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2004年7月14日,黨中央國務院六部委下發《關於聯合舉辦中國誠信建設成果展系列活動的通知》,引起各地區
(1)官場上:官出數字,數字出官(虛報產量); 商場上:假冒偽劣、制假售假、坑蒙拐騙(假種子、假奶粉); 考場上:作弊(夾帶、偷看別人、抄襲、代考)。 (2)①在人與人的交往方面,要以真誠換取友誼,坦誠相見,言而有信;②誠實信用,是法律規范經濟活動的一個重要原則;③在實現共同富裕的過程中,國家要求個人或地區通過誠實勞動和合法經營先富起來,帶動和幫助後富者,共同富裕;④明禮誠信是公民基本道德規范的重要內容,是社會主義思想道德建設的客觀要求。 (3)例:在當今社會,確有一些缺乏道德修養,受不勞而獲思想影響的人,鑽了社會主義法律不太健全、社會主義具體制度不太完善的空子,制假、售假、坑蒙拐騙。在市場上呼風喚雨,在官場上顯赫一時,但這並非社會主流。廣大人民群眾誠實勞動、合法經營、依法納稅,靠自己的雙手和智慧,為社會主義建設添磚加瓦。隨著社會的進步,人民素質的提高,制假、售假將失去生存的土壤。隨著法制的健全,打擊力度的加大,坑蒙拐騙將沒有藏身之地。誠信既是當今時代的主流,也是社會發展的擋熱。 (4)本題為開放性試題,故不擬定參考答案,只要在三個方面作出「誠信」方面的承諾即可。 |
❷ 「砥礪奮進的五年」成就展中有哪些空中神器
嫦娥三號探測器由著陸器和巡視器(玉兔號)組成。2013年12月2日從西昌衛星發射中心升空,准確入軌,陸續開展了「巡天、觀地、測月」科學探測,完成了我國首次地外天體軟著陸任務,實現了探月工程「繞、落、回」三步走的第二步戰略目標。目前,嫦娥三號探測器仍在繼續工作,是國際上月面工作時間最長的探測器。
❸ 什麼是商密和普密,區別是什麼
1,依據內容不同:商密是依從國家密碼管理委員會的《商用密碼管理條例》。普密主要定點在幾個重要的科研院所進行研製。
2,針對目的不同:商密主要用來配備涉及國家機密的部門,普密則是針對個人隱私方面。
3,審核嚴禁度不同:國外密碼產品必須要經過審批才能進入國內市場,商密嚴。
(3)商密成果展擴展閱讀:
有下列行為之一的,由國家密碼管理機構根據不同情況分別會同公安、國家安全機關給予警告,責令立即改正:
1,在商用密碼產品的科研、生產過程中違反安全、保密規定的。
2,銷售、運輸、保管商用密碼產品,未採取相應的安全措施的。
3,未經批准,宣傳、公開展覽商用密碼產品的。
4,擅自轉讓商用密碼產品或者不到國家密碼管理機構指定的單位維修商用密碼產品的。
❹ 「砥礪奮進的五年」成就展中有什麼綠色環保新發明
在「砥礪奮進的復五年」大型成就展制上,一系列環保創新產品和展現生態文明建設的展品,讓觀眾們感受到綠色發展取得的輝煌成就。在第六展區智能飲料瓶回收機的展示現場,把廢棄的飲料瓶放進機器,根據瓶子大小,使用者可以收到5分或1毛錢,只要輸入手機號或刷卡,錢就可以返回到手機賬戶或公交一卡通里。
生態文明建設,全民在行動。五年來,我國能源資源利用效率大幅提升,2012年至2016年,我國單位GDP能耗累計下降20.9%,累計節能10.2億噸標准煤,約佔全球節能量的80%。發展綠色產業、生態保護和修復都取得重大進展。
❺ 我的職業設計-活動准備-分組活動-成果展示
一、確定主題,制訂計劃,開展綜合性學習。開展語文綜合性學習,首先要讓學生學會確定研究主題,制訂好實施計劃。而主題的選擇要注重與實際生活的聯系,與自我愛好的聯系。實際上,語文綜合性學習的主題、方案、計劃以及具體實施,最好自始至終由學生自己完成。高年級學生已具備一定的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例如在五年級上冊「遨遊漢字王國」這一綜合性學習中,讓學生瀏覽本組活動提供的閱讀材料的前提下,分組擬訂活動計劃,每組圍繞一個問題,如:搜集字謎、編寫字謎、查找體現漢字諧音特點的古詩、歇後語、對聯、笑話、搜集有關漢字來歷的資料等等,進行分工,人人參與,活動。在近一周的實踐活動後,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同學們展示出了各自勞動所得:有的學生找到了許多著名作家的書法作品以體現漢字的有趣;有的學生摘抄字謎、笑話、歇後語、自編字謎;還有的持更改錯字本記錄了全班同學近一周來的錯字,呼籲同學們消滅錯字;更有的找來了古代漢語想給大家介紹漢字演變的過程,通過手抄報、書法、記錄本、猜一猜、對一對等等形式展現出來了。學生們在參與中感悟,在感悟中提高了交流、合作、探究的能力。當然,在這一過程中,教師的引導是極為重要的。教師要對每次語文綜合性學習要有一個正確的定位,在此基礎上積極引導學生確定研究主題,制定計劃。二、成果展示,豐富學習。每次到了綜合性學習的展示階段,總是學生最激動的時刻。由於有了詳盡的、周密的計劃,綜合性學習開展得有條不紊,熱鬧非凡。特別到了展示階段,我既「命題」——各組必須匯報的學習成果,也進行「自選題」——各組根據自己的優勢,選擇豐富多彩的方式進行展示。例如在五年級下冊「走進信息世界」這一綜合性學習中,同學們就怎樣正確利用電視、網路等媒體的問題辯論,題目有《小學生上網聊天好處多還是壞處多》等非常現實的問題。正反雙方辯論激烈,有理有據。又如,在六年級上冊「輕叩詩歌的大門」這一綜合性學習中,學生各學習組必作的展示為——參加「詩歌朗誦會」、「製作書簽」進行活動小結。幾乎每一組都進行了充分的准備,採用朗誦、鑒賞、介紹、評價等等形式與老師、同學分享自己小組的學習成果。在活動過程中,學生語文口語交際能力、創造能力、合作探究能力都有了很大的提高,共同分享了活動的快樂與成功。這樣的匯報方式,學生很喜歡,因為可以根據自己的特長展示自己小組的活動特色,還可以品嘗到一回綜合性學習的成果大餐,了解、吸納別組的學習成果擴充自己的視野,豐富自己的認識。三、將口語交際、習作融於綜合性學習中。聽說讀寫能力的培養是語文教學的基本訓練要求,綜合性學習的過程就是聽說讀寫能力的整體發展過程。在綜合性學習的過程中,教師可以根據教學內容和教學任務的不同,把聽說讀寫巧妙地融合到活動中。例如在「走進信息世界」為主題的綜合性學習中,讓學生正確運用所得的信息進行研究,學寫簡單的研究報告。我們開展了「我們與周圍環境」的實踐活動,首先引導學生圍繞本次活動的內容,討論活動的意義、目的、任務;接著指導學生成立調查小組,指定切實可行計劃,明確調查的途徑;然後各小組圍繞一個專題進行調查;最後把調查的結果寫成調查報告、建議書、表揚稿、手抄報等形式展示出來。在活動中各組成員積極投入,深入實踐,發現了許多問題,對我們的環境有了更深的認識。他們寫了《假如我是化工廠廠長》解決了將如何處理化工廠排出的污水問題;寫了《小魚說我要走了》告訴人們要愛護水資源等文章。在這次活動中,學生不僅深層次的學到了調查的方法,鍛煉了寫作的能力,還提高了收集和處理信息資料的能力,懂得了運用各種方式展示調查結果。學生們的語文綜合能力在綜合性學習中得到了提高。還有,在「輕叩詩歌的大門」綜合性學習中,孩子們在詩海拾貝的實踐過程中,已經有了寫詩的熱情和沖動,很想親自試一試。為了滿足孩子們的這種願望,先帶領學生品析賞讀詩歌《致老鼠》、《爸爸的鼾聲》幾個閱讀材料,孩子們對這兩篇兒童詩特別感興趣,教師還可以准備一些好玩而富有情趣的詩歌,如《雲》、《風》、《雨滴》、傅天琳的《我是男子漢》、英國著名兒童詩人米爾恩的《小山上的風》等,讓孩子們有選擇地品讀朗誦,說說各自的喜歡理由,談談詩歌的創作技巧,品味它們巧妙獨特的構思,漸漸地,孩子們更深的領會到了寫詩的一些小竅門,巧用比喻、妙用擬人、運用誇張、大膽想像、運用假設等。同學們躍躍欲試,大膽創造,同學們寫的詩雖然稚嫩,粗糙,但都發揮了大膽的想像,寫出了童真童趣,抒發了自己的真情實感。我想只要學生勇於創作,樂於抒發即可。他們的能力,他們的水平,一定會隨年齡的增長,知識的增加而不斷提高。四、綜合性學習重視多角度評價。綜合性學習的評價應著重考察學生的探究精神和創新意識,尊重和保護學生自主合作、大膽探究的積極性。因此,語文綜合性學習除了教師的評價之外,的要讓學生開展自我評價和相互評價,而且要把它作為主要的評價方式。教師一定要鼓勵學生運用多種方法,從不同角度進行多樣化的探究,力求使評價成為激發學生參加活動的興趣和學習積極性的手段。實踐證明,語文綜合性學習評價課,不僅是對一次學習活動的比較全面、客觀的評價,更是對所要探究問題的延伸和擴展。綜合性學習是語文教科書的延伸和重要補充,對語文教科書具有很強的、無可替代的補償作用。如果說教科書注重的是知識,那麼綜合性學習應側重綜合語文能力的形成發展。綜合性學習應來源於生活,從現實生活中汲取營養,綜合性學習是學生多種學科知識、技能以及道德文化涵養、人格養成等多方面的有機結合,是語文實踐活動的高級運用和表現,也是聽說讀寫、思維、想像以及創造性品質的最佳整合方式,是現代社會發展對語文教學的要求,也是語文教學更好地貼近生活的體現。
❻ 中國國際核工業展覽會開幕,都有哪些新成果展示
“這個展覽會,展示了中國完整的核科技工業體系和自主創新成果。 ”其中,中核集團、中國廣核集團等國內展商重點展示“華龍一號”、高溫氣冷堆建設等取得的新進展,海上浮動核電站、電子束輻照處理工業廢水技術等科技創新成果,以及核技術應用在抗擊疫情中發揮的重要作用。西屋電氣、法國原子能委員會等國際參展單位全面系統展示在核電、核燃料、儀器儀表、裝備製造及核技術應用等領域的最新成果和創新能力。 我們祖國的發展越來越強大,為大家創造了美好的幸福生活。
❼ 改革開放成果展作文
改革開放30周年時,穿衣、吃飯、住房、交通,都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改革開放前,衣:由於經濟發展水平較低,商品供應嚴重匱乏,人們買衣服要憑布票,且數量有限,色彩和樣式單調。大家都穿著千篇一律的灰色中山裝或藍色解放裝,被形容為「藍色的海洋」。改革開放後,隨著物質的豐富和思想的解放,人們的衣著變得豐富多彩,不少人穿上名牌服裝或時裝,服飾已不僅僅是禦寒的工具,更是人們顯示風度、展示個性的方式。
改革開放前,食:食物匱乏、單調,人們的營養嚴重不足,有些農村甚至沒有解決最基本的溫飽問題。改革開放後,十幾億人民的吃飯問題基本得到了解決。人們不但能「吃飽」,還要「吃好」,講究營養均衡,粗細搭配,綠色食品等科學衛生的概念也日益深入人心。
改革開放前,住:人們的居住條件較差。改革開放後,不僅人均居住面積大,而且室內裝修和居住環境也有明顯的改善。
行: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交通條件有了明顯的改善,鐵路、公路和航線的增長都很快。
自1978年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經濟已持續高速發展了30年。到目前為止,沒有任何一個國家能以11%的年增長率高速度持續維持30年,中國是一個奇跡。以西方工業化發展道路在看,會出現經濟循環,中國好像打破了此經濟循環的命運,一直持續發展且沒有減慢的跡象。
1978年,以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為標志,共和國做出了決定國家前途命運的關鍵抉擇,改革開放開始,古老的中國發生了歷史性的巨大變化。
到2008年,改革開放成功持續,回顧這30個年頭,中國經濟社會實現了前所未有的大突破、大跨越和大發展;思想不斷解放,觀念不斷更新。
我們一起重溫歷史:第一個經濟體制改革方案的推出,第一個建立新聞發言人制度的中央機關,第一個股份制企業的誕生,第一個獲得國際大獎的中國影片,第一個在國內舉辦的外國時裝展,第一部行動電話的問世……許多現在看來已經成為基本常識的「新生事物」,在當時曾經引起多麼劇烈的震動。
中國的一代代領導人,為我們的祖國勾畫了一幅宏偉的藍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