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證書轉讓 > 廣西第十二次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

廣西第十二次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

發布時間:2021-07-26 10:35:24

A. 第二屆廣西社會科學界學術年會獎是什麼級別獎

年會獎算不上什麼等級獎,在省級層次的獎勵,只有省(區)政府獎算得上等級,一般稱為省部級獎勵。

B. 張舉璽的科研獎項

1.《中俄教育管理體制比較》獲得第一屆河南省教育科學研究優秀成果一等獎;2.《中俄現代新聞理論比較》獲得2011年度河南省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二等獎;3.《中俄現代新聞理論比較》獲得河南省教育廳2011年度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成果特等獎;4.《中俄現代新聞理論比較》獲得開封市第十二屆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一等獎;5.《中俄新聞功能比較研究》獲得2010年度河南省教育廳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成果一等獎;6.《中俄新聞文體比較研究》獲得2009年度河南省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二等獎;7.《中俄新聞文體比較研究》獲得2009年度河南省教育廳人文社科一等獎;8.《中俄新聞文體的比較研究》獲得開封市第十一屆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一等獎;9.《中俄教育管理體制比較》獲得2008年度河南省教育廳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成果二等獎;10.《中俄教育管理體制比較》獲得2008年河南省教育科學研究優秀成果一等獎;11.《中俄現代傳媒文體的比較研究》獲得開封市第十屆社科優秀成果二等獎;12.《中俄現代傳媒文體的比較研究》獲得省教育廳2011年度人文社科研究成果二等獎;13.《實用新聞理論》獲得2007年河南省教育科學研究優秀成果二等獎。

C. 田川流的獲獎情況

(一)教學成果獲獎:
1、2001年8月,與張士閃、楊麗婭、蘇琪、劉金龍等共同申報的教學成果「文化藝術管理的學科的設置與探索」獲得山東省優秀教學成果一等獎,(15)。
2、2004年,與劉家亮、劉強共同承擔的《藝術概論》課被評為山東省精品課程,(12)。
3、2006年,公共事業管理(文化藝術管理)專業被評為山東省省級特色專業,(本人為負責人)。
4、藝術學基本原理教學與研究,項目負責人,山東省省級教學成果評審委員會,二等獎;
5、藝術批評教學與實踐,1/1,山東藝術學院,教學成果一等獎(11);
6、《藝術學導論》,齊魯書社,2004.10山東省教育廳教材成果二等獎,(11)。
(二)科研成果獲獎:
1、《試論中國當代電影的意象追求》,(論文)1992年第5期《當代電影》,獲 1993年山東省教委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三等獎;獲1993年山東藝術學院優秀科研成果一等獎,(11)。
2、《中外影視名作辭典》,1993年 國際文化出版公司任主編之一,獲1994年山東省教委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二等獎,獲1994年山東藝術學院優秀科研成果一等獎,(11)。
3、《藝術家與文化市場》(論文),1993年第1期 《戲劇叢刊》,獲第八屆華東「田漢戲劇獎」三等獎 (1994年),(11)。
4、《電影藝術基礎教程》(專著),1993年 青島海洋大學出版社 第二副主編,獲第十次山東省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三等獎(1995年12月),(11)。
5、《探索的執著與困惑》(評論), 1995年第3 期《戲劇叢刊》,獲第二屆山東省藝術科學優秀成果二等獎(1996年12月),(11)。
6、《文化藝術管理學》(專著),1996年 成都科技大學出版社,獲第十二次山東省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三等獎(1997年12月),獲山東省首屆「劉勰文藝評論獎」(1998年),(12)。
7、《藝術學概論》(專著),1996年 泰山出版社, 獲1997年山東省教委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三等獎,獲1997年山東藝術學院科研成果一等獎,(11)。
8、《重軛下的艱難超越》,996年第4期《戲劇叢刊》,獲第十一屆華東「田漢戲劇獎」評論三等獎(1997年),(11)。
9、《試論藝術學學科發展的當代走向》,1997年第4 期《齊魯藝苑》,由《高等學校文科學報文摘》1998年第2期選用,獲山東省藝教委藝術教育論文評獎一等獎,(11)。
10、《藝術美學》(專著)1998年泰山出版社出版,獲第十四次山東省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三等獎(1999年12月),(11)。
11、《試論電影文化的當代特性》 ,2000年第4期《齊魯藝苑》,2001年第4期《新華文摘》全文轉載,獲2001年山東省教委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一等獎,獲第十六次山東省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三等獎(2001年12月)。(11)。
12《電影學概論》,2004年8月山東文藝出版社出版,獲山東高等學校優秀科研成果二等獎(2005年),主編之一(16)。
13、《中國文化藝術可持續發展研究》,2005年3月,齊魯書社,獲第二十一次山東省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三等獎(2007年6月),獲山東軟科學優秀成果二等獎(2007.年9月)(11)。
14、《論文化藝術管理的主體系統》,2005年第二期 《文藝研究》,獲2008年度山東省 「劉勰文藝評論獎」,(11)。
15、《藝術美學》,2007年9月山東人民出版社,獲2008年度華東六省一市「優秀圖書獎」,(11)。
16、《文化管理學概論》,專著,雲南大學出版社2006.12西南地區大學出版社協會優秀圖書獎,(1/2)。

D. 熊才平的成果獲獎

1、2013年3月,獲第六屆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二等獎(人文社會科學)回(教社科[2013]2號),獲獎項目:答基於網路教學平台的城鄉教師教研互動研究
2、2010年3月,獲浙江省第十五屆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二等獎(浙政發[2009]79號),獲獎項目:
教育信息化新視界(叢書)共8冊
3、2008年3月,獲得浙江省第十四屆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學術進步獎(浙社科規辦〔2008〕3號),獲獎項目:基礎教育信息化城鄉均衡發展:問題與對策(教育研究,2006第3期)排名:1/2
4、2007年9月,獲得2007年度浙江省高校科研成果二等獎,獲獎項目:「基礎教育信息化區域性均衡發展理論與實踐」,排名:1/3
5、2005年9月,獲得第五屆高等教育國家級教學成果二等獎,獲獎項目:「面向教師教育的信息化環境創建與應用」,排名:3/5

E. 羅小鳳的博士羅小鳳(廣西師范學院)

羅小鳳現執教於 。廣西作家協會會員、廣西文藝理論家協會會員、南寧市文藝理論家協會會員、桂學研究會會員、中國社會科學院中國社會科學網特約記者。參與編選《中國年度優秀詩歌》《中國詩歌年選》等選本;著有《中國新文學史一百年》教材與「作品導讀」各1本(合著,任副主編)。
目前主持教育部課題一項,參與省部級課題多項;獲廣西第十二次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二等獎等獎項;八十餘篇論文見諸《文學評論》《中國現代文學研究叢刊》《民族文學研究》《文藝爭鳴》《南方文壇》《詩刊》等,多篇被《新華文摘》《中國社會科學文摘》《人大復印資料·中國現當代文學研究》等轉載。
業余時間從事詩歌、散文創作,數百篇(首)詩歌作品、散文、隨筆等見諸《詩刊》《詩選刊》《星星》《詩歌月刊》《文藝報》《羊城晚報》等各種報刊;作品入選《中國詩歌年選》《21世紀中國文學大系·詩歌卷》《2011中國年度優秀詩歌》《中國詩歌選》《大詩歌》等各種選本。獲「中國『80後』詩歌十年成就獎入圍獎」,被收入「湖南籍最具代表性十大80後詩人」「中國80後詩人名錄」「中國80後詩歌的臉」等。著有詩集《或遠或近的距離》(合著)、《空心人》(收入西川主編「中國80後詩系」)等。
1980年臘月出生於湖南武岡。
2003年9月考入廣西師范大學文藝學專業碩士研究生,2006年獲得文學碩士學位;
2006-2008年於廣西梧州學院從教,擔任寫作教研室主任;
2008年9月考入首都師范大學中國現當代文學專業博士研究生,師從王光明教授,2011年獲文學博士學位;
2011年7月入廣西師范學院文學院從事教學科研工作,擔任中國現當代文學和語文學科教學兩個專業的碩士生導師。 參與編寫《中國新文學史》教材與作品導讀各1本(西南交通大學出版社2012年版),任副主編;
參與編選《九博士聯合編選中國年度優秀詩歌》《中國詩歌年選》等選本 (1)主持項目:
2012年度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項目「1930年代新詩對古典詩傳統的再發現傾向研究」,項目批准號:12YJC751057;
2013年度廣西教育廳教育改革項目「駐校作家制度:當下高校文學教學改革的新路徑之研究與實踐」。
(2)參與項目(4項):
廣西自治區哲學社會科學「十一五規劃」項目「廣西70後女性小說家作家群研究)(已結題,項目批准號:06FZW009,主持人:費振剛、鄧玉蓮);
廣西哲學社會科學研究課題「中國現當代文學中的廣西形象」(在研,項目批准號:11BZW005;主持人:李仰智)
廣西教育廳課題「文化生態視野下的西江文學研究」(在研,項目批准號:201106LX572;主持人:鍾世華 );
廣西梧州學院「2008年度院級教育教學改革工程立項項目」(在研,項目批准號:wyjg2008A002;主持人:鄧玉蓮) 1.獲第十二次廣西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二等獎,獲獎論文:《被遮蔽的承傳——五四時期新詩與傳統的關系探察》(省部級,授予單位:廣西社會科學優秀成果評獎委員會);
2.獲廣西第九屆文藝評論獎三等獎,獲獎論文:《被遮蔽的承傳——五四時期新詩與傳統的關系探察》(省級,授予單位:廣西文聯)
3.獲廣西婦女聯合會「先進性別文化建設」徵文賽三等獎,獲獎論文:《「超性別」:女性詩歌話語新策略——當下女性詩歌的一種性別策略》(省級,授予單位:廣西婦女聯合會)。 1.《古典詩傳統的再發現——1930年代新詩的一種傾向》,《文學評論》2012年第5期,《中國社會科學文摘》2013年第2期全文轉載,《人大復印資料中國現當代文學研究》2013年第4期全文轉載,《新華文摘》2013年第4期「論點摘編」。
2.《被遮蔽的承傳——五四時期新詩與傳統的關系探察》,《中國社會科學文摘》2011年第1期全文轉載(原載《江漢大學學報》2010年9月)
3.《從非個人化到「感覺」——卞之琳對古典詩傳統中「感覺」的再發現》,《中國現代文學研究叢刊》2013年第4期
4.《姿態美學的建構——何其芳對古典詩傳統的再發現》,《廣西師范大學學報》2012年第6期
5.《「來自靈魂最本質的聲音」——吉狄馬加詩歌中靈魂話語的建構》,《民族文學研究》2011年第6期
6.《追蹤詩的精靈——詩學家吳思敬淺論》,《文藝爭鳴》2012年5月刊
7.《論壯族作家馮藝的散文藝術》,《民族文學研究》2013年第2期
8.《「晚唐詩熱」現象的詩學啟示透析》,《南方文壇》2011年第3期
9.《新世紀以來廣西的新詩發展傾向與困境探察》,《南方文壇》2012年第2期
10.《震出來的詩潮——從《詩刊》「抗震救災詩專號」及「地震詩潮」看詩歌的社會功能與藝術功能之關系》,《詩刊》2009年5月上半月
11.《穿行於現實與虛幻間的精神軌跡——李輕松近期詩作淺論》,《詩刊》2009年3月上半月
12.《廣西「70後」女性小說家話語方式探究》,《南方文壇》2009年6月刊
13.《在現代與非現代之間——被詩歌史忽略的詩人李小雨詩歌之探》,《解放軍藝術學院學報》2011年第2期
14.《新世紀以來的「生態詩」景觀透視——兼論「生態詩」之我觀》,《南方文壇》2013年第1期
15.《廢名話語系統中「詩的內容」新解》,《學術論壇》2013年第2期
16.《詩意瞬間的潛水採珠人——龐白詩歌淺論》,《南方文壇》2009年第2期
17.《論鄭愁予的孤獨感》,《名作欣賞》2010年11月刊
18.《靈魂敘事視閾中的「我們」》——讀周慶榮散文詩《我們》,《青年文學》2010年11月刊
19.《安琪的詞語實驗》,《詩刊》2009年11月上半月
20.《切近舒婷詩歌的精神層面——〈神女峰〉賞析》,《青年文學》2011年12月下旬刊
21.《70後詩歌的重量》,《青年文學》2012年5月刊
22.《令人「朦朧」的朦朧詩——朦朧詩命名的再思考》,《星星》詩刊2010年1月(下半月理論版)
23.《卞之琳對古典詩傳統精神的再發現》,《長沙理工大學學報》2013年第1期
24.《廢名對含蓄傳統的再發現》,《安徽理工大學學報》2013年第1期
25.《邊緣之邊緣的「突圍」——新世紀十年散文詩發展態勢探察》,《詩探索》2010年第5期
26.《靈魂話語缺失的迷途——當下詩歌病症之淺窺》,《藝術廣角》2011年第6期 謝冕評語:
羅小鳳是一位創作、評論和學術研究同時並舉的全面發展的新學者,以突出的創作成就和富於個人「發現」的學術成果成為「80後」中成績突出的優秀者。
吳思敬評語:
她的現當代文學,尤其是現當代詩歌研究與創作,已取得可喜的成就,並開始被學術界所矚目,這是很難得的。
費振剛評語:
「80後」博士羅小鳳不僅研究與評論詩歌,自己也創作詩歌,以其數十篇公開發表的論文、評論和數百篇的文學作品顯示了其多方面的傑出才華。

F. 鄭傳寅的獲獎勵及榮譽稱號

1.1989年獲美國王安漢學研究院頒發的「漢學研究獎助金」;2.1989年獲湖北省社會科學聯合會頒發的「湖北省優秀科研成果三等獎」;3.1992年起領取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4.1995年獲國家教委頒發的「全國高校出版社優秀學術著作一等獎」;5.1995年獲湖北省人民政府頒發的「湖北省首屆優秀社科成果三等獎」;6.1998年獲武漢市人民政府頒發的「武漢市第六次社科優秀成果三等獎」;7.1999年獲湖北省文聯頒發的「文藝理論明星獎」;8.2001年獲湖北省人民政府頒發的「湖北省第二屆優秀社科成果二等獎」;9.2002年獲中共湖北省委、湖北省人民政府授予的「湖北省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稱號;10.2003年獲武漢市人民政府頒發的「武漢市第八次社科優秀成果三等獎」;11.2005年獲中國文聯第五屆文藝評論獎(理論文章類)二等獎;12.2009年獲教育部頒發的第五屆「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人文社會科學)著作類三等獎;13.2011年獲武漢市人民政府頒發的「武漢市第十二次社科優秀成果三等獎」。(與黃蓓合作完成,第一作者)。

G. 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是什麼意思

「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一般包括省、市政府、哲學規劃辦、社科聯等部回門頒發的關於你在答社會科學研究方面有突出成果的獎勵。比如你正式出版的哲學社會科學方面的著作(含專著、譯著、教材、古籍整理、通俗讀物、工具書),或公開發表的論文、調研報告,以及被地級以上市黨委、政府或省直廳級以上單位採納的未公開發表的調研咨詢報告等研究成果,都可以申報該獎。一般情況下,優秀成果獎分著作、論文、調研咨詢報告三大類,每類設一、二、三等獎。

H. 如何參評廣西社科獎

《廣西壯族自治區社會科學研究
優秀成果評選獎勵辦法》第九次評獎實施細則

自治區社會科學研究優秀成果評選委員會辦公室
2006年2月20日

為貫徹《廣西壯族自治區社會科學研究優秀成果評選獎勵辦法》,順利完成自治區第九次社會科學研究優秀成果評獎任務並保證其質量,特製定本實施細則。
一、評獎對象和范圍
(一)本次評獎參評成果的時限是2004年1月1日至2005年12月31日。超出此時限出版、發表或鑒定的成果,不予評選。
(二)本次社會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的評選范圍為:
1.正式出版(含電子出版)的專著、編著、譯著、教材、科普讀物、古籍整理、通俗讀物、工具書,公開發表的社會科學論文、調查研究報告;
2.經專家組鑒定合格的調研報告、決策咨詢報告或其他應用課題研究成果;
3.被地市以上黨政部門採納使用並產生明顯社會效益或經濟效益,且有證明材料的調研報告、決策咨詢報告;
4.同一作者在上述規定時限內針對同一專題發表且在發表時註明的系列論文。
5.申報參評的成果作者,必須在廣西壯族自治區內工作或生活。自治區內作者與外省、自治區、直轄市作者合作的成果,自治區內作者應為主編或其完成的篇幅占總篇幅的50%以上;自治區內作者是第一署名的,其完成的篇幅比例可放寬到30%。
6.個人或集體編輯出版的論文集或研究報告集,不能以專著參評,但允許作者選擇其中論文或研究報告參評。系列叢書,不能以叢書編委會名義參評,但允許作者以其中相對獨立的成果參評。
7.以單位署名的成果,不能以個人名義申報參評。
(三)有下列情形之一者,不能申報參評:
1.已獲得省部級以上獎勵的社會科學優秀成果;
2.有版權爭議的社會科學研究成果;
3.非學術性的成果,包括大事記、概覽、人物傳略、統計資料、年鑒、地方誌、文件、領導講話、工作總結和工作匯報等(某些學術性很強的大事記、人物傳記,經學科組鑒定合格的除外)。
4.按照法律法規規定屬於保密范圍、不宜公開的。
(四)成果日期的認定:
1.著作類成果以版權頁註明的第1版日期為准,內容有較大變動的修訂版以修訂版出版日期為准,但必須附帶原著以作對照;
2.在公開刊物上發表的成果,以該刊物月期為准;
3.經專家組鑒定合格的調研報告、決策咨詢報告或其他應用課題,以專家組鑒定日期為准;
4.被地市以上黨政部門採納使用的調研報告、決策咨詢報告,以黨政部門採納時間為准。
(五)為體現評獎的公正性,嚴格實行迴避制度,自治區社科評委會成員的成果不能參評。通訊評審專家的成果可以參評,但對其本人的成果評審要嚴格迴避。
二、申報審核推薦
(一)每位作者限申報2項成果(含合作成果),同一作者如有1項集體成果已由其他合作者申報,則只能申報1項成果。
(二)申報參評成果需填寫《廣西社會科學研究優秀成果評獎申報表》(3份,可復制),連同成果12份(其中至少有1份為原件)一起申報。
申報者是自治區級學會、協會、研究會會員的,向所在學會、協會、研究會申報;城市或高校社科工作者,向本市或高校社科聯申報;高校社科工作者屬自治區級學會、協會、研究會會員的,亦可向所在學會、協會、研究會申報;未成立社科聯的城市、柳鐵的個人,可向當地黨委宣傳部申報;自治區直屬機關未參加學術團體的個人,經所在單位確認合格並蓋章後直接向自治區社科評委會辦公室申報。
(三)受理申報的單位應按照《廣西壯族自治區社會科學研究優秀成果評選獎勵辦法》及本細則,對成果的參評資格進行審核,對符合規定條件的申報成果,要在《廣西社會科學研究優秀成果評獎申報表》上填寫審核意見(只填「符合條件」,無需推薦等級),連同填寫好的《廣西第九次社會科學研究優秀成果評獎申報成果匯總表》,在規定的時間內送至自治區社科評委會辦公室。不符合規定條件的申報成果,受理單位直接退還申報者。
(四)申報截止時間:2006年4月15日。超出此時限申報的參評材料,自治區社科評委會辦公室原則上不再受理。
三、評審費
申報成果的作者應繳納評審費,著作和研究報告類每項100元,論文類每項60元。
評審費收入的15%留給直接受理申報的單位,其餘上交自治區社科評委會辦公室。
評審費全部用於評獎工作。
四、評選方法、步驟
(一)資格復查。自治區社科評委會辦公室收到申報成果後,由工作人員對成果的參評資格進行復核。成果的參評資格被確認後,由工作人員統一編號。
(二)評獎步驟。本次評獎分通訊評審和評委會成員評審、集中評審兩步進行。先由自治區社科評委會辦公室聘請有關專家學者以通訊方式對參評成果進行評審,同時自治區社科評委會成員分別評審,提出評審意見;然後由評委會集中評審,通過預選和無記名投票,決定獲獎成果及獎勵等級。
1.通訊評審專家分別對參評成果進行通訊評審,依據《廣西社會科學研究優秀成果評獎指標體系》,在統一印製的打分表上打分。通訊評審的分值占總分值的40%。
2.自治區社科評委會成員分別審閱參評成果材料,同樣依據《廣西社會科學研究優秀成果評獎指標體系》,在統一印製的打分表上打分。評委會成員評審的分值占總分值的60%。
3. 自治區社科評委會集中評審。(1)評委會成員協商確定獎項名額分配;(2)評委分學科組以綜合評分(含通訊評議專家評分和評委會成員評分)為基礎協商推薦獲獎項目;各學科組集中評議後,由組長在《廣西社會科學研究優秀成果評獎申報表》上填寫評審意見。(3)評委集中醞釀並進行預選,產生獲獎候選項目;(4)評委以無記名投票方式表決產生全部獎項。一等獎項目須獲得出席評委三分之二以上票數才能通過,其餘獎項也須獲得半數以上的票數才能通過。如通過的獎項多於擬定獲獎名額時,從高票到低票按擬定獲獎名額數確定。擬定獲獎名額不能突破,寧缺毋濫。
(三)公告獲獎項目。自治區社科評委會評定的獲獎項目,由自治區社科評委會辦公室予以公告,徵求異議。公告期7天。如有異議,由自治區社科評委會辦公室報評委會領導同意後復議。落選成果概不復評。
五、設獎數額
本次評獎按著作、論文、調研報告三大類分別設獎。
本次評獎總獲獎數為總參評成果數的20%。著作、論文、調研報告各類具體獲獎比例,由評委會協商確定。
在總獲獎數中,一等獎佔5%,二等獎佔30%,三等獎佔65%;著作、論文、調研報告類成果亦照此比例評出各等級獎。
評獎向為地方經濟社會發展服務的應用對策研究成果適當傾斜,應用對策研究成果獲獎比例不低於獲獎成果總數的60%。
六、本實施細則由自治區社科評委會辦公室負責解釋。

參評申請表在下面網站中可以下。

I. 廣西社會科學的介紹

《廣西社會科學》是綜合性人文、社會科學類中文核心期刊,是中國人文社會科學核心期刊,是第五屆、第六屆廣西十佳社會科學期刊,是CSSCI擴展版來源期刊,中國學術期刊(光碟版)、中國核心期刊(遴選)資料庫等全文收錄。

閱讀全文

與廣西第十二次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希臘誰創造了人類 瀏覽:415
社區公共衛生服務工作總結 瀏覽:66
學校矛盾糾紛排查化解方案 瀏覽:752
衛生院公共衛生服務績效考核總結 瀏覽:490
郴州學府世家糾紛 瀏覽:197
馬鞍山ok論壇怎麼刪除帖子 瀏覽:242
馬鞍山恆生陽光集團 瀏覽:235
麻城工商局領導成員 瀏覽:52
鄉級公共衛生服務績效考核方案 瀏覽:310
樂聚投訴 瀏覽:523
輪子什麼時候發明 瀏覽:151
馬鞍山陶世宏 瀏覽:16
馬鞍山茂 瀏覽:5
通遼工商局咨詢電話 瀏覽:304
誰發明的糍粑 瀏覽:430
國家公共文化服務示範區 瀏覽:646
pdf設置有效期 瀏覽:634
廣告詞版權登記 瀏覽:796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考核方案 瀏覽:660
公共服務平台建設領導小組 瀏覽: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