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證書轉讓 > 創作成果權

創作成果權

發布時間:2021-03-17 21:03:20

❶ 軟體的創作成果是不是屬於著作權法保護的作品,這是辨析題。希望大神可以給出詳細的回答

第一,在著作權認定中游戲軟體屬於計算機軟體還是影視作品保護的問題
一般地說,計算機軟體(4HB?G3>6)指程序以及開發、使用和維護所需要的所有文檔。我國《計算機軟體保護條例》規定,計算機軟體是指「計算機程序及其有關文檔」。其中,計算機程序「指為了得到某種結果而可以由計算機等具有信息處理能力的裝置執行的代碼化指令序列,或者可被自動轉換成代碼化序列的符號化指令序列或者符號化語句序列」;文檔「指用自然語言或者形式化語言所編寫的文字資料和圖表,用來描述程序的內容、組成、設計、功能規格、開發情況、測試結果及使用方法,如程序設計說明書、流程圖、用戶手冊等」。計算機軟體具有開發難度大、開發投資高,復制容易且成本極低的特點。因此,應對之進行法律上的有效保護。然而計算機軟體的特殊性,使得對其保護又較其他的智力成果更為復雜和有難度。

知識產權和智力成果權有什麼區別

智力成果權通常來又叫知源識產權,包括:著作權、專利權、商標權。
在台灣和香港,通常把知識產權,稱為智慧財產權或智力財產權。
知識產權是指人們就其智力勞動成果所依法享有的專有權利,通常是國家賦予創造者對其智力成果在一定時期內享有的專有權或獨占權。

知識產權從本質上說是一種無形財產權,他的客體是智力成果或者知識產品,
是一種無形財產或者一種沒有形體的精神財富,是創造性的智力勞動所創造的勞動成果。它與房屋、汽車等有形財產一樣,都受到國家法律的保護,都具有價值和使
用價值。有些重大專利、馳名商標或作品的價值也遠遠高於房屋、汽車等有形財產。

❸ 如何確定合作創作作品中的著作權人

根據來《著作權法》第13條的規定,自兩人以上合作創作的作品,著作權由合作作者共同享有。但在創作實踐和版權官司實務中,要注意下列問題:

.合作作品的可分性。合作作品可以分為兩類:一類是可以分割使用的,如網路全書的詞條,各詞條均可獨立出來使用;一類是不可分害使用的,如馬克思、恩格斯合寫的《共產黨宣言》,各人的創作成果無法截然分開。這兩類作品在具體進行著作權時要不同對待,可分割使用的合作作品,作者對各自創作的部分可以單獨享有著作權,但行使著作權時不得侵犯合作作品整體的著作權。不可分割使用的作品,其著作權應由各合作者共同享有、行使,任何個人都不得擅自享有、行使。

.合作作者應是共同參加創作的人。沒有參加創作的人不能成為合作作者,不能成為共有著作權人。

❹ 設計成果的知識產權歸屬

1樓說的是專利申請權的歸屬問題,法律依據是專利法第六條,專利法實施內細則第十容一條。
二樓說的是商業秘密的問題,法律依據是反不正當競爭法第十條。
首先可以肯定的是,該職員的做法是違法的。至於歸屬問題,是這樣的:
一、如申請專利,專利申請權和日後的專利權歸公司;如該員工是發明創造者,公司應按專利法及實施細則相關規定獎勵。
二、著作權歸個人,如是集體創作,則歸集體;有約定,從約定。
2樓的建議很好,請樓主收集、保留證據,去公安局報案。先保證商業機密不外泄,別的都好說。

❺ 著作權法 怎麼才算完成作品

作品完成必須符合以下幾點:
1、具有獨創性,即作品必須是作者自己創作的成果,而不是抄襲他人的;「獨創性」也稱「原創性」,在英美法系國家著作權法中以「originality」一詞來表述。作品是作者獨立完成的智力勞動成果,作者在掌握了一定素材的前提下,運用自己的創作技巧,經過精心安排,將自己所要表達的思想融匯進去,形成自己獨特風格的表現形式。不管是英美法系國家還是大陸法系國家的著作權法,都將「獨創性」作為作品獲得著作權保護的實質性條件。

2、能以某種有形形式復制,即能夠被人們的感官所感知。作品必須以某種特定的形式表現出來,這種形式應能夠予以復制。作品是只有具有了一定的形式,被人們感覺感知,人們才能夠利用它,作者也才能通過對作品的利用而獲取財產價值和實現其社會價值。

作品是各國著作權法所保護的對象,它一般是指通過語言文字、符號等形式來反映作者的思想情感或對客觀世界認識的智力勞動成果。中國《著作權法實施條例》第2條規定,作品是指文學、藝術和科學領域內,具有獨創性並能以某種有形形式復制的智力創作成果。

它是通過作者的創作活動產生的具有文學、藝術或科學性質而以一定物質形式表現出來的一切智力成果。根據大多數國家的版權法(見著作權)和主要國際版權公約的規定,可以受版權保護的作品包括小說、詩詞、散文、論文、速記記錄、數字游戲等文字作品;講課、演說、佈道等口語作品;配詞或未配詞的音樂作品;戲劇或音樂戲劇作品;啞劇和舞蹈藝術作品、繪畫、書法、版畫、雕塑、雕刻等美術作品;實用美術作品;建築藝術作品;攝影藝術作品;電影作品;與地理、地形、建築 、科學技術有關的示意圖 、地圖、 設計圖、草圖和立體作品。

❻ 計算機軟體著作權的保護期為多少年在智力創作成果中,魔術屬不屬於作品計算機軟體著作權的保護期為多

問:計算機軟體著作權的保護期為多少年?在智力創作成果中,魔術屬不屬於作品?計算機軟體著作權的保護期為多少年?在智力創作成果中,魔術屬不屬於作品?

答:君同法律在線咨詢為您解答

軟體著作權的保護范圍隨著計算機技術的廣泛應用逐漸成為公眾討論的熱點問題。那麼關於軟體著作權的保護范圍究竟涵蓋了什麼內容這也是目前人們非常關心的問題。腦酷商業秘密網認為對於計算機軟體的著作權保護范圍可做如下的總結:(一)對於計算機軟體的字面要素的保護計算機軟體的字面要素即軟體的源代碼和目標代碼,可作為文字作品享有著作權。(二)對於計算機軟體的非文字要素的保護計算機軟體的非文字要素即程序的組織、順序、結構,對於這部分內容是否能享有著作權,應當運用阿爾泰案中確定的包括抽象、過濾、比較三個步驟的「抽象概括法一來具體進行分析判斷。首先要區分出思想和表達,要在最概括的思想(如程序的功能)和最具體的對思想的表達(如一行行的代碼)之間劃出思想和表達的界線;其次並不是每一個對思想的表達都可以受到著作權法的保護,還需要具體的考慮這一表達的獨創性、功能性以及是否存在思想與表達的混合。(三)對於計算機軟體的外在界面的保護計算機軟體的外在界麵包括其菜單系統、用戶界面及輸入輸出的方式等顯示在屏幕上的各要素。在軟體開發過程中,技術人員可以在不復制一款已有的軟體的代碼的情況下,復制上述各要素,這是因為產生這些屏幕顯示的程序代碼可以通過不同的方式編寫。在主張計算機軟體界面侵權的案例中,實際存在著兩種可能性。一是對軟體界面的復制侵犯了其內在的程序代碼作為文字作品所享有的著作權;二是僅侵犯了軟體界面本身作為其它類型的作品所享有的著作權。產生屏幕顯示的代碼是以不同方式編寫的,這一事實並不能改變屏幕顯示本身被復制了的事實。這意味著,應當將屏幕顯示作為獨立於軟體代碼的其它類型的作品給予著作權保護。計算機軟體的界面具體應當作為哪類作品受到保護,這取決於界面上所包含的各要素具體符合著作權中哪類作品的定義。可見,一款計算機軟體可以同時受到多種類型的著作權保護。如一款角色扮演類的游戲軟體,其精美的人物造型、背景畫面可能作為美術作品受保護,其所配的音樂或特定的聲音可能構成音樂作品或錄音製品從而享有著作權,其中的人物對話和故事情節的設計又可能構成戲劇作品。

❼ 什麼是著作權

著作權right
著作人(自然人或法人)依法對科學研究、文學藝術諸方面的著述和創作等所享有的權利。又稱版權。世界上第一部著作立法是英國1709年的《版權法》。中國於1990年頒布了《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
著作權的主體因創作成果而享有著作權的人,可以是自然人,也可以是法人,少數情況下也可以是國家。《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還規定非法人單位也能享有著作權。就自然人來看,包括從事科學研究、文學藝術創作的專業人員及業餘人員;成年人、未成年人以及少數創作了作品(如繪畫、書法、表演)的少年兒童。著作權主體還有個人(獨立創作作品)和集體(兩人以上的作者合著作品)之分。合著中,有的是一部完整的著作,其中各組成部分不能獨立存在,全體合著人是版權主體;有的是各組成部分可以分別存在(如歌詞與歌譜),全體合著人或各組成部分的作者可分別成為整部作品或組成部分作品的版權的主體。就法人來看,作為著作權的主體有編輯刊物、辭書等集體作品的編輯出版單位;也有制定寫作計劃,組織人員創作並以法人名義發表作品的機構。著作權的主體還可分為原始的或繼受的主體。前者是直接以創作活動完成作品的人,享有包括人身權和財產權益的完整著作權利;後者是依據合同、繼承等方式承受著作權利的人,只享有獲得財產權益的部分著作權。
著作權的客體 表現創作活動的某種客觀形式。它首先是創作,而不是抄襲。其次,必須使作品的內容運用一定形式加以表現,包括文字形式(論著、創作、翻譯、註解等);口頭形式(演講、報告、說唱等);其他形式(樂譜、繪畫、書法、雕塑、舞蹈、電影、攝影、錄像、圖表等)。
著作權的產生、內容及消滅 就世界多數國家而言,著作權根據作者創作出作品的事實而產生,即「無手續主義」。但有些國家規定,只有在著作完成注冊手續後,著作權才能產生。作 者享有的著作權可分為人身權和財產權兩個方面:人身權由作者終生享有,作者死後,其人身權利可由作者家屬或作者遺囑指定人加以保護。人身權包括發表權、署名權和維護作品完整權。財產權通常是作者在他人依合同利用創作成果時(出版、上演、製片、廣播等方式)所取得的報酬,主要是稿酬收入,也可包括贈書、贈票、上演稅、獎金等酬勞。多數作品的作者可以終生享有財產權利,作者死後可由繼承人享有若干年。各國立法對此規定20年至90年不等,以規定50年的居多。
著作權的保護 著作權受國家法律的保護。如發生剽竊等情況,應視作侵權行為。著作權受到侵犯時,作者可以通過訴訟程序請求排除妨害、恢復人身榮譽、賠償財產損失。
著作權的國際保護 為了保護著作權不在國外受到侵犯,一國可以通過同其他國家締約等方式而享有國際保護。
公約及形式 最早的雙邊版權協定出現在19世紀初的西歐。1886年簽訂了第一個多邊協定《保護文學藝術作品伯爾尼公約》。其後,雙邊協定的重要性下降,但在非締約國之間以及在締約國與非締約國之間,仍然廣泛地訂有雙邊協定。在多邊協定中,影響最大的是《伯爾尼公約》和1952年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主持下簽訂的《世界版權公約》。《伯爾尼公約》的規定比較具體、詳細,規定作品享有著作權不依賴於任何手續;規定的保護期也較長,並有追溯力。《世界版權公約》則容許有手續,規定的保護期較短,沒有追溯效力。《伯爾尼公約》以西歐國家為主,《世界版權公約》則具有較大的普遍性。
國際版權保護的形式還有:一個國家根據互惠原則宣布對某個外國的文學、科學和藝術作品實行版權保護;一個國家宣布單方面無條件保護外國作品。此外,國際版權公約的非締約國還可以利用「同時出版」的辦法使本國作品在締約國受到保護。多數版權協定都規定,在締約國和非締約國同時(例如在30天內)出版的作品就被看作是在締約國首次出版的作品而予以保護。因此,一個既未參加《伯爾尼公約》,又未參加《世界版權公約》的國家,通過上述辦法可以使本國作品在兩個公約的所有成員國中享有版權。
此外,還有一些區域性和專業性的多邊保護協定。
主要原則 ①「國民待遇」原則。即一個締約國把其他締約國的文學、科學和藝術作品當作本國國民的作品加以保護。這是現在的雙邊和多邊協定中幾乎普遍採用的原則。②一個締約國給予其他締約國的作品以「起源國待遇」,即給予這些作品以相當於作者所屬的國家或作品首次出版的國家給予的版權保護。一些泛美公約曾實行過這一原則。③一個締約國給予其他締約國的作品以「第三國待遇」,即甲國給予乙國的作品以丙國作品享有的版權。根據這一原則,所有締約國國民的作品都享有同等的版權保護。
中國民法中的著作權中國《著作權法》於1990年9月頒布,1991年6月1日起施行。同年5月30日,國家版權局發布了國務院批準的《著作權法實施條例》;6月4日,國務院發布《計算機軟體保護條例》,保護計算機軟體著作權,並於同年10月1日起施行。在此之前,《民法通則》對著作權及其保護,已有了原則性規定。為實現著作權的國際保護,中國於1992年加入了《保護文學藝術作品伯爾尼公約》。
著作權的內容 包括下列人身權和財產權:①發表權。即決定作品是否公之於眾的權利。②署名權。即表明作者身分,在作品上署名的權利。③修改權。即修改或者授權他人修改作品的權利。④保護作品完整權。即保護作品不受歪曲、篡改的權利。⑤使用權和獲得報酬權。即以復制、表演、播放、展覽、發行、攝制電影、電視、錄像或者改編、翻譯、注釋、編輯等方式使用作品的權利;以及許可他人以上述方式使用作品,並由此獲得報酬的權利。
著作權的取得 中國《著作權法》採取「無手續主義」,明確規定,中國公民、法人或者非法人單位的作品,不論是否發表,都享有著作權。外國人的作品首先在中國境內發表的,也享有著作權。
著作權的保護期 ①作者的署名權、修改權、保護作品完整權的保護期不受限制。②公民的作品,其發表權、使用權和獲得報酬權的保護期為作者終生及其死亡後50年,截止於作者死亡後第50年的12月31日;如果是合作作品,截止於最後死亡的作者死亡後第50年的12月31日。③法人或者非法人單位的作品、著作權(署名權除外)由法人或者非法人單位享有的職務作品,其發表權、使用權和獲得報酬權的保護期為50年,截止於作品首次發表後第50年的12月31日,但作品自創作完成後50年內未發表的,著作權法不再保護。④電影、電視、錄像和攝影作品的發表權、使用權和獲得報酬權的保護期為50年,截止於作品首次發表後第50年的12月31日,但作品自創作完成後50年內未發表的,著作權法不再保護。
侵害著作權的法律責任,分為民事責任和行政處罰責任兩種。其中,民事責任包括:停止侵害、消除影響、公開賠禮道歉、賠償損失等。行政處罰責任則是由國家著作權行政管理部門給予沒收非法所得、罰款等。

❽ 創造性智力成果與工商業標記權分別指什麼

創造性智力成果對應專利法和著作法,因為著作權和專利權都是體現創造發明性的權利,工商業標記商對應標法,因為工商業標記重點是對其美感的欣賞

❾ 什麼是作品和成果

通過作者的創作活動產生的具有文學、藝術或科學性質具有獨創性而以一定有形形版式復製表現權出來的智力成果。根據大多數國家的版權法(見著作權)和主要國際版權公約的規定,可以受版權保護的作品包括小說、詩詞、散文、論文、速記記錄、數字游戲等文字作品。

成果的是指通過對某一領域課題經過一段時間的研究探討而獲得的成果,可以是文字形式的、也可以是產品、形式類別不拘一格。課題成果是來自於團隊實踐思考的結果,具一定的研究價值和實踐價值,能對某一領域的發展起到指導性和推動性的作用。

(9)創作成果權擴展閱讀

《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實施條例》第二條規定

著作權法所稱作品,是指文學、藝術和科學領域內具有獨創性並能以某種有形形式復制的智力成果。作品是一種智力成果,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不是作品,而用畫筆描繪出山河美景,用相機記錄下旖旎風光則可為作品。

作品是能夠被他人客觀感知的外在表達,「心中縱有萬語千言」不是作品,落筆成詩躍然於紙上才可構成作品;作品是具有獨創性的外在表達,「偷梁換柱」、「東施效顰」、「復制粘貼」不是作品,作品還需符合「獨立創作、源於本人」,且「體現創作空間、達到創作高度」的要求。‍

❿ 一切智力創作的成果都是著作權法保護的作品嗎

根據《著作權法》第3條的規定,著作權法保護的作品,包括以下列形式創作的文學、藝術和自然科學、社會科學、工程技術等作品:(一)文字作品;(二)口述作品;(三)音樂、戲劇、曲藝、舞蹈、雜技藝術作品;(四)美術、建築作品;(五)攝影作品;(六)電影作品和以類似攝制電影的方法創作的作品;(七)工程設計圖、產品設計圖、地圖、示意圖等圖形作品和模型作品;(八)計算機軟體;(九)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作品。因此,並非一切智力成果都屬於著作權法保護的作品。
縱橫法律網-海南惠海律師事務所-陶虹律師

閱讀全文

與創作成果權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工商局生態市建設工作總結 瀏覽:757
侵權責任法第87條的規定 瀏覽:553
招商地塊南側公共服務項目批前公示 瀏覽:208
盤錦公交投訴電話 瀏覽:607
馬鞍山到宿遷汽車時間 瀏覽:215
公共衛生服務的工作目標 瀏覽:813
知識產權服務制度 瀏覽:726
警察管詐騙叫民事糾紛 瀏覽:650
馬鞍山胡駿 瀏覽:110
推動基層公共服務一門式全覆蓋試點工作調研 瀏覽:680
山東省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實施方案 瀏覽:349
投訴制凝 瀏覽:932
黑警投訴 瀏覽:95
國培預期研修成果 瀏覽:151
知識產權專利培訓心得 瀏覽:974
工商登記需要提供什麼資料 瀏覽:683
大連使用權房子辦產權需要花多少錢 瀏覽:630
長春工商局投訴電話 瀏覽:519
湖北省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規范 瀏覽:393
國家歌曲版許可權制 瀏覽:8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