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證書轉讓 > 吉林省科技成果轉化

吉林省科技成果轉化

發布時間:2021-03-14 21:40:12

『壹』 吉林市的主要經濟產業是什麼

是農業。主要經濟增長點是農業和旅遊業。未來吉林市會提升金融供給質量、暢通資金循環堵點,統籌推進穩增長、強基礎、補短板、調結構、促融合,把更多金融資源配置到戰略性新興產業等經濟社會發展的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發展前景會更好。

吉林市的第一產業發展狀況:

1、2017年,吉林省實現農林牧漁業增加值1482.12億元,比上年增長3.3%。其中,實現農業增加值769.91億元,增長5.3%。

2、林業增加值62.01億元,下降5.4%;牧業增加值570.06億元,增長2.5%;漁業增加值27.23億元,增長3.4%;農林牧漁服務業增加值52.91億元,增長2.6%。

(1)吉林省科技成果轉化擴展閱讀:

吉林市未來的改革方向:

1、豐富融資模式,拓展戰略性新興產業融資渠道。鼓勵銀行、擔保、創投等機構加強合作,引導各類社會資本支持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積極為戰略性新興產業引入合格投資者。吉林省還設立了省級科技風險投資基金,加強對科技型中小企業科技成果轉化應用。

2、國開行吉林省分行深化銀政企合作,引導和支持成長型企業參與戰略性新興產業重點領域和重大工程,與企業在專項建設基金、技術改造項目貸款、PPP等領域深化合作,優先將戰略性新興產業企業納入省級擬上市企業資源後備庫。

參考資料來源:中國經濟網-吉林戰略性新興產業蓬勃發展

參考資料來源:中國經濟網-糧食流通體制改革:穿越產銷那道「牆」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吉林 (中華人民共和國省級行政區)

『貳』 吉林省過去五年取得九個顯著成就是什麼

過去五年,是經濟實力顯著增強的五年。2012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比2007年增長1.7倍(預計數,下同),年均增長21.7%,佔全省份額提升到22%;規模工業增加值增長1.9倍,年均增長24.1%;全口徑財政收入增長2倍,年均增長24.4%;地方級財政收入增長2.2倍,年均增長26.1%;固定資產投資累計比前5年增長2倍,年均增長24.6%;三次產業結構由13.1∶49.6∶37.3調整到9.2∶50.7∶40.1。
過去五年,是改革開放成果豐碩的五年。扎實推進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政府機構改革和行政審批制度改革不斷深化,企業改革穩步實施,農村綜合改革成效明顯,集體林權制度改革基本完成,醫葯衛生體制改革取得階段性成果。開放型經濟達到新水平,累計招商引資到位資金1940億元,實際利用外資24.6億美元,外貿進出口總額55.5億美元。長吉一體化強力推動,開發區產業集聚和開放帶動作用明顯增強,友好城市和友好經貿合作城市發展到68個。
過去五年,是城鄉面貌明顯改善的五年。「北工、中商、南居」的城市空間結構形態初步形成,中心城市建成區面積擴大到167平方公里。城市功能日益完善,環境保護和生態建設成效顯著,被評為中國十大最美麗城市、十大休閑城市。城鄉發展協調性增強,縣域生產總值、地方級財政收入分別年均增長21.2%和28.8%;樺甸、磐石跨入全省縣域發展綜合實力前十名,一批節點鎮、中心鎮特色發展優勢突出,新農村建設走在全省前列。
過去五年,是民生事業長足發展的五年。堅持每年落實一批民生事項和富民惠民工程,累計支出500億元,一大批涉及廣大群眾切身利益的現實問題得到妥善解決。城鄉就業穩步擴大,勞動關系更加和諧;社會保障體系日趨完善,覆蓋范圍不斷拓展;城鄉低保標准持續提高,社會救助體系進一步健全;衣食住行條件明顯改善,家庭財產穩定增加,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農民人均純收入分別年均增長12.7%和15.5%。
過去五年,是社會事業全面進步的五年。科技創新能力明顯增強,科技研發和科技成果轉化成效顯著,完成市級以上科技計劃項目950項,國家碳纖維產業基地建設取得重大進展。教育優質、均衡發展步伐加大,基礎教育、職業教育保持全省領先,高等教育健康發展。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蓬勃發展,公共衛生保障能力和醫療服務水平有力提升,人口和計生、廣播電視、民族團結進步創建活動獲得國家表彰,連續七次被評為全國雙擁模範城。平安吉林建設成果持續鞏固和加強。

『叄』 吉林創藝教育科技有限公司與全國在職研究生招生考試公共服務平台是什麼關系

吉林創藝教育科技有限公司成立於2016年,前身為吉林大學中國企業社會風險與責任研究中心橫向科研項目服務團隊,初期聚焦企業的創業及診斷、運營戰略、科技成果產業化研究(「4技」服務),以目前與國內眾多高校合作為基礎,面向國內外企事業機構及黨政機關提供咨詢與在職研修班培訓服務,並可以為在職研修班的學員提供以研究生畢業同等學力人員申請碩士學位、博士學位增值服務。公司堅持以構建互利共贏的應用型人才產學研合作培養新機制為原則,通過協調政府與行業協會之間數據聯動,解決企事業單位技術需求、在職人員研修需求與高校(科研院所)人才培養、科研服務社會職能信息不對稱的瓶頸。
公司成立之初,牽頭吉林大學與吉林省新妍健康管理有限公司研究相關橫向課題,並在此基礎上協調吉林大學成立非實體研究機構「吉林大學婦幼保障研究中心」致力於婦幼大健康產業研究。公司在2017年建設了「全國在職研究生招生考試公共服務平台(www.pgpsp.com.cn)」,並獲得國家版權局軟體著作權,平台在國內開創集高校(科研院所)人文社會科學成果、自然科學成果與在職研修(咨詢)融合,根據區域的政治經濟文化特點,定製服務對象一站式問題解決方案,以PC端和移動互聯網為媒介,利用互聯網+研修課程、平台大數據分析等先進技術手段,形成以政府引導行業協會、高校(科研院所)、企事業單位、創客、在職人員、經紀機構等多方構建成以知識鏈為主線相互支撐和相互發展的生態閉環。基於「全國在職研究生招生考試公共服務平台(www.pgpsp.com.cn)」運營經驗,2018年,公司積極投入建設「全國在職教育公共服務平台」(www.onjobpsp.com),集聚:行業技能培訓平台、學歷學位提昇平台、在職研修申碩平台、社會實踐拓展平台、在職線上學習平台、職業能力診測平台、科技成果轉化平台、校企合作服務平台、行業政策信息平台等九大功能要素平台,以人為本,多維度協同解決企業社會責任履行和在職人員發展問題。
吉林創藝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先後成為吉林省民營企業與中小企業協會理事單位、吉林省文化企業商會常務理事單位、吉林省文化企業商會在職研修公共服務平台、吉林省高等院校科技成果轉化基地運營單位、吉林大學及東北師范大學科技成果轉化中介服務機構、吉林大學中國企業社會風險與責任研究中心研究交流和成果應用平台、長春科技大市場在職研修公共服務平台、泰國博仁大學吉林省優質生源基地。公司把:「創新篤行,藝精於勤」作為核心價值觀,專注在職教育雲平台服務,誠邀社會各大職業與成人教育機構合作交流,共同構築在職教育生態圈!

『肆』 長春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的產業基地

國家級產品出口基地
是外經貿部和科技部正式批准成立的,第二批4個國家級高新技術產品出口基地之一,出口創匯企業52戶,該基地將在新建區內劃出5平方公里土地建設光電信息技術產業出口工業園,還將籌資建設高新技術產品出口基地,對外貿易信息網和建立高新技術產品保稅監管區。
國家級軟體研發基地
擁有吉大正元、長春鴻達、金鷹電腦、長白實業等軟體企業和吉林大學雄厚的科研實力。
國家級海外留學人員創業示範基地
用產業發展成果檢驗人才工作成效,把人才優勢轉化為競爭優勢、發展優勢……這是長春高新區「人才特區」建設的基本原則之一。長春高新區積極探索「人才特區」建設模式,創新「人才特區」工作機制,深入實施「長白慧谷」英才計劃,吸引和集聚了一批高層次創新創業人才,加快科技成果轉化。
長春高新區高端人才總量約3萬人,其中海外留學歸國人員約1000人,擁有兩院院士21人,列入吉林省高層次人才引進計劃7人,進入「長白慧谷」英才計劃14人,初步形成了一支門類齊全、素質優良、梯次合理,能夠滿足創新創業發展需要的高層次人才隊伍,推動園區動漫、醫葯、光電、汽車電子等產業的發展。
國家中葯現代化科技產業(吉林)基地
科技園規劃佔地16萬平方米,建築面積19萬平方米,總投資7億元,以吉林省中葯現代化科技產業中心、敖東葯業、中葯學院、吉林農大等單位共同組建的中國北方中葯現代化股份有限公司為龍頭,以市場化運作為導向,整合吉林省中葯資源達到優勢互補,集中力量,使之成為集官、產、學、研、金於一體的產業化基地。
中俄科技合作基地
中俄科技合作基地2004年9月被批准為國內第一個國家級合作基地,是高新區與俄羅斯、烏克蘭等國家的專家進行多渠道、多方面的協商與溝通,與烏克蘭南方科學院和化學協會等國外團體簽署協議而成立的科研基地,它將成為東北乃至全國與東歐國家科技合作的窗口和橋梁。
高新區內的中俄科技園發展至今,園區規模及經濟總量等經濟指標創造了不俗的成績,在國際科技合作領域,園區致力於與俄羅斯、白俄羅斯、烏克蘭等科技基礎雄厚、國際關系良好的國家建立穩定、暢通的技術交流與經濟合作渠道。中俄科技園已經成為吉林省國際科技合作的特色品牌,先後被吉林省工信廳、長春市人民政府認定為「吉林省創業孵化基地」及「長春市創業孵化基地」。2010年12月,中俄科技園被國家科技部認定為「國家級國際聯合研究中心」和「國家級科技企業孵化器」。 為了廣泛的集成和利用各方面資源,努力建設創新平台、引智平台和高新技術企業孵化平台,進一步將中俄科技園做大做強,2011年,中俄科技園順利實現增資擴股。

『伍』 吉林省擺渡技術轉移轉化中心有限公司怎麼樣

吉林省擺渡技術轉移轉化中心有限公司是2016-03-28在吉林省長春市注冊成立的有限責任公司(自然人投資或控股的法人獨資),注冊地址位於吉林省長春市高新開發區衛星路副16號擺渡創新工場5層532號。

吉林省擺渡技術轉移轉化中心有限公司的統一社會信用代碼/注冊號是91220101MA0Y4DRJ21,企業法人劉春生,目前企業處於開業狀態。

吉林省擺渡技術轉移轉化中心有限公司的經營范圍是:電子信息、生物、材料、機械、醫葯、物流、化工、農業、軟體專業的技術轉移、轉化、開發、咨詢服務(依法須經批準的項目,經相關部門批准後方可開展經營活動)。

通過愛企查查看吉林省擺渡技術轉移轉化中心有限公司更多信息和資訊。

閱讀全文

與吉林省科技成果轉化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工商局生態市建設工作總結 瀏覽:757
侵權責任法第87條的規定 瀏覽:553
招商地塊南側公共服務項目批前公示 瀏覽:208
盤錦公交投訴電話 瀏覽:607
馬鞍山到宿遷汽車時間 瀏覽:215
公共衛生服務的工作目標 瀏覽:813
知識產權服務制度 瀏覽:726
警察管詐騙叫民事糾紛 瀏覽:650
馬鞍山胡駿 瀏覽:110
推動基層公共服務一門式全覆蓋試點工作調研 瀏覽:680
山東省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實施方案 瀏覽:349
投訴制凝 瀏覽:932
黑警投訴 瀏覽:95
國培預期研修成果 瀏覽:151
知識產權專利培訓心得 瀏覽:974
工商登記需要提供什麼資料 瀏覽:683
大連使用權房子辦產權需要花多少錢 瀏覽:630
長春工商局投訴電話 瀏覽:519
湖北省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規范 瀏覽:393
國家歌曲版許可權制 瀏覽:8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