;
同時,《電子簽名法》提:第14條「可靠的電子簽名與手寫簽名或者蓋章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並沒有否定「不可靠」電子簽名的法律效力。使用「非可靠電子簽名」簽名的電子合同,需要結合更多的上下游證據來證明其數據、簽名的可靠性。
因此,簽署電子合同時,簽署方最好在合同條款中先約定使用電子簽名、數據電文、電子存證,以及選擇由權威可靠第三方認證的電子簽名和第三方簽約平台。
『貳』 電子合同中涉及到的CA頒發的數字證書和數字電子簽名是一回事嗎
是一回事。可靠來的電子源簽名與手寫簽名或者蓋章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而合法電子認證機構(CA機構)頒發的有效數字證書,按照《電子簽名法》對於可靠電子簽名的四條規定,可以滿足其第一條、第三條、第四條的規定。但是第二條規定的滿足,則需要整個可靠電子簽名系統的實時互聯互通支持。
一般的電子簽名是指使用CA機構頒發的數字證書進行簽名。但合法電子認證機構(CA機構)頒發的有效數字證書,一般來說可以滿足其第一條、第三條、第四條的規定。但是第二條規定的滿足,則需要整個可靠電子簽名系統的實時互聯互通支持。
『叄』 怎樣在君子簽平台上出具電子合同的公證證書
用戶在線提交保全申請,便可獲得公證處提供的電子合同保全服務。一旦有出公證書的需求,可直接向公證處提交出證申請,由公證處直接辦理出證,可能發生的相關費用由公證處收取。
『肆』 電子簽約里的數字證書、CA、CA證書,你分得清嗎
關於電子簽約過程中出現的數字證書、CA等概念及其作用,我們結合實際場景加以說明:
假設甲公司要給乙公司發送一份機密的文件,那麼這次傳輸需要確保以下幾點:
1、文件內容不被泄露:
甲公司對文件加密(對稱加密)後,將加密後的文件發送給乙公司。乙公司只有使用甲公司提供的秘鑰A才可查看到文件內容。
2、要確保只有乙公司能接收:
為了保障秘鑰A只有乙公司能接受到,甲公司將該秘鑰A再加密,此處需要說明該加密技術為非對稱加密演算法,非對稱演算法,具有兩個密鑰,一個是公鑰一個是私鑰,公鑰所有人可見,而私鑰只有自己可見,它具有這樣的性質:用公鑰加密的文件只能用私鑰解密,而私鑰加密的文件只能用公鑰解密。
所以,當甲公司使用乙公司的公鑰對秘鑰A加密時,只有使用乙公司的私鑰才可以解密,從而保障了私鑰A傳輸安全,進而確保了只有乙公司才能使用私鑰A查看到甲公司傳輸的文件內容。
3、怎樣保證甲公司使用的公鑰就是乙公司的:
如果甲公司使用的乙公司以外其他人的公鑰,那同樣無法保障文件內容的安全性。此時就需要提到CA和數字證書。
CA (Certificate Authority) :全稱證書管理機構,即數字證書的申請、簽發及管理機關。其主要功能為: 產生密鑰對、生成數字證書、分發密鑰、密鑰管理等。
數字證書:是由CA機構頒發的證明(也就是問題中提及的CA證書),它包含了公鑰、公鑰擁有者名稱、CA 的數字簽名、有效期、授權中心名稱、證書序列號等信息。我們可以通俗的理解為數字證書是個人或企業在網路上的身份證。
此時,甲公司通過向CA機構申請並獲得乙公司的公鑰後,即可對私鑰A進行加密,並確保確實是乙公司的公鑰,從而確保只有乙公司使用其私鑰才可以打開加密文件並查看內容。
『伍』 電子合同中數字證書是什麼
我們個人在現實生活中需要身份證來確認並表明自己的身份,在網路世界也就需要數字證書來確認並表明自己的身份。
數字證書以密碼學為基礎,採用數字簽名、數字信封、時間戳服務等技術,在互聯網上建立起有效的信任機制。
具體來說,它主要包含證書所有者的信息、證書所有者的公開密鑰和證書頒發機構的簽名等內容。
電子合同中數字證書主體身份的一種證明方式
『陸』 第三方電子合同平台發放的電子證書有效嗎
電子合同簽署過程中需通過權威的身份認證機構,即CA機構頒發數字證書才可獲權簽署合同。
為了確保用戶獲取網路身份鑒定、電子合同簽署等服務更快捷高效,CA機構授權可靠的第三方電子合同平台,給予數字身份注冊審批許可權,即RA(即RA:Registration Authority),數字證書注冊審批機構)。
作為CA數字證書發放管理的延伸,獲得RA資質的可靠的第三方電子合同平台可以負責數字證書申請者的信息錄入、審核以及證書發放等工作,對發放的證書完成相應的管理功能,因而通過第三方電子合同平台申請和獲取的數字證書同樣有效。
『柒』 電子合同平台需要哪些資質
電子認證服務提供者資質應根據《電子簽名法》相關規定具備合法資質:
《電子簽名法》第十七條 電子認證服務提供者應當具備下列條件:
(一)具有與提供電子認證服務相適應的專業技術人員和管理人員;
(二)具有與提供電子認證服務相適應的資金和經營場所;
(三)具有符合國家安全標準的技術和設備;
(四)具有國家密碼管理機構同意使用密碼的證明文件;
(五)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條件。
《電子簽名法》第十八條 從事電子認證服務,應當向國務院信息產業主管部門提出申請,並提交符合本法第十七條規定條件的相關材料。國務院信息產業主管部門接到申請後經依法審查,徵求國務院商務主管部門等有關部門的意見後,自接到申請之日起四十五日內作出許可或者不予許可的決定。予以許可的,頒發電子認證許可證書;不予許可的,應當書面通知申請人並告知理由。
申請人應當持電子認證許可證書依法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門辦理企業登記手續。
取得認證資格的電子認證服務提供者,應當按照國務院信息產業主管部門的規定在互聯網上公布其名稱、許可證號等信息。
『捌』 電子合同需要認證嗎
電子合同作為合同的表現形式之一,由於其基於網路環境簽署,雙方互不見面,因此需要在簽署合同前,完成身份認證,即證明「我就是我」。
為了鑒定電子合同簽署身份的真實性,國家設立權威公證的身份認證機構管理網路身份鑒定與審核,確保電子合同簽署過程中的身份真實有效,使電子合同簽署後,簽署身份可識別、不可抵賴。
『玖』 電子合同的CA授權是什麼
CA中心為每個使用公開密鑰的用戶發放一個數字證書,數字證書的作用是證明證書中列出的用戶合法擁有證書中列出的公開密鑰。CA機構的數字簽名使得攻擊者不能偽造和篡改證書。在SET交易中,CA不僅對持卡人、商戶發放證書,還要對獲款的銀行、網關發放證書。它負責產生、分配並管理所有參與網上交易的個體所需的數字證書,因此是安全電子交易的核心環節。
電子商務的安全是通過使用加密手段來達到的,非對稱密鑰加密技術(公開密鑰加密技術)是電子商務系統中主要的加密技術,主要用於對稱加密密鑰的分發(數字信封)、數字簽名的實現(進行身份認證和信息的完整性檢驗)和交易防抵賴等。CA體系為用戶的公鑰簽發證書,以實現公鑰的分發並證明其合法性。該證書證明了該用戶擁有證書中列出的公開密鑰。證書是一個經證書授權中心數字簽名的包含公開密鑰擁有者信息以及公開密鑰的文件。證書的格式遵循X.509標准。
認證中心(CA─Certificate Authority)作為權威的、可信賴的、公正的第三方機構,專門負責發放並管理所有參與網上交易的實體所需的數字證書。它作為一個權威機構,對密鑰進 行有效地管理,頒發證書證明密鑰的有效性,並將公開密鑰同某一個實體(消費者、商戶、銀行)聯系在一起。它負責產生、分配並管理所有參與網上信息交換各方所需的數字證書,因此是安全電子信息交換的核心。
我們的電子合同管理平台同時做到了以下三點,充分保證了電子合同簽署及電子合同管理等方面的合規性:
① CA機構頒發CA證書/公安部eID認證系統:採用國家機構認證技術,確保法大大電子合同簽署主體真實身份;
② 防篡改技術:採用國際通用哈希值技術固化原始電子文件數據,輕松識別文件是否被篡改;
③ 第三方取時技術:精確記錄簽約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