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證書轉讓 > 智造的科研成果

智造的科研成果

發布時間:2021-07-27 08:39:59

『壹』 智能製造裝備三大核心技術是

2016年,智能製造領域熱門關注的九大核心技術,OFweek 工控 總結:工業物聯網、雲計算、工業大數據、工業機器人、3D列印、知識工作自動化、工業網路安全、虛擬現實和人工智慧。

『貳』 智能製造的特點以及技術有哪些

智能製造是一種由智能機器和人類專家共同組成的人機一體化智能系統,其特點是:

1、虛擬現實技術

這是實現虛擬製造的支持技術,也是實現高水平人機一體化的關鍵技術之一。虛擬現實技術是以計算機為基礎,融合信號處理、動畫技術、智能推理、預測、模擬和多媒體技術為一體;

藉助各種音像和感測裝置,虛擬展示現實生活中的各種過程、物件等,因而也能擬實製造過程和未來的產品,從感官和視覺上使人獲得完全如同真實的感受。但其特點是可以按照人們的意願任意變化,這種人機結合的新一代智能界面,是智能製造的一個顯著特徵。

2、自組織超柔性

智能製造系統中的各組成單元能夠依據工作任務的需要,自行組成一種最佳結構,其柔性不僅突出在運行方式上,而且突出在結構形式上,所以稱這種柔性為超柔性,如同一群人類專家組成的群體,具有生物特徵。

3、學習與維護

智能製造系統能夠在實踐中不斷地充實知識庫,具有自學習功能。同時,在運行過程中自行故障診斷,並具備對故障自行排除、自行維護的能力。這種特徵使智能製造系統能夠自我優化並適應各種復雜的環境。

智能技術:

1、新型感測技術——高感測靈敏度、精度、可靠性和環境適應性的感測技術,採用新原理、新材料、新工藝的感測技術(如量子測量、納米聚合物感測、光纖感測等),微弱感測信號提取與處理技術。

2、模塊化、嵌入式控制系統設計技術——不同結構的模塊化硬體設計技術,微內核操作系統和開放式系統軟體技術、組態語言和人機界面技術,以及實現統一數據格式、統一編程環境的工程軟體平台技術。

3、先進控制與優化技術——工業過程多層次性能評估技術、基於大量數據的建模技術、大規模高性能多目標優化技術,大型復雜裝備系統模擬技術,高階導數連續運動規劃、電子傳動等精密運動控制技術。

其發展前景:

1、人工智慧技術。因為IMS的目標是計算機模擬製造業人類專家的智能活動,從而取代或延伸人的部分腦力勞動,因此人工智慧技術成為IMS關鍵技術之一。IMS與人工智慧技術(專家系統、人工神經網路、模糊邏輯)息息相關。

2、並行工程。針對製造業而言,並行工程是一種重要的技術方法學,應用於IMS中,將最大限度的減少產品設計的盲目性和設計的重復性。

3、信息網路技術。信息網路技術是製造過程的系統和各個環節「智能集成」化的支撐。信息網路同時也是製造信息及知識流動的通道。

『叄』 智能製造的發展歷史是什麼樣的

智能製造是指具有信息自感知、自決策、自執行等功能的先進製造過程、系統與模式的總稱。具體體現在製造過程的各個環節與新一代信息技術的深度融合,如物聯網、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慧等。智能製造大體具有四大特徵:以智能工廠為載體,以關鍵製造環節的智能化為核心,以端到端數據流為基礎,和以網通互聯為支撐。其主要內容包括智能產品、智能生產、智能工廠、智能物流等。目前,急需建立智能製造標准體系,大力推廣數字化製造,開發核心工業軟體。傳統數字化製造、網路化製造、敏捷製造等製造方式的應用與實踐對智能製造的發展具有重要支撐作用。
智能製造的發展軌跡:
智能製造源於人工智慧的研究。一般認為智能是知識和智力的總和,前者是智能的基礎,後者是指獲取和運用知識求解的能力。人工智慧就是用人工方法在計算機上實現的智能。近半個世紀特別是近20年來,隨著產品性能的完善化及其結構的復雜化、精細化,以及功能的多樣化,促使產品所包含的設計信息和工藝信息量猛增,隨之生產線和生產設備內部的信息流量增加,製造過程和管理工作的信息量也必然劇增,因而促使製造技術發展的熱點與前沿,轉向了提高製造系統對於爆炸性增長的製造信息處理的能力、效率及規模上。目前,先進的製造設備離開了信息的輸入就無法運轉,柔性製造系統(FMS)一旦被切斷信息來源就會立刻停止工作。專家認為,製造系統正在由原先的能量驅動型轉變為信息驅動型,這就要求製造系統不但要具備柔性,而且還要表現出智能,否則是難以處理如此大量而復雜的信息工作量的。其次,瞬息萬變的市場需求和激烈競爭的復雜環境,也要求製造系統表現出更高的靈活、敏捷和智能。因此,智能製造越來越受到高度的重視。
縱覽全球,雖然總體而言智能製造尚處於概念和實驗階段,但各國政府均將此列入國家發展計劃,大力推動實施。
1992年美國執行新技術政策,大力支持被總統稱之的關鍵重大技術(CriticalTechniloty),包括信息技術和新的製造工藝,智能製造技術自在其中,美國政府希望藉助此舉改造傳統工業並啟動新產業。
加拿大制定的1994~1998年發展戰略計劃,認為未來知識密集型產業是驅動全球經濟和加拿大經濟發展的基礎,認為發展和應用智能系統至關重要,並將具體研究項目選擇為智能計算機、人機界面、機械感測器、機器人控制、新裝置、動態環境下系統集成。
日本1989年提出智能製造系統,且於1994年啟動了先進製造國際合作研究項目,包括了公司集成和全球製造、製造知識體系、分布智能系統控制、快速產品實現的分布智能系統技術等。
歐洲聯盟的信息技術相關研究有ESPRIT項目,該項目大力資助有市場潛力的信息技術。1994年又啟動了新的R&D項目,選擇了39項核心技術,其中三項(信息技術、分子生物學和先進製造技術)中均突出了智能製造的位置。
我國80年代末也將「智能模擬」列入國家科技發展規劃的主要課題,已在專家系統、模式識別、機器人、漢語機器理解方面取得了一批成果。最近,國家科技部正式提出了「工業智能工程」,作為技術創新計劃中創新能力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智能製造將是該項工程中的重要內容。
由此可見,智能製造正在世界范圍內興起,它是製造技術發展,特別是製造信息技術發展的必然,是自動化和集成技術向縱深發展的結果。

『肆』 智能製造的含義和研究內容有哪些

智能製造系統是指基於IMT,利用計算機綜合應用人工智慧技術(如人工神經網路、遺傳演算法等)、智能製造機器、代理(agent)技術、材料技術、現代管理技術、製造技術、信息技術、自動化技術、並行工程、生命科學和系統工程理論與方法,在國際標准化和互換性的基礎上,使整個企業製造系統中的各個子系統分別智能化,並使製造系統形成由網路集成的、高度自動化的一種製造系統。

『伍』 新中國成立70年以來,「中國智造」取得了哪些令世界矚目的成就

工業是立國之本、強國之基,信息化是推動時代進步的強大引擎。70年來,我們黨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自力更生、艱苦奮斗,積極探索、大膽實踐,成功走出了一條中國特色的新型工業化發展道路。

201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喜迎70周年華誕。回顧我國工業、製造業以及信息通信業的發展歷程,我們大致可以用五個關鍵詞概括總結「中國智造」的宏觀發展成就:

1.第一製造大國」

2018年我國工業增加值突破了30萬億元,佔全世界份額的28%以上,成為驅動全球工業增長的重要引擎。在世界500多種主要工業產品當中,有220多種工業產品中國的產量占居全球第一。

2.「完整的工業體系」

目前我們已經擁有41個工業大類、207個工業中類、666個工業小類,形成了獨立完整的現代工業體系,是全世界唯一擁有聯合國產業分類當中全部工業門類的國家。

3.「創新驅動發展」

企業作為創新主體,正不斷加大研發投入,不斷技術創新水平,成為促進我國持續快速發展的根本動力。

2017年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的研發投入強度提高到1.06%,規模以上工業有效發明專利數93.4萬件。一些技術已經從過去的「跟跑」躍升到「並跑」狀態,甚至向「領跑」邁進,比如發電設備、輸變電設備、軌道交通設備、通訊設備等產業,都已處於國際領先的地位。

4.「兩化深度融合」

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工業化和信息化深度融合進一步加快,智能製造發展取得了積極成效,製造業數字化、網路化、智能化水平在不斷提升:

截止到2019年6月,企業數字化研發設計工具普及率,就是用數字化的工具去搞研發設計,達到了69.3%;關鍵工序的數控化率,像生產線上用的數控機床,比例達到了49.5%。開展網路化協同、服務型製造、大規模個性化定製的企業比例,分別達到了35.3%、25.3%和8.1%。

工業互聯網的發展也邁出了堅實的步伐,國內具有一定影響力的工業互聯網平台已經超過了50家,重點平台平均連接的設備數量達到了59萬台。

2018年,數字經濟的規模達到了31.3萬億元,居全球第二位。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慧加快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為我們搶抓第四次工業革命機遇奠定了堅實基礎。

5.「中小企業蓬勃發展」

截止到2018年底,我國中小企業的數量已經超過了3000萬家,個體工商戶數量超過7000萬戶,貢獻了全國50%以上的稅收,60%以上的GDP,70%以上的技術創新成果和80%以上的勞動力就業。在增加就業、穩定增長、促進創新方面發揮了獨特的重要作用。

中央和地方還將通過一系列政策支持中小企業發展,為中小企業發展創造更多機會、更大的空間和更強的活力。

『陸』 我國智能製造技術的發展現狀以及存在的問題

如今成為「世界工廠」

發展至今,我國製造業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根據國家統計局統計數據顯示,2018年我國製造業增加值為26.5萬億元,持續占國民生產總值(GDP)30%左右的比重,是名副其實的國民經濟支柱產業。



——自主品牌汽車佔有率低

中國是全球最大的汽車市場,2018年汽車產銷量達到,蟬聯全球第一。但是,由於德國、法國、日本、美國等汽車工業歷史悠久,技術領先,中國汽車的自主品牌佔全球的市場份額較低。根據Fucos2move統計數據顯示,2018年全球汽車廠商銷量前十名均為國外企業,無中國品牌。

——高端數控機床自給率不足

隨著技術的快速更新迭代,一個國家數控機床水平的高低已經在一定程度決定了該國製造業水平的高低。我國數控機床近年來發展維持穩定增長的態勢,2018年市場規模達到3389億元。但不同等級的數控機床的國產化率存在較大的差異,其中高端數控機床自給率嚴重不足。

我國需要突破自主核心技術、關鍵共性技術、精密工藝技術、測試控制技術等研製瓶頸,打破發達國家對我國工業製造的限制和制約,實現中國製造在高端領域的重點突破。而智能製造能對現有製造業進行提升,包括縮短開發周期、降低成本、提升效率等;此外,智能製造將會推動製造業發展出全新的製造模式,包括柔性製造、生物製造、綠色製造、分形製造等。智能製造已成為全球製造業競爭的戰略制高點。

以上數據來源及分析請參考於前瞻產業研究院《集成電路用電子化學品行業市場需求與投資規劃分析報告》。

『柒』 請問什麼是中國智造,什麼是工業4.0

一、工業4.0究竟是什麼?
工業1.0是機械製造時代,工業2.0是電氣化與自動化時代,工業3.0是電子信息化時代。工業4.0描繪了一個通過人、設備與產品的實時聯通與有效溝通,構建一個高度靈活的個性化和數字化的智能製造模式。
從消費意義上來說,工業4.0就是一個將生產原料、智能工廠、物流配送、消費者全部編織在一起的大網,消費者只需用手機下單,網路就會自動將訂單和個性化要求發送給智能工廠,由其采購原料、設計並生產,再通過網路配送直接交付給消費者。
二、工業4.0有哪些特點?
工業4.0是互聯
工業4.0的核心是連接,要把設備、生產線、工廠、供應商、產品、客戶緊密地連在一起。
工業4.0是數據
當感測器無處不在,智能設備無處不在,智能終端無處不在,連接無所不在的時候,其必然的結果就是數據無所不在,一切都可以用數字、代碼表示,一切都是數據。企業研發、製造、銷售、服務以及管理的都是數據。企業就是一個「數據加工」的工廠,車間是「數據加工」的場所,車間是海量數據的集散地,包括「輸入數據」、「過程數據」和「輸出數據」。
工業4.0是集成
工業4.0將無處不在的感測器、嵌入式終端系統、智能控制系統、通信設施通過CPS形成一個智能網路,使人與人、人與機器、機器與機器以及服務與服務之間能夠互聯,從而實現橫向、縱向和端對端的高度集成。
工業4.0是創新
工業4.0的實施過程是製造業創新發展的過程,製造技術、產品、模式、業態、組織等方面的創新將會層出不窮。
馬雲提出五星模式,即新零售、新製造、新技術、新能源、新金融就是製造業模式的一種創新,馬雲認為現在說的「電子商務」會成為傳統概念,未來會是線下、線上、物流結合的「新零售」模式。就像,物流的本質不是快,而是降庫存。只有線下、線上、物流真正結合,才能為企業帶來更多收益。
工業4.0是轉型
物聯網和服務互聯網將滲透到工業的各個環節,形成高度靈活、個性化、智能化的生產模式,推動生產方式向個性化定製、服務型製造、創新驅動轉變。
在不久的將來,買車可能實現個性化定製。在手機里打開智能汽車工廠的App,從數百種配置中選擇一款車型,然後在個性化訂單中輸入諸如「把轎車內飾設計成綠巨人」的要求,約一個月,一輛用工業4.0流水線為你度身設計、製造的「綠巨人版轎車」就會送到買家家門口,價格並不比量產車貴多少。

『捌』 論文智造1500字左右

擬好題
題目是文章的眼睛,是文章傳遞顯要信息的重要部分。由於它位居文章結構之首,所以文章題目的優劣也會直接影響閱卷者對文章的第一印象。議論文擬題的基本要求是:在准確的基礎上力求醒目、舒暢。具體而言,可鮮明,可形象,可簡潔,可別致,可整齊,不一而足。總之,以能激發閱卷者閱讀興趣或使之有耳目一新之感為最佳。
議論文的題目要求符合文體特徵,要求鮮明,使人見其題而知其旨。觀點鮮明的文章最受閱卷者的歡迎,因為它具有清澈感和透明感,能夠傳達出文章內容之大概,便於把握整篇文章的基本內容。
開好頭
高爾基說過:「(開頭)好像音樂里定調一樣,全曲的音調都是它給予的,也是作者花功夫的所在。」議論文的開頭要講究「短、快、靚」。短,即要簡捷,最好三兩句成段,引入本論。開頭短,可避免冗長之贅,而且短句成段,在空間上突出其內容的重要性。快,即入題要快,最好三言兩語就點明文章的基本觀點或議論的話題。因為評分標准中有「中心明確」的細則。開篇確定中心,有利於閱卷者按等計分,也有利於作者展開論述,不致出現主旨不清、中途轉換論題等作文大忌。靚,即要精彩。這也是傳統文論中所說的「鳳頭」。精彩的開頭,最突出的效果是吸引閱卷者,給閱卷者留下好的印象。文章開頭要精彩,多用比喻、類比、排比等修辭引入論點,還可引述名言,講述寓言故事導入話題。

閱讀全文

與智造的科研成果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學校矛盾糾紛排查化解方案 瀏覽:752
衛生院公共衛生服務績效考核總結 瀏覽:490
郴州學府世家糾紛 瀏覽:197
馬鞍山ok論壇怎麼刪除帖子 瀏覽:242
馬鞍山恆生陽光集團 瀏覽:235
麻城工商局領導成員 瀏覽:52
鄉級公共衛生服務績效考核方案 瀏覽:310
樂聚投訴 瀏覽:523
輪子什麼時候發明 瀏覽:151
馬鞍山陶世宏 瀏覽:16
馬鞍山茂 瀏覽:5
通遼工商局咨詢電話 瀏覽:304
誰發明的糍粑 瀏覽:430
國家公共文化服務示範區 瀏覽:646
pdf設置有效期 瀏覽:634
廣告詞版權登記 瀏覽:796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考核方案 瀏覽:660
公共服務平台建設領導小組 瀏覽:165
人類創造了那些機器人 瀏覽:933
公共文化服務保障法何時實施 瀏覽: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