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為什麼要共享發展成果
這是由歷史唯物主義的歷史觀要求。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
這是我國的國家性質決定的,人民民主專政的本質是人民當家作主。
這是由我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
這是堅持中國共產黨領導的要求。
② 讓人民共享發展成果的根本目的和必然結果分別是什麼
讓人民共享發展成果的根本目的和必然結果。他們分別是共同富裕和改善人民的生活。無論他的方法如何。但結果都是為了我們的生活越來越好。
③ 政治:從共享發展成果的角度,談談港珠澳大橋開通的意義
①有利於黨和政府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
②有利於黨和政府抓住人民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使人民有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③有利於在發展中補齊民生短板,促進社會公平正義
④ 共享發展成果時應注意些什麼
共享發展成果時應注意些什麼?其實說實話,像現在很多都是共享,肯定要看清楚啊,這個共享能不能在社會上生存?
⑤ 申論 共享經濟時代,空才是價值的題目
華圖教育為您解答:
世界上最大的零售商(如阿里巴巴),沒有自己的產品庫存;世界上最大的內容提供商(如臉書或微博),沒有自己出版的內容;世界上最大的計程車公司(如Uber或滴滴打車),沒有自己的計程車;世界上最大的出租公寓(如Airbnb),也沒有自己的房子。」
這是網上流傳最廣的關於共享經濟的描述。
這段話和老子說的「三十輻共一轂,當其無,有車之用。埏埴以為器,當其無,有器之用。鑿戶牖以為室,當其無,有室之用」有異曲同工之妙。老子的話其實反映出了一種「空」的價值,一種無即是有、少即是多的哲學理念。所以,「空」價值的「空」,並不是「沒」(nothing),而是一種空明、無限豐富的境界(void)。
在經典西方商業哲學中,很強調掌握資源的「實」價值。但隨著互聯網的發展,我們逐漸進入了共享經濟時代,大家更看重誰的產品或服務能給用戶帶來價值,而不是資源需要掌握在誰的手裡。
正如老子說的,「故有之以為利,無之以為用」。「有」能提供人便利,這里的「有」或資源的所有權只是強調一種利益的所在;「無」則發揮其價值,通過「空」價值的架構設計實現資源互享,才能利用有限資源去更好地提升產品對用戶的價值。
在這個價值觀體系下,企業應該以用戶的功用為主,以企業的資源為輔。如果說,英語中的價值 (value) 是一種基於擁有實體的價值(valid-value),那麼,我們提出的新理念「空」價值,可以理解為「voilue」,即基於空間架設的「空」價值(void-value)。這種「空」價值,是企業在共享經濟時代制勝的價值核心。
「 空」價值戰略四要素
「空」價值在企業的戰略設計和執行中體現出四個特點,我們將其稱之為「空」價值戰略四要素。企業只有駕馭了這四個要素,才能真正做到以虛擊實,無中生有。
要素1:以用戶需求為主導
只有以用戶為導向來制定戰略,資源才能變「空」。「無之以為用」中的「用」,在這里我們可理解為產品對用戶的功用。沒有了「用」,「無」或「空」就沒有了意義。
「用」和「無」正好對應戰略管理學的兩大體系:資源基礎觀與用戶基礎觀。資源基礎觀與用戶基礎觀的核心差別在於:前者認為資源是異質的,用戶需求是同質的;而後者認為用戶需求是異質的,但資源是同質的。
只有把用戶的追求當作企業的追求,企業才能通過共享經濟的模式跳出所擁有資源的局限性,從而取得更大的「空」價值。
要素2:打造「空」格局
格局決定成敗。這里的「空」格局,是指與「空」價值戰略相匹配的組織架構和能實現「空」價值的大格局。
近年來興起的概念,如平台或者生態圈,也都是在強調一個企業戰略格局的重要性。我們所說的企業格局可以更准確地描繪為類似於分子結構的結點架構,只有在多層面上立體地把握關鍵結點布局,企業才能更好地制定架構與格局。
如北京洛可可科技有限公司的發展過程,就體現了企業格局的重要性。洛可可2004年成立的時候,只有一名設計師。2015年底,已經發展成有近800位設計師的國際創新設計集團。與傳統企業的事業部結構不同,洛可可採用6+1的細胞模式組織設計師、採用細胞鏈和細胞群模式打造組織架構,以滿足用戶多樣化的需求。在發展到一定規模後,雖然企業資源更加獨特和有價值,但洛可可創始人賈偉發現無論公司發展有多快,總是趕不上用戶需求的變化;而如果繼續傳統的擴大企業規模和把更多資源內部化的方式,洛可可可能很快會患上大企業病。為此,洛可可採用更為開放的企業架構,著手打造創客孵化平台(可可豆)和創客聚集平台(洛客),以企業強大而獨特的設計能力和大量用戶需求為支點,撬動廣大的設計師資源(Design),以滿足中國製造轉型升級(Business)和消費者個性化需求(Customer)的巨大市場,打造全新的創新設計格局(CBD)模式。
正如洛可可一樣,許多企業正在拋棄傳統的以獲取資源為核心的企業戰略,轉而通過優化企業核心能力,調整企業結構,開放企業邊界,打造更大的和全新的戰略格局。
一個企業能夠合理地制定其戰略格局,才能用有限的資源撬動多方利益來整合更大的資源,也才可能在共享經濟時代獲得成功。
要素3:基於機會成本制定戰略
機會成本概念在商業領域出現得並不是很多,其中的一個主要原因是,機會成本是一個「虛」成本,不像固定成本和變動成本那樣可以清晰地衡量。
然而,在共享經濟時代,產品或服務提供者和用戶的決策更多是基於對機會成本的考慮。例如,Airbnb的大多數住宿提供方的運營成本並不一定見得要比傳統連鎖酒店的運營成本低,但Airbnb住宿提供方的機會成本遠遠低於連鎖酒店。這是因為,Airbnb住宿提供方如果改變主意,選擇不再利用家裡的空房間接待房客,他們幾乎沒有任何經濟損失。也就是說,機會成本接近於零。然而,傳統賓館由於需要支付員工工資和基本運營費用,所以出現空閑房間的機會成本很高。
要素4:學會放棄
基於機會成本決策的主要意義,是企業為了更好地創造用戶價值而進行選擇。這個選擇過程意味著一定要學會放棄,只有舍才有得。
2014年6月12日,特斯拉公司首席執行官埃隆馬斯克發布了一篇名為《我們的專利現在屬於你們了(All OurPatents Are Belong To You)的博文,開啟了對其電動汽車專利開源的時代。雖然這一舉措十分有爭議,但在隨後的一周內,該公司的股票上漲近10%,從206美元上漲到229美元。特斯拉通過放棄自己專利的形式,來鼓勵其他充電設備製造商與之合作,從而更快地推進技術發展,實現共贏。這就是一種舍即是得的體現。
正如武俠小說中周伯通的空明拳和張三豐的太極劍法等武學最高境界,需要習練者先把自己以前所形成的理念範式拋棄掉,才能應對萬般變化的環境。在當前動態多變的競爭環境中,商業戰略的最高境界也是需要追求「空」價值,以用戶為導向,構建更大的格局,並通過降低機會成本,進行戰略選擇,進而創造新的用戶需求和價值,真正做到「無」中生有。
(本文節選自《清華管理評論》2016年5期《「空價值」:共享經濟時代的用戶戰略觀》)
關於作者:
李卅立為美國南卡羅萊納大學摩爾商學院(Moore School of Business) 副教授,路江涌為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教授。
⑥ 創新引領 共享發展主題作文
隨著社會的發展,我們的生活水平在不斷地提高。我們的國家也在不斷地繁榮發展。對於我們國家也需要有大力地支持,為國家的發展行動起來,使國家的未來更加的繁榮,讓我們可以為之驕傲,為之自豪。
現在我們的國家也在不斷地提倡很多的知識,如:衛生知識,安全知識、、、許許多多的知識都在不斷的提倡,其中衛生知識對我們來說是相當重要的,既然說它重要,我們又應該怎樣去保持良好的衛生習慣呢?這對我們來說也是一個小小的難題。我們不僅要有衛生知識還要有綠化環保的觀念。現在誰不知道城市中的污染比農村的污染厲害得多。但是我們應該怎樣做才能減少一點這些污染呢?
我們都知道現在的城市裡,車多、人多、樓房多,很自然的污染也就隨之增多。面對這些污染問題我們要有行動去減少一點它們,在城市裡很多人經過有污染的地方都只是捂著鼻子過了就算了,或者只會說說。他們根本不懂得用自己的行動去製造一些新鮮的空氣。如果他們懂得用自己的雙手去創造一些清新的空氣,那是多麼自豪的一件事啊!但他們卻不懂,真是為他們的思想感到悲啊!
他們不喜歡植樹,我卻喜歡植樹,因為樹林可以製造清新的空氣。可以使我們的周圍都有新鮮的空氣,夏天的時候還可以讓我們在樹蔭下乘涼,下棋、、、、、有時我們心情不好時也可以去種樹,既可以讓我們的心情得以舒暢又可以綠化環境,真是一舉兩得啊!如果城市裡的人們能夠出自己的一份力量,每個人都種植一棵樹。那麼城市裡的空氣一定很清新,甚至比農村的還要新鮮。種植樹木真的很有用:一可以保持不讓水土流失,二,可以讓空氣變得清新,三可以綠化環境,改善生態平衡、、、、、,衛生么國家會有個植樹節呢?還不是要大家在這個植物最容易生長的季節里植上一棵樹,保持不讓水土流失,製造更多清新的空氣、、、、、、
敬愛的叔叔阿姨們,如果想呼吸清新的空氣,就快點行動起來,大家一起來植樹吧。讓我們的村莊,我們的城市,我們的地球成為充滿新鮮空氣的綠洲!
我們不僅要讓我們的世界踴躍一片綠色天地,我們還要讓我們世界充滿文明的氣息
⑦ 九年級上冊政治為什麼要共享發展成果如何實現共同富裕共享發展成果問題
所謂共享發展理念,其實解決的就是社會的公平正義問題,我們應該貫徹落實共享發展理念,實現共同富裕。
⑧ 黨和政府採取哪些措施可以讓人民群眾共享發展成果
修路,尤其是鐵路,飛機。都是人民群眾支援的,也有人民群眾共享。如果沒有大眾,也就辦不成大事。北斗,武器裝備,都是保護人民的。
⑨ 2018國家公務員考試申論範文:共享業態,多聆聽用戶心跳
繼共享睡眠艙、共享雨傘、共享充電寶等共享模式之後,有高校學生推出共享廚房,某公交站台驚現共享馬扎。日前,又有「共享健身房」出現在北京一小區內。在四五平方米的空間內,有空調、空氣凈化器、跑步機、電視等設備,掃碼支付後即可進行健身。共享業態究竟能釋放出多少可能性,引人遐想。
「邏輯可以讓你從A走到B,但想像力可以讓你走到任何地方。」不得不承認,那些共享模式「操盤手」具有強大的想像力,他們有相時而動的市場敏感,也有說干就乾的行動力。一個個共享模式的破土而出,不僅讓創業者行走在共享新業態的前沿,也豐富了共享模式的內涵,這正說明共享經濟方興未艾,前景廣闊。
用戶所需,就是共享的土壤。共享單車的出現,恰是瞄準了城市交通「最後一公里」難題;約一幫朋友唱歌越來越難,迷你KTV應運而生;對食堂飯菜不夠滿意,乾脆來個共享廚房;嫌健身房太貴或太遠,那就在家門口建造一個私人化的健身空間……一定程度上說,有需求就有市場,用戶所想,就是創業者所向。緊扣市場脈動,聆聽用戶心跳,正是共享模式生機勃勃的根本原因。當一些人抱怨市場低迷、缺乏機遇的時候,不妨想一想轉益多師;當有的人慨嘆創意枯竭時,也許該問一問自己有沒有「腦洞大開」?一個開放且有無限活力的市場經濟,為所有人提供了展現才華和比拼創意的舞台。
共享模式的風生水起,吸引著資本大舉進入,讓不少資本把共享模式當成最能變現的風口。有投資團隊在一個小時內就決定投資某共享健身項目,並完成了打款,足可見共享模式的吸引力。資本流向固然是由市場決定的,但同時也要注意,比搶佔地盤更重要的,是如何守住、守好地盤。在這方面,一些新興共享模式顯然尚未做到盡善盡美。比如,有的共享健身房名不副實,僅有一台跑步機,以至於有網友謔稱「把跑步機搬到小區里,就是健身房嗎」?而一些共享項目也因管理不當極其耗費資源,引發公眾擔憂和遺憾。凡此種種都提示人們,共享經濟不僅要把選題找好,更要把文章做好。
把共享經濟的文章做好,不能只是把共享當成噱頭,只拿共享說事而缺少真誠。對創業者與資本來說,在商業布局的同時,更應該注重線下服務,尤其是向用戶提供良好體驗,否則辛苦搶占的先機有可能得而復失。而對相關部門來說,監管是共享業態不可或缺的重要方面,不容有失。以讓「青少年想唱就唱」的迷你KTV為例,它的出現滿足了年輕人的個性訴求,但也給文化行政部門和文化市場綜合執法機構提出了管理難題,比如,經營者是否應該取得相關許可?備案制管理讓新業態飛速發展,未成年人的權益又該如何保障?回答好這些問題,是規范共享經濟的題中之義。
作為近年來的新生事物,共享經濟遍地開花,一方面說明中國市場蘊含著巨大活力和機遇,另一方面也提醒人們要給新鮮事物以充分的成長空間。這同時也是一個完善市場機制、調整政策法規的機會,可以讓隨後出台的監管政策更加公平有效。對共享經濟多一些包容,它們就會走得更從容。同時,包容不是縱容,依法依規監管好共享項目,讓用戶獲得更舒適的體驗,它們才能擁抱更加廣闊的前景。
⑩ 申論:促進城鄉協調發展有哪些重要舉措
加快城鄉一體化發展強健經濟發展筋骨
加快形成城鄉經濟社會發展一體化新格局,是黨的十七屆三中全會對新形勢下推動農村改革發展提出的根本要求,是具有重大創新價值的發展戰略。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要緊緊圍繞這一發展戰略,樹立新型的農村變革觀念和發展理念,探索中國特色的工業化、城鎮化和農業現代化道路。
統籌城鄉發展,加快城鄉一體化進程,需須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統籌規劃,合理布局,充分發揮城市對農村的輻射和帶動作用、工業對農業的支持和反哺作用,將擴大內需、增加政府投資的重點放到加快農村經濟社會發展上來,促進城鄉良性互動、共同發展。加快城鄉一體化發展,在當前形勢下,工作重點要放在以下幾方面:
第一,要發揮擴大內需政府投資的導向作用,加快城鄉規劃建設一體化。要重視發揮政府投資的導向作用,科學確定投資方向,把加強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支持農村加快發展作為擴大內需投資的重點。要加強對城鄉基礎設施建設的統籌規劃,把城鄉基礎設施建設放在一個統一的體系中來進行規劃,利用擴大內需的政策,加大財政資金對農村道路、廣播電視、互聯網、自來水等設施的投入,加快「村村通」工程的實施,並引導企業和社會資金參與改善農村基礎設施,有效解決農村基礎建設的資金來源問題。在合理布局的基礎上,實現城鄉交通、通訊、信息、供水供電、排污治污等基礎設施的聯網對接。
第二,要發揮工業、企業對農業、農村的反哺和支持作用,加快城鄉經濟發展一體化。按照「以工促農、以城帶鄉、城鄉互動、協調發展」的思路,合理規劃產業布局,大力促進城鄉經濟一體化發展。積極推動農業產業化經營,發展各種形式的農業產業合作組織,提高農民進入市場的組織化程度。培育龍頭骨幹企業,做好企業和農民的對接,以龍頭企業帶動農業產業化發展,以農業產業化生產基地支撐龍頭企業壯大,從而加快構建城鄉經濟發展一體化格局,促進農民與企業的雙贏。
第三,要大力發展農村社會事業,加快城鄉公共服務一體化。加大公共財政投入,完善城鄉一體的公共教育體系、就業服務體系、衛生服務體系、科技服務體系、文體服務體系、精神文明建設體系和社會保障體系,使農村居民更多地平等享受公共服務。當前要重視整合各類教育資源,深入開展農村社區教育,加強對農民的職業教育,提高農村勞動力的職業素質和就業能力,為改善其市場競爭狀況、提高勞動報酬創造條件。推進農村義務教育發展,完善新型農村醫療合作制度,盡快建立覆蓋全體農村居民的基本養老保險等各項社會保障制度,保障農民在民生方面的基本需求,縮小城鄉差距,促進社會和諧。
當前,我國農業基礎仍然薄弱,最需要加強;農村發展仍然滯後,最需要扶持;農民增收仍然困難,最需要加快。因此就需要我們繼續認真貫徹落實黨的十七大精神,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進一步加大以工促農、以城帶鄉的工作力度,積極探索出一條切實可行的城鄉統籌發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