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證書轉讓 > 關於首次公開發行股票時的老股轉讓

關於首次公開發行股票時的老股轉讓

發布時間:2021-03-18 07:52:51

㈠ 老股轉讓的老股轉讓的政策規定

2013年12月2日,中國證監會發布《首次公開發行股票時公司股東公開發售股份暫行規定》。作為本次新股發行體制改革的一項重要配套措施,《規定》就老股轉讓的具體規則給予說明。證監會表示,老股轉讓有利於緩釋上市公司資金超募問題,增加可流通股份數量,促進買、賣雙方充分博弈,進一步理順發行、定價、配售等環節的運行機制。
《規定》明確,持股滿36個月的老股東可以在公開發行新股時按照平等協商原則向公眾發售老股,增加新上市公司流通股數量。老股轉讓作為首次公開發行股票的一部分,發行、承銷等應遵守《證券發行與承銷管理辦法》的規定,發行價格應當與新發行股票的價格相同。公司股東擬公開發售股份的,應當向發行人董事會提出申請;需要相關主管部門批準的,應當事先取得相關部門的批准文件。發行人董事會應當依法作出決議,並提請股東大會批准。對於公司股東通過老股轉讓取得的資金,雖無鎖定要求,但發行人應當向投資者明確提示。
《規定》指出,發行人需依據募投項目資金需要量合理確定新股發行數量,並在發行方案中明確新股發行與老股轉讓數量的調整機制。且新股與公司股東公開發售股份的實際發行總量不得超過發行方案載明的公開發行股票的數量。
為防範可能出現的風險,《規定》對老股轉讓提出了相應的監管要求,明確老股持有期需在36個月以上,且不得存在限制轉讓的情形;老股轉讓後公司實際控制權不得發生變更、股權結構不得發生重大變化,保持公司穩定經營。同時,為便於投資者全面了解老股轉讓的情況,充分評估老股轉讓對公司治理及生產經營產生的具體影響,《規定》提出了詳細、具體的信息披露要求。
《規定》要求,發行人應當在招股說明書扉頁載明公司擬發行新股和公司股東擬公開發售股份的數量,披露本次公開發行的股數、預計發行新股數量和公司股東公開發售股份的數量、發行費用的分攤原則及擬公開發售股份的股東情況,發行公告應該披露公司股東擬公開發售股份總數及股東名稱、各自公開發售股份數量等情況。此外,《規定》指出保薦機構、發行人律師要對發行老股企業的相應資質、是否存在違法違規行為進行盡職調查。

㈡ 現在是IPO啟動有新股和老股,什麼叫老股轉讓

這樣會不會好一點,IPO的公司都是已經成立的股份公司對吧,那當然已經有股東了。IPO發新股的意思,就是在已經有這些老股東的基礎上發新的股票,吸收新的股東進來,這些都是新的;而發老股呢,就是在IPO的時候,原來的股東把自己的股票賣了,轉讓給新的股東,就叫做老股轉讓,也有人把這個事叫做「存量發行」,而把新股發行叫做「增量發行」。
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㈢ 首次公開發行後 股東持有的股票在多久之內不得轉讓

原始股般左右禁止售規定解禁股票市場買賣般股票股數超50萬股(A股)選擇宗交易般情況交易高價低價間協商產

㈣ 發行人持有公司股票多長時間後,才可以轉讓

中國證監會和上海證券交易所對股票鎖定,發行人持有股票在鎖定期間不得轉讓。主要規定如下:

1. 網下配售對象獲得配股在發行人股票上市3個月後,才可以流通。

2. 公司公開發行股票前已經發行的股份,自公司股票在證券交易所上市交易之日起1年內不得轉讓。

3. 發行人向上海證券交易所申請其首次公開發行股票上市時,控股股東和實際控制人應承諾:自發行人股票上市之日起3年內,不轉讓或委託他人管理其直接和間接持有的發行人首次公開發行股票前已經發行股份,也不由發行人回購該部分股份,但轉讓雙方存在控制關系或者同受同一實際控制人控制的,自發行人股票上市之日起1年後,經控股股東和實際控制人申請並經上海證券交易所同意,可豁免遵守本承諾。

4. 公司公開發行股票前一年通過增資擴股方式持有發行人股份的投資者,所增持的股份自發行人工商登記注冊變更生效之日起要鎖定3年。

㈤ 什麼是老股轉讓 老股轉讓與新股發行的區別

2013年12月2日,中國證監會發布《首次公開發行股票時公司股東公開發售股份暫行規定》。作為本次新股發行體制改革的一項重要配套措施,《規定》就老股轉讓的具體規則給予說明。證監會表示,老股轉讓有利於緩釋上市公司資金超募問題,增加可流通股份數量,促進買、賣雙方充分博弈,進一步理順發行、定價、配售等環節的運行機制。

《規定》明確,持股滿36個月的老股東可以在公開發行新股時按照平等協商原則向公眾發售老股,增加新上市公司流通股數量。老股轉讓作為首次公開發行股票的一部分,發行、承銷等應遵守《證券發行與承銷管理辦法》的規定,發行價格應當與新發行股票的價格相同。公司股東擬公開發售股份的,應當向發行人董事會提出申請;需要相關主管部門批準的,應當事先取得相關部門的批准文件。發行人董事會應當依法作出決議,並提請股東大會批准。對於公司股東通過老股轉讓取得的資金,雖無鎖定要求,但發行人應當向投資者明確提示。

《規定》指出,發行人需依據募投項目資金需要量合理確定新股發行數量,並在發行方案中明確新股發行與老股轉讓數量的調整機制。且新股與公司股東公開發售股份的實際發行總量不得超過發行方案載明的公開發行股票的數量。

為防範可能出現的風險,《規定》對老股轉讓提出了相應的監管要求,明確老股持有期需在36個月以上,且不得存在限制轉讓的情形;老股轉讓後公司實際控制權不得發生變更、股權結構不得發生重大變化,保持公司穩定經營。同時,為便於投資者全面了解老股轉讓的情況,充分評估老股轉讓對公司治理及生產經營產生的具體影響,《規定》提出了詳細、具體的信息披露要求。

《規定》要求,發行人應當在招股說明書扉頁載明公司擬發行新股和公司股東擬公開發售股份的數量,披露本次公開發行的股數、預計發行新股數量和公司股東公開發售股份的數量、發行費用的分攤原則及擬公開發售股份的股東情況,發行公告應該披露公司股東擬公開發售股份總數及股東名稱、各自公開發售股份數量等情況。此外,《規定》指出保薦機構、發行人律師要對發行老股企業的相應資質、是否存在違法違規行為進行盡職調查。

證監會指出,「老股轉讓」是境外主要市場的成熟做法。《規定》將這一做法引入國內市場,有利於緩釋上市公司資金超募問題,增加可流通股份數量,促進買、賣雙方充分博弈,進一步理順發行、定價、配售等環節的運行機制。

為促進新股合理定價,發行人需依據募投項目資金需要量合理確定新股發行數量,並在發行方案中明確新股發行與老股轉讓數量的調整機制。「老股轉讓」作為首次公開發行股票的一部分,發行、承銷等應遵守《證券發行與承銷管理辦法》的規定。

㈥ 首次公開發行股票與股票上市交易的關系

IPO全稱Initial public offering( 首次公開募股) 指股份有限公司首次向社會公眾公開招股的發行方式。
公開發行是指沒有特定的發行對象,面向廣大投資者分開推銷的發行方式。發行人通過中介機構向不特定的社會公眾廣泛地發售證券。在公募發行情況下。所有合法的社會投資者都可以參加認購。公開發行的股票不一定要求上市。但是上市必須要求公開發行股票。

㈦ 關於企業在成立兩年後IPO(首次公開發行股票)的問題,求解答。

由於公開募集股票必須經證監會批准 而證監會對IPO的時間要求是股份有限公司必須存續滿3年除非國務院特批 因此募集設立在目前公司設立實踐中是不存在的 只是一種理論上的形式股份有限公司設立只有發起設立一種形式 通過發起設立的股份有限公司在經營滿3年後可以申請IPO如果是直接由有限責任公司整體變更設立的股份有限公司存續期間可以從有限責任公司設立時算起樓主說的問題只是個假設除非國務院特批否則沒有可能性 所以實踐中的公司都是成立滿3年才IPO的

㈧ 首次公開發行股票事的老股轉讓和公司公開發行股份前已發行的股份

應該是:公司公開發行新股,原持有時間在36個月以上的老股也可以參與發行。例如:公司發行新股1000股,有老股東也原意出讓自己的股份100股,那麼這次公司對外發行的數量就是1100股,發行1000股收到的錢歸公司,發行100股收到的錢歸這個老股東。

㈨ 首次公開發行股票時公司股東公開發售股份暫行規定的規定

第一條 為了規范首次公開發行股票時公司股東向投資者公開發售股份的行為,根據《公司法》、《證券法》、《首次公開發行股票並上市管理辦法》、《首次公開發行股票並在創業板上市管理暫行辦法》、《證券發行與承銷管理辦法》等制定本規定。第二條 本規定所稱公司股東公開發售股份是指發行人首次公開發行新股時,公司股東將其持有的股份以公開發行方式一並向投資者發售的行為(即老股轉讓)。第三條 首次公開發行股票,既包括公開發行新股,也包括公司股東公開發售股份。公司股東公開發售股份應當遵守《證券發行與承銷管理辦法》的規定,發行價格應當與新發行股票的價格相同。第四條 公司股東應當遵循平等自願的原則協商確定首次公開發行時各自公開發售股份的數量。第五條 公司首次公開發行時,公司股東公開發售的股份,其已持有時間應當在36個月以上。公司股東公開發售股份後,公司的股權結構不得發生重大變化,實際控制人不得發生變更。第六條 公司股東公開發售的股份,權屬應當清晰,不存在法律糾紛或質押、凍結等依法不得轉讓的情況。第七條 公司股東擬公開發售股份的,應當向發行人董事會提出申請;需要相關主管部門批準的,應當事先取得相關部門的批准文件。發行人董事會應當依法就本次股票發行方案作出決議,並提請股東大會批准。第八條 發行人與擬公開發售股份的公司股東應當就本次發行承銷費用的分攤原則進行約定,並在招股說明書等文件中披露相關信息。第九條 公司股票發行方案應當載明本次公開發行股票的數量。公司發行新股的同時,其股東擬公開發售股份的,發行方案應當載明公司預計發行新股數量、公司相關股東預計公開發售股份的數量和上限,並明確新股發行與老股轉讓數量的調整機制。公司首次公開發行股票應主要用於籌集企業發展需要的資金。新股發行數量應根據企業實際的資金需求合理確定;公司股東公開發售股份數量不得超過自願設定12個月及以上限售期的投資者獲得配售股份的數量。第十條 發行人應當在招股說明書扉頁載明公司擬發行新股和公司股東擬公開發售股份的數量,並提示股東發售股份所得資金不歸公司所有;在招股說明書披露本次公開發行的股數、預計發行新股數量和公司股東公開發售股份的數量、發行費用的分攤原則及擬公開發售股份的股東情況,包括股東名稱、持股數量及擬公開發售股份數量等。發行公告應該披露公司股東擬公開發售股份總數及股東名稱、各自公開發售股份數量等情況,並應當提示投資者關注公司將不會獲得公司股東發售股份所得資金。第十一條 發行價格確定後,投資者網上申購前,發行人、保薦機構(主承銷商)應當披露新發行股票及公司股東公開發售股份的具體數量及擬公開發售股份的股東名稱及數量。第十二條 首次公開發行時,擬公開發售股份的公司股東屬於下列情形之一的,招股說明書及發行公告應當說明並披露此次股東公開發售股份事項對公司控制權、治理結構及生產經營等產生的影響,提示投資者就上述事項予以關注。(一)公司控股股東;(二)持股10%以上的股東;(三)本次公開發行前36個月內擔任公司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核心技術人員;(四)對發行人經營有重大影響或與發行人有特殊關系的其他股東;(五)上述股東的關聯方或一致行動人。第十三條 保薦機構、發行人律師應當按照執業規范就公司股東公開發售股份是否符合法律、法規及公司章程的規定,是否履行相關決策或審批程序,所公開發售的股份是否存在權屬糾紛或存在質押、凍結等依法不得轉讓的情況進行充分盡職調查,並對公司股東公開發售股份後公司股權結構是否發生重大變化、實際控制人是否發生變更發表意見,分析公司股東股份公開轉讓事項對公司治理結構及生產經營產生的具體影響。第十四條 公司股東公開發售股份的登記、結算等事項應當符合證券交易所、證券登記結算公司制訂的相關業務規定。第十五條 自願設定12個月及以上限售期的投資者不得與公開發售股份的公司股東及相關利益方存在財務資助或者補償、股份代持、信託持股等不當利益安排。存在上述行為的,中國證監會將比照《證券發行與承銷管理辦法》第40條的規定處理。第十六條 公司股東公開發售股份應當符合本規定及國家法律、行政法規及公司章程的規定。存在違法違規情況的,中國證監會依法進行查處;涉嫌犯罪的,依法移送司法機關,追究刑事責任。

閱讀全文

與關於首次公開發行股票時的老股轉讓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工商局生態市建設工作總結 瀏覽:757
侵權責任法第87條的規定 瀏覽:553
招商地塊南側公共服務項目批前公示 瀏覽:208
盤錦公交投訴電話 瀏覽:607
馬鞍山到宿遷汽車時間 瀏覽:215
公共衛生服務的工作目標 瀏覽:813
知識產權服務制度 瀏覽:726
警察管詐騙叫民事糾紛 瀏覽:650
馬鞍山胡駿 瀏覽:110
推動基層公共服務一門式全覆蓋試點工作調研 瀏覽:680
山東省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實施方案 瀏覽:349
投訴制凝 瀏覽:932
黑警投訴 瀏覽:95
國培預期研修成果 瀏覽:151
知識產權專利培訓心得 瀏覽:974
工商登記需要提供什麼資料 瀏覽:683
大連使用權房子辦產權需要花多少錢 瀏覽:630
長春工商局投訴電話 瀏覽:519
湖北省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規范 瀏覽:393
國家歌曲版許可權制 瀏覽:8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