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QC成果如何推廣有什麼簡單的方式
你可以看各行各業的好的成果「國優成果」淘寶有的
2. 如何做好qc小組活動成果在企業的推廣
一、加強小組注冊管理,指導選好課題,增加檢查考核頻率
QC小組的注冊登記和課題的選擇工作,是QC小組活動取得成效的開端,是QC小組健康發展的基礎。
首先要健全機構,在組織上予以保證,同時確定專人負責QC小組活動,負責對小組活動的注冊把關、方法指導、監督檢查等。
其次設立QC小組活動指導小組,負責對小組活動過程中共性問題的處理分析和研究,及時進行指導。
加強檢查、指導、成果發布,有效控制QC小組活動的整個過程。QC小組正常的活動是靠嚴格的管理制度來保證,持續不斷的檢查、幫促可以及時發現QC小組活動過程中的問題和困難,並指導幫助他們解決。對小組活動可採用分類檢查考評的方法進行,實行月度檢查、季度考核、年度評比制度。月度檢查主要是查QC小組活動是否按計劃和程序開展的,並及時進行指導幫助。季度考核主要是隨著崗位責任制檢查或內部質量管理體系審核一並考核。年度評比主要是總結一年來各縣(市)分公司和各部門QC小組活動情況,表彰先進。
通過成果發布,給小組一個匯報、競爭的機會,使小組的工作得到承認,增加QC小組成員的積極性和榮譽感,促進QC小組的普及和深入。主要抓好QC小組成果在銷售部和網運部的發布,注重銷售現場或網路質量問題的解決,講求實效性和指導性,強調發布形式的不拘一格,達到互相學習、互相交流、共同進步的目的。同時應抓好優秀成果的發布,組織有代表性、解決了銷售流程中及網路優化中的難點問題,在面上具有一定的指導性、借鑒性和推廣價值的成果在本地網及省公司進行發布。還需抓好成果的鞏固和推廣工作,不斷提高QC小組的實際價值,力求通過一個成果,解決一類問題,使QC小組活動發揮出更大的作用,逐步提高QC小組的活動質量。
二、注重獎勵機制的運用和員工素質培養,調動員工參與QC小組活動積極性
為了進一步調動員工參與QC小組活動的積極性,必須注重獎勵機制的運用,這是保證QC小組活動的健康發展的有效手段。小組成果發布後,根據成果取得的經濟效益和獲獎級別給予一定的獎勵。在進行成果獎勵的同時,也要注重對活動的獎勵,根據日常的檢查和評比,對長期堅持開展活動的小組,給予一定的獎勵,促使QC小組活動向程序化、規范化的方向發展。在開展QC小組活動中,離不開各級領導的支持、專職人員的指導、QC小組骨乾的努力,他們在QC小組活動的全過程中發揮著積極推進和及時指導的作用。因此在成果獎勵的同時,還應考慮設立優秀QC小組活動推進者獎和優秀工作者獎,這也是調動全員參與QC小組活動積極性、推動QC小組活動深入發展的重要環節。
QC小組成員素質的高低,在很大的程度上決定了QC小組活動水平,加強QC小組成員素質的培養,是提高QC小組活動水平的基礎。對QC小組成員的培訓和教育,以普及質量管理基本知識為重點。對QC小組的培訓教育,要因地制宜、形式多樣,力爭使每個小組成員都有機會參加學習,不斷提高自己的管理素質和技術素質。要求QC小組成員,要不斷學習,採用走出去、請進來,互相交流,提高培訓效果。堅持「始於教育,終於教育」,培訓骨幹,以點帶面,帶動全體人員學習的熱情,使QC小組活動能進一步推動。
三、技術創新,是企業QC小組進一步推動的方向 QC小組也要不斷創新。
首先,應不斷加大小組技術含量,緊緊圍繞增加技術含量選擇課題,並與技術創新、合理化建議和新技術、新應用、新項目的推廣相結合,使課題有一定的技術難度,調動各方人員共同參與,攻關,充分調動組員的潛能以及積極性和創造性,提高小組活動的水平。
其次,拓寬小組活動的范圍,結合當前企業的方針戰略,適應時代發展要求。QC小組活動代表著一種先進的管理方式。多年來的實踐證明,QC小組活動適用於各專業多領域。依據上級公司的大力支持,各專業公司同心協力,聯合推動,不斷擴大QC小組活動的范圍和領域。
從基建、技術為主向銷售、管理等延伸;活動的環節從以銷售現場為主,向促成營銷活動的全過程包括市場調查、套餐配比、IT支撐、網路能力梳理、綜合應用方案提供及售後服務延伸,使QC小組活動真正成為全公司、全員參與的質量管理活動。這不僅效果上保證營銷質量,提升ARPU,保有發展等收到實效,而且對於調動廣大員工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加強企業文化建設都會起到積極的作用。
3. 如何推廣QC小組活動
高級管理層由主席,總裁,職能總監以及其他董事會成員組成。它制定形成品質圈的政策將其作為TQC功能不可缺少的一個部分。它負責實施該政策,進行指導,審查政策的實施以及其結果。它同時清楚的闡明實現成就或結果的策略與系統。一個包括由組織首席執行官領導的小組所組成的籌劃指導委員會也是高級管理層的一個部分。 籌劃委員會(SteeringCommittee)的職能:籌劃委員會是一個由組織領導人帶領的監控小組,對品質圈職能進行指導,檢查與提高。通過定期與經常性的檢查,委員會使得各職能領導對各自領域內品質圈健康地行使職能負有責任。各職能領導隨後使得各輔導員負起責任。 協調員(Coordinator)的功能: 1.提供品質圈注冊。 2.召集籌劃委員會會議。 3.保持記錄,組織系統的文件。 4.組織各種培訓計劃。 5.組織定期考察。 6.協助委託人員進行研討會,內部會議,外部會議,發表會等。 7.安排內部發表會。 輔導員(Facilitator)的職能:他/她是某個區域的指定高級人員,他/她應當催化並促進品質圈。他/她的作用是象父母一樣照顧自己的孩子。即使沒有品質圈,一個高級人員的作用也是要發展與他/她一起工作的人員,使他們能夠成功並給他們成功的自豪感。他/她應當是一個行為模範,是一個價值觀塑造者。 圈長(Leader)的職能:一個領導應當是由該領域成員一致挑選的人員擔任。一個領導若想發揮有效的作用,他應當具備基本的領導教育和培訓,並且能夠發揮領導的素質與技巧。由於品質圈從概念上講也是基層的「應用管理」,這些人同樣要接受管理方面的培訓。 除了輔導員之外,品質圈的成功還取決於領導人如何領導這個群體。領導人的其他重要職能: 1.定期舉行會議。 2.會議中保持平和。 3.讓所有成員參與。 4.保持小組的凝聚力。 5.協調。 6.帶領小組向目標前進。 7.兼顧到:a.小組的任務行為;b.團隊維護;c.小組內破壞性或消極性行為。 圈員(Members)的職能:對於品質圈概念擁有充分理解之後,並在自願基礎上,成員加入小組。如果他們希望得到發展,他們應當有一種發自內心的全心全意參與的渴望。只有當一個人充滿熱情與團隊其他成員一道進行努力時,他才能體會到成功的刺激。品質圈(QualityCircle)的功能原理品質圈成員應為多少?理想的成員人數是八到十位,但最多也可達到十五個成員。成員太多將造成沒有足夠的時間參加每一個會議,並在會議上發言。成員太少也會使整個圈失去活力。輪值工作的工人能否成為品質圈的成員?理想條件是他們與同一班的人員構成一個品質圈。如果數目不夠,看看是否能於甚至其他部門的成員形成一個結合圈。這要認真去做。其他部門應為相聯系的部門,功能至少要被全體工人知道。它不應是一個工程和生產小組。但如果有一些工程人員附屬於部門,也要將他們考慮進去。指導思想是,成員必須找到自己的身份,不應在那個組內感到陌生。如何對待不同班值的成員?這是自願的,如果成員們不感到受此不便的影響,毫無疑問他們是可以組成一個品質圈的。但公司要保證在任何有必要時,為班值外的人員方便。品質圈要在工作時,還是在下班後碰面呢?品質圈主要是為了雇員的提升,但它也是通過工作地點的提升來達到的。因此,作為一個原則,此類活動應在工作時間內進行。然而,如果由於某種原因,程序使得組織不允許品質圈在工作時間內碰面,他們就要在工作時間以後碰面。畢竟是自願的如果工人們願意下班晚一些,是不能反對的。但應進行諸如合適的會議地點,運輸工具等必要的安排。品質圈如何運作?品質圈要定期見面。會議周期視情況而定,每次一至兩小時。輔導員(Facilitator)不必每次都參加,但他要與成員保持聯系,特別是要在會前,會後與領導人聯系。至少偶爾有一次當會議正進行時,他要參加一會兒,以顯示他對成員們的關心。 品質圈如何使用A,B,C分類來解決問題?以腦力激盪法,產生出一系列的問題。利用A,B,C的分類來依次優先考慮這些問題。A類問題:解決此類問題是,涉及的其他部門最少。B類問題:解決此類問題是,一定要涉及其他部門。C類問題:解決此類問題是,需要管理層的核准和支持。當品質圈活動在一個組織中開始以後,所有的人都會對他產生很大的興趣,並期望迅速產生結果。即使這是一個學習的過程,它也會有助於所有的人。他們從A類問題開始。一般它們都是一些簡單的問題,所需的技術知識最少。解決此類問題會使他們很有信心。然後他們開始解決難度要大一些,所需技術知識也要多一些的B類問題。到他們解決C類問題時,他們已非常有信心,並掌握了所有的技術。如果在起始階段就匆匆忙忙地選擇主要問題,最終會證明品質圈是無用的。解決問題所涉及的步驟在一個領域中,通過腦力激盪法找出一系列問題。將問題范圍上述的A,B,C類。從A類中選出一個問題。一但問題選出之後,品質圈可按以下步驟進行: 1.藉助流程圖表,對問題進行定義。 2.通過搜集數據,來分析問題。確定原因。 3.通過數據的搜集與分析,來找到最深層的原因。 4.確定解決辦法。選擇合適的解決辦法。 5.預見實施過程中可能遇到的阻力。 6.在試驗的基礎上實施解決辦法,並檢查其實施情況。 7.定期實施。 8.追蹤/回顧品管圈解決問題的工具。 品質圈使用下列簡單的解決問題所需工具:腦力激盪法(Brainstorming)、流程圖表(FlowDiagram)、搜集數據(DataCollection)、曲線圖(Graphs)、柏拉多分析(Pareto Analysis)、因果分析圖/魚骨圖(CauseandEffectDiagram)、分層(Stratification)、散布圖(ScatterDiagram)、直方圖(Histogram)、控制圖表(ControlChart)等新舊QC七大手法。 以及5W1H,PDCA,還有新七大QC手法
4. 如何提高效率的QC成果
目前提高脫硫效率的最佳方式是添加效率催化劑!其好處如下:
1,
不用增加或改內造脫硫設備即可容提高脫硫效率。
2,SO2濃度在設計值范圍內可停運部分吸收塔漿液循環泵,相應降低廠用電;並有效提高粗顆粒石灰石利用率,從而節省制漿系統球磨機能耗。
3,SO2濃度超標(一般為1.5倍以內)的情況下添加效率催化劑可以保障脫硫效率達標,因高硫煤價格便宜很多,遂成為電廠節能增效的最佳選擇!
4,催化劑中的活性成分可以提高石灰石表面活性,增加石灰石的分散性並降低其沉降速度,減少運行設備的結垢堵塞狀況,從而降低設備損耗及維修費用。
5,催化劑可以提高石灰石在液相中的溶解度,強化石灰石溶解;在固液界面處催化劑能提供有利於CaCO3溶解的酸性環境,減小液相阻力,促進石灰石溶解提高利用率來減少用量。
5. QC成果發布獲獎後,公司要求寫點內部報道的材料,求樣板
近日,從上海市工程質量建設管理協會傳來喜訊,由公司地鐵項目部專QC小組編寫的《減屬少地下連續牆滲漏》和《提高地牆預埋接駁器使用率》兩項QC成果,分別榮獲2011年上海市工程建設優秀QC成果二等獎和三等獎。
公司地鐵項目部在上海軌道交通12號線土建27標施工過程中,狠抓質量管理創新活動,注重與生產、經營和管理實際相結合,與管理創新、技術創新相結合。該項目開工以後,圍繞施工特點成立了由項目領導及相關技術人員組成的QC成果技術攻關小組。QC小組始終堅持通過計劃、執行、檢查、處理的循環方式,通過施工現場調查,精心選擇攻關課題,合理設定目標,分析主要原因,制定對策,過程施工,並確認結果。通過開展QC小組活動,激發了廣大一線職工的積極性和創造性,解決並攻克了施工中的疑難問題,改進了質量,降低了消耗,提高了經濟效益。
6. 請問如何有效的推行QC(方法與步驟)
經驗之談,可體會一下。
Quality Control,簡稱QC。顧名思義,QC即是質量管理。大半年前,廣州白雲機場現場運行管理部現場指揮室簽派協調室對QC小組活動是一無所知。時至今日,簽派協調室的QC小組活動經歷了一個從無到有、從弱到強的蛻變過程。
簽派協調室的QC小組成立於2006年6月份,小組成員有9名。根據白雲機場股份公司與印度尼西亞鷹航簽定《標准地面服務協議》以及《航空運輸及延伸業務服務質量標准》,結合簽派協調室的工作內容,決定QC小組活動的課題為《縮短鷹航地面保障時間》。(註:白雲機場股份公司與鷹航簽定的地面代理協議的標准過站時間為60分鍾)
在科室領導的指導、組織及推進下,小組成員按部就班、有條不紊地開展QC小組活動。由QC小組組長總體規劃,小組成員合理分工進行數據採集、實施、整理、記錄、統計。
首先,小組成員針對2006年3月份至6月份期間簽派協調員對所有鷹航的航班數據(著陸時刻、開關艙門時刻、起飛時刻、地面服務保障時間)及責任延誤原因進行詳細的記錄,進行整理、統計、分析。通過現狀調查得出鷹航航班的平均地面服務保障時間為62.8分鍾以及總結出影響地面服務保障時間的直接原因。小組成員各抒己見進行熱烈討論,最終把地面保障時間的目標植定為58分鍾。然後,運用頭腦風暴法製作了原因分析的關聯圖,找出十個末端原因,進行驗證確定出五個主因,並針對主因制定相關對策。接著,小組成員把相關對策應用於2006年7月份到10月份的鷹航航班的服務保障工作中。
實施對策後,效果立竿見影。統計數據得出鷹航航班的地面服務保障時間為53分鍾,這達到並超過預定目標,有效地縮短了地面保障時間,減少了自身責任延誤,提高了服務水平,贏得了航空公司和旅客的青睞,樹立了白雲機場的服務品牌。同時也提高了簽派協調員對航班服務保障的管理水平,增強了團隊合作意識。
2006年11月份,QC小組活動的成果在廣州白雲機場現場運行管理部成功發布並獲得晉級參加股份公司的評選資格。06年12月份,在廣州白雲機場「白雲之星」杯優秀QC小組成果發表會的決賽中獲得二等獎榮譽。
在這QC小組活動過程中,由於是簽派協調室第一次「親密」接觸QC小組活動,因此,小組成員面臨的困難重重。所幸的是,科室領導親自指點給小組成員指路引航,避免小組成員少走彎路,不走錯路。
眾所周知,縮短航班的地面服務保障時間可以提高航班的正點率。通過這次QC小組活動,小組成員制定了切實可行的鞏固措施,並把這次活動經驗和有利成果推廣應用到機場代理的其他航班的服務保障中,那樣的話,白雲機場成為中樞機場的理念就指日可待了。
此次QC小組活動還沒有結束,它的QC精神將延續下去。QC在簽派協調室不會曇花一現,它將永不凋謝。
7. QC成果報告
qc小組活動課題完成後,小組要認真總結、整理出成果報告。成果報告是qc小組活動全過程內的書面表現形式,是用容qc基本思路回顧活動的每一個步驟的逆過程。那麼,qc成果報告書如何編寫呢?以下六步值得借鑒。
方法/步驟
名稱要精練、准確
成果報告名稱要精練、准確、鮮明和簡潔,言簡意賅,讓人看到名稱就能一目瞭然看出要解決什麼問題。
開頭、結尾布局要用心
成果報告的開頭要引人入勝,結尾要令人回味。引人入勝的開頭能快速打動聽眾,使之加深對課題的認識和理解,令人回味的結尾能增強qc小組的榮譽感和自信心,為·今後的活動增添動力。
核心問題要明確
qc小組活動要把問題解決到什麼程度,在設定目標時要明確。盡量用事實、數據說明核心問題。
結構要嚴謹
qc小組成果報告的結構要嚴格按qc活動程序進行總結。在總結過程中可能還會發現一些不足之處,此時可以進一步補充、完善。
各步驟銜接要緊密,詳略應得當
報告內容各步驟之間要用精巧的語言連貫自然,緊密銜接,前後呼應,內容與課題名稱一致。
6
內容應圖文並茂
報告要以圖、表、數據為主,配以少量的文字說明來表達,盡量做到標題化、圖表化、數據化,以使成果報告清晰、醒目,圖文並貌,活靈活現。
8. 什麼是QC成果
1、QC即英文QUALITY CONTROL的簡稱,中文意義是質量控制,其在ISO9000:2005的定義是「質量管理的一部分,致力於滿足質量要求」 評審就是評價與審核。對QC小組活動成果的評審,就是與評審標准對比,衡量小組活動達到標準的程度,審查小組活動成果是否完整、正確、真實、有效。
2、QC成果是用PPT形式書寫的。
3、QC成果編寫要求
(1)名稱要精練、准確
成果報告名稱要精練、准確、鮮明和簡潔,言簡意賅,讓人看到名稱就能一目瞭然看出要解決什麼問題。
(2)開頭、結尾布局要用心
成果報告的開頭要引人入勝,結尾要令人回味。引人入勝的開頭能快速打動聽眾,使之加深對課題的認識和理解,令人回味的結尾能增強QC小組的榮譽感和自信心,為·今後的活動增添動力。
(3)核心問題要明確
QC小組活動要把問題解決到什麼程度,在設定目標時要明確。盡量用事實、數據說明核心問題。
(4)結構要嚴謹
QC小組成果報告的結構要嚴格按QC活動程序進行總結。在總結過程中可能還會發現一些不足之處,此時可以進一步補充、完善。
(5)各步驟銜接要緊密,詳略應得當
報告內容各步驟之間要用精巧的語言連貫自然,緊密銜接,前後呼應,內容與課題名稱一致。
(6)內容應圖文並茂
報告要以圖、表、數據為主,配以少量的文字說明來表達,盡量做到標題化、圖表化、數據化,以使成果報告清晰、醒目,圖文並貌,活靈活現。
一、QC成果評審標准
1997年,中國質量管理協會制定並頒布了QC小組活動成果的評審標准(試行),經過三年的試行,於2000年初進行了修訂。評審標准分為現場評審和發表評審兩種方式
(一)QC小組活動成果的現場評審
QC小組活動開展得如何,最真實的體現是活動現場。因此,對現場的評審是評審QC小組活動成果的重要方面。現場評審的項目包含:小組的組織,活動情況與活動記錄,活動成果及成果的維持、鞏固,QC小組教育等。
(二)發表評審
在QC小組活動成果發表時,為了相互啟發、學習交流、肯定成績、指出不足,以及評選優秀的QC小組,還需要對成果發表進行評審。發表評審的內容主要有:選題、原因分析、對策的制定與實施、活動效果和整個小組活動的特點等。
二、QC成果評審方法
(一)基層企業對QC小組活動成果的評審
基層企業對QC小組活動成果的評審要進行現場評審和發表評審。現場評審的時間一般安排在小組取得成果後二個月左右為宜。相隔時間太短,不能很好地看出效果的維持和鞏固情況;相隔時間太長,則不利於更好地調動小組成員的積極性。
現場評審時,企業主管部門要組織熟悉QC小組活動的有關人員組成評審組,評審組的成員最好不少於五人。現場評審和發表評審兩項結合起來,就是對該QC小組活動成果評審的總成績。企業評審的重心應放在審核成果的真實性及有效性上,因此現場評審的成績占總成績的60%為宜。
(二)各級質量管理協會對QC小組活動成果的評審
各級質量管理協會對QC小組活動成果的評審,一般都和評選各級優秀QC小組結合在一起進行。各級質量管理協會對QC小組活動成果的評審,為減輕企業的負擔,一般只進行發表評審。
評審時由主辦質量協會聘請懂質量管理理論、能指導小組活動、會評價小組成果的人員擔任評委,組成評審組,評委一般不少於七人。評審一般應按以下的程序進行:首先由發表會的主辦單位把參加發表的小組的成果材料收齊後,提前交給每一位評委審閱。評委審閱後,按照評審原則和評審標准提出評審意見。
9. QC成果案例
給點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