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描寫勞動成果的一段話
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這首膾炙人口的專詩歌,我們每一個人也許屬都能背過,並深知其中的寓意。這首體現了我國勞動人民的優良傳統的詩歌,不僅表現了勞動者生產的艱辛,也從側面教育人們要節約糧食,珍惜勞動成果。
Ⅱ 創造成果與勞動成果的區別
1、聯系
創造成果也是一種勞動成果,是勞動成果中的高級形態。
2、區別
創造成果是前所未有的;很多一般的勞動成果是重復性的。
Ⅲ 大學社團聯合會的工作總結與工作計劃怎麼寫
社團聯合會新學期工作計劃
2011年一個新的學期已經開始,伴隨著新年幸福的鍾聲,我們來到了學校,一切煥然一新, 我相信社團聯合會的明天也能戰勝一切不可戰勝的力量,永遠家和萬事興,永遠包含激情和汗水,永遠做最新生的力量!
本學期的工作重點在於汲取上學期工作中的成果和經驗,探索一條真正一條適合石油高專社團聯合會走的道路和方向,改革管理制度,完善和優化部門配置,制定發展方向和目標,大力擴展宣傳力度,重點是培養新生幹部整體素質,為社團的長期發展做准備
石油高專社團聯合會本學期工作計劃具體:
1. 社團聯合會機構調整,部門整和及個別幹部的調整,更加有利於今後的工作管理和開展,調整後的社聯機構將更加優化和簡單,也更加合理化。
2.社聯幹部培訓的開展,社聯幹部大多都是新生力量,缺乏經驗和知識,對於日常開展工作不力,只有提高了他們的整體素質和對社團的近一步了解,社聯未來的發展才有希望,也為社聯新一屆的換屆准備充實的人力。
3.社團聯合會也將抓住節日的契機,承辦大型的文藝活動,清明節,勞動節,五四青年節,端午節,包括石油高專有關主題的活動。
4.社聯缺少不了報刊的宣傳,因為這種最直接的方式更容易讓同學了解,也能更全面介紹社團活動和文化,直接傳達了我們所要傳達的精神,籌備建立一份屬於社團聯合會自己的報刊專欄也希望校團委給予支持和幫助。
5.社團聯合會一年來有大量的優秀社團涌現,很多社團活動也豐富多彩,為了激發社團人的動力以及對社聯文化的一個傳承,將舉辦十大優秀社團活動四大精品社團等類似活動的評比包括頒獎晚會的舉行
6.社團聯合會在學期末也將面臨幹部換屆的重任,我們將在本學期注重幹部的培養,為社聯造就源源不段的新的血液和活力,傳承社聯人文和諧的精神。打響最後的戰役!
活動是我們生存的資本,我相信社團人一定能拿出自己最大的熱情,投生到屬於自己的社團事業中,創造輝煌和奇跡。
石油高專 校園文化新的浪潮。
2011年這個美麗的陽春三月即將迎來,社團聯合會的春天正步履矯健的趕來了,希望我們一起並肩做戰,一起唱響新的篇章!
讓幸福離我們更近,讓夢想不在遙遠!
Ⅳ 生活中,哪些是勞動成果
那就有很多了,經過自己努力勞動得來的都是啊!比如:努力工作專取得成績;科屬研產品;一桌精心准備的菜餚;打掃干凈的房間;一桿洗干凈的衣服;孩子為父母洗好的一方手帕;農民田裡的豐收果實;建築工人建好的房屋;清潔工人打掃干凈的街道;廚師為顧客獻上的一桌美味佳餚;服裝設計師設計的一款款精美的時裝......等等,數不勝數。各行各業的人都在自己的崗位上勞動著,為人們奉獻著自己的辛勤的勞動成果。
Ⅳ 勞動成果要珍惜的資料,急
教學目標
認知:
1.知道日常生活和學習中的一切用品都是勞動成果,它們來之不易。
2.懂得珍惜勞動成果是一種美德,是尊重勞動人民的表現。
情感:
1.以珍惜勞動成果為榮,以浪費勞動成果為恥。
2.尊敬珍惜勞動成果的人,願意向他們學習。
行為:
1.珍惜日常生活用品和學慣用品,不損壞,不浪費。
2.見到同學不珍惜勞動成果,加以勸阻。
教學建議
教材分析
本課與第二課《不比吃穿》組成一個單元,同屬課程標准三至五年級「勤勞節儉」德目,它們有密切聯系,同是培養學生勤儉節約的美德,但著重點各不相同。本課著重於教育學生珍惜勞動成果,下一課著重於教育學生不和別人比吃穿。對學生進行「珍惜勞動成果」的教育,在目前顯得特別重要。其一,隨著社會經濟發展,群眾生活水平提高,學生的家庭生活條件和學習條件都有了較大的改善,特別是經濟發達地區的學生,吃、穿、用應有盡有,家長為他們准備的學習、生活用品十分齊全,他們往往難以體會這些用品是勞動成果,來之不易,因此不知愛惜。其二,現在不少學生尤其是獨生子女,在家中處於特殊的地位,有求必應,有的甚至過著「飯來張口,衣來伸手」的生活,對勞動的艱辛缺乏體會,不知道應該珍惜他人的勞動,所以隨意浪費生活用品和學慣用品。本課教學必須從這些實際情況出發,在低年級已進行過的愛惜學習、生活用品,愛護課桌椅和愛惜糧食等方面教育的基礎上,進一步加強針對性,務求收到實效。
本課以學生簡單地說出日常吃的、穿的、用的導入,目的在於引起學生的興趣。那麼應該怎樣對待這些勞動成果呢?課文選用的是董必武教育子女珍惜勞動成果的故事。課文選用的是幾個貼近兒童生活的小故事,學生易懂,但對其中一些具體情節,如把掉在桌上的飯粒撿起來吃,把桃樹上的樹膠刮下留著用來粘毛筆等,他們不一定認同,這是正常的。教學不必糾纏於這些情節,更不是要求學生簡單地模仿,而要緊緊圍繞教學要點,著重理解「勞動成果來之不易,要珍惜」的道理。在分析課文時,不僅要讓學生了解董必武是怎樣做的,而且要使學生明確他是怎樣想的,要將他的表現和思想緊密聯系在一起,從而達到學習董必武珍惜勞動成果的高尚品德的目的。
為了鞏固和理解課文內容,還安排了「說一說」。「誇一誇」、「議一議」、「看一看」四個欄目。目的是讓學生認識到,一些看得見的東西是勞動成果,有些雖然不是具體的東西,但也是人們辛勤勞動得來的,也是勞動成果,應當珍惜。
教法建議
教師可結合課文、插圖和方框中的提問,著重分析三個問題。
1.古詩《鋤禾》說的是什麼意思?董必武為什麼教女兒背這首古詩?古詩「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意思是:由於農民在烈日下「鋤禾」的辛苦勞動,才有這「盤中」香噴噴的飯;是農民流了許多汗水,才換來「粒粒」糧食。吃飯時,董必武教女兒背這首古詩,是要讓女兒牢記糧食來之不易,教育她注意珍惜勞動成果,愛惜糧食。
2.可以把《鋤禾》這首詩運用動畫表現出來,更加生動形象。
3.為什麼董必武要刮下樹膠來粘毛筆?為什麼他說不愛惜勞動成果,就是不尊重工人、農民的勞動?董必武這樣做,並不是因為他沒有錢。他用樹膠粘毛筆,一方面可以利用廢物;另一方面可以保護毛筆,這充分表現了他老人家勤儉節約、珍惜勞動成果的高尚品德。
為什麼不愛惜勞動成果,就是不尊重工人、農民的勞動?這是本課教學的重點、難點。對於這一問題,必須讓學生從正面弄清道理,這里可以簡單介紹一本書、一支筆或一件衣服的製作過程,從中使學生明白一切生活用品和學慣用品,都是經過好多道工序製成的,許許多多的工人、農民和各行各業的勞動者為此付出了勞動。不愛惜這些東西,就是不尊重工人、農民和各行各業勞動者的勞動,也就是不尊重工人、農民和各行各業的勞動者;更要結合學生的生活實際和思想實際,引導他們對一些帶普遍性的具體問題進行具體分析。如:失物招領箱里的遺物,明知是自己的,不願認領;練習本上的紙,隨便撕下來,折成飛機來玩;鉛筆盒用不了幾天,又換新的,等等,教師應引導學生分析這些現象,使他們從中真正受到教育,自覺地珍惜勞動成果。
4.董必武的女兒如何對待爸爸的教育?結合課文最後一句,並與第一段相呼應,指出董必武的女兒以爸爸為榜樣,養成了珍惜勞動成果的好習慣,並把爸爸的高尚品德視為「心中的珍珠」。我們應該像董必武的女兒那樣,向董必武學習,養成珍惜勞動成果的好習慣。
教學設計示例
第一課 珍惜勞動成果
教學目標
認知:
1.知道日常生活和學習中的一切用品都是勞動成果,它們來之不易。
2.懂得珍惜勞動成果是一種美德,是尊重勞動人民的表現。
情感:
1.以珍惜勞動成果為榮,以浪費勞動成果為恥。
2.尊敬珍惜勞動成果的人,願意向他們學習。
行為:
1.珍惜日常生活用品和學慣用品,不損壞,不浪費。
2.見到同學不珍惜勞動成果,加以勸阻。
教學重點:使學生懂得「勞動成果來之不易,社會財富,都要愛惜的道理。」
教學難點:引導學生養成珍惜勞動成果,勤儉節約、艱苦樸素的好習慣。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把學生帶入一個聰聰尋寶的旅程世界。
同學們,今天我要跟著聰聰去尋寶,聰聰你們知道是誰嗎?他就是一位生活條件很優越,不懂得珍惜物品的一位小精靈。這一天,他要出去尋寶,但是可能會遇到很多問題和麻煩,你們願不願意幫助他?如果願意,我們就一起出發吧!
二、演示圖片1:聰聰飛過白雲,飛過大地,來到了他嚮往已久的快樂城--北京。
師問:同學們,你們猜猜,聰聰最先到了哪裡?
學生回答:故宮,長城。
師答:不是,原來他先來到了小學食堂里,他一定是餓了,已經狼吞虎咽地吃起來。
出示把麵包吃一半扔一半的圖片。
學生提問:老師,他怎麼沒吃完就扔掉了,這樣太可惜了。
師答:你們也這樣覺得嗎?聰聰真是太浪費了。那你們有沒有什麼辦法可以幫幫他。老師這里有一些資料,你們過來找一找,看看哪些可以幫他。
學生回答:老師,我找到了,這個動畫《兒童營養麵包的由來》,我想讓聰聰看看,讓他知道一下這麵包來得多不容易。
演示動畫:《兒童營養麵包的由來》
學生回答:老師,我也找到一個。古詩《鋤禾》,我想聰聰讀了這個,一定就知道這糧食來得有多不易啦!
師問:同學們,誰能告訴我,剛才大家看的《兒童營養麵包的由來》一共經過了多少道工序?
學生回答:11道工序。
師問:那你們想想要用多少人力和物力呢?
學生回答:很多很多。很不容易。
教師提問:那聰聰和董必武的女兒誰做得對呢?
學生回答:董必武的女兒誰做得對,因為她把掉在桌上的米飯都撿起來吃了,她知道糧食來之不易。
教師小結:同學們說的很對,我們吃的米飯、麵包、糖果等等都是經過好多道工序製成的,許許多多的工人、農民為此付出了勞動。不愛惜這些東西,就是不尊重他們的勞動。我想現在聰聰也應該知道不應浪費糧食和食品了吧!
板書:糧食來之不易,勿浪費
三、同學們,聰聰又遇到了一個問題,請同學們幫他分析一下,他做得對不對?為什麼?
出示問題1:當聰聰看到我們的申奧口號:「新北京、新奧運」時,北京小朋友向他提問:「請你說說用過的東西應該怎麼辦?」 此時,聰聰武斷地說:「扔掉。」
師問:聰聰這樣做對嗎?你是怎樣做的,尤其是班上北京的同學好好談一談。
學生回答:有的說對,有的說不對。因此產生辯論。
師繼續問:課文中董老是怎樣做的?他為什麼要這樣做?董必武爺爺是沒有條件買新毛筆嗎?為什麼要自己粘毛筆頭?
學生回答。
教師總結:董必武爺爺並不是買不起新毛筆,而是他認為粘上還可以繼續用。還有雷鋒叔叔,我們常聽說他穿的襪子是新三年,舊三年,縫縫補補又三年。也不是他買不起,而是他覺得還可以穿,而我們小朋友總是東西還沒有壞就扔掉,向聰聰那樣,一點也不注意節儉,這樣對嗎?大家一定都知道「珍惜與節儉」可都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呀!我們要不要繼承和發揚下去呢?
學生回答:當然要。
師問:我們不但要做到「珍惜與節儉」,我們還要向全世界宣傳這一美德。我到是想了一個好辦法,而且現在就可以起到宣傳的效果。然後大家都照著去做好不好?那就是我們每個同學不都有很多中外聯誼夥伴嗎?我們現在就給每人發一個Email,把你做到的珍惜與節儉的事情都寫下來發給他們,然後大家再相互交流,怎麼樣?
發信或課後回家去發信。
板書:愛惜生活用品,要節約。
四、師問:我們看看聰聰現在到哪兒啦?快樂林--老年宮。噢!原來是一些爺爺奶奶聽說了聰聰的事,正在給他講老一輩革命家勤儉節約的故事呢?對了,同學們,記得上堂課我讓大家找的呢?現在請大家分別講出來聽聽。
學生講自己搜集的故事。
教師小結:通過同學們的演講,我發現你們的課前調查非常充分,找出了自己的榜樣,並對周圍不珍惜勞動成果的現象敢於指出,這種精神難能可貴。讓我們共同努力,用最真摯的笑臉、最動聽的歌聲,用我們中華民族的美德共同期待2008年奧運聖火的到來。你們有信心嗎?
板書:珍惜勞動成果,是美德
五、剛才大家找出了古詩《鋤禾》,我們還沒有看,下面我們一起跟著錄像齊聲背誦吧!
播放:古詩《鋤禾》,學生一起背誦。
板書:
一 珍惜勞動成果
糧食來之不易,勿浪費
愛惜生活用品,要節約
珍惜勞動成果,是美德
Ⅵ 社會生活:珍惜勞動成果現象
例1;社會中珍惜勞動成果的現象,例如說公共衛生,例如馬路上不隨便丟專棄垃圾,愛護屬環境,隨意丟棄垃圾道公路上會為環衛工人帶來麻煩,也污染化境,愛護環衛工人的辛勤勞動。
例2:愛惜食物,我們吃的食物都是農民朋友們辛勤汗水的結晶,雖然現在我國大部分糧食都是進口了,單那也是人工種植出來的,也是用農民汗水換來的。
Ⅶ 勞動成果——————意義
農民:勞動成果來:餐桌上的美味源,意義:造福後人.
教師:勞動成果:教育祖國的人才,意義:辛勤的園丁。
交通警察:勞動成果:指揮交通,意義:方便他人出行。
醫生:勞動成果:給病人看病,意義:救人。
郵遞員:勞動成果:送信,意義:方便信息。
消防員:勞動成果:救火,意義:保衛國家。
清潔工:勞動成果:打掃衛生,意義:美麗家園。
售貨員:勞動成果:方便大家買東西,意義:服務與大家。
演員:勞動成果:讓大家很開心,意義:讓人生更有意義。
Ⅷ 勞動成果的作文要400字
我的勞動成果 成果來自勞動,成果來自汗水,我們也不例外,今天,我們在茅老師的帶領下,在學校的食堂後,進行了一次大規模的野餐,經過這次活動,我受益非淺,平時只會飯來張口,衣來伸手的「小皇帝」今天竟然會做菜了,而且還得了其他老師的好評,我真是太高興了。 早晨,我們同學各自帶著工具,就地開始野餐。要煮菜,當然先得發煤爐,可是,這煤爐還沒發著,我就被熏了個半死,咳……誰叫我們都是新手啊。不過皇天不負有心人煤爐終於被我們發著了。看來相嘯宇還的點本事,第一道菜馬上就上了桌,我們給它取名叫「五彩繽紛」這名字不錯吧,誰叫我們是天才呢,沒想到,這第一道菜老師給了我們非常好的評價,哈哈,真是天助我也,接著我們分別請了許多老師來品嘗,一連幾個老師都有十分喜歡我們做的菜,如果我們的菜能做的更加美味,那咱們不就是一等獎的獲得者嗎?我心裡暗暗高興著,不一會兒,第二道菜又可以上桌了,那這道菜取什麼名字好呢?我犯愁了,對了,有了,就叫它「雙龍戲珠」吧,這名這字肯定不錯,但是這菜並不是很受歡迎,有些老師都一一推卻了,看來,我們或許做的還不夠好,得多加油點了,在上第三道菜之前,我們吸取了第二道菜的教訓,把色、香、味都牢牢地抓在了手中,果然,這可不得了了,「錦上添花」這道菜被老師一掃而光,連聲稱贊:炒得十分棒,現在只剩下兩道菜還沒有炒,該怎麼辦呢?對,就這樣辦。我拿來了花菜等材料,便開炒了,馬上一道熱氣騰騰的菜又上桌了,我叫它「黃花綠葉」老師品嘗後發現這花菜還是半生不熟的,真是太糟糕了,又失敗了,最後一道菜,由我——這個廚師親自上場炒菜,這道菜是我為袁老師特別准備的哦!因為,袁老師特別愛吃年糕。年糕下鍋了,不到五分鍾,這道菜又上桌了,我把它稱為「年年高」,我又特地自己嘗了嘗,覺得不錯才端了出去,一下子就受到了各個老師的皆大歡喜,一連好幾個都給我們打了「非常棒」。 經過這次野餐,我感覺到了勞動的果實是來之不易的,而自己收來的勞動果實會使你不斷提高,大家快快行動起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