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探月工程——首次探測 月球背面:
2018年,中國探月工程將實現新突破。嫦娥四號任務將於今年實施兩次發射任務,實現國際上首次在月球背面軟著陸並巡視勘察,譜寫月球探測歷史新篇章。國防科工局探月與航天工程中心主任、探月工程副總指揮劉繼忠介紹:
嫦娥四號今年的發射任務將分別於5月和12月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實施。計劃5月發射中繼星,首次在地月朗格朗日L2點放置衛星,實現月球背面與地面站之間的測控通信;12月發射著陸器和巡視器,在中繼測控支持下實現月球背面軟著陸,開展就位和巡視探測,科學探測數據再通過中繼星轉發至地面接收站,開展相關科學研究。
②北斗衛星——密集發射 全球組網:
進入2018年,北斗衛星迎來高密度發射之年。與此同時,我國自主研製和建設的北斗衛星導航系統也進入發展新階段:系統性能、衛星壽命、服務精度大為提升,提供服務的地區范圍更廣,進一步向全球衛星導航系統的角色靠近。
「2018年底前,將發射10多顆北斗三號組網衛星,建成基本系統,覆蓋『一帶一路』建設參與國;到2020年,將發射30多顆衛星,向全球提供服務。」中國衛星導航系統管理辦公室主任、北斗衛星導航系統發言人冉承其介紹。
③深海科考——「七龍」探海 更深更遠:
「深海蘊藏著豐富的資源,是人類未來發展的藍色空間,也是國家長遠發展的戰略新疆域。」中國大洋礦產資源研究開發協會辦公室主任劉峰說,2018年對國家深海事業來說,是非常關鍵的一年。2018年,我國將從「硬實力」和「軟實力」兩方面下功夫,力爭在深海探索中占據先發優勢。
深海裝備,是深海大洋調查的有力保障。今年,會以「蛟龍」號載人潛水器、「海龍」號無人有纜潛水器、「潛龍」無人無纜潛水器組成的「三龍」深海裝備體系為抓手,促進深海技術的創新突破。比如持續推進「蛟龍號」和「潛龍二號」的技術升級與應用。
④量子技術——通信計算 繼續領跑:
2017年12月19日凌晨,國際權威學術刊物《自然》雜志對外發布2017年度改變世界的十大科學人物,中科院院士、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教授、「墨子號」量子科學實驗衛星首席科學家潘建偉入選。《自然》雜志為每一名入選者做了一篇新聞特寫,其中以「量子之父」為題報道了潘建偉。
毫無疑問,潘建偉是世界量子技術領域里最好的科學家之一。在他的帶領下,中國量子通信研究迅速從「跟跑」實現「領跑」,目前已領先世界5年到10年;中國量子計算研究也邁入世界一流水平行列。
⑤核電技術——高溫低溫 全面發力:
核科技作為重要的科技領域,備受社會關注。歲末年初,核科技持續自主創新再結碩果,呈現出新堆型扎堆的可喜現象。中國核工業集團公司日前在京正式發布其自主研發的「燕龍」泳池式低溫供熱堆。
與此同時,我國自主研發的第四代核電高溫氣冷堆也傳來捷報,山東榮成石島灣高溫氣冷堆示範工程2號反應堆壓力容器頂蓋扣蓋成功。這意味著距離我國建成全球首座球床模塊式高溫氣冷堆商用示範工程又邁進了一大步。
2. 科技項目申請表中項目產出成果描述怎麼寫
建議要盡量寫出可量化指標,即用數字說話。可分類寫出,如項目產出成果中技術成果,知識產權成果,效益成果。舉例:
將獲得的項目產出成果:
(1)技術成果:該項目完成後將開發新產品3項,快速法生產***的新工藝1項,形成***的中試生產線1條,修訂技術標准3項;
(2)知識產權成果:就項目相關的技術及工藝申請專利5項,包括發明2項,實用新型專利2項,外觀設計專利1項。獲授權專利4項,1項發明專利進入實質審查階段。
(3)經濟效益成果:到項目完成後,達到30噸/年的生產能力,新增銷售收入2000多萬,創利稅400多萬。
(4)社會效益成果:節能20噸煤當量/年,新增就業人員70人。
當然以上舉例為盡可能全面,4類成果都寫上了,實際操作中可根據需要選擇,1前三項一般為必須的,但第四項社會效益也有的沒有寫上。
另外,建議一點,這個成果是未來項目一旦立項後寫到合同書中,作為驗收的依據,要根據實際情況寫,不要寫得太高到時候完成不了。
3. 如何申請科技進步獎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進步獎勵條例》:
第四條具備以下條件之一的,可以申請國家級科學技術進步獎:
(一)應用於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新的科學技術成果(包括新產品、新技術、新工藝、新材料、新設計和生物新品種等),屬於:
(1)國內首創的;
(2)本行業先進的;
(3)經過實踐證明具有重大經濟效益或社會效益的。
(二)在推廣、轉讓、應用已有的科學技術成果工作中,做出創造性貢獻並取得重大經濟效益或社會效益的。
(三)在重大工程建設、重大設備研製和企業技術改造中,採用新技術,做出創造性貢獻並取得重大經濟效益或社會效益的。
(四)在科學技術管理和標准、計量、科學技術情報等工作中,做出創造性貢獻並取得特別顯著效果的。
第八條國家級科學技術進步獎的審批程序如下:
(一)一個單位完成的科學技術進步項目,按照隸屬關系逐級上報,由省、自治區、直轄市科學技術委員會或國務院主管部門或行業歸口部門進行初審,合格的,報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評審委員會。
幾個單位共同完成的科學技術進步項目,由主持單位組織聯合上報,如其中某個單項符合本條例第四條規定的,也可單獨上報,其審批程序同前款。
(二)全國性學術團體可向國務院主管部門或行業歸口部門推薦科學技術進步項目,經有關部門初審,合格的,報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評審委員會。
(三)國防專用的國家級科學技術進步獎的申請項目,由國防科學技術工業委員會和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後勤部分別負責審查批准,報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評審委員會核准授獎。
(3)申請表科學技術成果方面擴展閱讀:
授獎條件:
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的獎勵范圍涉及國民經濟的各個行業,是一項覆蓋面廣泛的科學技術獎。從候選人、候選單位所完成項目的性質來講。
包括了新產品和新技術開發、新技術推廣應用、高新技術產業化、企業技術改造及技術進步、技術基礎和重大工程建設、重大設備研製中引進消化、吸收國外新技術,或自主開發創新的技術等。
(1)技術創新性突出;
(2)經濟效益或者社會效益顯著;
(3)推動行業科技進步作用明顯。
候選人條件:
國家科技進步獎的候選人應當是具備下列條件的項目主要完成人:
(1)提出並確定項目的總體方案;
(2)在解決關鍵的技術和疑難問題中做出重大技術創新和重要貢獻;
(3)在成果轉化和推廣應用過程做出創造性貢獻;
(4)在高技術產業化方面做出重要貢獻。候選人按貢獻大小排序,並在限額內產生。如果在項目完成中僅從事協調和組織工作的領導,或是從事輔助服務的工作人員,不能作為國家科技進步獎的候選人。
候選單位條件:
國家科技進步獎候選單位應當是在項目研製、開發、投產、應用和推廣過程中提供技術、設備和人員等條件,並對該項目的完成起到組織、管理和協調作用的主要完成單位。
如果只是提供資金,不能作為項目的主要完成單位列為獲獎候選單位。政府部門一般不應作為國家科技進步獎的候選單位。
但對於技術開發類中推廣應用先進成果和高新產業化的項目,政府部門如作為組織者、實施者又確有實質性重大作用的除外。
4. 科技成果鑒定申請表怎麼填
填 寫 說 明
1.《科技成果鑒定申請表》:本表規格為標准A4紙,豎裝。必須列印或鉛印,字體為4號字。
2.成果名稱:由成果完成單位填寫。
3.完成單位:指承擔該項目主要研製任務的單位。由兩個以上單位共同完成時,原則按計劃任務書或技術合同中研製單位的順序由第一完成單位填寫,如有變化,填寫前,完成單位必須協商一致。
4.申請鑒定單位:由成果完成單位填寫,名稱必須與單位公章完全一致。兩個以上單位完成的,原則由計劃任務書或合同書中第一承擔單位提出申請,如有變化,在提出申請鑒定之前,各完成單位必須協商一致。
5.申請鑒定日期:由成果完成單位填寫,並以申請鑒定單位蓋章日期為准。
6.申請組織鑒定單位:指向有組織鑒定權,並向其提出鑒定申請的單位。由成果完成單位填寫。
7.組織鑒定單位受理日期:指申請鑒定單位將本鑒定申請表送達申請組織鑒定單位的日期。由經辦人填寫並簽字。
8.申請表中的「科技成果名稱」必須填寫全稱,並與封面上的科技成果名稱完全一致。
9.研究起始時間:是指該項成果開始研究或開發的時間,應以計劃任務書或合同、協議書上的時間為准。
10.研究終止時間:是指該成果最終完成的時間為准。
11.申請鑒定單位:
(1) 單位名稱:封面上的申請鑒定單位。
(2)隸屬省部:指申請鑒定單位的行政隸屬關系屬於哪個地方或部門,如果本單位有雙重隸屬關系,請按本單位最主要的隸屬關系填寫。隸屬省部的名稱由申請鑒定單位填寫,代碼由申請組織鑒定單位按照「省、自治區、直轄市名稱與代碼;國務院各部、委、局及其機構名稱與代碼」填寫。
(3)所在地區:是指鑒定申請單位所在的省、自治區、直轄市,地區名稱由申請鑒定單位填寫,代碼由申請組織鑒定單位按照「省、自治區、直轄市名稱與代碼」填寫。
(4)單位屬性:是指成果第一完成單位在1.獨立科研機構 2.大專院校 3.工礦企業 4.集體個體 5.其他五類性質中屬於哪一類,並在括弧中選填相應的數字即可。
(5)聯系人:是指申請鑒定單位的該項成果的技術負責人。
(6)通信地址:指鑒定申請單位的通信地址,要依次寫明省、市(區)、縣、街和門牌號碼。
12.任務來源:是指該項目隸屬於哪個計劃,請在括弧中選填1.2.3即可。
13.成果有無密級:根據國家有關科技保密規定,確定該項目是否有密級。
14.密級:根據國家有關科技保密的規定確定的密級。該項目如無密級此欄可不填,如有密級請在括弧內選填1.2.3即可。
15.內容簡介,應包括如下內容:
(1) 任務來源:計劃項目應寫清計劃名稱及其編號。計劃外的應說明是橫向或自選項目。
(2) 應用領域和技術原理。
(3) 性能指標(寫明計劃任務書或合同書要求的主要性能指標和實際達到的性能指標)。
(4)與國外同類技術比較。
(5)成果的創造性、先進性。
(6)作用意義(直接經濟效益和社會意義)。
(7)推廣應用的范圍、條件和前景以及存在的問題和改進意見。
16.技術資料目錄:指按照規定應由鑒定單位提供的主要文件和技術資料。
17.主要研究人員:由成果完成單位根據研究人員對成果的創造性貢獻大小順序填寫。並應得到所有完成單位的認可。
18.申請鑒定單位意見:由申請鑒定單位填寫,經領導簽字後,加蓋單位公章。
19.主管業務部門意見:由申請鑒定單位的上級業務主管部門填寫,經領導簽字後,加蓋單位公章。
20.任務下達單位意見:由該項目的任務下達單位填寫,經領導簽字後,加蓋單位公章。
21.組織鑒定單位意見:由組織鑒定單位填寫,由經辦人和主管領導簽字。
22.鑒定形式:由組織鑒定單位填寫。
5. 如何進行科技成果登記
1.登記材料規范、完整; 2.已有的評價結論持肯定性意見; 3.不違背國家的法律、法規專和政策。 二、提屬交《科技成果登記表》及下列材料 1.應用技術成果:相關的評價證明(鑒定證書或者鑒定報告、科技計劃項目驗收報告、行業准入證明、新產品證書等)和研製報告;或者知識產權證明(專利證書、植物品種權證書、軟體登記證書等)和用戶證明。 2.基礎理論成果:學術論文、學術專著、本單位學術部門的評價意見和論文發表後被引用的證明。 3.軟科學研究成果:相關的評價證明(軟科學成果評審證書或驗收報告等)和研究報告。 三、程序 1.科技成果登記機構對辦理登記的科技成果進行形式審查,對符合條件的予以登記,出具登記證明。科技成果登記證明不作為確認科技成果權屬的直接依據。 2.科技成果登記機構對已經登記的科技成果應當及時登錄國家科技成果資料庫,並在國家科技成果網站或者科學技術研究成果公報上公告。四、相關文件《科技成果登記辦法》
6. 科技成果鑒定申請表怎麼填求解答
必須列印或鉛印,字體為4號字。 2.成果名稱:由成果完成單位填寫。 3.完成單位:指承擔該項目主要研製任務的單位。由兩個以上單位共同完成時,原則按計劃任務書或技術合同中研製單位的順序由第一完成單位填寫,如有變化,填寫前,完成單位必須協商一致。 4.申請鑒定單位:由成果完成單位填寫,名稱必須與單位公章完全一致。兩個以上單位完成的,原則由計劃任務書或合同書中第一承擔單位提出申請,如有變化,在提出申請鑒定之前,各完成單位必須協商一致。 5.申請鑒定日期:由成果完成單位填寫,並以申請鑒定單位蓋章日期為准。 6.申請組織鑒定單位:指向有組織鑒定權,並向其提出鑒定申請的單位。由成果完成單位填寫。 7.組織鑒定單位受理日期:指申請鑒定單位將本鑒定申請表送達申請組織鑒定單位的日期。由經辦人填寫並簽字。 8.申請表中的「科技成果名稱」必須填寫全稱,並與封面上的科技成果名稱完全一致。 9.研究起始時間:是指該項成果開始研究或開發的時間,應以計劃任務書或合同、協議書上的時間為准。 10.研究終止時間:是指該成果最終完成的時間為准。 11.申請鑒定單位: (1) 單位名稱:封面上的申請鑒定單位。 (2)隸屬省部:指申請鑒定單位的行政隸屬關系屬於哪個地方或部門,如果本單位有雙重隸屬關系,請按本單位最主要的隸屬關系填寫。隸屬省部的名稱由申請鑒定單位填寫,代碼由申請組織鑒定單位按照「省、自治區、直轄市名稱與代碼;國務院各部、委、局及其機構名稱與代碼」填寫。 (3)所在地區:是指鑒定申請單位所在的省、自治區、直轄市,地區名稱由申請鑒定單位填寫,代碼由申請組織鑒定單位按照「省、自治區、直轄市名稱與代碼」填寫。 (4)單位屬性:是指成果第一完成單位在1.獨立科研機構 2.大專院校 3.工礦企業 4.集體個體 5.其他五類性質中屬於哪一類,並在括弧中選填相應的數字即可。 (5)聯系人:是指申請鑒定單位的該項成果的技術負責人。 (6)通信地址:指鑒定申請單位的通信地址,要依次寫明省、市(區)、縣、街和門牌號碼。 12.任務來源:是指該項目隸屬於哪個計劃,請在括弧中選填1.2.3即可。 13.成果有無密級:根據國家有關科技保密規定,確定該項目是否有密級。 14.密級:根據國家有關科技保密的規定確定的密級。該項目如無密級此欄可不填,如有密級請在括弧內選填1.2.3即可。 15.內容簡介,應包括如下內容: (1) 任務來源:計劃項目應寫清計劃名稱及其編號。計劃外的應說明是橫向或自選項目。 (2) 應用領域和技術原理。 (3) 性能指標(寫明計劃任務書或合同書要求的主要性能指標和實際達到的性能指標)。 (4)與國外同類技術比較。 (5)成果的創造性、先進性。 (6)作用意義(直接經濟效益和社會意義)。 (7)推廣應用的范圍、條件和前景以及存在的問題和改進意見。 16.技術資料目錄:指按照規定應由鑒定單位提供的主要文件和技術資料。 17.主要研究人員:由成果完成單位根據研究人員對成果的創造性貢獻大小順序填寫。並應得到所有完成單位的認可。 18.申請鑒定單位意見:由申請鑒定單位填寫,經領導簽字後,加蓋單位公章。 19.主管業務部門意見:由申請鑒定單位的上級業務主管部門填寫,經領導簽字後,加蓋單位公章。 20.任務下達單位意見:由該項目的任務下達單位填寫,經領導簽字後,加蓋單位公章。 21.組織鑒定單位意見:由組織鑒定單位填寫,由經辦人和主管領導簽字。 22.鑒定形式:由組織鑒定單位填寫。
7. 科技項目申請書格式
國家重點研發計劃任務書由十一個部分組成,第一部分是《目標及考核指標、評測方式/方法》具體撰寫的要求如下。
1.「課題目標」,應從以下方面明確描述:
(1)研發主要針對什麼問題和需求;
(2)將要解決哪些科學問題、突破哪些核心/共性/關鍵技術;
(3)預期成果;
(4)成果將以何種方式應用在哪些領域/行業/重大工程等,並擬在科技、經濟、社會、環境或國防安全等方面發揮何種的作用和影響。
2.「考核指標」,指相應成果的數量指標、技術指標、質量指標、應用指標和產業化指標等。其中:
(1)數量指標可以為論文、專利、產品等的數量;
(2)技術指標可以為關鍵技術、產品的性能參數等;質量指標可以為產品的耐震動、高低溫、無故障運行時間等;
(3)應用指標可以為成果應用的對象、范圍和效果等;
(4)產業化指標可以為成果產業化的數量、經濟效益等。
同時,對各項考核指標需填寫立項時已有的指標值/狀態以及課題完成時要到達的指標值/狀態。
同時,考核指標也應包括支撐和服務其他重大科研、經濟、社會發展、生態環境、科學普及需求等方面的直接和間接效益。如對國家重大工程、社會民生發展等提供了關鍵技術支撐,成果轉讓並帶動了環境改善、實現了銷售收入等。
3.「中期指標」,各專項根據管理特點,確定是否填寫,鼓勵階段目標明確的項目課題填寫中期指標。
4.「考核方式方法」,應提出符合相關研究成果與指標的具體考核技術方法、測算方法等。
5.「科技報告類型」,包括項目驗收前撰寫的全面描述研究過程和技術內容的最終科技報告、項目年度或中期檢查時撰寫的描述本年度研究過程和進展的年度技術進展報告以及在項目實施過程中撰寫的包含科研活動細節及基礎數據的專題科技報告(如實驗報告、試驗報告、調研報告、技術考察報告、設計報告、測試報告等)。
其中,每個項目在驗收前應撰寫一份最終科技報告;研究期限超過2年(含2年)的項目,應根據管理要求,每年撰寫一份年度技術進展報告;每個項目可根據研究內容、期限和經費強度,撰寫數量不等的專題科技報告。科技報告應按國家標准規定的格式撰寫。
6.「公開類別及時限」,公開項目科技報告分為公開或延期公開,內容需要發表論文、申請專利、出版專著或涉及技術訣竅的,可標注為「延期公開」。
需要發表論文的,延期公開時限原則上在2年(含2年)以內;需要申請專利、出版專著的,延期公開時限原則上在3年(含3年)以內;涉及技術訣竅的,延期公開時限原則上在5年(含5年)以內。涉密項目科技報告按照有關規定管理。
8. 假如寫一份徵文,申請參加徵文活動時須填寫申請表,要求寫預期成果,該寫哪方面的內容
網路HI中回答
9. 省科學技術進步獎申報書
一、項目基本情況
《獎種》選擇欲申報獎種。
《學科(專業)評審組代碼》指申報項目應屬哪一個學科(專業)評審組評審,需按下列學科(專業)組設置選擇對應的代碼。
學科(專業)評審組名稱和代碼:
201.農業農經行業組:2011.農業評審組(農業、農副產品加工、縣域經濟);2012.林業水利氣象評審組(林業、水利、氣象);2013.養殖業評審組(家畜禽與獸醫、海洋與漁業)。202.裝備製造動力行業組:2021.機械專業評審組;2022.動力專業評審組(動力、電氣)。203.電子信息與自動化行業組:2031信息技術評審組(計算機、電子與通信);2032.自動化專業評審組(自動化、儀器、儀表)。204.能源環保行業組:2041.能源專業評審組(電力、石油、煤炭);2042.環境保護專業評審組(環境、大氣監測)。205.冶金化工行業組:2051.冶金專業評審組(金屬材料、金屬冶煉);2052.化工專業評審組(非金屬材料組)。206.輕工紡織行業組:2061.輕工紡織評審組(輕工、食品、紡織)。207.建築交通行業組:2071.建築專業評審組(土木建築);2072.交通專業評審組(交通運輸)。208.國土資源與利用行業組:2081.國土資源評審組(地球資源調查、測繪、礦山開發建設)。209.醫葯衛生行業組:2091.醫療衛生評審一組(內科);2092.醫療衛生評審二組(外科);2093.醫療衛生評審三組(其他);2094.中醫葯生物評審組。210.軟科學組:2101.軟科學一組(決策類);2102.軟科學二組(管理類)。211.軟科學組:2111. 工人農民技術創新評審組
《序號》由省獎勵辦填寫。
《編號》由系統自動生成。
《項目名稱》(中文)應當簡明、准確地反映出項目的技術內容和特徵,字數(含符號)不超過30個漢字。
《項目名稱》(英文)項目的英文名稱應翻譯准確,不超過200個字元。
《主要完成人》按《XX省科學技術獎勵辦法實施細則》的有關規定填寫,並按照貢獻大小排序(填寫第6項主要完成人員情況表後自動生成)。
《主要完成單位》按《XX省科學技術獎勵條例實施細則》的有關規定填寫,並按照貢獻大小排序(填寫第7項主要完成單位情況表後自動生成)。
《密級、保密期限及批准號》應填無密級。省科學技術獎不受理國防安全的項目,項目中涉及保密內容不能在網上填寫。
《項目名稱可否公布》在"可"或"否"上劃"√"。
《主題詞》按《國家漢語主題詞表》填寫3個至7個與申報項目技術內容密切相關的主題詞,每個詞語間應加";"號。
《學科(專業)分類》按國家標准GB/T13745-92《學科分類代碼》制定的《學科(專業)分類代碼》填寫到三級學科。
《所屬國民經濟行業》按申報項目所屬行業在相應字母上劃「√」。國家標准《GB 4754-94》國民經濟行業分16個門類:(A) 農、林、牧、漁業;(B) 採掘業;(C)製造業;(D)電力、煤氣及水的生產和供應業;(E)建築業;(F)地質勘察業、水利管理業;(G)交通、倉儲及郵電通信業;(H)批發和零售貿易、餐飲業;(I)金融、保險業;(J)房地產業;(K)社會服務業;(L)衛生、體育和社會福利業;(M)教育、文化藝術和廣播電影電視事業;(N)科學研究和綜合技術服務業;(O)國家機關、黨政機關和社會團體;(P)其它行業。
《任務來源》在相應的字母上劃「√」。
A. 國家計劃:指正式列入國家計劃項目;
B. 部委計劃:指國家計劃以外,國務院各部委下達的任務;
C. 省、市、自治區:指國家計劃以外,由省、市、自治區或通過有關廳局下達的任務;
D. 基金資助:指以國家基金形式資助的項目;
E. 國際合作:指由外國單位或個人委託或共同研究、開發的項目;
F. 其它單位委託:指各種企事業單位委託的項目;
G. 自選:指本基層單位提出或批準的,佔用本職工作時間研究開發的項目;
H. 非職務:指非本單位任務,不利用本單位物質條件和時間所完成與本職位無關的或者無正式工作單位的研究開發項目;
I. 其它:不能歸屬於上述各類的研究開發項目;
《計劃(基金)名稱和編號》指上述各類的研究開發項目列入計劃的名稱和編號。
《項目起止時間》起始時間指立項研製日期,完成時間指項目研製截止日期。
二、項目簡介
《項目簡介》是向國內、外公開宣傳、介紹本項目的資料,要求按欄目內的提要簡明、扼要地介紹,同時不泄露項目的核心技術。
三、詳細內容
《詳細內容》應當按照《遼寧省科學技術獎勵申報書》規定的欄目內容及本說明的有關要求,詳實、准確、全面地填寫。
1、《立項背景》簡明扼要地概述立項時國內外相關科學技術狀況,主要技術經濟指標,尚待解決的問題及立項目的。
2. 《技術內容》是全面評價推薦項目是否符合授獎條件的主要依據,該欄目應從推薦項目提出的總體思路、研究成果、科學價值、學術界公認程度、與國內外同類研究的綜合比較等方面進行闡述。如頁面不敷,或需要插入圖表,可在第九項《詳細科學技術內容》中填寫。
(1)總體思路。應簡要闡述針對立項目的,利用什麼新思想、新技術、新方法,來解決什麼樣的技術問題,創造出什麼樣的新成果。
(2)技術方案與創新成果。應詳細闡述具體技術方案和實施步驟,應用了哪些理論、技術和方法,在技術開發、推廣及產業化過程中,攻克了哪些關鍵技術,在技術上有哪些創新,取得了哪些創新成果。
(3)實施效果。應簡要闡述該項技術的轉化程度,應用范圍及推廣情況。按照省科學技術獎分類。各類項目在闡述時應有所側重。
①技術開發類項目應突出技術創新、成果轉化,對產業結構優化升級和實現行業技術跨越的促進作用,以及對提升本地區經濟的作用。
②社會公益類項目應突出研究方法和手段上的創新,在本行業中的推廣應用情況以及對促進社會科技進步的作用。
③重大工程類項目應突出團結協作、聯合攻關在技術和系統管理方面的創新、技術難度和工程復雜程度、總體技術水平和推動行業技術進步的作用。
3、《主要技術創新點》是推薦項目和推薦書的核心部分,也是審查項目、處理異議的關鍵依據。技術創新點包括在技術思路、關鍵技術及系統集成上的創新,是項目詳細技術內容在創新性方面的歸納與提煉,應簡明、扼要地闡述。(1)每個《創新點》應獨立存在,用序號分開; (2)《創新點》應按其重要程度進行排序; (3)項目的應用效果、意義等內容不得列入。
4、《保密要點》是指申報項目的詳細科學技術內容中需要保密的技術內容,省科學技術獎不受理國防安全的項目,項目中涉及保密內容不能在網上填寫,須將保密內容刪除後申報。
5、《與當前國內外同類研究、同類技術的綜合比較》,應就申報項目的總體科學技術水平、主要技術經濟指標同當前的國內外最先進的同類研究和同類技術,用數據或圖表方式進行全面比較,加以綜合敘述,並指出存在的問題及改進措施。
6、《應用情況》應就申報項目的應用、推廣情況及預期應用前景進行闡述。
7、《經濟、社會效益情況》欄中填寫的數字應以主要生產、應用單位財務部門核準的數額為基本依據,只填寫在申報日前三年取得的新增直接效益。農業項目填寫推廣面積、增產和增收。
各欄目的計算依據,應就生產或應用該項目後產生的直接累計凈增效益以及提高產品質量、提高勞動生產率等作出簡要說明,並具體列出本表所填各項效益額的計算方法和計算依據。
8、《社會效益情況表》是指申報項目在推動科學技術進步,保護自然資源或生態環境;提高國防能力;保障國家和社會安全;改善人民物質、文化、生活及健康水平等方面所起的作用,應扼要的做出說明。
四、本項目曾獲科技獎勵情況表
《本項目曾獲科技獎勵情況》應填寫獲得市級或經省科技廳批準的社會力量設立的科技獎勵情況。
五、申請、獲得專利情況表
《申請、獲得專利情況》應包括申報項目中所含的全部申請、獲得的專利情況(包括已獲得的國外專利)。
六、主要完成人情況表
《主要完成人情況表》此表是核實完成人是否具備獲獎條件的重要依據,應按表格要求逐項填寫,並按照貢獻大小排序,推薦一等獎項目人數不超過11人、推薦二等獎項目人數不超過9人、推薦三等獎項目人數不超過7人,推薦工人、農民技術創新項目只填寫1人。「創造性貢獻」一欄如實地寫明該完成人對本項目獨立做出的創造性貢獻,並與《發現、發明及創新點》欄中的內容相對應。
七、主要完成單位情況表
《主要完成單位情況表》是核實申報省科學技術獎主要完成單位是否具備獲獎條件的重要依據,應准確無誤,並在單位名稱欄內加蓋完成單位公章,推薦一等獎項目完成單位數不超過7個、推薦二等獎項目完成單位數不超過5個、推薦三等獎項目單位數不超過3個,推薦工人、農民創新項目單位只填寫1個。對工業、農業和社會發展方面的項目,成果所有單位和應用單位都可作為主要完成單位。「主要貢獻」一欄應如實地寫明該完成單位對本項目做出的主要貢獻。
八、推薦單位意見
《推薦意見》由推薦單位填寫,內容包括:根據項目創造性特點,科學技術水平和應用情況寫明推薦理由、結論性意見及推薦等級。加蓋推薦單位公章。
九、詳細科學技術內容
為技術工作報告,以上傳文件形式提交,文件格式為WORD文檔。本部分內容為評價推薦項目是否符合授獎條件的主要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