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證書轉讓 > 取得新的成果

取得新的成果

發布時間:2021-07-26 03:26:59

㈠ 取得哪些成果

北京APEC會議概括復起來有八大成制果。
第一大成果是明確了未來亞太合作的方向與目標。
第二大成果是作出了啟動亞太自貿區進程的重大決定。
第三大成果是勾畫了建設亞太互聯互通網路的新藍圖。
第四大成果是找到了支撐亞太經濟發展的五大新支柱。
第五大成果是開辟了一系列全球性問題的合作新領域。
第六大成果是舉辦了亞太經合組織東道主夥伴對話會。
第七大成果是促進了中國與亞太主要國家雙邊關系的新發展。
第八大成果是廣泛宣示中國內外政策,贏得更多國際理解和支持。

㈡ 中國近年來取得的新成就是什麼啊

新中國航空航天業取得顯著成就

[國防科工委新聞宣傳中心訊] 新中國成立55年來,在黨和國家幾代領導人的親切關懷和正確領導下,中國航空航天業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

中國航空工業研製生產了數十型、萬余架各類飛機,並出口了數百架飛機和眾多配套的發動機、機載設備及生產線;一個專業門類比較齊全,科研、試驗、生產手段基本配套的航空工業體系已經形成;以新支線飛機為突破口,支線飛機、通用飛機、直升機、航空發動機等研製生產邁出了新步伐。

中國航天工業成功研製開發了包括科學試驗衛星、氣象衛星、資源衛星、通信衛星、導航衛星在內的多種應用衛星,成功研製了12種型號的長征系列運載火箭,進行了81次發射,將中國的61顆衛星、5艘飛船和30顆國外衛星送入了太空;特別是去年神舟五號載人飛船的成功發射和回收,標志著中國成為世界上第三個實現載人航天的國家;中國已成為世界上少數獨立掌握空間技術的大國之一,在空間應用和空間科學領域也進行了積極探索,為人類航天事業發展做出了積極貢獻。

與此同時,中國航空航天工業培養造就了一支業務精湛、素質優良、敢打硬仗的科技人才隊伍,在長時期不懈奮斗中形成的「兩彈一星」精神和載人航天精神,作為偉大的中華民族精神的生動體現,已經並將繼續對中國社會先進文化的建設起到重要的推動作用。

㈢ 新中國取得的成就有哪些

1、東方紅一號衛星

1970年4月1日,裝載著2顆東方紅一號衛星和1枚長征一號運載火箭的專列抵達中國酒泉衛星發射場。

4月2日下午,周恩來在人民大會堂聽取即將發射的中國第一顆人造衛星及其運載火箭情況的匯報。4月24日凌晨,毛澤東主席批准實施發射。

1970年4月24日21時35分,中國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東方紅一號在長征一號運載火箭從甘肅酒泉衛星發射場發射,21時48分進入預定軌道。

2、神舟六號

「神舟六號」載人飛船的科學任務是中國實現兩人飛船發射和安全運行,進行地球表面骨細胞、心臟醫學、數字照片及測試飛船等科學實驗。

「神舟六號」載人飛船上新增加了地球觀測儀器等40餘台設備和6個軟體,使飛船的設備達到600餘台,軟體82個,元器件10萬余件。

飛船上放置了盛有搏動的心肌細胞和貼壁伸展的成骨細胞的24個細胞培養盒,航天員和地面工作人員同步對兩份相同的活體細胞進行一系列的科學對比實驗。

研究空間環境影響心臟和骨骼的細胞分子機理,並通過空間實時飛行驗證放置在細胞培養液中、地面篩選出葯物的防護效果。航天員分三個時段操作24個樣品盒。

操作時,航天員將把細胞培養帶放置在腿上,按不同時段,擠破分別裝著激活劑與固定劑的兩種膠囊,激活或固定活體細胞,考察在飛船入軌前與入軌後不同重力條件下細胞樣品的狀態與變化。

3、神舟七號

神舟七號載人航天飛船於2008年9月25日21時10分04秒988毫秒從中國酒泉衛星發射中心載人航天發射場用長征二號F火箭發射升空。

神七上載有三名宇航員分別為翟志剛(指令長)、劉伯明和景海鵬。[1]翟志剛出艙作業,劉伯明在軌道艙內協助,實現了中國歷史上第一次太空漫步。

令中國成為能進行太空漫步的國家。神舟七號飛船共計飛行2天20小時27分鍾,飛船於2008年9月28日17點37分成功著陸於中國內蒙古四子王旗主著陸場。

4、天河一號

「天河一號」是中國首台千萬億次超級計算機。「天河一號」超級計算機從2008年開始研製,按兩期工程實施:一期系統(TH-1)於2009年9月研製成功。

二期系統(TH-1A)於2010年8月在國家超級計算天津中心升級完成。2010年11月14日,國際TOP500組織在網站上公布了最新全球超級計算機前500強排行榜。

中國首台千萬億次超級計算機系統「天河一號」排名全球第一。其後2011年才被日本超級計算機「京」超越。2012年6月18日,國際超級電腦組織公布的全球超級電腦500強名單中。

「天河一號」排名全球第五。天河一號於2010年投入使用後,在航天、天氣預報、氣候預報和海洋環境模仿方面均取得了顯著成就。中國將採用超級計算機技術監控霧霾天氣。

5、天舟一號貨運飛船

天舟一號貨運飛船是由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五院)研製的一款貨運飛船,也是中國首個貨運飛船。

天舟一號具有與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交會對接、實施推進劑在軌補加、開展空間科學實驗和技術試驗等功能。天舟一號任務則作為我國空間實驗室任務的收官之戰。

天舟一號為全密封貨運飛船,採用兩艙構型,由貨物艙和推進艙組成。全長10.6米,最大直徑3.35米,起飛質量為12.91噸,太陽帆板展開後最大寬度14.9米,物資運輸能力約6.5噸。

推進劑補加能力約為2噸,具備獨立飛行3個月的能力。天舟一號貨運飛船於2017年4月20日19時41分35秒在文昌航天發射中心由長征七號遙二運載火箭成功發射升空。

並於4月27日成功完成與天宮二號的首次推進劑在軌補加試驗,這標志天舟一號飛行任務取得圓滿成功。

㈣ 新中國取得的成就

希望對你有幫助·1949年 開國大典在京舉行 新中國成立
·1950年 中國人民志願軍開始抗美援朝
·1951年 西 藏和平解 放
·1952年 河北省政府公審劉 青山、張 子善
·1953年 第一個五年計劃開始實施
·1954年 新中國第一部憲法「54憲法」頒布
·1955年 海陸空三軍大授銜 十大元帥、十大將軍
·1956年 「解 放」牌第一批國產汽車試製成功
·1957年 馬寅初在一屆人大四次會議上提出《新人口論》
·1958年 大躍進、全民煉鋼和人民公社化運動
·1959年 大慶油田被發現
·1960年 蘇聯單方面召回全部在華專家
·1961年 蔣介石集團和偽滿洲國從 善 戰 犯 獲 特 赦
·1962年 中印邊境自衛反擊戰
·1963年 毛澤東題詞:向雷鋒同志學習
·1964年 中國第一顆原 子 彈爆 炸成功
·1965年 西南三線建設委員會成立
·1966年 文 化 大 革 命 爆 發
·1967年 八個樣板戲風行中國
·1968年 各地開始大規模知識青年上山下鄉運動
·1969年 中 蘇 爆 發 珍 寶 島 武 裝 沖 突
·1970年 第一顆人 造地 球衛 星「東方紅1號」成功發射
·1971年 中國恢復聯合國合法席位
·1972年 尼克松訪華 發表《中美聯合公報》
·1973年 文革「白卷英雄」張 鐵生被推到「台前」
·1974年 秦始皇兵馬俑被發現並開始發掘
·1975年 中國農林科學院鑒定並推廣雜交水稻
·1976年 粉 碎四 人 幫 十年文革結束
·1977年 中斷十年的高考制度恢復
·1978年 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
·1979年 對 越 自 衛 反 擊 戰
·1980年 最高法院公 審 林 彪、江 青 反 革 命 集 團主 犯
·1981年 鄧小平首次提出「一國兩制」
·1982年 計劃生育定位基本國策
·1983年 中央台首屆春節晚會舉辦
·1984年 新中國代表團參加洛杉磯奧運會
·1985年 鄧小平宣布我國政府裁軍100萬
·1986年 863高科技發展計劃開始實施
·1987年 大興安嶺特大火災
·1988年 價格闖關
·1989年 團中央、青少年發展基金會發起希望工程
·1990年 上海證交所成立
·1991年 秦山核電站並網發電
·1992年 鄧小平南巡並發表重要講話
·1993年 「汪 辜 會 談」
·1994年 全國足球甲級(A組)聯賽開始
·1995年 雙休日改變生活
·1996年 中國人民解放軍在台灣海峽進行陸海空聯合演習
·1997年 中國政府對香港恢復行使主權
·1998年 長江、松花江嫩江全流域大洪水 全國抗洪救災
·1999年 澳門回歸祖國懷抱
·2000年 成 克傑、胡 長清、廈 門遠 華 貪 腐 事 件 被 處 理
·2001年 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
·2002年 國內生產總值突破10萬億元
·2003年 眾志成城 抗擊非典
·2004年 全國人大通過憲法修正案 保護私產入憲
·2005年 神舟六號載人飛行圓滿成功
·2006年 農業稅退出歷史舞台
·2007年 十屆人大五次會議表決通過《物權法》
·2008年 北京成功舉辦奧運會和殘奧會
·2009年 建國60周年

㈤ 中國取得的新成就有哪些

:①我國綜合國力顯著增強,主要表現在:我國國民經濟快速發展,經濟實力不斷提升,現在已躋身於世界經濟大國的行列;科學技術突飛猛進;國防和軍隊建設取得了重大成就;國際地位日益提高,在國際事務中發揮著日益重要的作用,成為維護和促進世界和平與發展的堅定力量。
②百姓生活發生了巨大的變遷,我國人民實現了由貧窮到溫飽、再由溫飽到總體上小康的歷史性跨越。
③實現了人民當家作主,人民真正成為國家和社會的主人,國家的一切權力屬於人民,人民可以直接或間接地行使管理國家和社會事務的權力。建立了統一的多民族國家,新中國成立,開辟了中國各民族關系平等、團結、互助、和諧的新時代;民族平等、團結和共同繁榮作為處理民族關系的原則載入了憲法和法律,各族人民真正成了國家的主人,祖國和平統一大業邁出重大步伐。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基本形成,依法治國基本方略有效實施,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建設取得重要進展,公民有序政治參與不斷擴大。
④人民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得到更好滿足。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取得重大進展,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公民道德建設、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設全面推進,文化事業生機盎然,人們精神世界日益豐富,全民族文明素質明顯提高,中華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顯著增強。
⑤我國的生態環境不斷改善,以改善民生為重點的社會事業進一步發展。
好就採納啊~

㈥ 中國近年來取得的新成就是什麼

1、堅定不復移貫徹新發展制理念,堅決端正發展觀念、轉變發展方式,發展質量和效益不斷提升。

2、經濟保持中高速增長,在世界主要國家中名列前茅,國內生產總值從五十四萬億元增長到八十萬億元,穩居世界第二,對世界經濟增長貢獻率超過百分之三十。

3、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深入推進,經濟結構不斷優化,數字經濟等新興產業蓬勃發展,高鐵、公路、橋梁、港口、機場等基礎設施建設快速推進。

4、農業現代化穩步推進,糧食生產能力達到一萬二千億斤。

5、城鎮化率年均提高一點二個百分點,八千多萬農業轉移人口成為城鎮居民。

6、區域發展協調性增強,「一帶一路」建設、京津冀協同發展、長江經濟帶發展成效顯著。

7、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大力實施,創新型國家建設成果豐碩,天宮、蛟龍、天眼、悟空、墨子、大飛機等重大科技成果相繼問世。

8、南海島礁建設積極推進。

9、開放型經濟新體制逐步健全,對外貿易、對外投資、外匯儲備穩居世界前列。

㈦ 新中國所取得的成就!

新中國取得的成就如下:

1、1964年10月日我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的成功。

2、1967年6月17日我國第一顆氫彈空爆試驗成功。

3、1970年4月24日我國第一顆人造衛星發射成功。

4、1971年10月25日,聯合國恢復我國合法席位。

5、1984年7月29日,許海峰射落了中國奧運史上的第一枚金牌。

6、1997年7月1日,香港回歸,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正式成立。

7、1999年12月20日,澳門回歸,中華人民共和國澳門特別行政區正式成立。

8、2001年1月10日,神舟二號成功升天。

9、2001年12月11日加入世貿組織。

10、2002年3月25日,神舟三號成功升天。

11、2002年12月30日,神舟四號成功升天。

12、2003年10月15日9時整,神舟五號載人飛船發射成功,將中國第一名航天員送上太空。

13、2008年8月8日,北京舉辦第二十九屆奧運會,中國取得了金牌51枚、獎牌總數100枚的歷史最好成績。

14、2010年,我國內地首條海底隧道、全長8.695公里的廈門翔安隧道正式通車,標志著我國海底隧道自主設計、自行施工的能力躍入世界先進行列。

15、2012年8月29日,中國鐵道科學研究院與唐山軌道客車有限責任公司、清華大學等10餘家單位聯合研製的高速綜合檢測列車(CIT400)通過驗收,其最高試驗檢測速度達到400km/h、可在350km/h進行持續運營,總體技術指標代表世界高速檢測列車最高水平。

16、2013年神舟十號再次飛天實現對接。

17、2016年10月17日神舟十一號載人飛船發射圓滿成功。

18、2016年8月16日1時40分,墨子號量子科學實驗衛星在酒泉用長征二號丁運載火箭成功發射升空。此次發射任務的圓滿成功,標志著我國空間科學研究又邁出重要一步。

19、2010年5月1日,成功舉辦上海世博會。

20、2010年11月13日,成功舉辦廣州亞運會。

21、2011年9月29日,中國首個空間實驗室天宮一號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發射成功。

22、2011年11月1日,神舟八號成功發射升空,3日凌晨1時36分,神州八號和天宮一號首次空間交會對接成功,中國從此成為繼美俄之後世界上第三個掌握空間交會對接技術的國家。

(7)取得新的成果擴展閱讀:

部分成就介紹

1、第一顆人造衛星發射成功

1958年,中央決定以中國科學院為主組建專門的研究、設計機構,撥出專款,研製人造地球衛星,代號為「581」任務。度過三年嚴重困難時期之後,中國科學院研製人造衛星的工作在各方面都有了突破和進展。

1965年,中央專門委員會原則批准中國科學院《關於發展我國人造衛星工作規劃方案建議》,該報告計劃在1970年至1971年發射我國第一顆人造衛星,命名為「東方紅一號」。

人造衛星進入工程研製階段,代號為「651」任務。 1970年4月24日,我國第一顆人造衛星發射成功。

2、加入世貿組織

1995年7月11日,中國正式提出加入世貿組織的申請,自此從「復關」轉為「入世」。同年11月,應中國政府的要求,「中國復關談判工作組」更名為「中國入世工作組」。中國的「入世」談判是「復關」談判的延續和發展。中國政府多次重申了「入世」的基本立場。

2001年11月10日,世貿組織第四次部長級會議主席卡邁勒宣布中國正式成為世貿組織成員。這是世界對中國改革開放的認可。2001年12月11日,中國成為世貿組織的第143個正式成員。

3、神舟二號成功升天

2001年1月10日,我國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了「神舟二號」無人飛船,1月16日飛船軌道艙與返回艙按計劃正常分離,返回艙返回地面,軌道艙繼續留軌運行,進行多學科、大規模的空間科學和應用研究。

2001年,飛船軌道艙已在預定軌道上正常運行170多天,成功地進行了一系列空間科學實驗。在空間天文研究中,獲得了多個宇宙Y暴完整的光變曲線、能譜和時間結構,發現有超軟X射線、硬X射線到Y射線寬能譜覆蓋的事例,這是我國在Y暴實測研究這一前沿領域的重要突破,證明我國自己研製的探測器系統已達到國際同類設備的先進水平;

在空間環境探測中,獲得了詳細的大氣成分質譜圖和大氣密度實測數據,這一成果具有重要的應用價值,其中首次獲得的准全球大氣密度周日變化分布圖,具有重要的科學意義;

通過對回收的金屬合金、金屬復合材料等空間材料科學實驗樣品的分析,表明我國自行研製的空間多工位材料晶體生長爐和相應的空間晶體生長工藝取得了突破性進展,在微重力材料科學研究方面上了一個台階;

生物培養箱離心機、光照和溫度控制在飛行中完全正常,表明我國空間生物效應實驗的實驗設計、實驗方法等上了一個新的台階,實驗工藝和流程日趨成熟,為進一步開展空間生命科學和應用研究奠定了基礎。

㈧ 中國近年來取得的新成就

中國人權事業取得新成就

一、是改革紅利更多惠及全民,經濟、社會和文化權利專的保障水平再屬上新台階。

二、是社會主義民主法治建設有效推進,公民權利和政治權利得到切實保障。

三、是人人平等原則得到切實貫徹,各類群體的權利保障力度穩步加強。

四、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深入弘揚,人權教育研究水平顯著提升。

五、是國際人權交流合作廣泛開展,人權理念、政策和成就更受尊重。

人權司法保障方面取得新成就

一、是不斷健全人權司法保障機制。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四中全會對深化司法體制改革作出重大部署,司法職權配置進一步優化。

二、是進一步完善人權司法保障程序。

三、是努力提高人權司法保障執行力。

四、是切實保障被羈押人合法權利。

中國特色軍事變革取得新成就

一、建設目標向信息化整體轉型。

二、編制構成向質量效能型轉變。

三、軍事訓練向基地化、模擬化、網路化發展。

四、人才培養向素質能力躍升。

五、政治工作向提高戰鬥力聚焦、

六、後勤保障邁向三軍一體、軍民兼容、平戰結合。

七、武器裝備建設更加註重頂層設計。

㈨ 取得的主要成果及創新認識

1.2.1 取得的主要成果

1)系統地劃分了四川盆地及周緣構造體系類型:緯向構造體系、華夏構造體系、新華夏構造體系、經向構造體系及弧形構造體系等,各構造體系之間形成斜接,反接、疊加及穿切等復合聯合關系,構造體系演化具四大明顯特徵;第一古構造體系控制構造-沉積遷移作用;第二構造體系疊加復合作用;第三構造體系差異性,即:同一個構造斷裂帶兩端活動性及強度存在明顯的差異性。

2)深化了單一構造體系或多構造體系的復合控油源區及生、儲、蓋組合分布,如川西上三疊統及侏羅系油氣區主要受控於華夏構造體系和新華夏構造體系的復合作用。

3)建立了3種構造體系控油模式:①新華夏構造體系與緯向構造體系聯合控制廣福坪氣田模式;②反「S」型構造體系控制下的永宜氣田,石油溝-東溪油氣田及相國寺氣田等;③緯向系與經向系聯合作用下形成納敘氣田。

4)總結了四川盆地油氣分布規律:①各時代古隆起控制油氣田分布,如樂山-龍女寺、瀘州、開江、大興、江油-綿竹等古隆起及周圍是油氣田分布重要地區;②各時代區域性不整合面控制油氣分布,如震旦系與寒武系、寒武系與奧陶系、奧陶系與志留系、志留系與泥盆系、泥盆系與石炭系、中三疊統與上三疊統等,這些區域性不整合面經歷不同程度的風化剝蝕和淋濾作用,造就了程度不同的碳酸鹽岩縫、洞、孔儲集體,有利於油氣富集成藏;③沉積相控制油氣田分布,如上三疊統須家河組和侏羅系碎屑岩的三角洲相,及石炭-二疊系的礁灘相,均是油氣田分布有利地區(帶);④多期不同方向應力作用形成多組裂縫是油氣有利聚集地區(帶)。

5)指出了四川盆地油氣勘探有利地區和勘探方向:①5個古隆起及周圍地區(樂山-龍女寺、瀘州、開江、大興及江油-綿竹);②石炭系-中三疊統碳酸鹽岩礁灘相帶;③上三疊統和侏羅系碎屑岩三角洲及河道砂體區;④多個區域性不整合面碳酸鹽岩縫、洞、孔發育層(帶);⑤各時期多應力方向形成的多組裂縫區(帶)是油氣聚集的重點,如川西和川中須家河組。

1.2.2 創新點

1)首次系統地劃分了盆地及周緣地區構造體系類型,即華夏構造體系、緯向構造體系、新華夏構造體系、經向系及弧形構造體系及其復合、聯合關系。

2)首次恢復了在構造體系控制下的各時代盆地原型,即元古宙裂谷盆地、震旦-奧陶紀裂陷克拉通盆地、志留-泥盆紀擠壓、克拉通盆地、石炭紀-中三疊世克拉通內坳陷盆地、晚三疊世-新近紀前陸盆地。

3)建立了3類構造體系控油模式:①緯向和新華夏體系復合型;②反「S」型;③緯向構造體系與SN向構造復合型。

㈩ 2019年中國取得的主要成就成果

你好,2019年中國取得重要的成就,成果就是新農村新建設。

閱讀全文

與取得新的成果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希臘誰創造了人類 瀏覽:415
社區公共衛生服務工作總結 瀏覽:66
學校矛盾糾紛排查化解方案 瀏覽:752
衛生院公共衛生服務績效考核總結 瀏覽:490
郴州學府世家糾紛 瀏覽:197
馬鞍山ok論壇怎麼刪除帖子 瀏覽:242
馬鞍山恆生陽光集團 瀏覽:235
麻城工商局領導成員 瀏覽:52
鄉級公共衛生服務績效考核方案 瀏覽:310
樂聚投訴 瀏覽:523
輪子什麼時候發明 瀏覽:151
馬鞍山陶世宏 瀏覽:16
馬鞍山茂 瀏覽:5
通遼工商局咨詢電話 瀏覽:304
誰發明的糍粑 瀏覽:430
國家公共文化服務示範區 瀏覽:646
pdf設置有效期 瀏覽:634
廣告詞版權登記 瀏覽:796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考核方案 瀏覽:660
公共服務平台建設領導小組 瀏覽: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