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證書轉讓 > 科技成果被錯誤利用

科技成果被錯誤利用

發布時間:2021-07-26 19:56:30

⑴ 在我們的生活中,有哪些科技成果被錯誤地利用

這恐怕就太多了,再說錯誤的利用也分有心無心

⑵ 現代科技成果有哪些被錯誤運用

1)在大型建築方面,1957年建成武漢長江大橋,這是我國長江第一橋;1968年建成南京長江大橋。
(2)在核工業和核技術方面,1964年我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1967年我國第一顆氫彈爆炸成功;20世紀90年代我國建成了大亞灣核電站。
(3)在航天技術方面,從20世紀70年代以來我國多次成功發射了多種性能的人造地球衛星;1999年,我國第一艘「神舟」號宇宙實驗飛船安全返回;2003年10月,我國「神舟」五號載人飛船成功地將楊利偉送上太空,並安全返回,我國成為世界上第三個有能力把宇航員送入太空的國家。
(4)在生命科學方面,1965年我國在世界上首次人工合成結晶牛胰島素獲得成功,21世紀又研究發現了SARS病原體。
(5)在物理學研究方面,1988年北京正負電子對撞機對撞成功,這是我國第一座高能加速器;在納米技術材料方面也取得巨大成功。
(6)在水利樞紐工程方面,1989年葛洲壩工程全部建成;21世紀初三峽大壩水利樞紐工程也基本建成並開始並網發電。
(7)在電腦研究方面,1997年每秒鍾能運算100億次的「銀河—III」型計算機研製成功,我國成為世界上少數幾個掌握這項先進技術的國家之一。

(8)在農業科學方面,1937年我國成為世界上首次育成秈型雜交水稻的國家,為緩解世界糧食危機做出了貢獻。

⑶ 哪些科技成果被錯誤利用

核武器(首當其沖),塑料,內燃機(有利有弊,存在爭議),滴滴涕(一種殺蟲劑,發錯的諾貝爾獎),抗生素

⑷ 為了避免某些科技成果的錯誤利用,許多國際性組織和國家都制定和簽署了相關法律和條約,

《不擴散核武器條約》、《戰爭法》、《世界人類基因與人權宣言》。更多學科知識,可以參考101教育PPT里的資源庫,也有很多教學課件供教師使用。

⑸ 哪些科技成果被錯誤利用至少五個

加強科技工作者道德自律意識增強社責任防範科研濫用效 提高科技工回作者業務能力道德修養規答范科技工作者行科技工作項重要內容 保障我科技術事業健康發展重要保障科技員抱負知識同家 類發展需求結合起才社眾需要科技工作

⑹ 科技成果的錯誤利用有誰能舉出錯誤的利用

炸葯制炮彈,核變制核武器就屬科技成果的錯誤利用。

⑺ 如何避免科技成果的不當應用

如何避免科技成果的不當應用
加強科技工作者道德自律意識,增強社會責任回感,是防範科研答成果濫用的有效方法。
提高科技工作者的業務能力和道德修養,規范科技工作者行為,是科技工作的一項重要內容,是保障我國科學技術事業的健康發展的重要保障。科技人員只有把個人抱負和知識同國家和人類發展需求結合起來,才是社會和大眾需要的科技工作者。

要嚴格履行技術合同的有關約定保證科技成果轉化的質量和應用的效益。加大懲處力度,是避免成果濫用的法律手段。科技工作者要自覺接受輿論的監督。嚴重違背科技工作者職業道德、影響極其惡劣的行為,在准確把握事實真相的基礎上,要充分運用報刊、廣播、電視等新聞媒體對其進行嚴厲鞭笞。新聞媒體在進行輿論監督時,不得對他人惡意誣告、中傷誹謗,不得侵犯當事人和他人的合法權益。對違背科技作者行為准則的不良行為,可以向各級科技行政管理部門和其他科技管理機構進行投訴

⑻ 科研成果轉化為何要避免掉入「陷阱」

付林原為清華大學建築學院建築技術科學系教授、博導,他掌握的一項技術可以大幅提高發電廠廢熱的回收量,將其轉變為北方供暖的熱能,從而減少煤的消耗。在這項科研成果轉化過程中,付林被檢察機關刑事拘留,今年5月被正式提起公訴,一項罪名是貪污造成科研經費損失220餘萬元,另一項罪名是挪用公款439萬元。

這是高校教師、科研人員在科研成果轉化中被控犯罪的又一起典型案例。近年來國家高度重視科研成果轉化工作,出台了諸多鼓勵科研人員實施成果產業化的措施,但由於缺乏相應的成果轉移轉化機制,科研人員直接推進成果轉化面臨著現實的風險。付林案之所以引發關注,就是因為暴露了科研成果轉化中科研人員的沉重尷尬。

另一方面,要明確科研人員在科技成果轉化中的角色和職責,應當由專業的機構去實施成果的中試、孵化,孵化成功後再由企業進行量產。由專業的中介機構進行成果的中試、轉化,可以對成果的價值進行評估,科研人員可以從成果轉讓中獲得收益。如果在成果轉化中需要科研人員持續支持,高校可以給科研人員選擇空間,比如花一段時間在企業中擔任顧問、技術指導,然後這段時間後,必須做出要麼繼續當教授、要麼留在企業的選擇。

實施這種模式,可以有效發揮科研人員、中介機構和企業各自的優勢。對科研人員來說,可以將更多精力專注於科學研究,同時也有很好的機制去推進成果產業化,可以從產業化中獲得自己應有的利益,既消除了科研人員難以推進成果轉化的擔憂,也能讓科研人員避免掉入科研成果轉化的「利益陷阱」。

去年4月,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促進科技成果轉移轉化行動方案》,其中提出完善技術轉移機構服務功能,完善技術產權交易、知識產權交易等各類平台功能,促進科技成果與資本的有效對接。這里的技術轉移機構和技術產權交易、知識產權交易平台,應當是專門從事科研成果轉化的中介機構,充分發揮這類中介機構在科研成果轉化中的服務職能,才能為科研人員提供專業的促進成果轉化服務,幫助他們消除掉入「利益陷阱」的風險。

還是要多獎勵提高積極性啊。

⑼ 科學家應不應該對科研成果的應用後果負責

科學家的科研成果是對客觀存在的事實的發現和應用的結果,如果發現是錯誤的專,或者應用的方法屬不對,那麼這樣的成果即使公布出來了,也是錯誤的,這里邊有這個科學家的責任,也有發表該成果的期刊以及審稿人的責任。他們理應為錯誤負責。
但是如果成果本身並沒有錯誤,而是其他人在應用過程中產生了錯誤,或者把它用在錯誤的地方,那不應追究研究者,而應該追究應用者。
比如說,愛因斯坦是推動原子彈研究的第一人,他的初衷只是不希望這樣強大的武器不要落在希特勒手裡,但是沒想到交給美國之後還是發生了廣島、長崎的慘劇。愛因斯坦的初衷是沒問題的,他的研究雖然可以造成破壞力,但是並不真正以大規模殺傷為最終目的的。而是使用它的人把它用在了錯誤的軌道上,使它成為了戰爭中的魔鬼。所以應該負責的並不是愛因斯坦本人,而是錯誤地使用它的人。

閱讀全文

與科技成果被錯誤利用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學校矛盾糾紛排查化解方案 瀏覽:752
衛生院公共衛生服務績效考核總結 瀏覽:490
郴州學府世家糾紛 瀏覽:197
馬鞍山ok論壇怎麼刪除帖子 瀏覽:242
馬鞍山恆生陽光集團 瀏覽:235
麻城工商局領導成員 瀏覽:52
鄉級公共衛生服務績效考核方案 瀏覽:310
樂聚投訴 瀏覽:523
輪子什麼時候發明 瀏覽:151
馬鞍山陶世宏 瀏覽:16
馬鞍山茂 瀏覽:5
通遼工商局咨詢電話 瀏覽:304
誰發明的糍粑 瀏覽:430
國家公共文化服務示範區 瀏覽:646
pdf設置有效期 瀏覽:634
廣告詞版權登記 瀏覽:796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考核方案 瀏覽:660
公共服務平台建設領導小組 瀏覽:165
人類創造了那些機器人 瀏覽:933
公共文化服務保障法何時實施 瀏覽: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