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怎麼寫公證詞
公證書及範例
瀏覽:26次 0人評論 更新日期:2006-03-07
一、概念及作用
公證書就是國家公證機關對當事人申請公證的法律行為、有法律意義的文書和事實,依照公證法規的規定,經審查無疑義後,依法確認其真實性、合法性的證明文書。
《公證暫行條例》第二十條:「公證員應當按照司法部規定或批準的格式製作公證文書。」《公證程序規則(試行)第三十八條規定:「公證書按司法部規定或批準的格式製作。公證書中應包括以下內容:(一)公證書編號;(二)當事人的基本情況;(三)公證證詞;(四)承辦公證員的簽名(簽名章)、公證處印章和鋼印;(五)公證日期。有強制執行效力的公證書應在公證證詞中註明,並註明債務人履行債務的期限、強制執行標的名稱、種類、數量等。公證詞中註明的文件是公證書的組成部分。公證書不得塗改、挖補,必須修改的應加蓋公證處校對章。」以上是製作公證文書的法律依據。
公證書是國家公證機關辦理公證的最後結論,當事人申請公證的最終目的,就在於取得公證機關的公證書。公證書與人民法院的民事判決以及仲裁機構的裁決書不同。人民法院和仲裁機構都是對已經發生的民事權益糾紛進行裁決,而公證書則是公證機關根據當事人的申請,依法證明申請公證事項的真實性和合法性,目的在於預防糾紛,減少訴訟。
二、格式、內容及寫作方法
公證書由首部、正文(證詞)、尾部三部分組成。
(一)首部
1.文書名稱
在文書的上部正中寫「公證書」
2.文書編號
在「公證書」的右下方用阿拉伯數字寫年度的全稱。接著寫公證機關簡稱和編號。如:「(1 99×)×公證字第×號。
在首部,一般不寫當事人的身份和基本情況;但是,繼承、收養親屬關系的公證書的首部應寫明當事人的姓名、性別、出生年月日、住址等身份事項。
(二)正文
正文也叫證詞,是公證書的核心部分和主要內容。證詞應根據證明事項來寫,當事人申請公證的事項不同,因而其證詞的寫法也不盡相同。但不論公證何種事項,都應寫得清楚、准確,真實、合法。
公證證明事項的具體內容,有些全部體現在公證書的證詞里,如:出生、生存、死亡、收養、婚姻關系、親屬關系公證等。至於法律行為公證,公證書的公證詞文字只是寥寥數語。例如:「茲證明×××於××××年×月×日來到我處,在我的面前,在前面的贈予書上簽名(或蓋章)。」因此,這類公證可以印成填空式的文書用紙。但收養子女、財產繼承等類公證書,則應根據具體情況,逐件製作。
成批的公證事項(內容同一),如供電局與農村鄉鎮全面簽訂《供用電合同》,可以把填空式的公證詞擬好,附印到合同(協議後)的後面,這樣辦證時就大大簡化了手續。
(三)尾部
1.製作文書的機關名稱
如寫「中華人民共和國××省××市(縣)公證處」,是哪個公證機關出具的公證書便落款該 公證機關,但必須冠以「中華人民共和國」字樣,因為它是代表國家公證。
2.文書簽署人的職務和簽名
先寫「公證員」然後由公證員簽名或蓋章。
3.文書簽發的年月日,並加蓋公章。
三、注意事項
公證書一般應一事一證,其好處是既方便申請人使用,又方便公證員製作,同時,也避免了因公證事項過多而引起歧義。如果申請人申請公證證明的事項出於同一使用目的,也可以幾事一證。
⑵ 請問公文管理中的「擬稿、審核、核稿、發布、繕印、會簽、簽發」的含義以及對應的實際業務分別是什麼
擬稿是發文辦理的第一個環節,同時也是整個公文處理工作的關鍵性環節之一。
審核是指公文的草稿在送交機關領導人審批簽發以前,對公文的內容、體式進行的全面審核和檢查。它也是公文處理工作的關鍵性環節之一。
簽發是指機關領導人對文稿最後審批。它是公文形成的關鍵性環節。
核發是指在公文正式印發之前,對經領導人簽發的文稿進行復核並確定發文字型大小(是指機關制發公文的編號。發文字型大小由發文機關代字、年份和發文序號組成)、分送單位和印製份數的一項工作。
公文的繕印是對已簽發的公文定稿進行印製。
公文的校對是對文件質量的最後一次檢查。
公文的用印是指在印好的文件上加蓋機關印章。
公文的發文的登記,其作用與收文登記一樣。
公文的會簽指聯合行文的,需要多個人或單位簽署。
⑶ 公證書正本與副本的區別是什麼
《公證程序規則(試行)》第四十一條規定,
公證處應製作公證書正本和若干副本發給當事人。公證處留存公證書原本(簽發稿)和一份正本附卷。
所謂原本,
是指公證處的簽發稿。是用於存檔的原始依據。
所謂正本,
是指公證處依法按照原本製作成並發給主受件人的正式公證書。
所謂副本,
是指公證處按原本或正本製作的發給主受件人或主送單位以外的其他人員等的公證書。
正本的法律效力和原本相同,副本的法律效力低於原本和正本。副本一般要在公證書的封面上加蓋副本印章。
⑷ 公文中的簽發是什麼意思 請大家說一下 謝謝啊
公文中的簽發是指一般為單位的正職、公司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領導授權人,對公文進行簽字發行的程序環節。
簽發人是指上行文,也就是報送上級機關的公文中,發文機關的負責人簽署姓名。如果只有一個發文機關,由該機關負責人簽署;如果是聯合行文,則每個單位的負責人都應簽署姓名,稱為會簽。
⑸ 請問公文管理中的 擬稿、審核、核稿、發布、繕印、會簽、簽發分別是什麼意思。對應的實際業務是什麼
公文擬稿是發文辦理的第一個環節,同時也是整個公文處理工作的關鍵性環節之一。
公文的審核是指公文的草稿在送交機關領導人審批簽發以前,對公文的內容、體式進行的全面審核和檢查。它也是公文處理工作的關鍵性環節之一。
公文的簽發是指機關領導人對文稿最後審批。它是公文形成的關鍵性環節。
公文的核發是指在公文正式印發之前,對經領導人簽發的文稿進行復核並確定發文字型大小(是指機關制發公文的編號。發文字型大小由發文機關代字、年份和發文序號組成)、分送單位和印製份數的一項工作。
公文的繕印是對已簽發的公文定稿進行印製。
公文的校對是對文件質量的最後一次檢查。
公文的用印是指在印好的文件上加蓋機關印章。
發文的登記,其作用與收文登記一樣。
會簽指聯合行文的,需要多個人或單位簽署
⑹ 什麼是公證書簽發稿
那是公證員在出具公證文書之前所擬和交付審批的文稿。經審批生效後交付列印和製作公證文書。
⑺ 什麼是公證書的原本、正本和副本
《公證程序規則(試行)》第四十一條規定, 公證處應製作公證書正本和若干副本發給當事人。公證處留存公證書原本(簽發稿)和一份正本附卷。 所謂原本, 是指公證處的簽發稿。是用於存檔的原始依據。 所謂正本, 是指公證處依法按照原本製作成並發給主受件人的正式公證書。 所謂副本, 是指公證處按原本或正本製作的發給主受件人或主送單位以外的其他人員等的公證書。 正本的法律效力和原本相同,副本的法律效力低於原本和正本。副本一般要在公證書的封面上加蓋副本印章。
⑻ 什麼是公證書的原本、正本和副本
《公證程序規則(試行)》第四十一條規定, 公證處應製作公證書正本和若干副本發給當事人。公證處留存公證書原本(簽發稿)和一份正本附卷。所謂原本, 是指公證處的簽發稿。是用於存檔的原始依據。所謂正本, 是指公證處依法按照原本製作成並發給主受件人的正式公證書。所謂副本, 是指公證處按原本或正本製作的發給主受件人或主送單位以外的其他人員等的公證書。正本的法律效力和原本相同,副本的法律效力低於原本和正本。副本一般要在公證書的封面上加蓋副本印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