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課題設計是什麼意思
寫課題申請報告,實際上是對申報的課題進行論證的過程。課題能否立項,與選題的新穎性,選題的意義等因素有關,同時,也與課題申請人對課題的論證質量有關。因此,擬申報課題,要做好課題論證,即寫出一份高質量的課題申請報告,對選定的課題進行論證,應注意以下問題。一、關於研究問題的表述評審者對課題的興趣首先來自題目所反映的問題,因此,題目的表述應能抓住人、吸引人,並力求全面反映研究對象、內容和方法,使人一看題目就知道要研究什麼、怎麼研究。擬定題目時,一要簡明,即用最簡潔的語言表達所要研究問題的實質,忌用冗長、概念羅列的題目。如,「將中國傳統教育思想與當代先進教育思想相融合,構建具有中國特色的××課程模式」,這個題目既過於冗長,又概念羅列。二要具體,忌空泛。如,「提高學生一日生活質量的研究」這個題目較大,不知具體研究什麼。三要運用明確的概念,而不是含糊不清或自造、口語化的、個人簡化的概念,如將創造性思維簡化為「創思」。二、關於研究背景的表述這是課題論證中的一個重點。對此問題的論述,一是使評審者了解研究的前期准備工作,即對所要研究問題的來龍去脈、研究的發展情況的全面把握,從而了解申報者的研究基礎。二是說明本人擬在他人研究的基礎上有哪些創新和發展。三是本課題提出的現實原因。因此,在這部分,應詳細論述以下幾個問題。第一,這個問題別人是否已經研究過,如果研究過,是哪些人,在什麼條件下進行的研究,取得了哪些進展,有什麼主要成果,在理論與實踐方面有哪些進展,有什麼主要成果,在理論與實際方面有哪些突破。如果此問題沒有人研究過,那麼是否有人在研究相類似的問題,這些研究對本課題是否有借鑒意義。第二,已有研究存在什麼主要問題或局限性。第三,本人擬在別人研究的基礎上解決什麼新問題,力求取得什麼突破,也即是本研究的創新之處。對於不同內容、不同類型的課題,創新之處可以不同。如理論研究課題,主要體現在理論的發展與創新;對大多數課題,都可能有研究方法的創新(如有研究主要是對群體的觀察,本研究擬採用個案研究方法)。總之,要在這里說明自己與他人研究的不同之處,使評審者了解該課題研究不是對同類課題的簡單重復,而是在一個新的起點上進行的一項有價值的研究。這樣做,也是從另一個角度說明研究的必要性。第四論述本課題提出的現實原因。如「情知性課堂教學實踐與研究」以我市一九九九年初升高數學成績分析得出三分之一的學困生成績低下,絕大多數是非智力因素作祟的結果。那麼如何提高他們學習數學的興趣,極大調動他們學習數學的積極性?對於這個問題的回答,正是本課題要旨所在。三、關於研究內容的表述任何研究問題都會涉及到許多具體因素,這些因素構成了研究的內容。但是,任何課題都不可能同時對所有因素逐一進行研究,因此,需要界定研究的范圍與具體內容,目的是避免課題過大、過空,使研究具有可行性和可操作性。比如,關於教師素質的研究,可以包括思想素質、業務素質、心理素質等等。對以上所有問題都進行研究,則范圍過大,內容過於龐雜,不易研究得深入。如果將內容界定為「提高教師的業務素質」,內容就變得具體而易於操作。確定研究內容,還包括對研究問題進行分解,也就是把一個大的問題分解為若干個具有邏輯聯系的小問題,形成問題的層次網路,以使研究的思路更清晰。如,對教師業務素質的研究,研究者將范圍界定為提高教師在教育過程中組織和駕馭教育活動的能力,並進一步將研究問題分解為「課堂教學中與學生相互作用的能力」、「在一日生活中滲透教育的能力」等小問題。當然,確定哪些問題作為一項課題的研究內容,不僅要考慮研究問題本身所應涉及的重要因素,還要根據研究者的主客觀條件,對內容進行取捨,目的仍然使研究具有可行性。課題研究內容的論證中,還應交待研究的重點和難點,在整個研究過程中,應著力於探索解決該問題的具體途徑與方法。在大多數研究中,對重點和難點問題的解決,往往正是課題的創新和特色。課題申請中關於研究內容的描述,實際上表明了研究者對所要研究問題本質的理解和思考,並從一個側面反映出研究思路是否清晰。因此,它是課題論證中的重要內容,也是影響課題能否通過評審的一個重要因素。四、關於研究方法的表述。研究方法的科學性、合理性、可行性,是決定研究目標能否實現的基本條件。因此,也是課題論證的重點。在課題論證中,應寫清楚根據研究目的和內容,擬採取哪些主要研究方法,不僅要寫方法的名稱,還應寫運用這一研究所要解決的具體問題是什麼。如在初中學生合作能力培養的研究中,研究者採用自然觀察法了解不同年齡階段合作意識與合作能力的發展現狀;用實驗法考查不同教育策略對合作能力發展的影響。在這里,最關鍵的是研究方法與擬解決的問題的特點、性質相適應。如了解學生認識方面的問題,較適宜的方法是談話法,而了解學生的行為,則應採用觀察法。實驗研究類的課題,還應寫清楚研究的重要變數,主要包括自變數和因變數。如合作能力的研究課題中,研究者確定實驗的自變數為小組合作學習,因變數為學生合作能力的發展。實驗的目的是探索小組合作學習對促進學生合作能力提高的作用。五、關於研究條件的表述。對研究條件進行分析,目的使評審者了解課題負責人及課題組是否具備研究的資格和能力。研究條件包括主客觀兩個方面。主觀條件主要包括研究者的理論水平,以往的研究基礎、經驗背景、研究能力和研究組織能力,課題組人員構成的優勢等。客觀條件主要包括進行課題研究的時間、研究資料、研究經費、研究設備等物質條件方面的保證等。六、關於研究步驟和成果形式的表述。在這一部分,要交待清楚課題研究大致分為幾個主要階段及具體的時間安排,每一階段的主要研究任務及預期的研究成果。最後,還要寫清楚課題研究的最終成果及形式。
2. 設計是什麼意思
「設計 = 解決問題」的蠻荒。
為什麼說「設計 = 解決問題」這種解釋是蠻荒呢?
因為,雖然這個看似萬無一失的解釋的確走出了誤區,但是它不準確,甚至對理解設計沒有任何意義。把設計簡單的解釋為「解決問題的方法」,就好像把人丟在蠻荒,自生自滅。我們有意識去做的哪件事不是在解決問題呢?小到吃喝拉撒,大到治理國家,並非每一件事都是設計,也並非每一個問題都是設計的問題。比如,把五號電池的容量提升到 5000 mAh 就不是設計問題,而是技術問題。
為了走出「設計 = 藝術創作」的誤區,用「設計 = 解決問題」這個遼闊無邊的概念來宣傳所謂的「大設計」,這多少有些矯枉過正。一個杯子簡化掉紋飾,不妨礙大家認得它是杯子;但若是把這個杯子簡化成圓柱體,恐怕就沒人認得它了。
那到底什麼是「設計」呢?
事實上,在上世紀,學界就已經對「設計」這個概念有了公認的解釋:
conception and planning of the artificial 對人造事物的構想與規劃
這是對「設計」最寬泛的定義,但也比「設計 = 解決問題」要准確的多。
3. 成果設計是什麼
你好成果設計
看出自於和人口中,成果可區分大小,也可看為生命
成果設計
就是專說我們沒個屬人做什麼事都要有個
規劃
對所做的事都要有個了解
有個認知
,我們每走一步
都要去考慮
好
這個就為
成果設計
就像沒個人都想擁有很多財富
可是這個財富怎麼來
自己卻沒有一個可靠的認識
所以當我們有了
成果的夢想實我們就要
為之
做一個
有效的
成果設計
然後我們按照自己的
步驟一步一步去完成它
這就是成果設計
4. 建築方案設計成果文件包括什麼
包括:空間要求、空間尺度、空間組合、使用方式、環境保護、結構造型、設備系統、建築面積、工程投資、建築周期的一個完整的實施工程計劃。
建築方案設計工作是建築設計的最初階段,為初步設計、施工圖設計奠定了基礎,是具有創造性的一個最關鍵的環節。分析下來,建築方案設計工作性質具有以下五個方面的特點,即創造性、綜合性、雙重性、過程性和社會性。
1、建築設計是一種創造性的思維活動,建築功能、地段環境及主觀需求千變萬化,只有依賴建築師的創新意識和創造能力,才能靈活解決具體的矛盾和問題,把所有的條件、要求、可能性等物化成為建築形象,因而培養創新意識與創作能力尤為重要。
2、建築設計是一門綜合性學科,是一項很繁復的、綜合性很強的工作。除了建築學自身以外,還涉及結構、材料、經濟、社會、文化、環境、行為、心理等眾多學科,同時建築類型也是多種多樣的,從而決定了建築師的工作如同樂隊指揮一般要照顧到方方面面的角色特點。
3、建築設計思維活動具有雙重性,是邏輯思維和形象思維的有機結合。
4、建築設計思維活動是一個由淺入深循序漸進的過程。在整個設計過程中,始終要科學、全面地分析調研,深入大膽地思考想像,需要在廣泛論證的基礎上選擇和優化方案,需要不厭其煩地推敲、修改、發展和完善。
5、建築設計必須綜合平衡建築的社會效益、經濟效益與個性特色三者的關系,在設計過程中需要把握種種關系,滿足各個方面的要求,統一地物化為尊重環境,關懷人性的建築空間與立體形象。
(4)設計成果什麼意思擴展閱讀
我國正處於經濟建設的快速發展時期,城市建設項目已愈來愈呈現出規模大型化、功能多樣化和技術復雜化的趨勢,建設項目的設計條件設定也越來越困難。
建築師如果還僅僅是簡單地限制於設計資料集和建築規范進行設計,僅僅是按照建設方的設計委託書進行設計,那麼結果就難免落後於時代的進步和社會的需要。
建築師應該關注建設項目的前期工作,理解建築策劃形成的條件,才能在進入建築設計環節時創造性地再現建設方的建設需要,才能准確地把文本的建築策劃轉化為圖紙的建築設計。
同時,把對建築建成後可能產生的社會效益、經濟效益和環境效益等諸多方面及時地反饋給建設方,從而減少人力、物力和財力的不必要損失與消耗,創造出無愧於時代的建築作品。
建築策劃的目的,正是為建築的建成而精心策劃,在建設方的建設方需求和建成環境的效益之間架設橋梁,使得建設項目不僅是一項『建築工程』,更是一個可以納入整體城市環境中的新環境。
建築設計歷來強調科學性、實用性和前瞻性,建築策劃環節的引入,一方面使建設方的投資目標更加明確,在建築市場風雲莫測的今天,建築策劃引導投資效益的最大化。
另一方面使建築師在更為科學與准確的設計任務書的引導下開展建築設計活動,避免建設方投資目標的不明確所帶來的設計的無休止的修改與返工,建築師可以全身心地投入對建築空間、建成環境的研究與推敲中,創造出能夠兼顧社會效益、經濟效益和環境效益的優秀建築設計,建築策劃的使命任重道遠。
5. 設計是什麼意思
設計是把一種設想通過合理的規劃、周密的計劃、通過各種感覺形式傳達出來的過程。人類通過勞動改造世界,創造文明,創造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而最基礎、最主要的創造活動是造物。設計便是造物活動進行預先的計劃,可以把任何造物活動的計劃技術和計劃過程理解為設計。
6. 「設計」是什麼意思
按照任務的目的和要求,預先定出工作方案和計劃,繪出圖樣
7. 平面設計是什麼意思啊
您好同學
平面設計(graphic design),也稱為視覺傳達設計,是以「視覺」作為溝通和表現的方式,透過多種方式來創造和結合符號、圖片和文字,藉此作出用來傳達想法或訊息的視覺表現。平面設計師可能會利用字體排印、視覺藝術、版面(page layout)、電腦軟體等方面的專業技巧,來達成創作計劃的目的。平面設計通常可指製作(設計)時的過程,以及最後完成的作品。
平面設計的常見用途包括標識(商標和品牌)、出版物(雜志,報紙和書籍)、平面廣告,海報,廣告牌,網站圖形元素、標志和產品包裝。例如,產品包裝可能包括的商標或其他的藝術作品、編排文本和純粹的設計元素,如風格統一的圖像,形狀,大小和顏色。組合是平面設計的最重要的特性之一,尤其是當產品使用預先存在的材料或多種元素融合。
8. 設計的概念是什麼
從比較大的維度上講,很多人將藝術與設計混為一談。其實藝術更多是在表達自我,設計則是以用戶為中心,為用戶解決問題,是需要理性與邏輯的,只會畫畫是絕對沒法成為一名好設計師的。
發明是從無到有的過程,設計是從有到好的過程。
設計是使事物往更好的方向發展。其中包括了解決問題,或者沒有問題的時候做一點錦上添花的事情,前者居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