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艾滋病的最新治療研究成果。
就目前中國的醫療科技水平,對於艾滋病的治療方法:早發現、早治療,一回般情況下都答是聯合三種以上的葯物進行的抗病毒治療,效果可以的話和正常人的情況基本是差不多的 ,當然免疫力肯定是不一樣的。不過最近好像在傳美國那邊八月份左右會研究出來一種艾滋病的疫苗,就和現在的大部分疫苗類似,作用是:打了疫苗後就不容易感染,疫苗在體內產生了抗體,不過具體是真是假就無從考證了。希望能幫到你....
2. 最新的生物研究成果
生物通綜合:近期,我國生物領域研究取得了一些重要成果:中科院重離子束治癌技術即將進入臨床治療、雲南大學人類遺傳學研究中心發現三個疾病相關基因、華中農大轉基因棉通過鑒定。此外,青島大學中美幹細胞與再生醫學中心揭牌,河北省也有了首家植物分子育種中心。
雲大發現高血壓等三個疾病相關基因
中國少數民族DNA庫項目負責人、雲南大學人類遺傳學研究中心主任肖春傑今日在接受記者采訪時稱,他們最新從中國首個少數民族DNA庫中研究發現神經纖維瘤 、高血壓、多指(趾)等三個疾病相關基因。此發現意味著在不久的將來罹患這三種疾病者可以根據其基因而「對症下葯」。
據了解,不久前在此間的雲南大學建成的中國首個少數民族DNA庫擁有除高山族外的中國五十四個少數民族的DNA樣品,覆蓋了全中國十六個省和雲南十四個地州的八千多份DNA樣品,是目前國內外樣品量最大、收集民族最齊全的基因庫。
肖春傑教授稱,其在研究中就揭示了雲南二十五個少數民族Y-DNA(父系遺傳)、mtDNA(母系遺傳)和常染色體上共四十七個已知位點的基因頻率或單倍群頻率。此外還發現七種新單倍群;發現摩梭人的父系遺傳結構與雲南藏族最接近,而母系遺傳結構最接近麗江納西族,提出其形成原因可能是摩梭人母系社會中的走婚制度,並確定了高血壓、多指等疾病相關基因。
他說,雲南為人類遺傳學家提供了得天獨厚的研究材料,基因庫建成後,國內外知名學者紛紛而至,力圖在少數民族基因中尋找不同的遺傳結構特點和多態性,且希望在雲南少數民族基因庫基礎上,擴建一個包括疑難病症家系在內的隔離人群基因庫。
目前,人類已肯定的單基因遺傳疾病和性狀已達六千六百多種,另外還有眾多的多基因遺傳病如冠心病、高血壓、糖尿病、癌症、自身免疫性疾病等,以及至少三千多種不同方式的染色體異常引起的染色體病尚待研究。
肖春傑表示,今後還要加大收集量,要建成全中國資源共享的資料庫,把全國所有的疾病基因家系全部集中起來,對患者做到真正的「對症下葯」。
我國重離子束治癌技術即將進入臨床治療
我國重離子束治癌技術即將進入臨床治療
中國科學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基於蘭州重離子加速器的淺層腫瘤治療裝置最近建成,已進行了動物試驗、技術鑒定並制定了治療計劃,目前正在辦理進入臨床治療的報批手續。中科院近代物理研究所負責人詹文龍透露,這套裝置投入使用後,我國將成為世界上第4個具備重離子治癌能力的國家。
重離子就是比元素周期表上2號元素重並被電離的粒子。詹文龍說,利用重離子束治療腫瘤,對健康組織損傷最小,對腫瘤療效最佳,可以准確進行適形照射,精確控制和嚴格監測照射劑量,是迄今最理想的放射療法。「重離子束在物質中的劑量損失集中於射程末端,這種物理學特性使之成為治療腫瘤的理想方法。」
中科院近代物理研究所醫學物理課題組負責人、研究員張紅透露,世界上許多有重離子加速器的國家都傾注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進行重離子束治癌裝置的建造和治癌基礎及臨床應用研究,使得重離子束治癌成為放射治療領域的前沿性研究熱點。
詹文龍表示,重離子治癌仍屬研發階段,還有一些基礎問題、技術與方法問題需要進一步探索和研究。
華中農業大學新型轉基因強生根棉項目通過鑒定
華中農業大學新型轉基因強生根棉項目通過鑒定
華中農業大學植物科技學院教授楊業華等主持的"Rol轉基因強生根棉的培育及棉花轉基因技術創新"項目,2004年12月通過湖北省武漢市科技局主持的專家鑒定。鑒定專家認為,該研究所創建的技術平台具有較強操作性,具有很好的應用前景;成果總體達到國內領先水平,其中直接轉化幼芽成苗的方法為國際先進。
為改善棉種性狀、降低栽種"門檻",專家設想將源於發根農桿菌的"人工重組生根基因"(rol基因)轉移到栽培的陸地棉品種中,以增強棉花的生根能力和改善其根系發育狀況,解決棉花移栽難以成活、緩苗期長、後期易早衰的問題。對南方棉區而言,甚至能直接省去營養缽育苗的移栽工序,從而大幅度提高棉花產量,大量節約勞力和生產成本。
"Rol轉基因強生根棉的培育及棉花轉基因技術創新"被列為武漢市科技攻關項目"植物轉基因技術研究與利用"下屬子課題立項後,楊業華教授等通過研究攻關,創建了以根癌農桿菌介導的棉花轉基因技術平台,通過直接轉化幼芽成苗的方法,繞過了傳統方法的技術難點,縮短了獲得轉基因棉花植株的時間。
基於這一方法,研究者將rol生根基因轉化陸地棉品種,獲得了生根抗病豐產品系、生根抗蟲豐產品系、優質纖維品系和rolB轉基因雄性不育系等一系列具有重要應用價值潛力的棉花轉基因材料。培養出三個高產優質、纖維品質好、皮棉產量高、具有應用價值的轉基因棉花新品系。同時還獲得了rolB轉基因雄性不育性新材料。
青島大學中美幹細胞與再生醫學中心揭牌
青島大學中美幹細胞與再生醫學中心揭牌
一些常見病、疑難病的治療又有了新途徑。今天上午,由青醫附院和美國得克薩斯大學健康科學中心聯合出資建立的青島大學中美幹細胞與再生醫學中心在青醫附院正式揭牌,重點研究心腦血管疾病、神經系統疾病等幹細胞治療技術。
據了解,該中心內設立了分子生物學研究室、生化研究室、幹細胞研究室、幹細胞低溫保存庫、導管室等機構,重點研究幹細胞體外建系和定向誘導技術,及內分泌代謝性疾病、心腦血管疾病、神經系統疾病等幹細胞治療技術。
河北省建首家植物分子育種中心
河北省建首家植物分子育種中心
昨天上午,由中科院遺傳與發育生物學研究所、石家莊市農科院、省農林科學院共建的「中科院遺傳與發育生物學研究所———石家莊植物分子育種中心」(以下簡稱石家莊育種中心)在石家莊市農科院揭牌。中科院院士李振聲出席揭牌儀式。
這是我省首家植物分子育種中心,它的成立對我省農業的可持續發展將產生深遠影響。據了解,石家莊育種中心成立後,將以小麥、棉花、大豆等為研發的主要目標作物開展研究:圍繞生態農業和優質高效農業對作物品種的要求和作物育種的實際情況,由單方或雙方合作克隆相關目標基因或建立重要性狀的分子標記;利用克隆的功能基因和重要性狀的分子標記,以及優良的種質材料,通過轉基因或分子標記輔助選擇等途徑,有針對性地、高效地應用於育種研究,選育符合生產要求的高水平的小麥(或其它作物)新品種。成果選育出來後,石家莊市農科院、省農林科學院將利用現有的農作物新品種推廣和種子產業體系,對其進行推廣和產業化開發,使其迅速轉化為現實生產力並產生經濟社會效益。
3. 皰疹病毒科的基因組及其功能
皰疹病毒的基因組比多瘤病毒和腺病毒大且復雜,因此基因組的研究進展相對較 慢. 近些年來,由於新技術的應用,皰疹病毒的分子生物學,特別是HSV 基因組研究 還是獲得了不少進展. 應用限制性內切酶的病毒性DNA 的轉染試驗,證明皰疹病毒的基因組內具有轉化活性的區域,如在HSV- Ⅰ型病毒基因組發現一段為Xba Ⅰ切下的 23kb 的F 段,可使倉鼠胚胎細胞發生灶性的轉化,轉化的細胞可在半固體培養其中生長. 這種病毒基因組的片段稱為形態轉化區域Ⅰ(mtr Ⅰ) ,可編碼一種糖蛋白,能與 DNA 結合. 但是被HSV-DNA 片段轉化的細胞中沒有檢測到病毒性DNA.HSH- Ⅱ型病毒 SNA 中也發現有mtr Ⅱ(7.5kb) 和mtr Ⅲ(22kb) 兩個片段,mtr Ⅱ在體外能轉化倉鼠、大鼠 胚胎細胞和BALB/3T3 、NIH/3T3 細胞;mtr Ⅲ片段能轉化倉鼠胎細胞.mtr Ⅲ片段功能上 分為兩個亞片段,在細胞轉化中相繼地起作用,即細胞生的永生化和轉變為瘤性細 胞. 但是HSV- Ⅱ病毒的mtr Ⅱ和mtr Ⅲ片段與HSV- Ⅰ型病毒的mtr Ⅰ沒有同源性,因此, 這兩型病毒對細胞的轉化是通過不同的機理實現的. 另外,有興趣的是,HSV- Ⅱ型的 轉化區域都不編碼任何早期病毒的產物,這也是與SV40 、PY 和腺病毒轉化機理的不 同之處.
HSV- Ⅱ型DNA 轉化的細胞內,不能檢出特異性病毒性DNA 序列,盡管轉化細胞 的表型仍保持著. 有人提出「打了就跑」(「hit and run 」) 的假說來解釋HSV- Ⅱ型的轉化 機理,因此在細胞轉化得到啟動和維持後就沒有病毒的信息存在.EB 病毒可感染B 淋巴 細胞,並在細胞內復制.EB 病毒的基因組為170kb 雙股線狀,但是在Burkitt 淋巴瘤和鼻 咽癌組織及轉化細胞中找到的是環狀游離瘤的DNA 分子(Circular episomal DNA molecules). 應用標記的內切酶片段作為探針,結果提示少量病毒性DNA 分子可能整合 在染色體某一位置上.
雖然對EB 病毒的基因組織和表達在DNA 和蛋白質水平進行了許多工作,但是關 於EB 病毒的轉化基因和轉化蛋白仍未得到有意義的資料. 近年來研究結果顯示,EB 病 毒在誘發Burkitt 淋巴瘤中的作用可能是由於c-myc 基因的激活,而後者是第8 號染色體 與第14 號或第2 號、第22 號染色體之間易位的結果。
4. hsv病毒能治好嗎
可以根治的。生殖器皰疹患者的傳染途徑:一是性交口交傳染,這是直接傳染(皰症的皰液病毒傳染);二是用品傳染(毛巾、澡巾、衣物等上面殘留的皰液病毒傳染),這是間接傳染;三是人體內的病毒感染,一旦免疫力下降,就會產生皰疹症狀。生殖器皰疹患者,在沒有治療痊癒的情況下,是不可以懷孕的,最好是完全治癒6個月以後再懷孕。生殖器皰疹的發病,一方面是感染了單純皰疹二型病毒,另一方面是機體或局部免疫力下降。因為皰疹病毒潛伏在人體皮膚神經里,是不容易去除的,這也是生殖器皰疹易復發的一個主要原因。因此,生殖器皰疹的治療要從兩個方面入手,進行抗病毒,提高免疫力。進行辨證施治,綜合治理。建議你積極治療。
5. hsv病毒嚴重嗎,需要治療嗎
也嚴重的HSV2傳染的,抓緊吃要殺滅病毒,不然一個熬夜 感冒就會讓病毒大量繁殖,就會出現正常,是傳染性很強的,簡單說,這個病毒和你的免疫力在打仗,現在病毒稍站上風,你的特定情況比如熬夜 喝酒就相當於免疫力的糧草斷了,結果就是免疫力大敗,病毒大量繁殖。就會有正狀出現了,所以你抓緊用要,一般要不行,好了還復發,我是用泡無憂搭檔好的,是專用排毒免疫增強抗復發的。我用了正正2月才好。你的情況估計1個月差不多就搞定。
6. 全球有多少人有hsv-2型病毒
有數據顯示美國人有近6000萬(近人口總數20%)感染了HSV-2生殖器皰疹病毒,該病很容易復發,是性傳播疾病一種,而且,聽說HSV-2和HSV-1兩種病毒比艾滋和肝炎病毒等都要簡單點,HSV-2在人體不能得到根本清除是由於部分影藏在神經細胞中,而類似於阿昔洛韋這類葯物不能進入這類細胞,只能在發病時候,進行治療。
這是一個很大的市場,聽說美國在研究根治的方面投入較大。
我本人是學工科的,但知道今後幾十年,在基因和納米領域,科技很可能會有突破技術發生。
我想請問各位研究病毒學的同學,就您們的了解,人類攻破該類病毒,得到徹底治癒的葯物還會要多長時間列?HIV有效地預防可以避免感染aware天貓可在家自測不用抽血
7. 病毒基因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中國預防醫學科學院病毒學研究所)的項目成果
建室以來,實驗室科研成果累累:
第一,在基因組工程研究方面,完成了最大的動物病毒——我國痘苗病毒天壇株以及禽腺病毒、腸道病毒71等基因組全序列的測定與分析之後,又在國際上首先完成引起我國常見病痢疾的病原菌——福氏痢疾桿菌2a基因組的全序列測定與分析,並有多項重大發現;
第二,對丙型肝炎病毒基因組的結構與功能進行了系統研究, 初步闡明了丙型肝炎病毒致癌的分子基礎;
第三,在國際上首先發現並證明大腸桿菌增強子樣序列,並利用這項發現應用於基因工程葯物的開發研究,研製成功兩種通用性強的新型大腸桿菌高效表達載體,成為國內基因工程室最長用的生物材料之一;
第四,在抗病毒研究方面,研製成功基因工程人α型干擾素系列產品,成為我國第一批投放市場的高新技術產品,其中a1b型干擾素系I類新葯,屬我國首創,用於治療我國常見病、多發病;在中葯抗病毒的研究方面,首次發現中葯黃芪的抗病毒感染作用,並闡明了黃芪與干擾素在抗病毒作用上的協同作用。
實驗室先後獲得省部級以上獎項40餘項,其中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1項,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7項,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1項,國家發明三等獎1項,國家自然科學四等獎1項,衛生步科技進步一等獎10項;先後獲新葯證書9個;在國內外包括Cell、Science等著名學術刊物上發表科研論文近500餘篇、專著10餘冊,專利50餘項,培養博士研究生百餘人。目前從本實驗室出國深造的人員有150人左右。
多年來,實驗室培養了一批優秀青年科技人才,其中突出的有:金奇,金冬雁, 吳小兵等,現均已成為科研工作中的領軍人物。金奇研究員擔任實驗室常務副主任,為973計劃「嚴重傳染病防治基礎研究」項目首席科學家、863計劃生物信息專家組組長等多項要職;榮獲國家自然科學獎、國家發明獎及美國「人類健康與服務部部長獎」和James H.Nakano傑出科技論文獎等多項獎勵,並獲得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和國家「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等稱號。
多年來,實驗室的研究成就在國內外產生了很大的影響,獲得國內外同行的高度評價。在1995年12月Science的「中國科學」專欄中,曾載文對本實驗室進行介紹;多年來,全國約有200多個實驗室使用了本實驗室研製的生物材料;1989年以來國內批准上市的基因新葯中有一半使用了本實驗室的研究成果,並在華北制葯、深圳科興等一批國內知名制葯企業建立了成果轉化基地,從而為我國生物高技術產業的發展作出了重要的貢獻。
8. HSV DNA 檢測 結果
HSVⅡ-DNA
(單純皰疹病毒Ⅱ型DNA)檢測只要是針對皰疹病毒的檢測,但很多人小時候都得過水痘,所以體內都會殘余少量病毒,但只要少於500拷貝一下就是正常。但這與檢查方法也有關系。如檢測水皰液較檢驗血液准確。但就結果可以說樓主患生殖器皰疹可能較小。
9. 艾滋病最新研究成果
新華網巴黎2月復10日電 法國研製究人員日前報告說,他們研製的一種新型艾滋病疫苗在雌性獼猴身上實驗成功。實驗結果表明,疫苗能夠有效防止艾滋病通過性途徑傳播。
法國國家科研中心以及國家健康與醫學研究所的研究人員在美國最新一期《免疫》雜志上報告說,為了驗證疫苗的有效性,研究人員對5隻雌性獼猴進行了鼻部和肌肉注射。結果顯示,在疫苗的保護下,雌性獼猴對陰道感染艾滋病產生了免疫,其血清化驗始終呈現陰性。此外,進一步的實驗表明,這種新型疫苗對預防普遍存在於歐美和印度的艾滋病B亞型和C亞型病毒效果明顯。
法國國家科研中心的摩根·邦塞爾表示,這種疫苗目前僅在雌性獼猴身上實驗成功,而且獲得這一結果的前提是實驗對象的陰道沒有創傷,如果要進一步確認疫苗的有效性,還需要對雄性獼猴展開實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