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研究性學習 課題:二次函數圖像特點的應用
活動目的:探究二次函數圖像的特點。
活動的原理:先通過幾個例子對二次函數圖像的特點提出幾個假設。再通過二次函數的統式予以證明。
活動步驟:①舉例:x²=y;x²+1=y;x²+x=y;x²+x+1=y。②畫直角坐標系;列表(找出(x,y));描點;連線。③小組一起觀察圖像並討論他們的共同點。記下討論結果。④利用統式(ax²+bx+c=y)證明討論結果的必然性。
成果簡述:①二次函數圖像具有對稱性:對稱軸x=-b/(2a);②二次函數圖像具有一個頂點:(-b/(2a),(4ac-b²)/4a)
應用:由二次函數的圖像特性可以解決生活中的最佳值的問題和最省的問題。
B. 河北衡水中學的辦學成果
2015年高考,學校本一上線率88.6%,全省第一;本二上線率98.97%。數學理科滿分61人,全省共人;數學文科滿分6人,全省共8人;英語有6人以149分的優異成績並列全省第一。119名同學被清華大學、北京大學錄取(清華59人、北大60人),17名同學被香港大學等港校錄取,2人被中科大少年班錄取;2人被東南大學少年班錄取;487名同學被提檔線排名前十位高校錄取,1609人被「985工程」高校錄取(河北招生計劃數6201,佔26%);47名美術特長生被清華美院、中央美院等高校錄取,18名音樂特長生被中央戲劇學院等高校錄取,7名舞蹈特長生被北京舞蹈學院等高校錄取,44名體育特長生被北京體育大學等高校錄取,24名播音主持、編導特長生被中國傳媒大學等高校錄取;3098人被「211工程」高校錄取;72名同學被英國帝國理工學院、加拿大多倫多大學等國外知名高校錄取。
2014年高考,學校一本上線率86.6%,二本上線率99.3%,其中9人進入河北省文科前10名,6人進入河北省理科前10名。學校104名同學被清華、北大錄取,16名同學被香港大學等港校錄取,51名同學被美國哈佛大學等國外知名高校錄取,2名同學被中科大少年班、創新班錄取,117名藝體特長生被央美、北體等高校錄取,462名同學被提檔線排名前十高校錄取,1335名同學被「985工程」高校錄取,2631名同學被「211工程」高校錄取。
2013年高考,學校10人進入省文科前10名,5人進入省理科前10名;本科一批上線率86.9%,本科二批上線率98.2%(以上數據均不含加分,且不含音、體、美及到外地參考學生)。
2012年高考, 學校600分以上2109人;本科一批上線率達87.8%;文科650分以上29人,佔全省的78.4%;理科650分以上400人,佔全省的30.9%;李思源同學以686分的優異成績(含優惠分)奪得河北省文科總分第一名。
2009年,學校共有411名學生奪得全國學科奧賽省賽區一等獎,其中69名學生摘取全國金牌34枚、銀牌22枚、銅牌13枚,2名學生分獲國際生物奧賽金、銀牌。
2010年1月,學校學生參加第25屆全國中學生數學奧林匹克決賽,獲得金牌,並成功入選國家集訓隊。4月8日—11日,學校學生參加第25屆河北省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共有13個參賽項目獲省一等獎,22名學生奪得金牌,有5個參賽項目獲省二等獎,10名學生獲得銀牌。 時間學生姓名競賽名稱獲獎情況2010年趙一軒等17人第27屆中國中學生物理競賽一等獎張翔宇27屆中國中學生物理競賽金牌張正等3人銀牌2011年畢錦程中國數學奧林匹克第26屆全國中學生數學競賽金牌趙重光等3人第24屆中國高中學生化學競賽決賽金牌(本表所有參考資料來源於河北省衡水中學官網: )
素質成績 時間學生姓名競賽名稱獲獎情況2010年——等22名同學第25屆河北省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金牌——等10名同學銀牌王毅龍等7人第十屆中國青少年機器人大賽高中組機器人創意及銅牌孫青川等7人高中組VEX機器人工程挑戰賽銅牌張宗儒等2人中國中小學信息技術創新與實踐活動競賽一等獎(本表所有參考資料來源於河北省衡水中學官網: ) 2010年2月,學校地理教師劉志雲獲全省綜合實踐活動課說課比賽一等獎。5月,在2010年中央電視台「希望之星」教師組英語風采大賽河北省賽區決賽中,該校教師劉奇獲得一等獎。8月,該校7位老師在河北省第十二屆優秀教育科研、教學實驗成果評獎活動中獲獎。其中,張文會、王麗娜2位老師的教育科研成果成果獲二等獎,徐瑞紅、張健旺、李莉、崔月領等5位老師的教育科研成果成果獲三等獎。
2009年4月,學校韓成君老師獲「2008年度全市教育系統信息工作先進個人」稱號。11月,在衡水市教育科學研究室舉辦的中小學各學科教學評比活動中,該校有120位教師獲獎。其中53人獲教學論文獎,40人獲教學設計獎,27人獲說課比賽獎。信金煥老師當選第五屆「河北省十大女傑」。
2008年,河北衡水中學教師周志勇在衡水市基本功大賽中獲一等獎。張建華在2008年度河北省高中化學課堂教學優質課評比中獲一等獎。 2005—2006學年,學校獲得「全國依法治校示範校」、「全國『雙合格』優秀家長學校」、「全國中小學信息技術創新與實踐活動先進單位」、「全國《貫徹學校體育工作條例》優秀學校」、「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朝陽計劃基地』」、「宋慶齡少年兒童科技發明示範基地」、首批「全國中小學機器人教學實驗校」、「全國青少年普法教育示範校」等稱號。
2005年—2013年學校蟬聯五屆「中國百強中學」稱號。
2008年,獲得「2006—2007年度河北省文明單位」。
2011年,河北衡水中學被全國教育界譽為一個「教育的神話」、「全國基礎教育的一面旗幟」。
2012年《全國最具特色中學》發布會,河北衡水中學當選為《2012全國最具內涵特色學校》。
2014中國高中排行榜學校位居全國榜第二名,河北榜第一名。
C. 成果出生無錫哪個區
成果個人資料
姓名:成果
出生地:江蘇無錫
微博昵稱:成果成果成狗
所在地:北京
性別:女
生日:1995年5月23日
學校:中國傳媒大學南廣學院。個人資料中沒有註明哪個區
D. 成果微博是哪個
兩個都是 一個大號一個小號
E. 杭州承購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簡介:杭州承購科技有限公司成立於2014年10月15日,主要經營范圍為許可經營項目:零售:預包裝食品等。
法定代表人:劉承紅
成立時間:2014-10-15
注冊資本:1000萬人民幣
工商注冊號:330103000227307
企業類型:有限責任公司(自然人投資或控股)
公司地址:浙江省杭州市江干區鑫運時代金座1幢211室
F. 郭慶旺的學術成果
1990,《稅收支出簡論》,東北財經大學出版社
1992,《稅收支出理論與實踐》,經濟管理出版社
1993,《財政赤字經濟分析》,黑龍江人民出版社
1993,《現代西方財政政策概論》,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
1994,《當代西方稅收學》,東北財經大學出版社
1995,《稅收與經濟發展》,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
1995,《現代經濟增長模型比較研究》,東北財經大學出版社
1996,《公司稅制國際比較》,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
1997,《財政政策導論》,(台灣)五南出版公司
1999,《財政理論與政策:當前若乾重大問題探討》,經濟科學出版社;
1999,《公共經濟學大辭典》,經濟科學出版社
2001,《世界稅制改革理論與實踐》,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2002,《科教興國的財政政策選擇》,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
2004,《積極財政政策及其與貨幣政策配合研究》,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2007,《積極財政政策效果及淡出策略研究》,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2007,《全球經濟調整中的中國經濟增長與財政政策定位》(第二作者),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2012,《中國地方政府規模和結構優化研究》,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譯著:
1996,《稅收歸宿── 一般均衡方法》(凱樂著),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
1998,《資本所得課稅與資源配置》(斯恩著),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
1998.《尋求發展的稅收》(小劉易斯著),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
2000,《公共部門經濟學前沿問題》(傑克遜主編),中國稅務出版社
2000,《經濟增長與財政政策》(格雷納著),經濟科學出版社
2000,2003,2007,《社會問題經濟學》(夏普等著),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2001,《經濟政策原理》(阿克塞拉著),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2001,《美國稅制改革的經濟影響》(艾倫等主編),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2002,2005,2007,《經濟學》(斯羅曼著),經濟科學出版社
2005,《公共部門經濟學》(斯蒂格利茨著),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2005,《世界宏觀經濟學》(弗蘭克爾等著),經濟科學出版社
2005,《貨幣經濟學》(漢達著),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2006,《財政學》(羅森著),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2007,《宏觀經濟學》(威廉森著),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2009,《政治經濟學網路全書》(奧哈拉主編),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國家級教材
2002,《財政學》(教育部「面向21世紀課程教材」),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2003,《財政理論與政策》(教育部研究生推薦教材),經濟科學出版社
2006,《公共經濟學》(普通高教「十五」、「十一五」國家級規劃教材)高等教育出版社 自1983年至今發表學術論文140餘篇,其中主要論文有:
1986,《試論我國稅制的目標模式問題》,《財經問題研究》第4期
1988,《無償性仍是社會主義財政分配的基本特徵》,《財經問題研究》第1期
1988,《西方國家個人所得稅制的問題及其改革》,《外國經濟管理》第2期
1988,《關於外部沖擊的財政對策思考》,《經濟縱橫》第11期
1989,《附加福利及其課稅》,《財政研究》第1期
1989,《稅收支出及其控制》,《外國經濟管理》第4期
1989,《日本財政投融資制度初探》,《現代日本經濟》第6期
1990,《卡爾多經濟增長模型述評》,《財經問題研究》第2期
1990,《日本的預算制度初探》,《現代日本經濟》第4期
1991,《論稅收支出的特性》,《財經問題研究》第2期
1991,《促進經濟增長的財政政策分析》,《當代經濟科學》第5期
1992,《污染課稅問題初探》,《當代經濟科學》第5期
1992,《試論財政不平衡的客觀性》,《財政研究》第9期
1993,《排擠效應理論述評》,《經濟學動態》第2期
1993,《論間接稅在市場經濟中的作用》,《財經問題研究》第5期
1993,《財政赤字學說述評》,《經濟學動態》第8期
1993,《論市場經濟條件下的稅制改革》,《財貿經濟》第10期
1993,《論財政赤字對資本形成的影響》,《經濟研究》第11期
1994,《實現最優經濟增長的財政政策論》,《財政研究》第4期
1994,《減稅、搞活國有企業與提高財政收入比重》,《財經問題研究》第6 期
1994,《論財政赤字對通貨膨脹的影響》,《經濟研究》第10期
1994,《論稅收與收入分配公平》,《財經問題研究》第12期
1995,《最適課稅論:所得課稅與商品課稅的比較》,《財經問題研究》第7期
1995,《最適所得課稅》,《財經問題研究》第8期
1996,《論公債對總需求的影響》,《財政研究》第4期
1997,《論公債融資對經濟增長的影響》,《財貿經濟》第2期
1997,《最適商品課稅》,《財經問題研究》第6期
1997, China:Tax Sharing Reform and Its Impacts,
Asia-Pacific Tax Bulletin(IBFD),No.7.
1998,《李嘉圖對等定理的分析》,《財政研究》第5期
1998,《內生增長理論與財政政策》,《財貿經濟》第11期
1998,《公共財政論質疑》,《財政研究》第11期
1998,《論財政支出規模的增長趨勢》,《財貿經濟》第12期
1999,《論我國財政赤字的拉動效應》,《財貿經濟》第6期
1999,《政府儲蓄的經濟分析》,《管理世界》第6期
1999,《促進經濟穩定與長期增長的財政政策》,《財政研究》第8期
1999,《公共財政論再質疑》,《財政研究》第12期
2000,《不同匯率制度下的財政貨幣政策的有效性》,《財貿經濟》第3期
2000,《現行稅制如何應對入世的挑戰》,《稅務研究》第10期
2000,《論公債管理政策》,《財貿經濟》第12期
2001,《世界性稅制改革的現實思路》(上、下),《涉外稅務》第2、3期
2001,《最適課稅理論及對我國稅制建設的啟示》,《財政研究》第5期
2002,《中國財政赤字的規模與作用》,《經濟理論與經濟管理》第2期
2002,《我國的稅收收入規模研究》,《稅務研究》第3期
2002,《開征社會保障稅的深層次思考》,《稅務研究》第10期
2003,《我國的財政赤字「過大」嗎?》,《財貿經濟》第8期
2003,《李嘉圖等價定理的實證分析:協整方法》,《財政研究》第9期
2003,《財政支出結構與經濟增長》,《經濟理論與經濟管理》第11期
2004,《中國潛在產出與產出缺口的估算》,《經濟研究》第5期
2004,《中國周期性赤字和結構性赤字的估算》,《財貿經濟》第6期
2004,《中國經濟波動的解釋:投資沖擊與全要素生產率沖擊》,《管理世界》第7期
2004,《積極財政政策的乘數效應》,《財政研究》第8期
2004,《經濟增長與產業結構調整對稅收增長的影響》,《涉外稅務》第9期
2004,《十年來稅制運行的基本特徵分析》,《稅務研究》第11期
2005,《論宏觀經濟穩定政策》,《經濟理論與經濟管理》第3期
2005,《財政投資的經濟增長效應:實證分析》,《財貿經濟》第4期
2005,《中國省份經濟的全要素生產率分析》,《世界經濟》第5期
2005,《中國全要素增長率的估算:1979-2004》,《經濟研究》第6期
2005,《積極財政政策對區域經濟增長與差異的影響》,《中國軟科學》第7期
2005,《中國省份經濟周期的動態因素分析》,《管理世界》第11期
2006,《中國區域經濟趨同與差異的因素貢獻分析》,《財貿經濟》第2期
2006,《基礎設施投資的經濟增長效應》,《經濟理論與經濟管理》第3期
2006,《地方政府行為、投資沖動與宏觀經濟穩定》,《管理世界》第5期
2006,《穩健財政政策的非凱恩斯效應及其可持續性》,《中國社會科學》第5期
2006,《政府公共資本投資的長期經濟增長效應分析》,《經濟研究》第7期
2006,《資本性支出分權、公共資本投資構成與經濟增長》(第二作者),《經濟研究》第12期
2007,《中國經濟周期運行特點及捌點識別分析》,《財貿經濟》第6期
2007,《財政政策與宏觀經濟穩定:情勢轉換視角》,《管理世界》第5期
2007,《中國傳統文化信念、人力資本積累與家庭養老保障機制》,《經濟研究》第8期
2007,《資本積累與技術進步的動態融合》(第三作者),《經濟研究》第11期
,《中央財政轉移支付與地方公共服務提供》,《世界經濟》第9期
2008,《政府間財政收支責任安排的地區增長效應》(第二作者),《經濟研究》第6期
2009,《公共教育政策、經濟增長與人力資本溢價》,《經濟研究》第10期
2009,《地方政府間策略互動行為、財政支出競爭與地區經濟增長》,《管理世界》第10期
2009,《中央財政轉移支付與地區經濟增長》,《世界經濟》第12期
2010,《財政分權、政府組織結構與地方政府支出規模》,《經濟研究》第11期
2010,《市場權力、財政支出結構與最優財政貨幣政策》(第二作者),《經濟研究》第4期
2010,《中央財政轉移支付、激勵效應與地區間財政支出競爭》,《財貿經濟》第11期
2011,《中國稅收高速增長的源泉:稅收能力和稅收努力框架下的解釋》,《中國社會科學》第2期
2011,《論稅收對要素收入分配的影響》,《經濟研究》第6期
2011,《財政規則、經濟增長與政府債務規模》,《世界經濟》第1期
2011,《傳統文化信念、社會保障與經濟增長》,《世界經濟》第8期
2011,《財政分權、政府治理結構和縣級地方政府財政解困》,《管理世界》第1期
2011,Mix of Fiscal and Monetary Policy Rules and inflation Dynamics in China,Journal of China & World Economy, Vol.19. No.5. 47-66 .
2012,《論要素收入分配對居民收入分配的影響》,《中國社會科學》第12期
2012,《中國要素收入分配的測算》,《經濟研究》第10期
2012,《地方政府投資競爭與經濟周期波動》,《世界經濟》第5期
2012,《財政支出類型、財政政策作用機理與最優財政貨幣政策規則》,《世界經濟》第11期
2012,《地方政府支出行為的周期特徵及其制度根源》,《管理世界》第2期
2012,《有關稅收公平收入分配的幾個深層次問題》,《財貿經濟》第8期 1994,《財政赤字經濟分析》,遼寧省第四屆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二等獎
1994,《實現最優經濟增長的財政政策論》,遼寧省第四屆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三等獎
1995,《當代西方稅收學》,國家稅務總局第一屆稅收類優秀教材中青年獎
1998,《稅收與經濟發展》,教育部第二屆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成果一等獎
1998,《論公債融資對經濟增長的影響》,北京市第五屆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二等獎
2000,《公共經濟學大辭典》,北京市第六屆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一等獎
2002,《財政理論與政策》,教育部第三屆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成果三等獎
2008,《積極財政政策效果及淡出策略研究》,北京市第十屆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一等獎
2009,《積極財政政策效果及淡出策略研究》,教育部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二等獎
2012,《公共教育政策、經濟增長與人力資本溢價》,第六屆「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人文社會科學)」 論文獎
2012,《中國地方政府規模和結構優化研究》入選《國家哲學社會科學成果成果文庫》
2012,《政府間財政收支責任的地區經濟增長效應》,中國財政學會第五次全國優秀財政理論研究成果二等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