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什麼是優秀的教育創新成果
優秀教育創新成果應該具有三個屬性:
第一是教育屬性。中國的基礎教育成績國際公認,但是中國基礎教育存在的問題也非常明顯。大家知道,中國上海參加PISA測試,連續兩年在數學、閱讀、科學素養上獲得全球第一。
第二是創新屬性,就是為解決教育實踐問題提供了新的路徑和方法。
第三是產品屬性,教育創新成果僅僅滿足於寫在紙上,我們希望教育創新成果可以為全社會共同分享,可以支撐校長、教師的日常教育教學,能夠惠及家長、學生的日常生活,能夠融入他們日常的成長中去。
教育創新成果的四個特徵。
第一是具有正確的價值觀。每一個教育成果的創造者,每一個教育創新成果的傳播者,每一個教育創新成果的使用者都應該首先思考這個成果是否符合青少年心理發展規律,是否體現了育人為本?我們相信好的教育創新成果可以將好的教育理念傳遞給每一所學校、每一個教師、每一個學生。
第二是有明確的標准規則。標準是適用於特定范圍的共同規則,一項優秀的教育創新成果,必定有其內在的標准。能否提煉出廣泛適用於某類特定對象或者解決某種現實問題的專業標准,是衡量一項教育創新成果是否優秀的基本指標。
第三是系統的解決方案。好的教育創新成果應該有明確的適用范圍、適用對象、適合解決的問題,它不是包治百病。我們經常聽到很多的成果擁有者說:我們解決教育的所有問題。這是值得追問的。我們認為真正的好的成果一定是有針對性的,針對特定的年齡段、特定的性別、特定的階段、特定的環境等等。
第四是成功的實踐案例。一個好的教育創新成果,如果沒能在實踐中真正生根開花,沒有產生現實的效果,不能稱為好的實踐成果。同時,好的實踐案例,也是我們推廣、應用、支撐創新成果的一個重要途徑,它可以最大限度地實現教育創新成果的具象化和可視化,能夠為大家所認知。
Ⅱ 姚惠源的創新成果
姚惠源教授2001年-2005年擔任由科技部、農業部、教育部、國家糧食局、國家林業局、供銷總社、國家質檢總局等部委組成的國家「十五」農產品深加工重大科技專項項目管理辦公室總體專家組組長,積極參與農產品深加工重大專項的大宗糧油、果蔬、畜產品、林產品、質量標准及發展戰略等27個課題的可行性論證報告的編制,受科技部農社司委託,代表專項總體專家組先後六次向全國專家論證會作農產品深加工重大科技專項的論證報告、向國務院科教領導小組、科技部黨組、部長、中國工程院專項咨詢評估專家組作「農產品深加工重大科技專項」實施和進展情況的匯報,對專項的順利實施作出了重要貢獻。
40多年來主持研究國家、部、省級重大科研項目30餘項,多項研究成果達到國際領先、國際先進水平。科研成果榮獲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一項,部、省級科技進步一等獎三項,二等獎三項及國家優秀教材獎,獲美國95發明家年會國際金獎一項等。獲國家授權發明專利11項,科技成果轉化累計為企業產生的經濟效益200多億元。
2002年姚惠源教授主持完成的,由教育部、國家計委、科技部分別下達,由六個子課題組成的「稻米及其副產品高效增值深加工技術」項目取得具有原創性和自主知識產權的重大研究成果,達到國際同類研究的領先水平,2004年獲江蘇省科技進步一等獎, 2005獲年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對提高我國糧食資源附加值,增強農業經濟,增加農民收入,促使農業可持續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該成果在多家農產品深加工上市公司和龍頭企業實施產業化。
米糠是一種營養豐富,生理功能卓越的健康、功能食品原料。聯合國工業發展組織(UNIDD)把米糠稱之為一種未充分利用的再生資源,1996年姚惠源教授帶領學科組全體人員,在國內率先開展米糠深加工,米糠健康食品、功能食品的攻關研究,成功地研究開發出米糠營養素和米糠營養纖維二個功能性食品原料,開發了「利脂靈」和「潤暢舒」等4個經衛生部批準保健食品。
該項目創造性地研究出不用任何化學試劑,無三廢排放的全天然生產工藝,成果填補國內空白,達到國際先進水平,獲得二項國家發明專利,2005獲年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
姚惠源教授主持研究成功具有免疫活性的米糠脂多糖,能有效抑制癌細胞,其活性和純度均達日本和美國的先進水平,可使大宗農副產品米糠資源增值65倍,1998年經江蘇省教委鑒定,成果水平填補國內空白,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姚惠源教授帶領碩士、博士研究生和一批科技人員,為改善我國大米食用品質,進行了大米增香劑的攻關研究,取得了突破性成果,達到了國際先進水平,成果榮獲95美國發明家年會國際金獎,並列為國家科技「九五」實現產業化的攻關課題,該課題1999年1月經科技部專家組驗收,結論為填補國內空白,達到國際先進水平,該產業化項目的大米增香劑產品質量,達到並超過美國、日本、德國和法國的同類大米增香劑產品質量,為改善我國大米的食用品質作出了積極貢獻,獲二項發明專利,1999年被國家科技部等五部委評為國家重點新產品。
姚惠源教授在我國改革開放初期為適應農村經濟改革迅速發展的大好形勢,國內首次研究小型農用NZJ15/15型成套碾米組合設備獲得成功,填補了國內空白,多次獲部、省級科技進步獎,研究成果在國內得到廣泛推廣、20多年來全國已有30多家糧機廠推廣生產,在全國各地分布10萬余台套,形成產值20億人民幣的巨大經濟效益。成為我國小型農用碾米組合機組研製的創始人和奠基人。
1984年在國內首先研究「免淘米」工藝技術獲得成功,超前16年完成我國食品發展綱要規定到2000年需完成「免淘米」研究任務,填補了國內空白,並在全國范圍內得到極為廣泛的推廣,目前小包裝免淘米產品已家喻戶曉,產品進入了千家萬戶,姚惠源教授是我國免淘米生產技術研究的開創者,開創了我國碾米工藝科技發展的新紀元。
1986年姚惠源教授在國內首先主持研究「MP 18/15大米拋光機」獲得成功,不僅填補了國內空白,拋光技術達到了國際先進水平,為江蘇省七五期間優秀新技術推廣項目,從此開創了我國大米精加工的新局面。1988年姚惠源教授在國內首次研究「營養米」獲得成功,填補了國內空白,創造了具有中國特色的「全面營養強化大米」的新工藝,對提高大米營養效價,改善我國膳食結構作出了重要貢獻。
姚惠源教授積極從事國內外糧食工程項目的設計和建設,1964年參加原糧食部科研院主持的援助馬里蒸穀米廠工程設計,1965年與原糧食部科研院合作研究「速煮米」獲得成功,填補了國內空白,1970年「速煮米」中試工程試產成功。1977年主持研製NF. 15噴風米機獲商業部科技成果獎,成為我國至今仍有大批量出口的糧食機械優質產品。
姚惠源教授還積極從事糧食工程項目的設計、建設工作,先後主持大中型工程設計項目20餘項,1990年-1991年與澳大利亞明布托公司合作,設計承建泰國曼穀日產250噸麵粉廠的大型工程項目,首次將價值100餘萬美元的中國全套麵粉加工設備走出國門,實現了零的突破,並作為專家組組長帶領11名工程技術人員親赴泰國曼谷麵粉廠建設工地進行工程建設指導,取得了圓滿成功。
姚惠源教授在學術上有很深的造詣,主編、參編、統編高等專業教材、專著、工具書、國標等10本,累計300餘萬字,「碾米工藝與設備」高校統編教材獲得國家優秀教材獎。
先後發表學術論文300餘篇,SCI收錄20餘篇,多次獲中國糧油學會優秀學術論文獎。對提高糧食工程學術和科技水平作出了重要貢獻。
姚惠源教授治學嚴謹,無私奉獻,為人師表,在學科建設和培養青年骨幹教師及學術梯隊建設方面作出了顯著的成績,先後榮獲全國優秀教師,全國優秀科技工作者,輕工部先進教師,先進工作者和江蘇省普通高校優秀學科帶頭人、江蘇省高校優秀研究生導師,是享受政府特殊津貼,國內外有一定影響和知名度的食品和農產品深工專家。
Ⅲ 什麼是把互聯網的創新成果與經濟社會各領域深度融合
1、互聯網+;代表一種新的經濟形態,即充分發揮互聯網在生產要素配置中專的優化和集成作屬用,將互聯網的創新成果深度融合於經濟社會各領域之中,提升實體經濟的創新力和生產力,形成更廣泛的以互聯網為基礎設施和實現工具的經濟發展新形態;
2、將重點促進以雲計算、物聯網、大數據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術與現代製造業、生產性服務業等的融合創新,發展壯大新興業態,打造新的產業增長點,為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提供環境,為產業智能化提供支撐,增強新的經濟發展動力,促進國民經濟提質增效升級。
Ⅳ 創新成果首先體現在什麼上
對企業來說,創新成果是指研發技術的成果,首先體現在產品上,然後會體現到市場反饋及利潤上。
對政府來說,創新成果是指制度創新的成果,首先會體現到生產力上,然後是國家,是社會。
Ⅳ 什麼是把互聯網的創新成果與經濟社會各領域深度融合,推動技術進步
1、互聯網+;代表一種新的經濟形態,即充分發揮互聯網在生產要素配置中的優化和集成版作用權,將互聯網的創新成果深度融合於經濟社會各領域之中,提升實體經濟的創新力和生產力,形成更廣泛的以互聯網為基礎設施和實現工具的經濟發展新形態;
2、將重點促進以雲計算、物聯網、大數據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術與現代製造業、生產性服務業等的融合創新,發展壯大新興業態,打造新的產業增長點,為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提供環境,為產業智能化提供支撐,增強新的經濟發展動力,促進國民經濟提質增效升級。
Ⅵ 在哪些科學期刊上發表論文,算是創新成果
看你發表的文章是哪一方面的,有新意,有創新,都可以,省級國家期刊即可 http://wenku..com/view/.html?from=search 戳
Ⅶ 我國和世界最前沿的科技創新成果是什麼
入選2012年中國十大科技成果的是:「神九」載人飛船與天宮一號成功對接、「蛟龍」號下潛突破7000米、世界首條高寒地區高速鐵路突破三大技術難題、嫦娥二號7米解析度全月影像圖發布、首台國產CPU千萬億次高效能計算機系統通過驗收、戊肝疫苗研製成功、新一代大推力火箭發動機研製成功、可擴展量子信息處理獲重大突破、大亞灣實驗發現中微子新的振盪模式、亞洲第一射電望遠鏡建成。
入選2012年世界十大科技成果的是:「好奇」號在火星成功著陸、加拿大科學家開發出人造大腦、科學家設計出世界上最細的納米導線、癌症幹細胞研究獲新證據、科學家發現「疑似」上帝粒子、日本科學家首次用「人造」卵子產下小鼠、英國研究發現一種高速磁存儲原理、天文學家發現質量是太陽170億倍的黑洞、德國首次從皮膚細胞中培養出成體幹細胞、首個「超電子」電路問世。
本次評選活動由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主辦,中科院院士工作局、中國工程院辦公廳、中國科學報社承辦。
Ⅷ 到底什麼是創新性成果具體寫些什麼
創新性成果,就是現在還沒有在本行業有應用,可自己有所突破或改變的成果,也可作為創新性成果。這個方面的材料挺多,至於新的發明與創造就更是了。
具體的寫法,標准,現狀,差距,改進的措施,具體的效果,來寫。
Ⅸ 十八大以來取得重大理論創新成果是什麼
十八大以來取得重大理論創新成果是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