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個人轉讓房產在計算個人所得稅時,可以扣除契稅嗎
答:個認在房產轉讓計算個人所得稅的時候,可以扣除轉讓方在取得該房產時所繳納的契稅。 答:契稅徵收按屬地徵收的原則。即:市級房產、土地部門負責管理的房產土地交易,在市房產交易中心的地稅窗口辦理(房產大廈);各區縣房產、土地部門負責管理的房產土地交易在各區縣地方稅務機關設立在各區縣房產交易市場的地稅徵收窗口辦理。 答:根據《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關於調整個人住房轉讓營業稅政策的通知》,居民將購買不足5年的房屋進行對外銷售時,需要全額徵收營業稅;而居民將購買超過5年(含5年)的普通住房進行對外銷售時,可以免徵營業稅。 答:根據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關於城鎮房屋拆遷的相關政策規定:「對於拆遷居民因為拆遷而重新購買住房的,對購房成交價格中相當於拆遷補償款的部分免徵契稅,對於房屋成交價格高於拆遷補償款的,那麼則對超出的部門進行契稅的徵收工作。」城鎮房屋拆遷契稅優惠政策僅限於居民的個人住房。
② 轉讓舊房如何確定扣除項目金額
第一,根據《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關於土地增值稅一些具體問題規定的通知》(財稅字〔1995〕48號)規定:「十、關於轉讓舊房如何確定扣除項目金額的問題
轉讓舊房的,應按房屋及建築物的評估價格、取得土地使用權所支付的地價款和按國家統一規定交納的有關費用以及在轉讓環節繳納的稅金作為扣除項目金額計征土地增值稅。對取得土地使用權時未支付地價款或不能提供已支付的地價款憑據的,不允許扣除取得土地使用權所支付的金額。
......
十二、關於評估費用可否在計算增值額時扣除的問題
納稅人轉讓舊房及建築物時因計算納稅的需要而對房地產進行評估,其支付的評估費用允許在計算增值額時予以扣除。對條例第九條規定的納稅人隱瞞、虛報房地產成交價格等情形而按房地產評估價格計算徵收土地增值稅所發生的評估費用,不允許在計算土地增值稅時予以扣除。
關於新建房與舊房的界定問題,新建房是指建成後未使用的房產。凡是已使用一定時間或達到一定磨損程度的房產均屬舊房。使用時間和磨損程度標准可由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財政廳(局)和地方稅務局具體規定。」
第二,根據《財政部 國家稅務總局關於土地增值稅若干問題的通知》(財稅〔2006〕21號)規定:「二、關於轉讓舊房准予扣除項目的計算問題
納稅人轉讓舊房及建築物,凡不能取得評估價格,但能提供購房發票的,經當地稅務部門確認,《條例》第六條第(一)、(三)項規定的扣除項目的金額,可按發票所載金額並從購買年度起至轉讓年度止每年加計5%計算。對納稅人購房時繳納的契稅,凡能提供契稅完稅憑證的,准予作為「與轉讓房地產有關的稅金」予以扣除,但不作為加計5%的基數。
對於轉讓舊房及建築物,既沒有評估價格,又不能提供購房發票的,地方稅務機關可以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徵收管理法》(以下簡稱《稅收征管法》)第35條的規定,實行核定徵收。
第三,根據《國家稅務總局關於土地增值稅清算有關問題的通知》(國稅函〔2010〕220號 )規定:「七、關於轉讓舊房准予扣除項目的加計問題
《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關於土地增值稅若干問題的通知》(財稅〔2006〕21號)第二條第一款規定「納稅人轉讓舊房及建築物,凡不能取得評估價格,但能提供購房發票的,經當地稅務部門確認,《條例》第六條第(一)、(三)項規定的扣除項目的金額,可按發票所載金額並從購買年度起至轉讓年度止每年加計5%計算」。計算扣除項目時「每年」按購房發票所載日期起至售房發票開具之日止,每滿12個月計一年;超過一年,未滿12個月但超過6個月的,可以視同為一年。」
第四,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增值稅暫行條例》(國務院令第138號)第六條規定:「計算增值額的扣除項目:
(一)取得土地使用權所支付的金額;
(二)開發土地的成本、費用;
(三)新建房及配套設施的成本、費用,或者舊房及建築物的評估價格;
(四)與轉讓房地產有關的稅金;
(五)財政部規定的其他扣除項目。
第九條 納稅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按照房地產評估價格計算徵收:
(一)隱瞞、虛報房地產成交價格的;
(二)提供扣除項目金額不實的;
(三)轉讓房地產的成交價格低於房地產評估價格,又無正當理由的。」
第五,根據《關於營改增後契稅 房產稅 土地增值稅 個人所得稅計稅依據問題的通知》(財稅〔2016〕43號)第三條第二款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增值稅暫行條例》等規定的土地增值稅扣除項目涉及的增值稅進項稅額,允許在銷項稅額中計算抵扣的,不計入扣除項目,不允許在銷項稅額中計算抵扣的,可以計入扣除項目。」
第六條規定:「在計征上述稅種時,稅務機關核定的計稅價格或收入不含增值稅。
本通知自2016年5月1日起執行。」
第六,根據《國家稅務總局關於營改增後土地增值稅若干征管規定的公告》(國家稅務總局公告2016年第70號)規定:「六、關於舊房轉讓時的扣除計算問題
營改增後,納稅人轉讓舊房及建築物,凡不能取得評估價格,但能提供購房發票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增值稅暫行條例》第六條第一、三項規定的扣除項目的金額按照下列方法計算:
(一)提供的購房憑據為營改增前取得的營業稅發票的,按照發票所載金額(不扣減營業稅)並從購買年度起至轉讓年度止每年加計5%計算。
(二)提供的購房憑據為營改增後取得的增值稅普通發票的,按照發票所載價稅合計金額從購買年度起至轉讓年度止每年加計5%計算。
(三)提供的購房發票為營改增後取得的增值稅專用發票的,按照發票所載不含增值稅金額加上不允許抵扣的增值稅進項稅額之和,並從購買年度起至轉讓年度止每年加計5%計算。」
③ 新房換舊房契稅
應該先辦拆遷,新房就是唯一住房了,同時舊房的補償可以抵新房的契稅,如果先辦新房,全額交契稅,舊房拆遷後契稅不退
④ 關於房屋土地使用權出讓,轉讓,如何繳納契稅
按照契稅暫行條例細則第十一條規定,以劃撥方式取得土地使用權的,經批准轉讓房地產時,應由房地產轉讓者補交契稅,其計稅依據為補繳的土地使用權出讓費或者土地收益。可以看出,房產轉讓者是這筆補交的出讓金的法定納稅義務人。
以劃撥方式取得土地使用權的,經批准轉讓房地產時,應由房地產轉讓者補繳契稅。其計稅依據為補繳的土地使用權出讓費用或者土地收益。以劃撥方式承受國有土地使用權不徵收契稅,轉讓時補繳。
一、根據《契稅暫行條例》第二條:本條例所稱轉移土地、房屋權屬是指下列行為:
1、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
2、土地使用權轉讓,包括出售、贈與和交換;
3、劃撥方式取得的土地使用稅不屬於契稅的徵收范圍。
二、《契稅暫行條例實施細則》第十一條:以劃撥方式取得土地使用權的,經批准轉讓房地產時,應由房地產轉讓者補繳契稅。其計稅依據為補繳的土地使用權出讓費用或者土地收益。
四、根據《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關於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等有關契稅問題的通知》第二條規定,先以劃撥方式取得土地使用權,後經批准改為出讓方式取得該土地使用權的,應依法繳納契稅,其計稅依據為應補繳的土地出讓金和其他出讓費用。
五、以劃撥方式承受國有土地主要是:國家機關用地和軍事用地;城市基礎設施用地和公益事業用地;國家重點扶持的能源、交通、水利等項目用地;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用地。
以劃撥方式取得土地使用權要交什麼稅
一、土地取得費:
1、集體土地:征地補償、安置補助費、青苗補償費;
2、城鎮土地:房屋及構築物補償費、徵收安置補助、停業損失補償費;
二、相關稅費:
1、集體土地:耕地佔用稅、耕地開墾費、新菜地開發建設基金、征地管理費;
2、城鎮土地:徵收管理費或服務費(評估費等);
三、土地開發費:
1、基礎設施配套費。
2、公共事業建設配套費。
四、開發利息(開發期投入開發資金佔用利息)。
五、土地開發利潤(開發企業的利潤)。
注意:土地使用權劃撥,是指縣級以上人民政府依法批准,在土地使用者繳納補償、安置等費用後將該幅土地交付其使用,或者將土地使用權無償交付給土地使用者使用的行為。
⑤ 公司轉讓舊房如何納稅
公司持有的房產轉讓涉及稅收主要有增值稅、土地增值稅、所得稅、印花稅。
一、什麼是舊房
《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關於土地增值稅一些具體問題規定的通知》(財稅字[1995]48號)第七條規定:關於新建房與舊房的界定問題:新建房是指建成後未使用的房產。凡是已使用一定時間或達到一定磨損程度的房產均屬舊房。使用時間和磨損程度標准可由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財政廳(局)和地方稅務局具體規定。
二、土地增值稅規定
1、《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關於土地增值稅一些具體問題規定的通知》(財稅字[1995]48號)第十條規定:關於轉讓舊房如何確定扣除項目金額的問題:轉讓舊房的,應按房屋及建築物的評估價格、取得土地使用權所支付的地價款和按國家統一規定交納的有關費用以及在轉讓環節繳納的稅金作為扣除項目金額計征土地增值稅。對取得土地使用權時未支付地價款或不能提供已支付的地價款憑據的,不允許扣除取得土地使用權所支付的金額。
2、《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關於土地增值稅若干問題的通知》(財稅[2006]21號)第二條規定:關於轉讓舊房准予扣除項目的計算問題:納稅人轉讓舊房及建築物,凡不能取得評估價格,但能提供購房發票的,經當地稅務部門確認,《條例》第六條第(一)、(三)項規定的扣除項目的金額,可按發票所載金額並從購買年度起至轉讓年度止每年加計5%計算。對納稅人購房時繳納的契稅,凡能提供契稅完稅憑證的,准予作為「與轉讓房地產有關的稅金」予以扣除,但不作為加計5%的基數。
對於轉讓舊房及建築物,既沒有評估價格,又不能提供購房發票的,地方稅務機關可以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徵收管理法》(以下簡稱《稅收征管法》)第35條的規定,實行核定徵收。
3、《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增值稅暫行條例》第六條 計算增值額的扣除項目: (一)取得土地使用權所支付的金額;(二)開發土地的成本、費用;(三)新建房及配套設施的成本、費用,或者舊房及建築物的評估價格; (四)與轉讓房地產有關的稅金;(五)財政部規定的其他扣除項目。
第七條 土地增值稅實行四級超率累進稅率: 增值額未超過扣除項目金額50%的部分,稅率為30%。增值額超過扣除項目金額50%、未超過扣除項目金額100%的部分,稅率為40%。增值額超過扣除項目金額100%、未超過扣除項目金額200%的部分,稅率為50%。增值額超過扣除項目金額200%的部分,稅率為60%。
4、《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關於營改增後契稅、房產稅、土地增值稅、個人所得稅計稅依據問題的通知》(財稅[2016]43號)第三條規定:土地增值稅納稅人轉讓房地產取得的收入為不含增值稅收入。
5、《國家稅務總局關於營改增後土地增值稅若干征管規定的公告》(國家稅務總局公告2016年第70號)第六條規定:關於舊房轉讓時的扣除計算問題:營改增後,納稅人轉讓舊房及建築物,凡不能取得評估價格,但能提供購房發票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增值稅暫行條例》第六條第一、三項規定的扣除項目的金額按照下列方法計算: (一)提供的購房憑據為營改增前取得的營業稅發票的,按照發票所載金額(不扣減營業稅)並從購買年度起至轉讓年度止每年加計5%計算。(二)提供的購房憑據為營改增後取得的增值稅普通發票的,按照發票所載價稅合計金額從購買年度起至轉讓年度止每年加計5%計算。(三)提供的購房發票為營改增後取得的增值稅專用發票的,按照發票所載不含增值稅金額加上不允許抵扣的增值稅進項稅額之和,並從購買年度起至轉讓年度止每年加計5%計算。
三、增值稅的規定
1、《納稅人轉讓不動產增值稅徵收管理暫行辦法》(國家稅務總局公告2016年第14號)第三條 一般納稅人轉讓其取得的不動產,按照以下規定繳納增值稅:(一)一般納稅人轉讓其2016年4月30日前取得(不含自建)的不動產,可以選擇適用簡易計稅方法計稅,以取得的全部價款和價外費用扣除不動產購置原價或者取得不動產時的作價後的余額為銷售額,按照5%的徵收率計算應納稅額。納稅人應按照上述計稅方法向不動產所在地主管地稅機關預繳稅款,向機構所在地主管國稅機關申報納稅。(二)一般納稅人轉讓其2016年4月30日前自建的不動產,可以選擇適用簡易計稅方法計稅,以取得的全部價款和價外費用為銷售額,按照5%的徵收率計算應納稅額。納稅人應按照上述計稅方法向不動產所在地主管地稅機關預繳稅款,向機構所在地主管國稅機關申報納稅。(三)一般納稅人轉讓其2016年4月30日前取得(不含自建)的不動產,選擇適用一般計稅方法計稅的,以取得的全部價款和價外費用為銷售額計算應納稅額。納稅人應以取得的全部價款和價外費用扣除不動產購置原價或者取得不動產時的作價後的余額,按照5%的預征率向不動產所在地主管地稅機關預繳稅款,向機構所在地主管國稅機關申報納稅。(四)一般納稅人轉讓其2016年4月30日前自建的不動產,選擇適用一般計稅方法計稅的,以取得的全部價款和價外費用為銷售額計算應納稅額。納稅人應以取得的全部價款和價外費用,按照5%的預征率向不動產所在地主管地稅機關預繳稅款,向機構所在地主管國稅機關申報納稅。(五)一般納稅人轉讓其2016年5月1日後取得(不含自建)的不動產,適用一般計稅方法,以取得的全部價款和價外費用為銷售額計算應納稅額。納稅人應以取得的全部價款和價外費用扣除不動產購置原價或者取得不動產時的作價後的余額,按照5%的預征率向不動產所在地主管地稅機關預繳稅款,向機構所在地主管國稅機關申報納稅。(六)一般納稅人轉讓其2016年5月1日後自建的不動產,適用一般計稅方法,以取得的全部價款和價外費用為銷售額計算應納稅額。納稅人應以取得的全部價款和價外費用,按照5%的預征率向不動產所在地主管地稅機關預繳稅款,向機構所在地主管國稅機關申報納稅。
2、《國家稅務總局關於納稅人轉讓不動產繳納增值稅差額扣除有關問題的公告》(國家稅務總局公告2016年第73號)規定:一、納稅人轉讓不動產,按照有關規定差額繳納增值稅的,如因丟失等原因無法提供取得不動產時的發票,可向稅務機關提供其他能證明契稅計稅金額的完稅憑證等資料,進行差額扣除。二、納稅人以契稅計稅金額進行差額扣除的,按照下列公式計算增值稅應納稅額:(一)2016年4月30日及以前繳納契稅的:增值稅應納稅額=[全部交易價格(含增值稅)-契稅計稅金額(含營業稅)]÷(1+5%)×5%(二)2016年5月1日及以後繳納契稅的:增值稅應納稅額=[全部交易價格(含增值稅)÷(1+5%)-契稅計稅金額(不含增值稅)]×5%;三、納稅人同時保留取得不動產時的發票和其他能證明契稅計稅金額的完稅憑證等資料的,應當憑發票進行差額扣除。
四、所得稅
1、《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
第六條 企業以貨幣形式和非貨幣形式從各種來源取得的收入,為收入總額。包括:(一)銷售貨物收入;(二)提供勞務收入;(三)轉讓財產收入;(四)股息、紅利等權益性投資收益;(五)利息收入;(六)租金收入;(七)特許權使用費收入;(八)接受捐贈收入;(九)其他收入。
第八條 企業實際發生的與取得收入有關的、合理的支出,包括成本、費用、稅金、損失和其他支出,准予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扣除。
第十一條 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企業按照規定計算的固定資產折舊,准予扣除。
2、《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實施條例》
第十六條企業所得稅法第六條第(三)項所稱轉讓財產收入,是指企業轉讓固定資產、生物資產、無形資產、股權、債權等財產取得的收入。
第五十六條企業的各項資產,包括固定資產、生物資產、無形資產、長期待攤費用、投資資產、存貨等,以歷史成本為計稅基礎。前款所稱歷史成本,是指企業取得該項資產時實際發生的支出。
第六十條除國務院財政、稅務主管部門另有規定外,固定資產計算折舊的最低年限如下:(一)房屋、建築物,為20年;(二)飛機、火車、輪船、機器、機械和其他生產設備,為10年;(三)與生產經營活動有關的器具、工具、傢具等,為5年;(四)飛機、火車、輪船以外的運輸工具,為4年; (五)電子設備,為3年。
五、一般納稅人轉讓舊房案例
(一)基本情況
公司屬一般納稅人,2011年1月購入位於河南省洛陽市城市區的住宅一套,房間50萬元,繳納契稅2萬元,維修基金3萬元。房產按20年直線法計提折舊,預計凈殘值5%。2017年10月轉讓房產,轉讓含稅價100萬。不考慮其他情況。
(二)增值稅
根據國家稅務總局公告2016年第73號應交增值稅應納稅額=[全部交易價格(含增值稅)-契稅計稅金額(含營業稅)]÷(1+5%)×5%
應交增值稅應納稅額=[100-50]÷(1+5%)×5% =2.38
(三)城建及教育費附加
應交城市維護建設稅=應交增值稅×7% =2.38×7%=0.17
應交教育費附加=應交增值稅×3% =2.38×3%=0.07
應交地方教育費附加=應交增值稅×2% =2.38×2%=0.05
城建及教育費附加合計=0.17+0.07+0.05=0.29
(四)應交印花稅
應交印花稅=轉讓價格×0.5‰ =100×0.5‰=0.05
(五)應交土地增值稅
1、轉讓價格
轉讓價格=100/1.05= 95.24
2、扣除金額
(1)房產原值=50萬
(2)加扣每年5%=50*5%*7年=17.5萬
(3)維修基金=2萬
(4)與轉讓房地產有關的稅金=契稅+城建及教育費附加=3+0.29=3.29萬
(5)扣除金額小計=50+17.5+2+3.29=72.79萬
3、增值額
增值額=轉讓價-扣除金額=95.24-72.79=22.45萬
4、增值率
=增值額/扣除金額=22.45/72.79=45%
5、土地增值稅適用稅率:30%
6、應交土地增值稅
應交土地增值稅=增值額*土地增值稅適用稅率=22.45*30%=6.74萬
(六)應交所得稅
1、轉讓收入
2、賬面成本
(1)賬面原值
=購進價+契稅+維修基金=50+2+3=55萬
(2)折舊
月折舊(100*(1-5%))/240個月=0.3958
2011已提折舊=月折舊*11個月=4.35萬
2012-2016年折舊=月折舊*12*5=0.3958*12*5=23.75萬
2017年1-10月折舊=月折舊*10個月=3.96萬
合計折舊=32.06萬
(3)賬面凈值
賬面凈值=賬面原值-折舊=55-32.06=22.94萬元。
(4)、相關稅費
城建及附加0.29萬;
土地增值稅6.74萬
印花稅0.05萬
合計7.08萬元
(5)轉讓收益
所得稅轉讓收益
=轉讓收入-增值稅-賬面成本-相關稅費=100-2.38-22.94-7.08=67.60萬
(6)應交企業所得稅
=67.60*25%=16.90萬。
(七)轉讓凈收益
轉讓凈收益
=含稅轉讓價格-賬面凈值-增值稅-城建及附加-印花稅-土地增值稅-所得稅
=100-22.94-2.38-0.29-0.05-6.74-16.90=50.70萬元
⑥ 房產契稅如何徵收 我把舊房出售後,房產契稅按政策是否就可以按1.5%徵收
新房面積是在144平米以內的普通住宅嗎?如果是,那麼舊房賣出,新房為唯一一套住房的前提下,契稅可按1.5%繳納。
如新房面積是在144平米以上的非普通住宅,那麼不管舊房是否出售,契稅均按3.0%繳納。
⑦ 房產轉讓時已繳契稅可否扣除
《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關於土地增值稅一些具體問題規定的通知》(財稅字[1995]48號)第十條關於轉讓舊房如何確定扣除項目金額的問題的規定,轉讓舊房的,應按房屋及建築物的評估價格,取得土地使用權所支付的地價款和按國家統一規定交納的有關費用以及在轉讓環節繳納的稅金作為扣除項目金額計征土地增值稅。對取得土地使用權時未支付地價款或不能提供已支付的地價款憑據的,不允許扣除取得土地使用權所支付的金額。 第十一條關於已繳納的契稅可否在計稅時扣除的問題的規定,對於個人購入房地產再轉讓的,其在購入時已繳納的契稅,在舊房及建築物的評估價中已包括了此項因素,在計征土地增值稅時,不另作為與轉讓房地產有關的稅金予以扣除。 根據《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關於土地增值稅若干問題的通知》(財稅[2006]21號)文件第二條規定:「納稅人轉讓舊房及建築物,凡不能取得評估價格,但能提供購房發票的,經當地稅務部門確認,《條例》第六條第(一)、(三)項規定的扣除項目的金額,可按發票所載金額並從購買年度起至轉讓年度止每年加計5%計算。對納稅人購房時繳納的契稅,凡能提供契稅完稅憑證的,准予作為」與轉讓房地產有關的稅金「予以扣除,但不作為加計5%的基數。 對於轉讓舊房及建築物,既沒有評估價格,又不能提供購房發票的,地方稅務機關可以根據《稅收徵收管理法》(以下簡稱《稅收征管法》)第三十五條的規定,實行核定徵收。「 根據上述規定,單位轉讓舊房,首先要取得評估價格,評估價格中應當包括了購置舊房時繳納的契稅的,因此不應再予以扣除,如果不能取得評估價格,則按財稅[2006]21號文件第二條相關規定進行處理。
⑧ 房產證過戶契稅怎樣計算
以《中華人民共和國契稅暫行條例》第五條規定,契稅應納稅額,依照本條例第三條規定的稅率和第四條規定的計稅依據計算徵收。應納稅額計算公式:應納稅額=計稅依據×稅率。
應納稅額以人民幣計算,轉移土地、房屋權屬以外匯結算的,按照納稅義務發生之日中國人民銀行公布的人民幣市場匯率中間價摺合成人民幣計算。
而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契稅暫行條例》第三條規定,契稅稅率為3-5%。但是契稅的適用稅率,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在前款規定的幅度內按照本地區的實際情況確定,並報財政部和國家稅務總局備案。也就是說,不同的地方契稅稅率由本地按照實際情況制定。
(8)轉讓舊房契稅擴展閱讀:
房產證過戶契稅計算方法為:應納稅額=計稅依據×稅率。
由於契稅是房地產產權變動徵收的一種專門稅種,所以在房屋產權等變動時,向取得土地使用權、房屋所有權的單位和個人徵收的一種稅。因此,契稅應由取得土地使用權、房屋所有權的一方繳納,且稅率等政策對商品房、二手房「一視同仁」。
但是例如國家機關、事業單位、社會團體、軍事單位承受土地、房屋用於辦公、教學、醫療、科研和軍事設施的等情況,都是可以免徵契稅的。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中華人民共和國契稅暫行條例
網路-購房契稅
⑨ 土地、房屋等轉讓時契稅由誰交納
」但在合同履行中,乙方提出:原合同約定的「實行轉讓、過戶、交易稅費總包干」不合理,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契稅暫行條例》第一條:「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轉移土地、房屋權屬,承受的單位和個人為契稅的納稅人,應當依照本條例的規定繳納契稅」的規定,要求甲方增加承擔該加油站轉讓所發生的契稅(按合同總金額的4%計算約7萬元)。甲方認為:1、雙方協商加油站轉讓時,已對轉讓、過戶、交易應繳稅費的測算,並將甲方應繳稅款累加在轉讓總金額內計算,因而,在轉讓總金額174.98萬元中,已經包含契稅等各項稅費在內;2、雙方在合同中已經明確約定為「實行轉讓、過戶、交易稅費總包干」,甲方實際已經將應繳契稅等各種稅費預先交付給乙方,由乙方負責代繳,因此乙方提出的要求不能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