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證書轉讓 > 四川省科技成果轉化

四川省科技成果轉化

發布時間:2021-03-08 21:44:43

『壹』 科技成果轉化的途徑是什麼

科技成果轉化的途徑包括直接轉化和間接轉化。
一、直接轉化
1、科技人員自己創辦回企業。
2、高校、科研答機構與企業開展合作或合同研究。
3、高校、研究機構與企業開展人才交流。
4、高校、科研院所與企業溝通交流的網路平台。
二、間接轉化
科技成果的間接轉化主要是通過各類中介機構來開展的。機構類型和活動方式多種多樣。在體制上,有官辦的、民辦的,也有官民合辦的;在功能上,有大型多功能的機構(如既充當科技中介機構,又從事具體項目的開發等),也有小型單一功能的組織。
1、通過專門機構實施科技成果轉化。
2、通過高校設立的科技成果轉化機構實施轉化。
3、通過科技咨詢公司開展科技成果轉化活動。
廣東文華氏專攻生物醫學領域的科研服務,匯聚了多個知名科研院校的科學研究人員。目前已服務醫葯幾十個細分學科的眾多客戶,成功協助他們開展嚴謹的科學研究,並幫助客戶在第一時間將臨床發現與科研成果展現給世界。

『貳』 四川省技術轉移中心的中心性質

中心由四川省科技廳批准設立,作為業務主管部門,系不以營利為目的民辦非企業。依照「政府引導,專業化服務,市場運營」的原則,圍繞「發現、篩選、撮合、轉化」 的功能定位,履行科技成果轉化職能。

『叄』 科技成果轉移轉化的主要途徑有哪些

科技成果轉化主要有五種方式:①自行投資實施轉化;②向他 人轉讓科技成果;③許可他人使用科技成果;④以科技成果作為合作條件,與他人共同實施轉化;⑤以該科技成果作價投資,折算股份或者出資 比例。其中,第一種方式屬於科技成果持有人自行轉化,即高等院校、科研 院所或企業等主體將其研發的科技成果應用於本單位的生產活動,此方 式的特點是沒有中間環節,降低了成果轉化的交易成本,但僅適合於研發 生產鏈條較為完善的主體。第二、第三種方式屬於轉移式轉化,即科技成 果持有人通過許可、轉讓的方式將科技成果的使用權或所有權轉移給技 術需求方,此方式是髙等院校、科研院所實現科技成果轉化的主要方式。 第四、第五種方式屬於合作轉化方式,此方式有利於產、學、研單位以技術 為紐帶形成利益共享、風險共擔的合作機制。

『肆』 四川省高企申報如何撰寫科技成果轉化的績效說明(表格形式)

高新技術企業須同時滿足以下條件:
(一)企業申請認定時須注冊成立一年以上;
(二)企業通過自主研發、受讓、受贈、並購等方式,獲得對其主要產品(服務)在技術上發揮核心支持作用的知識產權的所有權;
(三)對企業主要產品(服務)發揮核心支持作用的技術屬於《國家重點支持的高新技術領域》規定的范圍;
(四)企業從事研發和相關技術創新活動的科技人員占企業當年職工總數的比例不低於10%;
(五)企業近三個會計年度(實際經營期不滿三年的按實際經營時間計算,下同)的研究開發費用總額占同期銷售收入總額的比例符合如下要求:
1. 最近一年銷售收入小於5,000萬元(含)的企業,比例不低於5%;
2. 最近一年銷售收入在5,000萬元至2億元(含)的企業,比例不低於4%;
3. 最近一年銷售收入在2億元以上的企業,比例不低於3%。
其中,企業在中國境內發生的研究開發費用總額佔全部研究開發費用總額的比例不低於60%; 申報高新技術企業,可以找科易網,他們有提供這方面的服務。
(六)近一年高新技術產品(服務)收入占企業同期總收入的比例不低於60%;
(七)企業創新能力評價應達到相應要求;
(八)企業申請認定前一年內未發生重大安全、重大質量事故或嚴重環境違法行為。

『伍』 四川省科技廳的農業科技成果轉化資金

(該項目始於2001年):旨在增加農業科技成果轉化的資源配置,加強科技成果轉化工作,充分挖掘農業科技的潛力,真正發揮農業科技對農業發展的支撐作用。通過該項目實施提高農業科技含量,增加農民收入,提高農村經濟整體素質,增強農業的競爭力。
獲國家級科技計劃支持情況2005年我省有300個科技項目列入國家級科技計劃,共爭取年度科技經費2.23億元。 (2004年度)
(一)科技成果:省級以上重大科技成果(登記)531項
(二)專利:我省受理申請專利7260項,獲專利4430項。
(三)論文:我省發表科技論文39017篇。 (2005年度)
(一)獲省級科技獎勵情況。四川省科技傑出貢獻獎:此獎每兩年評選一次,每次獎勵人數不超過5名。1999年首屆評選出科技傑出貢獻獎獲獎人員3名:周開達、李伯剛、馮孝庭。
2001年評選出第二屆省科技傑出貢獻獎獲獎人員2名:沈志雲、榮廷昭。
2003年評選出第三屆科技傑出貢獻獎獲獎人員3名:徐僖、鄭家奎、黃潤秋。
2005年評選出科技傑出貢獻獎獲獎人員1 名:黎漢雲。 2005年共評出省科技進步獎219項其中特等獎空缺,一等獎17項,二等獎50 項,三等獎152項。
獲國家科技獎勵情況2005年獲國家科技獎勵共26項1、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空缺,國家自然科學獎 二等獎1項,國家技術發明獎:二等獎2項,科學技術進步獎:一等獎5項、二等獎18項。

『陸』 科技成果轉化的主要流程是什麼

科技是經濟增長的發動機,是提高綜合國力的主要驅動力。促進科技成果轉化內、加速科技成果產業容化,已經成為目前世界各國科技政策的新趨勢。目前科技成果轉化的途徑,主要有直接和間接兩種轉化方式,並且這兩種方式也並非涇渭分明,經常是相互包含的。
(一)科技成果的直接轉化
1.科技人員自己創辦企業
2.高校、科研機構與企業開展合作或合同研究
3.高校、研究機構與企業開展人才交流
(二)科技成果的間接轉化
科技成果的間接轉化主要是通過各類中介機構來開展的。機構類型和活動方式多種多樣。在體制上,有官辦的、民辦的,也有官民合辦的;在功能上,有大型多功能的機構(如既充當科技中介機構,又從事具體項目的開發等),也有小型單一功能的組織。
1.通過專門機構實施科技成果轉化
2.通過高校設立的科技成果轉化機構實施轉化
3.通過科技咨詢公司開展科技成果轉化活動

『柒』 技術轉移轉化和科技成果轉化有什麼區別

技術轉移轉化和復科技成果轉化的制區別是概念不同,主體不同,客體不同。
1、概念不同
技術轉移是指製造某種產品、應用某種工藝或提供某種服務的系統知識,通過各種途徑從技術供給方向技術需求方轉移的過程。科技成果轉化是對科學研究與技術開發所產生的具有使用價值的科技成果進行的商業化應用和產業化活動。
2、主體不同
技術轉移主體與科技成果轉化的主體基本是一致的,基礎要素包括技術主體、技術供體和技術受體。研究開發機構、高等院校等研究機構是技術供體;企業是承接和應用研究開發機構、高等院校的成果/技術受體;以及技術本身。
科技成果轉化的難點也在於如何調動研究開發機構、高等院校轉化科技成果的積極性主動性。企業作為科技成果轉化應用的接受者,則被認為基本不存在科技成果轉化問題。
3、客體不同
技術轉移中的技術客體與科技成果轉化中的科技成果客體是大同小異的。但技術轉移客體一般不包括基礎研究的成果形式即科學發現。 要讓更多的科研成果展示在國際舞台上可以選擇廣東文華氏.

『捌』 四川發展啟迪科技成果轉化創業股權投資基金合夥企業(有限合夥)怎麼樣

四川發展啟迪科技成果轉化創業股權投資基金合夥企業(有限合夥)是2017-10-25在四川省成都市注專冊成立的有限合夥企業屬,注冊地址位於中國(四川)自由貿易試驗區成都高新區天府五街200號5號樓A區4樓。

四川發展啟迪科技成果轉化創業股權投資基金合夥企業(有限合夥)的統一社會信用代碼/注冊號是91510100MA6C5F5L0R,企業法人四川弘科啟迪股權投資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委派代表:劉軍),目前企業處於開業狀態。

四川發展啟迪科技成果轉化創業股權投資基金合夥企業(有限合夥),本省范圍內,當前企業的注冊資本屬於一般。

通過網路企業信用查看四川發展啟迪科技成果轉化創業股權投資基金合夥企業(有限合夥)更多信息和資訊。

『玖』 科技成果轉化

我部十分重視科技成果的轉化與應用,近年來加大了資源利用技術、工程勘查施工技術以及環境技術的開發研究力度,現已形成了一批具有部門特色的先進技術。通過廣泛應用,帶動了這些領域的發展,初步形成產業化。新型中空玻璃專用分子篩生產新工藝

國內目前的中空分子篩沿用傳統的3A分子篩生產工藝,產品質量無法適應迅速發展的中空玻璃行業的要求。通過研究,開發了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小粒徑中空分子篩新工藝和新產品(IG-3A)。該產品的粉塵僅有25微克/克,粒度小(0.6~0.85毫米),粉塵和強度指標均優於普通3A和進口產品。IG-3A分子篩採用多種粘結劑混配方法,解決了長期困擾我國小粒徑分子篩成型的技術難題。利用獨創的表面活化處理技術,有效地提高了產品表面硬度,降低了產品粉塵。

IG-3A中空玻璃分子篩打破了國外產品對國內市場的壟斷,通過工業試驗產品的初步銷售,目前已佔領國內40%的市場,為降低中空玻璃的製造成本,提高產品質量和市場競爭力,促進我國新型中空玻璃行業的迅速發展作出了貢獻。產品成本7000元/噸,售價按13000元/噸計算,噸產品利潤達5000~6000元,經濟效益顯著。

IG-3A分子篩

礦物纖維替代部分木漿造紙試驗及產業化研究

以雲南省的硅灰石為原料,通過超細粉碎、改性復合,然後將礦物纖維與植物纖維以不同比例混合,抄造出書寫紙、膠版印刷紙、銅版原紙和灰底白板紙。印刷試驗表明,紙張適應性良好,且紙品中灰分達28%~33%,留著率61%~75%。掃描電鏡分析表明,礦物復合纖維材料與植物纖維一起,構成了新型的植物纖維-礦物復合纖維網狀結構,礦物纖維在紙品中不只是簡單的填料,而是以功能材料形式存在的。該項技術大大節約了森林資源,降低了紙張的成本,具有良好的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該項技術已實現了5000噸/年的產業化規模,產品先後成功地在全國5~6家造紙廠推廣應用。2000年被國家計委列入新材料高新技術產業化示範工程。

添加礦物纖維抄紙圖

2001年國土資源部科技發展報告

閱讀全文

與四川省科技成果轉化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沈陽盛唐雍景糾紛 瀏覽:973
工商局生態市建設工作總結 瀏覽:757
侵權責任法第87條的規定 瀏覽:553
招商地塊南側公共服務項目批前公示 瀏覽:208
盤錦公交投訴電話 瀏覽:607
馬鞍山到宿遷汽車時間 瀏覽:215
公共衛生服務的工作目標 瀏覽:813
知識產權服務制度 瀏覽:726
警察管詐騙叫民事糾紛 瀏覽:650
馬鞍山胡駿 瀏覽:110
推動基層公共服務一門式全覆蓋試點工作調研 瀏覽:680
山東省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實施方案 瀏覽:349
投訴制凝 瀏覽:932
黑警投訴 瀏覽:95
國培預期研修成果 瀏覽:151
知識產權專利培訓心得 瀏覽:974
工商登記需要提供什麼資料 瀏覽:683
大連使用權房子辦產權需要花多少錢 瀏覽:630
長春工商局投訴電話 瀏覽:519
湖北省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規范 瀏覽:393