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西部建設有哪些重大工程
青藏鐵路、西電東送、西氣東輸、重慶輕軌、寧西鐵路等。
1、青藏鐵路
青藏鐵路起於青海省西寧市,途經格爾木市、昆侖山口、沱沱河沿,翻越唐古拉山口,進入西藏自治區安多、那曲、當雄、羊八井、拉薩。全長1956千米,是重要的進藏路線,被譽為天路,是世界上海拔最高、在凍土上路程最長的高原鐵路。
2、西電東送
"西電東送"工程是西部大開發的標志性工程,也是西部大開發的骨幹工程。"西電東送"指開發貴州、雲南、廣西、四川、內蒙古、山西、陝西等西部省區的電力資源,將其輸送到電力緊缺的廣東、上海、江蘇、浙江和京、津、唐地區。
3、西氣東輸
"西氣東輸"工程將大大加快新疆地區以及中西部沿線地區的經濟發展,相應增加財政收入和就業機會,帶來巨大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我國距離最長、口徑最大的輸氣管道,西起塔里木盆地的輪南,東至上海。全線採用自動化控制,供氣范圍覆蓋中原、華東、長江三角洲地區。
4、重慶輕軌
重慶軌道交通(Chongqing Rail Transit,CRT)是指服務於中國重慶大都市區的城市軌道交通。其第一條線路於2004年11月6日開通觀光運營,於2005年6月18日正式開通運營,是中國西部地區第一條城市軌道交通線路。
5、寧西鐵路
是連接江蘇省南京市與陝西省西安市的一條客貨鐵路,東起南京永寧鎮站,西至西安市新豐鎮編組站,由寧西線滬漢蓉快速通道合寧客專段組成,全長1030.2km,國鐵一級客運貨運鐵路,是國家貨運鐵路網的重要客貨鐵路。
Ⅱ 關於西部建設的資料!
6 月 29 日,西部大開發戰略的標志性工程——青藏鐵路全線正式開工。這條鐵路長達 1118 公里,預計 2007 年完工。青藏鐵路將縱貫青海、西藏兩省區而成為溝通西藏、青海與內地聯系的具有戰略意義的大通道,同時也成為西部腹地路網骨架的重要組成部分。
「西電東送」全面啟動。經國務院批准,貴州洪家渡水電站、引子渡水電站、烏江渡水電站擴機工程、天生橋至廣東第三回 500 千伏交流輸電線路工程、雲南寶峰至羅平 500 千伏交流輸電線路工程於 2000 年 11 月 8 日同時在貴州、雲南和廣西等省、自治區開工建設。此前,對「西電東送」具有重要作用的重慶萬縣至三峽電站 500 千伏交流輸電線路工程和雲南宣威火電廠也開工建設。「十五」期間,從貴州、雲南、廣西和三峽將向廣東輸電 1000 萬千瓦。
Ⅲ 中建西部建設怎麼樣
中建西部建設堅持以人為本,積極推行人才興企戰略。公司現有員工9600餘人,其中擁有博士、碩士學歷180餘名,大學以上學歷2300餘人,擁有中高級職稱430多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貼2人。
公司積極與科研院所開展合作,建立健全專業人才培養、選用機制,先後與重慶大學創建團中央青年創業就業實習基地、與華中科技大學創建湖北省青年創業就業實習基地,與武漢理工大學聯合創辦研究中心,為創新型專業人才的成長、成才打造了一片廣闊的天地。
Ⅳ 關於西部建設的資料
「西部大開發」是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政府的一項政策,目的是「把東部沿海地區的剩餘經濟發展能力,用以提高西部地區的經濟和社會發展水平、鞏固國防。」
2000年1月,國務院成立了西部地區開發領導小組。由時任國務院總理朱鎔基擔任組長,時任國務院副總理溫家寶擔任副組長。經過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審議通過之後,國務院西部開發辦於2000年3月正式開始運作。
2006年12月8日,國務院常務會議審議並原則通過《西部大開發「十一五」規劃》。目標是努力實現西部地區經濟又好又快發展,人民生活水平持續穩定提高,基礎設施和生態環境建設取得新突破。
重點區域和重點產業的發展達到新水平,教育、衛生等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取得新成效,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邁出扎實步伐。
(4)中國西部建設的成果擴展閱讀:
一、城市范圍
西部大開發的范圍包括12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加上湖北省恩施、湖南省湘西、吉林省延邊州):
四川省、陝西省、甘肅省、青海省、雲南省、貴州省、重慶市、廣西壯族自治區、內蒙古自治區、寧夏回族自治區、新疆維吾爾自治區、西藏自治區、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延邊朝鮮族自治州。
二、創新和開放
積極探索投資體制改革,推進財稅體制改革,加大轉移支付力度。特別是,東西部地區互動發展呈現出良好勢頭。
據不完全統計,2000年至2007年,東部地區到西部地區投資經營的企業累計近20萬家,投資總額15000多億元,西博會、西洽會、中國—東盟博覽會等已成為東西互動合作和吸引外商投資的重要平台。西部地區累計實際利用外商直接投資約180億美元。
西部大開發,這是我們國家領導人提出一項重要戰略任務。由於西部是內陸,東部靠海,造成了中西部經濟發展的不平衡。
這個不平衡表現得太明顯了,西部人口稀少,東部人口密集,在地圖上的表現,也是東部密密麻麻,西部零零星星的。
主要的還是東部交通方便,對出口有力。但我們不能任由這種不平衡發展下去,必須振興西部經濟,給西部以政策支持。這些年來的發展,也證明了西部大開發的道路是正確的。
Ⅳ 西部建設的新成就
具體的有:西藏鐵路、南水北調、西氣東輸、北煤南運、西油南輸、西電東送、西棉東調、南菜北運等
從大的概括性的方面答如下:
第一,以加快發展為第一要務,國家不斷加大對西部地區的支持力度,西部地區經濟社會發展不斷加快。截至2009年,國家累計新開工西部開發重點工程70項,投資總規模約1萬億元,中央累計投入財政性建設資金5500億元、財政轉移支付7500億元、長期建設國債資金3100億元。國家投入帶動了社會投入,促進了西部地區經濟快速發展。2000-2004年,西部地區國內生產總值年均增長10.2%,與全國同口徑經濟增長速度的相對差距有所縮小。2004年西部地區地方財政收入較之1999年增長了將近一倍,自身經濟實力有了明顯提高。西部工業企業實現利潤大幅增加,西部地區的經濟效益和自我發展能力不斷增強,產業結構調整初見成效。
第二,以基礎設施、生態環境建設為突破口,西部地區發展的基礎性問題開始得到解決。黨中央、國務院選擇西部地區最薄弱的方面、也是長期以來制約西部發展的瓶頸--基礎設施和生態環境建設為突破口,提出力爭在西部開發頭十年取得突破性進展。截至2009年,西部地區基礎設施建設邁出實質性步伐,生態環境保護和建設得到顯著加強。西氣東輸工程提前一年全線貫通並投入商業運營,西電東送工程新增向廣東送電1000萬千瓦的任務提前完成,青藏鐵路提前一年全線鋪通。截至2005年底,西部地區累計退耕地還林8467萬畝,配套荒山荒地造林和封山育林11579萬畝,退牧還草工程安排治理嚴重退化草原2.9億畝。經過幾年的努力,許多項目已經開始發揮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
第三,堅持以人為本的指導思想,西部地區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在西部大開發中,國家一手抓關系西部全局的重大工程,一手抓關系群眾切身利益的中小項目,使各族人民不斷得到實惠。油路到縣、送電到鄉、廣播電視到村基本實現,縣際公路、農村飲水、農村能源、生態移民等工程積極推進,"兩基"攻堅計劃穩步實施,公共衛生設施建設得到加強,城鄉居民收入和生活水平不斷提高。
第四,以改革開放為動力,西部經濟社會發展活力不斷提高。西部大開發以來,國家把深化改革、擴大開放作為西部大開發的強大動力和重大任務,積極推動國有企業改革,大力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西部各級地方政府積極鼓勵、支持、引導個體私營等非公有制經濟發展,大力完善市場體系,不斷改善投資環境,進一步拓寬東西合作和對外開放領域。
Ⅵ 關於祖國西部建設的資料
中國西部地區包括重慶、四川、貴州、雲南、廣西、陝西、甘肅、青海、寧夏、西藏、新疆、內蒙古等十二個省、市和自治區。其土地面積538萬平方公里,佔全國國土面積的56%;目前有人口約2.87億,佔全國人口的22.99%。 西部地區疆域遼闊,人口稀少,是我國經濟欠發達、需要加強開發的地區。全國尚未實現溫飽的貧困人口大部分分布於該地區,它也是我國少數民族聚集的地區。 西部地區的自然資源特別豐富。其水能蘊藏總量佔全國的82.5%,已開發水能資源佔全國的77%,但開發利用尚不足1%。其礦產資源的儲量十分可觀。依據已探明儲量,西部地區的煤炭佔全國的36%,石油佔12%,天然氣佔53%。 全國已探明的140多種礦產資源中,西部地區就有120多種,一些稀有金屬的儲量名列全國乃至世界的前茅。該地區的旅遊資源得天獨厚,秦兵馬俑、莫高窟、九寨溝等均位於西部地區。 新中國成立50年來,西部地區的工業體系、交通通信、科技教育等都有了較大發展,為進一步開發奠定了較為堅實的基礎。 西部地區與十多個國家接壤,陸地邊境線長達12747公里,如此之長的陸地邊境線,無疑為西部地區發展邊境貿易展現了誘人的前景,歷史上穿越西部地區的"絲綢之路"曾是中國對外交流的第一條通道。今日的西部地區定然會伴隨西部大開發的進程,日益繁榮,再現輝煌。 西部簡介 西部大開發動員令 1999年6月,江總書記在西安就加快中西部地區發展發表重要講 話。他強調,加快開發西部地區,對於推進全國的改革和建設,對於保 持黨和國家的長治久安,不僅具有重大的經濟意義,而且具有重大的政 治和社會意義。從現在起,這要作為黨和國家一項重大的戰略任務,擺 到更加突出的位置。 西部開發歷史的車輪滾滾向前,改革的春風陣陣吹過。至此世紀之交,偉 大的中華民族又面臨著一個重大抉擇:為改變西部地區的落後面貌, 協調東西部經濟均衡發展,充分發揮我文明古國地大物博的自然優 勢,黨中央不失時機地作出了西部大開發的偉大戰略部署。祖國的繁 榮富強是每一炎黃子孫最大的心願,美好的生活是勤勞的中國人民共 同的願望。西部,作為更廣闊的生存與發展空間,正等待我們去探 索、去開拓。一石激起千層浪,中央的戰略成為國人矚目的焦點,社 會各階層無不為之心潮澎湃,雀躍不已。 傳媒人從來不會將自己置身於熱點之外。在這樣的歷史機遇面 前,如何向世人介紹西部的風土人情、豐富資源、無限商機與璀璨文 化;如何向西部人展示上海的熱情友好、時代形象、繁華經濟與海派 文化;如何推動東西部在政治、經濟、文化、科學、教育等各方面的 廣泛交流,的問題成為上視人當前急需思考。 中國西部簡介 "10+2+2"是西部地區的最新定義.中國西部由西南五省市(四川,雲南,貴州,西藏,重慶),西北五省市(陝西,甘肅,青海,新疆,寧夏)和內蒙古,廣西,以及湖南的湘西,湖北的恩施兩個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組成.其土地 面積538萬平方公里,佔全國國土面積56%;目前有人口約2.87億,佔全 國人口總數的22.99%。西部地區疆域遼闊,人口稀少,是我國經濟欠發達、需要加強開發的地區。全國尚未實現溫飽的貧困人口大部分分布於該地區,它也是我國少數民族聚集的地區。西部地區的自然資源特別豐富。其水能蘊藏總量佔全國的82.5%,已開發水能資源佔全國的77%,但開發利用尚不足1%。其礦產資源的儲量十分可觀。依據已探明儲量,西部地區的煤炭佔全國的36%,石油佔12%,天然氣佔3%。全國已探明的140多種礦產資源中,西部地區就 有120多種,一些稀有金屬的儲量名列全國乃至世界的前茅。該地區的旅遊資 源得天獨厚,秦兵馬俑、莫高窟、九寨溝等均位於西部地區。 新中國成立50年來,西部地區的工業體系、交通通信、科技教育等 都有了較大發展,為進一步開發奠定了較為堅實的基礎。 西部地區與十多個國家接壤,陸地邊境線長達12747公里,如此之 長的陸地邊境線,無疑為西部地區發展邊境貿易展現了誘人的前景,歷 史上穿越西部地區的"絲綢之路"曾是中國對外交流的第一條通道。今日 的西部地區定然會伴隨西部大開發的進程,日益繁榮,再現輝煌。 西部不僅有許多歷史文化,還有美麗的大草原,今年也因為這些可愛的景 色,西部的大部分地區都被世界稱贊,獲得不少的榮譽。 西部開發地區包括陝西、甘肅、青海、寧夏、新疆、內蒙古、西藏、廣西、雲南、貴州、四川和重慶等省、市、自治區
Ⅶ 中國西部建設在這十年內取得了哪些成就
青藏鐵路,南昆鐵路,西電東送,西氣東輸
Ⅷ 歷史上為西部建設作出貢獻的有哪些人
1、林則徐
林則徐不顧年高體衰,從伊犁到新疆各地「西域遍行三萬里」,實地勘察了南疆八個城,加深了對西北邊防重要性的認識。林則徐所譯資料中發現沙俄對中國的威脅,促成了他抗英防俄的國防思想,成為近代「防塞論」的先驅。於是他明確向伊犁將軍布彥泰提出「屯田耕戰」,有備無患。他還領導群眾興修水利,推廣坎兒井和紡車,人們為紀念他的業績,稱為「林公井」「林公車」。
2、孔繁森
在孔繁森的勤奮工作下,從1994年開始,全西藏地區的國民生產總值超過1.8億元,比1993年增長37.5%;西藏的國民收入超過1.1億元,相對於1993年而言增長6.7%。他為了制定把阿里地區的經濟帶上新台階的規劃,准備在西藏地區最有潛力的邊貿、旅遊等方面下功夫。為此,他帶領西藏有關部門,親自到新疆塔城進行邊貿考察。1994年11月29日,完成任務返回阿里途中,不幸發生車禍以身殉職,時年50歲。
3、班超
投筆從戎,隨竇固出擊北匈奴,又奉命出使西域,在三十一年的時間里,收復了西域五十多個國家,為西域回歸,做出了巨大貢獻。官至西域都護,封定遠侯,世稱「班定遠」。他以非凡的政治和軍事才能,在西域的三十一年中,正確地執行了漢王朝「斷匈奴右臂」的政策,自始至終立足於爭取多數,分化、瓦解和驅逐匈奴勢力,因而戰必勝,攻必取。不僅維護了東漢的安全,而且加強了與西域各屬國的聯系,為西域回歸做出了卓越貢獻。
4、文成公主
文成公主入藏,唐蕃之間的友誼有了很大的發展,由於文成公主的博學多能,對吐蕃國的開化影響很大,不但鞏固了唐朝的西陲邊防,更把漢民族的文化傳播到西藏,西藏的經濟、文化等各方面也藉由大唐文化的營養得以長足發展。
5、左宗棠
清軍收復新疆過程中,英使威妥瑪多次對清廷展開恫嚇,此時又勸清廷停止進軍、將阿古柏勢力認作藩屬,海防派亦運作朝廷,清廷遂向左宗棠說明 ,並讓左宗棠「統籌全局」,提出己見。左宗棠上疏據理力爭,強調新疆的戰略意義、當前的大好形勢,並提出要在新疆實行省制,最後得以繼續新疆收復戰。僅一年多時間,左宗棠就指揮西征軍,收復了除伊犁以外的新疆領土。清廷嘉其功,詔封二等恪靖侯。新疆各地也於大小村鎮建立左公祠,燒香禮拜。
Ⅸ 西部建設者為西部開發做了哪些貢獻
1、交大西遷
1956年,4400多名交通大學的師生放棄了上海優越的生活條件,義無反顧地踏上了西行列車前往西安,拉開了建校、興校和奉獻報國、為西部奉獻的壯麗篇章。
今年已84歲,遷校時在機械製造專業生產組織教研室工作的西安交大老教授李懷祖,作為交大西遷故事中的參與者之一,他見證了西安交大的成長和發展,他說「西遷精神」的重新提及將對西安交大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產生巨大的影響。
2、綠地雙子塔A座樓大筏基圓滿收官
烏市綠地中心超高層雙子樓大體積混凝土澆築儀式在工地現場正式啟動。在將近2500平方米的巨大基坑邊上,百餘名職工隊伍列隊宣誓,6台大泵伸舉臂架整裝待發。
在連續澆注36小時總計供應8678立方混凝土後,綠地雙子塔A座樓大筏基圓滿收官!」至此,中建西部建設一舉刷新多項新疆自治區混凝土行業記錄:
第一最——一次性連續澆築8678立方混凝土,創自治區基礎筏板混凝土一次性用量之最,締造疆內歷史最大單體筏基。
第二最——混凝土罐車累計行程15000公里,共計833車次混凝土供應,相當於沿著新疆邊境線(5600公里)來回一趟有餘;
第三最——連續36小時不間斷澆築,每小時供應約25車混凝土,平均兩分鍾澆築一車,創自治區建築市場混凝土澆築速度之最;
第四最——連續澆築基礎筏板面積2500平方米,創一次性連續澆築基礎筏板面積之最;
第五最——單體筏基平均厚度4米,最厚處達10.2米,約3層樓高度,創自治區單體筏基厚度之最。
在此次任務完成後,中建西部建設烏市分公司又將以雷霆速度計劃在近期澆築烏市綠地雙子塔B座筏基,計劃方量9000方,屆時中建西部建設將再次為新疆第一高樓的成功崛起打下堅實基礎。
3、鐵路迅猛發展助推西部建設
西部有著豐富的油、煤、氣等資源,可以說坐擁黃金。只有為西部建立起完善的交通運輸系統,才能更好的利用資源改善城市面貌,提高市民生活水平,才能為西部經濟發展提供運輸保障。西部開發,鐵路先行。
鐵路是國家重要的基礎設施和民生工程,對於加快城鎮化進程和不發達地區脫貧、帶動產業發展、降低物流成本等都有著重要作用。鐵路投資規模大,產業鏈長。加快西部鐵路建設,不僅可以將資源外運,還可以帶動鋼鐵、水泥等建材市場的發展,帶動西部的消費與發展。
(9)中國西部建設的成果擴展閱讀
西遷中的交大
1955年決定西遷,1956年秋天交大就已經上課了,這個速度非常高。當年到西安來,年輕教師都積極響應,沒有因為遷校而推遲一天開學,沒有因為遷校而少開一門課程,也沒有因為遷校而耽誤原定的教學計劃和實驗項目。
回憶西遷當時的情景,李懷祖教授說,最難得的是一些中年教師,他們中很多人是海外留學歸來的博士,在上海已經成家立業了,但是幾乎全部過來了。李懷祖回憶說,他當時所在的機械繫老師,除了個別年老體弱的以外全都過來了。
這批教師的西遷,對西安交大的發展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他們不光是自己人過來,還帶來了一批設備,更重要的是把交大的傳統和精神帶了過來,這批教師都成為西安交大的骨幹。
當年一些教材是統編教材,西安交大教師有不少人是教材編審委員會的主任或者是副主任,有20人左右,正因為這些人的學術地位、治學精神,促使和帶動交大在教學科研方面在全國都得到認可,而且踏實的教風學風一直延續到現在。
Ⅹ 西部大開發中取得了哪些法制建設的成果
這個····
最近出了很多事,這種問題好似不好回答
自提出西部大開發的戰略以來,實施西部大開發,加快西部地區的經濟發展,一直是黨中央、各級領導和人民所關心和關注的問題。因為這不僅是保持國民經濟持續發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實現我國現代化建設第三步戰略目標的重大舉措。因此就目前人們所了解的西部開發的狀況結合新疆首府烏魯木齊的實際情況,以調查問卷的形式,在04—05學年寒假做一次調查。下面就以問卷結果做調查分析。
一、「西部大開發」實施中人民的主觀認識
就調查結果而言,所調查人群涉及學生、工人、軍人、商人、金融工作者、白領,其學歷不等。雖沒有設計生長城市,但西部與中部及沿海地區人數平均。從主觀角度對西部的認識中,50%的人對西部地區的自然環境總體印象為一般。認為雖有美麗的草場、遍地牛羊等,但依然不乏沙漠、荒地等。對總體的印象僅維持在一些有名的風景旅遊勝地而已。
其中高達70%的人對西部的少數民族的生活習俗很不了解,而剩餘的30%則為一般。對於西部大開發的幾個省、自治區,大多數是以少數民族為主,而當地的一些本地產業若想要走出家鄉,擁有更多的市場,宣傳還需要再加把勁兒。只有讓更多的人了解和懂得少數民族的風土人情,才能更加吸引投資商的目光。
也正是如此,調查中有55%的人最想了解西部的是風土人情。一方面反映了西部自身的宣傳力度不夠,另一方面也提供了一種商機,使當地的人利用這一點心理開發旅遊觀光行業,我國是一個多民族國家,每個民族都有很多獨特的風土人情,這將是與名勝古跡相持並論的另一塊旅遊寶地,擁有巨大投資潛力。
而作為私人旅行,人們還是首選氣候宜人風景秀麗的雲南,四季如春的昆明,迷人的香格里拉成為雲南首選的堅強後盾。神秘的西藏也排在前列,布達拉宮、入雲的雪山、草場牛羊,再加上《天下無賊》中的迷人風景、純朴人情也為西藏增加了許多人氣指數。相較於西南各地的旅遊大產,西北地區顯得有些冷清,盡管也有許多秀美景區,但也許是地理位置僻遠,氣候乾燥,南北差異明顯等客觀原因,使得失去了一些遊客。但近年來一些關於考古方面、探險等旅遊項目的開發,又重新颳起了一波旅遊的熱潮,羅布泊、樓蘭古城散發著獨特魅力。
人們對西部的主觀印象,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到投資、消費、人才走向等方面問題,因此由調查分析得出:在西部大開發的過程中,對外宣傳起著很重要作用,只有被別人了解了,才會得到進一步地發展合作。
二、「西部大開發」所帶來的經濟效益
對於西部大開發的戰略實施這么多年來,今天人們對國家給予西部大開發的各項政策有75%認為一般,其餘25%認為合適。其實國家給予西部有很多優惠的政策,但也許對於大多數的非西部地區的人們並沒有耳目一新的感覺。很多人以為只有像沿海地區一樣水平了才叫做有成果。實際上近五年來,西部生產總值分別增長8.5%,8.8%,10.0%,11.3%和12%,高於前些年的增長速度,五年間西部地區固定資產投資年均增長20%以上,明顯高於全國平均水平。生態環境保護和建設顯著加強。天然林保護、京津風沙治理、三峽庫區國土整治及水污染治理等重點工程全面展開,取得明顯效果。科技教育等社會事業加快發展,重點高校基礎設施建設和學科建設步伐加快。農村義務教育得到加強。這些成績都是應該肯定的,而有這些成績的前提是在中央建設資金累計安排在西部地區約4600億元,財政轉移支付和專項補助累計安排5000多億元的大力支持,和各種相應的積極措施下取得的。
另具調查顯示,60%的人認為西部地區的開發應選擇旅遊為最佳。這確實是一個很具有潛力可挖的項目,但也反映了人們只是抱著一種體驗和了解的態度走向西部,並沒有想要走進西部在這里開發或者投資一些其他的行業。因為另一題結果顯示,100%的人認為現在投資西部大開發經濟效益一般。這種觀念也就直接導致了人才流失,企業停滯,市場狹小,經濟僵化等一系列後果。人們並不看好西部大開發所能帶來的經濟效益,也是一項擺在領導者面前的難題,為此烏魯木齊市政府制定了「建經濟強市,創旅遊名城」的發展目標,在保持國民經濟持續快速增長的同時,不斷調整經濟結構,重視和支持非公有制經濟的發展,同時將招商引資工作作為調整經濟結構,增強非公有制經濟比重的重要舉措之一。把招商引資工作作為各項工作的重中之重,要求進一步改善投資環境,加大招商力度。
對於招商引資而言,投資環境至關重要。投資環境是投資活動的場所和載體,是投資者和政府及社會環境的紐帶。它包括硬環境和軟環境。硬環境包括自然環境和基礎設施。軟環境包括經濟環境、行政環境、法制環境和社會環境方面等烏魯木齊市企業調查對就這六個方面對區外資企業對烏市的總體評價作一調查其結果如下:
1、硬環境:調查中九成以上外資企業比較滿意。其中自然環境,地理與內地較遠,與周邊國家合作有區位優勢;房地產業和部分工業企業冬季生產受氣候影響;環境污染好轉但仍然嚴重。而基礎設施方面,市區道路雖拓寬,但返修的「拉鏈」工程嚴重,郵電通訊服務改善,但政府與企業互聯網建設落後,水電暖氣供應比較滿意。生活設施條件滿意,但綠化面積太低。因烏市屬首府,很多建設還是有一定的水平。
2、軟環境:這是企業「願意來,留得住」的關鍵因素。而外來企業對軟環境的滿意度卻只有67%,如何找准切入點,著力改善軟環境是工作重點。
在評價中可以看出行政環境總體狀況良好,政策穩定性好、靈活性差,機關辦事效率不高工作人員素質參差不齊。經濟環境中GDP持續增長,有實力可以合作的企業不多,市場規模小,金融貸款條件不靈活。法制環境倒還是比較滿意。社會環境中信息化水平不高,行政管理和監督中的信用管理欠制約制度。而城市衛生狀況和綠化不太滿意,教育機構健全,文化觀念風俗差異不大,但教育水平有待提高。
從上述評價中可以感覺到硬環境中城市建設、道路、衛生和綠化是很重要的。人們都喜歡在干凈、整齊、方便的城市居住和工作,也只有在舒適的環境中才能靜下心來工作。而對於軟環境,一個城市的政府形象,包括思想觀念、人員素質、工作效率、誠信等都是外資投資所衡量的第一標准。市場的建設、政策的嚴密性和透明度也是投資商所考慮的,這些都是作為投資的前提保障,做得好才能讓人放心投資建設。加入WTO後,新一輪的招商引資已經從依靠政策優勢逐步轉向了依靠整體投資環境,整體投資環境的優勢將成為決定一個地區和城市招商引資的決定力量。因此轉變觀念,提高服務質量水平,進一步完善市場建設變得至關重要。
據調查報告分析,有50%的人認同影響西部經濟發展的直接因素是思想保守,也有一些人認為是基礎設施、能源交通財政不足。
三、「西部大開發」實施中的必要條件
結合上面分析的內容,改善投資條件所帶來的是更多外資企業,而在這些條件之上的是80%的人所認為的西部大開發迫切需要的是人才。而沿海城市之所以具有的發展優勢也同樣是人才技術。資金、信息、地理港口、經驗管理等也同樣拉開了東西部的距離,因此作為西部城市發展的當務之急是大力發展教育,建立起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加快人才成長的人才發展機制,加大幹部交流和人才培訓力度。要採取特殊政策,吸引更多的大學畢業生、國內外人才到西部工作和創業。
在這同時還要搞好環境保護和建設,基礎設施建設,推動國有企業改革、改組和改造,振興老工業基地,推動西部與周邊國家開展邊境貿易和經濟合作。
綜上述調查分析,西部大開發的工作任重道遠,作為當代大學生應該充分認識到西部建設所面臨的問題,大力實施人才強國戰略與西部大開發戰略相結合。認清經濟發展所面臨和要解決的問題,想辦法解決,在穩步發展中求新,在中規中矩中求變,使西部經濟能更快地加入整個國民經濟發展的大浪潮中,讓我們的市場更豐富更具規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