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研究成果的意義
1.促進了深部找礦鑽探理論的發展
進行深部找礦鑽探,首先要解決的問題就是採用何種類型的鑽機、何種鑽探方法及鑽 探工藝。鑽機優化選擇體系和鑽探方法綜合評價體系以及深部找礦鑽探技術優化組合方案 的建立,從理論上回答了這一問題。為深部找礦鑽探鑽機、鑽探方法及鑽探工藝的優化選 擇提供了理論依據,同時也為鑽機的研發和鑽探方法組合應用指明了方向。
2.對深部找礦鑽探生產實際具有較強的指導作用
影響深孔鑽探的因素很多,不同因素對深孔鑽探的綜合影響千變萬化,十分復雜。運 用系統分析原理和試驗優化原理,科學地對影響深孔鑽探的因素進行綜合分析研究,並運 用技術經濟學原理和豐富的實踐經驗對每種組合進行具體分析,形成了不同因素組合情況 下的深孔鑽探技術優化組合方案,初步建立了不同施工條件下的深孔鑽探技術優化組合體 系,對深孔鑽探施工具有較強的指導作用。
3.為深部找礦提供了鑽探技術保障,創造了可觀的經濟價值
課題研究緊密結合深部找礦鑽探實際,遵循了從實踐到理論再由理論到實踐的認識規 律,對深部找礦鑽探生產起到了較好的指導和促進作用,深孔鑽探不斷取得突破,成功完 成了大量深孔,其中所研究礦區超過1800m的深孔28個(附表2),超過2000m的深孔5個,3次打破國產機具固體礦產鑽探全國孔深紀錄,最深達到2109.81m,為深部找礦取得突破 提供了關鍵技術保障。
濟寧鐵礦區,作為華北六大磁異常之一,在20世紀70年代最大孔深僅達到1200m,但 因孔深不夠,沒能打到礦體,磁異常體沒能被揭開,一直成為不解之謎。2006年進行深部 找礦鑽探,成功鑽探至1804.78m,一舉取得突破而發現了該特大型鐵礦。勘探過程中,克 服了深孔強造斜復雜地層鑽孔嚴重彎曲和嚴重漏失等影響,研究掌握並較好地利用礦區鑽 孔彎曲規律,採用多種防斜技術組合措施,在理論和技術上有所突破,較好地解決了深孔 鑽探施工難題,共完成深孔41個,鑽探工作量81758.73m(截至2010年7月),而且大大減少 了糾斜工作量,縮短了工期,節約了大量成本,較好地完成了深孔鑽探施工任務,僅顏店 礦段提交工業鐵資源儲量6.22×108t,加上翟村礦段預計可提交儲量超過16×108t,經濟和 社會價值顯著。
玲瓏金礦東風礦區,在地質找礦理論的指導下,依靠深孔鑽探技術,優化了鑽孔結 構,較早採用了S95WL鑽具和加強型鑽桿,優選了沖洗液,合理採用了先進的動力頭鑽機 和液動錘WL沖擊回轉鑽探技術,在礦區設計多為斜孔的情況下,鑽探深度不斷取得突破,最深達到1891.38m,而且有效減少了事故,提高了效率,降低了成本,保證了該特大型金 礦鑽探工作的順利進行,完成鑽孔114個,鑽探工作量130917.75m(截至2010年5月),探獲 金礦儲量約150t,創造了巨大的經濟和社會效益。
② 項目的實際應用價值和現實意義怎麼寫
1、價值規律的第一個作用
價值規律調節生產資料和勞動力在各生產部門的分配。這是因為價值規律要求商品交換實行等價交換的原則,而等價交換又是通過價格和供求雙向制約實現的。所以,當供不應求時,就會使價格上漲,從而使生產擴大;供過於求會使價格下跌,從而使生產縮減。這里價值規律就像一根無形的指揮棒,指揮著生產資料和勞動力的流向。當一種商品供大於求時,價值規律就指揮生產資料和勞動力從生產這種商品的部門流出;相反,則指揮著生產資料和勞動力流入生產這種商品的部門。
當然,價值規律的自發作用,也會造成社會勞動的巨大浪費,因而需要國家宏觀調控。這里,社會主義國家的宏觀調控可以比資本主義國家更有效。
2、價值規律的第二個作用
由於價值規律要求商品按照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所決定的價值來交換,誰首先改進技術設備,勞動生產率比較高,生產商品的個別勞動時間少於社會必要勞動時間,誰就獲利較多。因而,同部門同行業中必然要有競爭,這種情況會刺激商品生產者改進生產工具,提高勞動生產率,加強經營管理,降低消耗,以降低個別勞動時間。
3、價值規律的第三個作用
促使商品生產者在競爭中優勝劣汰,這是第二個作用的結果。在商品經濟中存在競爭,由於競爭,促使商品生產者想方設法縮短個別勞動時間,提高勞動生產率,也會促使優勝劣汰。這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
在社會主義條件下,由於生產資料是公有的,因此,優勝劣汰不會導致我國出現私有制商品經濟條件下的兩極分化局面。
優勝劣汰有利於實現產業結構的調整,可以促進整個社會生產力的發展,有利於社會主義經濟的發展。但對於破產企業的所有者和經營者來說,畢竟不是一件好事,會給這些企業及其職工帶來較大影響。這就需要國家、企業、職工三方面的努力:作為國家,要依法治國,規范市場行為,保護下崗職工的基本權益;作為企業,必須不斷採取各種措施,努力提高勞動生產率,提高市場競爭力;作為職工,要不斷努力提高自身素質。
③ 研究課題研究成果總結報告怎麼寫
就是意思你抄的科研最終成襲果是以什麼形式來體現,來參加結題,比如理論研究的話,就是在哪個級別的期刊上發了幾篇科研論文、或者是項目形式,最終的項目展示,硬體或是軟體,或應用於生產實踐中等等。預期成果就是最終你能做到什麼程度,比如結題時實習某個工廠的某條生產線改造,已成功應用於其中,並已安全穩定運行多少天等。僅供參考
④ 申報課題的最終研究成果是3項,具體列出了論文的名稱,但是結題有一篇論文的名稱不一致,可以結題嗎
課題結題材料包括:1.課題立項申請書、任務下達書;2.《課題結題驗收表》;3.課題版研究報告權;4.課題研究的主要成果(論文、著作等);5.相關附件或佐證材料等。一、成果要求:1.研究報告每項課題必須提交一份研究報告,字數在2萬字左右。內容包括:①課題提出的背景、目的、意義;②課題研究的組要內容;③課題研究採取的方法與具體措施;④課題進程或階段說明;⑤研究的成果、結論及其取得的社會效益。2.課題研究的其他成果著作類科研成果:要突出實踐、實驗分析,突出應用推廣價值和社會效益;論文類科研成果:要有圍繞課題研究主題的若干篇論文(只有一片論文不能作為課題研究成果);教材類科研成果:要突出教學改革的內容,體現創新部分,突出學生學法教育和能力培養;多媒體課件開發類成果:具體說明其先進性、科學性和創新性,突出實際應用效果和產生的效益。二、課題結題時間和成果所有權(1)課題結題時間以省規劃辦頒發的結題證書時間為准;(2)課題負責人或成員如有變動,需有原課題負責人提出書面變更說明,經所在單位同意後交省規劃辦備案,成果所有權以結題時課題組成員為准。
⑤ 一,本課題研究的理論和實際應用價值 怎麼寫
把該課題與現實實際結合起來分析其實際應用價值。
從學理上分析該課題的理論價值。
⑥ 研究意義及應用價值
我國地域遼闊,地質構造、地表組成物質及氣候水文條件都很復雜,地理景觀多樣,地表形態和區域差異十分顯著。例如,縱橫交織的山脈,把我國大地分隔成許多網格,四大高原、四大盆地、三大平原鑲嵌在其中;季風特色顯著,大陸性氣候控制和復雜多樣的氣候類型。在氣候和地貌的制約下,我國水系的地域分布很不平衡:外流流域面積約占國土總面積的64%,內陸流域約佔36%。所有這些自然地理環境條件,都從區域尺度上決定著我國整個生態環境格局。頻繁、強烈的新構造運動、龐大人口總量及分布極不均勻性,以及城市(鎮)的發展迅速,都不同程度地影響著人類的生存環境。
隨著我國經濟的高速發展,人類對地質環境和自然資源的過度開發和不合理利用,造成了自然生態的失衡和破壞,各類環境地質問題凸現,不少地區出現資源、環境雙向惡化的趨勢,嚴重製約了我國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1988年政府機構改革,國務院賦予原地質礦產部以地質環境保護的職責,但全國環境地質狀況家底不清,僅有少許、零星的認識,不深入也不系統,地質環境保護處於被動、從屬的狀態,當時剛成立的原地質礦產部地質環境司決心盡快扭轉這種局面。
為此,從「八五」開始,經過三個五年計劃,到「十五」末,我國首次按照統一的技術要求系統完成了以省(區、市)為單元的全國1:50萬環境地質調查,累計完成調查面積950多萬km2,基本覆蓋了我國陸域范圍,取得了豐富的、系統的、海量的環境地質信息資料,建立了全國環境地質評價體系(表1-2),查明了這些環境地質問題的基本現狀(即主要環境地質問題的狀態)。例如,我國鹽漬化主要分布在濱海地區、華北平原地區、東北平原地區、西部地區和青藏高寒地區,總面積約26.71萬km2(李瑞敏等,2007),而且不同地區鹽漬化程度差異很大,總體而言我國西部土地鹽漬化比東部嚴重。為了匯總分省1:50萬環境地質調查成果,專門立項開展了綜合研究工作,總結了主要環境地質問題的危害、形成條件及影響因素(表1-3)。
表1-2 全國環境地質評價體系
續表
表1-3 我國主要環境地質問題形成條件、影響因素及造成危害
續表
這項體現中國環境地質調查工作程度的工作,獲得了系統的、最新的關於全國環境地質狀況的重要國情數據,重點關注了經常造成人員傷亡的突發性地質災害、常常給社會經濟發展造成巨大損失的緩變性地質災害、對人們生命財產和生存環境構成巨大威脅的土地退化,以及地下水質異常及污染、海岸帶變化、特殊不良岩土體等主要環境地質問題,系統總結了有關方面的研究成果和文獻,如岩土侵蝕部分重點參閱了《黃土高原地區土壤侵蝕》(張宗祜等,1994)、沙漠化部分重點參閱了《中國沙漠與沙漠化》(王濤,2003)等等,為地質環境保護和地質災害防治提供了科學依據。但是,該項重要的環境地質國情調查工作,尚未包括與地質環境密切相關的、分布面積極其廣泛的石漠化、草地退化、濕地退化、雪線後退等生態環境問題以及人口密集區的生態環境問題,如城市水土環境變化等。
關於石漠化、草地退化、濕地退化、雪線後退、城市水土環境變化等問題,也有很多研究,但是或者正如「環境狀況公報體系」一樣缺乏地質學視野和指標,或者研究者僅著眼於單一的研究視角而缺乏綜合性。其實,有關方面的研究已經積累了很好的工作基礎,如王濤等人對中國沙漠與沙漠化(王濤,2003)開展系統而深入的研究、唐克麗等對中國水土保持(唐克麗,2004)工作的系統總結等等。
總之,針對上述所有環境地質問題和生態環境問題均需要建立一套定量化的指標體系,指導下一步環境地質或生態地質調查和監測工作,以科學推進環境地質保護和管理工作。
⑦ 課題研究的成果與成效怎麼寫
要通過對課題的研究,「探索德育的性質,研究對培養人素質和新型主體人格的...「課題研究成果」這個部分是整篇結題報告中最為重要的部分。一個結題報告寫...
⑧ 成果應用價值前景
基於高分辨層來序地層學自和高分辨地震技術等兩大關鍵技術,識別與預測隱蔽圈閉:
應用性的技術成果——解決問題的結果:
1)總結隱蔽圈閉時空分布規律;
2)建立砂體對比模型,進行砂體預測,指導勘探;
3)建立隱蔽圈閉的識別與預測的相關技術;
4)建立不同坡折帶類型的層序地層模式。
採用的配套技術系列——解決問題的手段:
1)地質-測井-地震綜合層序地層劃分與對比技術;
2)隱蔽圈閉研究技術;
3)地震精細構造解釋-坡折帶識別技術;
4)構造-測井約束非線性反演技術,以解決勘探中面臨的問題。
成果應用前景與效果好——解決問題的目的:
Y1井區的相關成果已用於井位部署,增加預測儲量至5000多萬噸。
⑨ 結項申請中調查報告應用前景怎麼寫
調查報告一般由標題和正文兩部分組成。(一)標題。標題可以有兩種寫法。一種是規范化的標題格式,即「發文主題」加「文種」,基本格式為「××關於××××的調查報告」、「關於××××的調查報告」、「××××調查」等。另一種是自由式標題,包括陳述式、提問式和正副題結合使用三種。(二)正文。正文一般分前言、主體、結尾三部分。1.前言。有幾種寫法:第一種是寫明調查的起因或目的、時間和地點、對象或范圍、經過與方法,以及人員組成等調查本身的情況,從中引出中心問題或基本結論來;第二種是寫明調查對象的歷史背景、大致發展經過、現實狀況、主要成績、突出問題等基本情況,進而提出中心問題或主要觀點來;第三種是開門見山,直接概括出調查的結果,如肯定做法、指出問題、提示影響、說明中心內容等。前言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要精練概括,直切主題。2.主體。這是調查報告最主要的部分,這部分詳述調查研究的基本情況、做法、經驗,以及分析調查研究所得材料中得出的各種具體認識、觀點和基本結論。3.結尾。結尾的寫法也比較多,可以提出解決問題的方法、對策或下一步改進工作的建議;或總結全文的主要觀點,進一步深化主題;或提出問題,引發人們的進一步思考;或展望前景,發出鼓舞和號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