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為什麼華杯賽在數學奧林匹克賽事中含金量最高
奧林匹克數學競賽或數學奧林匹克競賽,簡稱奧數。1934年和1935年,蘇聯開始在列寧格勒和莫斯科舉中學數學競賽,並冠以數學奧林匹克的名稱,1959年在布加勒斯特舉第一屆國際數學奧林匹克。國際數學奧林匹克作為一項國際性賽事,由國際數學教育專家命題,出題范圍超出了所有國家的義務教育水平,難度大大超過大學入學考試。有關專家認為,只有5%的智力超常兒童適合學奧林匹克數學,而能一路過關斬將沖到國際數學奧林匹克頂峰的人更是鳳毛麟角。2012年8月21日,北京採取多項措施堅決治理奧數成績與升學掛鉤。奧數對青少年的腦力鍛煉有著一定的作用,可以通過奧數對思維和邏輯進行鍛煉,對學生起到的並不僅僅是數學方面的作用,通常比普通數學要深奧些。「全國小學數學奧林匹克」(創於1991年),它是一個「普及型、大眾化」的活動,分為初賽(每年3月)、夏令營(每年暑期)。「全國初中數學聯賽」(創於1984年),採用「輪流做東」的形式由各省、市、自治區數學競賽組織機構具體承,每年4月舉行,分為一試和二試。「全國高中數學聯賽」(創於1981年),承方式與初中聯賽相同,每年10月舉行,分為一試和二試,在這項競賽中取得優異成績的全國約90名學生有資格參加由中國數學會主的「中國數學奧林匹克(CMO)暨全國中學生數學冬令營」(每年元月)。競賽規定編輯(1)一年一度的IMO的東道國由參賽國(或地區)輪流擔任,所需經費由東道國負擔,整個活動由東道國出任主席,由各國領隊組成的主試委員會主持,試題和解答由參賽國提供,每國3—5題(也可不提供),東道國不提供試題,而由東道國組成選題委員會,對各國提供的試題進行評議與初選,主要考慮試題是否與以往的試題重復,並把試題按代數、數論、幾何、組合數學、組合幾何等分類,確定試題難度(A、B、C三級),選擇30題左右。如果這些題有新解法的話,還要求提供原解法以外的解答,譯成英文供主試委員選用。(2)每個參賽團組織一個參賽隊,成員不超過8人,其中隊員不超過6人(是中學或同等級學校學生),正、副領隊各1人,考試分兩天兩試,每試3題,每試4.5小時,每題7分,所以每個選手的最高得分是42分。(3)IMO的官方用語為英、法、德、俄語,而參賽國大約需要26種文字,屆時由各領隊把試卷譯成本國語言,並經協調委員會認可。度卷先由各國的正、副領隊評判,再與協調委員會協商(每個協調員負責一個試題的評分),如有分歧,由主試委員會仲裁,協商工作是在信任與友好的氣氛中進行的。(4)IMO的獲獎人數約占參賽人數的一半,評獎根據分數段評出一、二、三等獎獲得者,其比例平均為1:2:3。此外,主試委員會還可因在某個試題上作出了非常漂亮(指思路簡捷巧妙,有獨創性)或在數學上有意義的解答的學生給予特別獎。為避免再次出現1980年那樣的中斷,IMO設立一個專門的委員會(有的譯為場所委員會)負責確定各屆的東道主。按IMO的規定,每一屆的東道主必須向上一屆的所有參賽國發出邀請,而新參加的國家則應當向東道主表明參加的意願,再由東道主發出邀請。東歐外的國家中,第一個加入的是芬蘭(1965年第7屆),接著法國、英國、義大利、瑞典、荷蘭等也都在60年代陸續加入。1974年,美國、越南加入。此後,參加國逐年增加,並遍布歐、美、亞、非及大洋洲,IMO才成為名副其實的全球性的數學大賽。1988年第29屆,根據香港的建議,IMO首次設立了榮譽獎,獎給那些雖然未得金、銀、銅牌,但至少有一道題得滿分的選手。這一措施,大大調動了各參賽國及其參賽選手的積極性。IMO的精神就是奧林匹克精神:「重要的不在於取勝,而在於參加。」據此,自1983年第24屆以來,雖然每一個代表隊(6個人為組員)都計算自己的總分,且知道按總分的順序排在多少名,但組織委員會不向團體優勝者頒獎,因為IMO只是個人的競賽,不是團體的競賽。1981年第22屆,美國是IMO的東道主。美國數學奧林匹克委員會主席格雷策發信邀請我國參加,中國數學會復信同意參加,後因故未能成行,只派了當時在美的訪問學者作為觀察員參加了。到了1984年,在寧波召開的中國數學會首次普及工作會議上,確定1985年派兩名選手參加第26屆IMO,以了解情況、取得經驗。由於選拔時間倉促,只指派了北京、上海各1名優秀學生參加。結果有1人得三等獎,兩人平均成績與以色列第17位,兩人總分則排在32位。1986年起,我國均派6名選手參賽。我國選手的輝煌成績,極大地激發了千百萬中學生學習科學文化知識的熱情,也極大地增強了中國人的民族榮譽感。如果是全國比賽的話,必須要在本省獲得一個好成績,就是本省的數學競賽要過初賽復賽,進入省隊,然後才有機會去全國參加比賽。數學的話估計也要省賽區是一等獎才可以吧。具體可以查閱往年資料。總之是省推薦的,你需要有過硬的數學成績才行。當然只學習課堂上的知識是遠遠不夠的,你要買些奧數的書來研究學習才行,如有培訓班就更好了。
『貳』 奧杯賽作文大賽的含金量和數學的一樣
兩岸四地少年兒童數學邀請賽的參賽人數非常少,不過2009年夏季,深中和育大聯合,用這個比賽招生。
所以今年6年級參賽人數有1千多人,而其他年級不到百人。
「兩岸四地」華羅庚金杯精英賽是只有華杯賽一等獎的獲得者組隊參加。
09年的時候深中的招生參考了兩岸四地少年數學邀請賽的成績。邀請賽水平不高,往年每年參賽人數都很少,今年6年級參賽人數多是因為大家知道這是深中的招生考試
含金量高的是華杯賽,其次是希望。希望杯因為這兩年漏題多而被貶。華賽只有小學組和初中組,小學組5、6年級參加,初中組就只有初一。希望杯是小學3、4年級就可以參加,一個年級一個組別,一直到高二
還有不明白的可以進群里問,89339078,深圳小升初家長群
『叄』 華杯賽和希望杯,哪個含金量高
其實我覺得華杯賽得一等獎的幾率還是不小,但平時必須花出去成堆的時間去刷題。就拿我來說回吧答,花了一個多學期的所有周末節假日去刷題,練習,然後在比賽時解出了最後一道題,獲一等獎。然後隔一段時間參加希望杯,拿了銀獎。但值得注意的是華杯一等獎在我們那機構有十幾個,但是銀獎就我一個人,可見哪個含金量更高了。
『肆』 在成都華杯賽,希望杯,國奧賽哪個的含金量最高
比較出名的有華杯賽、國奧賽、少文杯、希望杯、世奧賽和世少奧。「含金量」最高的還應屬:華杯賽,國奧賽和少文杯。小升初的時候大家所說的「雙一」的一個「一」指的就是華杯賽成都賽區決賽一等獎,另一個一就是指的國奧賽。而少文杯的獲獎選手可以直接進入華杯賽決賽,這對於很多同學來說又多了一個機會。
『伍』 小學奧數有哪些杯賽 比較有含金量的是哪個
華羅庚杯賽(一個小時十題)
奧林匹克數學競賽
這兩個奧數比賽是比較有含金量的
『陸』 五大奧數杯賽的獲獎比例究竟有多大
首先初賽就是20%的人入圍,決賽又是只有前面百分之20左右獲獎,所以很難的,很多孩子都是一直在外面補習的,我侄子就一直在精+銳上奧數
『柒』 「華杯賽」獎項為什麼具有奧數賽事最高含金量
華杯賽是奧數競賽裡面難度最高的一個,這也決定了它的價值更高。華杯賽的證書含金量也比希望杯稍高,那麼華杯賽到底為何成為能在奧數賽事中擁有如此高的含金量:
1、華羅庚金杯少年數學邀請賽(簡稱「華杯賽」)是為了紀念我國傑出數學家華羅庚教授,於1986年始創的全國性大型少年數學競賽活動。華杯賽堪稱國內小學階段規模最大、最正式也是難度最高的比賽。第一屆華杯賽在人民大會堂頒獎,其權威性可見一般!
2、「華杯賽」是唯一一個具有初賽、決賽、總決賽三輪嚴格選拔的全國性數學賽事。所以導致進入復賽人數偏少、獲獎人數有限,正是具有正規和科學的選拔模式,嚴格和權威的培訓制度,才使「華杯賽」獎項含金量更加高水準。
3、「華杯賽」是唯一一個具有多項與賽事配套活動的系列數學競賽活動品牌。「華杯賽」全國總決賽參賽城市代表隊超過100多個,由CCTV現場直播賽事全過程;將競賽變成一個真正讓學生參與數學活動、解決數學問題和喜歡數學學科的數學盛會。
4、華杯賽作為目前全國最權威的小學數學比賽,備受各地區各重點中學的認可。
『捌』 鳥巢杯證書含金量高嗎
鳥巢杯證書含金量是很高的,榮譽是很值錢的,一定要好好保管
『玖』 各種杯賽證書含金量(知道為什麼奧數會這么火了吧)
小升初競爭有多激烈我不說各位家長也了解了。要想得到名校的垂青那還真是不比高考輕松,但是也有那些實力超強的牛孩,還沒考試已經拿到了免考金牌!有些家長可能有些不以為然:比賽證書和獎杯我家也一大堆,就是沒有哪個學校給我來「密電」!這里大家存在一個誤區,不是所有證書和獎杯都好用,名校認定有含金量的獎杯只有那麼幾個,給大家做一個分析表,一看便知!以下僅供參考! 杯賽名稱 排行情況 補充說明 參賽建議 國際奧林匹克競賽證書(金銀牌)免考金牌拿了這個證書,您就坐在家裡等名校校長的電話吧,他們會搶著要您的孩子去上學,不但全免各種費用,還會許以不菲(幾萬都有可能)的獎學金。 華羅庚金杯競賽證書TOP-1而華羅庚金杯競賽的獲獎證書,又是奧數證書中的大哥大,拿了金銀牌就是直接被名校錄取,不帶任何附加條件,名校校長的條件就是您一定要帶孩子去,可以減免各種贊助費學費。 建議:想參加,可人家不帶您的孩子玩,不是很優秀,就別想這個 希望杯、走進美妙數學花園證書TOP-2目前比較流行的希望杯、走進美妙數學花園能力展示活動金銀牌都是非常有分量的,放在孩子的簡歷中,絕對吸引老師的眼球,甚至有可能被老師破格錄取。而銅牌雖然不太可能被立刻錄取,至少也會被老師注意,不至於淹沒在一堆英語證書中。 建議:有機會就去考,沒拿獎也沒關系,至少在簡歷里寫明:參加第幾屆希望杯競賽並進入復賽。 春蕾杯作文競賽證書TOP-3作文競賽本身就不多,而春蕾杯作文競賽就是其中比較權威的,小學生大多不愛寫作文,但寫作又是一項基本功,該證書比較管用,會讓老師對您的孩子另眼相看。 建議:先修煉再參加,要不很丟人的 科技英語競賽證書TOP-4科技+英語,這就是噱頭。這個證書可以當科技特長生被錄取,想想,很管用吧,但拿到手不容易 說明:火力越強,越難考,慎重啊 劍橋中學證書TOP-5「劍橋」二字就是金子招牌,權威性不得質疑,「中學」二字就說明有難度,五級體系很健全和科學,考這個證書,絕對管用,但難度很大。 建議:如果孩子有足夠的能力,可以去考,絕對吸引重點中學校長。比前面那些英語證書強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