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證書轉讓 > 成果的綠洲名

成果的綠洲名

發布時間:2021-07-25 23:50:42

1. 請幫我想一團隊口號,團隊名稱:綠洲之鷹

綠洲之鷹!明日之星!

2. 東方綠洲 名人

當你一進入「東方綠洲」界域,首先通過的就是長達700米、寬25米的知識大道。162位世界文明發展史上著名人物的雕塑會聚在這里。在每尊雕像的前面設有介紹其業績的銘牌。有孔孟老莊等中國的思想家,也有蘇格拉底、亞里士多德、柏拉圖等西方哲學巨人;有發明蒸汽機的瓦特、中國鐵路的先驅詹天佑、雕塑大家羅丹、音樂大師貝多芬、古代文學巨匠李白、現代偉人毛澤東、鄧小平……

蘇格拉底是著名的古希臘哲學家,他和他的學生柏拉圖及柏拉圖的學生亞里士多德被並稱為「希臘三賢」。他被後人廣泛認為是西方哲學的奠基者。他的父親是石匠和雕刻匠,母親是助產婆。
青少年時代,蘇格拉底曾跟父親學過手藝,熟讀荷馬史詩及其他著名詩人的作品,靠自學成了一名很有學問的人。他以傳授知識為生,30多歲時做了一名不取報酬也不設館的社會道德教師。許多有錢人家和窮人家的子弟常常聚集在他周圍,跟他學習,向他請教。蘇格拉底卻常說:「我只知道自己一無所知。」
他的一生大部分是在室外度過的。他喜歡在市場、運動場、街頭等公眾場合與各方面的人談論各種各樣的問題,如戰爭、政治、友誼、藝術,倫理道德等等。他曾三次參戰,當過重裝步兵,不止一次在戰斗中救助受了傷的士兵。40歲左右,他成了雅典的遠近聞名的人物。
蘇格拉底一生過著艱苦的生活。無論嚴寒酷署,他都穿著一件普通的單衣,經常不穿鞋,對吃飯也不講究。但他似乎沒有注意到這些,只是專心致志地做學問。
蘇格拉底的學說具有神秘主義色彩。他認為,天上和地上各種事物的生存、發展和毀滅都是神安排的,神是世界的主宰。他反對研究自然界,認為那是褻瀆神靈的。他提倡人們認識做人的道理,過有道德的生活。他的哲學主要研究探討的是倫理道德問題。
蘇格拉底無論是生前還是死後,都有一大批狂熱的崇拜者和一大批激烈的反對者。他一生沒留下任何著作,但他的影響卻是巨大的。哲學史家往往把他作為古希臘哲學發展史的分水嶺,將他之前的哲學稱為前蘇格拉底哲學。做為一個偉大的哲學家,蘇格拉底對後世的西方哲學產生了極大的影響。

【哲學思想】

蘇格拉底的哲學思想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心靈的轉向
從智者開始,古希臘哲學由注重對自然本身的研究轉變到注重對社會倫理和人的研究。但他們只停留在感性的階段,只能得出相對主義的結論。到蘇格拉底才根本改變了這種狀況。蘇格拉底要求作「心靈的轉向」,把哲學從研究自然轉向研究自我,即後來人們所常說的,將哲學從天上拉回到人間。他認為對於自然的真理的追求是無窮無盡的;感覺世界常變,因而得來的知識也是不確定的。蘇格拉底要追求一種不變的、確定的、永恆的真理,這就不能求諸自然外界,而要返求於己,研究自我。從蘇格拉底開始 ,自我和自然明顯地區別開來;人不再僅僅是自然的一部分 ,而是和自然不同的另一種獨特的實體。

靈魂不滅說
蘇格拉底關於靈魂的學說,進一步使精神和物質的分化更加明朗起來。蘇格拉底以前的哲學家,早已有靈魂不滅的說法,已經有唯心主義和唯物主義對立的萌芽。但在他以前的哲學家對於靈魂的看法還比較模糊,有的還將靈魂看成是最精細的物質,因而,唯心主義和唯物主義的界限還不明確。到蘇格拉底才明確地將靈魂看成是與物質有本質不同的精神實體。在蘇格拉底看來,事物的產生與滅亡 ,不過是某種東西的聚合和分散。他將精神和物質這樣明確對立起來,成為西方哲學史上唯心主義哲學的奠基人。

尋求事物的普遍定義
據亞里士多德記載,蘇格拉底放棄了對自然世界的研究,想在倫理問題上求得普遍真理,開始為事物尋求定義。他反對智者們的相對主義,認為「意見」可以有各種各樣,「真理」卻只能有一個;「意見」可以隨各人以及其他條件而變化,「真理」卻是永恆的,不變的 。在柏拉圖早期對話中,討論的主題幾乎都是如何為倫理道德下定義的問題。蘇格拉底所追求的,是要求認識「美自身」、「正義自身」,這是美和正義的普遍定義,是真正的知識 ,也就是柏拉圖所說的「美的理念」、「正義的理念」。這是西方哲學史上「理念論」的最初形式。蘇格拉底還進一步指出,自然界的因果系列是無窮無盡的,如果哲學只去尋求這種因果,就不可能認識事物的最終原因。他認為事物的最終原因是「善」,這就是事物的目的性。他以目的論代替了對事物因果關系的研究,為以後的唯心主義哲學開辟了道路。

助產術和揭露矛盾的辯證法
蘇格拉底認為一切知識,均從疑難中產生,愈求進步疑難愈多,疑難愈多進步愈大。蘇格拉底承認他自己本來沒有知識,而他又要教授別人知識。這個矛盾,他是這樣解決的:這些知識並不是由他灌輸給人的,而是人們原來已經具有的;人們已在心上懷了「胎」,不過自己還不知道,蘇格拉底像一個「助產婆」,幫助別人產生知識。蘇格拉底的助產術,集中表現在他經常採用的「詰問式」的形式中,以提問的方式揭露對方提出的各種命題、學說中的矛盾,以動搖對方論證的基礎,指明對方的無知;在詰問中,蘇格拉底自己並不給予正面的、積極的回答,因為他承認自己無知 。這種方式一般被稱為「蘇格拉底的諷刺」。蘇格拉底的這種方法是由愛利亞學派的邏輯推論和愛利亞的芝諾的反證法發展而來的。在蘇格拉底的諷刺的消極形式中存在著揭露矛盾的辯證思維的積極成果。蘇氏自比產婆,從談話中用剝繭抽絲的方法,使對方逐漸了解自己的無知,而發現自己的錯誤,建立正確的知識觀念。這種談話也有幾個特點:第一、談話是藉助於問答,以弄清對方的思路,使其自己發現真理。唯在談話進行中,蘇氏則偏重於問,他不輕易回答對方的問題。他只要求對方回答他所提出的問題,他以謙和的態度發問,由對方回答中而導引出其他問題的資料,直至最後由於不斷的詰詢,使青年承認他的無知。在發問的過程中,蘇氏給予學生以最高的智慧,此即有名的蘇格拉底反詰法(Socratic irony)。蘇格拉底的這種方法,在西方哲學史上,是最早的辯證法的形式。

從哲學思想的發展看,蘇格拉底提出精神實體和物質實體的區分,使唯心主義和唯物主義的對立脫離了早期哲學的樸素狀態,進入更加成熟的階段;他將早期希臘哲學家們格言式的倫理思想提到了哲學的高度;他以邏輯辯論的方式啟發思想、揭露矛盾,以辯證思維的方法深入到事物的本質 。這一切對哲學思維的發展都有貢獻。但是,他作為西方哲學史上第一個系統的唯心主義哲學家,開始了誇大主體和理性、誇大抽象思維,以哲學唯心主義的神話代替宗教神話的時代。

【倫理學說】

蘇格拉底建立了一種知識即道德的倫理思想體系,其中心是探討人生的目的和善德。他強調人們應該認識社會生活的普遍法則和「認識自己」,認為人們在現實生活中獲得的各種有益的或有害的目的和道德規范都是相對的,只有探求普遍的、絕對的善的概念,把握概念的真知識,才是人們最高的生活目的和至善的美德。蘇格拉底認為,一個人要有道德就必須有道德的知識,一切不道德的行為都是無知的結果。人們只有擺脫物慾的誘惑和後天經驗的局限,獲得概念的知識,才會有智慧、勇敢、節制和正義等美德。他認為道德只能憑心靈和神的安排,道德教育就是使人認識心靈和神,聽從神靈的訓示。這種禁慾主義和神秘主義倫理思想,後來被安提斯泰尼繼承和發展,形成以強調禁慾為特徵的犬儒學派;而蘇格拉底倫理思想中所包含的快樂論思想 ,則被亞里斯提卜繼承和發展,形成主張享樂的居勒尼學派 。柏拉圖全面繼承了蘇格拉底的倫理思想體系,並進一步系統化、理論化。蘇格拉底強調知識的重要性,認為倫理道德要由理智來決定,這種理性主義的思想,在以後西方哲學思想的發展中,起了積極作用。

羅丹 法國著名雕塑家。他生於一個貧窮的基督教家庭。他的父親是一名警務信使,母親是窮苦的平民婦女。羅丹從小喜愛美術,其它功課卻很糟糕。在姐姐瑪麗的支持下,失望的父親不得不同意把他送進巴黎美術工藝學校。姐姐瑪麗靠自己掙得的工錢來供給他食宿費,因此羅丹從小就深深地敬愛他的姐姐。他14歲隨荷拉斯·勒考克(Lecongde Boisbaudran)學畫,後又隨巴耶學雕塑,並當過加里埃·貝勒斯(Carrier·Belleuse)的助手,去比利時布魯塞爾創作裝飾雕塑五年。1875年游義大利,深受米開朗基羅作品的啟發,從而確立了現實主義的創作手法。他的《青銅時代》、《思想者》、《雨果》、《加萊義民》和《巴爾扎克》等作品都有新的創造,曾受到法國學院派的抨擊。包含著186件雕塑的《地獄之門》的設計,即因當時官方阻撓而未能按計劃實現,只完成《思想者》、《吻》、《夏娃》等部分作品。他善於用豐富多樣的繪畫性手法塑造出神態生動富有力量的藝術形象。生平作了許多速寫,別具風格,並有《藝術論》傳世。羅丹在歐洲雕塑史上的地位,正如詩人但丁在歐洲上的地位。羅丹和他的兩個學生馬約爾和布德爾,被譽為歐洲雕刻「三大支柱」。
對於現代人來說,他是舊時期(古典主義時期)的最後一位雕刻家,又是新時期(現代主義時期)最初一位雕刻家。他的一隻腳留在古典派的庭院內,另一隻腳卻已邁過現代派的門坎兒。可以說,羅丹用他在古典主義時期鍛煉得成熟而有力的雙手,用他不為傳統束縛的創造精神,為新時代打開了現代雕塑的大門;當年輕的藝術家們蜂擁而入向前跑去時,他卻已入衰邁之年,他走不動了。他的創作對歐洲近代雕塑的發展有較大影響。

生平
羅丹進的美術工藝學校是蓬巴杜夫人所寵幸的畫家巴歇利埃在1765年創建的,學生在這里學習裝幀藝術和制圖。在這里他遇到了終生敬仰的啟蒙老師荷拉斯·勒考克。勒考克是一個普通的美術教員,但他一開始就鼓勵羅丹忠實於真正的藝術感覺,而不要按照學院派的教條去循規蹈矩。也許正是這種教導影響了羅丹的一生。在此期間,他常去盧浮宮臨摹大師的名畫。由於買不起油畫顏料,羅丹轉到了雕塑班,並從此愛上了雕塑。勒考克又介紹他到當時法國著名的動物雕塑家巴耶(Barye 1796~1875)那裡去學習,使他受到良好的基礎訓練。在渡過三年艱苦而勤奮的學習時間後,羅丹躊躇滿志,准備投考巴黎美術學院。勒考克把羅丹介紹給當時著名的雕塑家曼德隆(Hippolyte Maindron 1801~1884),讓他做為推薦人在羅丹的入學申請書上簽字 ,但這也沒用,羅丹落選了。第二年依然落選。第三年,一個老邁的主持人在羅丹的名字旁邊乾脆寫上:「此生毫無才能,繼續報考,純系浪費。」就這樣,未來的歐洲雕刻巨匠,竟被巴黎美術學院永遠拒之門外。這對渴望成為雕塑家的年輕的羅丹,是一個沉重打擊。
更大的打擊接踵而來,羅丹心愛的姐姐瑪麗因失戀而入修道院了,兩年之後, 她柔弱的精神和肉體承受不了失意而又清寒枯索的生活,因病去世。羅丹的精神在這雙重打擊下徹底崩潰了,他毅然走上姐姐的路,當了一名修道士。但是羅丹強健的肉體供給他源源不斷的慾望,其中創造慾望在一顆藝術家的心中燃起了難以遏制的火焰,使對上帝和藝術同樣虔誠的羅丹陷入內心的矛盾和痛苦。善良而明達的修道院院長埃瑪爾,從羅丹受壓抑的表情上看出了他的心思。他創造條件讓羅丹有機會去畫畫和雕刻。當他看到羅丹確有才氣後,就勸說羅丹還俗,去繼續其雕塑事業,「用藝術為上帝服務」。這樣鼓勵羅丹。羅丹用一顆被撫慰而充滿感激的心在修道院為埃瑪爾院長做了一件雕像,這件雕像顯示出23歲羅丹已經具備當一個雕塑家的洞察力、技巧和手勁兒。
羅丹重新回到勒考克身邊,在他的幫助和支持下,開始了邊工作邊自學的奮斗生涯。雇不起模特兒,他就請一個塌鼻的乞丐畢比給他當模特兒。乞丐的醜陋使羅丹看到了在其被磨損的臉上,有著人類所共有的愁苦和凄涼,同時他也想到了那位終生辛苦勞作而孤獨的雕塑大師米開朗基羅。從而在羅丹的眼中生活的美醜和藝術的美醜有了不同意義。他創作時注意光在作品表面的表現,將其所要展現的思想內涵容入到作品中去,使雕塑藝術成為一種強有力的語言,人們在思想上所感受的內容要遠遠超過視覺感受。這一藝術思想正是大師米開朗基羅在晚年苦苦追求,而經過三百多年後第一次在羅丹的《塌鼻男人》得以成熟展現,並貫穿其一生,成為它們的靈魂和魅力的源泉。
羅丹不僅是一位雕塑大師,同時又是一位偉大的老師。他的學生或者助手,哪怕是僅僅有過交往,都在藝術上深受羅丹的影響。但羅丹作為先生從不在藝術觀點上束縛學生們,因此他的學生都能成熟為自己的獨特風格而脫潁而出。他們學習的是羅丹的創造精神,所以其中出類拔萃者甚多,有些日後與老師齊名。
羅丹的一生是被人攻擊和嘲諷、同時亦為人理解和支持的一生。但他始終以一種偉大的人格正確地面對這一切。羅丹一生攀登,並終於登上米開朗基羅之後的又一高峰。羅丹堅信:「藝術即感情」。他的全部作品都證明了這一觀念,都深刻揭示了人類的豐富情感。以此而論,羅丹是最傑出的浪漫主義雕刻大師。然而,他的偉大,還在於他的深刻思想:他沒有浪漫派中容易見到的那些弊病,如膚淺的熱情,空洞的誇張,虛假的內涵。他偏愛悲壯的主題,善於從殘破中發掘出力與美。這使他的藝術具備博大精深的品格,既動人之情,又啟人之思,使我們得以神遊於心靈的波濤,生命的奧義,宇宙的玄遠,創造的神奇。由此觀之,羅丹又超越了浪漫主義,超越了門戶派別,超越了時代和區域,成為歷史星河中一顆璀璨的巨星。他同情底層勞動人民,熱愛自己的祖國,將其畢生投入到對藝術執著追求和人生種種痛苦的苦苦思索中去。他開創了一個全新的時代,創作了一種全新的藝術手法。他的作品所體現出的思想和精神魅力,永遠帶給人以深沉的美,啟迪著人們不停地思考。

年譜
1900年奧古斯特·羅丹在巴黎舉辦作品展,確立他作為一個雕塑家的聲譽。他的主要貢獻在於恢復西方雕塑對人類的理解和對精神世界的表現,被認為是雕刻史上最偉大的肖像雕塑家。
1864年,羅丹隨著名動物雕塑家路易·巴耶學雕塑,由於刻苦努力,進步很快。後又到有「小美術學院」之稱的盧浮宮學畫,畫室主人是第二帝國時代很有名氣的裝飾雕刻大師阿爾貝歐內斯特-加里埃-貝勒斯。經過一段時間學習,羅丹己具備了成為一個優秀雕刻家的條件。35歲之前,羅丹的個人風格還沒有確定,1875年,羅丹訪問義大利,對偉大的米開朗基羅贊賞備至,對其日後的創作產生了巨大影響。
1878年,羅丹展出《青銅時代》引起了不少議論,許多人不承認這是藝術作品,因為它太逼真了,說它是根據真人塑造的。此事對羅丹震動不小,使他開始思考作品的表現問題,他感到極端近似意味著毫無新意,且不利於表現深層的思想感情。因此,羅丹以後的作品形象生動且富於內在的精神氣息。他的代表作《地獄之門》共186個形體,歷時37年,直到他逝世也沒有完成,其中的「思想者」、「吻」等被放大,獨立成為享譽世界的名作。
羅丹的其他主要作品有:《傷鼻的男子》(1864)、《青銅時代》(1876)、《聖約翰的說教》(1878 )、《地獄之門》(1880-1917)、《亞當》(1880)、《夏娃》(1881)、《加萊義民》(1884-1 886)、《吻》(1886)、《巴爾扎克》(1897)、《雨果》(1897)。
1917年11月17日,歐洲兩千多年來傳統雕塑藝術的集大成者、20世紀新雕塑藝術的創造者、法國雕刻家羅丹逝世。

李白李白(701-762),字太白,號青蓮居士,祖籍隴西成紀(今甘肅秦安東),涼武昭王暠九世孫。或曰山東人,或曰蜀人。白少有逸才,志氣宏放,飄然有超世之心。初隱岷山,益州長史蘇頲見而異之,曰:「是子天才英特,可比相如。」關於李白出生地,眾說紛紜,大致有兩種說法。其一,李白出生於中亞西域的碎葉城(在今吉爾吉斯斯坦首都比什凱克以東的托克馬克市附近),李白約五歲時,其家遷居綿州昌隆(今四川江油)。其二,李白出生綿州昌隆縣(今四川江油縣)的青蓮鄉。這兩種說法,至少有一種是錯誤的。並且,都有資料和歷史考證,讓人相信哪種,真是左右為難。
天寶初,至長安,往見賀知章。知章見其文,嘆曰:「子謫仙人也。」言於明皇,召見金鑾殿,奏頌一篇。帝賜食,親為調羹,有詔供奉翰林。白猶與酒徒飲於市,帝坐沉香亭子,意有所感,欲得白為樂章,召入,而白已醉。左右以水頮面,稍解,援筆成文,婉麗精切。帝愛其才,數宴見。白常侍帝,醉,使高力士脫靴。力士素貴,恥之,摘其詩以激楊貴妃。帝欲官白,妃輒沮止。白自知不為親近所容,懇求還山。帝賜金放還。乃浪跡江湖,終日沉飲。永王璘都督江陵,辟為僚佐。璘謀亂,兵敗,白坐長流夜郎,會赦得還。族人陽冰為當塗令,白往依之。代宗立,以左拾遺召,而白已卒。文宗時,詔以白歌詩、裴旻劍舞、張旭草書為三絕雲。集三十卷。今編詩二十五卷。

3. 全國叫史綠洲的名字有多少

全國共有3個史綠洲

4. 「綠洲」的英文名是什麼

oasis

5. 微信名取名綠洲什麼意思

綠洲呢,他其實是一個軟體的名稱,其實如果你不把它當成軟體的名稱的話,取名綠洲的話,其實這也是嚮往生命的希望的象徵。

6. 國際綠洲方面研究資料

項目名稱:乾旱區綠洲化、荒漠化過程及其對人類活動、氣候變化的響應與調控 課題編號:2009CB421307 課題名稱:綠洲化、荒漠化的變化趨勢及其環境效應的綜合評估 一、研究內容在全球變暖與我國經濟高速發展的大背景下,深入了解乾旱區綠洲化、荒漠化與水循環和社會經濟要素的耦合關系,准確預測其變化趨勢,綜合評綠洲化、荒漠化的環境效應,可為乾旱區環境建設與生態恢復提供必要的技術支撐和決策支持。對乾旱區綠洲化、荒漠化趨勢及其環境效應的研究,目前研究的重點集中在植被、土地利用、氣候、徑流等組成要素的變化,以及這些變化對生態系統服務價值和生態安全的影響。現有研究過於側重現象而忽視過程和機理,強調過去和現在的變化過程而忽視未來趨勢。因此,基於機理研究的綠洲化、荒漠化變化趨勢,以及基於完整評價指標體系的環境效應的綜合評估亟待加強,這亦是本課題擬解決的關鍵科學問題。課題將根據項目的總體安排,選擇2-4個典型區(石羊河下游、阿拉善地區、和田-策勒綠洲、石河子綠洲群、阜康等),充分利用課題1-6的研究成果,通過從典型區到整個乾旱區的綜合集成,辨識綠洲化和荒漠化的關鍵驅動因子和驅動機制,構建基於過程和機理的綜合分析預測模型,評估未來20-30年綠洲化、荒漠化的變化趨勢。根據壓力-狀態-響應(PSR)的研究框架,辨識乾旱區綠洲化、荒漠化的環境效應因子,提出適於不同尺度的評價指標體系與方法,綜合評估綠洲化、荒漠化的環境效應及其對區域可持續發展能力的影響。1.主要研究內容1.1 綠洲化、荒漠化的關鍵驅動因子與預測模型構建利用現有的文獻資料和1-6課題的研究成果,篩選綠洲化、荒漠化的主要自然和社會經濟驅動因子。在此基礎上,以水資源供需關系為主線,構建基於生態水文過程、水資源供需關系,綜合社會經濟因素的乾旱區綠洲化/荒漠化的趨勢預測模型。模型主要包括以下3個模塊:(a)區域水資源有效供給量模塊 利用同位素和氣象水文觀測資料,通過同位素平衡和水量與能量平衡等基本原理,計算流域內各類水體的收支平衡狀況、來源、去向和其數量關系,利用典型流域的觀測資料和研究結果,結合其他流域的水溫氣象資料,構建分析預測包括大氣降水、河川徑流、地下水等要素在內的區域水資源有效供給量模塊;(b)區域總需水量(或單位需水量)模塊 基於土地利用和乾旱區徑流形成和植被耗水規律,完善已有的分布式生態水文模型,根據歷史和現狀的可供水量和農業、工業、生活和生態需水量和流域荒漠化、綠洲化的變化特點,模擬分析荒漠化、綠洲化和水循環的耦合關系,構建分析預測包括農業、工業、生活和生態需水量的區域總需水量(或單位需水量)模塊;(c)情景分析模塊 構建連接區域水資源供需關系和綠洲/荒漠化變化,綜合自然和社會經濟條件、區域發展和政策因素的情景分析模塊。1.2 典型區綠洲化、荒漠化的變化趨勢預測選擇2-4個典型區,匯總文獻、地面台站、遙感衛星影像和野外觀測、考察等多種資料,提煉區域自然、環境和社會經濟數據;利用歷史文獻、樹木年輪、湖泊沉積和冰芯等多種歷史環境變化代用資料,重建典型區歷史氣候變化、土壤蒸發和土壤乾燥度,並據此評估近30年人類活動、重大自然災害以及氣候突變對典型區綠洲化、荒漠化的影響。在此基礎上,構建GIS基礎資料庫,分析歷史時期、過去30-50年典型區綠洲化、荒漠化的演變過程與變化趨勢;進而預測未來20-30年:(a)氣候(氣溫、降水)的變化趨勢;(b)區域水循環(河川徑流、蒸發、地下水)的變化趨勢與可供水量;(c)分析土地利用現代過程與變化趨勢,並從土地利用變化與綠洲化、荒漠化之間相互作用關系的角度,解釋土地利用變化對綠洲化、荒漠化的影響;(d)基於人口、城市和工業發展的生活和工業需水量的變化趨勢。基於上述研究,考慮土地利用結構調整、區域發展戰略、技術進步(特別是灌溉技術)和政策等因素,以區域水資源供需關系為主線,識別典型乾旱區綠洲化過程的關鍵驅動因子,構建模型預測典型區未來20-30年綠洲化的變化趨勢;根據新疆和田-策勒綠洲前緣地帶已經發生的荒漠化過程和驅動因子,分析荒漠化趨勢,建立預測模型,對和田-策勒綠洲北部荒漠化的嚴重性與趨勢給出具體量值。1.3 綠洲化、荒漠化環境效應的評價指標體系與評估模型構建結合壓力-狀態-響應(PSR)研究框架的特點以及在區域環境評價中的應用成果,基於課題1-6以及本課題中其它部分的研究成果,結合遙感調查、綠洲化環境影響的利益相關者調查、社會經濟統計資料,以及定點觀測和實地調查資料,各選擇綠洲化、荒漠化兩個典型區,構建綠洲化、荒漠化的環境效應評價指標體系,採用綜合評估法,定量評價綠洲化、荒漠化的環境效應,並建立連接綠洲化/荒漠化預測模型的環境效應的定量評估模型。其中,環境效應評價指標體系構建包括綠洲化、荒漠化兩個方面。(a)綠洲化環境效應評價指標體系 在PSR模型框架下,以石河子-阜康為主要研究區,辨識研究區環境受承受的壓力、系統所處的狀態以及人類的因應對策,識別乾旱區綠洲化的環境效應因子,分析綠洲化過程對於地表植被種群和覆蓋度、水文過程、土壤質地等方面的影響機制,從環境、生態和區域可持續發展能力等方面,提出適於不同尺度綠洲化的評價指標體系,建立評價指標的分類與分級標准,構建綜合評估框架、方法與專家系統;(b)荒漠化環境效應評價指標體系 利用PSR模型易於尋找人類活動與環境影響之間因果關系的特點,以民勤綠洲、和田-策勒綠洲為主要研究區,辨識乾旱區荒漠化對環境的主要影響,分析荒漠化過程對環境和水資源、土地資源利用方式的作用機理,定量評價荒漠化過程對地表植被、土壤含水量和土壤質地等因素的影響,提出適於評價不同類型荒漠化的環境效益的指標體系,建立評價指標的分類與分級標准,構建綜合評估框架、方法與專家系統。1.4 典型區綠洲化、荒漠化的環境效應評價選擇2-4個典型區(北疆石河子-阜康、南疆和田-策勒綠洲前緣地帶、內蒙古阿拉善地區等),利用1.3構建的指標體系與評估框架,分析評估歷史時期以及過去30-50年荒漠化、綠洲化對土地利用的影響和制約;根據IPCC氣候變化預估情景和區域發展規劃,設計多種氣候變化和經濟社會發展情景,揭示乾旱區典型流域荒漠化、綠洲化的生態水文效應。通過研究區域水資源利用方式以及水資源供需關系對典型區土地利用/覆被變化影響,進而分析典型區水資源供需關系對綠洲化過程的作用機制;同時,從典型區綠洲化過程對區域水資源供需關系影響的角度,定量研究水資源供需與區域綠洲化過程的相互關系及其相互影響方式與影響程度。此外,應用地學分析和農業系統分析方法,以典型區主要作物(小麥、棉花等)為對象,根據農業系統學思想與農業生態學原理,建立基於GIS的生產要素空間變異資料庫、作物模型與效益分析模型,分析區域水平上作物生長發育、產量形成和資源利用的動態,實現區域作物系統(產量形成與資源利用)的周年動態數字化模擬,探討乾旱區綠洲化、荒漠化過程對典型區土地生產能力的可能影響。1.5 乾旱區綠洲化、荒漠化的總體變化趨勢與環境效應的綜合評估綜合典型區的研究結成,通過區域綜合,分析乾旱區綠洲化、荒漠化的變化趨勢及其環境效應的區域差異;借鑒荷蘭IMAGES 2.0 (Integrated Modeling of Global Climate Change)、美國GCAM (Global Change Assessment Model)等國際上通用的綜合評估模型,探討整個乾旱區未來20-30年綠洲化、荒漠化趨勢及其環境效應,為第8課題「乾旱區環境調控對策與管理模式」提供科學依據與技術支撐。2.擬解決的關鍵問題(1)乾旱區典型流域綠洲、荒漠與水循環的耦合關系,以及三者相互作用而引起的生態水文效應;(2)綠洲化、荒漠化未來20-30年發展變化趨勢及其對關鍵環境因子和區域未來發展的影響;(3)綠洲化、荒漠化環境影響的評價因子篩選與定量評估問題</SPAN>

7. 綠州的名字代表什麼意思

九州,不同時代有不同州名版本,一般為《禹貢》中冀州、兗(yan)州、青州、徐州、揚州、荊州、豫州、幽州、雍州。後來又有十二州說,即從冀州分出並州,從青州分出營州,從雍州分出梁州。一般地說,「九州」泛指中國。例如:九州生氣恃風雷,萬馬齊喑究可哀。
九州之稱,由來已久。「九州」原是虛指,後來才逐漸具體化。從字面上看,「州」字金文中寫作「A」,正象河流環繞的高地(山丘)之形,《說文解字》第十一下曰:「水中可居曰州。」可知其本意當與《詩經·王風·關雎》中「在河之洲」中的「洲」字略同,與行政區劃無關。古時降水豐沛,人們往往居於傍水的高丘之上,因而「州」又成為居住區域的名稱,遂有「夏州」、「戎州」、「平州」、「陽州」、「外州」、「瓜州」、「舒州」、「作州兵」之說,猶如「商丘」、「雍丘」、「作丘甲」之類。「九」字之意有二:一是確指,如「八年之中,九合諸侯」之「九」;一是虛指,表示很多,如「九山」、「九川」、「九澤」、「九藪」、「九原」等之「九」。既然「州」是很小的地理存在,「茫茫禹跡,畫為九州」,「九」就不可能是確指,而應是虛指。所以從本意上講,「九州」決非指九個大型的行政區劃,而當是眾多有河流環繞的高地(山丘)的總稱;由人之故,又引申為「全國」的代稱,猶「天下」、「四海」之謂。
到後來,「九州」終於具體化為九個大型的行政區劃。因在現有可靠資料中,具體的「九州」只見於戰國,而未見於春秋,所以其時間可能在戰國初期。
《周禮·夏官·職方氏》曰:「東南曰揚州」,「正南曰荊州」,「河南曰豫州」,「正東曰青州」,「河東曰兗州」,「正西曰雍州」,「東北曰幽州」,「河內曰冀州」,「正北曰並州」。(《逸周書·職方解》與《周禮》全同,考慮到《周禮》較有系統,很可能是《逸周書》抄襲的《周禮》。)
《呂氏春秋·有始覽·有始》曰:「何謂九州?河、漢之間為豫州,周也。兩河之間為冀州,晉也。河、濟之間為兗州,衛也。東方為青州,齊也。泗上為徐州,魯也。東南為揚州,越也。南方為荊州,楚也。西方為雍州,秦也。北方為幽州,燕也。」
《尚書·禹貢》:「冀州」,「濟、河惟兗州」,「海、岱惟青州」,「海、岱及淮惟徐州」,「淮、海惟揚州」,「荊及衡陽惟荊州」,「荊、河為豫州」,「華陽、黑水惟梁州」,「黑水、西河惟雍州」。
《爾雅·釋地》曰:「兩河間曰冀州,河南曰豫州,河西曰雝州,漢南曰荊州,江南曰楊州,濟河間曰兗州,濟東曰徐州,燕曰幽州,齊曰營州:九州。」

8. 恆大御景和帝景還有名都綠洲這些名字都是什麼意思

沒什麼深層次的意義。只是恆大集團產品線的名字,名都和綠洲多是郊區或者有天然景觀的。帝景和御景不是產品線,更多的是地方打出的差異化命名。

9. 海上綠洲(打一城市名)

謎底:青島。解釋:海上綠洲指的是綠色的小島,即「青島」。

青島,別稱島城、琴島、膠澳,是山東省副省級市、計劃單列市,是國務院批復確定的中國沿海重要中心城市和濱海度假旅遊城市、也是國際性港口城市。

青島因樹木繁多,四季常青而得名。1891年清政府駐兵建制,青島是2008北京奧運會和第13屆殘奧會帆船比賽舉辦城市,是中國帆船之都,亞洲最佳航海城。


(9)成果的綠洲名擴展閱讀:

青島所處大地構造位置為新華夏隆起帶次級構造單元——膠南隆起區東北緣和膠萊凹陷區中南部。區內缺失整個古生界地層及部分中生界地層,但白堊系青山組火山岩層發育充分,在青島市出露十分廣泛。

青島地處北溫帶季風區域,屬溫帶季風氣候。市區由於海洋環境的直接調節,受來自洋面上的東南季風及海流、水團的影響,故又具有顯著的海洋性氣候特點。

閱讀全文

與成果的綠洲名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希臘誰創造了人類 瀏覽:415
社區公共衛生服務工作總結 瀏覽:66
學校矛盾糾紛排查化解方案 瀏覽:752
衛生院公共衛生服務績效考核總結 瀏覽:490
郴州學府世家糾紛 瀏覽:197
馬鞍山ok論壇怎麼刪除帖子 瀏覽:242
馬鞍山恆生陽光集團 瀏覽:235
麻城工商局領導成員 瀏覽:52
鄉級公共衛生服務績效考核方案 瀏覽:310
樂聚投訴 瀏覽:523
輪子什麼時候發明 瀏覽:151
馬鞍山陶世宏 瀏覽:16
馬鞍山茂 瀏覽:5
通遼工商局咨詢電話 瀏覽:304
誰發明的糍粑 瀏覽:430
國家公共文化服務示範區 瀏覽:646
pdf設置有效期 瀏覽:634
廣告詞版權登記 瀏覽:796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考核方案 瀏覽:660
公共服務平台建設領導小組 瀏覽: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