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汪泓的學術成就
多項教學科研成果獲得上海市優秀教學成果一、二等獎,
其中,《創新教學與實踐技能培養》、《依託「朝陽產業」的校企合作辦學模式與成功實踐》分別獲得2001和2005年度國家教育部頒發的國家級教學成果二等獎;
《依託支柱產業 服務地區經濟 創建地方工科大學的研究與實踐》獲得2011年上海市第十屆教育科研成果一等獎;
《構築產學研戰略聯盟 打造優秀工程師搖籃—地方工科大學應用型創新人才培養模式》獲2009上海市教學成果一等獎,
《對接現代產業,構建具有鮮明特色的工商管理專業教學培養體系》獲2009上海市教學成果二等獎,
《以培養創新能力為核心的勞動與社會保障(本科)專業教學體系建構及成功實踐》獲2009上海市教學成果二等獎;
在科學研究領域,先後主持了《社會保險預警預報系統研究》、《企業競爭力的評價方法研究》、《完善社會保險制度研究》等國家社會科學基金三項;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進一步完善上海社會保障體系研究》、全國教育科學研究項目《ISO質量管理體系在高校教學質量管理中的應用研究》,上海市重點科研項目《基金良性運營的控制系統研發》、《上海社會保障基金安全運行研究》等二十餘項,以及上海市發改委、教委、經委、總工會等單位科研項目38項。先後發表學術論文30餘篇,撰寫專著和編寫教材24本。
其中,《基金良性運營的控制系統研發——社保基金運營動態模擬的對策研究》獲2010年上海市政府決策咨詢研究成果一等獎;
《上海城鎮養老保險基金可持續發展對策研究》獲2010年上海市第十屆哲學社會科學內部探討優秀成果獎(二等獎);
《社會保險基金的良性運營:系統動力學模型、方法、應用》獲2010年上海市第八屆鄧小平理論研究和宣傳優秀成果獎(著作類)(二等獎);
《進一步完善上海社會保障體系研究》獲2010年上海市政府決策咨詢研究成果三等獎;
《社會保險基金預警預報系統開發研究》獲2010年上海市科技進步三等獎,
《社會保險基金預警預報系統研究》獲2005上海市科技進步二等獎,
《上海社會保障線的定位和銜接研究》獲2008上海市年鄧小平理論研究和宣傳優秀成果二等獎,
「建立上海社會保險基金預警預報系統的研究」、「流動就業人口社會保險問題研究」、「關於延長女職工退休年齡的對策研究」等三項成果獲2008年上海市第九屆哲學社會科學內部探討優秀成果獎,
《深化上海社會保障制度改革若干問題研究》獲2008上海市哲學社科內部探討優秀成果獎。
㈡ 馬樹超的副院長簡介
馬樹超,男,1953年5月出生,原所長,現任教科院副院長,高職教育發展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員;主要研究領域:職業教育發展理論、政策、規劃與管理研究。
中國職業技術教育學會常務理事、學術委員會副主任、科研規劃項目工作小組常務副組長兼辦公室主任;全國高職高專校長聯席會議顧問;國家示範性高職院校建設工作協作委員會副會長;中華職業教育社理事、專家委員會委員;上海市職業教育協會副會長;天津大學、同濟大學、上海師范大學、浙江師范大學等校兼職教授;世界銀行社會發展項目短期顧問;江西省吉安市政府科技顧問、廣西壯族自治區柳州市政府教育顧問等。
2006年被評為全國職業教育先進個人;曾先後獲得國家教育科研成果獎一次,省部級科研成果獎六次,「第六屆上海市決策咨詢研究成果獎」二等獎等。
㈢ 黃仁偉的獲獎情況
曾獲上海市社會科學成果獎、上海市鄧小平理論研究成果獎、上海市決策咨詢成果獎
㈣ 上海發展研究基金會的上海發展研究基金會簡介
十幾年來,基金會大力支持本市決策咨詢研究工作,資助了許多研究項目,並資助開展了上海市決策咨詢研究成果獎評獎工作。同時,基金會也組織研究團隊,完成了自行設立或從其他單位承接的一系列研究項目。
近年來,基金會繼續為實現其宗旨而積極探索。基金會每月舉辦一次「上海發展沙龍」,邀請國內外知名專家、學者就當前的熱點或敏感問題作演講,並與參會者進形互動討論;每年舉辦兩到三次高層次的研討會,邀請多位海內外專家與政、商、學界人士共聚一堂,就全球經濟和中國經濟的形勢進行討論和交流;舉辦「中國經濟未來」系列小型研討會,針對中國經濟發展中一些深層次問題,進行深入的討論。基金會還通過資助的方式,與復旦大學、上海交通大學、上海財經大學合作舉辦了各種形式的研討活動。基金會將各種研討活動中的精彩內容,不定期地編撰出版內部資料《研討實錄》和《研究簡報》,在更大的范圍內推廣對發展問題的研究和討論成果。
自2008年開始,基金會與上海市人民政府發展研究中心共同設立了「上海發展研究獎學金」項目,每年資助本市高校的十餘位博士或碩士研究生,為決策咨詢研究隊伍培養後備力量。
上海發展研究基金會現由汪道涵先生、庄曉天先生任名譽理事長,原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沙麟先生任理事長,上海社會科學院黨委書記王榮華先生任副理事長。其業務主管單位為上海市人民政府發展研究中心。
㈤ 郭羽誕的獲獎成果
集體項目《國際貿易專業建設》獲上海市優秀教學成果二等獎、《上海發展境外工程承包業務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獲上海市決策咨詢研究成果三等獎、《EDI概論課程建設》獲上海市教委教學成果三等獎、《新編現代西方經濟學教程》獲上海高校優秀教材三等獎。獲上海財經大學教學獎勵基金一等獎,以及數次獲上海財經大學學生評選的「我心目中的好老師」稱號。
㈥ 陳湛勻教授獲得過哪些獎項
1993年獲白玉蘭杯優秀經濟管理著作獎; 陳湛勻教授[1]1994年獲上海市哲學社會科學優秀論文獎;
1995年獲"上海市優秀青年教師"稱號;
1995年獲上海市決策咨詢成果獎;
1996年獲上海市哲學社會科學優秀著作獎;
1996年獲上海市科技進步獎;
1997年獲上海市決策咨詢成果獎;
1997年獲"上海市優秀青年教師"稱號;
1998年獲上海市優秀青聯委員;
1999年獲上海市決策咨詢成果獎;
1999年獲大學十佳傑出青年教師;
1999年獲文匯報、解放日報全國優秀學術論文獎;
2000年獲上海市「曙光」啟明星;
2002年獲上海市哲學社會科學優秀論文獎;
2003年獲國家高校人文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
2004年獲上海市育才獎。
㈦ 胡鴻高的著作及成果
在三聯書店(香港)有限公司、復旦大學出版社出版《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律制度》、《合同法原理與應用》、《商事法概論》、《公司法》、《經濟法案件100例分析》、《商事法導論》、《管理經濟法導論》等著作20餘本。完成上海市人民政府、上海證券交易所等單位的研究課題10餘項,其中《邁向二十一世紀國際化大都市上海政府法制發展戰略研究》獲上海市政府決策咨詢成果獎。在《中國法學》、《復旦大學學報(社科版)》等國外權威和核心期刊上發表論文近百篇,其中,全部依據第一手資料撰寫發表的《薛允升法律思想初揮》,系統地提出新觀點的《略論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民主與法制》、《論我國新時期勞動法的地位》、《可持續發展與經濟調控法制》、《論目標公司反收購行為的決定權及其規則》等,在學界和社會上有較大影響。
㈧ 彭震偉的獲獎情況
國家級教學成果獎二等獎
教育部科技成果一等獎
上海市級教學成果獎一、二等獎
上海市決策咨詢研究成果獎
寶鋼教育獎優秀教師獎
㈨ 王君傑的獲獎情況
中國公路學會科技進步一等獎,2012
教育部科技進步一等獎
四川省科技進步一等獎
重慶市科技進步二等獎
重慶市優秀咨詢成果一等獎
廣東省科技進步三等獎
」崇明越江通道工程風險分析研究」 2005年獲 第五屆上海市決策咨詢研究 成果獎(2001-2003)一等獎
同濟大學2007年韓國龍教學2等獎
㈩ 上海市人民政府決策咨詢研究重點課題 課題經費有多少 萬
好像每年總費用5000萬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