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美國為了鞏固獨立戰爭所取得的成果而頒布的憲法的具體名稱叫什麼
1787憲法
② 美國1787年憲法是否鞏固了獨立戰爭的成果
是
制定背景
A.美國獨立戰爭後,建立起來聯邦制的國家,政治上的鬆散狀態無法形成強有力的中央政府來穩定統治秩序,保護國家的利益與主權。
B.面臨既要加強中央集權,又要確保共和制的新問題。
C.1786年的謝司起義,使聯邦制的統治者迫切要求強化資產階級權利,完善資產階級統治制度。
1787年憲法規定美國是一個聯邦制國家,聯邦權力高於各州權力,採用行政、立法、司法三權分立,相互制衡的原則,肯定了資產階級民主共和政體。憲法強調加強國家權利,又在權利結構中突出「分權與制衡」的原則,以避免權力過於集中,體現了一定的民主精神。政府結構必須能使各部門之間有適當的控制和平衡。使權力為公眾福利和正義目的有效行使其管理職能,同時又保持對權力的優良控制,實現公共權力與公民權利的平衡,管理與控權的動態平衡,是分權和制約的歸宿。通過分權、制約最終達到平衡,是憲政的最終目標。 憲法確認了有限政府原則。它與法治原則相聯系,即聯邦政府的權利要受法律限制,不能超越法律規定的限度
根據這部憲法,美國成為一個擁有統一的中央政權的聯邦,以代替過去鬆散的邦聯。雖然各州仍保有相當廣泛的自主權,但新憲法使聯邦政府的權力大為加強。在當時的歷史條件下,這有利於鞏固北美獨立戰爭的成果,促進資本主義的發展。
③ 鞏固美國獨立戰爭勝利成果的法律文獻是
1787年憲法鞏固了美國獨立戰爭勝利成果。
美國獨立戰爭的勝利,對歐洲大陸及拉丁美洲地區的現代資產階級民主主義革命起了推動作用。它結束了英國的殖民統治,實現了國家的獨立,確立了比較民主的近現代政治體制,對以後歐洲和拉丁美洲的革命也起了推動作用。
美國獨立戰爭沒有解決土地問題,也沒有解決奴隸制問題,使得獨立後的美國南北方朝著兩種不同的經濟道路發展,最終導致美國內戰(南北戰爭)的爆發。
獨立戰爭的勝利,使美國擺脫了英國的殖民統治,實現了國家的獨立,確立了比較民主的政治體制,並為拉丁美洲各國人民的民族獨立運動樹立了榜樣,推動了18世紀的歐洲革命。
《獨立宣言》(受啟蒙運動的影響)、1787年憲法及其所確立的新型政治體制(聯邦共和制)與三權分立,是人類文明的可貴遺產。
④ 遼沈戰役的重要成果是什麼
解放了東北全境,使全國的軍事形勢出現了一個新的轉折點,從此,人民解放軍不僅在質上佔了優勢,而且在數量上也佔了優勢,遼沈戰役的勝利,使得人民解放軍擁有了一個穩定的戰略後方,為後面兩大戰役的勝利創造了有利的條件。
⑤ 解放戰爭時期三大戰役的主要成果
為新中國成立奠定堅實的基礎
⑥ 渡江戰役的重大成果是什麼
渡江戰役,人民解放軍傷亡6萬餘人,殲滅國民黨軍11個軍部、46個師共43萬餘人,解放了南京、上海、武漢等大城市,以及江蘇、安徽兩省全境和浙江省大部及江西、湖北、福建等省各一部分,為而後解放華東全境和向華南、西南地區進軍創造了有利條件。
⑦ 平津戰役的成果及意義
平津戰役歷時64天,東北野戰軍和華北軍區部隊成功地將國民黨軍傅作義集團抑留於華北地區,進行戰略包圍和戰役分割,予以各個殲滅,並以軍事壓力與政治爭取相結合,實現了對北 解放天津
平守軍的和平改編。此戰,人民解放軍以傷亡3.9萬人的代價,殲滅和改編國民黨軍1個總司令部、1個警備司令部、3個兵團部、13個軍部、50個師(包括在戰役中重建和新建的部隊)及非正規軍4個師,共52.1萬人(其中俘敵232510人、斃傷29790人、投誠8700人、改編25萬人),基本上解放了華北地區。平津戰役連同遼沈戰役、淮海戰役的勝利,是毛澤東關於戰略決戰思想的偉大實踐,使國民黨喪失了三大精銳戰略集團,國民黨軍主力和精銳師團共約160萬餘人全部被殲。長江中、下游以北的廣大地區被解放軍佔領,國民黨的統治基礎發生了根本動搖,為解放戰爭在全國勝利奠定了鞏固的基礎。從此,中國人民革命戰爭已經取得了決定性的勝利。
平津戰役是解放戰爭中具有決定意義的三大戰役中的最後一個戰役。
平津戰役,是解放戰爭戰略決戰三大戰役中最後一個戰役,此役共殲滅、改編國民黨軍52.1萬人,人民解放軍傷亡3.9萬餘人。這一偉大勝利,是軍事打擊和政治爭取相結合的結果。使悠久的文化古都北平和工商業大城市天津回到人民手中,並從此寫就新的歷史篇章。
⑧ 拿破崙執政時期為鞏固革命成果採取了哪些措施如何評價拿破崙
以實現穩定為首要目標,順應了克服混亂,鞏固大革命成果的客觀歷史潮流。
內容:①採取一系列發展資本主義經濟的措施,鞏固資產階級統治。
②法制建設:頒布維護資產階級利益的《法典》,將革命成果用法律的形式固定下來。
「我的英名並非建立在四十次勝利的戰役上,也不是由於我使得萬邦臣服。滑鐵盧戰役就足以抹煞對那麼多勝利的回憶… … 永不湮沒的是我的法典… … 由於條文簡明扼要,我的法典遠比以往任何法典更可行,更有效。」———拿破崙
正因為如此,拿破崙法典至今仍在使用。200年來,法國經歷了王朝復辟,四次共和國和一次帝國的動盪,城頭變幻大王旗,但是,《拿破崙法典》卻始終屹立不倒。這充分表明了《拿破崙法典》的生命力。《法典》確立了資本主義社會的立法規范,是資產階級國家的第一部民法典,它的立法精神和原則為後來許多歐洲國家效仿。
3、拿破崙的對外戰爭及其性質
第一階段(1800-1810)多次打跨歐洲封建君主及其聯軍。
評:捍衛了法國大革命的成果,又把大革命的思想和精神帶到法軍所到之處,動搖了歐洲的封建統治,防止了波旁王朝的復辟。
對外打擊反法同盟,在初期是具有正義性質的民族戰爭,指導學生看課本《極盛時期的拿破崙帝國》指出拿破崙打到哪裡,實則資本主義便開始滲透到哪裡。
拿破崙成為歐洲的主宰,它力圖要建立歐洲大陸體系,為實現此目的,他開始擴大戰爭。這樣他的對外戰爭就轉化為侵略性質。損害了被侵略國家的主權和人民的利益。
第二階段 發動大規模的對外戰爭。侵入西班牙;侵入作俄國。
1813年秋天,萊比錫大決戰,法軍慘敗,帝國瓦解。(性質分析:被德意志人稱為是民族之戰)
1814年反法聯軍進入巴黎,拿破崙退位,被流放。也因戰爭而聞名於世。
思考:拿破崙為什麼失敗?
拿破崙帝國覆亡的原因:拿破崙是資產階級代表,有其時代和階級的局限性。①勝利助長了侵略爭霸野心。②侵略戰爭威脅了歐洲國家主權和人民利益,激起了歐洲民族意識的覺醒。③連年戰爭使法國國內矛盾激化經濟困難,④其根本原因是當時歐洲大陸的封建勢力遠遠大於資產階級勢力。
⑨ 拿破崙執政時期為鞏固革命成果採取了哪些
以實現穩定為首要目標,順應了克服混亂,鞏固大革命成果的客觀歷史潮流.
內容:①採取一系列發展資本主義經濟的措施,鞏固資產階級統治.
②法制建設:頒布維護資產階級利益的《法典》,將革命成果用法律的形式固定下來.
「我的英名並非建立在四十次勝利的戰役上,也不是由於我使得萬邦臣服.滑鐵盧戰役就足以抹煞對那麼多勝利的回憶… … 永不湮沒的是我的法典… … 由於條文簡明扼要,我的法典遠比以往任何法典更可行,更有效.」———拿破崙
正因為如此,拿破崙法典至今仍在使用.200年來,法國經歷了王朝復辟,四次共和國和一次帝國的動盪,城頭變幻大王旗,但是,《拿破崙法典》卻始終屹立不倒.這充分表明了《拿破崙法典》的生命力.《法典》確立了資本主義社會的立法規范,是資產階級國家的第一部民法典,它的立法精神和原則為後來許多歐洲國家效仿.
3、拿破崙的對外戰爭及其性質
第一階段(1800-1810)多次打跨歐洲封建君主及其聯軍.
評:捍衛了法國大革命的成果,又把大革命的思想和精神帶到法軍所到之處,動搖了歐洲的封建統治,防止了波旁王朝的復辟.
對外打擊反法同盟,在初期是具有正義性質的民族戰爭,指導學生看課本《極盛時期的拿破崙帝國》指出拿破崙打到哪裡,實則資本主義便開始滲透到哪裡.
拿破崙成為歐洲的主宰,它力圖要建立歐洲大陸體系,為實現此目的,他開始擴大戰爭.這樣他的對外戰爭就轉化為侵略性質.損害了被侵略國家的主權和人民的利益.
第二階段 發動大規模的對外戰爭.侵入西班牙;侵入作俄國.
1813年秋天,萊比錫大決戰,法軍慘敗,帝國瓦解.(性質分析:被德意志人稱為是民族之戰)
1814年反法聯軍進入巴黎,拿破崙退位,被流放.也因戰爭而聞名於世.
思考:拿破崙為什麼失敗?
拿破崙帝國覆亡的原因:拿破崙是資產階級代表,有其時代和階級的局限性.①勝利助長了侵略爭霸野心.②侵略戰爭威脅了歐洲國家主權和人民利益,激起了歐洲民族意識的覺醒.③連年戰爭使法國國內矛盾激化經濟困難,④其根本原因是當時歐洲大陸的封建勢力遠遠大於資產階級勢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