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我國物流信息化的成果和經驗
當前,我國物流業信息化水平較低,發展速度緩慢,制約了物流業供應鏈管理水平的提升。
首先,物流業信息技術應用的深度和廣度需要進一步提升。目前,我國多數物流企業仍處於信息化建設初期階段,已採用的信息技術主要是滿足一般業務操作,新技術、新成果實際應用比較緩慢。如,在物流發達國家已經普遍應用的自動化、智能化的倉儲、運輸、搬運等技術裝備在我國物流企業的普及率不高,電子數據交換(EDI)、地理信息系統(GIS)、全球定位系統(GPS)等技術的應用十分有限,網路技術還停留在初級水平。
其次,物流信息平台建設滯後。物流信息平台是促進物流信息技術廣泛應用和信息交換與共享的有效載體,是推進物流信息化發展的「催化劑」。目前,我國物流信息平台建設滯後,很大一部分中小型物流企業沒有建立自己的內部信息平台,在產業層面也缺乏統一的公共信息服務平台。企業之間難以實現良好的互聯互通和信息無障礙交換與共享,信息孤島現象明顯。
再次,物流信息標准化工作存在嚴重不足。目前,我國各標准化技術組織與科研機構按照傳統的部門行業分工在各自領域推進物流信息標准化,相互之間沒有交流、協調,更沒有統一規劃,部門分割、條塊分割的弊病時常表現在標准化工作中。導致現有的物流信息標准不統一、不規范,物流信息標准化進程的推進緩慢,不利於現有信息標準的有效實施。同時,物流信息標准化工作還滯後於物流業及其他一些主要行業的發展步伐,造成一些物流信息標準的適用性較差,阻礙了物流業信息化管理與操作的順利開展。此外,我國物流信息標准化水平落後於發達國家或國際先進水平,一些物流信息標准難以與發達國家或國際標准對接,也制約了一些先進信息技術的廣泛應用。如,由於商品編碼、無線通訊頻率不統一,像射頻識別(RFID)這樣的先進技術難以很快推廣應用。
2. 電子商務對國際貿易,國民經濟信息化,社會生活等產生了哪些影響
電子商務無紙化、低成本的特點有效彌補了中小貿易公司在資金、技術、規模、形象等方面的缺陷,為中小貿易公司提高競爭力、參與國際競爭提供了很好的條件。
1降低中小貿易公司的成本
2提高中小貿易公司的業務機會和運作效率
3緩解中小貿易公司的基礎設施難題
總之,電子商務的發展使得中小貿易公司不但可以獲得以前他們無法獲得的信息,而且獲得了和大公司一樣開拓國際市場的機會,對中小貿易公司開展國際貿易提供了良好的平台。但與此同時電子商務在我國中小貿易公司應用中也存在一系列問題。
電子商務給日常生活、工作帶來的影響
一、信息獲取方式的改變
二、購物方式的改變
三、教育方式的改變
四、娛樂、休閑方式的改變
五、電子商務能解決一定的就業問題
六、電子商務的發展給企業發展帶來的機遇
七、電子商務可降低成本,有利於提高企業利潤
3. 中國建國以來科學技術等領域的偉大成就
基礎科學研究領域取得成果。人類基因測序、納米碳管和納米新材料、寒武紀生命大爆發研究、微機電系統研究、南海大洋鑽探等方面取得了重大成果。表面科學非線性科學、認知科學以及地球系統科學等新興交叉學科得到迅速發展。中國大陸科學鑽探工程、大天區面積多目標光纖光譜天文望遠鏡等八項國家重大科學工程的建設,為我國的基礎科學研究創造了良好條件。
.高技術研究及產業化方面有所突破。載人航天技術、運載火箭及衛星技術等航天高技術取得了重大突破。兩系法雜交水稻、基因工程葯物、轉基因動植物、重大疾病的相關基因測序和診斷治療等技術的突破,使我國生物技術總體水平接近發達國家。高清晰度電視、"神威"計算機、大尺寸單晶硅材料、皮膚幹細胞再生技術等重大成就的取得,使我國在相應領域躍入世界先進行列。國防科技的發展為增強國防實力奠定了堅實基礎,促進了國防工業的技術進步。
工農業科技獲得進展。農業科技方面,僅"九五"期間共培育出600多個新品種,單產增產10%左右。推廣水稻旱育稀植和節水技術、ABT植物調節劑和小麥旱地全生育期地膜覆蓋栽培等重大技術,有力地保障了我國糧食增產目標的實現。
工業科技取得了若乾重大技術突破,提升了重點產業技術水平。數字程式控制交換機、氧煤強化煉鐵技術、鎳氫電池、非晶材料等的產業化方面獲得一系列重大成果。結合三峽工程、國民經濟信息化、集成電路、泰山核電站二期等一系列國家重大建設工程,通過引進、消化吸收與創新,攻克了一批關鍵技術,掌握了若乾重大成套技術裝備的設計和製造技術。計算機輔助設計(CAD)、計算機集成製造系統(CIMS)等一批重大共性技術的推廣應用,大幅度提高了企業技術創新能力。創新葯物、水資源利用和保護、小康住宅、夏商周斷代工程等一批重大項目的實施,中國科技館二期工程及一批科普設施的建設,為社會事業的發展做出了貢獻。
4. 我國在QIT領域取得的成果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今天發表《中國的航天》白皮書,全面介紹了中國航天事業所取得的一系列重要成就和重大成果。據介紹,中國航天事業自1956年創建以來,經歷了艱苦創業、配套發展、改革振興和走向世界等幾個重要時期,迄今已達到了相當規模和水平:形成了完整配套的研究、設計、生產和試驗體系;建立了能發射各類衛星和載人飛船的航天器發射中心和由國內各地面站、遠程跟蹤測量船組成的測控網;建立了多種衛星應用系統,取得了顯著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建立了具有一定水平的空間科學研究系統,取得了多項創新成果;培育了一支素質好、技術水平高的航天科技隊伍。白皮書指出,中國航天事業是在基礎工業比較薄弱、科技水平相對落後和特殊的國情、特定的歷史條件下發展起來的。中國獨立自主地進行航天活動,以較少的投入,在較短的時間里,走出了一條適合本國國情和有自身特色的發展道路,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就。中國在衛星回收、一箭多星、低溫燃料火箭技術、捆綁火箭技術以及靜止軌道衛星發射與測控等許多重要技術領域已躋身世界先進行列;在遙感衛星研製及其應用、通信衛星研製及其應用、載人飛船試驗以及空間微重力實驗等方面均取得重大成果。據白皮書介紹,中國於1970年4月24日成功地研製並發射了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東方紅一號",成為世界上第五個獨立自主研製和發射人造地球衛星的國家。截至 2000年10月,中國共研製並發射了47顆不同類型的人造地球衛星,飛行成功率達90%以上。目前,中國已初步形成了四個衛星系列--返回式遙感衛星系列、"東方紅"通信廣播衛星系列、"風雲"氣象衛星系列和"實踐"科學探測與技術試驗衛星系列,"資源"地球資源衛星系列也即將形成。中國是世界上第三個掌握衛星回收技術的國家,衛星回收成功率達到國際先進水平;中國是世界上第五個獨立研製和發射地球靜止軌道通信衛星的國家。中國的氣象衛星、地球資源衛星主要技術指標已達到20世紀九十年代初期的國際水平。近幾年來,中國研製並發射的6顆通信、地球資源和氣象衛星投入使用後,工作穩定,性能良好,產生了很好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白皮書說,中國獨立自主地研製了12種不同型號的" 長征"系列運載火箭,適用於發射近地軌道、地球靜止軌道和太陽同步軌道衛星
5. 中國最近的科技發展成就有哪些
中國最近的科技發展成就有:
1、在大型建築方面,1957年建成武漢長江大橋,這是我國長江第一橋;1968年建成南京長江大橋。
2、在核工業和核技術方面,1964年我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1967年我國第一顆氫彈爆炸成功;20世紀90年代我國建成了大亞灣核電站。
3、在航天技術方面,從20世紀70年代以來我國多次成功發射了多種性能的人造地球衛星;1999年,我國第一艘「神舟」號宇宙實驗飛船安全返回;2003年10月,我國「神舟」五號載人飛船成功地將楊利偉送上太空,並安全返回,我國成為世界上第三個有能力把宇航員送入太空的國家。
4、在生命科學方面,1965年我國在世界上首次人工合成結晶牛胰島素獲得成功,21世紀又研究發現了SARS病原體。
5、在物理學研究方面,1988年北京正負電子對撞機對撞成功,這是我國第一座高能加速器;在納米技術材料方面也取得巨大成功。
6、在水利樞紐工程方面,1989年葛洲壩工程全部建成;21世紀初三峽大壩水利樞紐工程也基本建成並開始並網發電。
7、在電腦研究方面,1997年每秒鍾能運算100億次的「銀河—III」型計算機研製成功,我國成為世界上少數幾個掌握這項先進技術的國家之一。
8、在農業科學方面,1937年我國成為世界上首次育成秈型雜交水稻的國家,為緩解世界糧食危機做出了貢獻。
6. 電子商務對國民經濟信息化的影響
我覺得如果是寫論文的話不要寫這么大,電子商務是一個很大的話題。如果要寫這么大的話會無從下手的。所以建議寫小一點的,從小案例開始寫起。針對商家,和針對人民的生活寫起。
電子商務分什麼類型我就不說了,如果我寫的話我會寫O2O.
因為O2O可以針對小的實體店商家,寫起來沒有這么空洞素材也比較好找。身邊有很多例子。比如學校附件賣手抓餅的大叔都用微信進行手抓餅的銷售了。
對學生也有很大的影響。比如說購買速度,不再需要排隊等。
現在 很多店鋪都在用O2O,因為不做網路推廣宣傳就生產不下去了。可以從人們的消費模式和習慣的改變開始寫起,從商家的經營模式開始寫。點點滴滴寫起來就很多了,而且真實不空洞。電子商務對國名經濟的影響是非常積極的 這是不可否認的。這樣說吧 電子商務的出現促進了消費,更是推動了經濟發展,把一些各行各業 各個地方的 原本不為人知的行業 技術帶到大家眼前 有利於消費者更多的挑選,更是是市場需求變的更多元化,電子商務 體現了快捷方便的效果,國民更加信任 依賴 ,電商的發展是不可阻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