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學素描多久可以見成效
如果老師教學的方法正確,自己也比較努力,理解能力較好的話,大概三個月左右就可以完成幾何形體以及簡單靜物的刻畫了。
拿石膏切面象過度,半年後便可以接觸到石膏像和復雜靜物的學習。
順利的話一年後開始嘗試畫石膏半身像,開始練習人物速寫。
隨後再花一年的時間開始進行石膏像的長期素描訓練,真人肖像素描寫生。通常這時候還要加入色彩的學習了。
再以後的內容就已經超出你提出的要求了。所以基本清楚的表現素描對象的程度大概需要兩年左右。當然前提是你所說的素描對象是任意對象,如果你指的是幾何形體之類的,那三個月足夠了。
❷ 設計素描總結
其他的具體自己改改哈~
通過這一段時間對設計素描的訓練,深有感觸。
首先我們開始的是對結構素描的訓練,通過對理論知識的學習,深化了我對素描的理解。它包含了多種對比,教會我學會去觀察。例如整體地觀察,概括地看,聯系地看…….對這些知識的學習,可以更全面地去觀察物體,更具體理解物體的結構。
從最簡單的幾何體,通過觀察與思考可以切割成另外的一個或幾個幾何體,特別是對於復雜的幾何體通過這種方法可以更准確塑造形象,這樣會更加准確,而且進一步將復雜的物體的組成部分的比例量出來,這樣物體會更規范。我們便會對所畫的幾何體的理解更深刻。
物體的寫生,表面上看是枯燥乏味的,但學這將一個物體進一步觀察,了解而它的結構,它與其他物體之間的聯系,以及它是如何演變的,每一個步驟的思索與完成,都感覺很有成就感。通過對素描結構的學習,我感覺其實我們所學習的與生活息息相關的,生活中的一些常見的物品造型都是在簡單的幾何體的改造下而形成各種實用的或者是美觀的用品,加深了我對學習的興趣。
多個物體的組合圖,整體的構圖也要有一定的節奏和規律這樣整幅畫才舒服,才有進一步深化的意義。所以組合圖的整體效果很重要。
當然對於結構素描也要學會靈活應用,可以熟練的從多角度去表現,這樣可以加深對物體的理解,可以很容易地默寫出來。
後期所學的抽象的平面畫和空間畫,是將前面所學的東西進一步靈活應用。根據老師的講解,我個人理解抽象的畫,主要是誇張而不放肆。平面的抽象畫是可以將一個物體錯位分割,誇大,但一定要有主題要有節奏和規律。整體看來要有一種美的感覺。當然,我覺得在一幅平面抽象畫中,可以將一個物體同時進行各種變化,整張畫要呈現出要表現的效果。但不能亂拼湊沒有整體的小過。
空間的抽象畫更是深奧,老師講過可以講一個物體的的某一部位放大,還可以講她的部分切割,利用部分來構造另一種視覺效果。我覺得還可以根據自己的感想去塑造一個空間,塑造一種效果,發揮自己的想像能力。這樣的抽象畫視覺效果會更好。
我看到好多同學可以講平面的形體,利用黑白灰調子組合成一幅抽象的空間畫,而且效果很好,很值得去學習。我覺得在這些方面自己做的不到位,理解的也沒有那些突出的同學理解得透徹,還要靠自己多多去理解,去思考,去學習。
最後的幾周又開始另一 種素描設計訓練,其實也是和前面有聯系的。來時要求通過一個自然形態,從不同的角度觀察,用自己的觀察能力而構思成另一種生活上的實物。我的作業是是以葡萄為基礎形象而設計出沙發和其他的物品。雖然作品不是很突出,但我自己還是很努力做的,我會不斷地改造,找到靈感設計出更好的作品。
後來還有光影作業,記得在開始上課的時候老師就強調過的,而且在找光影圖片的過程中,發現光的變化原來這么奇妙,在物體上的投射更是妙不可言。將搜索的 圖片臨摹加上個人的設計完成了一幅畫,讓我對這種光的變化也產生興趣,生活中這種美也很多,需要我們去發現。
本學期所學的素描,給我很大的啟發,體會最深的是我們所學習的東西是貼近生活,源於生活,啟發於生活的。裡面還有好多的只是需要不斷地去學習去思考去探索。
❸ 自學素描能有成就嗎
關於畫素描的步驟,因人而異。有人分六七步,有人分二三步,還有的人沒有步驟,隨心所欲。基於對素描的理解不同,步驟自然就不一樣。可見,步驟只是過程,最終呈現的畫面效果才是關鍵。
然而,對於一個初學素描的人來說,步驟卻至關重要,不然就無從下手。在不斷地總結中,夏老師把自己畫素描的過程1815分為三步1300在這里263分享給大家,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也可以加這個V信就是前面的數字組合的十一位數。
可以用蓋房子的比喻來理解。第一步:構圖與打形,好比地基與骨架,地基決定上層建築,骨架決定房子形狀;第二步:鋪大色調,好比壘磚塊,形轉色變;第三步:深入刻畫與調整,好比內外裝飾,讓畫面更加有視覺效果和藝術美感。
第一步:構圖與打形
口訣:整體先行、眼觀六路、長線切形、准確肯定、寧方勿圓。需要解決的問題:方位、線造型。
鉛筆的使用:一般用3—4B的鉛筆,軟硬適中。
第三步:深入刻畫與調整
口訣:整體觀察、局部入手、精雕細琢、豐富傳神、視覺強烈。需要解決的問題:生動、傳神、視覺效果。鉛筆的使用:2B及以下
需注意的問題:空間、虛實、光感、質感、邊緣線的處理、畫心的刻畫、局部與整體的關系。
常出現的問題:畫面四分五裂沒有整體感、節奏感。
總結:這一步主客觀結合,解決「神」的問題。藝術的個性,生命在這一步體現。畫畫最終要做到畫什麼像什麼,還原物體本質,賦予物體生命。所以這一步強調的是美感和藝術效果。需要細心認真,多看少畫,緊抓視覺中心,畫面的效果就出來了。
徐州市和平大道58號雲龍萬達寫字樓B座9樓905來這里感受一下夏老師的作品,跟著夏老師的步驟走,可以保證你的靜物素描能夠得到快速的提升。
公交路線一:29路70路/70W路72路72大站快車97W路/臨97路97路到 萬達廣場站下
公交路線二:29路32路/32W路72路到 和平路口東下
公交路線三:29路46路/46W路西行46路/46路夜班區間93路608路/608W路608路大站快車到 民祥園農貿市場站下
公交線路四:18路18路夜班到 慶豐路(萬達廣場東)下
❹ 素描和色彩的歷史發展
素描是用單一顏色來描繪對象的一種繪畫。常見的素描畫是以黑色(即利用黑白的層次)描繪的,但也有用一種彩色描繪的(如棕、紅、綠、藍等),或一種彩色加黑或在此基礎上加白粉,也屬於素描。更具體地說,素描是舍棄了對象的多種色彩關系,用單一顏色的線條或明暗描繪對象的外形、比例、結構、體積、空間、質感和色彩的濃淡,運用這些造型藝術的基本因素來綜合表現形象的繪畫。
素描畫的表現形式有三種。一是線描(相當於中國畫的白描);二是以明暗手段表現物象的體積的所謂明暗法;三是線條與明暗法的結合,亦稱線面結合法。
由於素描畫排除了色彩的直接表現,集中運用造型藝術的基礎因素去表現對象,所以它是造型藝術的基礎。在繪畫發展的過程中,逐步形成了既有別於素描創作又有別於畫家的素描習作的素描基礎訓練。這種系統的素描基礎訓練,已經成為學畫者的必經之途。
早期的素描
人類開始懂得繪畫是從素描開始的。根據考古的發現,現在所知世界上最早的繪畫是法國西南部比勒高省多爾多涅附近稱為接斯柯的岩洞壁畫和西班牙北部阿爾塔米拉山的洞窟壁畫。前者距今約兩萬年,是舊石器時代的繪畫遺跡;後者約在1萬年以前,是舊石器時代晚期繪制的。原始人用最簡易的材料描繪他們在狩獵活動中的主要獵獲物。西班牙阿爾塔米拉洞窟壁畫的野牛尤為精彩,其中一隻低頭挺角准備向前沖擊的野牛,像箭在弦上一觸即發,充滿向外的運動感。這是用燒鹿脂的燈煙畫成的,然後用朱紅色的礦物顏料粉末上色。這些古代壁畫基本上是用單一顏色進行描繪,所以,也可以說是世界上最古老的素描畫。
隨著人類的進步,繪畫才逐漸由簡單到復雜,由主要是素描的方法走向色彩的表現,素描畫也從原始階段逐步得到發展。
在世界美術發展史上,繼史前時期的繪畫之後,最引人注目的是古埃及和古希臘的壁畫,可惜保存下來的很少。從僅存的殘缺壁畫看來,古埃及壁畫以線造型為主,具有濃厚的東方色彩;而古希臘的壁畫雖然仍以線的造型觀念為主,但已向立體的表現演變。在開羅美術館陳列的古埃及畫家所畫的素描《狗》,是這個時期保留下來的素描習作,可以看出古埃及畫家已具有相當的寫實功夫。從古希臘保存下來最多的堪稱世之瑰寶的雕刻作品和流傳下來的許多著名畫家的作畫故事看,古希臘的繪畫肯定也會和它的雕刻那樣有過極高水平的作品。如果畫這些壁畫的畫家都畫有草圖的話,這些草圖就是一張張傑出的素描。可惜,這種素描畫我們是看不到了。但我們可以從保存下來的古希臘瓶畫中,看到當時古希臘藝術的素描水平。古希臘瓶畫有三種式樣。早期的是黑像式,即在白底子上把用線條勾畫的形象塗上黑色,像剪影那樣。後期叫紅像式,即與黑式相反,背景填黑釉而形像留空白(空白處為陶器的紅色表面,故稱之紅像式)。以後又發展到使用白描的瓶畫。這些瓶畫造型簡練優美,結構嚴謹,本身就是一幅幅素描傑作。我國長沙戰國楚墓的帛畫,大約為公元前400多年至前200年期間(與古希臘同期)的產物。用黑白兩色描繪一位中年婦女合著掌,抱著必勝的信念去迎接生命與和平的勝利(畫面上的鳳,代表生命與和平,在矯健地撲擊近似蛇形、代表死亡和災難的夔),這幅古老的素描畫可以看出我國古代繪畫也同樣達到了很高的水平。此後我國的傳統繪畫基本上是沿著這種以線造型為主的路子發展下來的。
從古代世界史前時期之後的繪畫素描作品看來,這時各國的繪畫素描作品已具有不同的民族風格,但都保留了以線造型為主的史前時期繪畫的特點。
古羅馬繼承了古希臘的文化藝術,但沒有很突出的創造。其後隨著中世紀封建統治的日益專橫,基督教的發展和神權至高無上的統治,中世紀藝術除了建築方面因為歌頌神權建立教堂,創造了羅馬式和哥特式建築,以及為教堂修建而發展起來的玻璃鑲嵌畫之外,繪畫大部分是為裝飾基督教堂或王侯宮殿、貴族邸宅而畫的壁畫,也有用筆畫在羊皮紙上的插圖。這些插圖也是保留下來的素描畫之一種,但仍然基本上是線描的,大多都十分軟弱、幼稚。按照基督教禁慾主義的觀念,人物形象都刻畫得臉無表情。這個時期可以說是繪畫的黑暗時期。當時無所謂專門的畫家,而是老百姓在貴族、主教的訂貨或命令下,為他們新的邸宅或教堂搞裝飾。這種工匠畫完後,就回去養牛、耕田或打鐵,他們完成的任何一張作品都沒有署名,因為他們在社會上根本沒有地位。那時也許存在徒弟跟師傅學畫,一邊工作一邊學畫(即幫老師復制或放大作品)的情況,但卻沒有進行繪畫的基礎訓練,因而中世紀的繪畫水平是很低的,人物比例不對,也不注意遠近大小的規律。這個時期,在中國造紙術還未傳到之前,畫匠們的素描畫是畫在羊皮、木板、絹綢、竹片、獸皮或牆壁上的,這些材料都遠不如畫在紙上那麼方便,表現力那麼豐富。這個時期的素描也很單調呆板,它的真正發展是在文藝復興運動到來之後。
素描的發展與素描基礎訓練的誕生
畫家之一。這個時期,許多繪畫大師不但是偉大的色彩畫家,而且是偉大的素描畫家。如達·芬奇(1452—1519)、拉斐爾( 1483—1520)、米開朗琪羅(1475—1564)、提香(1490—1576)、丁托列托(1518—1594)等等。
第二,由於科學的發展,科學與藝術結合,畫家們在廣泛實踐的基礎上創立了科學的繪畫基礎理論、藝術理論和素描理論,推動了素描的發展。
文藝復興時期由於重視對自然的研究,自然科學的進步和新發現,促使許多繪畫大師們認真地對待描繪的對象。他們解剖屍體,了解人的解剖結構,畫了不少分析圖和人物習作,產生了藝用解剖學。在研究空間處理上創造了透視學。義大利佛羅倫薩畫家馬薩丘(1401—1428)繼承了義大利文藝復興初期繪畫大師喬托(1267—1337)的傳統,和同時期的其他畫家一起發現了透視學之後,翁勃利亞畫派畫家弗蘭西斯加(約1416—1492)的《繪畫透視學》已經把透視學發展到相當完善的地步。1435年誕生的西歐最初的藝術理論——列昂·巴替斯塔·阿爾伯蒂(1404—1472)的《繪畫論》高度評價了寫實、透視等繪畫基礎理論,並強調畫家應加強對對象創造性的研究,具有形象地綜合對象的能力。為此,他首次提出畫家應練習最簡單的幾何模型素描,這是素描基礎訓練產生之前最早的理論准備。後來達·芬奇寫了許多繪畫札記,明確地強調「繪畫是一門科學」[1],提出自然是繪畫的源泉,畫家在表現自然時,不能只依靠感覺去認識世界,還要用理性去分析、掌握自然界的規律,使繪畫藝術建立在科學的基礎之上。達·芬奇的繪畫札記不但闡明了許多藝術原則,還特別對繪畫的基礎學科,諸如解剖學、透視學、素描、明暗色調、構圖處理等作了系統科學的理論研究。米開朗琪羅認為素描功夫的深淺直接影響到畫家的成敗。瓦薩里(1511—1574)則進一步認為素描是一切造型藝術的基礎。楚加里(1542—1609)則把素描提高到是表現畫家思想的藝術樣式的地步,已經從理論上提出素描的獨立性。這些理論的探討推動了美術事業(包括素描)的發展,亦為美術學院和素描基礎訓練的誕生准備了條件。
第三,素描基礎訓練作為對美術青年進行科學的系統的培養訓練手段,隨著美術學院的產生而誕生。義大利文藝復興盛期一些藝術大師相繼去世之後,義大利流行著一種因襲某些大師風格的所謂風格主義,當時反對風格主義的代表人物是卡拉瓦喬(1573—1610)和卡拉齊兄弟(阿尼巴·卡拉齊,1560—1609);洛多韋科·卡拉齊(1555—1619);阿果斯丁諾·卡拉齊(1557—1602)等人。卡拉齊兄弟為了更有意識地恢復義大利文藝復興盛期的傳統,於1585年在小侖亞城創辦廠美術學院,他們改變了中世紀以來美術青年工匠的學習方式,運用文藝復興以來美術創作和基礎理論的科學成果,按一定的程序,對美術青年進行系統地培養訓練。其中素描作為基礎訓練的主要方法已開始誕生。這種以素描基礎訓練作為主要學習手段的美術學院在義大利出現之後,很快就普及到了歐洲各國,並影響到全世界的美術教育。這時素描基礎訓練的主要內容是先臨摹後寫生,以人體模特兒寫生作為學習的最高手段。教學的具體程序是:學生先臨摹老師的素描,同時臨摹一些版畫,作為學習基本畫法的入門,以後對幾何形體的石膏模型和古代雕刻的石膏像進行寫生(其中以古希臘羅馬雕刻的石膏像寫生為主),以此作為畫好人體模特兒寫生的基礎,最後的主要學習內容是對裸體模特兒進行寫生。這種素描教學程序在美術學院出現之後的畫家工作室里也盛行。這種從臨摹到寫生的素描基礎訓練改變了中世紀學藝徒工只能在臨摹匠師的作品和為匠師放大稿子的過程中學習的局面。從臨摹為主到臨摹後寫生,美術教學前進了一大步。因為臨摹僅是一種模仿的過程,將教師創造的形象從平面搬到另一平面,盡管搬得像,但缺少對實物直接觀察、分析研究,以及最後用什麼手法表現對象的過程;這個過程是鍛煉學生對對象敏銳的觀察力和表現力所必須的。而且以臨摹為主的學習方法容易先入為主,易形成以老師風格為准繩的主觀程式,按這個程式去套生活,創造的形象就會千篇一律。因而在一味臨摹老師作品的畫家工作室里,只有少數幸運兒走了很長一段路之後才尋找到自己的藝術語言,最後取得成就而成名。剛剛誕生的素描基礎訓練雖還是強調臨摹,但畢竟將寫生作為最高階段的學習內容,在對古代雕刻石膏像和人體模特兒寫生時傳授了許多解剖學、透視學、構圖學等科學知識,對當時美術的發展起了促進作用。
學院派素描基礎訓練的沒落與素描基礎訓練寫實傳統的恢復發展
波侖亞美術學院是作為恢復文藝復興盛期的傳統而出現的,這個傳統的主要內容之一就是崇尚古希臘、羅馬的古典藝術,它要求學生的創作以表現古希臘、羅馬的古典美為標准,創作題材也只能表現宗教、神話和歷史故事,在素描基礎訓練中也特別推崇古典美。這樣,就孕育著美術學院教育發展為學院派最後走向沒落的危險。
為了推崇古典美,學生開始素描寫生之前必須臨摹老師的作品或版畫作品,開始灌輸舌典美的審美要求,其後十分強調對古希臘、羅馬雕刻或這些雕刻的石膏像進行寫生和專門研究,甚至把古代雕刻的介紹作為一門主課,在學生們最後進入人體寫生課階段,必須把這些古典藝術的規范作為素描寫生造型的標准樣式,學生雖然也有自己的直接觀察,但由於過分強調和推崇古典雕刻藝術的造型標准,學生們在練習中實際上幾乎原封不動地把古典藝術的造型標准表現出來,這是十分自然的。1675年法國皇家繪畫雕刻學院頒布了所謂《繪畫法典》,對古典美規范的要求更達到荒謬的程度,這就完全否定學生的直接觀察,只能按法典的古典規范作畫了。經過這種美術學院素描基礎訓練培養出來的畫家,就會認為觀察自然的本來面貌已經沒有必要了,並逐漸形成一種僵死的、概念的、公式化的所謂學院派素描體系,最後把文藝復興時期尊重自然、推崇研究自然、極其重視寫生的寫實傳統完全拋棄了。這種學院派素描基礎訓練對美術基礎教育的統治,如果從《繪畫法典》算起的話,由17世紀下半葉到19世紀末葉,最後在浪漫主義現實主義和印象主義的沖擊下由動搖到開始崩潰,歷時將近200年。
學院派素描基礎訓練極力崇尚的規范化素描的畫法究竟是怎樣的?
文藝復興以前,素描的畫法主要是以線條為主的,文藝復興開始,已經在線條的基礎上使用明暗表現物體的立體感。達·芬奇曾十分完善地提出了明暗五大調子層次的明暗法①(這個五大調子的正確區分一直沿用至今,詳見本書第二章),並已提出依靠面表現物體形狀作為「繪畫科學的第一條原理」的重要性。但他和當時許多畫家都強調明暗的柔和過渡,忌明暗之間出現明顯的分界,因而他們處理形體起伏的效果都比較圓,同時他們又特別強調物體的外形和輪廓,所以他們的基本畫法是在勾畫物體外形時加上明暗色調,其主要著重點還是輪廓外形線條的刻畫。波侖亞美術學院素描基礎訓練的素描基本畫法,就是這個文藝復興傳統畫法的繼續。以後隨著學院派素描基礎訓練對古典美追求更加規范化,素描畫法對外輪廓和線條的表現就更絕對化了。誠然,線條與色彩的表現作為一種表現手法,未嘗不是好的,至今不少畫家仍運用這種線與明暗結合的方法作畫,並有前進和發展。但作為藝術的格式要求學生就會約束藝術向多樣化發展,甚至會釀成災難。當時正是這種學院派素描基礎訓練的格式被一直沿用下來。美術學院在各國成立之後,繪畫藝術的發展經歷過16世紀巴洛克藝術時期、洛可可藝術時期,到19世紀法國古典主義藝術時期。在巴洛克藝術時期,繪畫已著重使用明暗手法,畫家開始發揮明暗的感人力量,使畫面的氣氛、形象的立體感都得到加強。這種畫風的代表人物有委拉斯開支(1599—1660)和魯本斯(1577—1640),特別是17世紀的荷蘭畫家倫勃朗(1606—1669)。明暗已變為作畫的主要手段。通過明暗表現物體的面和體積的方法,可以說已從主要是線條或線條加明暗的畫法獨立出來。但這種方法並沒有使學院派素描基礎訓練的格式有所改變。
19世紀法國古典主義畫派的主要人物大衛(1748—1825)和安格爾(1780—1867),他們的素描輪廓精確優美,結構嚴謹,是循著學院派素描的風格發展下來的。安格爾更是追求線條的簡練與准確,他的素描細節精雕細刻而不失整體,堪稱古典主義素描的典範。與大衛同期具有浪漫氣息的法國著名畫家普呂東(1758—1823),他的素描風格和主張與大衛不同,理想化而有真實感,以明暗手法烘託人體的輪廓,虛實變化微妙,空間感較強。他是晚年才被選入法蘭西學院的,他的素描風格也沒有對學院的教育造成影響。安格爾擔任法蘭西美術學院院長之後,在尋找基礎訓練方面是嚴格地按學院派的要求做的,看他的素描可見當時學院派素描基礎訓練的一般畫風。安格爾雖然認為素描要有內在的形,但他心目中美的形體是圓周式的布局,「線條——這是素描,這就是一切」①,他要求素描的線和形的簡練,實際上主要是追求輪廓的美。當時法蘭西美術學院的許多學生都以為素描的目的就是追求一個高貴的輪廓,甚至把對象看作是被輪廓圍繞著的一個平面。特別使要求寫實的學生不能容忍的是,在人體寫生課時,不能按模特兒本來樣子畫,而必須按古典的規范(如人身高按8個或8個半頭的格式等)修改眼前的對象。
19世紀中葉,學院派教學(其支柱是素描基礎訓練體系)已成眾矢之的。先是德拉克洛瓦(1798—1863)為代表的浪漫主義畫派,攻擊學院派的素描:徒有外表的細致真實,其實不包含絲毫真實,特別是那種內在的真實,即缺少畫家對事物的真切感情。接著是庫爾貝(1819—1877)為代表的現實主義畫派的沖擊,他們堅持以生活真實為創作依據,反對代表官方趣味的學院派因襲虛偽的藝術。庫爾貝主張素描基礎訓練應以現實生活為楷模,他曾為不滿學院教育的學生開設了畫室,嘗試過用農民和牛代替古代雕刻石膏像和人體模特兒,把牛牽到畫室給學生畫。德·布阿勃德拉克針對學院派素描基礎訓練缺乏視覺記憶力訓練的毛病,在美術學院之外,試行以發展視覺記憶為基礎的新的教學法。印象畫派索性走出畫室寫生,在光色的表現上對繪畫進行革新。他們厭惡學院派迎合官方趣味的虛偽做作,主張作品無所謂表現意義,只是畫家視覺印象與自我感覺的反映。因此,他們的素描(特別是印象畫派之後的畫家的素描)逐步不大著重刻畫人物的自然形態,只重形象的感受和氣氛,有的風景素描只注意紀錄光的印象和試探筆觸的組織。
在浪漫主義畫派,現實主義畫派和印象畫派的先後沖擊下,當時歐洲的美術學院表面上仍照常開辦,但學院派教學作為一個體系已經失去現實基礎,走向沒落並日趨崩潰。反映社會上現實主義畫派和印象畫派以及現代派觀點的不同教學法和體系逐步在學院教學中演化出來,形成一個比較復雜的局面,有的學派索性建立自己的美術學校。
19世紀下半葉,印象畫派盛行以致現代派產生,對當時美術教育的影響是很大的。在美術學校里不是先臨摹而是從寫生入手,是在印象畫派產生之後才有的。寫生是研究自然,探索藝術形象的本源,鍛煉基礎造型能力的最好方法,但不同學派對待寫生的態度是不同的。印象畫派以及現代派觀點的美術教學,著重發展學生的視覺記憶和想像能力以及獨特的表現手法,寫生時強調視覺印象和自我表現的主觀因素,不大重視表現對象的生活原形,寫生練習的課時也逐步減少,因而他們培養的學生一般寫實能力都較弱。更有甚者,由於逐步產生了輕視對客觀規律的研究,導致對寫實傳統的否定,有的現代派的畫家,認為素描基礎訓練已不重要,美術院校也可以不辦了。與此相反,堅持現實主義道路,堅持寫實傳統,堅持研究自然的畫家,在探求改革或創造不同於學院派傳統教育的新的學派和體系,他們在素描基礎訓練中恢復和發展了文藝復興時期就提倡的寫實傳統。
這個時期,各國堅持和發展寫實傳統的畫家、學派和教學體系是很多的。對我國建國初期美術教育影響比較大的是俄國契斯恰柯夫(1832—1919)的素描教學體系,它是在19世紀70年代印象畫派興起時醞釀成熟的。契斯恰柯夫強調素描基礎訓練的嚴格的程序性和系統性,繼承了巴洛克藝術開始的明暗法,針對當時學院派以輪廓線條加明暗的素描格式,提出三度空間的透視造型法則。認為「素描畫的不是線,而是形……畫的是線而見到的是兩條並行線等之間所包含的體積。」①從結構上理解這些體積的有機聯系。強調學生既要掌握對象的規律性,又要有描繪上的正確性。畫人講究布局、比例、肖似。力圖克服學院派素描的缺點,使素描建立在形的嚴格和正確的描寫上。契斯恰柯夫素描教學體系和各國同時出現的堅持寫實傳統的教學體系一樣,他們堅持了對自然和客觀規律的研究,發展了自文藝復興就提倡的寫實傳統,這一傳統在學院派素描基礎訓練統治美術教育期間幾乎被古典規范淹沒了的。契斯恰柯夫素描教學體系雖然存在缺點,對發揮學生視覺記憶、速寫、默寫和形象想像力能力方面注意不夠,但它畢竟為當時俄國現實主義畫家打下扎實的造型基礎,又直接影響了蘇聯的美術教育以及俄國50年代的美術教育,對提高我國美術創作的造型能力是有幫助的。
(我從網路上搜的)
❺ 學習素描有什麼實際用途
(1)素描的學習對象就是自然中的物體,在與自然面對面的觀照中,會發現這些平凡的物體充滿了有機的運動和神奇的秩序。
(2)素描訓練大腦和眼睛,使人重新認識了生活的價值,可以將身邊普普通通的物品,通過自己的手,變成一幅與他人不同的藝術作品。
(3)學習素描的過程是富有探索和發現的,做畫的過程是興奮和愉快的,素描的成果是優美和具有觀賞性的。
(4)素描是一切繪畫的基礎,也是各種造型藝術的基礎。所有繪畫手法都離不開它。練習好素描可以幫助你提高觀察能力、造型能力,表現能力。磨練一個人的耐心。無論是哪方面的設計課程,都必須以素描、速寫為基礎的。素描主要是作為美術教學的基本功訓練手段,它以鍛煉整體地觀察和表現對象的形體、結構、動態、空間關系(包括明暗、透視關系等)的能力為主要目的。
❻ 素描的起源
素描的起源:人類開始懂得繪畫是從素描開始的,根據考古發現,現在所知世界上最早的繪畫是法國西南部比勒高省多爾多涅附近的稱為接斯柯的岩洞壁畫和西班牙北部阿爾塔米拉山的洞窟壁畫,前者距今2萬年,後者距今約1萬年以前。
原始人用最簡單的材料繪制他們所狩獵活動中的獵物。西班牙北部阿爾塔米拉山的洞窟壁畫的野牛尤為精彩,其中一頭低頭挺角向前沖的野牛,像箭在弦上一觸即發,充滿向外的運動感。是用鹿脂煙熏繪制的。然後用紅色的礦物在上塗繪。因用單一的繪制,故而可以稱之世界上最古老素描畫。
(6)素描的成果擴展閱讀
素描的發展:在世界美術的發展史上,素描發展由遠古時期——古埃及——古希臘——古羅馬——中世紀——文藝復興。
其中中世紀時期:封建統治日益專橫,禁慾主義的觀念,導致人們思想禁錮,所畫的人物單板,面無表情,比例錯誤。所以這一時期的素描是黑暗時期,幼稚時期。素描的真正發展的在文藝復興的到來之後。
文藝復興:這個時期素描迎來空前大爆發,誕生的很多大師,譬如:達芬奇,拉斐爾,米開朗琪羅,喬托,提香,丁托列托等等。由於科學的發展科學與藝術的結合,畫家們在廣泛實踐的基礎上創立了科學的繪畫基礎理論,藝術理論和素描理論。推動的素描的發展。
這時期誕生了最初的藝術理論——列昂.巴替斯塔.啊爾伯蒂的《繪畫論》高度評價了寫實、透視的繪畫基礎理論。並強調畫家對對象的創造性的研究,具有形象的綜合對象的能力,為此,他首次提出畫家應從最簡單的幾何模型開始訓練,這是素描基礎訓練最早產生的理論准備。
❼ 學素描大概要多久才能得到成果
基本就是基礎的素描,可以堅持到最後成為一個專業。
如果是入門的畫,把三大元素都掌握了就算入門了。
❽ 關於素描的知識
--------------------------------------------------------------------------------
1、什麼是素描( DRAWING )
由木炭,鉛筆,鋼筆等,以線條來畫出物象明暗的單色畫,稱做素描。單色水彩和單色油畫也可以算作素描;中國傳統的白描和水墨畫也可以稱之為素描。通常講的素描多元化指鉛筆畫和炭筆畫。素描是一切繪畫的基礎,這是研究繪畫藝術所必須經過的一個階段。素描通常採用可於平面留下痕跡的方法:如蠟筆,炭筆,鋼筆,畫筆,墨水,及紙張等,其它還包括在濕濡的陶土,沾了墨水的布條,金屬,石器,容器或布的表面所造成的磨損。
輪廓和線條是素描的一般稱謂。素描具備了自然律動感。不同的筆觸營造出不同的線條及橫切關系和節奏、主動與被動的周圍環境、平面、體積、色調、及質感。
素描是一種正式的藝術創作,以單色線條來表現直觀世界中的事物,亦可以表達思想、概念、態度、感情、幻想、象徵甚至抽象形式。它不像帶色彩的繪畫那樣重視總體和彩色,而是著重結構和形式。
2、素描的地位
素描為一門獨立的藝術,具有獨立的地位和價值。
素描是其它藝術的必然基礎,尤其是水彩,油畫,版畫,雕刻(浮雕),另外對平面設計,也是畫草圖的必要基礎。素描雖然被視為是兩度空間的藝術,不需要顏色及第三度空間,卻也同時暗示這兩者。
素描是畫家工作的最後成果,也可以作為復制或摹寫的基礎,但以它的性質而言,它是獨特的。雖然各種藝術不一定都要先繪出素描稿,但素描卻是一切觀賞藝術的基礎。在作畫時往往預先勾出輪廓作為草稿,然後用色彩渲染,當藝術作品完成時,素描稿常被掩沒或銷毀。因此,素描只是一種技術准備。到14世紀末,素描不再僅是附屬品,而成為一門獨立的藝術。它有著廣泛的表現范疇:能表現體積、空間、深度、實質和動作。文藝復興以後,素描已不僅只有實用地位,而是成為能代表人類創作能力的藝術品。
3、素描的工具
素描的工具種類很多,如石筆、炭筆、鐵筆、粉筆、毛筆、鉛筆和鋼筆等;也有用鑽子和金鋼石作畫的。工具的不同關系著素描的性質和構圖,工具也能影響畫家的情緒和技巧。
工具的選用取決於畫家所想要達到的藝術效果。一般認為,干筆適宜作清晰的線條,水筆宜於表現平面;精美的筆觸可用毛筆揮灑,而廣闊的田野則可用鉛筆或粉筆去勾勒。炭筆是兩者都可兼用的。
以作品尺寸而言,大幅素描作品適宜用木炭來畫,對於輪廓、照應等可經長久的時間細細研究、分析。至於鉛筆適合較小尺寸,很少大張的鉛筆畫,而鋼筆畫則更小了,往往在插畫上用得較多。
素描的單色表達使工具變得十分隨意,而且常常可以綜合使用幾種工具造成多種畫面效果,所以是一個極廣闊的天地。
(1)鉛筆
鉛筆是最簡單而方便的工具,初學者素描常從鉛筆開始,主要原因是鉛筆在用線造型中可以十分精確而肯定,能較隨意地修改,又能較為深入細致地刻劃細部,有得於嚴謹的形體要求和深入反復地研究。同時鉛筆的種類較多,有硬有軟,有深有淺,比較俱全,可以畫出較多的調子,鉛筆的色澤又便於表現調子中的許多銀灰色層次,對於石膏等基礎訓練作業效果較好,初學者比較容易把 握,因此,較適合於基礎訓練開始時應用。
現有的國產鉛筆分兩種類型,以HB為中界線,向軟性與深色變化是B至6B,為了更適應繪畫需要又有了7B-8B,我們稱為繪畫鉛筆。HB向硬性發展有H至6H,大多數用於精密的設計等專業使用。由於種類較多,因此,鉛筆能很好地表現出層次豐富的明暗調子。
(2)炭筆:
炭筆以不脆不硬為度,炭條以燒透、松軟筆黑色為佳,炭精棒以軟而無砂稱上品。
(3)鋼筆:
包括一切自來水型硬質筆尖的筆。使用日常書寫的鋼筆繪畫也可以,一般都作一點加工,將鋼筆尖用小鉗子往裡彎30度左右,令其正寫纖細流利,反寫粗細控制自如。
(4)紙:
潔白、厚凈、有紙紋的紙。鉛筆畫紙不宜紙紋太粗,炭筆畫紙表面不能太光滑,而鋼筆畫紙紙卻要較光滑的紙面,還要有一定的吸水性。
(5)畫板:
以光滑無縫的夾板為最好。如果站著面畫,還要備一個畫架。
(6)橡皮:
以平、軟的方形橡皮為好。
(7)削筆刀、圖釘、擦布等工具備用。
4、素描的分類
分類方式多種多樣:
(1) 素描是造型藝術的一種,屬於繪畫的范疇,泛指單色繪畫。
(2) 素描從目的和功能上說;一般可分為創作素描和習作素描兩大類。
(3) 寫生素描在表現內容上分為靜物、動物、風景、人像及人體素描等。
(4) 素描從使用工具上分為鉛筆、炭筆、鋼筆、毛筆、水墨、粉筆或兩種工具穿插使用的素描等等
(5) 素描從作畫時間概念上說,素描可分為長期素描、速寫、默寫等。
(6) 素描從繪畫傳統的角度說,素描又可分為中國寫意傳統的素描(一般稱之為"白描")和西方寫實傳統的素描兩種
❾ 學素描要多長時間能有成果
首先,,我想強調一點,,我不知道,大家覺得你「平時畫畫比較好看」是什麼意思,,,畫畫我本人覺得還是要看興趣。你是不是真的喜歡。因為在基礎課程中,畫畫也是有個痛苦的進步過程和枯燥的理論學習的(本人經驗)
而且藝術學習不像數理化等等有個明確的標答,有明確的公式可以套用,可以讓你直觀看到。它需要感悟能力和理解能力。如果你要想真正畫好的話,必須多花時間,勤下功夫,去理解。。"感受",在其中很重要。
兩個月的話,我認為如果你以前從來都沒有接觸過素描的話,適應素描的表達方式需要一些時間(要是理解能力強,時間也許會少點,每個人因人而異),基礎的東西認真學應該基本上能把握,找個好老師,,然後一定要堅持,最好有時間的話天天畫,不要手生,進步應該還是不錯的。。。
至於你提到的畫畫水平的提高,我都提到過,這是個綜合因素的結合:理解能力,是否以前有功底,態度,老師,畫室環境,練習,思考。
這些都是最後的決定因素。
我認為不論是你畫畫多長時間,如果認真去學習了,有所收獲的不僅僅是繪畫的技巧問題,其實還潛移默化地影響你看事情,看事物,看世界的態度和方式。
祝你成功~!
❿ 我自學素描四五天,這是第二次臨摹成果,還存在很多問題,請高手們指點
對於一個初學者來說,你已經很不容易了。
好的地方
1.布紋上凸起來的地方處理的不錯。
2.線條打的還行,要繼續天天練!
還需努力
1.這幅畫的整體效果還可以,就是有點灰。
2.透視不夠准確,理清楚是成角透視還是平行透視。
3.石膏是有固體色的,是白色的,你不能畫得這么黑,有點扣得太死了,有些地方緩和些,讓畫面能呼吸。
4.一般都是把石膏放在一個檯子上,後面會掛上布。一般都是近實遠虛,太子的顏色要比後邊的背景深,後面的顏色要越來越淡。離石膏暗部比較近的背景要處理的淡一些,在亮部旁的背景要暗一些。
5.石膏的投影:不能一大塊全是暗的,離石膏邊緣最近的地方最深,然後越來越淡,離正方體的那個頂點哪兒最深,然後越來越淡。
6.不要描畫,有些線條因明暗的關系,就要淡。但是分割暗部的線條要深,不要因為有大部分暗面而讓線條模糊掉。
大概就是這樣,我把我所學的所有知識都搬出來了,希望能幫上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