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紫砂壺鑒別真假有哪些方法
紫砂壺,曾是中國特有的手工製造陶土工藝品,現也有機器大批量製造的。製作原料為紫砂泥,原產地在江蘇宜興,又名宜興紫砂壺。如何鑒別真假紫砂壺,今天就教大家幾種方法。
一看,真紫砂壺的紋理清新、圓潤,視覺有亞光的效果,有眾多分布均勻的細小類似金屬光澤的顆粒(紫砂顆粒)。有的手工壺內壁,有從中心圓點向四周的放射狀線,屬於加工工藝過程中形成的。用普通陶土仿冒的紫砂壺色澤暗淡,而且很少有光彩,內壁也沒有放射狀線(這叫「推牆刮底」工藝)。正品紫砂壺除了壺底款,蓋款,還有把款的印章。
二摸,真紫砂壺摸上去的手感細膩但不打滑,假紫砂壺手感粗糙,或者打滑;例如普通陶土的手感粗糙,瓷器的手感初摸打滑,如果稍用力按壓摩擦就手感發澀。這是由於分子結構不同的表現。
三轉,轉動壺蓋,真紫砂壺的壺蓋轉動靈活流暢,並發出輕微「絲絲」或者「沙沙」的悅耳的聲音,陶土的假「紫砂壺」則發出沉悶的「哧啦哧啦」聲音。瓷器轉動的時候手感發澀。這些區別都和第二條所說的分子物理結構原因一樣。
四聽,用蓋子輕敲壺體,盡管有人不贊成這么做,但是這點非常有效。真紫砂壺敲擊的聲音清脆悅耳,聲音短暫,敲擊結束聲音立刻停止;普通陶土的假紫砂壺,敲擊聲音沉悶渾厚短暫;瓷器敲擊的聲音比紫砂的更加清脆有點像金屬撞擊的聲音,一般人不好區分。但是有一點非常明顯的區別就是,瓷器的聲音波長明顯,敲擊結束後,聲音仍然持續數毫秒,而真紫砂是立刻停止。
五證書,一般正品的紫砂壺都有製作者的手寫證書,證書通常為宣紙,毛筆書寫,書法俊秀,這是因為,書法是一個好的工藝師的必修課,好紫砂壺的增值更多體現在書法和繪畫的技藝上,加蓋印章。印章的落款與紫砂壺底的落款一致。
六試水,水澆在真紫砂壺上面,不會形成明顯的水珠,水是比較均勻的一片,然後沒多久就逐漸被紫砂吸收。這個與紫砂多孔的物理結構有關,紫砂具有2%的吸水性。但是水澆在陶土的假紫砂和瓷器上面,都是明顯隆起的水珠滯留,直到最後風干。
注意事項:
紫泥確實是宜興得天獨厚的原料,它在成份上俱備了制陶所必須的化學組成及礦物組成。從顯微觀察發現,紫泥主要礦物為石英、粘土、雲母和赤鐵礦。在使用時要小心謹慎,特別是在洗茶具時要小心,同時要注意保養紫砂壺,還要注意泡茶時不要採用一壺多泡的方法。
Ⅱ 鑒定紫砂壺真偽得方法
紫砂壺首先要保證泥料純正。因此泥為根本,只有泥料好,其它各項才有價值。鑒別純正的紫砂壺首先學會三步:一看 二聽 三摸。
一、看顏色:純正紫砂的顏色,不論紫色、黃色、紅色或者是兩者之間的顏色都應有玉石般的韻味,其光質為黯然之光,象上了油一樣,越擦越潤,不能上臘,不能拋光,可參考老玉石的材質效果,材質越稀有、越有價值,因為資源有限。 </A> 二、聽聲音:紫砂壺是陶之上品,所以壺的聲音是陶的聲音。泡茶以後,聲音沙、啞、沉,不能象金屬聲或者瓷器那麼脆聲,聲音沙啞說明材質透氣性好,內部不結晶,能保持茶的香味,不易變味。 三、手感:紫砂壺的手感應具光滑圓潤、舒坦,雖有顆粒但很圓潤,紫砂顆粒一般以32目-60目為適宜,通過傳統手工加工,石磨碾粹的砂粉其手感和機器加工出來砂粉的手感是不同的。 四、養壺效果:好的紫砂,通過養壺泡茶少許,然後用於布乾擦就能看出啞光色質,油性很重,時間養的越長,色質越深沉,古樸,直至產生壺之靈氣,與人通性情。 紫砂壺第一講究紫砂材質,講究砂質的效果,紫砂礦岩從礦石風化到顆粒狀,然後用石磨碾成帶有顆粒的粉沫,加水練成熟泥,製作茗壺,這種原始的泥料加工方法,能很好地保持砂壺的透氣性,使其日用功能良好,優良的材質顆粒效果使壺的音質為深、沉、沙、啞。砂料最佳的顆粒為32目-60目。原始的加工方法,可使砂壺產生圓滑、舒適的感覺。紫砂壺的表面不論偏紫、偏紅、粉紅、豆紫等,養壺不久都應有象上油的感覺,不能枯、乏,顯得沒有活力象老人的皮膚。 紫泥應紫里泛青、泛紅,紅泥應紅而不艷,本山綠泥應黃里發青。過去茗壺的顏色與龍窯的氣氛有關。龍窯燒制的茗壺的顏色與龍窯的氣氛有關。龍窯燒制的茗壺,一般斷面發黑。 純正的紫砂材質,是紫砂壺造型設計的前提,充分利用材質的特點、顏色,表達紫砂的材質美、造型藝術美、日用功能美。現代人生活水平的提高,講究健康長壽,無毒、無害的純正紫砂茶具更會被人們所青睞。 紫砂壺的造型無論是傳統還是現代,非常講究其點、線、面的美感。講究壺體整體的設計完美、新穎,要求製作人員以人為本,加以人性設計。壺體講究氣度,講究合理的壺咀、壺把、壺鈕的功能搭配協調。, 對於愛壺者而言,首先分清壺的製作,是全手工或是手工壺,觀觀察壺體的造型是否優美,有無作品個性。壺體結構搭配是否協調,這是關鍵,如果是光貨表面是否平滑,咀把過渡是否自然,做工是否精細、干凈、利落。 其次觀察出水是否流暢、干凈,把子是否省力,蓋子是否緊密。
光貨造型在傳統觀念上,同一把造型外輪廓曲線有差之毫釐,失之千里之說。光貨造型或豐滿、或清秀、或粗獷、或剛毅,給人感覺 "圓、穩、勻、正"。 現代陶藝手法製作的茗壺,講究形體的藝術趣味,在不規則中求穩重,變化之中求規律,充分顯示作品的靈氣,講究作品的藝術效果,追求返樸歸真的意境。從原有的壺藝法則中變成無法,充分享受美的感覺。 花貨是自然界中的自然形態、現實生活中的各種素材加以提煉裝飾,古代花貨中尤以供春壺、魚化龍最為出神入化,現代作品如始祖等、花貨講究精神,講究提煉,講究變化,作者必須有豐富的藝術想像力,並且能夠舒適的把玩,一把好的花貨作品必須形好、工好、藝術構思好、日用功能好,燒制效果好。
Ⅲ 怎麼鑒別紫砂壺真假
一看,真紫砂壺的紋理清新、圓潤,視覺有亞光的效果,有眾多分布均勻的細小類似金屬光澤的顆粒。有的手工壺內壁,有從中心圓點向四周的放射狀線,屬於加工工藝過程中形成的。
二摸,真紫砂壺摸上去的手感細膩但不打滑,假紫砂壺手感粗糙,或者打滑;例如普通陶土的手感粗糙,瓷器的手感初摸打滑,如果稍用力按壓摩擦就手感發澀。這是由於分子結構不同的表現。
三轉,轉動壺蓋,真紫砂壺的壺蓋轉動靈活流暢,並發出輕微「絲絲」或者「沙沙」的悅耳的聲音,陶土的假「紫砂壺」則發出沉悶的「哧啦哧啦」聲音。
四聽,用蓋子輕敲壺體,盡管有人不贊成這么做,但是這點非常有效。真紫砂壺敲擊的聲音清脆悅耳,聲音短暫,敲擊結束聲音立刻停止;普通陶土的假紫砂壺,敲擊聲音沉悶渾厚短暫;
瓷器敲擊的聲音比紫砂的更加清脆有點像金屬撞擊的聲音,一般人不好區分。但是有一點非常明顯的區別就是,瓷器的聲音波長明顯,敲擊結束後,聲音仍然持續數毫秒,而真紫砂是立刻停止。
五證書,一般正品的紫砂壺都有製作者的手寫證書,證書通常為宣紙,毛筆書寫,書法俊秀,這是因為,書法是一個好的工藝師的必修課,好紫砂壺的增值更多體現在書法和繪畫的技藝上,加蓋印章。印章的落款與紫砂壺底的落款一致。
六試水,水澆在真紫砂壺上面,不會形成明顯的水珠,水是比較均勻的一片,然後沒多久就逐漸被紫砂吸收。
(3)倪新安紫砂壺證書真偽擴展閱讀:
選購方法:
紫砂壺既是一種功能性的實用品,又是可以把玩、欣賞的藝術品。所以,一把好的紫砂壺應在實用性、工藝性和藝術性三方面獲得極高的肯定。壺藝愛好者在選購紫砂壺時,不妨就以下幾點加以斟酌:
實用功能是指其容積和容量,壺把便於端拿,壺嘴出水的流暢,讓品茗沏茶得心應手。因此,選購紫砂壺應依據個人的飲茶習慣,選擇壺的容量,壺嘴出水的順暢,壺把執握的舒適等等。
一把好的紫砂壺除了壺的流、把、鈕、蓋、肩、腹、圈足應與壺身整體比例協調,點、線、面的過渡轉折也應清晰與流暢。還須審視其「泥、形、款、功」四方面的水準。
Ⅳ 紫砂壺有手寫的證書嗎,會是假了嗎
證書不重要,我買壺從不看證書。因為名氣大的人做的壺我們也不一定買得到。紫砂壺關鍵要看泥料。做工。學習看證書不如學習怎樣看泥料這才是重點。
Ⅳ 倪新安紫砂壺都是假的嗎
所謂別人稱買的某某的紫砂壺都是假的,可能一部分人在一些廉價的平台,花幾十或幾百買的,畢竟他們是高工,平均一兩天做一把精品壺,成品率就先放在一邊,拋去泥料,工錢,他們再賺點,所以價格太低的不可能是大師藝人自己做的。所以買壺一定要找好路子,有信的過的人和平台。
Ⅵ 今天買一把紫砂壺 王紅娟有證書 不知道真假 大概值多少錢 花了五百有沒有買坑謝謝
王紅娟是工藝師,基本就是這個價,差不了太多。
Ⅶ 紫砂壺收藏證書上壺的圖片與實際收到的壺不符,沒有製作日期、檢測報告和購買發票,是真的嗎
這壺是紫砂的,你那壺證書的封面寫著乳香壺那隻是一個封面,這位作者做的每把壺的證書封面都是那樣的。這個製作的日期那就不清楚了。其實壺的證書,檢驗報告沒什麼意義,我買壺從不看那些。我主要看1.紫砂壺的泥料是否紫砂泥具體哪種泥料沒關系2.做工比較得體3.泡茶順手4.能養自己的眼自己喜歡就可以了。
Ⅷ 紫砂壺證書的真假難辨嗎
是挺難的,不過如果不是有收藏價值的話,一般證書都沒多大用處,紫砂壺關鍵要看泥料、做工、學習看證書還不如學習怎樣看泥料,這才是辨別真假的重點。
Ⅸ 紫砂壺證書的真假難辨嗎
紫砂壺的證書建議不要看,因為證書幾乎是所有環節上最容易造假的,沒有技術難度。很多壺是假的但是證書卻是真的,要分辨真假還是要看壺本身。
Ⅹ 紫砂壺真假的「假」有哪些東西造假
化工壺的泛濫更使愛茶愛壺的人士談紫砂色變,寧願舍棄能發茶之色香味的傳統紫砂器具,轉而使用玻璃材質的茶具泡茶飲用,以避其害。
其實這里有一個認知誤區,所謂紫砂壺的真假是分不同類型不同形式存在不同需要而存在的,雖然每一樣都有一個「假」字,但並非凡名為「紫砂壺」者,因其「不真」而不能或不敢碰之。
關於紫砂壺的「假」,無外乎以下幾種:
【新壺做舊,為零容忍度】
因為玩舊壺老壺,基本上是為了收藏把玩,要的就是一個真字,年代不一樣,意味消失殆盡!新壺作偽於收藏而言毫無意義。而歷史上的高彷古壺,隨時代推移,略有一點點價值,可以稍有所容,比如民國彷明清壺等等。
【化工壺,亦為零容忍度】
化工原料雖說在其它材質的食具中無處不在,比如瓷碗瓷碟,但這些東西都是短時盛放,而不是長期泡用。化工料製作的壺與砂鍋,在高溫沸水的長期泡、燉之中,析出有毒化料,偶爾服之,問題還不算大,但長期飲之食之,後果可怕!
名壺秋月泥繪半月
【非原礦料類紫砂陶土(俗稱山外料)所制紫砂壺】
基本上目前市場所售大多如是,尤其是國家限采禁采原礦之後。雖然制壺工匠與壺商都會宣稱自己的才是原礦料,或出自限采之前的家藏,或出自新購盜賣的原礦料。但這種故事聽聽就可以了,能遇上特別誠信的,算你我的福氣,可遇不可求。
享用了真正原礦料所制的壺,要懂得珍惜,小心使用。這樣的好料會越來越少,咱要爭取傳之千秋後代。實際上,在未結原礦料壺之緣時,山外料作為替代品,也不是壞東西,泡茶肯定是沒問題的。
名壺秋月光素西施
【手工壺或者半手工壺和模具壺的區別】
據說製作方法不同,模具壺會破壞紫砂氣孔,使其透氣性喪失百分之六十。這個准確的科研數據如何得出沒有交待,反正於實用性來說,其區別在於品茶者的個人感受。有如三角鋼琴和直立鋼琴的音色豐富度一樣,只有專業琴手可以辯析,我等凡俗之輩聽起來全是一樣的。
當然,於收藏把玩的藝術欣賞角度而言,全手工有著獨一無二的個人品性,難能可貴。或者說,沒有一把全手工是完全一樣的,即使出自同一工藝師。這種獨特性加上手工製作的氣韻神采,甚至小小暇疵,都比製作耗時更少、產量更大的模具壺富於價值。
名壺秋月子冶石瓢
從這個意義上講,愛壺者理當只購全手工壺。所以,這一項的「容假度」應該因人而異,因目的而異。即實用者可以把標准放寬一些,不必太較真;收藏把玩或珍愛者,標准也可以是「零寬容」。好在鑒別是否全手工,貌似比鑒別原礦料要容易一些。
【假證書與假印章】
這種代工壺在市面上也多見,對於這一項,關鍵還是看購壺是為了升值還是出於個人欣賞,為了升值那麼求真是必然的。如果純粹是欣賞壺的做工形態,證書什麼的都是其次,對於一般大眾而言,買壺是飲茶用,沒必要為了一把不知真假名家的壺大量支出,不如只花個幾百元買個各方面都不錯的,使用起來得心應手的真料壺,用著安心、舒心。
名壺秋月曼生石瓢
最後想說明一點,不要一聽說紫砂壺有假,化工料有毒就不敢用紫砂壺了。舍棄這么好的泡茶利器著實可惜,得學會用挑剔的眼光審視壺,根據實用的需求,還是可以買到一把自己心儀的泡茶小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