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證書轉讓 > 愛因斯坦的研究成果

愛因斯坦的研究成果

發布時間:2021-03-19 00:42:48

1. 列舉愛因斯坦畢業生重要研究成果

物質不滅定律,說的是物質的質量不滅;能量守恆定律,說的是物質的能量守恆.
雖然這兩條偉大的定律相繼被人們發現了,但是人們以為這是兩個風馬牛不相關的定律,各自說明了不同的自然規律.甚至有人以為,物質不滅定律是一條化學定律,能量守恆定律是一條物理定律,它們分屬於不同的科學范疇.
然而,在1905年,一個年僅26歲的德國物理學家接連在德國《物理學》雜志上發表了5篇論文,從一個嶄新的高度,揭示了物質不滅定律和能量守恆定律的本質及其相互關系.
這個年輕的科學家,就是阿爾伯特·愛因斯坦.
愛因斯坦是猶太人.他小時候,並沒有顯示什麼天才的象徵,他甚至一直到3歲才開始學會說話.
在上學的時候,愛因斯坦很喜歡讀聖經,真心誠意地相信聖經上所講述故事都是真實的.然而,他後來讀了許多科學著作之後,就轉為相信科學,認為聖經上所講的故事是荒誕的.在大學里,愛因斯坦深深地愛上了物理學.他非常勤奮,常常沉醉於物理實驗而忘了吃飯.愛因斯坦的數學造詣也很深,他認為現代物理學不用數學武裝自己的頭腦,是無法攻克物理學上的難題的.
愛因斯坦喜歡獨立思考.對於任何一種理論,他總是經過一番思索之後,覺得它確有道理,這才接受下來.
愛因斯坦大學畢業後,很想在大學里擔任教師,從事科學研究,可是由於他是猶太人,受到歧視,不能留校工作.他經過別人介紹,才好不容易在一個專利局裡找到工作,當個職員.在那裡,既沒有圖書館,也沒有實驗室.然而,艱苦的環境更能磨練一個人的意志.就在那小小的專利局宿舍里,愛因斯坦經常工作到深夜.
在1905年,愛因斯坦創立了著名的「狹義相對論」[56].愛因斯坦認為,物質的質量是慣性的量度,能量是運動的量度;能量與質量並不是彼此孤立的,而是互相聯系的,不可分割的.物體質量的改變,會使能量發生相應的改變;而物體能量的改變,也會使質量發生相應的改變.
在狹義相對論中,愛因斯坦提出了著名的質能關系公式:
E=mc2
這里的E代表物體的能量,m代表物體的質量,c代表光的速度,即每秒30萬公里.
按照愛因斯坦的理論,如果把1克溫度為0℃的水,加熱到100℃水吸收了100卡的熱量,這時水的質量也相應增加了.按照質能關系公式計算,1克水的質量增加了0.00000000000465克.
愛因斯坦的理論,最初受到許多人的反對,就連當時一些著名物理學家也對這位年青人的論文表示懷疑.然而,隨著科學的發展,大量的科學實驗證明愛因斯坦的理論是正確的,愛因斯坦才一躍而成為世界著名的科學家,成為20世紀世界最偉大的科學家之一.
愛因斯坦的質能關系公式,正確地解釋了各種原子核反應:就拿氦4來說,它的原子核是由2個質子和2個中子組成的.照理,氦4原子核的質量就等於2個質子和2個中子質量之和.實際上,這樣的算術並不成立,氦核的質量比2個質子、2個中子質量之和少了0.0302原子質量單位[57]!這是為什麼呢?因為當2個氘[]核(每個氘核都含有1個質子、1個中子)聚合成1個氦4原子核時,釋放出大量的原子能.生成1克氦4原子時,大約放出2700000000000焦耳的原子能.正因為這樣,氦4原子核的質量減少了.
這個例子生動地說明:在2個氘原子核聚合成1個氦4原子核時,似乎質量並不守恆,也就是氦4原子核的質量並不等於2個氘核質量之和.然而,用質能關系公式計算,氦4原子核失去的質量,恰巧等於因反應時釋放出原子能而減少的質量!
這樣一來,愛因斯坦就從更新的高度,闡明了物質不滅定律和能量守恆定律的實質,指出了這兩條定律之間的密切關系,使人類對大自然的認識又深化了一步.
沒有什麼大自然的奧秘,是人類所不能認識的;但是,大自然的奧秘又是無窮無盡的.人類永遠沒有一天完全認識得了大自然,沒有一天可以完全知道它的奧秘.只有永不知足,才能不斷前進.
物質不滅定律和能量守恆定律,是自然界的偉大定律.它來自客觀實際,又在客觀實際中久經考驗.多少年來,這兩條定律經受了千萬次考驗,象經得起風吹雨打的寶石一樣,閃耀著奪目的光芒.
物質不滅定律和能量守恆定律,已經成為現代自然科學的基石,同時,它也從根本上給宗教的唯心主義觀點以致命的打擊,因為物質是不能憑空創造的,也不能憑空消滅,所以誰也不再相信什麼上帝創造萬物,上帝創造世界的反科學的謬論了.另外,它還雄辯地說明,世界上永遠不會有「永動機」.想不花費勞動就從大自然中獲取能源,是不可能的.
定律是客觀存在著的.人,雖然不能去「創造」定律,「改造」定律,但是,人可以去發現定律,掌握定律,利用定律.現在,物質不滅宣告和能量守恆守律已經被千百萬人所掌握.人們正在利用物質不滅定律和能量守恆定律,去征服自然,改造自然,揭開大自然的秘密!

2. 愛因斯坦的研究成果有哪些

1、相對論:1905年5月的一天,愛因斯坦想清楚了一件事:時間沒有絕對的定義,時間與光信號的速度有一種不可分割的聯系。在他看來,根本不存在絕對靜止的空間,同樣不存在絕對同一的時間,所有時間和空間都是和運動的物體聯系在一起的。

2、能量守恆:愛因斯坦認為,物質的質量是慣性的量度,能量是運動的量度;能量與質量並不是彼此孤立的,而是互相聯系的,不可分割的。

3、光電效應:愛因斯坦第一個成功的解釋了光電效應,光波長小於某一臨界值時方能發射電子,即極限波長,對應的光的頻率叫做極限頻率。

(2)愛因斯坦的研究成果擴展閱讀

愛因斯坦的趣事:

1933年,愛因斯坦到普林斯頓大學的研究院任職。有一天,研究院院長辦公室的電話突然響了。秘書拿起聽筒,聽到對方說一口德國口音很重的英語:「請問院長在嗎?」「很抱歉,院長出去了。」秘書回答。

「那麼,也許……你能告訴我,愛因斯坦教授住在什麼地方?」當時大學當局有個規定,絕對不許外人騷擾愛因斯坦,為的是讓他能專心於研究工作。

因此,她客氣地拒絕告訴對方愛因斯坦的住址。這時,電話聽筒里的聲音變低了:「請你別說出去,我就是愛因斯坦教授,我要回家去,可是忘了家在哪裡了。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愛因斯坦

3. 列舉愛因斯坦畢生重要的研究成果

質能方程
狹義相對論
廣義相對論

4. 簡述愛因斯坦的主要成就

出生1879年3月14日 德國烏爾姆 逝世1955年4月18日 美國普林斯頓 阿爾伯特·愛因斯坦(Albert Einstein,1879年3月14日—1955年4月18日),著名理論物理學家,相對論的創立者。 愛因斯坦生平事跡 愛因斯坦是當代最偉大的物理學家。他熱愛物理學,把畢生獻給了物理學的理論研究。人們稱他為20世紀的哥白尼、20世紀的牛頓。 愛因斯坦生長在物理學急劇變革的時期,通過以他為代表的一代物理學家的努力,物理學的發展進入了一個新的歷史時期。由伽利略和牛頓建立的古典物理學理論體系,經歷了將近200年的發展,到19世紀中葉,由於能量守恆和轉化定律的發現,熱力學和統計物理學的建立,特別是由於法拉第和麥克斯韋在電磁學上的發現,取得了輝煌的成就。這些成就,使得當時不少物理學家認為,物理學領域中原則性的理論問題都已經解決了,留給後人的,只是在細節方面的補充和發展。可是,歷史的進程恰恰相反,接踵而來的卻是一系列古典物理學無法解釋的新現象:以太漂移實驗、元素的放射性、電子運動、黑體輻射、光電效應等等。在這個新形勢面前,物理學家一般企圖以在舊理論框架內部進行修補的辦法來解決矛盾,但是,年輕的愛因斯坦則不為舊傳統所束縛,在洛倫茲等人研究工作的基礎上,對空間和時間這樣一些基本概念作了本質上的變革。這一理論上的根本性突破,開辟了物理學的新紀元。 愛因斯坦一生中最重要的貢獻是相對論。1905年他發表了題為《論動體的電動力學》的論文,提出了狹義相對性原理和光速不變原理,建立了狹義相對論。這一理論把牛頓力學作為低速運動理論的特殊情形包括在內。它揭示了作為物質存在形式的空間和時間在本質上的統一性,深刻揭露了力學運動和電磁運動在運動學上的統一性,而且還進一步揭示了物質和運動的統一性(質量和能量的相當性),發展了物質和運動不可分割原理,並且為原子能的利用奠定了理論基礎。隨後,經過多年的艱苦努力,1915年他又建立了廣義相對論,進一步揭示了四維空時同物質的統一關系,指出空時不可能離開物質而獨立存在,空間的結構和性質取決於物質的分布,它並不是平坦的歐幾里得空間,而是彎曲的黎曼空間。根據廣義相對論的引力論,他推斷光在引力場中不沿著直線而會沿著曲線傳播。這一理論預見,在1919年由英國天文學家在日蝕觀察中得到證實,當時全世界都為之轟動。1938年,他在廣義相對論的運動問題上取得重大進展,即從場方程推導出物體運動方程,由此更深一步地揭示了空時、物質、運動和引力之間的統一性。廣義相對論和引力論的研究,60年代以來,由於實驗技術和天文學的巨大發展受到重視。 另外,愛因斯坦對宇宙學、用引力和電磁的統一場論、量子論的研究都為物理學的發展作出了貢獻。 愛因斯坦不僅是一個偉大的科學家,一個富有哲學探索精神的傑出的思想家,同時又是一個有高度社會責任感的正直的人。他先後生活在西方政治漩渦中心的德國和美國,經歷過兩次世界大戰。他深刻體會到一個科學工作者的勞動成果對社會會產生怎樣的影響,一個知識分子要對社會負怎樣的責任。 愛因斯坦一心希望科學造福於人類,但他卻目睹了科學技術在兩次世界大戰中所造成的巨大破壞,因此,他認為戰爭與和平的問題是當代的首要問題,他一生中發表得最多的也是這方面的言論。他對政治問題第一次公開表態,就是1914年簽署的一個反對第一次世界大戰的聲明。他對政治問題的最後一次發言,即1955年4月簽署的「羅素—愛因斯坦宣言」,也仍然是呼籲人們團結起來,防止新的世界大戰的爆發。 在20世紀思想家的畫廊中,愛因斯坦,就是公正、善良、真理的化身。他的品格與天地日月相爭輝,他的科學貢獻,人類將萬世景仰。 本書不僅以翔實的史實勾勒出愛因斯坦偉大的一生,而且也從人類文化的源頭上探尋著愛因斯坦思想、人格的精神底蘊。在書中,玄奧的物理學理論、傳奇般的故事,在讀者理喻20世紀歷史文化進程的視野中,或許會形成一個既有深度、又有趣味的立體畫面。同時,我們將在歷史氛圍中去理解愛因斯坦,也將在現實情境中去悄然接受愛因斯坦的精神感召。 愛因斯坦曾以理性之劍為當代物理學辟出一條新路,也曾以理性之劍揮斬人間的妖魔鬼怪,而今天,這把理性之劍在哪裡?我們是否該去尋找這把理性之劍?這是愛因斯坦留下的一個碩大問號。每一個走向21世紀的人都該在這個問號面前沉思默想,都應該接過愛因斯坦的理性之劍,為和諧、公正的21世紀而努力 回答者: 冰蟲子 - 魔法學徒 一級 9-3 19:30 我來評論>>相關內容 愛因斯坦的全部事跡和家庭簡介 愛因斯坦簡介!!!!!! 愛因斯坦的簡介 求 德國幾位著名人物及其簡介 名人的事跡 更多關於愛因斯坦簡介的問題>> 查看同主題問題:愛因斯坦 簡介 簡介 事跡 其他回答 共 8 條 愛因斯坦是當代最偉大的物理學家。人們稱他為20世紀的哥白尼、20世紀的牛頓。愛因斯坦生長在物理學急劇變革的時期,通過以他為代表的一代物理學家的努力,物理學的發展進入了一個新的歷史時期。愛因斯坦在洛倫茲等人研究工作的基礎上,對空間和時間這樣一些基本概念作了本質上的變革。這一理論上的根本性突破,開辟了物理學的新紀元。愛因斯坦一生中最重要的貢獻是相對論。1905年他發表了題為《論動體的電動力學》的論文,提出了狹義相對性原理和光速不變原理,建立了狹義相對論。這一理論把牛頓力學作為低速運動理論的特殊情形包括在內。它揭示了作為物質存在形式的空間和時間在本質上的統一性,深刻揭露了力學運動和電磁運動在運動學上的統一性,而且還進一步揭示了物質和運動的統一性(質量和能量的相當性),發展了物質和運動不可分割原理,並且為原子能的利用奠定了理論基礎。1915年他又建立了廣義相對論,進一步揭示了四維空時同物質的統一關系,指出空時不可能離開物質而獨立存在,空間的結構和性質取決於物質的分布,它並不是平坦的歐幾里得空間,而是彎曲的黎曼空間。根據廣義相對論的引力論,他推斷光在引力場中不沿著直線而會沿著曲線傳播。1938年,他在廣義相對論的運動問題上取得重大進展,即從場方程推導出物體運動方程,由此更深一步地揭示了空時、物質、運動和引力之間的統一性。廣義相對論和引力論的研究,60年代以來,由於實驗技術和天文學的巨大發展受到重視。另外,愛因斯坦對宇宙學、用引力和電磁的統一場論、量子論的研究都為物理學的發展作出了貢獻。 回答者: 亂世葵花 - 魔法學徒 一級 9-3 19:27 成名前是普通人家,但因受到迫害而四處躲避;成名了成為偉大的科學家,年老時成了偉大的老人家! 回答者: d940 - 試用期 一級 9-5 23:11 阿爾伯特·愛因斯坦(Albert Einstein,1879年3月14日—1955年4月18日),著名理論物理學家,相對論的創立者。 愛因斯坦是當代最偉大的物理學家。他熱愛物理學,把畢生獻給了物理學的理論研究。人們稱他為20世紀的哥白尼、20世紀的牛頓。愛因斯坦一生中最重要的貢獻是相對論。1905年他發表了題為《論動體的電動力學》的論文,提出了狹義相對性原理和光速不變原理,建立了狹義相對論。這一理論把牛頓力學作為低速運動理論的特殊情形包括在內。它揭示了作為物質存在形式的空間和時間在本質上的統一性,深刻揭露了力學運動和電磁運動在運動學上的統一性,而且還進一步揭示了物質和運動的統一性(質量和能量的相當性),發展了物質和運動不可分割原理,並且為原子能的利用奠定了理論基礎。 回答者: prh13 - 秀才 二級 9-7 00:14 德裔美國科學家 。1879 年3月14日生於德國烏耳姆鎮的一個小業主家庭,1955年4 月18日卒於美國普林斯頓 。自幼喜愛音樂,是一名熟練的小提琴手。1900年畢業於蘇黎世聯邦工業大學並取得瑞士籍。後在伯爾尼瑞士專利局找到固定工作。他早期的一系列歷史性成就都是在這里作出的。1909年首次在學術界任職 ,出任蘇黎世大學理論物理學副教授 。1914年,應M.普朗克和W.能斯脫的邀請,回德國任威廉皇家物理研究所所長兼柏林大學教授。1933年希特勒上台,愛因斯坦因為是猶太人,又堅決捍衛民主,首遭迫害,被迫移居美國的普林斯頓。1940年入美國籍。1945年退休。

希望採納

5. 愛因斯坦一生的研究成果

發個還差鬼畫符的你

6. 愛因斯坦有那些成果

愛因斯坦(Albert Einstein,1879-1955),舉世聞名的德裔美國科學家,現代物理學的開創者和奠基人。
愛因斯坦1900年畢業於蘇黎士工業大學,1909年開始在大學任教,1914年任威廉皇家物理研究所所長兼柏林大學教授。後被迫移居美國,1940年入美國籍。
十九世紀末期是物理學的變革時期,愛因斯坦從實驗事實出發,從新考查了物理學的基本概念,在理論上作出了根本性的突破。他的一些成就大大推動了天文學的發展。他的量子理論對天體物理學、特別是理論天體物理學都有很大的影響。理論天體物理學的第一個成熟的方面--恆星大氣理論,就是在量子理論和輻射理論的基礎上建立起來的。愛因斯坦的狹義相對論成功地揭示了能量與質量之間的關系,解決了長期存在的恆星能源來源的難題。近年來發現越來越多的高能物理現象,狹義相對論已成為解釋這種現象的一種最基本的理論工具。其廣義相對論也解決了一個天文學上多年的不解之謎,並推斷出後來被驗證了的光線彎曲現象,還成為後來許多天文概念的理論基礎。
愛因斯坦對天文學最大的貢獻莫過於他的宇宙學理論。他創立了相對論宇宙學,建立了靜態有限無邊的自洽的動力學宇宙模型,並引進了宇宙學原理、彎曲空間等新概念,大大推動了現代天文學的發展。
他在1921年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但不是因為相對論這個偉大成就,而是量子理論,因為在他提出相對論的時候,幾乎所有科學家都認為是一種謬論,而後來事實證明相對論是一個偉大的發現,當時間已經過去好幾年了,為了補償,評獎協會就以量子理論的成就頒給了他諾貝爾獎
補充:
阿爾伯特·愛因斯坦
基本信息欄
中文名: 阿爾伯特·愛因斯坦
外文名: Albert Einstein
國籍: 美國,瑞士
民族: 猶太族
出生地: 德國烏爾姆市
出生日期: 1879年3月14日
逝世日期: 1955年4月18日
愛因斯坦的著作1901-1904年,在德國權威雜志《物理學年鑒》上發表了5篇有關熱力學和黑體輻射等方面的研究。
1905年3月,《關於光的產生和轉變的一個啟發性觀點》,文中提出光量子學說和光電效應的基本定律,並在歷史上第一次揭示了微觀物體的波粒二象性,從而圓滿地解釋了光電效應。(為此獲得1921年諾貝爾物理學獎)
1905年4月,《分子尺度的新測定》(獲蘇黎世大學哲學博士學位)
1905年5月,《根據分子運動論研究靜止液體中懸浮微粒的運動》(有力地提供了原子真實存在布朗運動的證明)
1905年6月,長篇文獻《論動體的電動力學》(完整提出了著名的狹義相對論理論,開創了物理學的新紀元)
1905年9月,《物體慣性和能量的關系》(提出了質量和能量的關系E=mc^2,為原子核能的釋放和利用奠定了理論基礎)
1916年《廣義相對論基礎》(提出了大質量物體的存在可引起時空連續場的彎曲,為黑洞、大爆炸等新的宇宙論提供了理論依據)
職業: 物理學家,哲學家
畢業院校: 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
主要成就: 提出相對論及質能方程
解釋光電效應
推動量子力學的發展
代表作品: 《論動體的電動力學》,《廣義相對論的基礎》

7. 愛因斯坦晚年經歷了什麼,為什麼要銷毀自己的研究成果

愛因斯坦相信大家都很熟悉,作為一名世界著名的科學家,每個人都不陌生。廣義相對論的創立使人類揭開了宇宙的神秘面紗。但是,晚年的愛因斯坦銷毀了他以前所有的研究手稿。對於科學家來說,這是一件非常不現實的事情。

另一個論點是愛因斯坦提出了廣義相對論,已經開始嘗試研究和開發穿越時間和空間的設備,那時時間和空間可以用科學的方法來解釋,所以穿越時空並不是不可能的。也許愛因斯坦真的研究出了一些東西。或者在他晚年的神學研究中,讓他知道了偉大的秘密。所以愛因斯坦當場銷毀了自己的研究成果,但不難看到這樣一位偉大的科學家,仍然被現實束縛著,手稿被銷毀了之後,人們也沒有辦法知道其中記錄了什麼。但這並不難想像,愛因斯坦晚年像牛頓和特斯拉一樣痴迷於神學。

閱讀全文

與愛因斯坦的研究成果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工商局生態市建設工作總結 瀏覽:757
侵權責任法第87條的規定 瀏覽:553
招商地塊南側公共服務項目批前公示 瀏覽:208
盤錦公交投訴電話 瀏覽:607
馬鞍山到宿遷汽車時間 瀏覽:215
公共衛生服務的工作目標 瀏覽:813
知識產權服務制度 瀏覽:726
警察管詐騙叫民事糾紛 瀏覽:650
馬鞍山胡駿 瀏覽:110
推動基層公共服務一門式全覆蓋試點工作調研 瀏覽:680
山東省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實施方案 瀏覽:349
投訴制凝 瀏覽:932
黑警投訴 瀏覽:95
國培預期研修成果 瀏覽:151
知識產權專利培訓心得 瀏覽:974
工商登記需要提供什麼資料 瀏覽:683
大連使用權房子辦產權需要花多少錢 瀏覽:630
長春工商局投訴電話 瀏覽:519
湖北省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規范 瀏覽:393
國家歌曲版許可權制 瀏覽:8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