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馮黎明的學術獎項
1,《當代西方文藝批評主潮》——1990年湖北大學優秀科研成果三等獎。
2,《藝術文化中的哲學問題研究》——1990年湖北大學優秀科研成果三等獎。
3,《語言的歡悅》——1994年湖北大學優秀科研成果二等獎。
4,《文學藝術中的哲學問題》——1990年湖北省文學學會優秀論文獎。
5,《技術文明語境中的現代主義藝術》——武漢大學第十屆人文社會科學優秀科研成果二等獎(2005年)。
6,《走向全球化——論現代西方文論在當代中國文學理論界的傳播與影響》——第八屆湖北省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二等獎(2013年)。
7,《文學研究的學科自主性與知識學依據問題》——武漢大學第十三屆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優秀成果二等獎(2014年)。
⑵ 湖北省社會科學界聯合會的基本信息
湖北省社會科學界聯合會(以下簡稱省社科聯)是中共湖北省委、湖北省人民政府領導下的學術性群眾團體,是黨和政府聯系和團結廣大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者的橋梁和紐帶。1958年1月經湖北省人民政府批准籌建,1959年9月舉行了湖北省社會科學界第一次代表大會暨湖北省哲學社會科學聯合會成立大會,中共「一大」代表、著名馬克思主義理論家、教育家李達當選為第一屆省社科聯主席。從那時至今,湖北省社科聯已經走過了51年光輝歷程。其間幾經坎坷,特別是「十年動亂」,社會科學事業遭到空前的劫難,湖北省哲學社會科學聯合會停止了活動。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春風化雨,祖國迎來了春天。1979年經省委批准,恢復省社科聯機構,2002年更名為湖北省社會科學界聯合會,湖北省的社會科學事業煥發勃勃生機,得到長足發展。截止目前為止,湖北省省級哲學社會科學學術社團已經發展到160餘家,民辦社科研究機構9個,覆蓋了文史哲政經等各學科領域,學科門類齊全,結構合理,整體實力進一步增強。其中辛亥革命史研究、荊楚文化研究、武當文化研究和三峽文化研究是我省的特色和優長學科,其學術研究在國內乃至世界上都處於領先水平。湖北省14個市州成立了社科聯,全省社科類社團會員逾30萬人。
⑶ 汪濤的獲獎情況
《新產品開發中的消費者創意—產品創新任務和消費者知識對消費者產品創意的影響》獲得第八屆湖北省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二等獎,排名第一
《中國企業產品創新戰略執行的路徑:基於轉軌經濟條件的研究》獲得第七屆湖北省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三等獎,排名第二
《講故事 塑品牌:建構和傳播故事的品牌敘事理論》獲得武漢市第十三次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三等獎(2010-2011年),獨立
《基於合理性理論的來源國形象研究:構成、機制及策略》獲得湖北省優秀博士論文
⑷ 鄭傳寅的獲獎勵及榮譽稱號
1.1989年獲美國王安漢學研究院頒發的「漢學研究獎助金」;2.1989年獲湖北省社會科學聯合會頒發的「湖北省優秀科研成果三等獎」;3.1992年起領取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4.1995年獲國家教委頒發的「全國高校出版社優秀學術著作一等獎」;5.1995年獲湖北省人民政府頒發的「湖北省首屆優秀社科成果三等獎」;6.1998年獲武漢市人民政府頒發的「武漢市第六次社科優秀成果三等獎」;7.1999年獲湖北省文聯頒發的「文藝理論明星獎」;8.2001年獲湖北省人民政府頒發的「湖北省第二屆優秀社科成果二等獎」;9.2002年獲中共湖北省委、湖北省人民政府授予的「湖北省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稱號;10.2003年獲武漢市人民政府頒發的「武漢市第八次社科優秀成果三等獎」;11.2005年獲中國文聯第五屆文藝評論獎(理論文章類)二等獎;12.2009年獲教育部頒發的第五屆「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人文社會科學)著作類三等獎;13.2011年獲武漢市人民政府頒發的「武漢市第十二次社科優秀成果三等獎」。(與黃蓓合作完成,第一作者)。
⑸ 湖北省社會科學界聯合會怎麼樣
湖北省社會科學界聯合會,本省范圍內,當前企業的注冊資本屬於一般。
通過網路企業信用查看湖北省社會科學界聯合會更多信息和資訊。
⑹ 譚力文的獲獎與榮譽
論文《服裝產業國際競爭力——基於全球價值鏈的深層透視》(中國工業經內濟,2008年第10期),獲中華容人民共和國商務部2008/2009年度全國商務發展研究成果獎論文一等獎(排名第一)。 系列論文《跨國公司製造業和服務業外包發展趨勢與我國政策研究》,獲第六屆湖北省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二等獎(排名第一),2009年。 著作《跨國公司製造業和服務業外包發展趨勢與我國政策研究》,獲第七屆湖北省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二等獎(排名第一),2011年。 系列論文《全球價值鏈與中國製造國際競爭力研究》,獲武漢市第十二次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二等獎(排名第一),2011年。 論文《中國管理學構建的再思考》(管理學報,2011年11期),獲武漢市第十三次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二等獎(個人),2013年. 論文《中國管理學構建的再思考》(管理學報,2011年11期),獲首屆湖北省高等學校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論文二等獎(個人),2014年.
⑺ 湖北省社會科學界聯合會的機構名稱
湖北省社會科學界聯合會
⑻ 塗正革的獲獎情況
1. 2011年2月論文《環境、資源與中國工業增長的協調性》(獨撰)獲得武漢市第12屆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一等獎。
2. 2011年3月論文《環境、資源與中國工業增長的協調性》(獨撰)獲得湖北省第七屆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三等獎。
3. 2009年9月4日論文《中國的工業生產力革命——用隨機前沿生產模型對中國大中型工業企業全要素生產率增長的分解及分析》(第一作者)獲高等學校人文社科優秀成果二等獎(教社科政字(2009)第155號);
4. 2009年5月5日《中國工業增長模式研究(系列論文)》(第一作者獲湖北省第六屆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一等獎(鄂政發(2009)26號);
5. 2005年博士論文《我國大中型工業企業生產率與技術效率的隨機前沿模型分析》獲華中科技大學優秀博士論文獎;
6. 2006年博士論文《我國大中型工業企業生產率與技術效率的隨機前沿模型分析》湖北省優秀博士論文獎;
7. 2007年博士論文《我國大中型工業企業生產率與技術效率的隨機前沿模型分析》張培剛優秀博士論文獎;
⑼ 湖北省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什麼級別
屬省級獎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