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證書轉讓 > 成果評審

成果評審

發布時間:2021-03-16 13:24:30

『壹』 QC成果評審的評審標准

1997年,中國質量管理協會制定並頒布了QC小組活動成果的評審標准(試行專),經過三年的試行,於2000年初進行屬了修訂。評審標准分為現場評審和發表評審兩種方式
(一)QC小組活動成果的現場評審
QC小組活動開展得如何,最真實的體現是活動現場。因此,對現場的評審是評審QC小組活動成果的重要方面。現場評審的項目包含:小組的組織,活動情況與活動記錄,活動成果及成果的維持、鞏固,QC小組教育等。
(二)發表評審
在QC小組活動成果發表時,為了相互啟發、學習交流、肯定成績、指出不足,以及評選優秀的QC小組,還需要對成果發表進行評審。發表評審的內容主要有:選題、原因分析、對策的制定與實施、活動效果和整個小組活動的特點等。

『貳』 科研成果單位初評意見如何寫

如何管理研發部門

一、調查研究與分析決策

新產品的可行性分析是新產品開發中不可缺少的前期工作,必須在進行充分的技術和市場調查後,對產品的社會需要、市場佔有率、技術現狀和發展趨勢以及資源效益五個方面進行科學預測及技術經濟的分析論證.

(一)調查研究:

1.調查國內市場和重要用戶以及國際重點市場同類產品的技術現狀和改進要求;

2.以國內同類產品市場佔有率高的前三名以及國際名牌產品為對象,調查同類產品的質量、價格、市場及使用情況;

3.廣泛收集國內外有關情報和專刊,然後進行可行性分析研究.

(二)可行性分析:

1.論證該類產品的技術發展方向和動向.

2.論證市場動態及發展該產品具備的技術優勢.

3.論證發展該產品的資源條件的可行性.(含物資、設備、能源及外購外協件配套等).

4.初步論證技術經濟效益.

5.寫出該產品批量投產的可行性分析報告.

(三)決策:

1.制定產品發展規劃:

(1.)企業根據國家和地方經濟發展的需要,從企業產品發展方向,發展規模,發展水平和技術改造方向,趕超目標以及企業現有條件進行綜合研究和可行性分析,制定企業產品發展規劃.

(2.)由研究所提出草擬規劃廠總師辦初步審查,由總工程師組織有關部門人員進行慎密的研究定稿後,報廠長批准,由計劃科下達執行.

2.瞄準世界先進水平和趕超目標,為提高產品質量進行新技術、新材料、新工藝、新裝備方面的應用研究:

(1)開展產品壽命周期的研究,促進產品的升級換代,預測企業的盈虧和生存,為企業提供產品發展的科學依據;

(2)開展哪些對產品升級換代有決定意義的科學研究,基礎件攻關,重大工藝改革,重大專用設備和測試儀器的研究;

(3)開展哪些對提高產品質量有重大影響的新材料研究;

(4)科研規劃由研究所提出草擬規劃交總師辦組織有關部門會審,經總工程師簽字報廠長批准後由計劃科綜合下達.

二、產品設計管理

產品設計是指從確定產品設計任務書起到確定產品結構為止的一系列技術工作的准備和管理,是產品開發的重要環節,是產品生產過程的開始,必須嚴格遵循 「三段設計」程序.

(一)技術任務書:

技術任務書是產品在初步設計階段內,由設計部門向上級對計劃任務書提出體現產品合理設計方案改進性和推薦性意見的文件.經上級批准後,作為產品技術設計的依據.其目的在於正確地確定產品最佳總體設計方案,主要技術性能參數、工作原理、系統和主體結構,並由設計員負責編寫(其中標准化綜合要求會同標准化人員共同擬定),其編號內容和程序作如下規定:

1.設計依據(根據具體情況可以包括一個或數個內容):

(1)部、省安排的重點任務:說明安排的內容及文件號;

(2)國內外技術情報:在產品的性能和使用性方面趕超國內外先進水平或產品品種方面填補國內 「空白」

(3)市場經濟情報:在產品的形狀、型式(新穎性)等方面滿足用戶要求,適應市場需要,具有競爭能;

(4)企業產品開發長遠規劃和的度技術組織措施計劃,詳述規劃有關內容,並說明現在進行設計時機上的必要必性.

2.產品用途及使用范圍.

3.對計劃任務書提出有關修改和改進意見.

4.基本參數及主要技術性能指標.

5.總體布局及主要部件結構敘述:用簡略畫法勾出產品基本外形,輪廓尺寸及主要部件的布局位置,並敘述主要部件的結構.

6.產品工作原理及系統:用簡略畫法勾出產品的原理圖、系統圖,並加以說明.

7.國內外同類產品的水平分析比較;列出國內外同類型產品主要技術性能規格、結構、特徵一覽表,並作詳細的比較說明;

8.標准化綜合要求:

(1)應符合產品系統標准化和其它現行技術標准情況,列出應貫徹標準的目標與范圍,提出貫徹標準的技術組織措施;

(2)新產品預期達到的標准化系數:列出推薦採用的標准件,通用件清單,提出一定范圍內的標准件,通用件系數指標;

(3)對材料和元器件的標准化要求:列出推薦選用標准材料及外購元器件清單,提出一定范圍內的材料標准化系數和外購件系數指標;

(4)與國內外同類產品標准化水平對比,提出新產品標准化要求;

(5)預測標准化經濟效果:分析採用標准件、通用件、外購件及貫徹材料標准和選用標准材料後預測的經濟效果.

9.技術技術解決辦法及關鍵元器件,特殊材料資源分析;

10.對新產品設計方案進行分析比較,運用價值工,著重研究確定產品的合理性能(包括消除剩餘功能)及通過不同結構原理和系統的比較分析,從中選出最佳方案;

11.組織有關方面對新產品設計的方案進行(A評價),共同商定設計或改進的方案是否能滿足用戶的要求和社會發展的需要.

12.敘述產品既滿足用戶需要,又適應企業發展要求的情況.

13.新產品設計試驗、試制周期和經費估算.

(二)技術設計:

技術設計的目的,是在已批準的技術任務書的基礎上,完成產品的主要計算和主要零部件的設計.

1.完成設計過程中必須的試驗研究(新原理結構、材料元件工藝的功能或模具試驗),並寫出試驗研究大綱和研究試驗報告.

2.作出產品設計計算書(如對運動、剛度、強度、振動、熱變形、電路、液氣路、能量轉換、能源效率等方面的計算、核算);

3.畫出產品總體尺寸圖、產品主要零部件圖,並校準;

4.運用價值工程,對產品中造價高的、結構復雜的、體積笨重的、數量多的主要零部件的結構、材質精度等選擇方案進行成本與功能關系的分析,,並編制技術經濟分析報告;

5.繪出各種系統原理圖(如傳動、電氣、液氣路、聯鎖保護等系統;

6.提出特殊元件、外購件、材料清單;

7.對技術任務書提出某些容進行審查和修正;

8.對產品進行可靠性、可維修性分析.

(三)工作圖設計:

工作圖設計的目的,是在技術設計的基礎上完成供試制(生產)及隨機出廠的全部工作圖樣和設計文件.設計者必須嚴格遵守有關標准規程和指導性文件的規定,設計繪制各項產品工作圖.

1.繪制產品零件圖,部件裝配圖和總裝配圖.

(1)零件圖:圖樣格式、視圖、投影、比例、尺寸、公差、形位公差、表面粗糙度、表面處理,熱處理要求及技術條件等應符合標准;

(2)部件裝配圖:除保證圖樣規格外,包括裝配、焊接、加工、檢驗的必要數據和技術要求;

(3)總裝配圖:給出反映產品結構概況,組成部分的總圖,總裝加工和檢驗的技術要求,給出總體尺寸;

2.產品零件、標准件明細表、外購件、外協件目錄.

3.產品技術條件包括:

(1)技術要求

(2)試驗方法

(3)檢驗規則

(4)包裝標志與儲運.

4.編制試制鑒定大綱(參照ZH0001-83):

試制鑒定大綱是樣品及小批試帛用必備技術文件.要求大綱具備:

(1)能考核和考驗樣品(或小批產品)技術性能的可靠性、安全性,規定各種測試性能的標准方法及產品試驗的要求和方法.

(2)能考核樣品在規定的極限情況下使可用的可行性和可靠性;

(3)能提供分析產品核心功能指標的基本數據.

(4)批試鑒定大綱還必須提出工藝、工裝、設備、檢測手段等與生產要求、質量保證、成本、安全環保等相適應的要求.

5.編寫文件目錄和圖樣目錄.

(1)文件目錄包括:圖樣目錄;明細表;通(借)用件;外購件;標准件匯總表;技術條件;使用說明書;合格證;裝箱單;其它.

(2)圖樣目錄:總裝配圖;原理圖和系統圖;部件裝配圖;零件圖;包裝物圖及包裝圖;安裝圖(只用於成套設備);

6.包裝設計圖樣及文件(含內、外包裝及美術裝璜和貼布紙等);

7.隨機出廠圖樣及文件;

8.產品主廣告宣傳備樣及文件;

9.標准化審查報告:指產品工作圖設計全部完成,工作圖樣和設計文件經標准化審查後,由標准化部門編寫的文件,以便對新設計的產品在標准化、系列化、通用化方面作出總的評價,是產品鑒定的重要文件,標准化審查報告分樣品試制標准化審查報告和小批試制標准化審查報告.

三、新產品試制與鑒定管理

(一)試制工作分兩個階段:

新產品試制是在產品按科學程序完成「三段設計」的基礎上進行的,是正式投入批量生產的前期工作,試制一般分為樣品試制和小批試制兩個階段.

樣品試制是指根據設計圖紙、工藝文件和少數必要的工裝,由試制車間試制出一件(非標設備)或數十件(火花塞、電熱塞、管殼等類產品)樣品,然後按要求進行試驗,藉以考驗產品結構、性能和設計圖的工藝性、考核圖樣和設計文件的質量.此階段完全在研究所內進行.

小批試制是在樣品試制的基礎上進行的,它的主要目的是考核產品工藝性,驗證全部工藝文件和工藝裝備,並進一步校正和審驗設計圖紙.此階段研究所為主,由工藝科負責工藝文件和工裝設計,試制工作,部分擴散到生產車間進行.

1.試制總結;

2.型式試驗報告;

3.試用(運行)報告;

(二)試制工作程序:

1.進行新產品概略工藝設計:根據新產品任務書,安排利用廠房、面積、設備、測試條件等設想和簡略工藝路線;

2.進行藝分析:根據產品方案設計和技術設計,作出材料改制,元件改裝,選配復雜自製件加工等項工藝分析;

3.產品工作圖的工藝性審查;

4.編制試制用工藝卡片:

(1)工藝過程卡片(路線卡);

(2)關鍵工序卡片(工序卡);

(3)裝配工藝過程卡(裝配卡);

(4)特殊工藝、專業工藝守則.

5.根據產品試驗的需要,設計必不可工裝,參照樣品試制工裝系數為0.1~0.2,小批試制工裝系數為0.3~0.4的要求.本著經濟可靠,保證產品質量要求的原則,充分利用現有的工裝,通用工裝、組合工裝、簡易工裝、過渡工裝(如低熔點合金模具)等.

6.制定試制用材料消耗工藝定額和加工工時定額.

7.零部件製造、總裝配中應按質量保證計劃,加強質量管理和信息反饋並作好試制記錄,編制新產品質量保證要求和文件.此項工作在批試階段由全質辦牽頭組織工藝料、檢驗科進行.

8.編寫試制總結:著重總結圖樣和設計文件驗證情況,以及在裝配和調試中所反映出的有關產品結構、工藝及產品性能方面的問題及其解決過程,並附上各種反映技術內容的原始記錄.該文件的內容及要求按ZH0001-83試制總結,進行編寫,樣品試制總結由設計部門負責編制,供樣品鑒定用,小批試制總結由工藝部門編寫,供批試鑒定用.

9.編寫型式試驗報告:是產品經全面性能試驗後所編的文件,型式試驗所進行的試驗項目和方法按產品技術條件,試驗程序,步驟和記錄表格參照ZH0001-83試制鑒定大綱規定,並由檢驗科負責按ZH0001-83編制型式試驗報告;

10.編寫試用(運行)報告:是產品在實際工作條件下進行試用試驗後所編制的文件,試用(運行)試驗項目和方法由技術條件規定,試驗通常委託用戶進行,其試驗程序步驟和記錄表格按ZH0001-83試制鑒定大綱規定,由研究所設計室負責編制.

11.編制特種材料及外購、外協件定點定型報告,由研究所負責.

(三)新產品鑒定原則與要求

鑒定是對新產品從技術上,經濟上作全面的評價,以確定是否可進入下階段試制或正式投產,它是對社會、對用戶和對國家負責,要求嚴肅認真和公正地進行.

在完成樣品試制和小批試制的全部工作後,按項目管理級別申請鑒定.

鑒定分為樣品試制後的樣品鑒定和小批試制後的小批試制鑒定,不準超越階段進行.屬於已入正式生產的產品的系列,規格、開發產品,經過批准,樣品試制和小批試制鑒定可以合並進行,但必須具備兩種鑒定所應有的技術文件,資料和條件不得草率馬虎.

1.按ZH0001-83鑒定大綱完成樣品或小批試制產品的各項測試;

2.按ZH0001-83鑒定大綱備齊完整成套的圖樣及設計文件要求:

(1)鑒定應具備的圖樣及設計文件-供鑒定委員會用成套資料;

(2)正常生產應具備的圖樣及設計文件-供產品定型後,正常投產時,製造、驗收和管理用成套資料(產品備應曬四十套,發設計、工藝、全質辦、檢驗科、生產科、工具、裝配、零件加工車間、總師辦、存檔).

(3)隨產品廠應具備的圖樣及設計文件-隨產品提交給用戶的必備文件.

3.組織技術鑒定,履行技術鑒定書簽字手續(鑒定結論表見附表一),其技術鑒定的結論內容是:

(1)樣品鑒定結論內容:

a.審查樣品試制結果,設計結構和圖樣的合理性、工藝性,以及特種材料解決的可能性等,確定能否投入小批試制;

b.明確樣品應改進的事項,搞好試制評價(B評價).

(2)小批試制鑒定結論內容:

a.審查產品的可靠性,審查生產工藝、工裝與產品測試設備,各種技術資料的完備與可靠程度,以及資源供應外購外協件定點定型情況等,確定產品能否投入批量生產;

b.明確產品製造應改進的事項,搞好產品生產工程評價(C評價).

各階段慶具備的技術文件及審批程序按(產品圖樣、設計文件、工藝文件的完整性及審批程序)辦理.

四 新產品試制經費:

1.屬於國家下達的新產品(科研)項目,由上級機關按照有關規定撥給經費;

2.屬於工廠的新產品(科研)計劃項目,由工廠自籌資金中按規定撥給經費;

3.工廠對外的技術轉讓費用可作為開發新產品(科研)費用.

4.新產品試制經費按單項預算撥給,單列帳戶,實行專款專用.費用經總工程師審查,廠長批准後,由研究所掌握,財務科監督,不準挪作他用.

(五)新產品證書辦理:

1.新產品證書歸口由總師辦負責辦理.

2.研究所負責提供辦理證書的有關技術資料和文件.

3.在新產品鑒定後一個月內,總師辦負責辦理完新產品證書的投批手續.

四、新產品開發周期

(一)對於簡單產品,工廠已具有成熟製造和應用技術的產品以及由基型派生出來的變型產品,允許直接從技術設計或工作圖設計開始,開發周期定為1~3個月.

(二)從大專院校或有關科研設計機構移植過來的經過試驗考驗的產品,必須索取全部論證、設計和工藝(含工裝)的技術資料,並應重新調查分析論證,對於這類產品,開發周期定為2~5個月.

(三)屬於老產品在性能和結構原理上有大的改變的研究以及新的類別產品的開發,開發周期一般規定為6~7個月最長為一年(特別情況不得超過一年半時間),具體程序周期規定為:

調研論證和決策周期:一般產品1個月;復雜產品1.5個月.

產品設計周期(含技術任務書、技術設計和工作圖設計):1~2個月

工藝(含工裝)設計周期:1~2個月

產品試制(含工裝製造)周期:

樣試1~2個月(含樣品鑒定)

批試2~3.5個月

產品鑒定和移交生產周期:1個月

五、新產品成果評審與報批

(一)新產品(科研)成果根據鑒定級別,按照國務院、國家科委有關科技成果與技術進步有關獎勵條例和我廠 「關於技術改進與合理化建議管理議」辦理報審手續.

(二)為節省開支,新產品(科研)成果評審會應盡量與新產品鑒定會合並進行.

(三)成果報審手續必須在評審鑒定後一個月內辦理完畢.

(四)成果獎勵分配方案由總師辦研究所共同商定後報總工程師批准執行.

六、新產品移交投產的管理

(一)總則

1.新產品的開發都必須具有批準的設計任務書(或建議書),由設計部門進行技術設計,工作圖設計經批准,審核、會審、會簽後進行樣試,樣試圖標記為 「S」,批試圖標記為 「A」,批生產圖標記為 「B」.A和B的標記必須由總工程師組織召開會議確定.

2.每一項新產品要力求結構可靠,技術先進,具有良好的工藝性.

3.產品的主要參數、尺寸、基本結構應採用國家標准或國際同類產品的先進標准,在充分滿足使用需要的基礎上,做到標准化、系列化和通用化.

4.每一項新產品都必須經過樣品試制和小批試制後方可成批生產,樣試和小批試制的產品必須經過來嚴格的檢測,具有完整的試制和檢測報告.部分新產品還必須具有運行報告.樣試、批試均由總工程師主持如集有關單位進行鑒定並確定投產後與否和下一步工作安排,在同一系列中,個別工藝上變化很小的新品,經工藝部門同意,可以不進行批試,在樣品試制後,直接辦理成批投產的手續.

5.新產品移交生產線由總師辦組織,總工程師主持如開有設計、試制、計劃、生產、技術、工藝、全質辦、檢查、標准化、技術檔案、生產車間等各有關部門參加的鑒定會,多方面聽取意見,對新產品從技術、經濟上作出評價,確認設計合理、工藝規程、工藝裝備沒有問凰,提出是否可以正式移交生產線及移交時間的意見.

6.批准移交生產線的新產品,必須有產品技術標准、工藝規程、產品裝配圖、零件圖、工裝圖以及其他有關的技術資料.

7.移交生產線的新產品必須填寫 「新產品移交生產線鑒定驗收表」(附表二),經備方簽字.

(二)技術資料驗收:

1.圖紙幅面和制圖要符合有關國家標准和企業標准要求.

2.成套圖冊編號有序,藍圖與實物相符,工裝圖、產品圖等編號應與已有的編號有連貫性.

3.產品圖應按會簽審批程序簽字.總裝圖必須經總工程師審查批准.工藝工裝圖紙資料由工藝科編制和設計,全部底圖應移交技術檔案室簽收歸檔.

4.驗收前一個月應將圖紙、資料送驗收部門審閱.

5.技術資料的驗收匯總歸口管理由研究所負責.
參考資料:

『叄』 科技成果獎怎麼申報

科技成果鑒定及進步獎申報評審程序
(一)材料准備階段
由申請鑒定(驗收)單位回准備以下材料:
(1)科技成答果鑒定證書;
(2)科技成果鑒定(驗收)審批表;
(3)項目計劃任務書或實施方案;
(4)項目實施技術總結(按科技局提供的提綱);
(5)成果應用的有關證明材料。
(二)鑒定申請階段

(1) 申報單位將按照要求組織好的材料報送縣科技局;
(2) 由科技局對申請鑒定(驗收)的項目材料進行審查,需進一步補充完善的,返回申報單位對材料進行補正;
(3) 材料審查合格後准備進行鑒定(驗收)。

(三)鑒定階段
(1) 由科技局聘請同行專家組成鑒定(驗收)委員會(小組),並提前15天將全套材料送交鑒定(驗收)成員審查;
(2) 召開鑒定(驗收)會議,對申請鑒定(驗收)項目進行鑒定(驗收),採取無記名投票方式通過鑒定(驗收)意見;

(四)公告、授獎階段
通過評審的獲獎項目報經縣政府批准後,由政府發出公告,公告時間為30天。
公告期滿後對獲獎項目予以授獎

『肆』 如何寫課題 結項鑒定及成果評審書

1.確定課題名稱。
2.填寫課題申報表及課題方案,時間一般會在每年的1、2月份左右內
3.教育部門審核後容發於立項通知書
4. 有了立項通知書這張通行證後從此工作重點就放在課題研究過程,往往有很多老師,取到通知書後認為事情就該告一段落了,然後到了結題的時候才到處拼個結題報告出來,說句不好意思的話這樣的事情我也曾經做過。其實這樣做完全不對,應該說拿到立項通知書才是好戲才剛剛開始。我們要為自己提出的問題尋找答案。其間要做好課題記載冊工作,真實記錄課題研究過的痕跡。
(立項通知書、課題記載冊)
記載冊包括如下幾大塊內容:A課題研究工作計劃表B課題開題論證記錄表C課題研究參閱資料一覽表D研究活動概況記錄E研究階段性小結F研究報告摘要G課題成果鑒定意見表H課題組內研討活動及會議記錄i外出學習活動及體會
5.結題時間到後,大概會在每年的7、8月左右。連同記載冊及課題結題報告上交教育部分參加評審。課題研究報告的基本要素一般由標題(題目)、署名、摘要、關鍵詞、正文、參考文獻等組成。

『伍』 QC成果評審的基本要求

為達到評審抄的目的,評審襲工作要滿足一下三條基本要求:
(1)有利於調動積極性。企業廣大職工自主組織起來參加QC小組活動,進行質量改進,具有深遠的意義。為此,評審時要充分肯定他們的成績,幫助他們總結成功經驗,同時誠懇地指出存在的缺點和不足,以幫助他們提高活動水平。切不可對其缺點加以指責,更不能嫌棄,以保護和鼓勵他們活動的積極性,避免挫傷他們的積極性。
(2)有利於提高QC小組的活動水平。QC小組經過活動取得成果後,他們願意與大家一起分享成功的喜悅,同時也願意聽取領導、專家和同行指出他們的活動成果還有什麼不足,以便在下次活動時改進和提高。為此,要對他們的成果內容和活動過程進行評審,認真負責地指出缺點和不足,熱情地幫助他們,這樣才能不斷地提高活動水平。
(3)有利於交流和互相啟發。QC小組活動成果發表是進行交流的主要方式,而評審活動成果對交流能起到引導作用。對一個小組活動成果進行評審,總結成功的經驗,指出存在的缺陷和不足,提出改進意見,對別的小組來說,能從中得到跟好的啟發與幫助。為此,在總結成功的經驗時,一定要實事求是,指出缺陷和不足,也要有依據。

『陸』 科技成果評審容易問到的問題是什麼

節能評來審的重點是工藝先進性,與同源行業相比能耗情況,用能設備的數量、運行情況,年運行時間,單功率,負載系數,需要系數,功率因數,諧波等。只要用一張表把用能設備參數列清楚,在提供一份能耗折標量,就行了。
專家評審時,首先要確定所提供數據的可信度,然後再問一些生產狀況方面的問題,如在所提供數據的情況下生產是否正常,產能,各工序耗能情況,用能管理情況。問的一般不多,只要數據和同行業差別不太大就基本沒啥事。主要是他們自己討論。

『柒』 QC成果評審的評審方法

(一)基層企業對QC小組活動成果的評審
基層企業對專QC小組活動成果的評審屬要進行現場評審和發表評審。現場評審的時間一般安排在小組取得成果後二個月左右為宜。相隔時間太短,不能很好地看出效果的維持和鞏固情況;相隔時間太長,則不利於更好地調動小組成員的積極性。現場評審時,企業主管部門要組織熟悉QC小組活動的有關人員組成評審組,評審組的成員最好不少於五人。現場評審和發表評審兩項結合起來,就是對該QC小組活動成果評審的總成績。企業評審的重心應放在審核成果的真實性及有效性上,因此現場評審的成績占總成績的60%為宜。
(二)各級質量管理協會對QC小組活動成果的評審
各級質量管理協會對QC小組活動成果的評審,一般都和評選各級優秀QC小組結合在一起進行。各級質量管理協會對QC小組活動成果的評審,為減輕企業的負擔,一般只進行發表評審。
評審時由主辦質量協會聘請懂質量管理理論、能指導小組活動、會評價小組成果的人員擔任評委,組成評審組,評委一般不少於七人。評審一般應按以下的程序進行:首先由發表會的主辦單位把參加發表的小組的成果材料收齊後,提前交給每一位評委審閱。評委審閱後,按照評審原則和評審標准提出評審意見。

『捌』 成果評審意見

2009年4月14日,北京市地質礦產勘查開發局組織專家對「北京平原區淺層地溫能資源地質勘查報告」進行了評審。以李廷棟院士為主任委員的專家委員會審閱了報告,並聽取了匯報,經認真討論,形成了如下評審意見:

(1)首次對北京平原區淺層地溫能資源賦存、開發利用條件和資源量等內容進行了系統調查評價,調查和研究內容屬於世界科學前沿,所獲得的成果具有較高的科學價值和廣泛的應用前景,為合理開發、利用和政府規劃、科學管理提供決策依據和技術支撐。

(2)首次提出淺層地溫能屬於資源范疇的概念;建立了淺層地溫能資源調查評價方法體系,對國內其他城市開展同類工作具有重要的示範作用。

(3)在淺層地溫能資源分布規律研究的基礎上,對北京平原區淺層地溫能的開發利用方式適宜性進行了分區,為編制北京市淺層地溫能開發利用規劃提供了重要依據。

(4)首次計算了北京平原區3~150m深度范圍內的淺層地溫能資源量,初步分析了北京平原區淺層地溫能資源潛力;通過計算評價,認為北京平原區淺層地溫能資源開發利用潛力巨大,對滿足2020年北京市總體規劃中總供暖面積的要求,有效緩解能源供應緊張局面具有重要意義。

(5)詳細分析了淺層地溫能資源開發利用的能耗,淺層地溫能開發利用與傳統供暖、製冷相比節能明顯。在地質條件適宜、系統配置合理的情況下,與傳統鍋爐供暖和冷水機組製冷項目相比較,冬季採暖能耗可以節能30%以上,夏季製冷能耗可以節能10%以上,節能效果突出。

(6)與傳統燃煤供暖相比,使用淺層地溫能資源,社會效益、環境效益顯著。地源熱泵採暖與集中燃煤鍋爐房相比,每個採暖季每平方米建築可減少煙塵34.77g,二氧化硫(SO2)326g,氮氧化物(NOx)122.7g,減少二氧化碳(CO2)22.2kg,若全部用其供暖,減排效果顯著。

(7)首次採用GPRS無線遠程傳輸系統和網路化管理的方法,初步建立了淺層地溫能資源開發利用對地質環境影響監測系統框架,為建立實時監控監測系統奠定了基礎。

(8)首次對區域淺層地溫能資源量計算方法及評價的相關參數進行系統分析研究,確定了淺層地溫能資源量計算方法,為淺層地溫能靜態儲量和可利用量計算奠定了基礎。

(9)利用ArcGIS技術建立了北京平原區淺層地溫能資源地質勘查管理系統,並已提供有關部門使用,為地源熱泵工程項目審批提供了技術支撐。

綜上所述,項目組出色地完成了工作目標和任務,該報告系統性強,創新點多,多項工作是國際上首次開展的,成果總體達到國際領先水平,專家委員會一致同意該成果通過評審,評為優秀級。

『玖』 科技成果獎怎麼申報需要什麼材料

科技成抄果鑒定及進步獎申報評襲審程序
(一)材料准備階段
由申請鑒定(驗收)單位準備以下材料:
(1)科技成果鑒定證書;
(2)科技成果鑒定(驗收)審批表;
(3)項目計劃任務書或實施方案;
(4)項目實施技術總結(按科技局提供的提綱);
(5)成果應用的有關證明材料。
(二)鑒定申請階段

(1) 申報單位將按照要求組織好的材料報送縣科技局;
(2) 由科技局對申請鑒定(驗收)的項目材料進行審查,需進一步補充完善的,返回申報單位對材料進行補正;
(3) 材料審查合格後准備進行鑒定(驗收)。

(三)鑒定階段
(1) 由科技局聘請同行專家組成鑒定(驗收)委員會(小組),並提前15天將全套材料送交鑒定(驗收)成員審查;
(2) 召開鑒定(驗收)會議,對申請鑒定(驗收)項目進行鑒定(驗收),採取無記名投票方式通過鑒定(驗收)意見;

(四)公告、授獎階段
通過評審的獲獎項目報經縣政府批准後,由政府發出公告,公告時間為30天。
公告期滿後對獲獎項目予以授獎

『拾』 如何的申報科技成果

科技成果鑒定及進步獎申報評審程序
(一)材料准備階段
由申請鑒定(驗收)單位準備以下材回料:
(1)科技成果鑒答定證書;
(2)科技成果鑒定(驗收)審批表;
(3)項目計劃任務書或實施方案;
(4)項目實施技術總結(按科技局提供的提綱);
(5)成果應用的有關證明材料。
(二)鑒定申請階段

(1) 申報單位將按照要求組織好的材料報送縣科技局;
(2) 由科技局對申請鑒定(驗收)的項目材料進行審查,需進一步補充完善的,返回申報單位對材料進行補正;
(3) 材料審查合格後准備進行鑒定(驗收)。

(三)鑒定階段
(1) 由科技局聘請同行專家組成鑒定(驗收)委員會(小組),並提前15天將全套材料送交鑒定(驗收)成員審查;
(2) 召開鑒定(驗收)會議,對申請鑒定(驗收)項目進行鑒定(驗收),採取無記名投票方式通過鑒定(驗收)意見;

(四)公告、授獎階段
通過評審的獲獎項目報經縣政府批准後,由政府發出公告,公告時間為30天。
公告期滿後對獲獎項目予以授獎

閱讀全文

與成果評審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工商局生態市建設工作總結 瀏覽:757
侵權責任法第87條的規定 瀏覽:553
招商地塊南側公共服務項目批前公示 瀏覽:208
盤錦公交投訴電話 瀏覽:607
馬鞍山到宿遷汽車時間 瀏覽:215
公共衛生服務的工作目標 瀏覽:813
知識產權服務制度 瀏覽:726
警察管詐騙叫民事糾紛 瀏覽:650
馬鞍山胡駿 瀏覽:110
推動基層公共服務一門式全覆蓋試點工作調研 瀏覽:680
山東省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實施方案 瀏覽:349
投訴制凝 瀏覽:932
黑警投訴 瀏覽:95
國培預期研修成果 瀏覽:151
知識產權專利培訓心得 瀏覽:974
工商登記需要提供什麼資料 瀏覽:683
大連使用權房子辦產權需要花多少錢 瀏覽:630
長春工商局投訴電話 瀏覽:519
湖北省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規范 瀏覽:393
國家歌曲版許可權制 瀏覽:8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