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證書轉讓 > 法人代表成果

法人代表成果

發布時間:2021-03-22 01:30:12

㈠ 關於法定代表人的問題

正常情況下,有限責任公司是以公司注冊資本作為賠償底線的,你是技術入股,分兩種情況:
1、入股時明確是技術入股,即以技術成果轉讓作為股金入股。如果發生破產等債務責任,會以公司財產清償,不涉及個人財產。
2、入股時沒有明確技術入股,也沒有實際出資,債權人可以要求原始股東追加認繳額賠償,這時你得承擔5%的責任。

但是,作為法定代表人,如果公司有違反法律規定的行為,你是要承擔相應法律責任的。比如,如果公司被債權人申請債務執行,在清償結束之前,法定代表人和法人同時會被限制高消費。具體可以自己網路下。

㈡ 請問知識產權是自然人的智力成果還是自然人或法人的智力成果,比較全面,謝謝解答!

這涉及到一個過程,知識產權是最終形成的權利,那麼這個過程有很多種可能,有可能是自然人,法人,多個自然人等共同進行研發最終取得的成果,而知識產權最終的歸屬也是不盡相同的,權利人可以是自然人,法人,事業單位,集體組織等

㈢ 怎樣區別職務成果和非職務成果

根據我來國《合同法》第源三百二十六條、第三百二十七條以及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科技糾紛案件的若干問題的規定》,如果開發者在研究開發過程中,全部或者大部分利用法人或其他組織的資金、設備、器材或者原材料等物質技術條件,或者該項技術成果的實質性內容是在本單位尚未公開的技術成果、階段性成果或者關鍵技術的基礎上完成,該項開發研究是屬於開發者所在崗位的工作任務和責任范圍,則該項技術成果屬於職務技術成果,應該歸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單位)所有。

㈣ 企業法人代表簡介怎麼寫啊

個人基本信息,工作簡歷,社會兼職,各項榮譽,科研成果,著書立傳,管理經驗等等

㈤ 職務技術成果怎麼界定

職務技術成果的界定
(1)履行法人的崗位職責或者承擔法人交付的技術開發任務完成的技術成果;
(2)離職後「1年內」繼續從事與其原崗位職責或者原單位交付的技術開發任務有關的技術開發工作而完成的技術成果;
(3)主要利用法人的物質技術條件完成的技術成果。
【解釋1】(1)對利用法人提供的物質技術條件,約定返還資金或者繳納使用費的,不屬於職務技術成果;(2)在技術成果「完成後」利用法人的物質技術條件進行驗證、測試的,不屬於職務技術成果。
【解釋2】個人完成的技術成果,屬於執行「原單位」的工作任務,又主要利用的「現單位」的物質技術條件的,應當按照雙方單位的協議確定權益。
【解釋3】(1)職務技術成果的使用權、轉讓權屬於「法人」,法人可以就該項技術成果訂立技術合同;(2)法人訂立技術合同轉讓職務技術成果時,「完成人」享有以同等條件優先受讓的權利。

㈥ 法人能取得職務成果著作權中的身份權么''''''

不清楚您說的「身份權」是指什麼?
著作權包括人身權和財產權,具體有回十多種權利。
在著作答權法的「著作權歸屬」中有明確規定,一般情況,著作權的權利歸作者所有。
對於屬於「職務作品」的著作權,大部分也歸作者所有,但是「但法人或者其他組織有權在其業務范圍內優先使用。作品完成兩年內,未經單位同意,作者不得許可第三人以與單位使用的相同方式使用該作品」。
特殊規定的,只有兩種情況「(一)主要是利用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物質技術條件創作,並由法人或者其他組織承擔責任的工程設計圖、產品設計圖、地圖、計算機軟體等職務作品;
(二)法律、行政法規規定或者合同約定著作權由法人或者其他組織享有的職務作品」,這兩種情況下,作者只有「署名權」,著作權的其餘權利都歸「法人或者其他組織」。

㈦ 怎麼寫法人單位及法人代表簡介

法人單位簡介,須寫明法人(單位或企業)法人單位的其本情況,隸屬關系,單位職能,機構構成成及人員情況等;企業法人的股本構成情況、企業組織機構情況、從業人員構成情況、企業行政管理及財務管理模式、資金運作模式、企業成立以來經營情況、下步經營戰略和發展前景、經營中遇到的問題及對策等。
法人代表簡介,須寫個人基本信息,工作簡歷,社會兼職,各項榮譽,科研成果,著書立傳,管理經驗,創新業績等。

㈧ 職務成果的什麼是職務成果

「單位」是一個高度概括的詞語,它將政府機關(乃至國家) 、企業、事業(如科研機構、大專院校) 、各種社會團體,以及城鄉集體組織和一些不具備法人資格的非法人組織均包括在內。因此,用「單位」較法人更具有法律含義的精確性和概括性。
市場經濟主體除自然人外,都是單位。智力成果特別是「高、新、尖」,需要規模化研究、需要大量精良和昂貴的設備才能研製出的成果,幾乎都是單位所有。在我國,單位特別是國有大中型企、事業單位(含國有控股公司) 佔有著大量的先進的智力成果。在我國,職務成果的保護具有特別重要的意義。結合現有法律規定,職務成果的范圍一般包括:
(1) 職務發明創造,是指單位工作人員執行工作任務時完成的發明創造或者主要利用了本單位的物質技術條件所作出的發明創造。包括職務發明專利、職務實用新型專利和職務外觀設計專利。
(2) 職務作品,是指公民在完成法人或者非法人單位工作任務時所創作的作品,它包括本單位工作人員完成工作任務時所創作的作品和受委託的非本單位工作人員所創作的作品。另外,職務作品還包括職務軟體。
(3) 職務技術成果,是指執行法人或其他組織的工作任務,或者主要是利用法人或其他組織的物質技術條件所完成的技術成果。各級各類組織(包括政府機關) 立項所進行科學技術研究的成果,極大多數表現為職務技術成果。有的技術成果可以申請專利,申請並獲得專利的技術成果即是職務發明創造,本文所稱職務技術成果不包括職務發明創造。
(4) 單位商業秘密,是指由單位研製開發或者以其他合法方式所掌握的、不為公眾所知悉的、能給單位帶來經濟利益或競爭優勢,具有實用性且本單位採取了保密措施的技術信息和經營信息。
需要說明一點的是,商標標志的形成可能涉及職務行為,但在商標標志形成階段不屬於商標法調整范疇,應歸入作品創作;標志被用於特定的商品或服務才是商標,商標離不開商品或服務,故本文對商標不作專門討論。

㈨ 江平的代表成果

《中國大網路全書法學卷》(編委、民法學科主編)
《羅馬法教程》(合著)
《西方國家民商法概要》(獨著)《民法教程》(合著)
《公司法教程》(《新編公司法教程》)(主編、合著)
《法人制度研究》(主編、合著)
《中國采礦研究》(主編)
《中國司法大辭典》(主編)
《商法全書》(主編)
《證券實務大全》(主編)
《商法案例評析》(主編)
《沉浮與枯榮》(江平口述,陳夏紅整理) 《論股權》,江平、 孔祥俊,載《中國法學》1994年第1期;
《從《企業法》到《公司法》──企業制度法律規范的過渡》,江平,載《工商行政管理》1994年第6期;
《論中國的信託立法》,江平、 周小明,載《中國法學》1994年第6期;
《關於我國《反不正當競爭法》的幾個問題》,江平、 劉智慧,載《中國工商管理研究》1994年第11期;
《羅馬法精神與當代中國立法》,江平,載《中國法學》1995年第1期;
《1996年企業面臨的法制建設》,江平,載《中外管理》1996年第2期;
《論有限合夥》,江平、曹東岩,載《中國法學》2000年第4期;

閱讀全文

與法人代表成果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侵權責任法第87條的規定 瀏覽:553
招商地塊南側公共服務項目批前公示 瀏覽:208
盤錦公交投訴電話 瀏覽:607
馬鞍山到宿遷汽車時間 瀏覽:215
公共衛生服務的工作目標 瀏覽:813
知識產權服務制度 瀏覽:726
警察管詐騙叫民事糾紛 瀏覽:650
馬鞍山胡駿 瀏覽:110
推動基層公共服務一門式全覆蓋試點工作調研 瀏覽:680
山東省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實施方案 瀏覽:349
投訴制凝 瀏覽:932
黑警投訴 瀏覽:95
國培預期研修成果 瀏覽:151
知識產權專利培訓心得 瀏覽:974
工商登記需要提供什麼資料 瀏覽:683
大連使用權房子辦產權需要花多少錢 瀏覽:630
長春工商局投訴電話 瀏覽:519
湖北省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規范 瀏覽:393
國家歌曲版許可權制 瀏覽:860
開題預期成果怎麼寫 瀏覽: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